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读任遂虎的《文章学通论》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21 14:10
标题: 读任遂虎的《文章学通论》
守正出新的境界
        ——读任遂虎的《文章学通论》
刘海涛
我的文友任遂虎用了10年的时间写出了一部46万字的《文章学通论》,我感到特别振奋和高兴。
任遂虎的《文章学通论》是30年来对文章学、写作学研究的一个超越和突破。作者用今天新的文学创造理论和新的传播学理论,宏观地、综合地探讨了汉语写作和汉语文章的生成规律及传播规律。初步系统地建立起了汉语文章在发生与发展、概念与原理、功能与规律、文体与文意、构思与表达、结构与语言、传播与接收、方式与方法、评论与判断等方面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个汉语文章学的理论体系,既细致深入地挖掘、梳理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学理内涵,又通过吸收现代高科技背景下的写作与传播的新理论来重新认识汉语文章的价值及生成规律。可以说,这本《文章学通论》真正实现了守正出新的境界,既没有割断汉语文论的优秀文脉传统,又让它在今天的新科技背景中因吸收了新理论而更加光彩、辉煌。
比如:任遂虎用今天的文章学术语来这样论证:人的思维机制与文本的组织机制有个双向的运动过程,这个运动过程的内涵有: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双重优化,包括基调的寻找,坐标的制定;信息的剥离与优选,内容的分解与衔接;部件的改变、移位与联结;关联点的发现与沟通;意元块的分类与排序;粘合语与中介段的敲定;表达方式与技巧的采用等等,这些汉语文章的诸多要素的有序化的排列组合构成了汉语文章的写作动力与思维过程,为了便于更科学、更简明得说明汉语文章写作中的“大脑黑箱”过程,任遂虎还采用了拉丁字母或非汉字符号的公式来描写和表达上述研究成果。
这是一部有着扎实研究功底,对中国传统文论作了真正的现代阐述的新作,它达到了中国目前在文章学、写作学研究领域所能达到的高水平。其中的重要章节《分层析理与价值认定》已发表在《文学评论》上。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