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诗词中的虚实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20
标题: 诗词中的虚实感
诗词中的虚实感2010年07月13日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鹏举  收藏

诗词的做法,之前说了时空感,这回要说的是虚实感。虚实感首先可以在景象描写上感觉到。古典诗词大体写的是天人合一的感觉,天地和人的虚虚实实。诗词带来的美真可谓是美不可言。譬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历来的读者都觉得是写景的,写真实的景象的。这景象甚至四季分明,四句表达的景象依次是春、秋、冬、夏。只是这种写景的美好,其实是虚实无间所造成的。前两句可以说是实景,也可以觉得是经验中可能的虚拟的景象。后两句中,“西岭千秋雪”可以想见,“东吴万里船”更多是虚拟了。这船只是否前往万里外东吴不要紧,要紧的是“东吴万里船”对上“西岭千秋雪”,就让景象在虚实相间中诗词化了。还譬如李白的绝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为香炉峰,就觉得峰峦间的烟云,是紫色的。因为是写瀑布,就指望有银河泻落的感觉。这种感觉上的从实向虚的行进,也是景象描写上的诗化。到过庐山的人,可能都会感觉到李白这首绝句的虚实无间。庐山的瀑布担当不起李白这样的赞美。然而李白的赞美,到现在还留在人们的心里。更多时候人们想起的是李白诗中的庐山瀑布,而不是庐山瀑布本身。还有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和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前者是实写景,读过了总觉得这景很虚拟,后者呢?李白毫不掩饰地表明了他的诗很向往虚实无间。
诗词是要创造形象的。“形象大于思维”这一说,应该就是从诗词的感觉里获得的。或者说形象是诗词的特质和特征。然而形象的美好也是虚虚实实,或者说是虚实无间的。譬如李商隐的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重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里面有两个“巴山夜雨”,后一个明显是虚的,虚拟的形象。前一个呢?可能是实的,也可能是虚的。因为“巴山夜雨”,对客居巴蜀的李商隐来说,应该是一种经验了。“巴山”和“夜雨”,又都是很入诗的形象。尤其是“巴山夜雨”,更是一种可以引起许多美丽感觉的形象。李商隐在他的这首寄远的绝句里,正是运用“巴山夜雨”这个虚实无间的形象,寄予了自己的内心念想。还譬如刘禹锡的律诗:“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诗是写在和白居易重逢的筵席上的。通篇写自己的感慨,直言不讳,一吐为快。可因为是诗人、大诗人,他的感慨还是用形象来表达的。感慨或者说所有的人的感觉,其实都是诉说不全和不准的。有意思的是,如果用诗用想象来表达,出我的口,入你的心,竟可以轻易做到。形象虚实无间,反而真真切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完全是一种实写,是一种所有人的经验都可能认可的实写。刘禹锡把它写在自己的诗里,读它的人都感觉它更像是虚拟的。这种虚实无间的形象,是诗所特有的,是生来会感动人的。
诗词中的虚实感,还有到达很极致的。因为是虚实到了极致,描写的景象和创造出来的形象,只能称之为“想象”了。譬如杜牧的绝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怎么读也感觉是一种想象。“折戟沉沙铁未消”,是古代战争可能留下的沧桑美感。杜牧凭借想象写了它,接着竟以它为依据,开始继续他的想象。“东风”和“周郎”,甚至是更无边际地把“铜雀”和“二乔”连在一起了。所有的人物、形胜,甚至气象,似乎都可以坐实。许多美丽的实,写在一起,却都不实了。还有李贺,也活在想象里。他的绝句“斫取清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哪里还有凡尘的烟火气?他连竹子也懒得说了,只说它是“清光”。第二句“腻香春粉黑离离”,别当他是在说竹子,他是连竹带题诗一起说了。“无情”、“有恨”,分别说仍是竹子和他题的诗。最大的问题是,到了李贺的份上,他还真会削了竹子去写诗吗?还譬如李商隐的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看上去都是所见所在,至少是所感的景象,都是缤纷美丽的诗的形象。仔细读过,景象也好,形象也好,似乎都不能把它说圆。这首诗的虚实感,是想象的虚实感。譬如第二联,好像是在写亲眼所见。其实这样的景象,谁见了也会感觉在诗里。何况李商隐正是在诗里想象它。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