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90后”作者最需要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 08:26
标题:
“90后”作者最需要什么?
“90后”作者最需要什么?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少年成名相对于中年和晚年成名要来得“实惠”。
近几年来,关于“文学神童”的报道屡见不鲜。“80后”的炒作尚未淡去,文学“90后”群体又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他们又是接连不断地出书,又是被各级作协吸纳为会员,在媒体空间里一浪接一浪,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最近《华商报》又请出童话大王郑渊洁,就“90后”青春写手加入作协的事与心理学教授PK,更为久久炒作却火候不足的文学“90后”概念添了把柴。
说实话,看到郑渊洁的高论之前,我并不了解“90后”。读完了文章,“90后”的整体状况在我脑海中仍是模糊不清。或许事实就是这样———出版商和文学界达成默契:先由某些文学批评家炮制概念,划好圈子,然后再由媒体大肆炒作。那些“70后”、“80后”,以及所谓诗歌“中间代”等流传广泛的代际概念,大抵都是这么诞生的。
新人总要长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可眼下的问题是:他们什么时候壮大(成名)起来合适?我们的文学界与传媒界究竟是该让这些孩子们自己慢慢长大,还是得使用“名利”这味药将他们早早催熟?
古往今来,真正的神童其实并不多见。不仅如此,陈韪那句本用来嘲笑孔融的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似乎也具有某种真理性,《伤仲永》即是证明。至于为什么长大了“未必佳”,古人没有说,原因想来也不太难理解。比如桃子,本要到农历五月才熟透。可为了抢占市场,偏有人用激素催熟了,急急上市去卖。这样的桃子,个头未必小,可滋味儿却平淡无奇。那些催熟的桃子,本来是可以通过自然成熟而变得味美多汁的,但在催熟剂的作用下丧失了自然熟透的可能。于是,美好前景就完全被毁掉了。
文学也是如此。作为一项寂寞的事业,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年轻便拥有名气固然实惠,而在人生阅历逐渐丰富之后的深刻体悟却更显魅力。抛开一时的名利得失,大器晚成者方显“熟”得自然与真实。方仲永、江淹等都是著名的反面事例。
“90后”中年纪最大者,也不过刚刚高中毕业。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知识的掌握必定尚有欠缺之处。这时就将其推到前台的光耀之下,无论是于他们而言,还是就社会来说,究竟是好是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更何况,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并不适合写作,而仅是因为某种需要才促成其出名。
名利不仅是奶酪、美酒,更多时候是一把双刃剑。那些被不负责任地推到前台的少年人,很可能就在名利的诱导下目空一切、无所作为,甚至颓废与堕落。“90后”群体需要的绝不是盲目的“捧杀”,而是踏实、踏实,再踏实。(冯磊)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