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張羽翔論書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2-20 14:19
标题: 張羽翔論書法
張羽翔論書法



        一、形式構成練習要敢於做,學習的時候要大膽嘗試。舉例子說,學帖要雅,就要讓它雅到家。藝術學習,就是要向兩極發展,就是要“過”,走到極端。只有知道“過”,才知道退回來的尺度。不向兩極發展,就不知道真正的中庸(敢放才能收)。中庸,不是中間的那個點,不是不偏不倚,凡而是兩極發展的寬度。兩個方向都經過了,才能找到自己的中心點。藝術家的素質中,膽量也很重要。書法家、哲學家和藝術家有一點相似之處,那就是都有點像瘋子,哲學家就是要動搖已經存在的哲學,總是覺得“世界不是這個樣子的”,才能有更新的思想。歷史上很多藝術家,往往都是對當時的審美有突破性的發展,有的甚至不被當世所認可接受。

       二、變形,就是要變,而且要找到自己區別于別人的度,而不僅僅是“像”。變形是爲自己的個性選擇做鋪墊的,是尋找新的發揮空間。按照這種秩序、原理,去尋找到一種適合的、距離字帖遠近最好的方法去處理,那麽自己的個性,即“産品獨創性”就出來了。練習,就是要造作,按套路出招,可能剛開始比較機械,但慢慢的就流暢了。流暢只是時間問題。時間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勤奮就可以了。初級變形,則強度要夠,這樣才看得清楚,之後再去排序,做自然。我們現在學書法,有的一開始就強調書寫性,這往往和技術學習背道而馳。書寫性容易形成習慣,很難改。

       三、墨色變化一般都是漸變,而不是突兀。如果每個字都變,那就“花”了。自己得做到心裡有數才行。就我個人來講,我偏重于用黑一點的墨。書法家雅淡,是淡,不是灰。雅淡的方式也不一定就是淡墨。字距拉開,制造一些空靈,也是一種雅淡。開始學習的時候,淡墨和枯筆盡量先不要多用,枯筆的難度還是很高的。要慎用淡墨,慎用虛筆、枯筆。

      四、線條質感是應該放在最後一個階段的,開始學習的時候,還是要把線性做好,把筆勢等做好.

      五、動靜的對比度要適當,不要靜的不夠靜,動的也不夠動。

       六、內齊和外齊比較適合于寫大篆。寫民間的東西,好處在于目前還沒有一個相對完美的標准,也沒有形成一個完備的標准,則自由度比較大。即使寫的不像,也不容易讓人覺得不合適。如果寫王羲之,稍微有一點不像,就被人家看出來了。因爲對二王的審美標准已經形成了,稍有差池,就顯得不完美了.

      七、對聯的落款不要太常規,對聯的配款很重要。正文是一種書體,落款又是一種書體,會讓人感覺有兩套功夫。所以,要學會鍛煉落長款。在落款的可讀性上做文章(多發揮自己抒情的優勢),要嘗試走別人不走的路(不走尋常路)。正文靜的,落款就要活潑一點爲好。

       八、整幅作品應該有一個主調,方的主調或者長的主調或者圓的主調(有一個主旋律),其他的爲輔,不能看不出主調,感覺無序,這樣的話,變化、對比反倒沒有了(主沒有,剛次也顯不出來了)。要有明確的中心,做到意識清晰。

       九、要增強“造形”能力,這和臨帖能力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我們下去體驗生活,也是提煉出來源於生活卻高于生活的部分。臨摹就是寫生。美術方面、文學方面有多少“寫生”的方式,我們就有多少種臨摹的方法,臨摹的目的就是喚起某一種感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取捨”。忠實的臨摹比較適合初級的過程,我們要的是怎麽處理的好,怎麽獲得個性的過程。

       十、鍾繇的小楷,平仰覆、字勢、寬、窄、扁,內齊等,這些都做的非常好,屬舒朗一路,斷點也很多,要仔細研究。“法度嚴謹”的書法,其實裡面都很凶險。“能殺人的都是內功”,要寫出變化,不能“平和”。

       十一、寫大字,直線多,才能撐得住。很多橫線,曲線也就突出了。大字——以氣勢勝,不需要一些小的細節。

      十二、沒學到的時候,要努力追求它,一旦學到手了,就要用別人沒有用過的處理方式來處理。

      十三、寫二王,總體上是雅和流暢,若局部配幾個亮點,會更豐富一些。

      十四、提按大了,就會有一點發飄,要注意把握。

      十五、寫米芾,盡量不要寫《蜀素帖》或者《苕溪詩卷》,多寫點手札好一些。在宋四家裡,米芾對晉唐的勢,強化的最厲害,技法比較全面。寫米芾特別要注意寫出八面出鋒的感覺。

      十六、把二王放大了寫,不失爲一條路子。目前的展覽效果,視覺效果就體現出來了。把二王寫的扁一些,寫出碑的氣質,也是一條路子。這些和工具材料有關係,需要探索,以解決一個自然而不做作的問題。

      十七、臨二王,不一定要整篇的寫,可以隨便找一頁,反反覆覆地琢磨,對于細節的一招一式,都研究到位。舉個例子說,比如蘭亭序就是武術裡最高的一本拳譜,整個套路都會打了,也不一定是高手。一旦具備了“熟”和“順”的能力,就應該早一點回歸到“蹲樁”,扎扎實實地學好幾招。摹書不要圖摹多,弄好一行字,研究透了,明白了,規律都把握住了,總體就上來了。這時,你會發現,原來憑想象的都很粗糙。首先要學會看帖,讀“招式”——豐富的內涵創作,要求自然流暢,是短期行爲。

      平時練習,要補基本功。如唱歌的練聲,幾年都可能沒有唱過一首完整的,一天到晚都唱那麽幾句。我主張,帖學要深入,還是可以嘗試“雙勾”,然後一筆填滿它,就是正確的筆法,也是可以亂真的筆法。沒有一定之規,因爲和工具材料有關。

      十八、學蘇東坡,可以骨感強一點,常規的都是“東坡肉”多。

      十九、中鋒分兩大類,一類是鋪毫,接近于刷,好處是硬、挺,不好處是薄、脆,容易折斷的感覺。另一類是裹鋒,筆尖在中間的。

      二十、學顔真卿行書,要注意外圓內方。怎麽能做到外柔內剛?中國傳統審美都是如此,幾銅錢,寓意非常深——內裡堅強,對外要有親和力。

      二十一、作品協調性好,章法也協調,是招數穩定的結果。招數重複的好處就是協調性強、穩定。在基本的節奏上面,再用字的大小、曲折等來追求變化。

       二十二、強化變形,但要知道變形從哪裡來。“一個人從哪裏來”,在中國傳統觀念裡也很強。書法的審美是“尚古”,要看得出從哪裡來,然後再談發展——在繼承性裡面進行演繹,其創造性從取捨裡看,繼承了什麽,發展了什麽——“又古又新”。

      二十三、寫行草書連貫起來寫的,除了對比,沒有什麽好的辦法。擠在一起,是以對比關係勝,以善于製造矛盾和解決矛盾勝。

      二十四、要確立一點,你所選取的風格,是動的還是靜的,是典雅一路的還是奔放一路的,這些風格一般都有哪些表現形式?比如,要雅一點,就把字距拉開。要把大的審美風格體現出來,把你需要的這方面盡可能做足夠做充分了。

      二十五、找內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建立在原作有這樣的意識,進行了強化;一種是重組,改變了,錯位了,還是像原帖。

      二十六、對于“變形”中的一招的熟悉,靈活運用,把“公式”徹底弄明白了,就可以活用了,這需要一個時間。



        一、形式構成練習要敢於做,學習的時候要大膽嘗試。舉例子說,學帖要雅,就要讓它雅到家。藝術學習,就是要向兩極發展,就是要“過”,走到極端。只有知道“過”,才知道退回來的尺度。不向兩極發展,就不知道真正的中庸(敢放才能收)。中庸,不是中間的那個點,不是不偏不倚,凡而是兩極發展的寬度。兩個方向都經過了,才能找到自己的中心點。藝術家的素質中,膽量也很重要。書法家、哲學家和藝術家有一點相似之處,那就是都有點像瘋子,哲學家就是要動搖已經存在的哲學,總是覺得“世界不是這個樣子的”,才能有更新的思想。歷史上很多藝術家,往往都是對當時的審美有突破性的發展,有的甚至不被當世所認可接受。

       二、變形,就是要變,而且要找到自己區別于別人的度,而不僅僅是“像”。變形是爲自己的個性選擇做鋪墊的,是尋找新的發揮空間。按照這種秩序、原理,去尋找到一種適合的、距離字帖遠近最好的方法去處理,那麽自己的個性,即“産品獨創性”就出來了。練習,就是要造作,按套路出招,可能剛開始比較機械,但慢慢的就流暢了。流暢只是時間問題。時間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勤奮就可以了。初級變形,則強度要夠,這樣才看得清楚,之後再去排序,做自然。我們現在學書法,有的一開始就強調書寫性,這往往和技術學習背道而馳。書寫性容易形成習慣,很難改。

       三、墨色變化一般都是漸變,而不是突兀。如果每個字都變,那就“花”了。自己得做到心裡有數才行。就我個人來講,我偏重于用黑一點的墨。書法家雅淡,是淡,不是灰。雅淡的方式也不一定就是淡墨。字距拉開,制造一些空靈,也是一種雅淡。開始學習的時候,淡墨和枯筆盡量先不要多用,枯筆的難度還是很高的。要慎用淡墨,慎用虛筆、枯筆。

      四、線條質感是應該放在最後一個階段的,開始學習的時候,還是要把線性做好,把筆勢等做好.

      五、動靜的對比度要適當,不要靜的不夠靜,動的也不夠動。

       六、內齊和外齊比較適合于寫大篆。寫民間的東西,好處在于目前還沒有一個相對完美的標准,也沒有形成一個完備的標准,則自由度比較大。即使寫的不像,也不容易讓人覺得不合適。如果寫王羲之,稍微有一點不像,就被人家看出來了。因爲對二王的審美標准已經形成了,稍有差池,就顯得不完美了.

      七、對聯的落款不要太常規,對聯的配款很重要。正文是一種書體,落款又是一種書體,會讓人感覺有兩套功夫。所以,要學會鍛煉落長款。在落款的可讀性上做文章(多發揮自己抒情的優勢),要嘗試走別人不走的路(不走尋常路)。正文靜的,落款就要活潑一點爲好。

       八、整幅作品應該有一個主調,方的主調或者長的主調或者圓的主調(有一個主旋律),其他的爲輔,不能看不出主調,感覺無序,這樣的話,變化、對比反倒沒有了(主沒有,剛次也顯不出來了)。要有明確的中心,做到意識清晰。

       九、要增強“造形”能力,這和臨帖能力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我們下去體驗生活,也是提煉出來源於生活卻高于生活的部分。臨摹就是寫生。美術方面、文學方面有多少“寫生”的方式,我們就有多少種臨摹的方法,臨摹的目的就是喚起某一種感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取捨”。忠實的臨摹比較適合初級的過程,我們要的是怎麽處理的好,怎麽獲得個性的過程。

       十、鍾繇的小楷,平仰覆、字勢、寬、窄、扁,內齊等,這些都做的非常好,屬舒朗一路,斷點也很多,要仔細研究。“法度嚴謹”的書法,其實裡面都很凶險。“能殺人的都是內功”,要寫出變化,不能“平和”。

       十一、寫大字,直線多,才能撐得住。很多橫線,曲線也就突出了。大字——以氣勢勝,不需要一些小的細節。

      十二、沒學到的時候,要努力追求它,一旦學到手了,就要用別人沒有用過的處理方式來處理。

      十三、寫二王,總體上是雅和流暢,若局部配幾個亮點,會更豐富一些。

      十四、提按大了,就會有一點發飄,要注意把握。

      十五、寫米芾,盡量不要寫《蜀素帖》或者《苕溪詩卷》,多寫點手札好一些。在宋四家裡,米芾對晉唐的勢,強化的最厲害,技法比較全面。寫米芾特別要注意寫出八面出鋒的感覺。

      十六、把二王放大了寫,不失爲一條路子。目前的展覽效果,視覺效果就體現出來了。把二王寫的扁一些,寫出碑的氣質,也是一條路子。這些和工具材料有關係,需要探索,以解決一個自然而不做作的問題。

      十七、臨二王,不一定要整篇的寫,可以隨便找一頁,反反覆覆地琢磨,對于細節的一招一式,都研究到位。舉個例子說,比如蘭亭序就是武術裡最高的一本拳譜,整個套路都會打了,也不一定是高手。一旦具備了“熟”和“順”的能力,就應該早一點回歸到“蹲樁”,扎扎實實地學好幾招。摹書不要圖摹多,弄好一行字,研究透了,明白了,規律都把握住了,總體就上來了。這時,你會發現,原來憑想象的都很粗糙。首先要學會看帖,讀“招式”——豐富的內涵創作,要求自然流暢,是短期行爲。

      平時練習,要補基本功。如唱歌的練聲,幾年都可能沒有唱過一首完整的,一天到晚都唱那麽幾句。我主張,帖學要深入,還是可以嘗試“雙勾”,然後一筆填滿它,就是正確的筆法,也是可以亂真的筆法。沒有一定之規,因爲和工具材料有關。

      十八、學蘇東坡,可以骨感強一點,常規的都是“東坡肉”多。

      十九、中鋒分兩大類,一類是鋪毫,接近于刷,好處是硬、挺,不好處是薄、脆,容易折斷的感覺。另一類是裹鋒,筆尖在中間的。

      二十、學顔真卿行書,要注意外圓內方。怎麽能做到外柔內剛?中國傳統審美都是如此,幾銅錢,寓意非常深——內裡堅強,對外要有親和力。

      二十一、作品協調性好,章法也協調,是招數穩定的結果。招數重複的好處就是協調性強、穩定。在基本的節奏上面,再用字的大小、曲折等來追求變化。

       二十二、強化變形,但要知道變形從哪裡來。“一個人從哪裏來”,在中國傳統觀念裡也很強。書法的審美是“尚古”,要看得出從哪裡來,然後再談發展——在繼承性裡面進行演繹,其創造性從取捨裡看,繼承了什麽,發展了什麽——“又古又新”。

      二十三、寫行草書連貫起來寫的,除了對比,沒有什麽好的辦法。擠在一起,是以對比關係勝,以善于製造矛盾和解決矛盾勝。

      二十四、要確立一點,你所選取的風格,是動的還是靜的,是典雅一路的還是奔放一路的,這些風格一般都有哪些表現形式?比如,要雅一點,就把字距拉開。要把大的審美風格體現出來,把你需要的這方面盡可能做足夠做充分了。

      二十五、找內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建立在原作有這樣的意識,進行了強化;一種是重組,改變了,錯位了,還是像原帖。

      二十六、對于“變形”中的一招的熟悉,靈活運用,把“公式”徹底弄明白了,就可以活用了,這需要一個時間。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