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我们对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思考与实践[转贴于《河东楹联网》]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2-24 12:45
标题: 我们对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思考与实践[转贴于《河东楹联网》]
我们对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思考与实践[转贴于《河东楹联网》]        2007年12月10日,在中国楹联界最高奖项——首届梁章钜奖颁奖大会上,山西省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岳民立同志获此殊荣。中楹会评审委员会对他的评语是:“运城楹联文化城市的创建、组织者,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开拓者,尤其是促使楹联活动由民间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由少数人向社会化转变,开创楹联文化发展崭新局面,受到全国楹联界瞩目。”这一评语不仅充分肯定了岳民立同志多年来对楹联文化事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也反映了运城市楹联文化工作的显著成就。运城市楹联学会成立近十年来,楹联文化事业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目前,全市在13个县(市、区)全部建立楹联组织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从市到县、乡、村、企业、学校四级楹联文化网络,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庞大的楹联文化大军,崛起了两条楹联文化带(峨嵋岭带和汾河带),出现了4个“中国楹联文化县”和4个“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楹联文化建设,在围绕大局、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魅力运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这一局面,首先得益于中国楹联学会的指导和厚爱,得益于全国楹联界同仁的关注和帮助,得益于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体楹联人的努力。同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按照中楹会领导同志提出的“做一个清醒的楹联文化工作者”的要求,把楹联理论建设上升到事关楹联文化能否蓬勃发展的高度,走了一条边实践、边探索,具有河东特色的用新型楹联文化理论指导楹联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路子。关于新型楹联文化理论我们是这样实践和思考的,愿与联界同仁商榷。   一、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产生   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的成长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多少年来,楹联基本上属于一种自发的个体的无组织的民俗行为。即使在全国解放以后,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官方或在学校教育中,始终未能正式列入法定的席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偏见,也有西学的影响,同时与楹联文化缺乏自身的理论体系不无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民生大改善。丰厚的物质基础,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的温饱解决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为发展楹联文化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这个大背景下,随着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全国各地的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楹联创作空前活跃。但是,相形之下,楹联文化理论建设却远远滞后,特别是可供指导楹联文化事业建设、繁荣、发展的理论更无从谈起。从事楹联理论研究的机构凤毛麟角,一支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尚未建立。除了楹联创作本身有散见于各类报刊的论述外,就楹联文化事业的整体而言,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研究却少有建树。大量的在楹联创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依然停留在感性阶段。如果不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使之上升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然后再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推动实践,那么过去辛辛苦苦创造的许多成果就会丧失殆尽,楹联文化就很难堂而皇之地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大家族的一员。   同时,还有两个问题促使我们要拓展楹联文化发展的思路和视野。一是在当今客观形势下,对楹联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圈内热,必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把它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这样做,才会有着广阔的天地,才能大有作为,才能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二是我市楹联文化工作是在一个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的地区和环境中进行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它为楹联文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土壤和空间。我们只有在前人和古人的基础上,有新发展,有新建树,这样做,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古人,也无愧于未来。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2001年9月份召开联艺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拟出四个方面22个关于楹联文化理论方面的课题,组织全市楹联界50多名理论骨干于2004年5月份召开了首次楹联文化理论研讨会,大胆提出进军楹联学,肩负起楹联文化理论建设的担子,力争不仅在楹联创作方面,而且在创立新型楹联文化理论方面有所建树。这一举措,引起了中国楹联学会的高度重视。在同年9月中楹会召开的“五代”会上,孟繁锦会长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楹联界从事创作的多,而从事评论和理论研究的少。”“要鼓励理论研究,构建理论体系。”这个讲话给了我市楹联界很大的鼓舞。我市一批对楹联理论情有独钟的老同志和长期从事楹联创作,具有相当造诣和奉献精神的楹联家,精诚合作,同心协力,把全市各级楹联组织和广大楹联爱好者在发展楹联文化事业中积累的经验吸纳进来,经过总结、交流、研讨、评析,摸索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再用于指导楹联文化活动的实践,在实践中既发挥作用,又经受检验,然后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进一步完善、提高,趋于成熟。这就是我市新型楹联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基础和进程。   二、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几年来,我们围绕推动楹联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这个主题,为创立新型楹联文化理论,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1、关于用“三结合”的新模式创办楹联组织的理论。   我市楹联学会开始就是以这个模式设计成立的。名誉会长和会长岳民立、王秀清、薛起珠等几位刚从原地委行署秘书处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同志,一有兴联之志;二有强烈的成就一番事业之心;三有同领导层和社会方方面面联系之便;四有组织发动和开拓创新之能。由他们出面,请求领导支持,争取部门配合,筹措活动经费,指导基层工作,拓展楹联文化的发展空间,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副会长杨振生、马长泰、廉宗颇及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河东联坛“十老”、“十佳”等在楹联创作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的联家,则在传授楹联知识,指导楹联创作,举办大型征联活动,妆点楹联文化园区,引领楹联创作方向,充分展示楹联文化的魅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声望和作为,使一大批楹联爱好者纷至沓来。这三种力量真诚合作,楹联学会便有了活力、实力和凝聚力。同理,各级楹联组织也是一样。闻喜县诗联学会,由于有一位长期在本县工作,曾经担任政府副县长和正县级视导员的文振西同志牵头,有60多名痴迷诗联,且各有建树的优秀人才强力支撑,有500多名楹联爱好者热情加盟,全县的楹联文化工作便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成为活跃在联坛上的一面旗帜。同样,新绛县学会会长王登科、万荣县学会会长张启序、永济市学会会长叶国恩、盐湖区学会会长孔春枝、闻喜县东镇分会会长赵景福等同志,都是从行政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领导同志,作为“领军”人物,就使这些县区和乡镇的楹联文化工作颇有生机。相反,有些地方由于仅有“联家”自己创作,而无“联官”牵头组织,楹联活动一直只是在少数文人圈子里打转转。这种比较,促使我们把“联官”、“联家”、“联人”“三结合”的模式提到建立新型楹联领导机制和活动机制的高度,用来帮助指导基层楹联组织建设。结果,从县级到乡镇,或机关、企业、教育界,每推举一名“联官”作领军人物,每组建一个“三结合”的楹联学会,那里的楹联文化活动的轮子便不推自转,迅疾前行。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楹联文化是属于人民的,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同时,又是一种高雅的或者说雅俗共赏的文化,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学性。因而,创办楹联组织,首先要有“联官”--包括在职的或离职的,具有社会影响和组织领导能力的领军人物。这是核心,是起主导作用的。联家--精通联艺的专家、学者。这是骨干,是顶梁柱。再是要有联人—广大楹联爱好者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这是基石,是力量之源。这种“三结合”机制的好处,就是可以优化结合,优势互补,实现楹联文化工作效能的最大化。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这个“三结合”机制的建立和运转,是党的自主创新理论在楹联文化工作上的成功体现。    2、关于以“三个提升”全面提高楹联文化影响力的理论。   在发展楹联文化事业的实践中,出现了几种令我们非常感奋的现象。一是楹联佳品和楹联佳绩进入了党政领导的视野,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比如到2005年底,运城市相继投资20亿元,建成通村油路15000公里,实现了百分之百的“村村通”,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群众自发地撰了两副联:一副是:“唐修塔,宋修庙,人民政府建大道;毛开国,邓开放,山区农家奔小康。”横批:“共产党好”。一副是“要想富,先修路,村通全靠交通部;公路通,百业兴,致富不忘交通厅”,横批为“感谢政府”。这两副虽不太合律、但却民心自见的对联受到国家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厅主要领导同志的格外关注。原市委书记黄有泉曾几次打电话给市楹联学会领导,要求迅速撰写楹联歌颂这一光辉业绩,同时,要我们联合市交通局搞一次“村村通”全国大征联。短短20多天时间,就征回5500余副质量较为上乘的作品。其中,数十副堪称传世之作的精品联,将国家交通部门和省、市人民政府这一为民谋利的旷世之举歌颂得淋漓尽致,实现了一次路文化与楹联文化的完美结合。第二种现象是一些先进县、市、乡镇,乃至部分村级楹联学会的活动已经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了。比如闻喜县,八年多来,他们从县学会到乡镇学会,坚持每月学习活动一次,名为对联“赶集”,而且每年都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两三次征联活动,出版两三集《闻喜诗联》。他们每次大的活动,都要请领导和文联的同志出面。县上每次重大活动或大型工程,都要由他们撰写主题联或标志联。还有万荣、永济、新绛、临猗、稷山、芮城及盐湖区等县市已覆盖全县的楹联组织活动,有的是每季度会员活动一次,有的是县乡村各级组织交叉安排,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另外,全市有10个县级学会出刊了内部刊物,搞了100余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的征联活动。河津市还出现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薛英才楹联之家。这个家庭12名成员人人痴迷楹联创作,屡屡在全国各地征联中获奖,在当地颇有影响。在这里,楹联组织已经不是一个单干自为、可有可无的民间团体,而是一支运行有序、格外活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第三种现象,则是楹联文化开始从少数文人的圈子跳出来,走进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市到县、乡(镇)、村各级楹联组织都把多种形式的征联、赠联,作为繁荣楹联文化的最佳形式,做到党和国家号召什么,党委政府抓什么,社会发展的亮点是什么,广大群众关心什么,会员们就写什么,赠什么,结果数以万计的优秀作品成了激励上进、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大餐,赢得了全社会的敬重,特别是闻喜县东镇诗联分会创造的给文明户送中堂联活动,成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事物。几年来,他们搞了35次这样的活动。目前这个经验,已在闻喜全县和全市部分县市推广,在全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党政领导称楹联组织是好参谋、好助手,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功臣。群众夸楹联组织为魅力运城造势添彩,是百门“大炮”,千把“号”。会员们视楹联学会为他们的“母亲”、“学校”和“精神家园”。社会各界人士羡慕地翘起大拇指,赞扬这帮楹联人,把楹联文化这件看似冷门的事情做大了,做火了,做得有意义了。   这些现象既令我们欣喜,又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反思过去长期未将楹联列入“正史”,捧上大雅之堂,固然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然而我们大可不必一味埋怨客观上的不屑一顾,而是应时时警示我们楹联工作者切勿自轻自弃。特别是,我们深刻感受到:如今正当太平盛世,我国不仅处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且正处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热爱和期待。任何有志兴联的智者乘势而上,一定会大有作为。因此,我们用理性思维,将上述现象归纳为"三个提升":由学会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由一般的联事活动提升为社会文化系列工程;由文人圈内热提升为社会热。第一个提升是先导,是关键。我市成立了创建中国楹联文化领导组,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顾问,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秘书长、宣传部长和常务副市长、市学会的名誉会长任副组长,市直各有关的18个部委局办负责人为成员。市创建办公室设在市楹会,主任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担任。我们还把领导组成员单位的各自职责,以正式文件下发,公布于众。随之,市委、市政府将楹联文化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楹联文化工作纳入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下发了8个红头文件,召开了5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楹联文化工作。市委、市政府的内部刊物还发表了10多篇楹联文化工作方面的文章,这样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置房子,刻章子,挂牌子,理直气壮地召集基层宣传文化部门和楹联组织开会,安排工作了。第二个提升是手段,是桥梁。将楹联文化列为全市文化强市整体工程中的一项系列工程,我们的工作便有了遵循,有了方向。第三个提升则是动力,是目标。将各级楹联组织集合在全社会文化强市建设的行列中来,我们的楹联人便有了底气,有了精神支撑。当然,要做到“三个提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其前提是,各级楹联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捕捉楹联文化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共振点和切入点,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事业心,有积极主动想点子、当参谋的激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总之,楹联文化组织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敏感度,决定着楹联文化与政治经济工作的结合度。楹联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影响力,决定着楹联文化的价值和社会地位。对于飞速发展的社会和充满期待的人民来说,楹联一定要“管用”。它同任何文化形态一样,也是因用而生,为用而兴,不用则废,小用则微,常用则新,大用则贵。这个道理千古不易。    3、关于按照“十六字”方针和“四化”标准搞好楹联文化城乡创建活动的理论。   中国楹联学会提出开展中国楹联文化城乡创建活动,将楹联文化的发展具体化、规范化、有序化,是实实在在、由点到面实现楹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示范工程。为加快这一工程的实施,我们首先制定了“服务政治,参与经济,荟萃精品,抓好普及”的16字办会方针。这个方针简要而清晰地阐明了三个关系:一是楹联对政治而言,是绝对服从和服务的关系,即楹联文化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活动,为弘扬主旋律出力流汗;二是楹联对经济而言,是参与关系,这里强调参与突出地体现了楹联文化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它比服务更深了一层。即将楹联文化同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既要发挥楹联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的感化、引领和标志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威造势,增光添彩,又要发挥楹联文化作为一种产业的商品价值,同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并驾齐驱;三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既要在全体会员、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中普及楹联知识,使之具有基本的撰写和欣赏能力,又要以专家学者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楹联家队伍,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性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楹联精品。在这个方针的引领下,全市各级楹联组织按照中楹会五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争取领导重视,扩大楹联队伍,狠抓楹联教育,设置标志性楹联建筑,开展多种形式联事活动,使我市于2005年6月荣获了“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光荣称号,跻身于全国弘扬楹联文化先进集体之列。   这次命名对我市各级领导和楹联界是个极大的鼓舞。命名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响亮地提出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楹联是城市的名片”的理念和进一步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强市的目标,并且在市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提出了用楹联文化提升城市魅力,积极打造“楹联文化”品牌的号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建设楹联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并且把中国楹联文化强市的目标提炼为“四化”:楹联知识普及化,楹联创作精品化,楹联文化产业化,楹联功能社会化。第一化是基础,是责任;第二化是标志,是重点;第三化是趋势,是实力;第四化是目的,是归宿。这"四化"既是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强市、强县和城乡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又是发展繁荣楹联文化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市各级楹联组织顺着这个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活动,迅速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概括起来为“四度”:一曰广度。全市13个县(市、区)和百余个乡镇、村及30多个机关单位和企业建起了楹联组织,有70多座大中小学校开展了楹联教育,共有4500余名会员和5万多名师生加入到了弘扬楹联文化的行列中来。二曰深度。楹联文化不仅走进了机关、企业、社区、农家、学校,医院、商场、部队、宾馆、媒体和景区,而且走进了党代会、人大会,走进了城市大型标志园区。三曰强度。不少企业家开始关注楹联文化,加盟楹联学会。越来越多的楹联市场被我们的会员占领,还有些书画院自愿同我们的楹联名家联手创业。四曰高度。我们以举办成果展览和联艺研讨会等形式,推出了首批以全国知名联家杨振生、马长泰等为代表的楹联高手,荟萃了一批又一批楹联佳作。在全国性有影响的征联中,我市作者成批涌现。在中华四大名楼鹳雀楼海内外大征联中,我市作者从1.5万副作品中脱颖而出。18副佳作,我市占了三席,324位入选作者中,我市有20名。2007年春节,新绛县诗联学会副会长范胜利创作的4副春联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中播出。我们为参加世界第19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的各国佳丽赠送的110副礼品楹联,将河东楹联风采带到了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由楹联文化加盟,助推运城市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的殊荣之后,我们紧接着首次向海内外发起了一次征集运城市联的活动。市联初选20副后,春节期间,在南风广场和市委大院公布,让广大市民投票选联。这种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楹联文化活动,成了河东一大靓丽风景线,后来10副市联确定后,又由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镌刻在楹联文化园内,彰显了运城市独特的魅力,兴奋了河东人的文化神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全国著名楹联艺术家郭省非誉称“这在中华对联史和城市文化史上都是开先河的创举”,“这种征市联的敢为天下先的壮举,可能比市联内容本身更具有历史价值”。这些累累硕果,进一步验证了十六字方针和 “ 四化”标准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   4、关于用“三合一”的标准提高楹联创作质量的理论。   楹联具有极其强烈、鲜明的时代性和标志性。一副精品联,足以提高一个人和景点等标志性建筑物的身价,甚至使之名垂千古;一批精品联,完全可以体现一座城市或一个县的文化底蕴和品位;这些精品联,更能体现时代的风貌,永远留驻历史的记忆,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为了提高楹联创作质量,打造楹联精品,我们采取“组织广泛参与,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学术研讨会,评析奖励楹联佳作,宣传推介楹联家的优秀作品”等一系列举措,使欣赏和创作精品联蔚成风气。就楹联创作本身来说,针对许多初学者不合律、不切题,缺乏意趣的毛病,我市学会副会长兼学术评审委员会主任杨振生同志提出一个“三合一”的标准:得体、无病,有靓点。首先,“得体”是关键,就是“切人”、“切事”、“切物”,与表达的主体融为一体,用最精美的文字,恰切地表达最本质的内涵。否则,从功能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是无病,主要指在联律方面没有“硬伤”。这是前题,否则,连对联也够不上,就更谈不上精品了。为了使会员们及早掌握联律,闻喜县诗联学会副会长宋志峻同志在从事楹联教学中经过深钻细研,把繁杂的楹联平仄格式,用一张简图,非常清晰地表示出来,使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效果非常明显。临猗县诗联学会会长张延华创作出对联儿歌、对联麻将和对联朴克,富教于乐,使中小学生很容易掌握。三是有靓点,主要是立意高,意境美。这是检验一副联作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是精品联的灵魂,是最难达到、也是最需要达到的境界。做到这一点,需要痴迷的精神投入,深厚的文学功底,尤其需要“心精独运,自出新裁”的灵感和灵慧。为此,在我们引导大家掌握联律的同时,着力在创造楹联靓点上下功夫,因而涌现出一批意境美、语言美、声律美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全国各类征联大赛中屡屡获奖,而且镌刻在重点工程和城市园林等处,大大提升了这里的文化品位。实践证明,在声律没有毛病的前提下,追求得体和靓点是楹联创作精品化的正确途径。   5、关于用“三结合”、“两拓宽”的思路和“八有”标准开展楹联文化教育的理论。   青少年学生是楹联文化的未来。为了实现楹联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之不至于在我们的下一代人身上“断层”,我们在楹联文化教育尚未正式列入教学大纲的情况下,首先在全市选择了50多所中小学校开设了楹联课和开展了校园楹联文化活动。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多种适应中小学校特点的楹联教育和校园楹联文化活动形式,概括起来为“八有”:有领导,有教师,有教材,有课程,有经费,有活动,有标志,有成果。实行“三结合”:楹联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两拓宽”:面对当代的语言环境和提倡普通话的实际,为了尽快普及楹联知识,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学校的楹联教学中坚持以对联格律为基准,做到“两拓宽”:一是将楹联的声律拓宽。目前,对联声律虽然允许“双轨”制—古今四声并用,但由于传统习惯,绝大多数人依然使用古四声,而现代汉语无入声字,学校是以现代汉语教学为主,因而,在学校对课中,只让学生对古四声有所了解就行了,不强调以古四声撰写对联,学校教师是运用新四声授课,学生撰写对联也以新四声为主。二是将楹联的审美取向放宽,使之与当代多样性的时效需求相适应。这些做法虽然尚未很好地上升为理论,但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目前全市已有永济市涑北中学和银杏小学、闻喜县晋华实验学校、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等4所中小学校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15所学校被命名为市、县楹联教育基地。闻喜县二中高三年级郭婷婷同学创作的“品书月朗星稀夜,追梦天高云淡时”一联,被著名书法家石青书写,刊登在《对联》杂志(下半月刊)的封面上。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张雯在一次中国楹联学会领导来校视察验收活动中,一瞬间应对出孟会长出的上联,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有个差等生因写联打擂夺冠而一改往日的消沉,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有些家长因为看到孩子过年会贴对联、写对联而直夸老师教的好。实践雄辩地证明,楹联教育不仅可以开拓思维,开阔视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写作、鉴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教化思想,淳化学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成才大有裨益,深受师生欢迎,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三、新型楹联文化理论还需要再实践、再认识   新型楹联文化理论是在楹联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运城市楹联学会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这绝不是我们运城的专利,也并非从运城开始。其实,全国各地不少楹联组织均比运城市学会成立的早,特别是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为了使楹联文化事业得以发展,各地都在探索新的途径,新型楹联文化理论随着工作的开展便已萌芽。一些成立较早、工作又卓有成效的地方学会,如湖北省、湖南省、辽宁省朝阳市、江西省南昌市等地,他们在实践新型楹联文化理论上,已经有了成绩,我们可以翻阅一下早期出版的《中国楹联报》、《对联》杂志及出刊早的不少地方楹联组织的联报联刊,已有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只不过是“出生早,起名晚”而已。   本文中我们按照运城市县两级学会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提炼出一些不成熟、不系统的“理论”,其实,其中不少也只属工作经验体会,并未上升到理论高度,有些方面还未在实践中取得突破,比如,楹联文化产业化等等,当然,更谈不到取得经验而上升为理论了。但是,这个新的命题既然已经提出来了,并且已经有了初步探索和实践,我们就应当下大力把它继续做下去,而且要做好这篇新文章。我们有如下的一些想法,提出来与联界同仁商榷。(1)新型楹联文化理论需要有一个权威的明确的界定。新型楹联文化理论这一新命题,我们认为这是区别于楹联艺术创作理论的,着重于推动楹联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工作理论而言。当然,工作也涵盖创作,只是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着眼在工作,是个大范围的概念。但是,应当肯定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概念尚不清晰,定义缺乏权威,论点、论据、论证不够明确,因此,我们期待着中国楹联学会和全国联界对此能有一个权威的明确界定,以利于更加清醒自觉地运用它。   (2)要繁荣楹联创作,推动楹联文化事业发展,就必须以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建立完善发展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重要性,必须列入各级楹联组织的议事日程。各级楹联组织内设机构与领导成员应有人分管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的工作,在组织工作上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此项工作仅靠少数地方组织和少数人也是难以干好的,必须逐步建立一支从事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研究队伍,与楹联创作理论同生并进,这样才能取得成效。   (3)新型楹联文化理论是牵扯到联界方方面面的一件大事情,是基础性建设。我们建议能由中国楹联学会牵头,利用中国楹联论坛,组织几次全国性的研讨活动。也可在《中国楹联报》和《对联》杂志上,开辟栏目,组织专题研讨,以集思广义,形成共识。这样,在全国联界上下齐心努力下,使这项新型理论,日趋完善,日益成熟,使其在推动楹联文化事业大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2008年4月1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