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丁冬、叮咚;丁丁冬冬、叮叮咚咚(四上《语文园地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4 10:23
标题:
丁冬、叮咚;丁丁冬冬、叮叮咚咚(四上《语文园地一》)
丁冬、叮咚;丁丁冬冬、叮叮咚咚(四上《语文园地一》)
教材原文
见201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19页:
丁丁冬冬泉
磁场指瑕
“丁丁冬冬”应为“叮叮咚咚”。
一
“丁冬”是非推荐词形,“叮咚”是推荐词形。同理,“丁丁冬冬”是非推荐词形,“叮叮咚咚”是推荐词形。
教材不应使用非推荐词形,教材应使用推荐词形。
二
权威的中型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把“丁冬”视作非推荐词形,把“叮咚”视作推荐词形,见《现汉》第318页的释义:
【叮咚】拟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玉佩~︱
泉水~。也作丁冬、丁东。
【丁冬】同“叮咚”。
“叮咚”,以推荐词形立目并作注解,注解后加“也作丁冬”,
“丁冬”以非推荐词形出条,不具体释义,只注同推荐词形——同“叮咚”。
权威的唯一的有关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的专著《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简称《异形词词典》)也把“丁冬”视作非推荐词形,把“叮咚”视作推荐词形。见该词典的第126页的释义:
叮咚—丁冬、丁东
dīnɡdōnɡ
拟声 形容玉石、金属器物等撞击或泉水等的声音:
身上悬灯似地挂着那些捞什子叮咚叮咚响。张天翼(《最后的列车》)︱
每到雨水充沛季节,重峦叠翠,山泉叮咚;关北水库,碧波涟漪;关南叠水,湖光倒影。(《人民日报》1998-09-22)︱雨大的时候,丁冬的可以听到檐滴的声音。夏衍《上海屋檐下》)︱我思慕着丁冬——可是并不是那环佩的丁东,铁马的丁冬,而是清冽的泉水滴下深邃的井里的那种丁冬。(郭沫若《丁东草》)
《大词典》三词均收,“叮咚”释义最详。《现汉》、《辞海》都以“丁东”为主条,注明“也(亦)作丁冬”。
词频统计:叮咚18,丁冬为0。
三者为全等异形词。拟声词形体多异,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叮咚”
为推荐词形。
(笔者注,《现汉》新版于2005年印刷时修改之前释义,详见前述)
三
不使用非推荐词形而使用推荐词形,是教材应有的基本的社会责任。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明文规定如此——见2002年“教语信〔2002〕1号”文件《关于在教育系统试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六部委明文规定如此——见2002年“教语信[2002]2号”文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和信息产业、广告业试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通知》。
以上两个文件可点击进入:
http://www.edu.cn/20041129/3122711.shtml
)
http://www.edu.cn/20041129/3122703.shtml
)
四
教材中使用推荐词形“叮咚”的范例。
见2009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16页:
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
五
“叮咚”是拟声词。部分拟声词把“口字旁”作为“拟声”的标志之一。
如“咕咕”,如“呱呱”,如“啪嚓”,如“嘁嘁喳喳”。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