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要不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五上《走遍天下书为侣》)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4 10:31
标题: 要不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五上《走遍天下书为侣》)
要不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五上《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材原文
  2010学年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9页: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笔者意见
  上文最后一句,学生可能较难理解:一是“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二是“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问题一
  “朋友”喻“书”,这好理解。问题是对“你已经见过”这本书“一百次了”,学生难以理喻。学生课外阅读就少,对某本书反复看很多次很多次就更少了——“一百次”是概数,言其非常多。
  要反复看很多遍很多遍的书,除非是对它十分痴迷并想研究点什么的。达到这种极致的境界的学生是罕见的“稀有金属”,即使老师也是罕见的“稀有金属”,我认为。
  换言之,能够使读者见“一百次”的书更是罕见的“稀有金属”。
  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却要整体地向这方面拔高,是强人所难,是未学10以内的数先学亿以上的数、未学整数运算先学小数、分数运算一样。
  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却要整体地惺惺作感悟之态,他们除了说出假话、套话、空话等之外,还能说出什么?
  笔者乍看此句就嘀咕“见过”这本书“一百次”之说是过份夸张。不知道五年级学生及执教老师对此有所嘀咕还是欣然接受?
  
  问题二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意为有新的发现。但这个发现是建立在“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的基础之上的。问题是,没有前者的体验,哪有后者的发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小学生要发展,应面向最近发展区。而课文所说的不啻于较远发展区——五年级学生怎么向上跳,也摘不到桃子的。因为这桃树毕竟太高了。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