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作一名批判反思型的年轻班主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8 16:22
标题: 作一名批判反思型的年轻班主任
作一名批判反思型的年轻班主任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吴春来  425100


   初涉教坛,耕耘在教育的这方沃土上,时时鞭策鼓励自己,有时却又茫然无措,班主任,这一神圣的称呼,当之却有愧。有时冲动,有时急躁,有时急功近利,有时心灰意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静下心来,好好回顾过去的工作时,我这位年轻的班主任需要太多的批判和反思。

   把微笑挂在脸上

   初为人师,总以为“严师出高徒”,整天板着一副脸,眉头紧锁,面无表情,班上的纪律似乎比别的班级要好,但学生的思维却很僵化缺乏活跃性,他们学得并不开心。终于有一天一位胆大的女生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班主任,我们知道你很关心我们,也很爱我们,但是你能把微笑挂在脸上吗?我们需要你的笑容!”言语不多却字字刺痛我的心。是啊,微笑是戈壁上的一泓清泉,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是寒冬里的一缕和风,对学生的爱与关心不一定要埋在心里,我们可以把它挂在脸上,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体会老师对他们的爱,他们需要的是感受,感受这份浓浓的师生情。学会把微笑挂在脸上吧,学生最需要。

   记得去寝室看看

   寝室,学生休息的场所,这是一个我工作中忽略了的地方,2003—2006年我去寝室的次数不超过20次。我把过多的时间关注在教室,只关心他们的学习,而生活却似乎了解太少。2006年高考结束的晚上我去寝室跟学生道别,当我跟一部分学生谈起秦、蒋两位同学时,有人反映他们在高考的晚上,寝室熄灯了还看武狭小说,还有同学说中午有打牌、下棋的,当时我真的傻眼了,这些我都不知道啊,这两位同学当然也落榜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记得去寝室看看,看看他们是否按时作息,是否夜不归宿,听听他们的倾诉,问问他们的生活。记得去寝室看看,给学生全方位的关爱。

   别当众批评学生

   作为年轻教师,多少有点年轻气盛、意气用事,对学生的错误缺乏忍耐,不管学生的自尊,不分教育的场合,劈头盖面就是一顿棒喝。也许当时学生低头认错了,自己也消气了,但最后的教育的结果有会怎样呢?大多数学生会耿耿于怀、心生芥蒂,因为教育不是怒骂,而是潜移默化、谆谆教导。在一次学生对老师的民意测验上,学生是这样评价我的:“班主任工作负责,课后对学生体贴入微,但易冲动,爱骂人。”字里行间透露出学生对我的不满,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反映出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当众批评学生在学生的眼里就是骂人、伤害人,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别当众批评学生并不是不要批评学生,而是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场合。学生犯错了,最好是单独跟他交心,要表示老师是关心他的,爱他的,先让他从心理上接受你的批评,只有让学生接受了,学生才能冷静下来反省,才能听进老师的话。这时你可以娓娓而谈,也可以横眉冷对,学生毕竟是尊重老师的,是愿意接受批评教育的。别当众批评学生,换一种方式和场合,也许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育效果。

   别老请学生家长

   学生不听话了,或者是犯错了,我们或许会想到学生家长,请学生家长来校对学生加以管教,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年轻,加上缺少经验,我却没有掌握好度,有一位男生在一年之内家长被请来了6次,可是他的毛病始终没有改掉。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恨死吴老师了,经常请我家长来,害得我没面子,我就是不听,我父母不能把我怎么样,你就能把我怎么样。”对啊,既然没有任何效果,老请学生家长又有何用?我们不妨冷静思考一下,有些学生根本不听父母的话,有些父母根本不与老师配合,有时次数多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这样的教育当然不会成功。有时候,请学生家长来在学生眼里是无能的表现,所以请学生家长要因人因事而为,不要因为一些小错误也把学生家长请来。

   给学生一次机会

   不知谁说过,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在教育之路上,有荆棘,有坎坷,我们会气馁,会失望,可我们千万要记住:请给学生一次机会。记得2005年下期,有位姓李的留级生来我班报到,当初我不愿收他,但他态度非常诚恳、意志非常坚决,最后我还是同意了,经过一年的努力,2006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云南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去年我仍带高三,一位转学的艺术考生在被别班拒绝的情况下,我接受了他,今年高考他被湖南一所普通高校录取了。对于渴望进步、盼望成功的学生,我们要大胆地给他机会,虽然他们有不同的毛病,但我们要充分相信他们及时教育他们。给学生一次机会,宽容他们,认同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年轻,我们需要在批判反思中进步;年轻,我们需要在进步中批判反思!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