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深圳老乡程少堂兄,您家给《教师之友网》创站三周年的贺题么时寄来飒?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5 11:27
标题: 深圳老乡程少堂兄,您家给《教师之友网》创站三周年的贺题么时寄来飒?
武汉洪山区利用代表课培养青年教师

规范管理出质量 创新管理出特色
来源:武汉市洪山教育网http://www.hedu.com.cn/newsInfo.aspx?pkId=15325
发表时间:2009-6-12  

    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特色的竞争和质量的竞争,没有特色的学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必将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武汉市鲁巷中学校根据学校实际特点,深入开展学习和研究,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教导处、政教处组织带领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校本管理、师德建设、校风校貌的途径和方法,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发辉自身优势条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地提高,确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为根本宗旨,以教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为办学目标,提供给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环境。
    一、德育管理上“树立典型正师风、规范管理强师德”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鲁巷中学通过树立师德典型,以之为楷模来端正师风。洪山区名班主任、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李世祥老师以慈母的心怀关心爱护学生的典型事例大大激发了教师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的热情。在教育管理年中,她不负众望,在新一届毕业班中,这位“妈妈老师”用自己真情实感转变了一个又一个处在人生边缘的孩子,她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了学生、家长的爱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之际,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轻班主任王艳老师对学困生耐心细致的引导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
    学校紧紧抓住典型事例,结合《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教育管理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制定了详尽的“鲁巷中学教育管理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和措施”。开展一系列活动,二月组织党员、班主任、部分教师学习考察,四月组织班主任到洪山区人民法院旁听学生伤害案件,五月对照师德建设标准,自查自纠,六月用量化标准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通过这些举措,我校的师德师风进一步加强,真正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学管理上“反思定思路、自学谋发展”
    “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模式研究课题于2007年3月在鲁巷中学正式启动,通过参加理论培训和考察观摩,学校认为,“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给学校提供的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是一种如何让教师在常规的工作学习中得以成长的思想。
    通过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反思,大家认为,学校对原有的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施和管理有以下三个不足: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单向突破和指令性研究的局限性,难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难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性、能动性,对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甚微;二是在研究形式上存在单一性的优质课、示范课、交流展示课等,容易忽视教研个性基础而产生部分教师好高骛远、盲目模仿、为教研而教研的教研误区;三是教研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存在少数人有限的研究,多数人被动接受的局面,难以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全员提升。
    因此,我校开展“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绝不能走老路,我们把“自修—反思”式模式根植于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急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之中。
学校为教师搭建稳定的研究和展示平台,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作保障。从2007年春季学期至今,学校坚持了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全员参与的“磨课”活动。例如:组织“汇报课”“常态课”“代表课”“子课题研究结题课”等。许多教师的子课题结题课就是在这一活动中完成的。同时,教师坚持把“同课研究”作为每次“磨课”活动中最主要的研究形式之一。经过三学期的实践,我们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式把“同课研究”的组织形式发展为多人同课异构(异教)、个体同课异构(异教)和名师课例异教等三种形式,为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研究能力效果极为明显。
    学校以英语教研组为典型,营造教师自修、反思的环境和氛围,让教师常思、常研、常学。根据教师研究学习的需要,学校一共购买了“八类书” 书籍,即教育专业类书籍(如:《教育学》《心理学》),②教育家的书(如:苏霍姆林斯斯文文基的《给教师的建议》),③关于课改、现代信息技术的书,④名家的教学实录,⑤介绍学习方法的书,⑥教育教学期刊,⑦当代文学书籍,⑧名人传记,等等,同时,每期开展一次以“阅读—与智者对话”为主题的读书反思活动、“讲学”活动、“读书交流会(老师们可以把日常摘抄、业务笔记拿来进行交流)”等。
    通过开展“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学校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艺水平,更增强了老师们的教研兴趣。从2007年至今,学校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师教研论文连连得奖,学校承担的省、市课题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们教学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创新管理上“美化环境为育人、绿色学校树校风”
    学校于2006年被授予湖北省“绿色学校”称号。“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学校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让学校里所有的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这一活动不仅带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家庭、还通过家庭带动了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它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学校更主张环境教育从课堂渗透扩展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鼓励师生的民主公平地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和联系,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发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环境素养,落实环保行动。
    学校深知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从文化长廊、二十四孝宣传展板、诺贝尔奖人生经历的介绍到学校典型先进的宣传无不渗透着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从中心花园、知识之匙到饮水机旁的小花无不传递着美的信息。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校园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改善,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知识,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参与校园环境的改善,提高环境素养。
    学校管理工作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探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武汉市教育管理年的推动下,鲁中人将携手以自律、踏实、创新的态度,打造一所“理想的学校”(武汉市鲁巷中学供稿)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5 11:28
绍兴柯桥小学茅寒春:大部分名师都有代表课


由评课能力想到的(教师手记之180)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 茅寒春

来源:作文网http://www.zww.cn/zuowen/html/69/69520.htm

初知评课能力是在听专家讲座时领悟的,他说评课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当时,我觉得这个观点很吸引人,也很受启发,因为从一个个优秀教师对课堂的出色点评中,我们不仅再次感受了这堂课的美妙之处,而且更能从他们的思维中获得许多的感悟和经验,这种能力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是敏捷灵活的思维和富于思辨的逻辑的体现。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往往好的评课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特别是对执教者教育特色的把握、教学风格特点的理解、课堂的成功之处做到准确明晰,也可以发现和反思课堂中的不足和缺憾,能给后来者以借鉴和启示。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但专家没有教给我怎么评课,我却从一些他人的评课中找到了一些感觉。我觉得评课能力恰是一个人运用语言能力的体现,即要学会辩证地思考的能力,对人和课的两面性的正确认识。凡是学过辩证法的人都知道,凡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即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或者在某种条件下是好的,在某种条件下又是不好的,或是可以进行优劣的转化。同样地,对一堂课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评价,不论是怎样糟糕的课我们都可以找到赞美之词,不论怎样优秀的课,我们也都可以挑出不同的毛病,而且,同样的一个环节或设计,我们也可以作截然相反的评价,比如,普通的反复朗读,既可以说成是单调的重复,是机械刻板的形式,无趣无味的直接训练,不符新时代要求的做法,也可以说是朴素的教学,返朴归真的扎实,面向全体的强化印象式的学习,增强语感式的训练。  
  我觉得除了课堂本身实实在在的优劣之外,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评课的能力。比方说,对专家的课要着重从优势、作用方面来说,从新思想、新理念的运用来讲,对一般教师的课可以多讲一些存在的问题,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等。就像歌唱家走调那叫有变化、有个性,普通爱好者变调叫音不准、乱创新一样。对同一个问题我们还可以评出不同的深度来,这可以根据需要作不同程度的加工和引伸,这就是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很关键的。如果你是想就这方面作深入展开,全盘引用的,那么必须立意要高,引伸要广,如果你只是就这方面作一下点明的,那尽可以点到为止。  
  评课还要适时而动。比方说,早几年前,课件使用很广泛,每次上课都将课件的使用当作一个标准来衡量,甚至用量化的方法来考核这堂课,还进行各种课件制作比赛,比的是谁的课件做得漂亮,做得有新意,从省里到县里到学校都有,各地的公开课也都以此为标准,而如果不用课件基本上就不能上公开课了,那时,课件的使用已是公开课的一个必备条件了。直到后来,有些人开始反感,有些人开始反对课件用过了头,再有特级教师、名优教师的示范课中出现的不用课件照样上得很好的范例,于是课件作为评课标准的时代就这样慢慢地滑过去了,现在,如果还有哪个教师在评课时将课件的使用当作一个方面来评的话那可就真是贻笑大方了,尽管它在几年前是前卫得不得了的。  
  好课的标准是很难衡量的。当一个著名教师出来以后,人们才开始关注他的教学特色,而当初他在那儿默默无闻地教书的时候,从来没有人会说他像一个著名教师,会对他的课有很高的评价,只有当他有了这个名之后,他的各种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心理才会被人们褒赞,而且即使是他曾经认为是失败的教学过程也会被认为是有益有效的教学经验,因为毕竟他获得了成功,毕竟他是被人们认可了的。这时,再看好课,会让人也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有的是活泼可爱的形象获得了肯定,有的是扎实朴素获得了成功,有的是形式多样、将心比心换取了硕果,有的是严而有方、教而有规取得了成效,于是在人们面前好课的标准就变得不一样了,也就可以有不同的借鉴标准了,也可以让人有不同的话可说了,看你拿谁的标准去衡量了,拿甲的标准去衡量,乙是不合格的,拿乙的标准去衡量,丙又是不好的,如此等等。由此,我们不能断定一堂课的好坏,影响人的不仅是一堂好课,更是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日常影响。
 
  好课其实也是磨出来的,是要靠评课者的努力而磨出来的。往往大部分的名优教师都有一两堂代表课,就像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或成名曲一样,这一两堂课也是经过这些教师长期反复试教或上课,评课、修改后再上,再修改,这样不断地完善出来的,因而这种“招牌课”往往是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不管课堂上出现什么情况,他都能应付自如,因为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种种环节,他们都已经考虑到了,再也不会有遗漏了,如果万一上不成功的话,那也是因为学生实在太出乎意料了的缘故吧。
 
  另外,评的时候往往需要自己有独到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层面去看问题,这时,就显示出评课者的水平的与众不同来了,当然,如果语言能做到新颖有趣的话自然更好,那样定能吸引更多的赞美。往往没有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的评课者是被人看不起的,说不出东西来就算不上有水平,而如果能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点,又能以逻辑贯之,一线牵之的话,就可谓能者了。有些老师评课时的实话实说“我想说的别人已经说了,我也没什么好讲的了”或“我没想到有什么可以说的”之类往往被认为是没有思想的表现,只要挖下去挖开去找话题是不会到没话可说的地步的,即使不是说课怎么样,也可以说教师和学生人怎么样,说环境怎么样,说最近社会流行的教育动向怎么样,等等。  
  这种能力其实应用还十分广泛的。比如经常需要对人进行评价的人,他往往能将这个人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得很透彻,而要作怎样的取舍完全随机而定,比如一般情况下要夸人时,常可以将他们的优点进行放大再处理,让那个被说的人听得十分的舒服,因为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这样,善于说话的人就是这样一些善于只说正面的话,表扬的话,赞美的话的人,尽量地让听者感受到自己身上确实存在的优点,即使是缺点也能变成优点的话,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奉承话,但要学会赞美别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说“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我就很难做到,可能也是天生的吧。  
  但学会好好地评价或者夸赞一个人却是人必须学的一门课,在与人的交往中,像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如果我们只会说不足,很难说表扬的话,可能吃会的也就是我们自己了。家长会认为他们的孩子总是听到老师的表扬,而现有总是听到老师的批评,可能是孩子退步了,他们根本不会想自己孩子真实的情况。可事实往往相反的是,在以前老师表扬的时候,他的孩子可能就一直没有进步过或一直很差,但老师善于用美丽的谎言来评价他而让家长觉得很满意而已,而现实老师批评的指出不足来的是因为他只有这些缺点,老师帮他指出来是让他能变成一个优秀的人,他的实际进步早已很大了,但老师不中听的真言恰恰成了家长有偏面想法的原因。所以,学会掌握分寸地评价相当重要,如何多之一分嫌过,少之一分欠缺,都是要不断磨炼的。  
  想来,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的,水平也是在生活的锤炼中提高的,等着吧。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5 11:29
昆山周庄中学顾伟清:应提倡模仿名师代表课

  

  
   

  

        
原题:新教师需要校长提供啥样“电瓶” 

编者按:  
  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可是,如何用各种形式的“电瓶”给这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充电,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教学能力,也是让很多校长感到头疼的事。为此,本期特编发了一组有关“如何帮助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稿件,以期给广大校长以启发。
  

从王老师受挫看新教师培养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学/顾伟清
  案例
  王老师师范毕业后,招聘到某农村中学任教。开学前一天,她被请到教导处,朱主任塞给她一张课程表。王老师瞧了一下,打了个寒噤。学校安排她担任初二(1)班的班主任,并上两个班的语文课。那个班是“后进班”,谁也不愿意接,学校就把这只“烫手山芋”给了新来的教师。
  尽管忘我地工作,但由于仓促“上马”,缺乏培训的王老师无法应对课堂中出现的棘手问题,课堂纪律越来越恶化。只要王老师上课,课堂就变得一团糟。校领导多次找她谈话,责令她维护好课堂纪律,但收效甚微。
  一年下来,王老师所任班的语文成绩在所有平行班中垫底。第二学年,学校就撤销了她的班主任职务,并安排她改上地理课。从此,王老师自暴自弃,学校也对她失去了信心。
  透视
  像王老师这样的新教师大有人在。由于没能跨好“第一步”,影响了他们的终身专业成长。王老师确实存在自身的不足,但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看,该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安排课务简单化。为了方便操作,在安排课务时,有些学校习惯于实行“计划经济”,几个主要领导商量后,就把课务摊派到各位老师。这种单向性的操作,由于没有双方的有效沟通,往往带有主观性,容易“乱点鸳鸯谱”。这种摊派式的课务安排,产生的弊端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学校对他们的实际能力知之甚少,很难做到量才安排。案例中,开学的前一天,学校塞给王老师一张课程表,就是典型的摊派式课务安排。这就给王老师以后工作的受挫埋下了祸根。
  缺乏培训机制。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支撑,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调控。新教师大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实际教学经验几乎是空白。面对错综复杂的教学现象,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扰,障碍他们的专业成长。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学校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为他们快速成长保驾护航。案例中的学校,既没有岗前培训,更没有跟踪指导,基本上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缺乏培训机制是王老师受挫的重要外部因素。
  处理问题随意性。新教师初出茅庐,面对复杂的教育,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的雪中送炭而不是吹毛求疵。学校要用宽容之心,耐心地等待他们的“大器晚成”。当新教师成熟时,也就是学校“后浪推前浪”大发展的时候。如果学校目光短浅,看不到“晚熟”教师的潜在能量,随意地丢弃他们,那么不但断送了他们的前程,而且也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案例中的学校,面对王老师的初战失利,随意地把她打入“冷宫”,就相当于贴上了不称职的标签,堵塞了她的发展之路。
  启示
  教学工作具有连续性。新教师迈好了第一步,就相当于拿到了打开教学殿堂的钥匙。为此,学校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他们。
  首先,在课务安排上要人性化。学校要主动弯下腰来,与新教师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尽量减少他们的课务负担,以便让他们腾出精力摸索教育规律。学校人性化的管理,必然使新教师感到情意浓浓。当新教师羽翼丰满时,必然也会挑起大梁,回报学校。
   其次,建立全程呵护机制。新教师就像新栽的树苗,经不起风雨的吹打,更需要学校的全方位呵护。学校要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增强他们的抗风浪能力。还要配备骨干教师“结对子”,进行实质性的全程指导。
  再其次,学校要尊重每一位新教师,哪怕存在许多瑕疵,也不能随意丢弃,要尽量采用补救的办法,让他们重新崛起。譬如,案例中,当学校发现王老师受挫而力不从心时,如果采取补救措施,给她减掉一个班的课务量,并配备一位骨干教师跟踪指导,那她就会渡过难关,迎来柳暗花明的曙光。

  高起点模仿是条捷径 
  湖南省临澧县实验小学/刘昌稳   
  一般而言,新教师文化水平都较高,知识储备方面甚至还略有优势,欠缺的是教育教学经验。他们对怎样备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往往心里没底。笔者听过不少新教师的“见面课”,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听评课来给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问诊”。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指导,收效甚微。引领新教师高起点模仿(即全方位模仿名师),才是提高他们教学能力的一条有效捷径。
  一是模仿名师的成长史。名师是教师成长的最重要资源,尤其是新教师。窦桂梅、于永正、孙双金、周益民等名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教师成长路上没有捷径可走,读书、实践、反思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三件法宝。笔者认为,只要按照名师的成长路径走,哪怕是模仿,哪怕见面课上得有多糟,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塑造得有板有眼。引导新教师模仿名师,就能使他们走出懵懂,走向深刻。
  二是模仿名师的代表课。教学中,新教师因为担心不能把握教材,备课也不像“教学老手”那样有熟练的套路,所以最容易养成教参、备课资料“依赖症”。这种“病症”一旦形成便很难根治。他们的日后,离“普通”也就不远了。当然,笔者之意并非否定“参考”,反而认为参考很有必要。引导新教师参考名师,模仿名师的代表课,才是参考正道。与知名作家一样,每个名师都有自己的经典课例,譬如,靳家严老师的《跳水》,窦老师的《秋天的怀念》等。我想,名师的经典课例一定蕴含着经典理念,对名师课例品尝多了,自然会有“举一反三”之功效。随着“摹功”提升,诸如窦老师的“抓课眼”理论、孙双金老师的“教师要巧妙隐藏自己”艺术、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艺术来自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就会自然而然地走进自己的课堂。只要新教师模仿得法,且能持之以恒,就一定会由成熟走向成功!
  三是模仿名师的反思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反思是一把手术刀,反思才有提高。如何反思?笔者还是认为,只有模仿名师的反思录,才能一针见血、语语中的。譬如,武凤霞老师的“一课重教”反思、窦老师的《课堂捉虫手记》等。名师的成长总是一路与反思相伴,名师的反思翔实记录了他们自我提升的“轨迹”。读名师反思,虽无缘聆听名师教诲,但感觉自己就在名师身边。有名师相伴,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自然会有保障。

  新教师成长应有制度保障  
  安徽省明光市张八岭中学/阮华君
  尽管新教师在大学时代经过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们距离一个成熟优秀教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如何让他们尽快走完这一段路程,提升教学能力,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有一套制度保障。
  先让我们来看看目前一般都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据笔者本人从教成长经历以及从教20年的耳闻目睹,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教研组内听听课,或者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前提是教研活动必须正常开展,否则此路不通),其余的就全靠新教师自己摸索、自己领悟了。
   教育主管部门好像也有要求指导培训青年教师一说(中高级职称评聘申报中即要求有培训指导青年教师的材料----注意,仅仅是材料而已,是可以临时拼凑的),但实际操作中,因为缺乏制度保障,很难落实执行。因为叫谁来指导、如何指导都有问题。有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叫老教师来指导。”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是多大年龄才为老?很模糊。其次,老教师与优秀教师并不是一回事。有的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30岁左右就可能是一位优秀教师了。有的人工作马马虎虎,不求上进,50岁了,也只是一个教书匠。说不定这50多岁的教书匠还曾是那30岁左右优秀教师的老师,同处一校,这时让校长来安排一人指导新教师,你觉得校长能不为难吗?再其次是怎么指导,并无一定的规章制度。就算安排了指导教师,指导过程往往主观随意,大而化之,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问题存在,新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主要靠自己摸索领悟,来自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指导往往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是他们自己暗地里观察模仿老教师的一举一动,向他们学习。
  这样做的害处显而易见:一是弯路多,见效慢;二是新教师们因为年轻,普遍缺乏批判鉴别能力,万一他们选择的学习对象(通常都是本年级同科任教师)就是一个老教书匠,恐怕不仅学不到什么,提高不了教学能力,还极有可能被老教书匠带到歪路上,成为小教书匠。
  所以,如何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教学能力必须有一套制度保障。这套制度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把指导培训新教师工作作为校长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一环,促进校长重视这项工作;什么人可以指导新教师,要有一套标准,以便校长可以按图索骥,确定人选,让真正优秀的教师承担此项工作,培养出更优秀的新教师来;如何培训指导要有一套条条框框管着,而不能由着指导者的性子来,太主观随意;指导培训新教师既是指导者的工作,也是指导者的光荣,更是指导者的额外劳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在做),当然应当获得工作酬劳,或者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从而多劳多得。  
  带领新教师“入博”  
  广东省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郭鲲鹏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校长不妨带领教师走进博客,把博客作为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平台。
  博客对新教师具有较强吸引力
  博客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概括来说,博客就是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以文字、数字、文本和多媒体等方式,把日常所想、所闻和所思的各种思想精华迅速及时地积累保存起来,超越传统时空局限,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博客形式活泼多样,使用简单,对新教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博客是新教师成长的有效平台
  1.博客为新教师的专业引领提供了有效平台。
  专业引领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阶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建立了个人博客,这给广大的新教师提供了零距离、零成本的专业引领。新教师可利用博客进行网络学习活动,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通过博客,新教师不仅可以浏览名师的文章,还可以和名师交流、对话。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名师博客上评论、留言;另一方面,不少名师博客上还留有联系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获得名师指导,通过QQ与名师进行即时交流。这些途径很好地实现了教育专家对新教师的专业引领。
  2.博客为新教师的同伴互助提供了有效平台。
  同伴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当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寻求同事的帮助是新教师最常用的方式。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进行加工凝结在一起,最后综合成远远大于单个教师研究的简单相加效果。利用博客建立网络互助,教师群体可以实现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3.博客为新教师的行动反思提供了有效平台。
  行动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博客是新教师行动反思的有效平台,利用博客不但可以随时记下教学得失,而且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新教师通过博客从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促使新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促进了新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博客引领不能脱离教学实践
  1.博客要以实践为根本。
  博客使用简单、功能强大,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博客只是一种技术手段,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新教师要充分利用博客平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一方面,新教师要善于利用博客上专家的已有研究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新教师要勇于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不断创造新的研究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博客。新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2.博客的撰写贵在坚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尽管博客为新教师的反思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但不少新教师却没能坚持在博客上撰写反思。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引导新教师在博客上勤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在边写边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使自己早日成为名师。

  三个刘老师的“教学共同体”  
  河南省项城市贾岭镇一中/麻风安
  教化学的刘老师因咽喉炎做手术,需要请假一段时间。刘老师是我们学校唯一的化学老师,并且深受学生爱戴。开学在即,一时间,急得我如热锅上的蚂蚁。恰巧上级今年给我们学校分配来两位新教师,一位学生物、一位学化学,也都姓刘,我如获至宝,连连感慨天无绝人之路。于是,我就把刘老师所带的三个班交给了两位新来的刘老师。为了区分,我把她们分别叫做:老刘老师、大刘老师、小刘老师。
  课程安排好,我长舒了一口气,可是这口气还没有出均匀,新的烦恼又涌上了我的心头:大刘、小刘两位老师才毕业,没有经验,一下子交给她们毕业班的课,能胜任吗?她们有足够的勇气坦然面对比她们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吗?
  想了又想,反复掂量,决定我还是要请老刘老师再度出山。不过,不是要她去上课。老刘老师为学校立下汗马功劳,刚因职业病做完手术,我怎么忍心让她立刻走上讲台?我想请她跟着两位新教师听听课,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课后让三位刘老师一起讨论。这样,既满足了老刘老师不愿意离开学生的愿望,又能让她以带徒弟的方式指点两位接班人。告诉三位刘老师我的想法之后,她们都很高兴。就这样,我们的化学教学共同体就算组成了。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相信,三位刘老师一定能把九年级化学这台戏唱好的。
  老刘老师非常敬业。刚接受任务走出校长室,她就小跑回家找出了自己去年写得详详细细的两本教案,郑重地交给大刘、小刘两位老师,说是让她们备课时参考参考。然后,她们三位又商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无论备课、上课,还是听课、评课,三个人都要一起参加,一人讲,两人听,三人评。不仅如此,老刘老师还利用以前和我镇兄弟学校化学老师之间的联系,经常带两位新老师出去听课,让他们博采众长。每天,三个人一起进进出出、有说有笑,惹得许多同事羡慕:“要好成这样,就是亲姐妹也不见得有这么亲。”
  有一天,我路过九年级集体办公室,见三位刘老师又在一起讨论如何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战略战术。听到老刘老师对大刘、小刘老师说:“每节课的引言和过渡很重要,初上课要有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开头,知识点之间的转换必须有恰当的语言来衔接。另外,我们上课最好语言轻松幽默,不妨学学《武林外传》,温柔和幽默并不相悖……”
  我没有打扰她们,悄悄走下楼去,心里却无比快乐。看来组建教师共同体,确实是一种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行之有效的方法。三位刘老师,真的很不错。

  校长要为新教师成长护航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赵文娟
  作为校长,应为新教师保驾护航,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
  首先,提高师德修养。对于一位刚刚迈入教坛的教师来说,他的角色由受教者变成了施教者,必须要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从而适应角色的转变,提高师德修养。要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一方面要组织他们加强政治学习,不断向先进人物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组织他们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职责》等,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依法执教,提高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
  其次,担子压得要适当。为了促使新教师能够尽快成长,校长都有“压担子”的做法,即把校内的差班、乱班压给新教师,让他们“踢响头三脚”。这种想法是好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精力旺盛,多干点工作就多积累点经验。但应防止走极端,贻误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在“压担子”的时候,一定要适当。过轻则起不到促进的作用,过重则会事与愿违。所以,学校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引领与指导,防止步入极端。
  再其次,专业引领促发展。新教师虽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但他们的实践经验是很少的,而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要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要让他们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老教师的专业引领,使他们少走弯路,避免“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发生。借助老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我校每年都要为此举行一次“拜师会”,并提出具体要求:帮扶期限内,实行帮扶对子考评捆绑制,若期末考评徒弟为不合格,则师傅三年内不得评先晋职;若师徒二人考评平均分为全校前列,则师傅优先评先晋职。通过这一制度,激发了新老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最后,在教研中提升。促使新教师专业成长,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组织他们参加教研,让他们在研究中提升,使他们的水平在研究中体现。不管是新教师,还是骨干教师,都有工作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和教研的第一手资料,应该要求他们记录下来,并予以反思提升。通过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方法,可以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

  一句话讨论:

  甘肃省通渭县职教中心/阎风
  近年来,一些地方选拔了一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来,短期内大大缓解了教师缺乏的困难,但是这些非师范类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应大力加强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其尽快适应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李世轩
  现实中,很多学校在安排新教师的岗位时,并没有真正考虑新教师的专业以及他们的爱好。因此,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学校可针对他们的特点及特长抛出几个可供他们选择的岗位。这样的自主择岗,不但让他们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岗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感到了被尊重。这对他们积极而创造性地投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幸寨小学/张恩情:
  在实际工作中,新教师原来储存的那些知识,要么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要么找不到恰当的切入口,出现“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尴尬局面。所以,学校要在会诊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新教师推荐一些阅读书目。这些书单,理论性不必太高,但要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对新教师成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帮助。

  湖北省江陵县资市中学/王立文:
  传统的教研活动受组织形式、财力、专家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是很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深受广大教师的喜欢。现在,通过QQ群、论坛、博客等进行教研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欢迎,这应该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一种新型方式,校长们一定不能小觑。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5 11:30
在几家杂志引发学术争鸣的程少堂老师的论文《代表课初论》一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年12期全文转载。据该刊责编王世龙先生说:“教师就是要有自己的代表课!”前几天看到最近一期《中国教师报》,头版整版是报道某“著名语文教师”的,这篇长篇报道中,多次使用了“代表课”概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5 11:32
汪强:不出大师不怪你扼杀大师你有罪


2010年07月28日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杭州师范大学最近出台的《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构建了“不惟数字论”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新体系。(《北京青年报》7月27日)

在谈到《意见》时,杭师大校长叶高翔教授说:“我们需要数字考核指标,但更需要《红楼梦》、《梁祝》等可以传世的精品大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有渴望出现一位大师的期待,也要有允许一百位努力者失败的胸怀。”著名美学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徐岱教授说,这些条目中包含的,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出大师、出精品的有力支撑。无论是叶高翔,还是徐岱,都对《意见》有极高的期待,希望它的出台能为精品与大师的出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事实上,自去年钱学森之问在媒体上出现,人们一直在议论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问题,也一直有人在议论怎样做才能出现大师,大学应该为大师的出现做哪些努力。对此,我只想说一点看法:不出大师不怪你,扼杀大师你有罪。打个比方,一个大学,一个教授,你没有能培养出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不能怪你,因为这样的大诗人不是你想培养就一定能培养出的。但假如有一个人,本来有希望成为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但他的才华让你扼杀了,让他变成了一个庸人,那你就有罪过了。

那么,眼下有哪些情形会扼杀大师、阻碍大师的出现呢?依我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缺乏自由宽松的环境。假设一下,唐朝也以言治罪,动不动就治你诽谤罪、煽动罪,那杜甫能写出“三吏三别”吗?白居易能写出《长恨歌》吗?写不出“三吏三别”这类诗,杜甫能称为大诗人吗?写不出《长恨歌》这类诗,白居易能称为大诗人吗?对于大师级的人物而言,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表达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人文领域,更是如此。

其二,急功近利。用报道中的话讲,当前国内的人文社科评价制度很大程度上是依托类似自然科学的一些量化指标。包括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文章;出版过多少著作;获得多少、什么级别的学术奖;承担了多少、什么级别的研究项目等。个人的成绩、职称、科研经费均与之直接挂钩,对单位和各级领导则意味着政绩和升迁。不少教育界人士反映,一些人文社科研究者在“学术GDP”指挥棒下著述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如此等等,能不妨碍人才的成长吗?假想一下,有一个人拿着鞭子在曹雪芹身上不断抽打,要他一年中一定要拿出多少文字的小说甚至论文,他能写出《红楼梦》吗?

其三,官本位的价值体系。眼下,不说其他地方了,即使在大学,在学术团体,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也往往不是最有学术成就、最具独立思想的人最受人尊敬,而是职务最高的人最受人尊敬,至少表面上如此。在这种导向下,热衷于做官的人多,能守得住寂寞,关在小屋子里做学问、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少。自然也就有一些本可成为大师的人因做了官或因终日想做官而成不了大师。

对照以上三点,应该说《意见》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少。解除学术桎梏,改变现行的考核体系,去除大学的行政化,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破格启用奇才、偏才,这些都是在为大师的出现营造良好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也许还会三年五载十年二十年出不了大师。但大学这么做了,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尽了责任,不扼杀可能变为大师的人,那就没有罪过。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5 11:34
深圳老乡程少堂兄,您家给《教师之友网》创站三周年[2011.3.10]的贺题么时寄来飒?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22 16:29
呼唤“文人语文”

——“文人语文”放谈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少堂



我正式提出“文人语文”这一学术概念,是在2010年11月9日的一个讲座上。其实,若干年来,“文人语文”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缱绻不已挥之不去执着如怨鬼纠缠如毒蛇。

我之对“文人语文”这个概念,始则情有独钟,继而情深似海,如痴如醉,是因为,“文人语文”不仅是我的语文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对语文味认识的逐步加深,“文人语文”在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笔者不揣谫陋提出浅见,期望能引起语文教育学术界的关注、讨论,乃至批评。





一、何谓“文人语文”



“文人语文”的概念一提出,会让人迅速联想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概念“文人画”。学术界对“文人画”的研究相当丰富而充分,这些研究极大地启发了我们对“文人语文”的思考。

什么是文人画?中国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陈衡恪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给“文人画”作了如下经典定义:“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由此可知,“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强调了作画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创作主体之精神性要求。

我们借鉴陈衡恪关于“文人画”的定义,把“文人语文”初步定义为:“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语文课。”这一定义,当然也是首先强调执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

那么又何谓文人呢?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了如下定义:“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我非英雄,但所见与张修林略同。

以张修林的这个定义去衡量现在的语文教师队伍,我们就会很悲观——语文教师队伍中,“文人”太少太少,“匠人”太多太多。匠人太多,“匠人语文”势必泛滥成灾;文人太少,“文人语文”才千呼万唤,弥足珍贵。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不要误以为笔者和学术界其他学者一样,是把“匠人语文”或“教工语文”作为一个具有浓重贬义色彩的词语在使用。不是这样的。因为我认为,从形而上的意义上说,“匠人语文”在现实中也许不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但是一种富有技术性的存在,当然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不承认这一点,不是唯物主义。从形而下的意义上说,匠人技艺纯熟,技法容易传承与推广,所以任何时代,吃香的,喝辣的,流行的,被相当多一线教师“感冒”的,大约以“匠人语文”居多。我褒扬“文人语文”,但是,我并不贬损“匠人语文”。不喜欢,或不是很喜欢,或者以前很喜欢,现在不是很喜欢,这是价值评价,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道理可讲;而不贬损,这是事实评价,是实事求是,是不睁眼说瞎话,是可以喜欢萝卜但不说白菜的坏话,而不是“打死我也不认账”,也就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讲科学。这应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态度。由于态度比较接近科学,所以,无论是“匠人语文”,还是“教学工匠之语文”,在我的笔下或口中,总体上是一种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语。





二、“文人语文”有何特征

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以与受命于皇家贵族的院体画(宫廷画)和模仿因袭的画工画大异其趣而独树一帜。学术界认为,“文人画”以诗为魂,以诗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为最高的美学追求原则。

据此,结合我自己在语文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将“匠人语文”与“文人语文”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十点。

(一)“匠人语文”重再现,“文人语文”重表现。

“再现”与“表现”,是美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段和方法。再现着重反映对象的客观特征,表现着重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再现,一般指艺术家对他所认识的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和逼真,即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现实。再现具有平易近人、真实写照、形神兼备等特点,一般为观众所喜闻乐见。而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自我,改变客体,表达理想。艺术中的表现具有震憾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参考百度贴吧·中央美术学院吧·再现与表现)

综上,笔者概括为:再现就是“无我”,表现就是“有我”。

就语文教学而言,“匠人语文”在教学中着重反映文本的客观特点——作者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目的是什么,等等。一句话,“匠人语文”教的是文本中的“有”。而“文人语文”则不同,在有“文人语文”特点的语文课上,执教者在教学中一般也要处理“匠人语文”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这些“有”,而且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所花的时间也不算少,但是,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语文”真正的教学重点。“文人语文”真正的着力点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无”,着重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由文本所引发的某种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而这些却是文本中本来所“没有”的,教学的任务正是“无中生有”。比如,我在讲《世说新语·咏雪》时,课题为“千古文人世说梦”,除了文言知识教学以外,整堂课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这一教学主题是表现型的而非再现性的。  

在语文教学中,再现不能完全没有表现,表现也不能完全脱离再现,两者或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或者各有侧重程度的不同,但并非以一者取消另一者。只不过,就目前的情形而论,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再现,而轻视表现。



(二)“匠人语文”重叙述,“文人语文”重抒情。

“叙述”与“抒情”,是写作学中的一对范畴。叙述是把研究成果用一定的方法在理论上再现出来。其基本特点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叙述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持续性。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参考“百度·百科词条”)

“匠人语文”重“叙述”,是因其重视对文本知识的“介绍”,通俗的说就是“照本宣科”。在他们看来,文本不是语文教学的素材,而是知识与能力的例子。他们在教学中也讲究感情,但是只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感情的投入,或者是“带着感情讲”,诸如朗诵要有激情,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等等。由于“匠人语文”在和教材的关系上是典型的所谓“教教材”,所以这种感情再强烈,也是外在于文本的东西。而“文人语文”则不同。以“文人语文”的观点,文本只是教学的素材而已,需要执教者的再创造加以“激活”。“文人语文”与教材的关系,不是所谓“教教材”,而是更进一步——“利用教材”,教材不止是一个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例子,而是执教者抒情言志的载体或工具。“匠人语文”是文本或作者抒情,“文人语文”是执教者借文本这个载体来抒情。“匠人语文”是散文,“文人语文”是诗。“匠人语文”是赋,“文人语文”是比与兴。“匠人语文”课即是课,教学即直述课(文本)意;“文人语文”讲究课不是课,讲究课中有所寄托。“匠人语文”是“我讲课”,“文人语文”则是“课讲我”。“匠人语文”从文本出发,到文本中去;“文人语文”是从文本出发,到执教者的心灵中去。一句话,“匠人语文”是“课中无我”(或基本“无我”)——执教者“缺席”,“文人语文”则是 “课中有我”(或“我”很突出)——执教者“在场”。“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好的语文课,应该有人的体温,有灵魂的冒险,有对语言独特的敏感,它既是对文本世界的阐释和发现,也是对自我、对存在的反复追问和深刻印证。……我一直都在进行着一种探索: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生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过程。我力求让我的语文课堂成为这样一种例证:一堂好课需要教师倾注整个灵魂的力量来进行,一堂好课在教学过程后面活跃着一个丰富、有力的灵魂。抽离了这个灵魂现场,语文教学是单调的、僵死的,它所创造的,也必定是一个没有智慧和生命的干枯世界。一堂有语文味的好课背后应该站着语文教师这个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语文教师都不仅仅是讲课文,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是在讲自己。一句话,课即人,好课都是从胸襟中来,好课中有教师自己,有语文教师这个‘我’。在一个语文课堂里,看不到语文教师的存在(仅仅在讲课不是我们所说的 ‘存在’),便不是好课,至少不是上好的语文课。好课都不仅仅是用口,而是用‘心’教出来的。”(《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209页。)

(三)“匠人语文”重工笔,“文人语文”重写意。

“工笔”是中国画技法名称,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所谓工笔,是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即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视线条美,重视技法,在画法上一丝不苟。写意则强调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匠人语文”在教学中很讲究“工笔”。具体表现在,特别重视教学过程的精细设计,特别重视课堂结构的精巧别致,整个教学语言和教学设计一丝不苟,有时整堂课能达到“没有一句废话”的境界,教学技法堪称完美。与此不同的是,“文人语文”课堂有时细节不甚完美,有时“东扯西拉”“废话甚多”,但是课堂意境深邃,大气磅礴,元气淋漓。我赞成一位老一代语文特级教师的观点:上好(即不是一般的好)的语文课,都是“东扯西拉”扯出来的。我的观点是,要想成为“匠人语文”领域的楷模,就要学会“精致”;要想自己的课成为“文人语文”,就要学会艺术地“东扯西拉”,就要学会艺术的“废话连篇”。

(四)“匠人语文”重知识,“文人语文”重思想。

“匠人语文”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递与积累,轻视或比较轻视思想的训练,是平面的教学。真正的“文人语文”则在不轻视知识的传递与积累的同时,重视或比较重视思想的训练,是一种立体的教学。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李泽厚先生在《美感的两重性与形象思维》一文中认为:“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造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只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结构则是活的能力和能量。”“文人语文”正是以建构学生的心理结构为主要目标。

(五)“匠人语文”重技法,“文人语文”重功底。

“匠人语文”重视教学技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技法完美或比较完美。这是它的优点,但也是它的缺点。“匠人语文”比较忽视教师功底的修炼,主要表现是不读书(指名著)或读书很少。有的名师甚至主张或实际践行着一个“潜规则”,即要成为一个好语文教师,只读语文杂志即可。有的名师作报告,不提或基本不提语文教师如何读名著的问题,自己的著作中也基本不涉及这方面的经验。这恐怕是“匠人语文”的致命弱点,如果形成风气,对语文教师队伍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也是我提倡“文人语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人语文”始终是凸显教师功底的教学。用时髦的话来说,“文人语文”是有本钱、有学问的教学,所以,能教“文人语文”的教师是语文教学中的实力派。

(六)“匠人语文”重“有限”,“文人语文”重“无限”。

“有限”和“无限”是反映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辩证性质的一对哲学范畴。有限范畴,反映着具体的事物、现象和客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暂时性、局部性和相对性。无限范畴,反映着客观实在的物质总体的永恒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对立的统一。

“匠人语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功底有限,视野比较狭隘,因此教学只能是“有限”的教学。这样教学的直接结果,正如有的老师所言:虽然可能许多学生的分数得到了“有限”的提高,但是语文的“无限”丰富性被简单化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被窒息了,阅读者的主体性被扼杀了。教者虽有方,学者却无兴,如此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减弱和阅读能力的下降。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整个民族语文素质的下降。而“文人语文”则在有限的时空中提供了语文无限的可能性、开放性和丰富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语文教学最终成为引导学生达到诗意栖居目标的桥梁。

(七)“匠人语文”重预设,“文人语文”重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最近若干年来特别是新课改以来非常流行的一对新词语,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是一个和“教育”一样古老的问题。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参考“百度·知道”:《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匠人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以预设为主,或者大部分日常教学都以预设为主,其主要标志就是教学模式化。我们并不反对教学模式,甚至可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如果形成一定的模式,如果这个模式有一定个性和创意,那就是教学风格成熟的一个标志。但是,如果没有创新,成熟也许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死亡。因此,我们不反对模式,但是反对模式化。而“文人语文”也不是没有预设,但是预设的不死板,不僵化,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融合了师生双方许多即兴的、灵感的乃至率性而为的东西,所以使得教学过程成为真正的“生”与“动”的交响曲。

(八)“匠人语文”重积累,“文人语文”重积淀。

语文教学中“积累”与“积淀”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1)“积累”主要是理性习得的,“积淀”主要是感性习得的。积累起来的东西可以条分缕析,具有较浓的理性特征。积淀起来的东西就不能条分缕析。(2)“积累”适宜于“真理模式”的知识的学习。积累的结果,可以分解为累积项,这各项之间是逻辑的、历史的联系体。积淀的结果则不能分解为累积项,或者说,即使各项累积起来,作用也不大。(3)“积累”是“整体”的又是“体系”的,“积淀”是“整体”的但不是“体系”的。任何知识的最后获得(最终目标),都是作为“整体”结构于人的认识图式中。但是,“整体”的既可以是积累的,又可以是积淀的,既可以是“体系”的,又可以是“非体系”的。这取决于教育的内容,取决于学习对象(课程)的特征。属于真理性的模式的知识,进入认知图式的是一种逻辑结构,因而是“体系”的;属于非真理模式的课程,进入认知图式的是一种无先无后、无主无次的知识网络,因而是“非体系”的。(4)积累的结果主要是“知识”,而积淀的结果主要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知识,主要理解这门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因此讲解、分析是课堂的主要形式。积淀知识,是靠自己亲身体验和感受,经过大量的感性实践化入认知图式,因此,学习的主要形式应是熟读、多读、多思、揣摩、多写等课内外实践方式。无论是现代语文教育还是古代语文教育都证明,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积累和积淀的统一。(参见拙作:《教育本质新探——兼与李大伟同志商榷》,《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

强调语文教学应该以积累为主的是“匠人语文”教学观,强调应以积淀为主的是“文人语文”教学观。

(九)“匠人语文”重“娱生”,“文人语文”更重“互娱”。

现代教学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娱乐。但是,我们通常只注意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娱乐学生,而常常忽视师生“互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匠人语文”不重视教学的娱乐性,有时只考虑到让学生快乐。而“文人语文”提倡把教学过程打造成一个多向的“互娱”过程。“文人语文”反对在教学过程中脱离教师幸福指数的单纯“娱生”,也反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脱离学生幸福指数的“自娱”,用新课改的理念说,就是教学既要使师生双方得到发展,同时也要使师生双方在愉快中发展。

(十)“匠人语文”重生活(生存),“文人语文”重生命。

为了现实,为了功利,为了生存,具体来说就是为了考试而“脚踏实地”,是“匠人语文”的主要目标。所以在教学中,“匠人语文”就是教“语文”,准确的说是教“小语文”,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很好,在现实中可能更受欢迎。“匠人语文”是现实主义的,但却不是批判现实主义——教学中基本不涉及现实中的敏感话题和普世价值的引导。“匠人语文”是“不为时而教”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匠人语文”的执教者往往不具备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基本精神。而“文人语文”重浪漫,重理想,重“仰望星空”,重视生命存在的意义,教的是“大语文”,“文人语文”强调“教学合为时而教”,执教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己的经历对话,与现实和历史对话,与古今中外对话,因而往往具有很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诚然,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们不能仅仅把“匠人语文”看作“文人语文”的对立面而排斥和批评,而要深度关注两者的联系。“匠人语文”和“文人语文”在理论上可以分开(这种分开是必要的),在实践中,二者之间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以上十个特点的“重”,也不能解释为“只重”,而是相对更重视一些。因此需要把“匠人语文”和“文人语文”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文人语文”有何根据



提出“文人语文”的概念,根据有三。

首先,是基于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语文教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亦或是二者的统一,学术界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是,语文教学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艺术的成分,这一点是中外学术界所公认的。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艺术的根本在于将庸常生活浓缩化和夸张化,以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依据艺术的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合理的推理:与艺术作品是作者的抒情手段一样,语文教学也应该能够成为语文教师的“抒情言志”的工具。这一点语文教育学术界以前是基本不谈及,或者根本不敢谈及的。

其次,文学批评的三个向度也成为我们提出“文人语文”观的依据之一。有学者指出,从古到今,文学批评可以说走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三个向度。第一个是古典主义阶段,是向着作者回归,着重研究和评论作者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目的是什么,作者和他表现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些生活内容,他写出这些生活内容要实现什么作用。这种古典主义研究方法的理论结晶以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为代表。第二个是现实主义阶段,是向着作品发掘,发掘文本的客观意义。批评的重点不在于作者主观上要写什么,而在于作品客观上写出了什么,又呈现出怎样的客观意义和价值。这种研究就是作品的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它是以文本为鹄地,揭示作品的客观意义。第三个是现代主义阶段,是批评者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也是现阶段的文学观念。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立的文体,有着独特的艺术性,批评者的写作也是一种创作,批评者在评论对象,其实是写出他自己。这种批评的写作、批评的艺术是以原作品和作者为素材,运用这些材料,写出批评者自己。虽然也描述,也分析,也褒贬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树碑立传”,但写出的终究是批评者自己,是批评者的见识、思想、情感和文采,是批评者自己根据此时代的生活情理对彼时代的推演,根据自己的生活体认对作品所描写生活的认知,根据自己的思想高度对原作品和作者的把握和评骘,当然也更是批评者自己思想和文采的显现。这种写作就不是“跪着写”,而是在被研究者对面“站着写”,是与对方“交流着写”。这体现出批评者人格的觉醒,批评艺术本质的觉醒。这种批评的写作,以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为范例,作者是写柳如是,同时也是写作者自己,这种批评达到了合二而一的高度,是批评的极致。(参见郭德茂:《文学批评的三个向度》,中华读书报2010年9月30日)

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大体也是如此,具体说,现阶段语文教学客观上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通过文本讲教师自己的生命体验。

第三个依据,是中国思想史上的著名“六经注我”论断。南宋大思想家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的命题体现了一种大解释学的观念,是对原始儒学的回归。解释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解释学是以经典为文本、以文字为载体的常规注解。而广义解释学则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它以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人类心理为文本,以人生为载体,以生命的体悟、实践作为诠释的形式。陆九渊“六经注我”的大解释学凸显了诠释者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体现在创造性、实践性、超功利性等多个方面。(参见张文修:《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冯友兰先生说:“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冯友兰:《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07月28日)

思想家可以“我注六经”,也可以“六经注我”,语文教师为什么只能够“我讲文本”,而不能“文本讲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22 16:29
语文,应有“我”在

——例谈“文人语文”与“匠人语文”

广州市培正中学  梁青



语文课堂,“有我”与“无我”,完全两种境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以下关于《咏雪》的两个教学设计简案(其中,以方括号穿插笔者的看法)。

【简案一:基本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思路设计】

一、导入新课:古代少年聪颖机智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王冕画画、曹植作诗等)。【设计的用意无非为主人公谢道韫的聪颖机智作铺垫。】

二、听读、朗读课文,理解文言词语,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落实词句。】

三、小组合作,研讨问题: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答案:融洽欢快轻松。)【研讨家庭氛围用意何在?与全文主题甚至整部《世说新语》有何关系?不得而知。整堂课没有任何说明与暗示。】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答案:“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蕴,“撒盐”一喻只有意象而无意蕴。)【纠缠于这两个比喻的用意又何在?无非想通过比较再次说明谢道韫的聪颖才气。】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答案: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从“答案”可知,结尾通过暗示依然强调谢道韫的聪颖才气。】

四、背诵课文、归纳主题:(答案: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主题再次肯定谢道韫之才气。如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似乎是让学生了解谢道韫这一人物。】

五、想一想 议一议:谈对“公大笑乐”一句的理解。(答案: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这样的“答案”没有也罢。】

六、拓展思维:调动积累,举例说出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恍然:原来学习《咏雪》一文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如谢道韫般的比喻之才!不知此番理解是否曲解。】

七、课后作业:1.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没用读懂的就不读了吗?怎样鉴赏、评点?课堂没有任何引导,感觉突兀。】2.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本课的学习重点竟是学会描写景物!是与古人比智慧吗?】

【简案二:程少堂:千古文人《世说》梦——《世说》欣赏:以《咏雪》为例】

一、导入新课:诵读《乌衣巷》,点出王、谢两大家族,介绍《世说新语》,引出本课主题——观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士人)的精神风貌,探中国文人之“梦”。【大视野,高起点:教师以独特的视角,站在《世说新语》整部著作的高度,粗线条勾勒出魏晋时期的整体风貌和士人性格特征,为整堂课蓄势。】

二、诵读《咏雪》,补注课文,疏通文意。【文章角度:落实文言词句。】

三、揣摩品味人物(谢安与谢道韫):穿插《世说新语》近十则小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人物背景及人物性格,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作为中国小说的雏形在人物描写方面与西方之不同。【文学角度:这个环节,教师很好地贯彻了“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课程理念。以《咏雪》中谢安的形象作为引子,从《世说新语》中找出大量关于谢安的故事片断,让学生从中领略人物的性格气韵,进而了解魏晋时期士人阶层的整体精神风貌。教师不对人物做定性分析,只点到即止,却余味十足。】

四、引出本课课题——“千古文人《世说》梦”:梦的是人活得很有味道:人们追求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种境界生活,也就是“率性而为”。【文化角度: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意会“文人梦”,即生活的味道、精神的自由、个性的张扬。至此,学生从《咏雪》走进《世说》,走进魏晋时代,走进“文人之梦”;此时,学生的朗读必然满含深情,也必然有了一份对“文人梦”的憧憬与向往。】

五、课后作业:1.扩写《咏雪》,加深理解。教师提示:如雪景、人物心理、周围其他人物等,着力刻画人物性格(如“谢安的大笑”——“他为什么大笑”,“他笑谁”。)【将课堂上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品味用语言表达出来。】2.课外与父母一起赏读《世说新语译注》。【全面了解《世说》,了解魏晋时期士人的精神生活与个性气度,回应开头导入语。】

这两个教学简案设计理念截然不同,境界高低一望便知。简案一,问题总缠绕于细枝末节,显得局促小气,琐碎滞涩,兴味索然,教师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简案二,舒展大气,流转自如,浑然天成,意趣盎然,教师如云中飞鸟水中游鱼,自由自在,游刃有余。

两个设计之所以境界迥然,归根结底是教师有没有把“我”放在语文中。平面地、静止地、琐碎地阐述文本,“我”便在语文之外,匠气十足,必死无疑;立体地、动态地、整体地观照文本,“我”自在语文之中,文气四溢,生机勃发。简而言之,“无我”之语文是一种摹仿,是再现文本(更有甚者是再现教参);“有我”之语文是一种创造,是表现文本乃至表现教师自己的心灵。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了“摹仿说”: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床的理式即是一种创造,依床的理式制造出的个别的床便是摹仿,依制造的个别的床而画出的床就是摹仿的摹仿。

如果按照柏拉图的这个“摹仿说”来看,简案一的设计就是一种摹仿,更确切地说,是摹仿的模仿,因为它的整体思路唯教参之为听,没有任何创造,而教参对文本的解读与教学建议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教师仅就《咏雪》中的一个人物和两个比喻抱定教参畏首畏尾照本宣科地进行平面分析,将教材与教参再现于课堂而没有任何自己的东西,教学当然是死气沉沉,境界又怎么可能高呢?反观简案二的设计,程老师以《咏雪》为例,引导学生透过这七十字的咫尺之幅去看《世说新语》这部著作,进而去了解作品所反映的一个时代的士人群像,其实这也恰恰是《世说新语》的创作意图及其价值所在。这样的教学,是教师因着个人的文学功底与学养,从大处着眼,大刀阔斧地创造性地重构教材,是教师将自我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利用文本倾情表达自己人生理想与追求的过程,是一次师生同行的精神文化之旅,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其格调与境界自高。我们说,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在这一点上与一切文学艺术创作是相近相通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源于教材并且高于教材,而绝不应囿于教材(更不应囿于教参)。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说,我们所进行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摹仿了。

齐白石说:艺术表现应该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那么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处理这似与不似呢?你看程老师讲《咏雪》,你会觉得他是在讲《咏雪》,又不仅仅在讲《咏雪》。就是这似讲非讲,才颇有味道,才耐人寻味。程老师是借《咏雪》之笔墨,抒发一种现世的人文关怀。因为渗透了个人的生命体验,因为文本中活生生站着一个独特的“我”,所以程老师的《咏雪》比《咏雪》本身丰富许多,深刻许多;程老师的《咏雪》完全不受教材局限与约束,他的思维跳跃性、随意性较大,所以带给我们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我们再来看程老师的另一个著名课例《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中的两个教学实录片断。

【片断一】

师:好,有的同学说,老师你为什么讲这个课文啦。……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反英雄”的时代,生活在一个丧失不朽意识的时代。我们看看这个著名诗人北岛的《宣告》,他只有三句——

(放投影)

我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时代

我只想做一个人。

——北岛《宣告》

啊,没有英雄的时代!可是,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的时候啊——你比如说唐代,大家都争着做英雄,那些诗人都往前线奔,西域、边境,啊,都去建功立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也是这样的。但是,现在,今天,眼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啊,人们啊,观念有些变化,这原因很复杂,不是我们一下能说得清楚的。我们现在不仅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甚至是一个英雄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英雄的时代!那么,这样下去呢当然就很不好啊……我希望同学们从小要有点英雄意识,所以,我决定讲这篇课文。

【片断二】

生:那老师你认为你是英雄吗?(笑声)

师:(左手摸脸,笑)我想做英雄。但是,做英雄……

生:难。

师:难啊。做英雄很难啊。我后面还有讲到这个问题。你这个问题很好。

(放投影)呼唤全民族的不朽意识

师:(念投影)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

师: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现在呢,是吧,有一点鄙视英雄啊,当面可能说英雄好话,背后啊——可能会说他傻不拉几的,是不是啊?我觉得一个民族要壮大,后人要给我们这代人再建纪念碑,我们就要呼唤,曾经有过的英雄意识,和不朽意识。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三不朽”的追求:(激光笔指示投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什么意思咧?大概意思就是说,《左传》里面说的,要想不朽,有三种办法:最上的一种办法——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立德;其次,建功立业;最后,立言,就是写作,啊,就是这些东西很久了也不会废掉。此之谓不朽。当然,既能立德,又能立功,又能立言,那当然更好啦,可是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做不到啊,能做到一方面就不错啊!但是我们要呼唤不朽意识啊!大家听一首很著名的诗——普希金:《纪念碑》。(节选自“语文味网”程少堂课堂教学实录未删节版)

能把一篇说明文讲得如此语文如此文化如此震撼,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敢于“表现”。在这里,程老师与学生充分分享了他的英雄观,我们分明听到了他对英雄意识与不朽意识的深情呼唤与热切期盼,我们甚至感觉到站在讲台上的程老师就是一位英雄!在程老师的课堂里,教材文本不再是纯客观对象,而是教师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是教师情感、心灵所浸润的创造物。程老师曾在他的《代表课初论》一文中说:“教学过程是激情过程,是浪漫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享受生命体验生命的过程,是教学散发出生命美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自己厚实的教学功底和文化积淀,在教学过程中思接千载,心游万仞,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的过程。”今天,我们呼唤的正是这样有鲜活生命的,能够体验创造快乐的,敢于表现自我的有“我”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必然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语文课堂如同绘画艺术。宋代出现了文人画。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语文课堂莫不如此。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文人,站在文人的视角去品读、玩味文章,讲课时抒发自己的性灵情感与精神思想。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先生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的正是文人画的灵魂在于文人的自我表现。在传统绘画里,文人画与工匠画(或院体画)的最大区别就是,文人画写意求神似,工匠画写实求形似。正如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我”的、写意求神的是谓“文人语文”,是高境界;无“我”的、写实求形的是谓“匠人语文”,是低境界。


深圳老乡程少堂兄,您家给《教师之友网》创站周年的贺题么时寄来飒?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