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这里精彩不断——品读《书法报*硬笔书法》“亭林杯大赛专版”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7 12:55
标题: 这里精彩不断——品读《书法报*硬笔书法》“亭林杯大赛专版”
这里精彩不断——品读《书法报*硬笔书法》“亭林杯大赛专版”


郑可春


恰逢休息日,收到《书法报*硬笔书法》11月15日报纸。本期是“亭林杯大赛专版”。

一杯清茶,展开报纸,近景品茶,有说不尽的惬意。

何冬先生的大赛综述《硬坛秋点兵》,夹叙夹议,简洁流畅,言之有物。读来不费力,是为佳酿也。从中获悉,6位执行评委。评出获奖作品35件,入展98件,入选300件。收稿总量8000余件。


有些迫不及待了。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最高奖——甲骨奖作品吧。

山东张海同篆书作品。线条肯定,结构合理,古朴典雅。很稳当!

广东麦录草书作品。黑底白字,醒目,今草面目。然草法不够纯粹,线条尚欠火候。

安徽周继中行草作品,玩的是情趣,尽显“流行书风”。线条留得住,墨色有变化,布局匠心,值得玩味。

浙江蔚陆军楷书作品。一改往日唐风,间以魏晋笔法。试图让两者结合,有探索精神。然横向取势较多,显单一。

辽宁王钢楷书作品,魏晋和宋元小楷书风结合,不时,间以个别草字来调节气氛。点画老到,结构合理,气息疏朗,上乘之作。


一等奖五件作品,以四川王堂兵的行草书印象最为深刻,功力和情趣兼顾,堪称妙品。广西苏湘发楷书,劲爽有力,笔势开张;江西刘青春楷书作品古拙典雅,言简意赅;江苏浦进春行书作品温文尔雅,不温不火,毛笔底蕴深厚;浙江杨小贺篆行相间作品,也不失情趣。


二等奖的十件作品,有六件印象较深。

安徽邓大强的行书,碑帖结合,有造像味;重庆熊伟的行草,老到扎实,顾盼神飞;江苏李宗洪的草书,明快流畅,时有所思;江苏陈平的楷书,有新意,碑法居多,行意取之,值得探索;江西欧阳荷庚的行书,以不变应万变,书风纯真,有正大气象;山西张天诚的章草,古雅拙趣,笔短意长。


三等奖作品,别有精彩处。

北京张义胜行书,有神韵,浓淡相生;广东邓文冲行书,直指晋人,好一个“好”字了得;广东陈泽雄行草,简约流美,有硬笔特质;江西马于强楷书,多取碑法,并能摇曳多姿;河北杨树龙楷书,纵取宋元,横取魏晋,配合得天衣无缝;广东金熙俊楷书,有意无意之间,达到很高的高度。


回味获奖作品,把玩再三,爱不释手。

冷静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评审结果总体客观,获奖作品总体精彩。

其二,评审机制有改观。有奖励政策,引入打分制,有监审制。

其三,收稿量达8000余件,令人鼓舞。在硬坛不算景气的情况下,尚有如此高的收稿量,实属不易。


但,也有一些瑕疵,以期改进。

其一,获奖率太低,只有0.4%。

其二,有些获奖作品与等级不相配。当然这也是难免的,任何评审都不可能绝对公平客观。比如:最高奖甲骨奖仅张海同、王钢的作品令人信服。周继中的行草时,取向略显“荒野”,蔚陆军的楷书魏晋小楷和唐楷的“磨合期”尚未过,两者降为一等,足矣。麦录的草书就更弱了,二、三等足矣。倒是一等的王堂兵行书,评为甲骨奖才是名至实归。

其三,评委构成值得商榷。人数可由6人增加到10人,书体兼顾,五体各占2人。人员选择着眼全国,老中青兼顾,以实力为选择的唯一标准。以增强评审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另外,有一点令人惊讶。

获奖作品中,楷书、行书大行其道,篆隶作品少得可怜。我做了个统计:篆书2件,占6%;隶书1件,占3%;楷书15件,占43%;行书13件,占37%;草书4件,占11%。需要全国的书法爱好者在篆、隶上多下些功夫啊。


这份报纸值得品尝,她带给你美的享受!

这次大赛值得关注,她带给你启迪和思考!


这里精彩不断!

这里给你带来愉快的休息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