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绘本催生无压力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30 01:39
标题:
绘本催生无压力阅读
绘本催生无压力阅读
引子:第一次接触的绘本是《再见了,艾玛奶奶》,它通过一只两岁的猫的视角,用一幅幅图片记述了养育它的艾玛奶奶身患癌症后如何平静面对、直至死亡的过程。当我把这个简短但很温暖的故事讲给儿子听时,儿子的眼圈慢慢变红……
几个月后的一个晚上,我和儿子一起读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讲的是一只大猩猩寻找朋友的故事。翻开第一页,儿子的眼睛就亮了,对那些美丽的手绘画爱不释手,笑得东倒西歪,拉着我玩书里大猩猩和咪咪玩的游戏,看完一遍又一遍……
在这个纷扰嘈杂的世界里,一些简单的线条、一些可爱的画面、一段简单的故事,也许更能打动人们的心,这大概就是绘本的魅力!
为什么绘本会引发儿童那么大的兴趣?绘本对现在的语文教学有多大的促进作用?12月10日,来自内地、香港、台湾的儿童文学专家以及深圳部分学校的教师和家长,齐聚深圳南山区后海小学,参加了由该区教育局和C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联合举办的“绘本快乐阅读”教学研讨会。
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与会人员探讨绘本的发展,解读绘本的技巧,观摩后海小学的老师给孩子们上绘本阅读课,参观小型世界经典绘本、插画展以及孩子们自制绘本展览。面对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和鲜活生动的阅读课,面对为推动儿童阅读而奔忙的人们,记者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是因为快乐而读书写书的”
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绘本最早出现在西方,有百年的历史,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英文中叫“PictureBooks”,在日本称为“绘本”,我国有时也叫“图画书”。绘本中的图画一般是手绘之作,生动迷人,具有和语言叙述同样的功能,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绘本与我们儿时看的小人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认为小人儿书应当是带插图的文字书,图画是文字的补充,即便没有图,仅看文字也能把内容都说清楚了。绘本的图则不依赖文字,各自传递信息,互相补充,甚至图比文字更重要。有的绘本甚至没有文字,叫“无字书”。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绘本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学龄前儿童读物中70%是图画书。与一般图书相比,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绘本阅读是对孩子的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袁晓峰校长告诉记者,“绘本快乐阅读”是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2004年确立的校本研究课题。目前,全校已有10个班级进行绘本快乐阅读实验,并吸引了国内6个省的8所中小学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3所中小学的签约合作交流。
11月30日,后海小学曾对22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里“觉得编故事、写故事非常有趣”的人数增加了。在学习的态度上,71%的实验班学生因喜欢“快乐阅读课”而更加喜欢学习,“非常喜欢”的学生由28.2%上升到57.7%。
在后海小学,常常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爱心树》、《洞里洞外的小老鼠》,然后一起感动着、快乐着、遐想着……读多了,孩子和阅读材料之间的亲近感也就增强了,于是,孩子们想写书了。瞧瞧,折、剪、画、写,“后海出版社”的第一批小书就这样闪亮登场了,有的还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当记者问发表绘本最多的刘行同学:“若不给你发表了,你是不是就不画了?”刘行回答:“才不会呢,我又不是给编辑阿姨画的,我是因为快乐而读书写书的呀。”
后海小学二(4)班是全校第一个开设“绘本快乐阅读课”的班级。一到课间休息时间,实验班里的“快乐书架”就会被挑书、借书、还书的孩子包围着。“快乐书架”上的书都是学生自己捐的,和一般的“图书角”不同,柜门上常常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纸条,有时候是从旧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片,有时候则是一些即时贴。上面都是孩子们自己写的话:
我推荐《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的对话》,理由:这本书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起写的。里面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电话是怎么回事?不久就有两个我吗?什么是政治?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答案都正确,我想应该看得懂的。
——陈子依
可以说,读书已经成为这个班级学生重要的课余生活方式,即使是最调皮的孩子,他的书包里也一定有一本从“快乐书架”借来的书。“绘本快乐阅读”课给“快乐书架”注入了活力,使它变成一块牢牢吸引孩子们“读好书,好读书”的磁场。
当绘本来到小学课堂
“同学们,你有没有朋友?你有几个朋友?今天我讲的这本书叫《我有友情要出租》。”在绘本阅读课上,校长袁晓峰讲了一个大猩猩和小咪咪之间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故事——有一只大猩猩,他常常想:“我好寂寞,我都没有朋友。”有一天,他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5块钱。”小女孩咪咪终于租了大猩猩的友情,两人最后成了好朋友。后来,咪咪搬家走了,大猩猩开始免费出租友情,却一直无人问津。
“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好朋友,下一个好朋友会是谁呢?”袁老师问道。
“是狮子!我看见狮子躲在树后面。”一个小朋友抢着回答。
“你看,还有小老鼠呢。”
袁老师说:“我们再来读一遍书吧,看看书中除了大猩猩外,还有哪些动物?”图画中丰富的细节,勾起了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寻找画中的动物成了有趣的游戏,一次次新的发现都能带来惊喜。他们渐渐注意到,有一只小老鼠总出现在大猩猩的身旁,而每一页都至少有一种动物在偷偷注视着大猩猩。
“大猩猩真的没有朋友吗?他为什么总是感到寂寞呢?”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很快找到答案,但问题却久久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就像最后那幅美丽而忧伤的画面。
在课上,袁老师没有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之类进行价值观延伸的话,也没有问孩子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以后该怎么做。她只是和孩子一起读图、读故事,请孩子上来玩大猩猩和咪咪玩的猜拳踩脚游戏,一起体会游戏时的心情……
快乐阅读也同样让老师们着迷。李莎老师说:“我听过袁校长讲的快乐阅读课——《寻找快活林》,她绘声绘色地将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教室里静静的,每个孩子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随着书页的翻动,孩子们一个个屏息凝神,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唯恐漏掉半个字。我第一次感到绘本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真没想到那些简单质朴的图画和文字,能有如此深厚的内涵让孩子们慢慢体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快乐阅读教学的原则是分享而不是教导,让学生选择绘本是尊重而不是放纵,让学生创作绘本是鼓励而不是要求,用绘本滋养学生的心灵,是关怀而不是干涉。”袁校长说。
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赵镜中也说:“在台湾,我们将绘本阅读称为‘无压力阅读’,我不必考他,不必问他,不必要他写心得,不必要他写佳句,这样做后我们发现,其实孩子都是蛮喜欢阅读的!”
家长争做故事妈妈
“好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家长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史翠克兰·吉利兰曾自豪地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安徒生的爸爸是个鞋匠,妈妈是洗衣妇。但爸爸从安徒生一出生就给他读文学作品,还在工作台上钉了一个放书的架子,一边修鞋一边给小安徒生读书。
正是因为认识到家长的重要作用,后海小学经常给家长举办阅读讲座,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位听过《快乐阅读》课的妈妈说:“这样的学习,孩子学得快乐而没有负担,真的做到了‘快乐阅读’!不仅孩子的想象力、思维力得到了锻炼,而且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里绘本画得最好的二年级学生张瀚驰的妈妈对记者说:“孩子喜欢绘本,回到家就又写又画地自己做绘本,一画就是两个小时,开始我觉得挺浪费时间的,没想到半年多后,会写的字也多了,而且能大段大段地写作文。”
二年级学生雪儿的妈妈接过话对记者说:“以前孩子写作文总是干巴巴的,现在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了很大提高,文字感性了,内容也丰富了。这样坚持下去,一定可以终身受益。”
肖易皓的妈妈万心红在校园论坛上写道,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一种愉快而温馨的体验。这种阅读不同于我的个人阅读,除去精彩的故事,孩子的天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撞击我。读完《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后,孩子常常像书中的小兔子一样对我说:“我爱妈妈就像我到宇宙又回来这么多!”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简单的对话中感觉到不可言喻的温暖与挚爱。
现在,后海小学的家长们已自发组成了“故事妈妈读书会”,定期在家里、社区里给孩子们讲故事。
甘做儿童阅读推广人
最早听说王林,是因为一位儿童文学专业的硕士生曾对记者十分崇拜地谈起他,谈起他在网上的“萤火虫教师读书会”。后来才知道他是儿童文学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的一名编辑,一直从事儿童文学阅读的推广。他通过建立人教社“萤火虫教师读书会”,带动教师读书,从而带动了全国十几万儿童参与读书活动。除此之外,他还深入到全国各地的小学去给孩子们讲故事,推广他的阅读理念,老师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王林博士”,孩子们叫他“故事叔叔”。“绘本快乐阅读”就是由王林引入到后海小学的。
“绘本快乐阅读已使后海小学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王林说。他告诉记者,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少趣味、单调重复、局限于读单篇文章;在指导中试图面面俱到,抠得太细,总担心学生有不懂的字、词、句,总希望把描写优美的段落让学生反复地读或背下来,因而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被动性。这种课堂,学生缺少阅读乐趣和阅读感受的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阅读兴趣。而绘本阅读则强调“整体输入”的概念,它是阅读整本书,而不是用字、词、句把整篇文章分割开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感受。
作为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认为当前儿童阅读面临的最大困境是观念问题。“目前从全国范围看,绘本阅读开展得并不好”,王林忧虑地说,家长对绘本有一些错误的理解,认为绘本“字太少,图太多,没有实际意义,不实惠,价格偏高”;对图画太强调“像”,要求写实。其实太强调写实,并不符合孩子的欣赏习惯。另外,家长对阅读太强调功利性,喜欢选择知识、科学和道德训诫方面的内容。“爱是需要潜移默化的,不是说你今天想要孩子讲卫生,编一个小猴讲卫生的故事就可以做到的。”
王林主张,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形式推动儿童阅读,他希望老师将儿童文学引入到正式的语文课堂中,可以事先布置学生阅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类书,然后在班上讨论。他相信,在学校推进班级读书会,不但能改变语文教育,而且能改变儿童文学的出版生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责任感的老师,有文化情怀的出版社和有关切现实的学者来共同推进。”(本报记者:却咏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 14:05
我的教育实验
——分享阅读与大书阅读
刘良华
今天开始关注分享阅读,并做了一次简单的教育实验。
分享阅读的书是大书:图画大,字大,但句子很简短。也因此分享阅读也被称为大书阅读。
以《小蚂蚁》(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为例:
第一页的90%的篇幅是一副蚂蚁劳动的图画。下面只有一行大号的宋体字:我们是一群勤劳、快乐的小蚂蚁。
同样,第二页也只有一个简短的句子:我们拉不走姐姐的花毛线。
第三页:推不动哥哥的故事书。(第二页的句子的开头有“我们”两个字,第三页省略了“我们”,估计是设计者故意让小孩因变化而关注具体的单词。)
第四页:我们搬得动弟弟的剩饭粒。
第五页:抬得动妹妹的碎饼干。
第六页:下雨时,小蘑菇给我们撑起了漂亮的伞。
第七页:过河时,花瓣儿给我们摇来了安稳的船。
这就是一本书,精美的图画,高级的纸张,精致的设计,只有7行字。
可可已经能够阅读每一页的句子,估计她在幼儿园接受过老师的指点。
她对句子的阅读能力使我惊异,但是,我不知道她是否认识句子中的单词。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第一,随机翻开书中的某一页,看她是否能够认读任意一页中的句子。
第二,将她能够顺利阅读的某个句子中的前后单词遮住,看她是否能够辨认出暴露出的单词。
我的“实验”结果是:
1.如果随机翻开书中的某一页,她只能认读7个句子中的5个句子,还有两个句子不能认读。
2.如果将她能够顺利阅读的某个句子中的前后单词遮住,她只能认识句子中的开头的单词,比如,在“我们搬得动弟弟的剩饭粒”中,她能够认识“我们”,不能认识其他的孤立的单词。在“下雨时,小蘑菇给我们撑起了漂亮的伞”中,她认识“下雨时”,不认识这个句子中其他单独暴露出来的单词。而在“下雨时”中,她也只能整体认识“下雨时”这三个字,不认识单独的“下”、“雨”、“时”。
3.如果将部分单词孤立地暴露出来,她能够认读那些比较简单的、最频繁出现的单词,比如,在“我们是一群勤劳、快乐的小蚂蚁”,她能够认读孤立的“我”、“一”。
看来,她是靠“大书”中的图画以及整个句子提供的整体情境来识字的。她的学习是“整体学习”。
可以就这个“实验”结果做一些讨论:
1.“整体教育”是可能的。在没有学单词之前,孩子是能够学句子的。在没有学句子之前,还是是能够学语篇的。
2.传统的教育神话是:先学发音,再学单词,再学句子,再学语篇。与之相关的教育学神话是:循序渐进、不可躐等。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被误解的教育学关键词和心理学关键词是:最近发展区。
3.人的学习的确要考虑最近发展区。但是,人们可能误解或夸大了最近发展区的意义。至少对孩子而言,他们的“可接受性”、“可发展性”可能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保守。孩子可以完全不顾“已经知道什么”而直接进入“陌生知识”的学习。
4.小孩的确不认识具体的、细节的汉字,但是,这不要紧。如果小孩能够识别整体的意义,她迟早会在整体的句子中学会单词。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