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随兴灌水]今年的‘春晚’好看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2 19:44
标题: [随兴灌水]今年的‘春晚’好看吗???
[坛友随兴灌水专帖]今年的‘春晚’好看吗???


您请。。。。。。。

[attach]1828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3 14:34
1.开场舞《回家过年》表演者:()、()、()、周冬雨、窦骁

  2.歌曲《天蓝蓝》 表演者:宋祖英

  3.相声《专家指导》表演者:姜昆、戴志诚、周炜、郑健等

  4.小品《午夜电话亭》表演者:邵峰、李小冉

  5.五大民族舞蹈《幸福大家庭》

  6.小品《美好时代》 表演者:海清、黄海波

  7.杂技《晃管》 表演者:铁路杂技团

  8.儿童歌舞《爱我就抱抱我》 表演者:、小宝等

  9.小品《“聪明”丈夫》 表演者:黄宏、、孙涛、凯丽

  10.魔术 表演者:傅琰东

  11.“我要上春晚”大板块

  歌曲《想家》 表演者:西单女孩

  歌曲《春天里》 表演者:旭日阳刚

  舞蹈《咱们工人有力量》 表演者:深圳民工歌舞团、塔沟武校

  12.相声《独家录制》 表演者:何云伟、李菁

  13.歌曲《兰亭序》 表演者:周杰伦

  14.魔术 表演者:丁建中

  15.相声剧《还钱》 表演者:冯巩、牛莉、小宋佳、王兵

  16.戏曲《星火相传梨园情》

  17.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 表演者:大山、夏天等

  18.小品《新房》 表演者:刘威、蔡明等

  19.杂技《高车踢碗》 表演者: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

  20.小品《同桌的你》 表演者: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李琳

  21.混搭《非常1+1》 表演者:金琳琳

  22.歌曲《众里寻你》 表演者:韩红

  23.歌曲《旗帜更鲜艳》 表演者:谭晶

  零点敲钟

  24.歌舞《幸福赞歌》 表演者:张也、阎维文

  25.相声《芝麻开门》 表演者:贾玲、白凯南

  26.歌曲《今夜北方飘着雪花》 表演者:蔡国庆、江涛等

  27.歌曲《新民乐组合》 表演者:郑钧、吴桐、玖月奇迹、容祖儿、古巨基

  28.歌舞《因为有你》

  29.相声《一对一》 表演者:刘颖、浩楠

  30.新势力歌组合《爱爱爱》、《向往》、《收藏》、《我是火焰》

  表演者:方大同、萧敬腾、李健

  31.歌曲《家在心里》 表演者:祖海、徐子崴等

  32.歌曲《难忘今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3 14:37
从赵本山当小品王看小品的穷途2009-12-29  来源: 网络
  第九次,还是毫无悬念地获得2007年小品类评选一等奖。

  从1990年初登上一炮而红,到成为春晚挽救收视尴尬的“救命稻草”,赵本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小品王”,并且逐渐成为春晚小品标杆,但电视小品却正由盛而衰。

  它昌盛于另一个传统的语言类节目——相声衰败之时,长时间以来,小品是撑起中国式联欢晚会最多数时间的重要枝干,它与春晚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观众的记忆中。现在,这个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没有门派,甚至没有出身(之前仅仅是专业院校表演系学生的练习作业)的舞台形式,似乎正在步相声的后尘。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品逐年乏善可陈,走向穷途?

  赵本山,尴尬的九连“小品王”

  春晚观众从期待小品,到期待赵本山,一方面说明赵本山已经完成从一个东北小品演员到全国“小品王”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小品的整体没落

  春晚观众对于赵本山的感情比较复杂。这差不多可以用在小品中的那句话概括——“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呀;吃一堑,长一智,谢谢了”。

  随着的引退、的谢世以及持续地找不到北,春晚逐渐成了赵本山一个人的春晚。

  1999年,对于春晚观众和赵本山来说,都值得一说。那一年,他的《昨天、今天、明天》鹤立鸡群,赢得满堂彩,自此人们开始对他充满期待;赵本山仿佛也找到了春晚观众的笑点,此后连续九年获得“小品王”桂冠。

  后来的《卖拐》,赵本山摇身一变开始“大忽悠”。到了2005年的《功夫》,观众再也受不了赵氏小品的如此娱乐方式。那一年,《功夫》赢得的喝彩是在于范伟的智商真的提高了,其中出色的桥段皆出自这个久骗成师的厨师之口。可在获奖后,赵本山却自信地说,我觉得观众还是期待被忽悠的结局。

  从那一刻,赵本山其实已经离我们远去。

  到了2007年,《策划》的蝉联,已经不是一个小品的出彩,而更多只是赵本山(还有)表演出色。

  《策划》只因演员好

  2007年春晚,和往年一样,过了11点,电视机前的一家老小开始有些意兴阑珊,坚持的理由只是——赵本山的小品要开始了。观众超乎热情的掌声把老赵送上了台,没抖任何包袱已经被喝了彩,这对于演员来说不知是喜是忧。

  《策划》是赵本山进入春晚剧组有史以来最晚的一次。回想1994年春晚,因为没赶及同样阶段的终审,他带着成型的小品无奈回了沈阳。间隔数年,待遇已不可同日而语。

  赵本山启用新人编剧徐天超操刀剧本,他因写喜剧小品获奖而被赵关注,由此从媒体转行到赵本山旗下的“刘老根大舞台”担任编剧。徐天超坦言,赵本山在创作过程中占据主导,他只是参与创作,把赵本山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嫁接成剧本。

  一直到大年三十,两人来回磨了26稿。仅3页多的内容每次都要大改。徐天超说,“赵本山每次排练,即兴说的台词都不一样,我得先迅速记录下来,到了晚上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哪些台词保留、哪些台词放弃。”

  徐天超对记者表示,今年的小品和往年不太一样,以前可能游戏状态更强烈,而这次是对故事的回归。据说赵本山在创作初期就表示了要体现小品最本质一面的想法。虽然小品1月初才开始创作,但赵本山很早就明确了要做“公鸡下蛋”这件事,借以讽刺娱乐圈的炒作现象。然而观众的回馈却相反,一位追赵本山小品多年的粉丝激动地告诉记者:“‘公鸡下蛋’太不贴近实际了,以往的小品很实在,表演很自然,语言很幽默,包袱抖得也很自然很搞笑,这次好像是特意让观众乐的意思,很假,也不实际!”

  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的评价是:《策划》有些粗制滥造,观众已经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看赵宋两人的表演。

  自1990年开始,对赵本山的批评就一直没断,学界一直揪住他作品雅和俗的问题不放,而今年又一次从观众中爆发出对他的作品的争论。

  逐渐远离现实题材

  1990年,赵本山带着小品《相亲》亮相春晚。《相亲》一炮走红,拿了当年春晚小品类节目的一等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连续拔得小品头筹。

  此三部小品中,赵本山游离于一个农村中年男子的情感与家庭之间,看似蔫,却憋着一肚子坏水。妙语连连却依旧脱不开传统二人转拿男女调侃说事的影子。这些被后来称为“老蔫系列”的小品,都或多或少地打着赵本山早期二人转的痕迹。

  前三部作品都来自善于描写家庭情感问题的编剧张超。如果说赵本山与他的合作还属于摸索期,同以写社会现实小品见长的编剧崔凯的合作,则更多打造出了赵本山小品的底色。

  1995年,赵安新任春晚总导演,强调要上一些与社会现象结合的小品。带着写好的本子刚到剧组的崔凯,即被赵安临时布置了作业:写一个批评领导吃喝风的小品。那已经是11月末了,崔凯写了一周,赵本山和范伟就来排练《马大叔提干》。排练的效果很好,包袱叠出不穷。但终究没能过审查这一关,有领导认为大过年的批评人家乡镇干部不好,大笔一挥就改成了乡镇企业经理。最终的演出效果当然打了折扣。

  之后的《三鞭子》,在讽刺力度上比《马大叔提干》走得还远,同样也遭遇了被修改的命运,崔凯回忆,那时赵本山很想做这个题材,找了很多人来写,最后把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变为了官民携手办实事的大团员结局。

  赵本山似乎看透了此类题材小品在春晚的命运。开始把心思转向了对人物内心刻画上。

  1997年,在创作《红高粱模特队》时,崔凯改了五六稿他都没点头,赵本山说不明白自己作为农村的裁缝,对城里来的模特教练范伟应是什么关系,喜剧点在哪?崔凯告诉他,你越尊重他越有包袱,你俩对模特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导致的包袱才是最好笑的。赵这才恍然大悟。

  崔凯感觉,赵本山自此开始比较主动自觉地了解角色了,一旦他知道两者的关系,许多包袱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像“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这样的名段子就是赵在排练时即兴说出的。

  可以说,赵本山自此已经走出了他艺术生涯的早期阶段。虽然至今仍被评论界怀念的经典作品都诞生于此,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寻找新式小品之路。

  转型,从巅峰到低谷

  尽管合作默契,但连续三年拿了春晚小品二等奖,这对于赵本山来说,不太舒服。1999年,对于赵本山而言是个门槛。他面临新的转型。

  这一年,他首次与宋丹丹同台。剧本是何庆魁写的,这个小品在春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何庆魁在1997年就参与了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创作,但他们之间的蜜月期却是从1999年这部《昨天、今天、明天》开始的。

  用何庆魁的话说,他和赵几乎是一拍即合,甚至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有着相同的经历,都初中没毕业,都对语言保持着先天的敏感与敬意。当然,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

  高秀敏从1998年的《拜年》与赵本山开始搭档,赵唱高和,一个逗一个捧,相得益彰。没有人比高秀敏更懂得赵本山的包袱了,也没有任何人比这个女人更懂得迁就赵。在央视《艺术人生》访谈中,高秀敏就坦承,曾经有过乞求赵本山将有些搞笑的包袱与她分享的经历,赵最终拒绝了。高秀敏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既表示了对赵本山执着于艺术的敬佩,也表示了对他的不满。

  何庆魁的介入,使赵本山的小品开始回归自身风格。

  《昨天、今天、明天》是赵本山自己试图走向转型的第一个尝试,搭档换成了宋丹丹,还引来了一个非小品从业者——。宋丹丹比赵本山成名早,也是腕儿,两人在合作时,远没有赵本山先前跟高秀敏那么畅快。崔永元后来透露,双方当时为了包袱的多与少还暗中较劲,比如宋丹丹那句“过去你那张脸都哭笑不得的,现在跟紧急集合似的”包袱,就是抢赵本山的。

  2001年,进入赵本山的黄金时代,《卖拐》系列让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这个“铁三角”成为了“金三角”。

  就在赵本山和何庆魁沉浸在自以为回归本色的表演中时,小品评论家们却认为,赵本山的作品,已经不是在靠作品引人发笑,而是在靠他本人的滑稽表演引人发笑。观众对其热情不断实际上是在纵容他远离小品。

  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曾长时间研究赵本山。他注意到,赵的角色在这个时候开始发生变化,他已经不再是塑造小人物,体现弱势关怀,失去了讽刺,而开始张扬不地道的一面。一些评论家觉得,此时的赵本山已经不再是人民大众的代言人,而产生了价值判断的混乱。

  “忽悠”成功了,小品失败了

  事实上,继第一部《卖拐》后,赵本山已经出现了持续不下去的剧本危机。就是为了之前给了观众的那句“明年卖车”的承诺,第二年他真来了个续貂之作。

  当年,春晚观众的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赵本山信手拈来的几个脑筋急转弯,就又把观众“忽悠”了一年。很多人感觉到了他的不严肃,争议四起。而那一年春晚没有什么其他更拿得出手的小品,赵幸运地蝉联了“最受欢迎奖”。

  第三年,赵本山还要持续“忽悠”大众的状态,连央视都不干了。春晚总协调秦新民就曾说,“央视作为一个国家媒体,不能让赵本山从‘卖拐’‘卖车’到‘卖担架’,一路忽悠下去,忽悠3年。”

  编剧崔凯评价,2000年以后,小品对于赵本山已经不是主业,影视、二人转,及其他文化产业做得更大了。他的身份除了艺术家,还有文化产业家,足球俱乐部老板。

  所以到后来,赵本山的表演在遭遇宋丹丹的抢白时,难免有些黯然失色,而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范伟,也多少抢了他的风头。

  2003年开始,赵本山就不止一次地表示,春晚太累,不想上了。但赵本山从1990年上春晚开始,到如今无人取代的“小品王”地位,春晚成就了他的名,现在到了他偿还的时候。不同的是,如今的环境不同当初他出道的那几年,好本子鲜见,只靠他这么一个天才演员的滑稽表演撑着,难挽大局。 ★

  小品当心“过劳死”

  多年来,各种主题先行的晚会,“无小品不成晚会,无小品不能表现主题”的定规,已将小品过度开发,日渐空虚。2007年春晚的“小品门”,给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小品拉响了警钟

  ★ 本刊记者/曹红蓓

  黄宏在2007年春晚的小品《考验》,被指抄及网络笑话;《咱村里的事》涉嫌过多借鉴陈佩斯的早期作品;冠军作品赵本山《策划》差强人意;更多小品被指因缺乏生活而丧失“肉感”和“烟火味”。观众心里对小品郁积多年的酸闷终于在观赏了2007年春晚后爆发了。

  “说黄宏抄周星驰、抄网络笑话貌似有根据,但他还真不是照那两个抄的,他抄的是某则古代笑话,周星驰和网络笑话也都是抄的。”圈内人士称。

  如果说,小品的“抄”病还是首次被诊到,缺乏“肉感”则是缠绵已久的痼疾了。自从有了主题先行的各种晚会,小品就变得形容枯槁,日渐空虚。

  “衰人”年方二十三

  “小品”本是戏剧院校表演课的一种教学形式。1983年,中央戏剧学院80级表演班学生排了一组“观察生活练习”小品,后来这组小品在电视台播出了,岳红《卖花生仁的姑娘》大受欢迎,这是“小品”第一次亮相荧屏。

  1983年春晚,王景愚哑剧小品《吃鸡》和《宇宙牌香烟》两个带有表演性小品雏形性质的节目赢得观众厚爱。1984年春晚,成名电影演员陈佩斯、朱时茂表演了小品《吃面》,小品真正开始在全国风靡。

  “小品受欢迎的程度是我们当初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始料未及的。”小品创作者、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黄定山说:“这要归因于电视的巨大力量,以及小品本身短小精悍,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特质。”

  1987年,在黄宏的记忆里有几件大事:“那一年全国第一届小品电视大赛举行,我考上了军艺,我写的第一个小品《卖挂历》上了辽宁电视台春晚。”次年,黄宏同时受邀为东三省7家电视台的春晚创作7个小品。1990年,小品《超生游击队》在元旦晚会播出的第二天,黄宏生平第一次在街头被群众包围。

  《超生游击队》把本已急速升温的小品的影响力推向了巅峰,说过山东快书和相声的黄宏也完成了由一个曲艺演员向小品演员的蜕变。“山东快书是独轮车,相声是自行车,小品是四轮汽车”,的黄宏在那个时候深深感觉到“摆脱曲艺程式的束缚,撒开手脚创作的”。

  小品这个偶然中出现的文艺品类,就这样在中国大陆毫无预兆地欢快成长起来。“八九十年代生活节奏突然加快,而我们的文化又存在着断裂带,人们对文化快餐需求之迫切,在其他华语地区,甚至全球范围都是罕见的。”中华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研究员指出了小品成长史中媒介背后的文化原因。

  而媒介始终是促使小品生存状况改变的重大因素。在黄宏看来,“小品随着电视而火,随着网络而淡。”中央电视台小品大赛举办的历史,在时间上印证了这一说法。

  第一届央视小品大赛举办于1987年,由于资源不足,7年后才举办第二届,1994、1996、1998,两年一届,之后停办。90年代中到末,正是小品由巅峰状态平稳下滑的过程,1998年,正是网络入侵民间生活的开始。再次恢复小品大赛是在7年之后的2005年,今年是第六届。

  本届小品大赛总导演刘铁民对本刊说,大赛办与不办,主要由收视率决定,因此这个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反映小品的发展情况。

  小品23岁,却萎靡十年了,这个衰人双腿沉重,迈不开步子。

  “没人疼的孩儿”

  “小品嘛,戏剧是他爸,曲艺是他妈。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实际是个没人疼的孩儿。”在陈孝英对本刊的描述中,小品的身世遭际几乎催人泪下。

  这个文艺杂交品种虽然在诞生之初就有了颠倒众生的能耐,却不见得能得到亲生父母的待见。“因为小品原来是戏剧专业人士的教学辅助手段,被认为上不了大雅之堂”,导演刘铁民说,“小品不叫东西。很多著名的演员艺术家都是这观点。”

  “小品毁作者、毁演员”,是流传在表演圈内的另一怪咒。一些曾因小品成名的作者后来洗手不干,宣称是写小品把自己的艺术葬送了。而一些原来被看好的戏剧演员,在成功塑造了小品角色后,被人说成“你这么好的演员就让小品给害了”而羞愤难当。人艺的话剧演员宋丹丹就因此而远离了小品很久。

  为什么一些创作者和演员一经成功接触小品,就会因此而不会演创别的东西?至今还没有人从技术层面去仔细研究;而被定型为专门的小品演创者又为何如此地丢脸?陈佩斯的回答是“这是个社会科学问题,涉及大众对喜剧的审美心态”。

  陈孝英把小品多年来的状况概括为“三无”。一是无理论;二是无专业队伍;三是无专门组织者,剧协、曲协、文化部都不管。

  有人厌它小,有人嫌它俗,好时都说是自己的,坏时都说是别人的,在白眼和夹缝中,小品靠天生神力独自挺了十余年没有显出颓势。

  “小品被用得太狠了”

  虽然长期得不到给养,但这并不妨碍小品长年累月地被重用,甚至滥用。不管如何衰弱,小品如今还是电视晚会的支柱。以央视春晚为例,小品领军的语言类节目总要达到8个以上,2003年春晚有6个小品,占晚会总时长的1/4,2007年的语言类节目达到11个,更突破以往的纪录。

  在综合晚会中,体现平民性的语言类节目还是老百姓的最爱。当晚会的组织者突然发现了一种既能吸引观众又能深刻表现晚会主题的好工具时,滥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小品走下坡路的原因不在艺术本身,而是创作枯竭。创作枯竭来自于浮躁,浮躁来自于对小品的滥用。小品被用得太狠了。”军艺戏剧系主任黄定山对本刊说,“无小品不成晚会,无小品不能表现主题”,已将小品置于疲于奔命的境地。

  刘铁民讲,过去《综艺大观》一个小品的策划周期短则2周,长则数月。记得1987年春晚,陈佩斯和小香玉排的那个戏曲小品《狗娃与黑妞》,离春节还有几个月就创作出来,在河南许昌的观众中试场,听取反馈,等到在上演出时已经是很成熟的作品。“试问,今天一个成熟演员的创作期是多长时间?”

  刘铁民认为,过去的小品创作来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直指人心,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小品是为了满足晚会需要而产生的“宾馆艺术”,纯粹宾馆里侃出来的。

  除了逐渐脱离生活,这些年来,那种10~12分钟的电视小品,也开始变得复杂了。“以前的小品在表现形式上,简洁洗练,几乎没有布景。表演上的虚拟与夸张,是小品喜剧的主要元素,可以说是地道的小品。现在越来越趋于道具复杂,舞台剧化、独幕剧化了。与当年的经典节目相比较。似乎感到小品似乎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大写意智慧的本真。”2007年春晚策划任卫新说。

  “当小品异化成小戏,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陈孝英称,小品形态上的隆重化,可能恰恰源于对生活观察的缺乏而做的掩饰之举。传播环境的沉重,并不能完全作为创作苍白的借口。

  “小品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只有专心不专心。”陈佩斯说。

  “新人”难演

  已成名的小品演员注定在“狠用”行列。至于为什么电视小品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个人在演,春晚的组织者们有很多无奈。“我们巴不得有新演员上来啊,可就是不行。”“一号演播厅是个大坑,对演员来说那是要脱层皮的。有的人气演员,像赵本山、冯巩,一上场底下马上喊起来。没名的演员上去了,可能从头到尾没一句有掌声。

  这位组织者说,2006年,他们曾做过尝试,想把《炊事班故事》《我爱我家》等情景喜剧中的人物招来,专门搞个特辑。人是来了,但当把系列剧悠长的节奏砍为总长10分钟、要求3分钟一个包袱的小品后,再怎么编也一点效果没有。

  或许正如黄宏说的,眼下的小品是个“好汉不愿干,赖汉干不了”的活儿,小品界几张“老脸儿”只能继续搏命撑着。

  谁能来拯救小品?

  “没有过时的艺术,只有不适当的运作者”,陈佩斯在总结小品困境时对本刊说。如何给过累的小品减负,人们提出了各自的方案。陈佩斯的路子是正面迎击,呼吁文艺立法,以使小品及一批遭受同样困境的文艺“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及有效的组织程序”。

  一年一度的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已经演到第四部,每部都是把当年的流行事件进行夸张地串联;而以搞笑为己任的戏逍堂,他们的剧整个就是一个大小品。虽然像当初的小品一样,它们并没有得到戏剧界主流的承认,但在观众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受众和品牌。

  既然相声衰落至此,还能出个,只要小品创作者回归到艺术本身的规律,从内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本刊记者/孙冉





盘点兔年春晚十句最经典台词

     每年春晚都会留下几句经典台词。2011年央视兔年春晚已经落下帷幕,在众多小品相声甚至魔术中,艺术家们不但加入了2010年流行语,如“绿豆”“微博”“给力”“神马浮云”等;更是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好些惹人爆笑的流行金句。

     下边笔者特别盘点了兔年春晚十句最经典台词,供网友回味。



               

一、小品《还钱》

     表演者:冯巩、牛莉、小宋佳、王兵

     经典台词:冯巩——我听说,经济问题背后,还都是作风问题。

     推荐理由:将现实中类似的官僚腐败现象捎带着加以挖苦讽刺,让人会心一笑。

     经典指数:

     剧情简介:冯巩和牛莉扮演的清洁工夫妇捡到了10万元,失主是小宋佳夫妇。不过,失主夫妇很多疑,不肯上门取钱,也不肯让冯巩送到家里来,于是双方约在世纪坛见面。两对夫妻就此展开了一段“斗智斗勇”的故事。



                  


二、小品《“聪明”丈夫》

     表演者:黄宏、陈数、孙涛、凯丽

     经典台词:

        1、黄宏——人家都说,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但如果眼睛是红的,心就变黑啦!

        2、黄宏——试婚咬柿子,闪婚咬雷,隐婚咬牙,离婚咬梨!

     推荐理由:第一句颇有哲理,耐人回味;第二句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经典指数:

     剧情简介:讲述为了分房与妻子陈数假离婚的故事:黄宏和陈数扮演一对夫妻,两人为骗单位多分一套房,于是“假离婚”并举办了“离婚仪式”,颇有《非诚勿扰2》的感觉。为了说服朋友,黄宏就说离婚原因是陈数在外面有情人,结果引来朋友的劝解和安慰,并以为他要自杀。陈数知道丈夫对外宣布的离婚理由后,认为羞辱了自己,决定真离婚。黄宏最后反省,认为自己不该如此为了小利益进行欺骗。(说明:剧情紧贴去年收紧“二次房贷”的现象,并且开头与结尾都援引了《婚姻保卫战》的主题音乐,非常亲民。)

            

三、小品《新房》

     表演者:蔡明、刘威等

     经典台词:蔡明——将来,要是坐地铁送咱孙子上学的话,咱孙子还不被挤成孙子啦!

     推荐理由:剧情紧贴老百姓的“房事”以及去年收紧“二次房贷”的现象,让人笑中带泪。

     经典指数: ☆

     剧情简介:剧中蔡明饰演一时尚辣妈,发着微博,和着世界杯音乐跳拉丁......刘威和蔡明要求未来女婿买一套房才能迎娶女儿,迫于无奈,女婿只能借了一套房假称是自己的新房。没想到,蔡明将新房照片发布在微博上,结果招来房主的质疑......“微博”是整个小品情节展开的关键点,正因为蔡明将婚房“晒”到网上,使得借房子意欲“骗婚”刘威的如意算盘落空,闹剧由此展开......

              

四、群口相声《专家指导》

     表演者:姜昆、戴志诚、周炜、郑健

     经典台词:收藏专家——收藏口诀记好咯!23,找块砖;24,刻上字;25,抹抹土;26,做做旧;27,上点漆;28,刷一刷;29,就出手!

     推荐理由:讽刺虎年社会上出现的不少假专家,这些“砖家”纷纷给人们支昏招。

     经典指数:

     剧情简介:围绕一只苹果,养生、理财、收藏和情感等各方面的“伪专家”(影射张悟本)纷纷上阵,给姜昆做起了全方位指导:养生专家提示他“苹果早上不能吃,晚上不能吃,只能半夜吃。”理财专家认为:“苹果不能买太大的,也不能买太小的,春节不能吃饺子,元宵不能吃汤圆,这样才能省钱。”而收藏专家则表示,“苹果不能吃,应该埋在地下,过百年就成文物,和曹操墓一样值钱。”......结果当然是一片荒诞,只引发了现场的一阵爆笑......



                    

五、小品《美好时代》

     表演者:海清、黄海波

     经典台词:黄海波——我滴个亲娘四舅奶奶!

     推荐理由:很生活化,很亲切。

     经典指数: ☆

     剧情简介:《美好时代》延续了热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人物关系。怀孕的毛豆豆(海清饰)家里开了一个彩票投注站,并帮朋友买了一张彩票,彩票的号码是朋友选择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号码中奖了。余味(黄海波饰)回家看到彩票,以为是两口子中了500万,两个人不断规划着未来.....后又纠结着是否要告诉朋友。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海清和黄海波问现场观众:“亲爱的观众,如果你们是我,你们会怎么做呢?”随后主持人上场,告诉观众这个故事是根据现实改编的,并把现实生活中还彩票给朋友的人物带到了现场。

                     

六、魔术《穿越》

     表演者:丁建中、林志玲

     经典台词:丁建中——在魔术中,真实就是虚幻,虚幻就是真实。

     推荐理由:看似朴拙,却道尽魔术之真谛。

     经典指数: ☆

     节目简介:台湾魔术师丁建中的魔术是借助一些比较大的道具完成的:和往年刘谦表演的近景魔术风格完全不同,他与主持人董卿在台上互动,表演别出心裁的近景魔术——一个中间封条封好的柜子,魔术师从其间穿越过去,视觉上竟看不出镜子动过......

              
七、小品《同桌的你》

     表演者: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李琳,

     经典台词:赵本山——我也要给自己‘同桌的你’写一封信,内容是‘此处省去一万字’。

     推荐理由:本山大叔的初恋,似乎更耐人琢磨,故要“省去一万字”......

     经典指数: ☆

     剧情简介:王小利读书期间接受小学同学李琳的照顾并一直暗恋着她,成年后收养了孤儿小沈阳,某日前往老同学李琳家了却心愿:一封手写的信和一张价值三万元的银行卡。信中,王小利用“此处略去三个字”“此处略去27个字”“此处略去78个字”等用以表达各种感情和回忆,引起李琳的丈夫赵本山的不满;并因为误将宾馆房卡当作银行卡送给李琳导致激烈冲突。最终,在小沈阳《同桌的你》歌声中,冰释前嫌。

                        

八、主持人李咏

     经典台词:要帅的话就得头发长。

     经典指数: ☆

     推荐理由:因为“自恋”,所以经典。                     



九、林志玲调侃董卿

     经典台词:托,你(林志玲笑指董卿)比我有经验!

     经典指数: ☆

     推荐理由:一句话,将近几年董卿的“做托生涯”“暴露”无遗。

            
十、歌舞《爱我就抱抱我》

     表演者:林妙可等

     经典台词:爱我就请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

     经典指数: ☆

     推荐理由:父母对子女的爱,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扪心自问,又有好多人真正做到了?








“兔年”应该是只怎样的“兔”
来源:北京晨报  

  兔子给人留下更多的是乖巧可人的印象,“美若玉兔”、“动如脱兔”,人们对于兔子,总是不吝赞美之词。即将到来的兔年春节,无论是对于已经阖家团圆,还是依然身处工作岗位的人们来说,想必都对这只迫不及待向我们蹦跳而来的“兔子”满怀美好的期待。

  “不吃窝边草”是兔子的品性。然而,兔子都懂得的道理,人们却未必心知肚明,更遑论身体力行了。君不见,为了眼前之利,拿生存的环境作为代价,不惜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荒唐事,其实仍不少见。不仅如此,权力部门的靠权吃权,商业领域的回扣贿赂,“吃窝边草”现象其实随处可见。兔年来了,但愿对“窝边草”也能多些涵养,少些急功近利的吃光而后快。

  当然,不吃“窝边草”,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守株待兔”。无论是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民生的改善,没有人可以置身世外的去等候从天而降的现成饭,每个人既是这个伟大历程中的参与者,更是书写历史的践行者。愿每个公民都能更多认识到自己的公民角色,守护自己的权利,不能被动地寄望于“守株待兔”。

  最后,说到春节,当然少不了吃,但兔子却不是个饕餮者,恐怕也算不上美食家,对于兔子们来说,最可口的美食不过是最普通的萝卜、青菜。不过,正所谓“青菜萝卜保平安”,放在食品安全存在诸多隐患的当下,肉可以速成,奶可以勾兑,要想吃得安全的确并不容易。兔年到来,但愿在吃这一最起码的民生方面,能够有所改善,再不济,咱也不妨学学兔子,多吃萝卜、青菜,或许咱也能像兔子那样,牙口好,吃嘛嘛香。祝您兔年健康、平安!








假如[老无]忘记跟帖,咱就把冽个[随兴灌水专帖]埋起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8 13:08
2011央视春晚春联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 五色十光六合春
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
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
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8 16:37
春天里的歌者:中国农民工的追求与梦想

--------------------------------------------------------------------------------

来自 中国新闻网
  


  



  11月11日,王旭(右)和刘刚在刘刚租住的房屋内唱歌。连日来,北京两位农民工歌手在出租屋内即兴自拍的歌曲视频《春天里》,在互联网上得到数以千万计点击和转载,让网友“哭得无法抑制”。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白旭 揣霄宇)坐在西餐厅里,两位农民工歌手显得有些不适应,尽管他们已经通过网络一夜蹿红。

  摘下黑色的毛线帽,44岁的王旭习惯性地用手整理了一下乱蓬蓬的头发,要了一碗云吞面。

  29岁的东北小伙刘刚则狼吞虎咽地吃着一盘炒饭,直到吃净最后一粒米。

  “就算上了舞台,我们也还是农民工”,刘刚边用手抹着嘴边的油边说。

  埋头吃饭的王旭连连点头。

  “一粒进球”

  “旭日阳刚”,两个出身农民的北京打工一族的组合,凭借翻唱一首《春天里》一夜成名。

  “每当我抱起吉他,闭上双眼,尽情歌唱,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王旭说。

  但是一段手机视频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他们唱歌的视频在网上受到热捧,并引发了号称“史上最干净、最文明的跟帖”。

  从此,《春天里》成了农民工的象征,“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成了农民工生活的写照。

  网友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呼吁他们上央视春晚,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也公开表示希望他们参加湖南台的跨年演唱会,尽管他们后来说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参加。

  王旭说他们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去年春天,然后喜欢上了它,因为它“反映了我们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真实生活。”

  王旭老家在河南民权县的一个村子。以前他在家务农,但老天总是“不眷顾”,往往该收庄稼的时候就下雨。2000年他来到北京,烧锅炉,摆地摊,卖煎饼,生活非常拮据,“曾赊账买烟抽”。王旭的妻子在老家做清洁工,两个儿子在念书。迫于生计,他必须想办法挣钱。凭借年少时自学的吉他和对音乐的热爱,王旭走上了地下通道卖唱的道路。

  和王旭不同,刘刚则是怀揣着音乐梦想来到北京。2002年5月,他背着家里带着100块钱来圆梦。开始时朋友介绍他到一家酒吧驻唱,但他不喜欢唱自己不喜欢的歌,三个月后就辞职了。此后,他开始了流浪歌手的生涯,经常在通道、地铁站台演唱。

  两人也是在地下通道结识的,共同的爱好使他们决定一起合作。

  谈到自己的走红,刘刚很感慨。他是个球迷,对他来讲,“人生就好比一场球赛,你永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但是突然一粒进球会改变一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9 17:57
观众累了困了睡了:赵本山,彻底走下春晚神坛


--------------------------------------------------------------------------------

作者:罗庆学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晚演完了。观众累了,困了,睡了。

看了这林林总总的晚会,特别是之前众人争议的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相信也到了一个盖棺定论的时候。

直说了吧,你对《同桌的你》满意吗?

我的回答很简单:不满意!在春晚的几个小品中,如果让我排名次,应当是倒数第一或第二。

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因为我在看这个很长的小品时,没有感动,触动,甚至笑得也很勉强!

我不知道一部小品究竟怎样才算好,但我知道怎样的小品不好。

一部小品好不好,不应当看是谁演的,而是应当看它究竟说好什么?说好了没有?趣味性在哪里?感动点在哪里?与社会的契合点在哪里?

我认为,这些问题在《美好时代》里有,但是在《同桌的你》中没有。

最主要的是我从《同桌的你》的创作思路里找不出应当有上述问题的自觉追求。这才是了根本的,也是最要命的。也就是说,《同桌的你》从创作到上演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这不应当是创作春晚作品的态度。

在这一点上,它应当向《美好时代》学习。因为《美》关注时代,关注焦点,关注人,关注灵魂。

去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博文《赵本山的春晚时代结束了!》,一些赵谜认为我妄下断语。意思是说,去年是因为插广告惹出来的祸,错在央视。就在不久前,我又写了一篇博文《赵本山的哭戏能救春晚吗?》在网上又引起热议。说实话,我该表达的观点早已表达完毕,写什么都是重复。

今天再写只是想就具体的《同桌的你》发几句议论。

说实话,我认为这个本子一开始就有问题。

首先是题材老化。《同桌的你》这是十几年前的校园流行歌曲,早不唱了,现在KTV里几乎都不怎么点了,不知为什么要用如此老旧的题材去套一个冗长而又老旧的故事?小沈阳最后的演唱显得苍白无趣,没有一点感染力。好像是硬贴上去的。

再就是故事僵硬,编造痕迹十分明显。剧情本是想通过抖包袱一层层展开,揭示出小沈阳的身世,以歌颂人性的美好,所以在之中造成很多的“误会。整个故事简单点说,就是怀疑老婆搞不正当男女关系,最后证明不是这么回事儿,是在做好事儿。但要命的是,在故事之中,每个人智力好像都不太正常,故意往错误的方向上去,明显地不符合生活的常识,这只是说是作者和表演者为了突出主题而强硬拼凑。

其三是长达二十多分钟的小品,主题不集中,现实针对性不强,矛盾明显地不够集中。小品的故事架构和人物的张力明显不够。甚至连所谓笑料都显得十分牵强,看不出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提炼。

这样说也许不一定容易理解。我以为与之相比的是海青与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则无论是现实感,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对社会价值反应和追问的程度,甚至故事本身的紧凑和矛盾激烈程度,都是《同桌的你》所没有的。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

我个人认为,从客观原因来看,这个故事本身是失败的,没有在全国观众如此高的关注度下进行呈现和表演的价值。它的目的是想宣扬“做好事”的主题,我们姑且不说这样古老的主题如此宣扬的意义在哪里,单是其整个装疯卖傻的表演风格,及贯穿全剧的所谓“误会”,都是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有着严重背离的。

从艺术上讲,我以为这与赵本山团队小品创作的模式已经陈旧有关,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多年运用,没有创新,造成了新鲜感的丧失和人们的审美疲惫。这种责任不一定在赵本山自已,而问题主要在央视,他们因为形成了赵本山依赖症,认为缺了他央视春晚就不好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这种观念既害了赵本人,又害了央视自已。假如今年赵本山的这个《同桌的你》不上,我本人认为,并不影响整台春晚的质量。

从赵本山的主观原因来看,一方面,他的确是累了,承担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也挤不出更好的东西,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换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你“硬挤”出来的作品,想让全国那么多双眼睛满意,这种难度太大了。另一方面,赵家班的创作根源有些枯竭,从这几年的小品演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从创作到表演的捉襟见肘。我相信,赵本山本人比我们会更切实地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从这次的春晚上,我们看到赵本山彻底地走下了央视春晚的神坛。我们看到了新一波的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这是一股清新的空气,时尚锐利有穿透力,他们是春晚小品的希望!

我们目送赵本山离去背影的时候,也应该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曾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笑容和欢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0 08:02
2011春晚流行语


1、李小冉:你敢在外面找妹妹,我就敢在外面给你找一大哥!(小品《午夜电话亭》)
2、爱我你就抱抱我。(儿童歌舞《爱我就抱抱我》)
3、黄宏:人啊,眼睛一红,心就黑了。(小品《聪明丈夫》)
4、傅琰东: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魔术《年年有鱼》)
5、林志玲:当托儿,你比我有经验。(调侃董卿)
6、林志玲:这是一个空箱子。(场景魔术)
7、赵本山:谢谢大爸?谢谢三峡吧你!(小品《同桌的你》)
8、海清、黄海波:我的个亲娘四舅奶奶。(小品《美好时代》)
9、此处省略N个字(小品《同桌的你》)
10、把X埋起来
11、虽然是清洁工,但是不占人家便宜。
12、养猪的养成狐狸了
13、昨天就出门了一直堵到今天
14、这是我爸的匿名信
15、4个2把俩王带出去了
16、我人才,你天才,不就比我多个二
17、是漆皮的,鸡皮的鞋
18、情O除开!丢了O一样!
19、别谢大坝,你谢三峡吧20、情dou初开的dou不就是斗地主的斗啊?
21、舍不得媳妇儿,套不到房。
22、离婚咬梨,试婚咬柿,闪婚咬雷,隐婚咬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1 13:45
2011春晚十大经典台词赏析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胡孔银   13541559200   邮编:638000)



1.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儿童歌舞剧《爱我就抱抱我》

赏析:这是孩子们的心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天下的父母都在为了孩子们的生活、未来而奔波劳碌,但是,有多少的父母亲真正关注了孩子们的心理感受。正如这一句台词一样,请天下所有的父母们都能抽时间多陪陪孩子、每天都都坚持亲亲孩子、夸夸孩子、抱抱孩子,一组文苑佳作中最朴实最动情的排比句,一组亲子世界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动词(陪、亲、夸、抱)叠用,就写尽了最为复杂的亲子教育理念,道出了“父母亲既要做到爱孩子,又要学会怎样爱孩子”的深刻道理,真是令人钦佩。

2.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眼睛红了,心就变成黑的啦!——小品《聪明丈夫》

赏析: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台词呀!“红”与“黑”就在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形成了对比并且经常转换!

3.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有家!——小品《新房》

赏析:高房价,一直是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巨石。电视连续剧《蜗居》更是将城市房奴的酸甜苦辣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一套房,甚至还出现了“假离婚、迟结婚”的闹剧。但是,当所有的人在追逐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忘记了“爱”才是家的基石!前一分句的否定式、后一分句的肯定式,更加有力地说明:有爱就是希望,有爱才有家!

4.你敢给我找个妹妹,我就敢给你找个哥。——小品《午夜电话亭》

赏析:婚姻,需要的是理智、责任与信任。这一句台词从潜意识里写出了在婚姻生活中女子的弱势地位,同时也表达出了“男女平等”的心声。

5.真实就是幻觉,幻觉就是真实。魔术《穿越》

赏析:在魔术的世界里,真实就是幻觉,幻觉就是真实;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亦真亦幻、真假难辨,您是生活在真实中还是幻觉中?请保持一颗明智的心和一双智慧的眼睛!

6.经济问题的背后都是作风问题。小品——《还钱》

赏析:一句简单的台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经济问题与作风问题之间的联系。广东政协原主席陈绍基受贿近3000万元、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受贿771万元等2010年的贪污大案中,无不与生活作风问题相关联。

7. 和谐社会讲究的是淡定。小品——《还钱》

赏析:“淡定”这个流行词,在当今语言使用方面最早应该出现在明晓溪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在超级女声的选秀活动里被评委提及而火爆一时。“淡定”,讲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心态,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荣辱不惊、处之泰然”这样的积极淡定的心态,这样,国与家就都和谐了!

8.此处略去三字……以下省去一万字……——小品《同桌的你》

赏析:不敢说的、不愿说的、没法说的,不敢写的、不愿写的、没法写的,尽可以套上这句话:“此处省略一万字。”真可谓是词约而意无穷!

9.你长这样,流氓都算一山寨的!——相声《芝麻开门》

赏析:这句台词,让我们想起了2010年的春晚经典台词:“瞧您那长相,也太随心所欲了(小品《不能让他走》,表演:冯巩、闫学晶等)。”“现在整得多经典,原来长得多惊险啊(小品《美丽的尴尬》,表演:黄宏、金玉婷、林永健)。”而且还加上“山寨”这一时尚元素,就更显得更有味了!

10.你以为插个翅膀就是天使,其实就是个鸟人!——小品《聪明丈夫》

赏析:“天使”与“鸟人”,虽然形似,但是在精神品质上,前者是完美的化身,后者却是指那些比较烦人、抠门、品质低下的人;前者是一种书面用语,后者是一种网络语言;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读了这句台词,能更加清楚地看清真实的自己,不要得意忘形,正所谓“给点阳光你就灿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5 13:30
古诗中的春节 

--------------------------------------------------------------------------------

作者: 谭新寨子 来源:光明网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节日,有学者提议要将其列入世界非文化遗产的行列中去,确实大有必要。这一节日已经波及渗透到我们周边的国家及地区,影响极大。她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已然成为融入中国人血脉中的象征团圆、吉祥、喜庆的无可替代的佳节。那么,我们的春节兴起于何时呢?
    在殷商时代留下的甲骨卜辞的残片中,发现了有“岁”“年”的记载,就是说远在尧舜时期,我们的先祖们已开始过春节了。只不过计算时间上与其后有些差池。到了汉代王莽实行干支纪年法之后,春节被标定下确切的时日。
    新世纪又一个春节临近了,让我们还是浪漫些,一同走进古典诗词,在寻找春节的踪迹中歆享这份“年味”吧。
距今三千年前《诗经》的《唐风 蟋蟀》里有这样一首小诗:
    “蟋蟀在堂,岁聿在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无已大康,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朱熹说:“聿,遂;莫,暮;除,去也。”有翻译家释道: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返。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好乐事不误,贤士当防范。似在说春节来到,不可不欢乐;即便过节,也当有所节制。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对春节礼俗的具体记载: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除燃放爆竹外还有多项其他描述。如此我们便为宋人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名诗找到了出处。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流星向椀落,浮蚁对春开。成都已救火,蜀使何时回。”
    这诗中写下了许多“辟恶酒”的名称:椒柏酒、流星酒、浮蚁酒。“成都已救火,蜀使何时回”用的是《神仙传》的典故,也与饮酒有关。酒是春节筵席上不可少的品馔。   
     它是南朝文学家庾信的诗作。这首诗表面是答谢赵王赠酒,以酒为中心,却隐寓身世之感,结语借栾巴以酒为雨的典故,流露深沉的乡关之思,语意透出无尽苍凉。酒与怀念为缘。
    春节好似特别钟情于唐代。那么,我们就来赏读一下这些美妙的诗章吧。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杜审言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戴叔伦
  “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为寿杯。”——李商隐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
     在唐诗中题写春节诗作最多的当属白居易。这里选一他60岁时的《除夜》:“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时光流逝,老心临春。仍见一种昂扬向上之情。
   春节一直过的是除夕。除夕既是一年的最后一日,也是人生命的坐标。 苏轼是这样“守岁”的: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倘嫌低沉,可读于更低沉处的亢奋。南宋灭亡两年之后的除夕之夜,国破家亡,自己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文天祥在狱中作了《除夜》:
   “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好一番英雄末路的内心独白。宇宙空邈,岁月匆忙,命随年去,一无留恋。
    同是民族英雄,明代的于谦,他的《除夜太原寒甚》表达了别样的乐观情怀。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他这“春风颂”倒是真有点雪莱《西风颂》里那名句的味道。
    还是为这除夕的热闹,特整理出《红楼梦》中的“除夕即景联句”。供大家赏读。
   李纨: 今夕知何夕
桂芳: 良宵岁尽时,松盆香馥郁
秋芳: 红烛影参差,残雪无心尽
祥哥:东风有意吹,桃符新郁垒
绿绮:图画旧钟馗,爆竹声千里
秋水:屠苏酒一卮,诗犹咏雪句
杜若:松本岁寒姿,家庆团圆宴
桂芳: 群欢令节仪,斗杓回禹甸
宝钗: 荚转尧墀。马齿行年长
贾蕙: 牛毛义理知,光阴弹指过
月英: 岁月隙驹移,笔墨有闲意
秋芳:梅花无丑枝
桂芳:栗为消夜果
绿绮:书是睡魔医,试写宜春字
杜若:还听响卜词,燃灯照虚耗
贾蕙:煮茗佐诗思,戴胜簪花女
秋水:囊钱压岁儿,谁家送穷乏
月英:何处卖呆痴?是事呼如愿
桂芳:逢春尽皞熙,黄羊方祀灶
秋芳:绿酒又酬诗,致祭床婆乐
宝钗:还钱酒媪怡,灯明一塔火
贾蕙:烟霭万家炊,漏永鸡鸣早
杜若:人喧犬吠迟,只缘守一岁
桂芳:宛似避三尸,佳趣生豪兴
秋芳:欢娱总好禧,翻嫌良夜短
李纨:乐此不为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6 14:23
文/知风



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绝大部分流露着无奈情绪,这种无奈的表达方式,替代的是听起来不大顺耳的牢骚和怨言。也许很多人觉得“牢骚太盛防肠断”,所以一种听起来不像牢骚的牢骚,迎合了大众的表达需求。当太多的利害得失让自己愤愤不平时,一种“神马都是浮云”的思想境界,足以让人心平气和。



去年突然流行起来的“给力”,乍看充满了激情,似乎不同于“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也比“唱的不是歌,是寂寞”振奋人心,但联系到被称之为“给力”的具体对象,“给力”的含义只不过是体质虚弱者的一剂膏方,只因经常感到乏力,所以能恢复一下体力时,就感觉很“给力”。



“给力”显然要比“打酱油”给力,既可以理解为实实在在的得力,也可以解释成需要得到的支持,似乎都在积极的层面上。因此,今年的春晚也把“给力”当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不管在小品的调侃中,还是主持人在激情洋溢时,都情不自禁说出了“给力”。



春晚融入大量网络流行语不是首次,去年的春晚,简直就是一场网络用语大集结。这种做法究竟是央视春晚放下传媒老大的身段与网民亲近,还是大多数“笑料”由于题材敏感不能碰?但不管怎样,网络上一句几乎成了“陈词滥调”的流行语,让春晚的明星大腕,主旋律味十足的节目主持人当作妙语,春晚的“体质”确实需要给力了。



这样来评价春晚,唯一不公道的是,人们还是没有把春晚当作一场文艺演出,然而,人们又始终无法把春晚看成一场普通的文艺演出。在春晚这样正统、权威、严肃的场合,“寓教于乐”是必须的。所以,人们在习惯于这种说教的宣传方式的同时,也在娱乐精神中添加了不少政治色彩,因此在每年的春晚播出后,人们开始“找茬”。这至少让诸如赵家班的表演遇到了在坊间演二人转时绝不会遇到的尴尬,也让节目主持人被疑是在做“新闻联播”时的腔调。在左右为难之下,千言万语正好化作一个网络流行词——“给力”。



其实这是一个很适用于春晚的“关键词”,在春晚的各档节目中,体现的中心思想就是给力全国各族人民,可惜的是,被网络先用了。任何东西,只要在网络上一流行,往往热度会加速它的寿命,因为新鲜感会随着传播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就像现在人们几乎忘了“贾君鹏”,只要说一句“你懂的”,就很意味深长,也不用“打酱油”假装淡定,认识到了“神马都是浮云”才是真正的淡定。这就决定了任何流行语只要流行一段时间之后,必然被新的流行语所淘汰的命运,“给力”也一样。但央视春晚不一样,不说它的规格,就说它投入的人力物力,节目的精工细作,今年据说还实行了前期的保密,等撩开神秘的面纱,结果还是应了网友在微博上说“春晚哪个人会最先说出‘给力’一词”的猜测。春晚不但把“给力”毫不修饰地镶嵌进小品、相声中,而且一脸端庄的节目主持人也用“给力”把想说的重点简单概括了。怎么可以这样呢?网络流行的“给力”是指一种意外的收获,可能是本该得到的东西终于得到了,本该出现的人物终于出现了,本该说的话由该说的人说出来了,于是大呼“给力”,这种由于长期的乏力衬托出的“给力”,实则已经把“给力”异化了。而央视春晚是想起到真正的给力作用的,这种给力应该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表现出来,但重复几句网络流行语,会不会让观众有这样一种感觉:本来是想在春晚享受一顿文艺大餐的,结果端上来的盘子里,夹杂了不少自家吃剩下的残汤剩羹,难道如此隆重的央视春晚,虽然大腕明星如云,但也很乏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6 14:50
【世相】2010年的嬉皮盘点

温献伟

    1)一男孩被同学欺负。返家,独坐一隅,郁郁寡欢。父亲探之,“何以如此深沉?”男孩狠狠答道:“恨爹不成刚!”

    2)男孩上课迟到,老师问:“为何迟到?”男孩儿以“外交辞令”作答:“我不掌握情况,你可以向主管家长了解。”

    3)上海感觉良好地唱道:“城市让生……”,歌声未落,地下传来58个无辜冤魂的接唱“……活更美好!”

    4)110米栏决赛,中国房价轻松淘汰刘翔。接受央视记者采访,中国房价信心满满,表示“下一个目标是刷新世界纪录”。

    5)奶粉不敢喝了,饮料不敢喝了,勾兑的白酒不敢喝了,连火锅汤也不敢喝了——现在的我,万分怀念小时候喝西北风的美好日子。

    6)2010年度文化新闻之一:鲁迅先生荣获“2010年度鲁迅文学奖提名奖”。
       2010年度娱乐新闻之一:中国男足再次雄心勃勃制定亚洲杯、奥运会、世界杯目标。

    7)为矿工逃生的门,紧锁着;为领导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原因正在调查呢,家属情绪基本稳定呢。”

    8)地震,为我们恶补了地理知识的不足——知道中国还有汶川、玉树这样的地方。
       相亲,为我们恶补了思想认识的不足——知道香车宝马必须配美女这样的道理。

    9)着眼明年的工作力度,城市拆迁队和城管执法队贴出招聘启事:要求:1)果敢;2)劲大;3)手狠。

    10)嫖客:“请问小姐怎么称呼?”
        答:“失足妇女。问这干啥?磨磨蹭蹭的,快点!”

    11)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这个幸运的三胞胎,无一不凛凛然地宣布——1)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2)开幕式与闭幕式最炫目、最具中国特色。

    12)文强在阴间问:“足坛打黑进展如何?”答:“南勇、谢亚龙都抓起来了。”问:“判得如何?”答:“不会死刑,顶多12年。”文强大哭:“同样是厅级干部、同样是打黑扫黑,判刑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啊?!”

    13)2010年,“官二代”狐假虎威;个别矿工虎口逃生;某些导演饿虎扑食;某些恶吏被放虎归山;城市建设照猫画虎;名利之争如狼似虎;某些官吏为虎作伥;上访好似与虎谋皮……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虎年之中,据说人民的生活,那叫一个龙吟虎啸,生龙活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7 16:10
2011央视元宵晚会节目单[存疑]

1.开场歌舞《欢天喜地闹元宵》
演唱:刘一祯陈笠笠 王庆爽 李涵
表演:阎学晶 金玉婷 白凯南 贾玲 郭冬临 巩汉林
朱军周涛董卿张泽群任鲁豫欧阳夏丹
2.儿童歌舞《把春天吵醒了》
“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三等奖颁奖
3、舞蹈《舞之灵》
表演 王亚彬 李亚迪 骆文博 冯敬雅 塞娜
董华兴 吓咖 孙科 高建
4、歌舞《东方情歌》演唱 常思思
5、相声《爱拼才会赢》表演 贾玲 白凯南
“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二等奖颁奖
6、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演唱 韩红 16位女飞行员
7、黄梅戏《夫妻观灯》表演 袁慧琴 刘国平
8、歌组合《东西南北闹新春》
演奏 水晶女孩乐坛 水晶妹妹乐坊
《新春秧歌闹起来》 吴彦凝 魏瑛侠
《对花》 吴春燕 王媛媛
《采茶歌》 杨洋 柏文
《放马山歌》 杨倩琳 章丽
《龙船调》 易秒英 马晓晨
《新东北风》 高畅 褚海辰
“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一等奖颁奖
9、魔术《青花》 表演傅琰东等
10、歌曲《星光依旧灿烂》演唱 小虎队
11、杂技《高椅》 表演遂宁杂技团
“观众最喜爱节目评选”特别奖颁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9 09:51
http://xnjyw.5d6d.com/thread-30429-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9 19:42
央视春晚遭遇拐点 创作力和传播力下降

2011年01月19日来源:华商报
作者:朱秦冀

【导读】央视春晚作为“年夜饭”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过年不可缺的一部分,坚持着它固有的模式。时至今日,面对电视春晚的格局变更,央视春晚也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无论是其他卫视更多元的娱乐形式在不停地分流观众,还是地方台在春晚节目设置的创新带来的冲击,央视春晚遭遇了“拐点”。
  央视春晚作为“年夜饭”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过年不可缺的一部分,坚持着它固有的模式。时至今日,面对电视春晚的格局变更,央视春晚也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无论是其他卫视更多元的娱乐形式在不停地分流观众,还是地方台在春晚节目设置的创新带来的冲击,央视春晚遭遇了“拐点”。

  春晚格局

  各大卫视围攻 央视保密应对

  近年来,各地方卫视的春晚逐年给力直逼央视,今年似乎更加明显,从跨年晚会就可以看出,各卫视瓜分收视率的意图已相当明显。

  北京卫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尹迪介绍,“北京卫视网络春晚将在大年三十之前播出,动画春晚、主春晚和环球春晚将安排在大年三十、初一和初二播出”。而湖南卫视今年同样打出了“国际春晚”的概念,更多卫视在春晚前都曝光了节目与明星阵容,借以吸引关注度。

  央视应对策略:面对这样的情况,央视春晚比较沉着,不但在审节目期间就对全国媒体进行了封堵,还用尽各种办法防止信息泄露,但同时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业界评价:湖南卫视2011春晚总导演陈汝涵昨日说:“我们也会坚持自己的东西。今年我们的主题是‘快乐一家人’,我们想更轻松、更娱乐。”

  年轻化竞争

  央视传统 卫视活力

  面对年轻观众群,各大卫视做足了功课,湖南卫视打造的“快乐中国”、江苏卫视打造的“幸福中国”等,节目更显轻松和活力。

  北京卫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尹迪介绍:“央视春晚要顾虑全国所有观众的喜好与偏爱,所以传统可能是必须的元素,而创新方面或许就是次要的了。”

  央视应对策略:每年春晚上都少不了青春偶像,从之前的范晓萱、李纹,到近几年频繁亮相的周杰伦、蔡依林等,对年轻观众还是很有号召力的。但是相对于各大卫视来说,央视春晚的“新鲜度”有所欠缺。

  观众点评:西安市白领王先生告诉记者,央视春晚已形成了一个模式,希望可以有所突破。从时尚方面来讲,央视春晚有点落伍了,应该多关注都市化的生活。

  网络化PK

  网络春晚后来居上央视开始发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春晚,究其原因,是因为网络春晚更有意思、更好玩、更亲民。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春晚的节目形式更能体现新娱乐的趋势与走向。

  央视应对策略:面对网络春晚的凶猛势头,央视今年推出六场网络春晚,除大年初一晚在央视3套综艺频道首播,在网络上同步直播外,第2至第6场将于初二至初六,在中国网络电视台、手机、IPTV和车载公交电视四大平台播出。看来,在网络春晚的竞争中,央视已开始发力。

  网友点评:网友“跳跳虎”称,网络春晚因为相比而言更加开放,也更接近于当下时代,所以看起来更轻松,也相对自由。

  经典难现

  经典越来越少 央视稍显麻木

  回想一下近些年来的央视春晚,像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那英、王菲的《相约九八》等传唱度高的歌曲似乎越来越少。王菲的《传奇》被传唱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央视春晚的传奇了。此外,央视春晚“重复”的习惯也令很多观众感觉乏味——周杰伦、刘谦频频露脸春晚,已不能令观众感觉“惊艳”了。

  央视应对策略:面对流传经典作品的压力,央视春晚似乎显得有些麻木。

  专家点评:作词家赵昌彪昨日对记者说,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创作人的创作能力在逐渐下降。另一个原因是春晚本身的传播力也在下降,现在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看春晚的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注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9 19:43
观众互动

  互动性逐年减少 联欢转为晚会

  近年来,央视春晚由最开始的联欢会形式走向以语言类节目为主的晚会形式,歌舞成了配角,而且与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少。

  央视应对策略:虽说今年央视春晚中,主持人将承担起互动的大任,但如何“联欢”?“联欢”的效果如何?还待后话评说。

  业界评价:北京卫视2011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尹迪说,晚会互动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电视上的传统春晚展现一个更好的舞台效果是最重要的。

  国际化

  地方台走向国际 央视动向不明

  从各大卫视的跨年晚会上就不难看出晚会迈向国际化的步伐,夏奇拉、苏珊大妈(未到场)等国际明星都开始走入中国市场。

  央视应对策略:央视春晚目前在这点上的动向还不是很明确。湖南卫视2011春晚总导演陈汝涵说:“许多电视台在国外都已经落地。而且观众的视野在逐渐开阔,要求也会同步增高。”

  业界评价:陈汝涵认为,国外的华人越来越多,国内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代表着文化的融合,作为电视节目,应该在这点上有所体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9 19:48
站在十字路口,央视春晚如何走向下一个十年?

2011年02月13日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马明

【导读】从1983年第一届开始算起,弹指一挥间,央视春晚已经陪伴中国人走过了29个年头,一个更加值得回味的细节是,第一届春晚由马季策划并担任主持,而2011年兔年春晚则由马季之子马东执掌语言类节目的生杀大权。这似乎可以看作一个轮回的标志,已近而立之年的央视春晚逐渐开始由新一辈接棒。


  从1983年第一届开始算起,弹指一挥间,央视春晚已经陪伴中国人走过了29个年头,一个更加值得回味的细节是,第一届春晚由马季策划并担任主持,而2011年兔年春晚则由马季之子马东执掌语言类节目的生杀大权。这似乎可以看作一个轮回的标志,已近而立之年的央视春晚逐渐开始由新一辈接棒。

  风起于青萍之末,央视春晚的地位自然不可能被撼动,却在网络和地方卫视的夹击下显得有些局促。站在十字路口,央视春晚该如何走向下一个十年?

  从自娱自乐到全民盛典

  如果用现在的春晚标准看,这台晚会无疑太粗糙,太随性,太不严肃了。5次彩排卡分卡秒,演员的站位、台词都经过精心设计,不能随意改动……自从90年代以来,春晚就逐渐变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盛典,除了盛装华服,更重要的是,所有环节经过精心雕琢,如同机械般精准。这种雕琢出来的完美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正因为如此,当“西单女孩(微博)”、“旭日阳刚(微博)”这些草根明星因为紧张而破音才得到了网友的包容甚至赞扬,“起码证明他们没假唱。”

  有人将这种“退化”归咎于春晚导演,却不知导演们也有苦衷,正如马东在博客中写的“当春晚导演是个苦差事,首先身体得好,禁得住几个月的熬夜;其次得脸皮厚,禁得住正月里的骂声。”曾担任过1997年和2004年央视春晚的袁德旺形容自己的总导演经历像赶火车一样累,“编辑思想、表演形态、语言规范,包括方方面面的包装都要规范,棱角都要砍掉。有些话在地方卫视可以说,在央视不可以;有些表演形态,在地方卫视可以,在央视也不可以。”

  春晚之“辩”

  在央视举办的“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网络评选中,意料之中地,赵本山的《同桌的你》高居小品类榜首,但如果细心分析却会发现,与以往动辄五成以上的支持率相比,《同桌的你》不足30%的支持率显得有些“不给力”。更有趣的是,在凤凰网举办的“我最不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中,《同桌的你》依然是第一。

  对于这些春晚的常客,网友戏称他们为“春晚钉子户”,除了赵本山,冯巩、郭冬临、蔡明、潘长江等人均位列其中。其实,如果仅仅是“年年岁岁人相似”还不足以引发网友的反感,关键问题在于,与赵本山一样,这些“钉子户”的表演很容易陷入了“自我复制”的怪圈,冯巩的“我想死你们了”用了三年依然没变,郭冬临依然是“一句话的事”里那个有点懦弱的丈夫……一个包袱用了一年是创意,两年是惊喜,三年则就只剩下乏味了。

  平心而论,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近几年央视春晚在“开门办春晚”方面的确做出了很多尝试,无论是几年前的“英伦组合”,小虎队重聚还是今年的网络红人上春晚,无不是响应了网络的舆论呼声。有人甚至将这种做法视作扭转春晚颓势的法宝,建议大力推广,但如果我们站在央视导演的角度上考虑,就会发现它的可行性并不高。就以今年的旭日阳刚为例,虽然结果证明这两位农民工兄弟的《春天里》感动了观众,但在节目还没有播出之前,谁又能保证旭日阳刚能获得全国大多数观众的青睐?这一个简单的逻辑就足以让导演们做出选择:新鲜节目有风险,只能作为补充出现,虽然冯巩的小品不一定很好,但起码能保证一定的水准。

  春晚之“辨”

  在兔年春晚过后,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TR)对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同时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1年2月2日23时45分,央视春晚的收视率为93.88%,而81.92%的受访者认为今年央视春晚办得好。

  的确,比起央视春晚的中规中矩,卫视的春晚更加特色鲜明,北京卫视的春晚完全没有语言类节目,东方卫视的小品则走的是黑色幽默路线,湖南卫视朝鲜杂技团的节目由于失误没有完成……用东方卫视春晚总导演王磊卿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央视春晚所没有的“毛边感”,虽然没有央视春晚大牌大腕多,却更接地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9 19:50
网友一句话评春晚

  小品都用上影视演员了,典型的黔驴技穷,可以预见外国的大片明星,将于近年内上中国的春晚。——— 葱主任

  终归是有了年夜一道下饭的菜,至少比没有强!——— 只是一种浪漫

  忽然发现:当我们以为看到了极限时,春晚总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向下出溜是没有极限的。———qd_gjh

  春晚,我真惆怅,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个艺术家,我们只是想找找乐子。———dairy

  春晚经典节目回眸

  《乡恋》

  1983年,当年任广电部部长的吴冷西顶着压力拍板,让李谷一演唱了观众点播的、曾被列为“禁歌”的《乡恋》,此歌一经播出,无数观众激动不已。在当年的春晚上,李谷一一人连唱了7首歌,而李谷一也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宇宙牌香烟》

  马季相声一大特色是擅长用讽刺手法针砭时弊,如《宇宙牌香烟》、《百吹图》等都是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用现在的话讲叫与时俱进,《百吹图》中最后一句“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了”正是这一特点的鲜明代表。这两段相声在春晚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甚至有厂商真的生产出了“宇宙牌香烟”,成为一时佳话。

  《吃面条》

  1984年春晚,当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一碗吃面条时,不仅奠定了两人春晚明星的地位,还让观众第一次认识到了“小品演员”这一工种。陈佩斯和朱时茂被誉为“黄金搭档”,连年出现在春晚舞台上,其《烤羊肉串》、《邮差》等小品也成为经典。另一方面,从此以后,小品在春晚舞台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冯巩、黄宏、蔡明等小品演员受到观众的喜爱。

  《我的中国心》

  香港歌手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可谓家喻户晓,但这首歌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984年春节晚会结束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的秘书给总导演黄一鹤打去电话,说胡耀邦看了《我的中国心》非常感动。后来,有老领导告诉黄一鹤,胡耀邦一宿没睡,他带领全家人把《我的中国心》给学会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9 19:51
《相亲》

  1990年春晚,这是赵本山首次亮相。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相亲》,一下子把赵本山推到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演员行列中,此后,赵本山成了每年春节晚会最受期待的演员之一。进入21世纪,赵本山和范伟、高秀敏合作的《卖拐》系列更是奠定了赵本山“小品王”的地位,一句“忽悠,接着忽悠”成为那几年人们的口头禅。自《不差钱》开始,赵本山开始力捧自己的徒弟,带着一点娘娘腔,能歌善舞的小沈阳成为“赵家班”第一个出名的演员。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赵本山的小品越来越被人诟病,今年的小品《同桌的你》更被网友斥为“无亮点,无笑点,无看点”的“三无”产品。

  《涛声依旧》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著名歌手毛宁凭借一首《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这条出名之路还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广东流行音乐的地位也由此奠定。这句经典歌词后来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被篡改成“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妈妈的今天》

  1992年春晚,《妈妈的今天》让观众们记住了老太太赵丽蓉。“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这叫探戈!”由赵丽蓉发明的新“探戈”让观众学了足足一年,也乐呵了一年。从此,赵丽蓉成为春晚舞台上的常客。

  《相约九八》

  王菲与那英两大天后的合作在1998年春晚掀起了热潮。随着港台文化的流行,更多的香港、台湾艺人开始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不过,虽然古巨基、容祖儿等人已多次上春晚,今年兔年春晚林志玲大出风头,但观众们仍然怀念23年前,那曲动人的《相约九八》。

  《千手观音》

  壮丽恢宏的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的春晚上成为最大的亮点,尤其是当观众们得知这一节目是由21个聋哑演员完成后,这种感动更是难以名状。在春晚的舞台上,舞蹈类节目是最难被观众记住的,但即使时光流逝,《千手观音》仍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魔手神彩》

  你也许不记得《魔手神彩》这个名字,但你不会不记得刘谦。2009年春晚,来自台湾的魔术师刘谦用近景魔术征服了观众。更重要的是,自刘谦之后,春晚舞台上,魔术节目成为新的流行,刘谦连续两年来了春晚,而今年无论是傅琰东的《年年有鱼》还是丁建中的《穿越》都引起了很大争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9 21:16
西单女孩旭日阳刚 草根音乐的春天在哪里


作者:梁宁

【导读】西单女孩和旭日阳刚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是今年春节前后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在亿万观众的注目中旭日阳刚的歌唱跑了调,但观众都很宽容。网友玉西说:“我们应看到旭日阳刚是草根选手,其自身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完美。”但我们也不禁要问:观众对他们的宽容能持续多久,草根音乐的春天在哪里?
    西单女孩和旭日阳刚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是今年春节前后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在亿万观众的注目中旭日阳刚的歌唱跑了调,但观众都很宽容。网友玉西说:“我们应看到旭日阳刚是草根选手,其自身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完美。”但我们也不禁要问:观众对他们的宽容能持续多久,草根音乐的春天在哪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web2.0让人们更容易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上传博客、照片、视频,越来越多具有个性特征的草根被挖掘出来,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2011年山东春晚上的一首《青岛银》也散发出草根的气息,“青岛银(人),青岛银(人),青岛银(人)大好银(人)……”这首由青岛小强创作的歌曲在青岛几乎家喻户晓,听者无不被其幽默的歌词、诙谐的腔调所吸引,连当地的外国人都能跟着唱上几句。

  这位艺名为青岛小强的草根音乐创作人没有进过音乐学院学习,他说:“我从小就喜欢电子舞曲,2002年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自己做舞曲呢?于是我就开始自学舞曲的制作。”如今,他成立了“青岛小强音乐工作室”,经常为一些歌曲制作混音Remix,同时也用电脑进行音乐创作。

  对于草根音乐能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青岛小强认为这是一种必然。随着电脑音乐制作越来越方便,喜欢音乐的朋友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脑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甚至可以用电脑或手机来制作自己喜欢的音乐,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音乐表现出来。歌曲《青岛银》最初的创作动机,就是青岛小强从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黄渤饰演的黑皮身上获得的灵感。“他满嘴的青岛话特别有趣,我就突发奇想做了这么一首歌,我把这首歌录完,放到了网上,几天后发现,点击下载率特别高。”他说。

  青岛小强创作的歌曲《青岛银》、《哈大了》、《拜年了》等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活化,他不仅唱出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而且唱得诙谐幽默。他说:“我早期做音乐DJ时接触到国外一些音乐,发现国外有一些歌曲很好听,其实研究一下歌词,会发现很生活化、很搞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档次’。这对我现在的创作风格也有很大的影响。”

  草根文化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质朴本色。有专家称,粗陋和自娱自乐的成分会让它无法走得更远,但精细打磨之后的草根作品,其质朴感又会变淡……

  文化批评家曾念长对草根文化一直很关注。他认为草根文化具有市场经济所张扬的平等性和消费性,市场经济必然会力挺草根文化的发展,但从社会分层来看,草根文化属于社会底层文化,它永远会有向上流动的冲动,因此,草根文化不会是终点。曾念长说,“张靓颖在酒吧唱歌时,是草根歌手,但在超女经济的推动之下,她已成了不折不扣的娱乐精英。尽管近几年来,文化商人都在吆喝草根文化,但事实上没有人愿意永远当草根,而文化商人也只不过是把草根文化作为他们翻新文化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认为,草根文化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代表一个阶层的审美需要,但从文化的深层次角度来讲,草根文化并不一定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很难像严肃音乐一样源远流长。

  西单女孩和旭日阳刚在网上成名后,很多人怀疑他们能走多远。同样身为草根的青岛小强并不赞成旭日阳刚一直唱别人的歌,“如果他们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他们必然会销声匿迹,如果旭日阳刚总是说我们是民工,我们爱唱歌,大家第一次听到觉得新鲜,第二次就会感到厌烦,第三次就会讨厌。旭日阳刚不如就唱民工的歌曲,那是他们的世界,或许可以成功。”

  从最初做DJ到现在已有12年时间的青岛小强,在这12年里也走过很多弯路,“现在我几乎天天都在表演,不但在舞台上表演,跟朋友出去吃饭,我也会动不动就来一段,因为我的音乐形式来自于生活”。青岛小强说:“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音乐,音乐创作没想象的那么难,就看你是否喜欢了。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唱出来、表达出来,尤其是年轻人。”

  对于以后如何拿出更好的作品,也是青岛小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说:“音乐作为一个艺术品也好,产品也好,必须要让大家喜欢才能有价值,但是大家喜欢的同时,自己也必须喜欢,这样自己才能坚持下去,如何把大家喜欢和自己喜欢这两点结合起来,这是需要慢慢摸索的。”

  曾念长认为,一首经典歌曲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筛选机制下实现的。市场作为迄今为止最具自由和平等倾向的社会机制,必须得到进一步的保护。真正自主化的市场,不仅有利于大众文化的张扬,而且为小众文化提供了生存保障。他说:“当然,在保证市场自主筛选的前提下,社会精英对文化的态度就显得相当重要,他们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走向。”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陈荃有认为,艺术从来既不只是阳春白雪,也不只是下里巴人。草根文化是一种很有民间民俗文化特性的自然文化形态,它的存在是因为有一定的市场,“我们不能对它太苛求,应提倡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让不同的文化满足不同的人群”。

  编后:央视春晚,再次让我们看到“草根文化”沐浴在“春天里”。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们的除夕放歌,足以把那个众口难调的舞台变得多元与祥和。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被世俗眼光视之为“底层”的民众对文化的渴望,以及他们的文化表达,从而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民间的旋律、草根的乐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草根艺人、我们的草根音乐,也要警惕被商业大潮所裹挟,保持清醒的自我而不丧失质朴的本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21 20:34
云梦教育网论坛
欢迎访问云梦教育网论坛. http://ymjyw.5d6d.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3-13 07:23
[转摘]




第一次听说“旭日阳刚”这个歌手组合时,觉得名字真怪。点开那首《春天里》的演唱视频,心,有点发抖。

发抖,可能因为恐惧。记得刚来北京时住在地下室,突然停电,这十平米坠入黑暗。是胶布层层包裹密不透风的黑,是毫无轮廓死气沉沉的诡秘的黑。地下二层,没有窗口。我举起自己的双手,它们完全融化在黑暗里。

发抖,可能因为感动。冬天穿着旧棉衣去动物园,看到一只黑鸟在冰面掠过,丝毫不因寒冷而减轻其飞翔的美,青春的心也涨满力量。

八年弹指一瞬,在人流涌动的这个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小窝,有了相亲相爱的人,在预定的轨道上驾轻就熟,看着熟悉的风景。梦想?不是非要写出什么不朽之作,或许只是周末爬趟香山。

听这首歌,仿佛在看寂寞来路,在看私人青春,唤起了一种熟悉的忧伤和悲壮。

“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

“旭日阳刚”由44岁的王旭和29岁的刘刚组成,是漂泊在北京的农民工,因为放不下心里对音乐的向往,刘刚干脆当了专职流浪歌手,王旭则白天在药材厂干搬运,晚上去公主坟的地下通道唱歌。两人就是在地下通道认识的,后来时常在一起喝酒,唱歌。

两人都是穷小子。王旭在河南当了N年农民,不过混个温饱。2000年来京烧锅炉,一边工作“一边唱歌给两个大锅炉听”。后来干过很多行当,唯一没变的是爱唱歌。他说:“繁华的城市让我惶恐,只有歌唱,能让我心安。”

刘刚晚几年来京,也居无定所,脏活累活都干过。有一次他饿极了,摸摸兜里没钱,看看屋里没货,四下翻找,干脆把做饭的铝锅提了出门,在收废品的那里卖了两元钱,换了几个馒头。费劲地养活自己,似乎就是为了唱歌,再穷,那把吉他都是灵魂附体般地抱着背着。

“漂”了七年,刘刚从22岁唱到了29岁,没有房子,没有姑娘。他给父母打电话,吞吞吐吐地说:再让我唱两年吧……

在不同的地下通道,两个男人守着一份相同的小梦想,用歌声向世界宣告:我不服输。

直到他们演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

如今的网上有这对农民工兄弟演唱《春天里》的各种视频:大学生自费帮他们拍摄的MV,万人演唱会上他们和汪峰的合唱,在《我爱记歌词》栏目唱完后领唱员全体起立致敬,走上《星光大道》毫无悬念地夺取周冠军……而在最新的《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旭日阳刚以网络人气投票第一的优势获得了登陆兔年春晚的门票。

我反复看的,是他们最初的一段视频。用手机录制而后传上网的,画面不清晰,声音模糊,却以原生态震撼着观者。

10平米的简陋房子,家具凌乱,床上没叠被子。两个大老爷们,一人一只酒瓶,红脸赤膊,在那里嘶吼着汪峰的歌《春天里》。赤裸裸的呐喊和血泪,奔涌而出。王旭手里夹着一根烟,昂头闭眼,陶醉其中。

我在想,那是怎样一个燥热的夜晚,灵魂破茧,情感爆炸,在酒精和往事的催眠下,音乐和肉体合二为一。

我反复地听了很多次,忽而平静,忽而伤感,忽而雄心万丈,忽而满心怅惘。

像我这样的“钢镚”很多,网友们听歌的感觉各有不同:

“刚来深圳时找不到工作,买不起盒饭,舍不得坐摩的,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火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

“音乐不分高低贵贱,不是穿燕尾服打领结在金色大厅唱咏叹调才叫音乐,真正的摇滚乐就应该是这样的!为了呐喊出真实的心声!”

“农民并不是只会种地,他们也会唱歌。民工兄弟的呐喊是生命最真诚的写实,直指人心!”

还有的网友建议:“这首歌必须上春晚,因为中国有两亿农民工兄弟!”

为什么农民工版《春天里》让这么多人泪流满面?

因为我们共有一个青春。不论曾经奋斗过的,正在奋斗过的,在车站里扛着大包的,在街头埋头吃方便面的,在高楼大厦格子间接电话的,在大街小巷骑单车顶寒风送快递的……都曾经为梦想掉过泪,在看不到的地方偷偷跌倒,躲在一个人的角落哭泣,欢笑,沉默,怀着或者埋葬梦想,继续生活。

有几个人的梦想能成真?王旭直到44岁,才熬出了头,有了名声,有了各种邀约。然而,他说,我喜欢唱歌,不管有没有名。

唱着,就是梦想。我记得他唱歌时昂首闭目的陶醉。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春天里有梦。有梦是不会忧伤的,忧伤的,只是梦碎了的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2 16:28
转贴质疑:春晚十个不可思议的为什么?


春晚作为老百姓过年时的一道大餐,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过年就是一个乐,让老百姓高高兴兴,开开心心比什么都强,于是春晚劳神费力全国动员,搞的铺天盖地,新闻大幅度报道,也挺神秘兮兮,为了一个四小时的节目,忙忽大半年,到底有这个必要吗?那么多的幕前幕后的精兵强将集合起来,大有悲壮之举,不搞出一个精品来,誓不罢休。春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不累吗?何必呢?

一: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奢华?

春晚可是说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晚会了,动用了价格不菲的资金,使出了浑身解数,搭建起一个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昂贵的舞台,简直是不可思议,是个极大的浪费。

二:为什么筹备时间要那么长?

为了四个小时的节目,大约将近半年的筹备,从导演组的成立那一天,兴师动众,就开始燃起春晚的熊熊烈火,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壮举,每年的导演都有超越梦想的宏伟蓝图,一定要比上一年的精彩,于是四处招兵买马出谋划策,整来整去,都差不多。

三:为什么要动用这么多人?

春晚上上下下一共有多少人在忙忽?舞台越来越大,演员越来越多,阵容之强大无人能比,参与人数众多,也堪称史无前列,大有一网打尽之阵势。

四:为什么模式一成不变?

春晚已成为一种框架,一种模式,老百姓大概都可以做导演了,开始是开场歌舞,主持人集体拜年,然后一个小品,再接下来是宋祖英的独唱,无非而已,有什么新意?哭着喊着要创新,新在哪里?

五:为什么总是这么几张老面孔?

佩服参加春晚N年不变的那些演员,要名有名,还要每年再忙忽一下春晚,上了春晚说明自己的人气,也证明自己的人际关系,也就证明自己的实力了,好象全国就赵本山,潘长江,蔡明,郭达会演小品。。。春节还是那个春节,春晚还是那个春晚,演员还是那些演员。

六:为什么一定要保证收视率?

用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再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那可真是卖力不讨好啊。如今春晚的收视率虽然报的很高,可是远离春晚的人还是越来越多了,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尤其年轻人放弃收看春晚的人大有人在,这不是谁能强迫谁的事儿,选择看什么电视,选择如何过年,是人家自己的事,春晚大有强奸民意的架势,不看春晚,你能把我怎么样?

七:为什么一定要严密封锁消息?

买票看电影,都要有个剧情知情权,我们可以看完故事梗概之后再决定是否看,可是春晚力求严密封锁消息,为了保证新鲜感,现在的春晚还用封锁吗?不封锁都知道是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演员了,整的挺神秘的,好象大家是傻子一样,其实老百姓心知肚明,亮着呢。

八:为什么一定要有带头鼓掌的?

给大家送去欢乐是春晚的本意,笑不笑看你有没有本事让大家发自内心的高兴,可是春晚一大怪事就是在不可笑的时候,突然就会有那么几声不和谐的比哭还难受的笑声,让老百姓自己笑吧,该笑的时候自然就笑了,该鼓掌人家自然给你面子,老百姓是知道知恩图报的。试想老百姓为什么不乐?只要有好的作品就够了,靠华丽的舞美包装,嘈杂的大型舞台效果和菜市场似的,是没有用的。

九:为什么不见超女快男选手?

湖南台超女快男成功的打造了众多的平民歌手,影响之大出人意料,人气极高的选秀歌手已经成为乐坛主力军,可是在春晚的舞台上没有出现过他们的影子,就连最初可能都没有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呢?

十:为什么一定办春晚?

对春晚越来越不感冒的人越来越多了,演出完毕,导演会说;老百姓的口味欣赏水平在提高,春晚是越来越难办了?既然难办为什么还办?不如休息休息,老百姓没有了春晚就不能过年了?过不好了?真的不见得,我也可以洗洗睡了,那就不是过年了?我爷爷没看过春晚也活了一辈子。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9 22:41
另类春晚——春节世界化的象征
张颐武



     有一台春晚,和其他五花八门的春晚都不相同。

     春节是各个电视台举办晚会的高潮,大家都希望在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递喜庆欢乐的信息,渲染祥和乐观的氛围。这都是以国内的演员为中心的,也始终聚焦在凸显春节对于中国人的巨大意义上。而从去年开始出现的北京电视台年初二的“环球春晚”则独树一帜,可谓是“另类春晚”,邀请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在春节这一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表演节目向中国人和世界祝贺春节。这台晚会以中外演员同台表演,共同分享春节的快乐为主题,在春节假日里给了我们难忘的体验。这台晚会去年就有很好的声誉。虽然节目的编排可能还有一些可议之处,但整台晚会确实相当大气,显示了国际化的魅力,在整个春节期间是一种相当独特的庆祝活动。世界各国艺术家和全球华人共度春节正是这台晚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蕴。透过这台晚会我们可以看到,春节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节,也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的节日。这台晚会所受到的关注其实是和北京作为一个正在迈向“世界城市”的具有高度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的份量分不开的。北京从2008年奥运会所具有高度上进一步迈向一个“世界城市”的努力正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各个侧面,而“环球春晚”正是这种世界城市的追求的魅力和活力的一种体现。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华人在全球的影响力的逐渐增大,我们所理解的全球化的结构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成长和在新的全球化之中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都使得当下的中国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中国自身的文化为世界所了解越来越成为现实。中国的文化在二十世纪曾经是世界文化的“边缘”,而在今天它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构成”。中国文化不再是渴望“走向”世界的不被人重视和了解的边缘文化,而是当今世界文化的一个现实的、具有影响力的部分。虽然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力量尚不能和我们的经济影响力相比,我们的文化的传播也还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和局限,但新的格局已经出现,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已经开始有了新的发展。这一变化使得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重要的传统节日的国际化的已经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也让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春节的文化意义,中国的春节长假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世界的经济运行也有影响,同时其文化意义也让世界各国公众越来越感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华人社群在世界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华人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多元的文化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春节这一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也受到各国社会的重视。春节的国际化其实是和中国的崛起相联系的。现在各国政要都会在春节时向中国和华人祝贺春节,在各国城市也和在中国本土一样,都会举行庆祝的仪式和活动,春节已经开始普及。其实,春节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记忆之中,也是大自然的节奏和韵律的体现,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自然的规律的体现,由它来象征新的生命的展开其实是具有普遍性的意义的。文化是多样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和对于生命的未来的期望则是共同的。

   这台晚会就通过一种“跨文化”的沟通传递了这种既和中华文化深深相关又就有普遍性意义的丰富的意蕴。表演的演员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和演员,他们表演的节目也体现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对于快乐和幸福的共同的追求,对于春天的共同的渴望。这里有和尚雯婕共唱一首歌的法国重量级的歌手劳拉·菲比安,有来自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后欧约斯,他们和中国的歌手谭晶、李玉刚等的演出都让人印象深刻,吕思清和外国钢琴家的共同演奏都体现了一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所呈现的丰富性。而在这样的欢乐的氛围中不可缺少的魔术和轮滑等一些绝技也引人瞩目,它们都对于营造节日的欢快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节目都让中国的观众体会到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情怀。

    “跨文化”的传播正是这台晚会丰富多样、五彩缤纷的表现的真正的特色。这样的演出会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具有代表性的演员和艺术家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也让中国的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中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和境界来认识世界。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之中体会文化的多样色彩。尤其让人感动的是由来自英国的草根“达人”十岁的康妮·塔伯特,来自中国台湾的“小胖”林育群和内地的2010年最具影响力的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的季军蔡岫勍,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金美儿一起引吭高歌。这些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普通人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既是对于这些个体生命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精神的展现,也是他们之间相互理解和合作的结果。这说明中国人三十年来奋斗所凝聚的“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国人自己的梦想, 而且是世界共同的机会和可能,也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的一个有机的部分。中国人的“中国梦”和我们和世界一起发展的“世界观”相互交织,构成了当下中国的魅力所在。因此,环球春晚就是努力期望在中国的春节时刻展现中国的魅力的同时展现世界和中国一起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想,而这一切在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进程之中展现了出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2:10
春晚三大教育败笔http://wangxumingvip.blog.sohu.com/144439540.html
今年春晚结束后有朋友告我,最烂不过今年春晚,看了春晚才知道什么是烂!我不信,因为已几年不看了,第二天看了重播,还真佩服朋友的一字精准概括!有人说不就是一台晚会吗?一乐而已。我以为以央视的特殊地位和春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就其影响力覆盖面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笑而过。我不懂艺术,也不懂晚会,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春晚不得不说的教育败笔处至少有三----
    一是一年里,国家和教育部门、老师和家长们费尽心思和口舌进行的诚实教育、朴实教育、同情弱势群体的教育和有错即改等等许多传统美德教育都被这台春晚颠覆且葬送了。先看,素来以讽刺弱势群体为己任并发了大财的赵本山们,讽刺过残疾人、没文化的人和乡下人,这次讽刺的是寡妇和上不起学的人。文化学者吴祚来这样说,以赵本山为核心的文化集团,直接链接着央视春晚巅峰时刻,他们之间俨然已是利益共同体,央视可以通过赵本山的小品获取收视率和广告收益,而赵本山也可通过春晚推出他的新弟子。我们不仅需要警惕这样的文化垄断,更要有措施限制这样的利益集团对民间公共文化的侵蚀。说得透彻在理!说实话,赵本山团队实在不够上春晚的资格,赵本山有高秀敏、范伟、宋丹丹等艺术家搭配,他还凑和算道菜,没了他们,他就是一个二人转演员。但在他强势的忽悠下,人们甚至都失去了艺术准则的判断,把他当成春晚救世主。再看,今年春晚被公认为植入广告之最,是央视穷疯了,还是赚钱没个够?一定要使这年三十影响力最大的晚会充满铜臭气味。更要命的是总导演金越非但不认错,还胡搅蛮缠,仗着店大欺客,面目可憎。还有,央视公布调查数据的以偏概全。春晚的第二天,央视新闻中就播出入户调查的数据,称有81%的老百姓喜欢春晚,而新浪网的调查中却有44%以上的网友认为春晚不好,对这样的消息新闻只字不提,对老百姓强烈反应的上述问题更是置若罔闻。至于春晚一以贯之并倍受抨击的奢靡之风这次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持人的矫柔造作、演员的假里假气和节目的俗烂化、程式化都不值得在此一一品评。电视机前上亿的青少年看了这样的春晚心灵能得到什么升华?不教他们学坏才怪呢!
    第二大教育败笔是赵本山小品的核心内容是给一个单亲家庭捐款资助上学的事。这个节目内容表现出节目编导者对我国当下教育制度的空前无知。稍有点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近几年来,我国加大资助困难学生的上学力度,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实施免费上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除免除学杂费之外,还可享受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凡是考入公立大学的学生通过奖、减、贷、助、免等政策完全可以保证学习。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作出这样的承诺,国家保证每一个考入公立学校的学生入学。这是教育政策的主流,也是作为央视主流媒体应该大力宣传和弘扬的。退一步说,小品反映的事情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有工作不到家的地区和学校,但对这样的现象是批评还是不理不睬而大力宣扬另外一方,这表达出编导者的政治政策水平,也表达出编导者的审美趣旨。从这个小品可看出这帮人对我国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基本处于无知状态,不仅可信口开河,而且以无知传播无知,其影响之恶劣,怎一个笑字了得!

第三大教育败笔是今年春晚把一个“背书机器”孩子拉上来背诵《百家姓》。今年春晚,一个不广世事的少女因背诵《百家姓》而被万众瞩目,朱军还添油加醋的炫耀一番,此举无异在引导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并以此为荣,这既违背了教育规律,更有悖于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当前老百姓对教育改革的呼声如此强烈,中央推出的《中国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已数易其稿,即将面世之时,此举大有一股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着干、顶着上之势。大家知道,当前我国教育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2009年钱学森老先生撒手人寰时抛给我们三问之核心。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需要教育界内外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可以肯定的的是,靠背诵能力的提高或超常背诵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益处不大。这一点甚至连不少普通百姓都看出来了。某网友这样尖锐的批评到,拉个小孩上来背诵《百家姓》,这个破节目又要毒害多少孩子的童年。另一位网友说,都把孩子当背书机器了,偏偏大人们以此为骄傲,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就这样被央视春晚扼杀了。大家看看,居庙堂之上的国家领导如此着急推动的事情,他们对着干;处江湖之远的平民看得如此清楚的事情,他们装糊涂;我这个居两者之间的、还懂点教育的人的话,他们听都不听,这样的春晚不得病才怪呢!

春晚败笔多多,仅就教育而言这三大败笔已足够枪毙了,朋友一个烂字的概括还不够呢!但我深知,没有重要人物的批示,或央视一把手的命令春晚是取面对如此强大的势力和如此戕害人心灵的舞台,所有有知识、有道德、有良知和对自己孩子负责的老师们家长们:联合起来,抵制春晚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8-24 22:55
春节晚会:一道伪民俗的杂碎汤



作者:肖复兴
文章来源:世纪中国




  春节晚会年年被骂,却也年年在搞。近日的《新京报》有评论认为春节晚会已成了一种民俗,看春节晚会,吃大年夜饺子,成了过年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

  说春节晚会是民俗,这民俗也实在太容易了点儿。

  它才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毛头小伙,民俗的味儿还没有闻到呢。民俗应该是经历过千百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东西,民俗又应该是所有百姓都能够参与进去的东西,同时,民俗的内容和形式又应该是多元化的。一台晚会能够成为一种民俗,就和以前那个时代只有八个样板戏横行天下相似了。

  春节本身就是民俗,由于我们经历的农业时代很长,二十四节气都和农时密切相关,其中的民俗,实际上含有农业社会中和土地相连的特有的丰富内涵,春节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华彩乐章。春节中的各种仪式和各种饮食,都在漫长的时间磨砺下演化成了约定俗成的民俗,即使我们并不太懂,但是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命里。比如,放鞭炮、吃饺子、蒸年糕,其中含有的民俗意味,洋溢在过年的所有日子里,表达出所有人心里的祈愿,那就是和和美美、团团圆圆、风调雨顺、万事如意,是一种和自然的关系、和土地的关系、和亲情的关系、鞭炮、饺子和年糕,是过年的三位主角,过去的年代里,鞭炮是为了驱邪,年糕是年年高升,在一锅沸腾的水中游动的小银鱼一般的饺子里,必须要有一两枚包着铜钱的饺子,图个发财的意思。它们的三重唱,是从古到今人们的一种世俗化的梦想和祈盼。

  春节晚会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吗?春节晚会的语言类和歌舞类号称两大支柱节目,能够将春节所蕴涵的民俗的哪怕是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承载吗?别的不说,它能够把北京城禁放鞭炮的作用替代吗?记得前几年,曾经有人发明一种“欢乐球”的东西,可以用脚踩破发出声音,来替代燃放鞭炮的轰鸣,但是,毕竟没有流行开。虽然都是声音,声音和声音的内涵与效果不同,“欢乐球”怎么也替代不了鞭炮,原因很简单,鞭炮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才成为真正的民俗,而“欢乐球”毕竟只是伪鞭炮而已。说到底,春节晚会不过就和“欢乐球”相似的一种伪民俗而已。

  春节晚会中的歌舞节目,能够和民间的狮子舞绣球或划龙舟相媲美吗?那些整齐划一的服装和舞步,像是笔管条直的学生的操练而已。

  春节晚会中语言节目,更是已经沦为浅薄的笑料,成为人们大年夜里就饺子下肚的一碟开胃醋。赵本山一个人孤胆英雄一般独自支撑着一年又一年的春节晚会,能够是民俗的一种必然存在的要素和元素吗?

  当然,本来不应该对春节晚会要求那么高,那毕竟只是一台晚会,而且是惯常以宏大叙事为模式的晚会,那么多人力物力折腾在一起,能够让人乐一乐,就已经不错了。问题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它说成了今天的一种新民俗。隔着电视的屏幕,人们无法参与,只是模拟着虚拟空间的欢乐,本身就已经不会是真的民俗,更何况,春节晚会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一锅各种节目拼凑的杂碎汤一般,它可能确实味道还不错,但毕竟无法和鞭炮、饺子、年糕或过年的任何一种真正民俗的味道相比。那才是一锅老汤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4 16:05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