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明的演化及其对中国城市文化的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6 10:43
标题: 文明的演化及其对中国城市文化的影响
文明的演化及其对中国城市文化的影响
作者:夏建平

  城市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相对的地域性概念,一方面,由于时代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地理的不同,不同城市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千差万别;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任何一种城市文化又都不是停滞和孤立的,在民族、国家、群体及个人的交往过程中,不同的城市文化必定会相互冲突、相互交融,不断借鉴吸收异质文化中的优势,丰富与完善自身。城市文化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进程紧密相连,记载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历史荣辱与梦想。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开始聚集的原始村落、从事货物贸易的集市乃至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演变,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城市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从世界文明的视角去审视中国城市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发展变迁的轨迹,而且可以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城市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一、文明的演化
  
  文明一词,最初被用来形容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开化的等词含义类似,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文明的含义才逐渐具有了社会的意义。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看法是:文明是占一定空间的社会历史组合体,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即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从总体而言,人类文明的演化经过了从“文明世界”向“世界文明”的转变过程。
  在近代以前,文明一直是一个排他性的词:从空间上文明被理解为某一地域的特征,即所谓“文明世界”,这个地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是一个民族。例如,古希腊称那些不能像希腊人那样说话的人为野蛮人,古代中国将夷狄称为蛮族,都有排他的意思。从时间上文明所表明的是一个进步与发展了的社会历史阶段。人类的进化被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的阶段,文明人的生活与野蛮人的生活有着根本的区别,文明人“不仅仅需要饮食男女,具有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保障之后需要政治上的民主、精神上的自由和艺术上的审美,同时需要更好地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和技术手段”。

  正因如此,文明这一概念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民族扩张和殖民运动的辩护词。因为他们认为文明这一进程在自己的内部已经完成,“从根本上来说,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存的,或者是稳固的‘文明’的提供者,是一个向外界传递‘文明’的旗手。不断向前发展的整个文明进程在他们的意识中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他们用文明的结果炫耀自己,以示自己的天赋高于他人”。

  随着近代以来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扩张、碰撞与融合,文明一词越来越具有了相对性的含义。一方面,“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东西两端封建国家的农本经济,在这两个世纪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农耕结合趋于分解,生产之转向商品化,经营、生产组织和所有制之探求新的形式或某种改变,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按各自的历史条件,不同程度地显示出旧制度统治力的松弛,显示出更新的转折或转折的动向。与这些变化相伴随,在变化较剧烈时期,较深刻的亚欧大陆西端,航海活动开始越出了沿海和内海的局限,飞跃为跨越大洋的、连接世界新旧大陆的远航。由此,基于农本经济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互相闭塞的状态,开始出现了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分散隔绝的世界,逐渐变成了联系为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

  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开始倾向性地认为: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也没有精确的起点和终点;人们可能而且确实开始重新界定它们的认同,结果,文明的内涵和外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们逐渐摆脱了狭隘的地域观念,确立了一种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文明。文明不再是排他的文明,而是共存、融合的文明,不再是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分界线,而是全球统一的共同体。英国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用带有诗意的语言描述到:“所谓世界通史,我的理解是,它不同于所有各国家的历史的组合,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是记忆的负担,而是启人心智的智慧,它贯通上下古今,各民族的历史在这之中只起补助说明的作用。各民族历史的叙述,不是根据它们本身的情况,而是根据它们同更高的历史发展过程相关联的程度来决定,即根据它们对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作出的努力的时间和程度来决定。”这种世界文明的视角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史紧密相连。伴随着文明的诞生,史前的聚落孕育了原始城市,从这种城市或者说城市的雏形演化为完全意义的城市,受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的制约,因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是艰难而复杂的。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意识的不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差异,从而导致各地城市不但非同步发展,并且结构、功能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亦不一样。城市本身就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点。

  首先,城市在文明的形成当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城市是对原有氏族制度的一种破坏,在一定区域内,它将分散的一般聚落集中到一起,从而使人口和财富集中,城市内聚集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技术和文化,包括玉器和金属器的制造,宗教等精神生活的进步,文字的使用等。文明的其他因素,都是以城市为背景发展的,城市是促使它们发育成熟的加速器。

  其次,城市一旦形成,又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各个地区的不同城市,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人口构成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每一个城市都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其三,城市又是多种文化集合而成,表现出文明的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城市总是会吸引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人聚合在一起,从事着前所未有的交换和交流。这些外来者都携带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必然在城市中形成不同的族群,因而具有普遍的跨文化的特征。城市成为人类文化的荟萃之地,其内部积聚的文化可能是来自不同时代的文化(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也可能是来自不同方向的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在城市积留,而且在城市交叉、渗透和创新,铸成了丰富多采的城市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人口迁移幅度的扩大,城市文化的多元性 质愈发明显,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绝大部分居民是移民,移民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给城市输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财力,大大促进了城市文化的繁荣。

  可以说,城市文化本身便是人类文明活的载体和存在方式,对任何一种城市文化的研究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史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城市文化的影响
  
  要了解中国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就必须弄清楚中国文明形成过程的特点。由于中国文明所赖以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致使中国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也具备了许多不同于他种文明的特点:

  第一,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史前文化与古典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地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文明具有面积广阔的地理环境,并且从西向东形成了巨大的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第二级阶梯由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盆地组成,海拔约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是广大的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带,除少数山脉外,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差别巨大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表现为多元分散式,形成了众多的区域文化,其中在中国早期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过作用的主要有: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江浙文化区、甘青文化区和燕辽文化区等。

  第二,农业的普遍性。中国除西北和西藏外,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这一地区处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濒临最大的洋,季风气候最为显著。冬天寒冷干燥,但夏季炎热多雨,适宜植物生长。所以这儿早在新石器后期就出现了原始农业,成为世界最早的三大农业区域之一,在农耕基础上,产生了古代文明。中国南北稳定的地理条件,造成中国农业经济从很早起就处于具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发展的根源。

  第三,家族一宗族结构的形成。当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时候,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地选择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结构。地中海沿岸生活的人们,由于处于多岛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很早就从事着工商业贸易活动,氏族内部的血缘纽带被冲破,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城邦社会。而在中国古代,阶级阶层和奴隶制开始出现时,并不依赖于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没有脱出家族一宗族结构,宗法制度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形式,也是政权的组织形式。

  第四,和西方文化一样。宗教崇拜也在中国文明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宗教文化占据着中国古代文明举足轻重的位置。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对待宗教崇拜是有区别的,西方文化中宗教崇拜的是神权,而中国文化中宗教崇拜的是世俗的祖先和王权。“在希腊神话里,为人类立下功业的是神,而不是人……而在中国的传说里,这一切功业都是圣贤之君完成的。”“正因为人类文化创造发明的功业不是神的,而是圣贤之君的,而圣贤之君又只能是各个朝代的祖先。所以,在中国古代,人们所歌颂的和所推崇的也就自然不是神祗,而是各个朝代的祖先。” 第五,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中华文明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中国北连西伯利亚,西北有阿尔泰山、祁连山以及一望无际的沙漠,西南也是崇山峻岭,西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在海陆交通均极为艰难的古代,中国古代几乎与其他世界文明隔绝。这造成了中国独特的坚韧的以汉族为主体的文明。自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上始终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经济上是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思想始终是根深蒂固,一切外来的宗教文化,不仅不能占统治地位,而且或多或少被汉化了,汉民族的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也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特点对中国城市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形成了中国城市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传统。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中国可信的城市雏形是出现在夏商时期,夏代有城郭叫做“邑”,泛指所有居民点,有大邑小邑之分,中等的邑有时有市,称“有邑之市”,有邑之市即为城市型的居民点,早期的城市有城与郭,都是居民点的防御型构筑物。在后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城市建造了风格各异的宫殿、民居、学府、道路、桥梁,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物质文化景观。

  其次,中国城市具有鲜明的政治、军事的性质。从周朝开始,随着分封制的建立,各路诸侯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防御侵略,都把筑城视为立国的一项根本方略。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它反映了周代城市及其布局的概况,体现出以皇权为尊的封建等级制的观念。城市一般建于临河高居地带,宫殿作为主体性的建筑取“高明”之意或“南面朝天下”的意图,利用地形居于城北部,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壕堑。一旦有敌人侵扰,封闭的城池不但可以自给自足,且具有显著的防御功能。正如吴锐所指出:“中国城市起源的特点,一开始就是政治、军事堡垒,是一个政治实体的中心,不是经济发展而自然聚集为城市,希克斯形容希腊城邦为经济贸易实体,这一点并不适用中国。”

  其三,中国城市分散广布,类型众多,各具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中国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史前文化与古典文明的多样性,使中国的城市不但多,面积大,而且各地城市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国古代都城规模之大,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是少有的。在世界古代城市面积比较中,中国古代都城占据了前七名,《说文》中对“城”作了这样通俗明白的解说“城以盛民也”,城中不但包括民居,还有农田、园圃、山林,以及水利设施,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大。我国古代等级森严的周礼制度,注重天、地、人相互关系的风水理论,对我国古代城市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古代各地的城市建设,都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土人情建造,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四,由于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基本政策,致使中国城市中的工商业一直不发达。中国的城市只在很少几个方面有别于农村,它没有变成既吸引穷人又吸引富人的磁石。正如陈正祥教授深刻指出的:中国的城市“主要是行政和文化的象征,城和乡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城内城外人民的利害是协调的,并未因城墙的存在而被分割。”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中,城市作为中央政府派出的大一统官僚政治结构的行政中心,组成巨大的统治管理网络,将幅员辽阔的农业社会组织起来。城市和乡村基本是同质的,城市居民并不具有那种从农民中分化出的市民身份。总之,城市并非是乡村社会的对立物,而是它的共同体和派生物。

  其五,中国的古城少有宗教中心的性质。在西方传统城市中宗教往往成为联结市民精神生活的纽带,城市中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传统城市中的主要建筑都是宫殿建筑,是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如前所述,中国古代并未发展出超越此岸世界的宗教,在祭祀中崇拜的只是世俗的祖先和王权,因此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活动即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举行,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而自儒家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人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实用的、人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优势”。

  可见,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受政治的影响最大;军事防御次之;商业和交通等的需要,都只是陪衬的”。

  中国城市文化和其他任何一国的城市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体现,是在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尤其是在各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交流、整合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显示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成就,并且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当前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交往的扩大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运动。带来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那就是使各民族在吸收世界上最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也能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世界文明的有机构成。但文化的全球化也造成了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每一种民族都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中国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特点,借鉴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规模和不同区域的城市发展中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在增加城市数量的同时改善和提高城市的质量,真正保持中国城市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