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散文的人文坚守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6 16:37
标题:
散文的人文坚守
散文的人文坚守
文章作者:王必胜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散文是当今文学最为韧性、最为持久地表达人文精神的文本。这种文体也最能契合一个时代读者的审美精神,适应读者阅读趋向。
自上个世纪以降,人文精神,文学理想,是人们常提及的一个话题,人们不无担忧的是,市场化进程,商品经济的大手对社会生活强势地介入,特别是对于精神层面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直接。这种影响,积极一面不必说。而从另一面看,对文学精神的坚守,对人文理想的高扬,带来一定困扰,也检视出文学在多大程度上能自持而坚守。因而有人指出,多年来文学难以赢得读者和社会,整体上缺失了面对时代文化变化的能量和力度。这不能不是人文的缺失和淡化所致。
为此,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对文学商品化的警惕,自然就有了从更高的期待中要求文学高扬人文的大旗,恢复人们对文学的信任。
应当说,嚷嚷了十数年,并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改观。甚而在一些程度上,有了更为堂皇的借口和幌子。现实的文学,说气数、命运,都不好定位,也难以定位。领导和组织者,圈内贤明之人,大众和社会,都有自己的尺度,人言言殊。即便如此,对文学现状的不满,是社会共识。
当然,就从业者的数量,管理者的级别,经费的划拨等等看,庞大的文学系统肌体的运转裕如,不因大众的冷漠而自省,不因社会的冷落而愧疚,也更不会静心持守,常常也有急功近利的动静和声响。
君不见,近时期来,有热闹的评奖,有喧闹的首发式,有过程比目的重要、形式大于内容的研讨,也有用心良苦的数据统计,还有热衷于商业运作而做表面文章式的排行榜等等。这些,不能不说繁华,但繁华并非繁荣,不能不说热闹,但热闹并不都是光亮。稍事回想,一年内各种文学好不闹腾,从大小的各式纪念性的集会,到庆典式的活动,包括一些主题性的行为,留给人们可资回味的,又有多少?同我们偌大的文学社会系统相较,产出与投入成正比吗?也许初衷虽好,而效果未必佳。或者,初衷就未必见佳。浮华于众,喧嚣于市,取宠于人,招摇于外。如此一来,如今的文学,多有类似于行为艺术者流,而每遭有识者诟病。
有人批评,习惯热闹而喧哗的庆典,少有冷静而认真的自省,难让文学有大的长进。也有人批评,喜好热闹而雷声大雨点小,视文学为行为艺术,或者假文学之名,浮华热闹,官僚衙门式的管理方式,并不能对文学有多少裨益。
这是从文学行为而言,反观文学自身,从文学的文体样式看,这种浮华和喧闹,虽没有德国批评家顾彬所谓“当代中国文学大多是垃圾”之严重,但却直接影响了大众对文学的信赖和期待。
无论是从文学历史还是从文学精神,我们期望的文学,应当对现实的人生热切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热烈而切实的体察,对大众生存状态、生命情感激情的投入,对于弱者给予深情的凝视,有生命的体验,有灵魂的燃烧,又有生命的爱恨之后的痛感与激情。这样的文字,摒弃浅薄和陈腐,拒绝低俗。同样,针砭丑恶和不良。这样的文字,是激情丰沛的原创。
难能的是,散文创作却一直葆有这种文学精神,在承接优秀的人文传统,描绘宏阔的社会现象,抒发个体生命感受方面,显得更为自觉和活跃。无论从潜沉于古典精神的阐发,还是对现实人生的热情关注,散文更能体现对生命的讴歌, 对于社会良心的热情褒扬。不一定是长篇掉书袋似的引征,子曰诗云,才是文化,更不是有了对现状的不平,敢做振臂之呼,抒发愤懑,才是人文精神,而对于人的感情世界和精神心态的真切体味和剖析,对于人本思想的充分尊重,就可以绽放思想的花朵,切合时代的文化精神,引发读者共鸣。
这种感受,在每做一次文学年选之时更为直接。翻读一个年度的散文随笔,可以看到作者们的这种追求。在怀人纪事中,感怀世事的变化,感悟世道人心的得失;在对过往的追忆中,有年代的大事要情,也有个体生命的情态;从大的主题看时代文化的走势,也可以在个人的经历中,感受社会前行消息。旅行途中,由物事而情怀,由景及人,也可以跳闪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即便是平凡人生、弱小人物,也有对亲情和友爱这一普泛性情怀的思索。写人绘事,记史述怀,忆往说今,深挚的情怀,热烈的情致,蕴藉的文气,感怀体悟,浏亮透彻,让散文的体式不囿成法旧规,虽小巧却隽永,体现了当代文学较为稀缺的人文精神,因此,值得读者的赞许。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