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学60年,文变染乎世情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0 12:45
标题:
文学60年,文变染乎世情
文学60年,文变染乎世情
世情, 文学
作者:杨匡汉 来源:
http://www.lotus-eater.net/
9/20/2009 10:26:12
六十一甲子,苍黄一瞬间。新中国六十华诞,其走过的文学道路,可谓风雨坎坷;其成就的作家作品,可谓繁星满天。仅以“时代第一文本”的长篇小说而言,“现代文学”30年,大约共有2300余部,能垂之于史的不过20多部;但到了“当代”,60年合计总量超过10000部。如果说,“现代文学”生长出了一丛大树,那么,“当代文学”则是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如今已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民族内在精神力度和强度的缩影之一,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品格和向上力的重要形态之一。
60年的现实与人生,世象纷披,曲折华妙。作为新中国的几代文学家,有的是用诗歌展示绣口锦心,颂讽咏叹;有的是用小说叙写悲欢离合,灵肉沉浮;有的是用散文呈现闳远精微,涤滤忧乐;有的是用戏剧铺陈跌宕传奇,或庄或谐。60年的文学生产,既有鲜花也有败絮,却以浩如烟海的作品,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十倍于现代文学30年的数量,成就了一条由汗水、泪水与血水交汇的文学大河。不论从何种意义上讲,物质的贫乏暴露着一个社会的落后,精神的贫乏标示着一个民族的衰老。而今,作为社会风貌的折射和一民族精神的投影,我们的文学,依然处于进步与新生的上升时期。
《六十年与六十部》一书的初衷,是在60年文学风雨路上,尽力寻找文学史视野与思想史、文化史视野这三者的结合点,以问题意识为切入口,观察社会变迁,触摸主流情绪,重新发现文学史上的意义。这样,重读作品,重审文本,重说问题,重新探究意义之所在,自然成为我们必要的功课。以当代诗歌为例,从建国初期到60年代,其演进与变异,可以说形成了“颂歌-战歌”的体系,但其构成的事实需要有所选择和发掘,需要细究在矛盾重重中“探寻新的出路”的篇章。在小说方面,茅盾在上世纪60年代初对许多作品有所批评,然而,我们从不无争议的一些小说中,读到的并非简单地图解政策,而是有作家所熟悉的城乡生态,有生活的芳香和精神的气韵。自然,在“重新考虑问题”时,我们也不难读出时代给作家带来的局限。
这一切,都给我们一个启示:“文变染乎世情”,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文学无法回避时代的思潮和艺术的流变,无法回避现实、人生、审美所面临的问题。“问题意识”可以孕育高品质的作品。对于作者,“问题”意味着原创;对于读者,“问题”意味着理解与念想;对于文学界,“问题”意味着在不断推进中的持续发展。
这里,还需要对“经典”作一些说明。在目前流行的文学史写作或当下的文学批评中,“经典”一词已被广泛引用甚至滥用。其实,“经典”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品,是不受时空所限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作品,是经过一定时间检验的作品,是“中国经验”与“世界性”可以联结的作品,自然,也是需要我们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持续解读中受益无穷的作品。进一步说,在文学史上,足以构成“经典”的,需要有相当的美学品格,它要能“时空共享”(更多的人在更长更宽的时空中接受),要有“典型共名”(如“宝黛”、“阿Q”、“孔乙己”成为许多人的符号),要有“艺术共鸣”(能打动、震撼人的心灵),要能“多元共生”(只要是优秀作品,不分什么主义、流派)。在中心或闹市的鸟鸣不一定比边远山林的鸟鸣清丽动听,在审美与艺术面前,所有的作家作品都是平等的。
我们无意将“六十部”都以“经典”命名,历史还短,还有待于广大读者和时光老人的评判。有些作品,列入六十年“经典”应无愧色,因为它们在精神史、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上,都触动了时代神经,也投影于历史沧桑,艺术上都各有追求和光彩。更多的作品,是曾经有争议却对文学进程起过重要影响的,是容易被忽略却在社会变迁中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是在潮流中被反复评论而可望达到矩阵稳固状态的。不论是堪称“经典”,或是足以成为“文献”,“六十部”作品都是风雨路上一份意识与艺术的辨证,一份斑斑点点的内心真实与外部真实的矛盾的文学印痕。
新中国文学60年的旅程,给人们留下了欲说还休的记忆。我们曾经贫瘠过,也狂热过,然而,回首向来萧瑟行,惊鸿一瞥,那内心的冰川刻痕,累筑而成的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博物馆。所有承受的沉重可以化作微笑,化作把粗糙的石头变成钻石的力量。我们也在微笑中看到文学于新世纪的希望。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杨匡汉、杨早主编,三联书店出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