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当代小说的“写实”走向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5 18:35
标题:
当代小说的“写实”走向
当代小说的“写实”走向
周雪花
当代小说的“写实”走向——简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
面对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代小说与文学现象,崔志远教授等创作完成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以独特的学术见解,清理出一条小说发展的主线。这条主线便是“写实”,而研究的方法则是“整合”。由此,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中国当代小说史便呈现在读者面前。
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产生都会得益于一种理论学说,“整合观”产生的理论前提是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合力论”。在“历史合力论”的“魔棒”引导之下,崔教授找到了研究当代小说的路径,即要想弄清当代小说的发展史,就要寻找到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在平行四边形中存在着无数交错的力量,而无数的交错力量中有一个合力,正是这一合力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基本走向。于是,寻找这一合力成为小说研究的关键。
寻找“历史合力”其实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让文学回到历史现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寻找到推动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无数的动力,从中发现无数力中的合力,在这股合力的作用之下,形成某一时期的一个主潮,围绕着这一主潮,集结起各种同质的文学现象和流派。而这集结的过程就是整合。于是,他发现了推动当代小说发展的三股力:时代生活进程、民族文学传统、世界文学格局。以此为据对整个二十世纪文学进行了整合: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整合,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整合,新时期小说各种创作思潮的整合。从而概括出当代小说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革命现实主义、启蒙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多元发展的写实走向。
《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还对小说思潮中的各流派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整合,对它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条分缕析,从而使以往一些无所皈依的小说找到了流派的归属,并将那些处于交叉地带的小说给予了更切实的定位。如对寻根小说的梳理,对知青小说的分类,对现代派小说的阶段性划分,对先锋小说的追根溯源。通过这种整合,将一些有所区别但又相互关联的文学现象进行了归类与定位,构成了一部井然有序的小说思潮史。
曾几何时,现实主义被现代主义排挤到了文学思潮的边缘。先锋小说、先锋思潮成为文学与理论界的贵族与显学,而现实主义成为了不被人注意的灰姑娘。但灰姑娘不管怎样被历史尘封,总是葆有着她永久的魅力。拨开历史的迷雾,还现实主义以真切的面目,这是如崔志远教授一样的诸多学者悉心研究的动力与目标。
不可否认,一批新锐学者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新方法论的基础上,在对文本进行细读上开拓了新的视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十年的时间里,先锋理论以其霸权地位横扫批评界,不仅淹没了本土的古代文论,而且吞没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现实主义文论。这就使先锋批评与先锋文学一样,脱离了现实,脱离了民生,消散了精神,成为一种沉湎于书斋而无现实意义的批评。由此可以说,以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主潮,体现出的是著作者的一种学术理念与人文精神,一种价值取向。
将“写实”作为贯穿当代小说的主潮,这是将当代小说放在二十世纪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二十世纪文学的梳理得出的结论。通过分析,作者归纳出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脉络:五四新文学—革命文学—工农兵文学—启蒙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多元发展的文学。并指出:在这个发展脉络中,虽然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来居上,其艺术成就成为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艺术资源,但是,并没有改变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潮地位。
因此,在21世纪,当文学走出文本游戏回归现实,以关注现实和关注民生为己任时,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也应该走出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的理论之塔,回归现实,重新认识现实主义,为文学和人类精神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当然,这种回归不是回到以往的教条之中,而是如崔志远教授提到的“建构现实主义主潮与西方文学新潮的互动关系”。
于是我们看到,著作者并没有厚此薄彼,一家独尊,而是回到历史现场,在对历史合力的整合之中,发现了现实主义思潮生生不息的力量,并对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给予了历史的评价与地位,从而实现了现实主义与先锋理论的互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崔志远教授在《文学批评传统与文学新潮》一文中就指出,在提倡现实主义的主体地位时,并不排斥或否定新潮理论,但另一方面,并不能以所谓的“新”来否定“旧”,而应该使“新”纳入到原有的主流理论之中,为其补充新鲜的血液,使其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