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寂寞的文学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5 19:45
标题:
寂寞的文学批评
寂寞的文学批评
杨扬 解放日报2004年7月15日
十多年前文学批评还能成为一种职业,一篇评论文章就能给评论家带来声誉,但今天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往烟云。评论家已经不再专职,作协的理论室早已解体,与文论相关的期刊杂志也已偃旗息鼓,当年出尽风头的评论家如果还想维持昔日的风光,实在一点的,则改做文学研究,时尚一点的则倡导文化研究或是别的什么,总之,文学批评似乎风光不再。
但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又似乎没有完全消失,它像盐溶于水那样溶化在各种需要出场的地方。只要作家新作出版,作品研讨会总缺不了文学批评;有些大报小报的评论栏目,往往是插科打诨的调料,没有它就不热闹。尽管文学批评匮乏的声音一直叫个不停,但文学批评一直没有中断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以我之见,认为文学批评匮乏的说法与文学批评存在的说法可以并存。前者的参照对象是文学批评价值尺度的高低;后者关注的是文学批评的存在和现实。对照近20年来的文学批评,情况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十多年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是社会正义的代言,最尖锐的社会问题,总是通过文学和文学批评传递出来。但今天的情况是意识形态不再构成社会公众的关心话题,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文学,文学被边缘化,而对文学的批评更是被边缘化了。在这么一个忙忙碌碌,社会资讯丰富发达的社会中,文学和文学批评要想维持当年的那种气势,实在是不太可能。不像文学批评的文学批评,不是批评家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现阶段社会发展选择的结果。不是今天评论家的智商不及以往,而是今天的文学批评只能容纳这样的批评。原有的评论家要么改换门庭,做别的事业;要么顺着特有的文化空间所规定的话语逻辑,讲讲大白话,说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最简单的事实是,上海最出名的两位作家余秋雨和王安忆,论文学水平,应该各有千秋,但批评的待遇完全不同,王安忆似乎成了文学上海的代表,余秋雨则似乎与文学上海没有关系。在这些具体问题上,那些认为文学批评匮乏的人和强调文学批评在场的人,事实上是一致的,大家都在玩着适合现在尺度的文字游戏,而不是目光对着文学。只不过,一方是正着说,认为文学批评是有的,批评家还在批评,另一方则反着说,认为文学批评已经不是老店品牌,味道也不如从前地道。各方都在含含糊糊地说批评不行,而不敢说谁的批评不行;卫道者一脸正气,但也是做做样子,装点门面而已。这样的批评空气自然很难容纳直率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就像一棵树,给什么样的养料,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气氛中,就会有什么样的姿态、形状。你可以不欣赏某棵树,但树还是树,同样,一些人可以不喜欢某个时期的文学批评,但每个时期总还是有文学批评存在。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