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黄永玉画上的题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2-15 20:56
标题: 黄永玉画上的题记
黄永玉画上的题记
新民晚报 董桥

    黄永玉先生的八十艺展2004年12月23日在香港艺术馆开幕,黄苗子先生和郁风大姐还有李辉应红他们都来了。那天收到黄先生寄来的《黄永玉的柒柒捌捌》,我正在给上海黄裳先生写回信,我信上说,《春回札记》里他写的《读黄永玉画记》我至今不忘,书中翻印的那幅白描荷花虽然印得甚劣,永玉先生笔下那样鲜活的勾描我倒是十分喜欢的。我的美术品味传统得要命,总觉得尺幅千里,动人之处在性灵,在襟怀,不带学养的丹青只是工艺品,剪下永玉先生画作上的题记补上去也回不了魂。
    黄裳说,白描荷花一轴的题记是这样写的:“余少作白描,偶尔为之,亦不成气候。随作随毁,习以为趣。黄裳兄携旧纸来,乾隆粉色精品也。细腻如春水,如宋瓷,余似对庄严法相,手软腿麻,心惶惶焉,有偶一失态即大失面子之感,故凝神运气,白描荷花报命。时在庚申冬日,黄永玉作于丹凤楼”。那是纪实的题识,庄严中不忘俏皮一下,求的当是冲掉无意之间渗出来的纱帽气。我读永玉先生的文章不少,深知他天生不甘正经的脾性,一字一句从来不落俗套、官套乃至雅套。
    纪晓岚讲故事说,清代两位翰林借宿清秘堂,雨后深宵,一位翰林独坐廊下,忽闻瀛洲亭中传来人语:“今天上楼看西山,想起杜紫微那句‘雨余山态活’,真神来之笔!”另一人说:“此句佳在‘活’字,佳在‘态’字烘出‘活’字!倘若写成山色、山翠,兴象势必弱了!”翰林疑心是几个同僚睡不着在池边聊天,叫了几声,毫无回应,推门一看,静无人迹。翌日与同僚说起此事,同僚笑说:“翰林院的鬼不发那样在行的议论才怪了!”
    我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初来香港正值大陆风苦雨苦之秋,老一辈南来文人常常惦挂劫难中的老朋友,感叹黄永玉、黄苗子、郁风那样有为的文化工作者要是留在香港就好了!有一位老作家当时说:“命中注定要经此一劫。中国多难,我们都在苦难中长大,没事,雨一过,山态也就活了!”多年后他们真的都好起来了,我偶然读到纪晓岚那段故事,倍觉黄先生那一代人火红的年月里到底是在清秘堂中借宿过,学会借“态”字烘出“活”字来。黄裳先生说,1975年正是风雨如晦的日子,黄永玉寄了一幅风雨荷塘给他,画上题了长跋,先引《红楼梦》宝玉他们游河的一段情景,说宝玉抱怨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说“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功夫。”黛玉却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听了改变主意说:“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黄永玉先生接着题道:
    乙卯冬小雪,为黄裳光耀兄嫂作此图,取义山诗意,信笔腾达三日。梅溪见之曰,何不书义山此句因缘?余讶然曰何在,梅溪取石头记四十回示之,嘱余书之助兴。此十二月二十七日晚事也。
    中国画的学问往往在题不在画,跟中国菜的情趣往往在味不在色一样。永玉先生这段题记里说的“梅溪”就是黄太太,她烧的菜好吃得不得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