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3-5 23:16
标题: 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
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

——齐鲁文化在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
主讲人:孟祥才
  


  8月25日,由本报与山东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大众讲坛”邀请到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孟祥才教授,举行题为《空前辉煌: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齐鲁文化在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的讲座,为我们讲述先秦秦汉时期齐鲁思想文化的发展和规律以及它成为主流文化的过程和原因,全面展示此期齐鲁文化的思想、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诸多方面的主要成就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孟祥才简介
  1940年2月5日生,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等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
  在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的发展格局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同中有异、异中见同、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地域文化。如从三代到战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就形成了燕赵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甘陇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等。在这些地域文化中,只有齐鲁文化在秦汉时期完成了由地域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转化,其他地域文化只是作为文化的因子融入了主流文化。这其中有着许多值得探索的奥秘——
  一、在夏商时期的千年历程中,东夷文化虽然不够张扬和辉煌,但由于它对夏商文化的广泛吸收,大大增强了与中原文化的联系
  齐鲁文化发轫于东夷文化。这个文化的创造者首先是50万年前从原始森林中勇敢地走出来的沂源人。从原始社会至夏商时期,齐鲁的东夷人逐渐形成了两个文化中心。泰山以北,以今之淄博为中心,是爽鸠氏、蒲姑氏等活动的地域。泰山以南,以今之曲阜为中心,是少昊、蚩尤、颛顼、后羿、奄等部落和方国的居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东夷人中产生了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巫觋、巫史、祭司、医生、天文学家和艺术家。与此同时,作为记录工具的文字也发明出来。
  夏朝建立以后,东夷文化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支撑而逐步丧失了其优越地位。在强大的夏文化冲击下,东夷文化开始变异,其表现是对夏文化的吸收和向夏文化的靠拢。商朝建立后,东夷文化则进一步向它靠拢和融合。商人本是东夷人的一支,在文化上二者是同源的。在夏商时期的千年历程中,东夷文化虽然不够张扬和辉煌,但由于它对夏商文化的广泛吸收,大大增强了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形成了蒲姑与商奄两大文明中心。西周以后,正是从这里生发出光耀千古的齐鲁文化。
  二、有了儒家学说,齐鲁文化才真正具有了民族、地域的超越性,才真正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西周初年,通过大分封在今山东地区建立了齐、鲁两大诸侯国,标志着齐鲁文化区域的初步建立。西周时期的齐鲁文化是一种以周文化为主导、融合了夏商文化与东夷文化的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一文化系统是由齐文化和鲁文化两个亚文化系统组成的。
  齐国的建立者是周朝的异姓贵族姜尚。他所在的氏族本是东夷人的一支,因而极易与东夷人找到文化上的认同。他在齐国奉行“因其俗,简其礼”和“举贤尚功”的治国方针,铸就了齐文化重实效、崇功利、举贤才、尚法治、扬兵学、倡开放的文化品格。春秋时期,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将齐桓公推向五霸之首的尊位。同时继续弘扬齐学的优长。他以“水本原论”展示唯物论的自然观,以“顺民心”和“上功富民”展示民本意识,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展示礼治和伦理观念。管仲之后百余年,齐国又出现了一个影响很大的政论家和思想家晏婴,他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齐学的内容。
  在齐文化迅速发展并向四方传播之时,泰山之阳的鲁国孕育发展了颇具特色的礼乐文化。鲁国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国,而他正是周王室“制礼作乐”的始作俑者。鲁国是各诸侯国中唯一可使用天子礼乐的国家。鲁文化极力维护周文化的纯正性,特别讲究道德名节,注重研究传统文化和阐发宗法伦理观念。正是这样的文化传统与文化氛围,孕育了儒家学说和它的伟大创始人孔子。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公室沦落和贵族间斗争的日趋激烈,出现了“礼崩乐坏”和文化下移的历史趋势。这就促成了私学的勃兴和文化成果的传播。这种形势就为孔子这样的思想文化领袖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孔子以仁学与礼学交融互补,构筑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一面大力提倡以重礼乐、倡教化、明等级为主要内容的礼学,同时又极力弘扬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爱人”、“立人”、“达人”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和主动求善的内动自律。而他的天命观和鬼神论则充满了昂扬向上的主观能动精神。他整理的五经不仅为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立下不世之功,而且为儒家学派选定了最基本的思想资料,加上他创办私学,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弟子,这一切就使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广泛传播儒家思想,加上其后学的努力,使儒学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显学,也为战国百家争鸣思潮的勃兴起了“金鸡一鸣天下晓”的作用。特别是鲁文化与齐文化一开始就进行频繁的交流,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渗透与融会,展示了两种具有紧密亲缘关系的亚文化之间异质互补的特征。由于孔子站在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上将传统的政治与道德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因而给齐鲁文化注入了新的灵魂。有了儒家学说,齐鲁文化才真正具有了民族、地域的超越性,才真正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三、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最大成就,是造就了墨家学派,儒家的思孟学派、荀子学派,黄老稷下学派,邹衍的阴阳五行学派以及孙武、孙膑的兵学
  战国时代是齐鲁文化的发皇期。这一时期,田氏代齐,标志着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齐威王厉行改革,使齐国成为经济和军事力量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齐威王、齐宣王建稷下学宫,礼贤下士,吸引大批列国学者前来讲学和研究,使齐国一时成为整个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心。百家争鸣中不少顶尖的学者,如孟子、荀子、淳于髡、彭蒙、慎到、田季真、接予、环渊、邹衍、儿说、田巴等,都曾为稷下学派的繁荣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与此同时,日趋衰微的鲁国也在思想文化上创造了骄人业绩,出现了墨子、子思、孟子等思想巨人。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最大成就是造就了墨家学派,儒家的思孟学派、荀子学派,黄老稷下学派,邹衍的阴阳五行学派以及孙武、孙膑的兵学,并以比春秋时期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向全国播扬。
  特别应该指出,此期齐鲁两种亚文化的发展、交流、融会、整合以比春秋时期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而为汉代齐鲁文化跃升为主流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既保留了原始儒学那博大精深的内涵,又有选择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基本上消除了原始儒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弊端
  短命的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政策,窒息了百家争鸣思潮。又以“焚书坑儒”将知识分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加速了灭亡的步伐。汉初推行黄老政治,虽然对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引来一些弊端。于是汉武帝与董仲舒相结合,将儒学推上了统治思想的宝座。
  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学,对稳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它既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又得到被统治者的认可,是中国宗法农业社会最适宜的意识形态。第一,儒学倡导大一统,鼓吹“内诸夏而外夷狄”,反映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第二,它倡导尊君爱民,鼓吹等级秩序,“说忠孝,道中庸,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找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利益的结合点。第三,它提倡的三纲五常的伦理学说,给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纱幕,反映了君、臣、百姓对伦理道德的认同。第四,儒学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意识和博大深广的人道主义精神,蕴含着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第五,它倡导“尽人力而听天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独立不移的大丈夫精神和操守重于生命的品格意识。第六,一贯重视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第七,儒学具有开放的学术品格,能够不断从“夷狄”等异质文化中吸纳知识与智慧,以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它不是一个自满自足、僵化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与时俱进的奋发进取意识的开放性的学派,因而能够在历史的前进运动中不断增强对社会和人生需求的适应能力。第八,儒学具有实践性和普及性的品格。它没有故作高深的玄理,也不用晦涩难解的文字,其政治经济思想、伦理道德情操、人生价值理念,都是用比较贴近百姓的语言和司空见惯的事物表述的,因而能够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田之中,融化到人们的血液里,变成民族的文化基因。
  反观先秦时期那些与儒学并峙而立的学派,尽管各有优长,但本身都存在明显的缺失,使它们都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主流文化的诉求。只有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新儒学,既保留了原始儒学那博大精深的内涵,又有选择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基本上消除了原始儒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弊端,成为内容最丰富,涉及政治、哲学、经济、伦理、教育等涵盖深广的学说,因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尽管两千多年来,星移斗转,世事变迁,外来文化数度冲击,但由于儒学有着很强的因应能力,它的地位一直是安如磐石,没有丝毫动摇。直到近代,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西学冲击下,儒学的颓势才显现出来。这一情况表明,中国古老的封建制度和与它相适应的文化已经面临全面的变革。
  

来源:齐鲁晚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