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素养,寻求文化的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3-10 17:01
标题: 语文素养,寻求文化的意义
语文素养,寻求文化的意义

刘建琼
      

语文素养,寻求文化的意义



       现代化强有力的表现,是人;人强有力的表现,是素养。在未来发展之中,部落群体的魅力都将以人的质量来标示。因此,东西方课改的着力点都设置在人的素养培育上,简单地解说,只有人的素养才是最经久、最富文化魅力的。有学者认为,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现代汉语词典》注解“素养”,为“平时的修养”;而“修养”呢,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或者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英语中“attainment”,解释为“素养”和“达到”,在比较中会发现,前者应该是后者的演变。将诸多的解说推演发现,英文化强调“素养”的动态过程,汉文化侧重“素养”的静态标准,不过都追求厚实的内涵,这是不改的事实。笔者试图从语文的角度思考学科素养建构落实意义。新课程标准从外延解释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品质交融成有机整体。它们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素养结构中情意因素。也不难理解,知识、能力和品质的共同推进,将语文的立足点坚实地站立在文化的平台上,网络到课程、文本、课堂和评价的多方面。

      新课标将语文素养提高到“第一理念”的高度,缘于曾经历的课程主要隶属于科学世界,从而陷入“惟科学主义”误区,造成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造成文化意义的失落与主体性的泯灭。文化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从本质上说,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就是完整的文化旅游,语文教学自然也是一种文化行为。通过文化对话,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建构,发展文化品质,寻求文化意义,是语文教育体系既定的追求。


一、语文课程,寻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

      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似乎捉摸不定的时代,是一个混乱与整饬、沉沦与奋起、痛苦与欢乐、毁灭与创造并存的时代,东方与西方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伟大而步履维艰,浩繁而议论纷起。语文教育界,经过多年激烈的争论,有一个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绝不能割断历史;面向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绝不能拒绝继承;面向世界的语文教育,绝不能抛弃民族化。因此,寻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是语文教育文化意义之首要。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哪怕是在多次面临分崩离析亡国灭种的最惨烈的近现代,居然都能神奇般地绝地自救,再次统一并迈向强大,为世界所绝无仅有,其中必然有着内在的高超的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精神。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道德教化、历史文化积淀等的伟大力量和自新能力,特别是其中包含的能超越现代西方文明的人类发展的规律性因素,比如老子《道德经》里面的辩证法、儒家的中庸思想等,在今天以及未来对它们的研究、取舍、运用逐渐升温,在经济热之后会出现蔚为壮观的文化热。今天,只要是对自己传统文化有一些了解,就应该不会看不到它丰富而辉煌的现代价值。

      传统文化的影响正面、负面交互流动,一元化和极端化让我们曾经沧海。因此,语文课程在胶合文化因子的过程中,笔者反对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文化的障碍,恨不得把传统文化彻底消灭,但也不赞成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把传统文化神奇化。几千年封建社会涵养的传统文化,有其自身浓厚的陈腐气息。大一统的中国虽然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但历来是一个崇尚共性、压抑个性的国度。高度专制的中国古代社会,重整体、轻个体,重稳定、轻发展,其本质特征是以扼杀人的个性来实现社会的整合。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与社会活动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个人难以单独为生,所以儒学提倡群体意识。家族意识强,个人淹没在群体之中,因而具有轻视个人利益和主体意识、漠视甚至抹杀个性的消极因素。这和西方文化不同,英语中人称代词“我”的第一个字母“I”大写,其余的代词“你”“他”等都不大写。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西方文化中对个人和个性的尊重。而在汉语中凡是“我”和与“我”沾边的称谓,都要自降一等。这种无视个体人格的影响极其深远,就连《现代汉语词典》上“人”的解释都没有思想、精神文化的款条,只说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从中可体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当然,在本世纪,当中国的整体意识、正义观念与集体主义精神仍在宏观上以及恰当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中国汲取西方思想文化与制度优势并使个体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的时候,中国的崛起将会不可阻挡,甚至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向,为世界文化的重构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教育的本分首先传承,然后是创新,更好境界是新旧互衔。

     当今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变化迅速的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语文既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本身又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一方面敞开心扉、广纳百川,吸收多民族、多方面文化资源,使语文课程文化真正做到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拥有开放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又当坚守语文课程文化的基质,树立起新时代语文课程文化精神的新境界,使学生真正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先进的语文课程的设计,要充分关注和重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策略性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合理交融互补,以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上理想人格的超越。



二、语文文本,寻求人格原质和文化建构交融

      “个体人格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而“个体人格发展”主要是靠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来实现。

      文化是由个体的物质和精神因子构成,那么,寻找学科文化营养的过程,就是开掘文本和活动的过程。假如,语文离开具体的一个个文本和活动,就无法进行教学,个体人格发展就真正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缺乏文本感染的课程,是肤浅苍白的学术。追忆以往文本的基本功能、基本价值,发现文本仅仅是作为范例教给学生某些具体的静态基础知识甚至是教条,在误解“文以载道”蕴涵的前提下,概念化地挖掘文章思想内容,理想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是因玄虚变得无力无效。教学中,在作个案与个例介绍、讲习时,因为意义的渺远变得现实意义空乏;因为空乏而失去母语学习的持久性。那些本来具有极其丰富内涵人格塑造文本变得毫无文化的意味从而失去研学的光彩。如此思考,将青少年个体人格培养设置在语文学科之中,应该注重文化要素的科学艺术重构。

      所有的发明发现,都是依傍生活一样。所有理解欣赏验证,也应该伫立自然、社会和那些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生命之中。没有更广阔更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参照的审视和观照,没有立足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文化修养的解读和联想,没有获取“类文学文化”现象破解方法的归纳推导,都是零星的、支离破碎的捣弄,掌握不住事物发展的规律,综合力、概括力、创造力未能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把文本仅仅作为一种传播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只看到它的知识性忽略了它的文学性、文化性,或只看到它的文学性而忽略了它的文化性,无疑都是对语文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优秀的语文文本是优秀文化的代表,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含量,不能充分挖掘它的文化意蕴,不能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教育,语文文本的功能和价值就至少丧失了一半。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人格应该是完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品质是个性健全发展的自然表现;人格是独立的、具体的、特殊的;个体人格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性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发展;人格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理想人格原质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以文本为介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建构的,当然也包括知识建构。

知识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中的一个核心术语。它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学习者简单接受或复制的过程,而是指学习者针对学习任务,通过新旧知识的互动,使之产生新的有意义的关联、组合或统整的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和结果。笔者以为的需要,现代语文学,自身必需适用得体的知识体系,从而更为广阔地拓展成文化体系。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深入发展,人们在逐渐摆脱工具论课程观束缚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当语文新文本不再仅仅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存在的时候,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汉语文教材的所有文本以其特有的汉语言魅力和内在的文化蕴涵及情感动力能够赋予个体生命以价值、尊严、自由、意义和独立人格,赋予汉民族以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语文新文本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文本的文化建构观。



三、语文课堂,寻求问题生成和文化对话交融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但是,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仅仅是一种观念代替另一种观念?一种模式代替另一种模式?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一种行为代替另一种行为?改革的最终目的、根本任务或终极追求是什么?这些问题常常引发我们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的深深的思考。课堂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变革,即教学活动本身的改革,它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这是核心、根本和终极追求。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而要形成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实现问题生成和文化对话的有机交融。

      文化的本质就是意义的生成与创造。对话显现差异,差异产生矛盾,矛盾生成问题,问题导向发展。真理往往只有在无数的争议中方能显现。对同一事物,各人的认知水平、认知程度各不相同,教学中借文化对话巧妙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导致“新大陆”的发现,能有效地为学生搭建探究问题的生成和解决的平台。在课堂上,对话大致有这么三种:学习者与资源环境的对话,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满足个别化的学习需求,适用于学习者个体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对话,指多个学习者之间借助同步、异步通讯工具的方式进行的互动学习活动,有利于交流、协作学习,凝聚集体智慧,适用于主题、问题研讨或协作、合作学习;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包括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教师与群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通过“交互界”面向许多学生提出同一问题,通过交流空间,师生展开讨论与协商,达成共识。

      有效对话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一个理解与接受的问题。但是真正的难题在于“接受”,因为理解不保证接受,所以新型的对话应该是一种有“重构文化”功能的对话,即各种文化都通过对话而获得思想的新资源从而开始某种新文化的生成过程。对话的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怎样看待他者,应该以尊敬的态度也把他者当成主体。有的做法有点过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被鼓励无限多角度地读解文本,所有的奇思异想都要被保护,这并不好,有违对话的宗旨。我们的教育并不是要去加固个人的偏见以致自我封闭,而是要促进个人在课堂上生成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分享共同意义。多元但不交流更不对话,是后现代的病症,它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起点。

     要让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就要有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只有一个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完全放松,才能活跃思维,才能自主生成问题。因此,在课堂中,师生之间、文本与学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化追求与人格养成。



四、语文评价,寻求过程感受和文化品质交融

      语文素养的根本是语文品质,而语文品质的根本是文化品质。在语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及其主观感受。前面已经提到,知识是人们建构的产物。这个命题的含义是:知识就像房屋、桥梁、汽车一样是建构的产物;而不是像金子、石油、煤炭那样是发现的结果。“建构”则渗透着人们的主观意趣,知识建构,必然基于人们的利益、立场、需要、趣味、眼界、胸襟而实现,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的过程。

      从词源上分析,“文化”一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意义,它体现为一个过程。如中国古代《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意思是说:观察天象,以视察四时的变化;观察礼教文化,以使天下教化成功,这里“文”“化”就有“人文化成”之意。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的“文治”与“教化”的意思。在西方,“文化”来自于拉丁语,有“栽培、种植、耕种、耕耘”之意,“对人的培养教育”是一种引申。所有的引据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文化”的表征和本质都潜藏在实践的整个过程,也包括结果。

     语文教学是一个文化品质的建构和形成的过程,一个使人不断获得自由、走向解放、展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一个自由、自主、自觉的文化主体的培育过程。也就是说,从动态意义上考察“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内涵才真正让课程成为一种文化,即语文课程文化,才真正还原了“语文课程”的文化本体地位。无论是作为“过程”的课程,还是作为“过程”的文化,都指向人的意义存在,指向人的个性发展与生命价值的提升,因而可以说,语文课程即人的一种“文化化”过程。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触动是“过程”,要关注过程。过去,我们并未将“过程”看成是一种目标。现在明白了这一点:关注“过程”,就是关注隐性的目标、长远的目标,对此尤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将学习成果呈现在你的面前,很可能要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展现。正如张文质说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因此,教育实践者不要奢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正是这种艺术的慢,文化的多质结构才被开发,潜存和包容着的关于民族的、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个人的多种文化基因,如民族文化、个体文化和教学文化的意识、精神才被唤醒,同时,随着过程流转,文化的先进因素的生成,才将当代意识的自觉性给唤醒。

      新课程标准注重观念、方法、情感的体验与感受。体验,既具有动词性也具有名词性。它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是感性的瞬间的,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它是个性的、隐秘的甚而是深层的、神秘的,是成长的必要素。语言的习得学得需要体验,品质的形成需要体验,需要在运用的实践中领悟。例如现在学生搞课本剧,如果按过去的观念,只从结果来评判,会觉得花这么多的时间、添置这么多设备、投入这么多精力,搞课本剧实在没有必要,一讲不就懂了吗?但是我们问问学生,他们参与课本剧的排演,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收获是多方面的:他们参与其中,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不经历这样的过程和体验,他们站到台上也许会瑟瑟发抖;现在他们扮演了某个角色,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对学生来说不是难得的表现机会么?更为深层地解剖,其意义就更不能低估。因为情境化学习实践,用问题引领学科能力的提升,不仅是结果获得的愉悦,更是过程体验的愉悦。因此,语文老师应该大胆走出几步,多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和机会,多关注学生语文活动的过程及其感受。虽然,对结果的评价、对学生意识能力的检测、对学生文化品质的考察,也非常重要。不少学者认为,寻找文化意义的语文评价,当着力于素养的评价,具体地说,从学习意义的共同建构,落实对话式评价;从实现完满人格的塑造,贯彻情境性评价;从多元化评价,运用多把尺子衡量。不过,怎样的评价都应该注意过程和感受的智慧,寻求过程感受和文化品质交融。



      总之,语文新课程是面向未来的课程,它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较为深刻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它所培养的个体应是未来文化的积极创造者与主动建构者,而不只是既定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说,具有超越品质的语文新课程及其新教材、新课堂、新评价方式必须站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人格原质和文化建构交融、问题生成和文化对话交融、过程感受和文化品质交融的立场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文化建设者与文明推动者,培养在未来社会拥有独立和完整人格的、具备文化精神和文化意义的、能够诗意生存和高尚生活的幸福的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