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黛玉教诗对作文教学的借鉴意义(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3-13 07:22
标题:
黛玉教诗对作文教学的借鉴意义(转)
黛玉教诗对作文教学的借鉴意义(转)
摘要: 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红楼梦时,应该不会忽略小说第四十八回黛玉教诗的片段.这一片段已以《香菱学诗》为题收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它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 少灌 ...
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红楼梦>>时,应该不会忽略小说第四十八回黛玉教诗的片段.这一片段已以《香菱学诗》为题收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它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 少灌输多引导
小说写香菱要黛玉教她作诗时,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几句话,就把律诗的全部要领说清楚了,并使香菱的思想从平仄,对仗等束缚中解放出来:“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和规矩竟是末事,只是词句新奇为上。”黛玉先加以肯定:“正是这个道理。”然后进一步引导:“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在这一讲解过程中,黛玉先以一句“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打消了香菱的顾虑和神秘感,然后先讲基本格律,接着又启发引导香菱突破格律,让香菱注意到“词句新奇”,最后把香菱的注意力引导到“立意”、“意趣”的“真”上,这样就引导香菱认识到诗的本质的问题了。
在作文指导中,目前不少教师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满堂灌。像什么选材要新颖,主题要鲜明,结构要严谨,事例要典型等写作理论讲起来头头是道,可学生却无精打采,昏昏沉沉。也有的教师喜欢向学生传授一些写作技法,技巧之类。像什么用两分法来写议论文,正反对比,一分为二,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用什么词似乎都有规定,近似八股。这样的写作教学,不仅使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提高,也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创新,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作文教学方面,黛玉教香菱学诗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她没有对香菱高谈阔论什么做诗的技巧,要求等等,这就使香菱打消了对诗的畏惧、神秘感。她没有满堂灌输,定下许多条条框框,而是循循善诱、适时点拨,一步步激活了香菱的思维,使香菱从格律到词句再到立意,层层深入地发现了诗的精髓。正因黛玉讲解得法,香菱才能够保持对诗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能够大胆尝试,最终写出成功的佳作。从黛玉这儿可以悟出:作文教学应该少灌输多引导。
二 多读多揣摩
简明扼要地讲清了律诗的创作理论后,黛玉不再多说,紧接着就给香菱规定了教材,并提出了学习要求:“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首先有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读是写的必要准备和前提,但也不能什么书都读。古人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期下矣。”所以要读就要读高质量的作品。黛玉给香菱指定的基础教材是王维的五言律、杜甫的七言律、李白的七绝,这些都是历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作品,黛玉把它们作为基础教材是很有道理的。基础教材必须精读、熟读,因此黛玉提出了“细心揣摩熟透”的学习要求。作为基础,这个要求踏实、恰当。香菱按照黛玉的指点苦心用功,通过熟读、背诵、体味语言、培养语感,尤其是联系自己的实际,用心揣摩,领略诗境、诗味,不久便思路大开,在诗学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有了“底子”,再进一步向横的方面发展,博览广收,即所谓“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就“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多读、熟读、精思。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必须以大量的知识吸收,存储为基本前提,而这种“吸收”,“存储”工作主要依靠阅读来完成。青年作家张抗抗说:“我曾经读过并为之感动得落泪的那几千页几万页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我拙劣的几百页书的导师,益友和摇篮。”这是写作得益于阅读的最明确的表白。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名篇名作,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被埋在各种“标准化”的练习堆里挖空心思地想,哪里还有读书的兴趣和时间呢?不读书则见识不广、语感差、语言贫乏,作文也将深受其害。当然也有些学生每天在勤读苦抄。可总不见作文水平长进,这有是什么原因呢?关键在于他们的阅读大多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更重要的是一些学生阅读或摘抄一些好文章之后,就抛撇一边,不再谋面。可叹这种“休闲式”,“一次性”阅读,往往只在学生脑中留下模糊的记忆、朦胧的印象、浅浅的印痕。没有有效地记忆,积淀,怎能谈得上知识的运用,写作水平又怎能提高呢?可见,读书不能片面追求“多”,还应努力做到“好”,如何读“好”书?惟有按黛玉教的方法“细心揣摩熟透”。
三 多写多鼓励
香菱在黛玉的指点下,“细心揣摩熟透”了一定量的诗后,黛玉又启发她,读了谈体会,读了又读,这样多次反复,当香菱对诗有了较深的艺术感受和理解后,黛玉就试着让她去做诗。香菱的第一首习作词句肤浅、幼稚,且文字拼凑,但这一首诗毕竟没有离题,处处还想着月亮,因而黛玉看后,先肯定“意思却有”,然后再指出“措词不雅”,最后鼓励“放开胆子去做”。可是这胆子一下还放不开,窍门一下还找不到,香菱的第二首习作又过于穿凿了,不只是词句雕琢,而且为描写而描写。香菱的思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却只知围着月亮的表面做文章,没有深进去,写出自己的切身之感。黛玉强调“第一立意要紧”,而香菱这首诗的“意”还没有真正“立”起来。所以,黛玉先肯定香菱付出的努力“自然算难为她”,又指出“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然后要求香菱“还得另做”。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的第三首习作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比起前二首,这首诗在内容上,艺术表现上起了质的变化。香菱终于把自己摆到诗中去了,句句写出了自己由“月”生发出的真情实感,从而在立意上抓住了主要的东西。正如黛玉所说:“若意趣真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因为这首诗在文字结构和艺术表现上都有了明显进步,很自然的一气呵成,而不是拼凑雕琢了。香菱写诗终于获得成功。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写文章更是如此。经过多读、熟读、精思,香菱读诗的眼光提高了,可一旦写起来就感到力不从心了,可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刻苦锻炼,写作水平才能提高。因此作文教学不但要指导学生“多读”,更要鼓励学生“多写”。大胆地写,写“放胆文”。在日常生活中,要指导学生多一双观察的眼睛,随时记下那些有意义的所见,所闻,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下自己一时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好作文都是“写”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学生读出来的,因此每星期至少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作文时,可采取不出具体题目的方法,“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般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日积月累的勤奋耕耘,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提高。
当然,写作是个艰苦的磨练过程,要让学生能够不厌其烦,保持浓厚的兴趣一直地写下去,教师的指点,尤其是教师的鼓励是必不可少的。香菱之所以能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一直写下去,并且不厌其烦,三改其诗,离不开黛玉的指点和鼓励。为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必须对学生的作文多表扬,多鼓励。作文讲评时,教师不能求全责备,而应采取扩大鼓励面的方法,使表扬涉及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好文章固然要肯定,不好的文章也要沙里淘金,找出其中的闪光点。总之,如果我们能把作文讲评课变成表彰课,鼓励课,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作文优势,相信自己能够写好作文,是写作文的料子,从而乐此不疲,坚持写下去,那么21世纪的曹雪芹或许会从这些受过表扬,鼓励的学生中脱颖而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