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日记:打开学生生活的万花筒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3-16 12:55
标题: 日记:打开学生生活的万花筒
日记:打开学生生活的万花筒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记于学生来说,是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的最便捷的形式。如何利用日记指导,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表述生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笔者也不例外。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扩大观察面

现在的高中生与初中生,主要生活的时空在学校,学校生活自然是学生熟悉并关注的,但这远不够,还要努力地将学生引向校外,让他们关心校外生活,一是家庭生活,二是社会生活。要让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通过眼观八路,耳听四方,读经典文化,通过传统与现代传媒了解社会,走向广阔生活,将大自然、科学现象、社会见闻统统纳入视野,将阅读思考与收获,全部记入自己的日记中。

作为语文教师,可在起始年级,将日记涉及的范围给学生作个全面介绍,在浏览与评点学生日记时,不断发现学生的写作新空间,并将相关日记推荐给大家。如下面我班学生吴佳林同学写的一篇日记,就显得与众不同,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境界,所写的是自己阅读与感悟:

世间万物,千差万别。有了不同的角度,便有了不同的认知。不能全面地看待一切事物,便成了我们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一个障碍。就如于丹老师在《庄子心得》里所说: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而才能够去善待他人。

  圣人?魔鬼?那就不妨用大圣人庄子的眼光来看待,分析一番。同一人有过不一样的遭遇后,变换了两个角色,这就是从圣人演变成魔鬼。乍一想,着实令人费解,追溯到遭遇的本源,那便能恍然大悟了……因为圣像一举成名,修士便得到了一笔意外的财富,也许就在名利蜂涌而至的同时,修士的内心不再像以往一样宁静了,被眼前的一切蒙蔽了正确认识自我的理性。从前的道心,瞬间演变成了欲望,开始了没有底线的行为。在庄子的眼中,这位修士从未领悟到基督教绝色绝财绝意的真谛,更没能达到所信仰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财富,便用狭窄的思维方式和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看待,判断,运用事物的价值,这何庄子《逍遥游》所讲“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有何区别呢?所以,修士此般境界早已注定他必然成为魔鬼,走向极端。反之,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换个角度来说,正如于丹老师在《庄子心得》的本性与物性里所讲:“贪欲往往折损了人的本性,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人的欲望是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在疯狂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灾难也会随之而至。”无疑,修士验证了整个观念,所以,人心应该是自然的,不应有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雕琢。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着眼于现实,我们生活中的人们又有多少没演绎修士这个角色呢?从年少时的不识世事,到如今的麻木不仁;从早时的壮志凌云,到如今的胸无大志。褪下层层伪装,真实的我们又还剩了些什么?那些虚荣心,逼着我们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步步向前。

庄子早在千年前便给予了我们告诫,大道合乎自然,人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有所超越,不要因名利二字丧失了本真,也不能因无止境的欲望而走向魔鬼的深渊,精读自己吧!

     结尾,再引用于丹老师这样一句话,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那么便就在自己的主宰中练就一份淡然,自然地做人,自然地对物。与万物冥合,与万物齐生,这就是大境界。

二、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练就好眼光

记日记的过程,不仅是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而且是积淀情感、整理思想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努力地引导学生对丰富的生活进行广度与深度观察,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作出判断。进入日记中的生活材料,要经过思想与情感过滤,进行价值与意义的评价。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便是日记评点。下面我们来看谢艾雯同学写的一篇社会生活观察日记与笔者的评析:

老人行走在岁月的寂寞里,他们年长的心似秋月,清澈温和地遍照人生的角落。

我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无数老人中的一位。若不是车上偶遇,我不会对老年人有如此的慨叹。

那是一个夏日,柏油路上的樟树影儿显得格外清晰,微风拂来,树枝便跳着火热的舞。汽车在行人千呼万唤中傲慢地驶来。

我捡了个靠窗边的位置坐了下来,在车身轻摇中舒适地闭上眼睛,任风拂过我的脸颊。车上人并不多,几个青年学生,几位农民工大叔,还有一位操着满口外地口音的大婶儿。

车走走停停,在一个岔路口,上来了一对父子。老人看上去年近耄耋,头发已掉光,脸上纵满刀刻的沟壑,每一道仿佛都有一个岁月的故事,老人的嘴已干瘪,深深地凹了进去,背已深躬下去,那脊梁承载了春光里的耕耘,夏日里的收割,秋日里的儿女债,冬日里的孤苦情,怎能挺直?跟在老人身后的是他壮年的儿子,背着个大行囊,憨厚地冲车上的人笑着,径直走向后面落座。老人倚在车椅背上,手颤巍巍地探进兜里,掏出一个油布小包,一层又一层,那不知是冬日里卖红薯挣的,还是夏日里挨家挨户收啤酒瓶换来的。售票员接过了那张令人心酸的五元钱,白了那壮年儿子一眼。

看着这一幕,我心中一阵紧抽,酸楚极了。不一会儿,壮年高喊着下车。售票员说:“快快扶着你老父亲,摔着就麻烦了!”

老人站起了身。

壮年并没有理会售票员,自个儿快步下了车。走了几步,望向还在车中的父亲,咧着嘴。

售票员忙搀着老人,嘴里不住地说:“这什么人啊!大爷,是你儿子吗?”

老人腿僵直地向车下挪着,含糊地说道:“不怨他,不怨他……”

一对父子便在车上人的唏嘘声中离开了。

西山,残阳如血。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感慨良多:儿时,我们给父母的欢乐就是背蒌里的一缕欢笑;长大后,我们给父母的欢乐就是电话里的那一句“妈,今晚我回家吃饭”;现在,我们给父母的欢乐就是端午吃一口父母亲手包的粽子,中秋在月光的爱抚下依偎着妈妈说说心里话,春节陪陪父母走亲访友。儿女的孝顺,是父母一辈子熬白头发,压弯脊背等来的啊!

车上偶遇,我想对老人的儿子说:别让你的孝心成为最后那一声悲泣吧!

【评析】车上偶遇,有老人的生活艰辛与待人的温和,有老人的儿子的不孝与无知,有售票员的好心与同情,有“我”的辛酸与难过。习作者没有简单地否定一个人,对不孝的老人的儿子,更多地劝导,更多地是对一代人的反思。对老人,在写出老人的普遍地落寞的同时,还对他们的平和的人生态度进行颂赞。

三、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表述,提高表现力

日记,属于自由文,内容选择是广泛的,写法也是多样的。从表达方式来说,可以记叙,可以说明,可以议论,可以描写,可以抒情,从文体来说,可以是实用文,也可以是文学作品。学生可根据内容和表达需要进行选择。我们要告诉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多样化的表述训练。既然是日记,既然是随笔,就可进行各种表述尝试。下面是两位学生写的日记,内容和中心是“温暖”,但表述方式有别。

日记一:

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宝贝,回家吗?”我沉默。电话那头也沉默并伴着长长的叹息声……

我合上电话,拿着妈妈的相片,放在胸前,任凭眼泪滑落。

我恨爸爸,他背叛了妈妈:妈妈的相片还挂在墙上,可他却找了另一个女人……

回家的日子到了,我艰难地挪动着双脚,可不幸的是最终还是到了家。

饭桌上没有往日的幸福欢笑声音,安静得使人颤抖。

“来,多吃一点。”一个陌生的声音。接着是一双陌生的筷子夹着陌生的菜。

我放下了碗,径直走向属于我的房间,把门反锁,靠在门背后,我听见了了阵压抑着的抽泣声。

早晨,阳光洒入我的房间,感觉却是冰凉的。

打开门,迎面而来一张灿烂的笑脸。我盯了她两眼,感觉眼前这个人一定有问题,一大清早就开始傻笑。

走进洗漱间,发现洗漱用品都已准备齐全,并还倒了洗脸水。

我像是要故意气她似的,当着她的面,将一切洗漱用品全部换掉。

可她却似乎天生就是一副笑脸。这使我十分气恼。

中午,我终于品出了她做的菜的味道,就那么一小口,之后便吐了出来。于是便空着肚子逃也似地离开了家。

时间一周周过去,她总是保持着微笑,不间断地重复着她为我做过的一切事。

她不会讲故事,可她却愿意静静地守候我入睡。像守候着她的心肝一样……

曾经,我对我说过,我要做一块冰,让她的笑容冻结。

可是日子久了,我却发现她是一团火,用她那温暖的火焰将我慢慢熔化。

之后,听爸爸说,自从我那次吐了她做的菜后,她便整日不停地练习,有一次竟在睡觉进都在重复着做菜的动作……

泪水再一次滑落,但这次却不是冷的,因为温暖的火焰已将冰凉的心熔化。

日记二:

很想给温暖打上记号。

一直在思考什么可以称之为温暖,却不禁黯然发现,原来温暖早已从身边滑过。豁然明白温暖的定义:温暖是一阵烟,在你不经意间笼罩着你,却在你明白了时,轻轻褪去;温暖是一捧水,你越想抓住,越容易失去;温暖是一抹月,在黑暗时照亮你前方的泥沼,却在你光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或许,温暖的定义可以很深刻,也可以很淡雅,但当我们明白这一切,还在为上一刻温暖远去而扼腕时,却不知此刻我们正在温暖中,于是我想温暖打记号。

给温暖打上记号,在那一阵烟消失于天际之前,让它永远铭刻在你心坎;给温暖打上记号,在那捧水消失之前,让它永远滋润你的心田;给温暖打上记号,在那一抹月消失于黎明之前,让它永远照亮你心灵的归途。

给温暖打上记号,或许能让我们铭刻那份永恒;给温暖打上记号,或许是一份内心的那份执著;给温暖打上记号,或许是心中的那份感激。

其实,给温暖打上记号,我们收获的并不仅仅是一种铭刻,最重要的是懂得将温暖回馈。

那么,请将这些打上记号的温暖释放吧!我要化作一阵烟,用我的心贴着他们的心,然后再慢慢地消逝;我要化作一捧水,用我的心滋润着他们的心,让他们感到我的滋润;我要化作一抹月,用我的心照亮他们的心,让他们不再感到黑暗。

或许,给温暖打上记号,是一种爱的铭刻,爱的传承。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