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百年前的修身课挺时髦:教你呼吸教你礼让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4-29 10:38
标题: 百年前的修身课挺时髦:教你呼吸教你礼让
百年前的修身课挺时髦:教你呼吸教你礼让

  初提小学修身课,现代人可能纳罕:“小孩儿懂什么修身?”可是,人们往往忽略,现在小学生所学的《思想品德》课,就是修身的一种方式。在詹洪阁的收藏中,小学修身教科书是一个重头戏,翻开这些业已黄旧的课本,一个个鲜活的修身故事呼之欲出。

  《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第三册上,有篇《遵守约束》:“商君立木于市南门,募有能徙至北门者,予五十金,一人徙之,商君予金如约。”(商鞅在市集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同时招募百姓,有人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奖励50金。有一个人这样做了,商鞅果然把钱给了他。)

  这是有名的“南门立木”,教科书把它改编了一下,略去所有故事背景,单纯把守约作为重点提出来,即使是二年级的孩子读,也丝毫没有枯燥感。

  一本光绪32年(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上,共为学生设了19课,分别是家庭、祖先、友爱、守身、修省、谨慎、严整、坚定、专业、节敛、尚武、戒迷信、行恕、诚实、笃厚、谦让、宽容、戒虐生物、惜物。

  跟我们想象中不同,那时的修身教科书,已经开始教授孩子们戒除迷信,宽容友爱,甚至珍爱动物,即使放在当下,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谁最早发明了“修身”一词已无籍可考,但把修身作为一种经过长期的学习磨练,从而达到理想人格境界的必由之路,这种人文情怀在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史上,始终如一地体现着。中国古代教育,自三代有虞氏始有小学之设。到了西周,学校教育空前发达,教学内容也较前代丰富得多。教育内容,有德、行、艺3类,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其基本内容,这里的“礼”,教授的便是修身。

  “别看这是80年前的教科书,即使放在现在给孩子们读,依然有借鉴意义。”詹洪阁说,“我女儿也上小学,这些书我舍不得让她翻,但里面的故事我会扫描下来讲给她听,有图有字,孩子特别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古文修养。”

  《择交》一课用寓言讲交友:“染丝者,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取友亦然。故择交不可不慎。”

  《镇定》则教孩子们遇到突发状况怎么办:“马祖常,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十岁,见烛欹烧屋,解衣沃水以灭火。”

  这些朗朗上口的文字,故事美,音韵美,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谁不爱上呢?

  《呼吸》:养生的必修课

  现在的学生上午要做早操,以前的学生也不例外,而且,他们起得更早,做完早操才吃早饭。翻看几本不同年级、不同版本的修身教科书,里面选择的课文侧重点不同,但总有几个话题是共通的,比如:尊敬父母,比如诚实守信,还有“呼吸”。

  现在小学生也有《呼吸》课,只不过,这里的呼吸是作为科学来讲,而不在修身的范畴。

  商务版《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第三册有《呼吸》:“子产曰,君子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子产说,君子应当调制气息,不要让血气集滞,伤害身体)

  在另一本初小一年级所用的修身教材上,也有呼吸课,只不过,省略了所有文字,单纯用图片表示。第一张图是先生领着一群学生做早操,早操后,第二张图表现了学生排队用早膳的情形。

  《戒惰》:四格漫画不着一字

  出自《伊索寓言》的《龟兔赛跑》是中外小学生熟知的故事,而且,不仅现在的孩子们知道,80年前的小学生,就已经在修身课上听过《龟兔赛跑》了。

  故事很简单,表现形式更简单,就像现在的四格漫画,不着一字,处处文章。图上的小庙应当就是赛跑的终点站,兔子跑得快,乌龟爬得慢,但兔子一觉醒来,乌龟已经在小庙那儿向她挥手了。题目虽然是戒惰,但孩子们读了可以有更多理解,比如说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等等。

  《爱生物》:道理很简单

  “虐兔”、“虐猫”是近期网上的热门话题,看到这样的新闻,那些年过80,读过老教科书的老人定会摇摇头,笑着说:“我小时候,就知道不该这么做了。”

  “二儿以棍打狗,兄见而劝阻之。”短短一篇课文,只有12个字,却讲出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不该打狗、虐待动物。

  《礼让》:孔融的故事

  儒家孔孟派认为人性本善,所以小孩子没有机心,所做都是顺自然天性之事,与人为善,利人以利己。

  “孔融年四岁,与众兄共食梨。融独取小者,人皆称之。”(记者 魏雯 实习生 王霞)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