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借我一双慧眼遥望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2 06:34
标题: 借我一双慧眼遥望
借我一双慧眼遥望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之后的“板块碰撞”

   校园里拥有的智慧便是今后社会拥有的智慧。美国人管理学校有他们很有特色的一套。

                                                           ——何悦敏著《美国印象》

     [关键词]:美国  教育  文化  比较  观察  板块碰撞



    我没有出国过,也就更不可能去过美国,对外面的世界、美国的教育当然是一无所知,这样的井底之见就很难能中西贯通,更谈不上“师夷长技以制夷”了。所幸的是,我虽有未能出国亲自考察之憾,却遇到了博学善思的同仁,他们亲历美国教育,或访问,或考察,边走边看,边想边写。从1998年何悦敏所著《美国印象》到1999年带来美式教育旋风的留美博士黄全愈所著《素质教育在美国》,从我们南山区赴美考察学习的王爱娣老师所著《美国语文教育》、我校陈绪贤主任的《在美国边走边看》到200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教育学院进行36天研究的访问学者李希贵校长。这一本本著述,恰似一双双慧眼,引领我去比较中美教育的异同,发现可以攻玉之处。

    说到美国,我们会想起自由女神像,想起唐老鸭和美老鼠,想起比尔.盖茨,但我却想起了那条精确的牛仔裤:牛仔裤从美国西部出发,竟然穿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各种人的身上,这除了美国人出众的经商才能之外,也归因于牛仔裤的精湛工艺和其一丝不苟的尺寸和造型,他使你无论在哪一点上都不能增加几分或减少几分,否则便失去了它所体现的全部时代感、健美和潇洒。美国人对牛仔裤的造型却是经过极为精细的研究和琢磨的,可以说他们把它做成了一个精确、完美的艺术品,想想它竟然可以增加人体的美感,让精瘦脱形的人和大腹便便的人都能体现美和潇洒。

    欧洲文化带来的理性和判断力以及近两百年的自由、和平发展,使美国人在教育科学管理上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如同“美式牛仔裤”的形式影响着整个世界,包括我们,这些经验也会一次次考问我们的良心,引起内在的“板块碰撞”。

二        

                       板块碰撞之一: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没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实,我们也非常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希望他们相互合作、拓展探究。可是到头来难免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嫌。小组探究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能。有人说是因为国情不同,有人说是组织不力,众说纷纭。可关键的问题是,“放”是民主,是尊重,是自由,是文化,而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纵,“放”亦有道,但“放”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的体制尚未放开,我们的标准还没有放手,我们的评价还没有放行,而我们这一代教育人已经背负这一个民族的梦想出发。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没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主要是文化的惯性,一种民族的文化不可能在某个地方突然转折、断层,根深蒂固使我们难免成为文化的囚徒。

     且说一个生活例子吧,国人喜欢把新生的婴儿“打包”得紧紧的,胳膊腿都绑得直直的,目的是“让他长得直一点。”西方人见了惊叹:“怎么能这样粗暴的对待婴儿,应该把他的手和脚都解放出来!”

     为什么习惯和认识截然不同?不同习惯的身后就是文化的冲突。那么,教育教学上我们也难免存在这种格式的桎梏,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也是文化,“园丁”文化使然,“为人师表”而不是为人朋友的文化使然。

     记得一次超市找零时,得到一张十元面额的纸币,就发现了上面的这首学生填词:

书如海,题如海,求学之舟哪里摆?汗如雨,泪如雨,红叉满卷,错题满纸。腻!腻!腻!

分如旧,人空瘦,只见骨头难见肉。心愧疚,说于谁?一身疲惫,满脸憔悴。睡!睡!睡!

    想必是个为学习苦恼的学生吧?不知是初三还是高三。看他,踏遍书山人憔悴,却依然“红叉满卷,错题满纸”,叫他怎么不腻?即便如此,他依然向往自己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汗如雨,泪如雨”,心里愧疚,可是有什么用?老师家长社会只看分数,他的心里愧疚无人理会,因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可是,落后的成绩不是一下子能够赶上来的,也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那种不眠不休苦读就一定出好成绩,反正,面对“分如旧”,他再次失望了,身心疲累,无处诉说,只能“睡!睡!睡!”

     在冲刺阶段竟然呼呼大睡,家长老师肯定痛心疾首,苦口婆心,恩威并使,乃至重重威逼,可他已经不想再去面对那不知何时是尽头的失败之路。这样,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加剧,一个“在沉默中爆发”的逆反学生或“在沉默中死去”的边缘学生就产生了,他只好把痛苦宣泄在这张纸币上?

     我们的教育在孩子一出生时就开始了这种格式化,而我们今天的变革,就是想把我们自己,想把孩子们都从这样的一个包裹里解放出来,我们的胳膊腿,还有我们的思想。

                      板块碰撞之二:学生为什么提不出有价值问题了?

     书中提到美国课堂的自由,近乎没有规矩。这和我们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似乎是相悖的。可是,精确如牛仔裤的美国这种看似“没有规矩”,彰显的是孩子们的什么呢?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尊重、自然、自由、民主、平等”,抑或还有其他?结果,他们的孩子,未来的栋梁像原野上的树木蓬勃发展,各有姿态。就这点而言,我们也需要反思“规矩”这把双面剑的不足了?

     可是,再反过来思考,我们的邻居日本呢?他们的规矩恐怕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但是,他们的创造性和他们的崛起似乎是同步前进的。凤凰卫视播放过他们的“全国小学20人21足比赛”,我为孩子们的团结严谨、刻苦合作而震撼,那么,我们的孩子到底缺少了什么?教育的灵魂到底需要我们怎么去等候呢……似乎,这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曾经看过一本书,直指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是未来强国之路的一个不利因素,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这个系统中“人”的环节出现变异,整个链条就出现问题。

     学生为什么提不出有价值问题了?

     说起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得先从西方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谈起: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总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可见,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

     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一问”就是学会思考的体现,学会创造的曙光。可目前的学生“问”的能力、意识如何呢?在某次学年度质量检测中,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向老师或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反馈结果却表明“许多学生提的问题局限于字词理解方面,缺乏有价值的探究性、思考性的提问”“我们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会提问,他们没有什么问题。”这不由得引起了教师们的思考:这些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哪里去了?笔者现举一课堂实例,并谈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看法。

     [课例1]师:大家读了《琥珀》这篇课文以后,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

生1: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问题指向蜘蛛和苍蝇都被裹在松脂中的原因

生2: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问题指向松脂球为什么能经历沧海桑田变成化石的原因

       教师一听这些问题出乎意料,忙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和课文没什么关系,还是我来提吧。请你们想一想,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包在松脂里呢?”于是,学生不再提问,老老实实地回到教师问学生答的轨道中。

     不难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的土壤是:教师的关注、倾听,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激荡坚韧的健康成长化境,哪怕是起初是一些幼稚的想法,也能张起探究和创新的双翅,激发出灵感的火花。

                     板块碰撞之三:教育环境会什么越来越单一、狭窄?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了报上有文章,曰:教育也需要各安其位,把握住学生在不同阶段里应该过好的关,就像足球赛,是不能越位的,即使跑得再快也不行,教育虽然不是足球赛事,但教育一旦越位,对学生也许就是痛苦和打击。

     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赢得分数,我们做的越位的事情还少吗?补课、题海,周末的各种提高班、特长班……只是不知有多少是孩子们确实自发的、需要的呢?

     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瑞典的小学生的生活,里面就大量谈到老师们把小学生带到名胜古迹去,了解那些历史文化、人物故事;带到家乡的山川河流里去,去了解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带到果园去,带到农庄去,带到社区里去……看他们应该看得,了解他们所好奇的、不知道的东西。语言习得、地理历史、综合实践、体育锻炼、相互合作、自主探究、课程开放、课程资源开发等等,这些我们苦苦求索的东西,不经意间都拥有了,那么熨贴得体,那么自然随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明净的笑容让我好生羡慕,好生感慨:这才是他这个年龄段应该过的生活,这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有的笑容,等他长大一点,自然有适宜他去完成的大一点的事情。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社会、家长是否以爱的名义,对孩子们做一些越位的事情呢?

    教育报上曾经批评其他地区的个别学校“操场春游”的举措,说着是学校打着安全教育的幌子,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是教育的失败,是教育的悲哀。文章还说“教育在谨慎中步入极端,安全教育陷入因噎废食,在这种环境中,素质教育成了空话。”作者无疑说的都是对的,可真要是出了安全问题、出了人命官司的时候,谁来为学校说话?

     我在本地的消息报上读到有名有姓的真实报道:

    例1:2006年11月,** 学校开家长会,一位家长下楼梯时,一脚踏空,滚下来,抢救无效,死亡。结果是在区委的调解下,学校在花了好几万元,家属才同意“搬走尸体,让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例2:04年5月,有一个孩子提前到校,从升旗台上往下跳,一下跳到正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跑步学生身上,摔断门牙,索赔十七万,无法满足,四处告状,和学校打官司,一直闹了三年了。

无独有偶,还是我们的邻居——日本,一位孩子在生存训练中遇难,记者采访其家长:“为什么不起诉学校或组织者?”他说:“我应该找保险公司赔偿,没必要找学校或组织者。再说,这样的话,以后谁还敢组织活动呢?”

     安全教育,部分家长对学校的无限制的负担要求,谁来为学校伸冤?依法治校,依法处理安全问题,才能让安全问题真正能够安全,能够为学校减压,为孩子的成长铺路,为家长的期望加油。

中美比较,中日比较,不难发现,文化的冲突无处不在。只有关于教育的文化提升了,教育环境才不会越来越单一、狭窄,否则, “操场春游”这类似的看似可笑而实则无奈之举还将继续。

                板块碰撞之四:家常便饭与法国大菜,为什么爱你口难开?

     作为一名教师,我曾经历过:每逢参加优质课比赛,找材料、做课件、请老师指导,设计教学方案,为这堂优质课“排演”。从朗读到讨论,从举手到鼓掌,从回答问题到质疑问难,每一个步骤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在这样的精心安排下,课堂顺利、得到的荣誉和赞许也在意料之中。当然,这也正是“法国大菜”为人诟病之处。

     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的,作为曾经的参与者和后来的组织者,我常常想,清心适意的家常便饭,我所欲也;精致巧妙的法国大菜,亦我所欲也。那么,为什么爱她在心口难开的?无疑,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觉得这只说对了一半,同样,教学也是一种引领的艺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固然在于让学生在磕磕碰碰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有遗憾和瑕疵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但是同理,教师在课堂上沉着大气、运筹帷幄,做一个智慧的引导者,“一语惊醒梦中人”,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惊艳的境界呢。用心造就学生,教师平日里本来就一定要下足功夫,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行之有效,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

     其实,家常便饭也好,法国大菜也罢,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争名夺利,我们就不会爱他在心口难开,我们就会想吃就吃,大快朵颐。

板块碰撞之五:为什么我们在奔跑的路上迷失了灵魂?

     也是从美国考察学习回来的后海小学张泉校长聊起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

    美国堪萨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的高中,118名学生在完成生物课作业时,其中28人从网上抄袭了现成的材料,任课教师Pelton发觉后判定为剽窃,于是28名学生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Pelton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分数,Pelton愤而辞职。

     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懂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重要。

     后来,pelton接到十几个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一些公司则传真给该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一位大学老师在入学考试中对一位身着Piper高中校服的女孩子说:“不要欺骗啊!”当地一位女士对电视台记者忧心忡忡地表示,她非常担心今后本社区的人出去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

相比之下,我们的高校论文造假,我们的文凭泡水,我们的学术诚信受到污染,遥想当年,蔡元培先生也造过假文凭,可是途同归殊,出发点和对教育、民族的深远影响也是截然不同。

     事情是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全文后附履历一份: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这份公函1月11日发出,13日范源廉就签发“教育部令”第3号:“兹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此令。”

     其实,正如陈独秀自己所强调的,他没有“学位头衔”,“从来没有在大学教过书”。蔡元培之所以要拿这么一份不确切的履历递交教育部,目的就是要保证陈独秀顺利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蔡元培是抱着整顿北京大学的决心出任校长的,而且立意从文科整顿做起,延聘教员从聘请文科学长开始。文科学长不但必须是“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还必须具有革新的思想,勇于“整顿”的革命的精神。陈独秀当时“是一员闯将,是影响最大,也是最能打开局面的人”。

     想起来,倒是真有一个殊途同归的人,那就是陶行知先生,他一生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生知行合一,奉若神明。话说1940年夏天,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想去成都一家无线电厂就业,需要学历证明。陶晓光没有正式的学历文凭,就瞒着父亲,请育才学校副校长开了个假证明,称自己是晓庄师范的毕业生。陶行知知道后,立即拍电报将假证明索回。同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说:“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追求真理做真人”。

     陶行知的“真”和蔡元培的“假”,似乎遥相呼应美国堪萨斯城郊的中学教师Pelton的“真”,跨越国界和时间的藩篱,成就真理和高贵的对话,也让我们找到等待灵魂,不再迷失、迷惘的勇气。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