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高润辉著《万形寿字》序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2 17:34
标题: 高润辉著《万形寿字》序
高润辉著《万形寿字》





           刘碧峰





因从事文艺工作三十余年,由此对各个文艺门类均有所涉猎,说涉猎也许有所夸大,说因长期的耳濡目染均受到影响,可能更准确一点。这其中,书法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来源于我对汉字、尤其是古汉字的由衷敬仰与敬畏之情,因此在平素的工作与学习中,举凡有书法活动,我都会积极地参与,虽然不能挥毫直书,但从与书法家的交往中所感受到的那一种精气神,在欣赏书艺中所体验到的那一种美妙的享受,在领悟书道中所获得的那一种灵魂的升华,却是我这支拙笔所不能言说的,要而言之,我的内心深处,对书法充满了感谢,正因如此,当高润辉先生的这部《万形寿字》成书之际,我才不揣冒昧,以一个门外之汉,欣然应约为此书写序。

拿到这部《万形寿字》的稿样,第一感觉是发自肺腑的惊叹。惊叹之一,是作品的规模。就我平生的所见,写寿字的作品很多,但多在百寿之间,仅在南京某个展厅看到过一幅千寿,当时就为其恢宏的气象惊叹过,今见这部《万形寿字》,方才明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深层之义。

惊叹之二,是作者的毅力。十年磨一剑这是人们常常用来形容做一件事情所需付出的坚韧。据我了解,这部《万形寿字》的创作,也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是不可想象的,十数个寒暑,精雕细刻,每日面对白纸黑墨,孜孜不倦地做这一件既寂寞又枯燥的工作,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如果没一种为艺术献身的决心,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没有以此为乐的境界,绝对不可能有这样一部独具特色的《万形寿字》,这部书中也传达出的丰富内涵,其毅力一途,最具说服力,也最动人心弦。

惊叹之三,是作者的功底。这部《万形寿字》,立足于篆书,我们知道,篆书是古汉字的起源,是甲骨文、金文、籀文等的总称,当然也含王莽时期六书之一的小篆,是中国书法中最具精神也最须功力的。篆书从甲骨文起,至东汉书家蔡邕,三国书家钟繇、皇象及历代书家的发展,又成为中国书艺中独具欣赏价值的形体,而今人学习篆书,首先要过古汉语关,特别是要对先秦以前的文献有扎实的功底,不然就有可能出现“不是字”的笑话。从这部《万形寿字》中,我们既看到了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又看到了先秦以下篆书发展清晰的脉络,文艺家最具说服力的不是听他如何高谈阔论,而是要看他实实在在摆在读者面前的作品,由此,我们毋须多说什么,从中就能深切感受到作者浑厚的功力。

惊叹之余,似乎还有许多的体验,人们常说,书法是一种粗象的造型艺术,书法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艺术,书法是中国文字的形象艺术,书法是汉字的表现性艺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我以为,从这部《万形寿字》中,都能读出这每一层意思,应该说,它立体地、综合地展现了上述艺术特征,我们读它时,受到的震撼和享到的愉悦,都是无法表达的,对于我个人来说,更增添了对汉字的无尚敬畏之情。

另外还有一点闲言,即从这部书中,我们还深深感受到了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寿字各体的广为流传与发展,其根基就在于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道的深厚,离开孝文化的支撑,寿字的专门性书写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流行和蔚为大观,作为孝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孝感书家,写出这样一部洋洋大观的《万形寿字》,其意义更加深刻,此书必将在进一步推动弘扬孝文化精神的工作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2 17:35
古朴隽秀的明清古街

——孝昌县小河镇澴西街剪





地处大别山南麓的孝昌县小河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大革命时期,红军著名将领徐向前、徐海东、曾中生、程子华等人,先后率领红军军、师级建制在此驻扎,并在此打过很多有影响的胜仗,小河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小河镇成为鄂北红色文化的著名发源地之一。

红色文化的浑厚,当然是小河镇的骄傲。假如我们把小河镇比喻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那么,红色文化是它的一翼,另一翼呢,则是那条名闻遐迩、古朴隽秀的明清古街——澴西街。小河人也好,孝昌人也好,孝感人也好,人们常常挂在口边说小河镇历史悠久,是鄂北独放异彩的明珠,这条明清古街,就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澴西街号称为明清古街,实际上始建于宋朝,明中叶初具规模,至清末成为鄂北豫南一带著名的繁荣闹市。澴西街原名小河溪,是因为小河溪穿街而过而得名,这名字听起来不像一条街道名,更像大别山中无数条蜿蜓曲折的溪流之名,容易让人产生错觉,1984年,小河镇人民政府根据这条古街座落于澴河西岸的地理环境,将它改名为澴西街,如今,澴西街盛名日炽,已没有多少人还知道那个古老的名字——小河溪了。

澴西街之所以能发展成这样的规模,起决于明清时期这里的自然条件。澴西街地处鄂北要冲,水陆交通便利,尤其是水路交通发达,以清末民初时为例,小河溪日停泊货船百余艘,输入南方杂货,输出这一带土特产,上至今大悟三里城,下至长江口。而陆路交通靠驴驮马背和独轮车,运进河南小麦、芝麻、黄豆以及从汉口购进的布匹、杂货。当年澴西街上经常车马吱吱,人声鼎沸,由于络绎不绝的独轮车常年碾轧,把那坚硬的青古板和砾石铺砌而成的街道路面,磨出深深的一条车辙。光绪《孝感县志》记载:“车马福辏出其途者无虚日,商贩归之视为利薮”。这是当时此地兴旺景像真切的写照。

地域的要冲和便利的交通,使澴西街的商业出现了繁荣。宋时即有商贾在此开店,虽仅三家(因此此地又称三家店),却为明清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商人的本质就是逐利,这儿的商业前景吸引了大量商人在此兴业,使这里成为孝感、大悟、黄陂、应山以及豫南数县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并博取“小汉口”之称。

到清末时,在众商人的努力下,澴西街已建成在当时可谓气势恢宏、声名远播的商业大街,街道宽5米、长1500米,街面全由青石板、砾石铺成,南北两端建有高大的城门楼,惜于建国初期被拆除,但尚留有遗址。当时这里拥有缫丝、丝织、印刷、酿酒、制糖、酱园、制锅厂、染坊、当铺、银楼、铜铁木竹器作坊以及布庄、粮行、瓷器、药铺、糕饼、屠宰、山货水果、餐饮、栈房等多种工商行业,这些工商业经营者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自己的店铺修建上费尽心思,各种风格的建筑于是争奇斗艳,使这条小小的澴西街几乎成为明清典型建筑的一个缩影。

澴西街的明清建筑虽然风格各异,但这种不同大多体现在房屋的内部的构造上,在外表上的不同则十分细微,一眼望去,几乎都是前有1至2米宽檐廊的两层土木结构阁楼,实际上,这些房屋里面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一些有实力的大商号的大作坊,如谈裕和、李长发、张兴顺、杨怡盛、沈万镒等,其房屋往往长达四、五个天井七、八十米深,最深的房屋达七重六个天井近百米深,当年日军侵华时,进入澴西街,也不敢随便进这样深的房子里。

小河镇自古就是鄂北要冲,很自然地,也就形成了战略要地,因此常为兵家争夺之地,明末李自成的义军、清咸丰、同治间的太平军、捻军都曾攻占此地以做据点,前述徐向前等红军领袖在此屯兵之事无须赘书,李先念的新四军第五师、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军都在此地留下过辉煌的战史,从这一点上讲,说历经沧桑的澴西街“身经百战”,倒也恰如其分,然而令我们欣慰的是,澴西街在这战乱纷纭的几百年历史中,虽小有损坏,但没有伤筋动骨,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其古色古香的古朴,绽放着隽秀的风采,成为大别山南麓鄂北一带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今的小河古镇虽然不再具有当年那种“要冲”的地位,但澴西街这条大别山独具古风的明清古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却焕发了新的活力,且不说这条街上近三百家商户年经销额达八千万元这种传统优势,仅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就有很深的潜力可挖,这条明清古街和一公里外的那座风景秀丽,留有南海观音遗踪的观山禅寺风景区相辅相成,可谓韵味无穷,令人陶情怡性,在感受历史古风中获得美的愉悦。同时,孝昌境内的双峰山风景区和观音湖风景区,都距此不远,更有效地促进了明清一条街观光旅游的兴旺,目前,孝昌县和小河镇政府正在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明清古街保护的力度,可以预期古老的澴西街将会变得更加繁荣美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2 17:35
孝感代表性作家刘碧峰





在孝感文学界,刘碧峰的文学创作成果也许不是最突出的,但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笔触,几乎涉及了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品等各个门类,其文艺评论和孝文化研究也颇具影响,提起孝感的文坛,人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他——刘碧峰先生。

刘碧峰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一盘下酒菜》,那是在1980年12月,当时刘碧峰还在应城公路段机械班当工人。那时候文革结束不久,文学的热潮风起云涌,刘碧峰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刻苦学习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有关技巧,常常起五更睡半夜地进作写作训练,起初,他在两年的时间里,向全国各地报刊投出各类稿件一百多篇,包括两部诗集、两部大戏剧本,均遭到了退稿,但他没有气馁,坚持写作,终于获得突破,于1980年12月在省刊《布谷鸟》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随后,他相继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10余篇作品,因是应城市在新时期以来第一个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的人,他被调入了应城的文化部门。

刘碧峰当时本在令人羡慕的交通部门工作,听说他要调入文化部门,亲友们都说他是从饭锅里跳入粥锅里,纷纷劝他不要调动。但他出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毫不迟疑地办理了调动手续。他感到,虽然在生活中舍弃了很多东西,比如优越的生活环境、收入的落差等等,但却走入了自己喜爱的工作之中,因此他仍然觉得十分的快乐。

他进入文化部门之后,担负起编辑《蒲阳花》这份文学刊物的任务,在编印这份刊物的八年历史中,他辅导业余作者、修改初学者稿件,可谓呕心沥血,为应城市一大批文学人才的出土成才,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正因为刘碧峰对文学编辑工作的热爱,对文学人才的培养尽心尽责,其创作成果也同步丰收,成为孝感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作家,1989年12月,在孝感地区筹备文联、筹备出版文学刊物《槐荫文学》时,他被慧眼识珠的地区文联筹备组负责人看中,调入地区文联,参与《槐荫文学》的编辑工作。

孝感地区文联初创时期,属三无单位,即无编制、无经费、无办公场所,主要靠《槐荫文学》自筹经费运转。这一时期,刘碧峰等几位编辑人员广开门路、广交朋友、广泛争取社会支持,全地区八个县市的所有乡镇几乎都留下了他们奔波的足迹,在他们的辛苦工作下,《槐荫文学》每年正常出刊六期,发稿一百余万字,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文联获得社会的认可,逐步走向壮大。此间,刘碧峰为获得社会的支持,采访写作了讴歌在经济大潮中涌现的企业领导人物的报告文学八十余篇,计四十多万字,使孝感的先进人物和有作为的改革家,名播省内外,为孝感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地区文联到市文联,刘碧峰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十八年。十八年里,有许多机会也有许多诱惑,使他可以跳入环境与待遇好得多的地方和部门,但他凭着对文艺事业的挚爱,始终不为所动,坚守在这块阵地上,他一方面为全市文艺事业努力工作,一方面坚持辛勤的笔耕,创作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94年,他为创作以抗战为题材的小说《台故事》,连续半个月自费深入应城长江埠一带搜集素材,采访十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查阅数十万字的文献资料,掌握材料后,他连续七个夜晚写作至凌晨二点多种,这篇近万字的小说完成后,以它深厚的历史底蕴,细腻的古镇风情描写、深刻的人物性格描写,获得了名家的认可,当年12月刊发于《长江文艺》,1995年第2期的《中国文学》随即予以转载,并配发评论家高晓晖的评论进行重点推介,年底又收入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实力派作家作品选》在海内外发行。在这前后,刘碧峰创作的中篇小说《战场上没有忏悔》《英雄变奏曲》《刑事》《特藏室的秘密》及四十余篇短篇小说,陆续发表于国内重要报刊,受到了文学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至2006年底,刘碧峰共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千余篇,出版文学专著六部,被省有关专家喻为孝感市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刘碧峰做文学组织和辅导工作,有声有色,为孝感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刘碧峰搞文学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他并没有在成绩面前固步自封,年过半百的他,奉行曹操“老骥伏枥”的奋斗不息精神,决心在未来的创作生活中,更加勤奋地耕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