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剧作家王正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2 17:42
标题: 剧作家王正
剧作家王正

刘碧峰



在当代文坛,孝感籍的文艺家具有重要的地位,涌现出了一批深具影响的诗人、作家、音乐家、理论家、画家及戏剧家,其中,云梦籍戏剧家王正,就是一位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王正于1930年3月出生,系云梦县下新集王家湾人,因父亲在国民政府中任职,因此他除7岁至8岁间在老家云梦读过两年私塾外,长年随父母在各地流寓,1938年夏,日军大举进攻武汉,王正和弟妹随父母逃难,经襄樊、老河口到郧县,在这里住了两年,入县立中心小学读书,后又转移至当时的省政府所在地恩施,就读于当时全省条件最好的湖北省立实验小学,这所学校设在恩施城附近的土桥,他的家却住在10里之外的农村,每天早去晚归,十分辛苦,但10岁的王正不以为苦,从不迟到。刻苦的学习换来丰硕的成果,1941年,王正以优异成绩被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录取。

1942年,王正的父亲因工作变动,将全家迁往重庆,因路途上耽搁了时间,到达重庆后王正重上一年级,先就读于中央大学附中,后转入社会教育学院附中,在这里一直念到高中一年级。在这段四年多相对稳定的时间里,成为他走向艺术生涯的萌芽阶段。

当时,王正就读的中学,就在教育部的附近,这个小镇上,聚集着从全国各地迁来的艺术院校,各种文艺人才在小镇上扎堆,王正经常与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接触,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他不但从他们那里借阅了鲁迅、茅盾、巴金等革命作家的大量作品,还学习到了戏剧创作的初步技能。初二时,学校里举办戏剧比赛,王正尝试着写下了他平生的第一个剧本(一个小戏),并充当戏中的角色参加演出,一举夺得了第一名。这个小戏的成功,对他今后一辈子的戏剧人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以后,当他进入高中后,对戏剧的兴趣就十分浓厚了,一有空闲,就去看一些著名演员的话剧和艺校学生演出的节目,看到精妙处,常常得意忘形地背诵起戏里的台词,有时还摹仿一些名演员的精彩动作,即使是1946年春学校南迁后他无书可读了,他也常常和一些街头艺人混在一起,搞一些小型演出活动,进一步打下了戏剧创作的根基。

抗战胜利后,王正随家人于1946年夏回到了武汉,进入私立上智中学继续高中学业。这所学校是当时的名牌中学,在这里任教的大多是武汉地区的名师,特别是国文、艺术等方面的教师,多为当时知名的专家,使他的文学艺术修养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也使他开始了为文的前期,至1948年春高中毕业这一阶段,他课余时间写了不少文章,他的文章充满朝气和灵气,很受各报刊编辑的赏识,《大江》主笔、诗人王采还多次约见他,给他帮助和鼓励,这一时期,为他后来在文艺创作和评论上取得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9年夏,王正顺利考入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戏剧组,实现了自己从事戏剧学习的梦想。以他当时的优异成绩,他本可以上个很好的大学,但他那时已下定这辈子从事艺术的决心,因此他就选了这所在当时艺术界颇有影响的学校。他入校后,适逢许多戏剧大师,如田汉、焦菊隐、陈白尘、金山等在这里任教,使他如久旱逢甘霖,倍受获益。在这里,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学生自治会理事、学术部长,组织多次民主晚会,演出进步戏剧和名著剧目,如果说中学阶段是他艺术的萌芽阶段,那么大学时期,则是他艺术生活走向丰满、走向成熟的阶段。

在这里,他继续辛勤笔耕,除了继续向武汉的报刊投稿以外,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了,他的文章飞到了北京、上海及苏州各地的报刊上,这期间,他发表在北京《诗号角》上的诗歌和《新社会报》上的多篇论文,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收录入各种版本的专集中。在笔耕的同时,他还组织主办了四台节目:话剧《升官图》、《夜店》、音乐会《黄河大合唱》及一台交响乐演奏,主诣是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败,激励国统区人民起来抗争。他的进步行动受到了地下党的赞许,因此,1949年5月苏州解放后,他即被党安排在苏州学联工作。

1949年7月,组织上根据他的革命经历和艺术特长,把他从苏州调往北京,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担任乐队和演员队的队长。这时的“青艺”,可谓人才济济,从全国各地调来的专家组成了强大的阵容,小字辈中方掬芬、柯岩等也是一时才俊,而作为地下团员出生的青年王正,在艺术上也小有成就,又红又专的资历,使他一下子进入这个顶级艺术团体的中层领导岗位。1950年初,剧院组织文化列车,由剧院派出当时已负盛名的编剧和演艺人员,乘座铁道部提供的几节专用列车车箱,沿铁路线为铁路职工和当地群众演出,他又担任文化列车的创作组长,在近半年的演出活动中,这个组创作了几十个短小的节目,现创现演,由于切合生活实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1951年初,正是抗美援朝的时期,在国家组建文艺慰问团赴朝演出时,他积极报名,入朝慰问达半年之久。他创作的快板剧《四姐妹劳军》,在朝鲜战场演出一百余场,后又在朝鲜及东北等地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成为抗美援朝时期的经典节目。

1952年初,他从朝鲜战场回到青艺,担任了剧院院部的业务秘书,一年后,调任剧院研究组副组长,担任留苏归国的著名戏剧家孙维世的副手。这个研究组集中了剧院里最著名的一批戏剧专家和学者。一直感到业务上有所不足的王正,利用这个机会,虚心向专家们学习,在他们的指点下,刻苦钻研国内外创作和理论名著,选定主攻方向研究中国话剧运动史。同时,坚持每周两次到北京大学旁听苏联专家毕达柯夫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讲授的《文艺学引论》。经过一年的苦学,他的艺术鉴赏力和创作水平,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成为剧院公认的青年专家,因此,当1954年成立剧院文学组的时候,他众望所归地出任了文学组组长。

当时的剧院文学组,可以说是剧院的核心中的核心,任务十分艰巨,既要广泛联系全国的剧作家,同时还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大量的剧作,向剧院领导推荐可供上演的剧目,另外还要对许多剧本提出评点,甚至还要写作长篇评论文章。在文学组,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但他没有畏惧,因为能时常与老舍、阳翰笙这样的戏剧大师打交道,共同探讨戏剧规律,他从心底里感到十分愉快,艺术水平可以说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必须不断要拿出一些有份量的关于剧作的论文,来供剧院领导和专家们在决定剧目时参考,以及指导导演、演员在排练中领会剧作的内涵与精髓,他花大力气钻研戏剧理论,根据自己的领悟,写作了一批颇有份量的戏剧评论、理论文章。熟悉他当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那时写文章,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有一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工作劲头。如为了配合剧院上演契诃夫的名著《万尼亚舅舅》一戏,剧院要求他写一篇有份量的剧评,他不仅与导演孙维世、主演金山及众多角色演员交谈心得,还日夜兼程地读完契诃夫的所有小说和戏剧作品,并兼及大量评论和回忆录,在对契诃夫的思想、人品、艺术技巧有了准确把握之后,又耐下心来,一连十五遍地观看了《万尼亚舅舅》的剧场演出。经过这些精心的准备后,他才挥笔写下了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万尼亚舅舅形象的魅力》,在1955年的《戏剧报》上发表,夏衍先生读后,由衷地发出了“后生可畏”的感叹。1957年初,他仔细研究易卜生的剧作后,写出了《娜拉出走之后》一文,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同样获得了许多名家的赞赏。在文学组的几年里,他博览群书,辛勤笔耕,发表了多篇产生了很大反响的评论文章,使他毫无愧色地成为著名专家行列中的一员,1956年,年仅26岁的王正,成了由著名专家组成的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也是这个专家荟萃的委员中最年轻的委员。这一年里,他还以有突出成就的青年艺术家身份,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工作会议。至1957年,他应新文艺出版社之约,精选了这几年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的评论文章,结集成《形象的魅力》一书,出版发行后,成为大专院校师生和艺术工作者的必读之书,可谓一时之显。

正当他的艺术才华日臻化境之时,飞来横祸给了他一记沉重的打击,他发表在《文艺报》上的一篇关于艺术理论的公开信,被定为猖狂攻击党的言论,由此,被打为右派,1958年初,被遣送到黑龙江853农场二分场劳动改造。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存环境,没有使王正这个沉迷于艺术的人沉沦,他在恶劣的条件下,没有放弃对戏剧的追求,在艺术上不停地探索,写出了多部很有影响的剧作。1959年,他与大“右派”吴祖光合作,创作了大型话剧《卫星城》和《回春曲》,1960年和王成军合写了大型歌剧《赫哲三百人》,这几个剧本交牡丹江农垦局文工团演出后,都受到了好评。

1962年,他已摘“右派”之帽,因患胃溃疡,被调回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年末,因胃穿孔做了胃大部分切除手术。这时,他以“摘帽右派”的身份,仍在文学组工作,虽生活极为艰苦,政治上十分苦闷,但他却一如从前那样地投身于艺术之中,他每年认真地读完三百个左右的剧本,对有基础的本子,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修正提高,在他的扶持下,许多人成为了名编剧,许多习作成为了名作,如马吉星和他的话剧本《豹子湾的战斗》、翟剑和他的剧本《迎春花》等,就是被他推出的代表剧作家和剧作。王正理论文章所显现的功底,以及他对剧作的独特审美能力,为众多艺术行家所推崇,因此他被许多院校请去讲授戏剧理论和名剧选读,为培养戏剧艺术的后备力量,做出了他一份特别的贡献。

因戴过一顶右派的帽子,王正这时期发表文章,不能署真名,否则难以发表,就取了个笔名左辛,用来投稿,因此,从1962年至1965年,署名左辛的文章不时地出现在《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建设》《文学评论》《四川文学》等大报大刊上,其中一篇《话剧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还占了《光明日报》一个整版,以致引起艺术界的广泛注意,惊呼评论界出现了一个重量级的新人。

1965年,他抱病参加了农村文化工作队到陕西临潼工作,农村的巨大变化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除写了数十首优美的歌词之外,他还创作了《雨过天晴》、《新媳妇》、《赶集》等反映农村题材的小话剧和戏曲,因其贴近当地农民生活实际,反映了农民的所思所想,演出时引起农民群众的共鸣,演出过程中获得了农民群众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1973年底,中国话剧团在北京成立,他调去担任编剧,他深入煤矿第一线,先后到过京西、淮南、淮北、大屯、梅山、唐山、淄博等煤矿、煤田,深入生活达五年之久,使他了解了矿工的酸甜苦辣,执笔创作出《矿工后代》和《他们特别能战斗》大型剧本,演出时深受各地矿工的喜爱。

雨过总有天晴,1978年,他的“右派”问题获得了彻底平反,恢复了级别和待遇,重新回到了他热爱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出任创作组组长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从二十几岁的青年被撵出剧院,到年近五旬回归剧院,二十多年的光阴一逝不返,他有悲叹,但不悲观,抖擞精神,焕发出第二个青春。从此刻至新世纪初,他几乎年年都要推出新的剧作,几乎每一部剧作都要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他已成为新时期剧目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1979年,他创作的大型话剧《让青春更美丽》,获国庆30周年献礼剧目创作二等奖,另一部与人合创的话剧《报童》,夺取了创作一等奖,并获当年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1980年,他创作的大型话剧《迟开的花朵》,在文化部直属院团新创作剧目观摩评比中获创作二等奖;1981年,他的儿童剧《喜哥》,荣获中国首届儿童剧观摩演出优秀创作奖;1983年,他新写的大型话剧《双人浪漫曲》,同时摘取了全国优秀剧本奖和全国乌金文艺一等奖的两项桂冠。随后几年,他在音乐剧上另辟蹊径,连续创作了《生命之舞》、《月光摇篮曲》和《秧歌浪漫曲》等几部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音乐剧作品,其中,《秧歌浪漫曲》还参加了1996年在香港举行的亚洲艺术节,走向了海外。鉴于王正在剧本创作上的成就,中国戏剧出版社于2005年以高规格的形式,隆重推出了《王正剧作选》,使王正剧作以更广泛、更便捷的形式,走向社会。

在中国戏剧界,以德高望重来形容王正,应该说是合适的,他于1985年即担任中国剧协常务理事,1985年出任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同时兼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总干事及中国戏剧出版社总编辑,1988年又担任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1989年出任了中国剧协的掌门人——党委书记,这一阶段,他为中国戏剧的组织工作,戏剧队伍的整合集结,新人的成长,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中国戏剧在新时期的兴旺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尽管少写了许多作品和文章,但他无怨无悔,心底里感到十分的欣慰。

其实,文章是写得少了,但却写得更精了,因为他站的高度有了明显的变化,文章显得更有指导性、更有气势,因此,1986年当中国戏剧出版社把他精选的戏剧理论文集《剧作家的沉思》推出后,引起的反响,远远超过了他的第一本评论文集,个中情由,就是大家都可以体会得到的了。

早已离休,已七十六岁的王正先生,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奋进不已,前不久,他创作的新剧本《三个爬山的人》,甫一问世,即获得好评,被业内盛赞为“老树发新发”。我们相信,王正老人宝刀将永远不会老,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剧作和理论文章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