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9-20 08:19
标题: 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
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

2004年12月17日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以及深圳美术馆承办的“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将于2004年12月13至2005年1月10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美术馆举行。
  此项双年展作为《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既定的常设性、国际性文化交流项目,旨在弘扬水墨画艺术传统,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深圳市市长李鸿忠担任本届双年展的名誉主席。
  “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以推动传统水墨画走进当代、走向世界为宗旨,组织中国和世界几十个国家的艺术家,以创作来共同探求水墨画在当代的发展空间,并赋予这一传统艺术以新的观念,丰富其精神内涵,拓展其表现形式。十六年以来的五届展览(包括1998、2000、2002年三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以及1988、1992年两届“国际水墨画展”)和相应的学术活动,对当代水墨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水墨画正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得到越来越多的知音,这一古老的艺术在当代文明的土壤上健康地生存发展,永葆青春。
  基于对过往五届展览历史的回顾和研判,以及对当前水墨画艺术发展趋势的把握,本届双年展将立足于审视当代水墨画的不同表现形态及这一传统的画种变革和拓展的可行性和局限,重新认识水墨画的本质,同时引入富有创意的设计观念及实验性的创作,来开阔当代水墨的视野。
  “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将由“设计水墨”、“笔墨在当代”、“水墨空间”、“水墨都市”和“韩国现代水墨”等五个单元的展览组成。每个单元都由国内外著名的策展人策划。
  由董小明和王序策划的“设计水墨”,邀请了9位国际著名设计家,运用水墨画的材料和语言,创作艺术作品。从现代设计学的角度对水墨画的形式的进行重新诠释,从水墨画的趣味来塑造现代设计艺术的风格,通过这种互补融合的实验,以形成一种边缘效应,拓展水墨画的视野,丰富设计艺术的语言。
  严善錞策划的“笔墨在当代”,邀请了10位近年来在致力于山水、人物、花鸟以及抽象画方面有所建树且具代表性的画家参与是展。是展旨在展现传统的艺术语言在当今的生存状态,旨在审视当代艺术家对笔墨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并以宽松、务实的态度回应中国画笔墨之争的学术讨论。
  高名潞策划的“水墨空间”,邀请9位近年来活跃在国际画坛的水墨艺术家参与是展。展览形式不拘,或架上或装置,或室内或户外,旨在探索性水墨这种特殊的艺术媒材在当代文化境遇和生活空间的表现力及其局限性。同时,也通过希望这一展览,来与传统的美学观念及欣赏方式形成一种比较。
  鲁虹策划的“水墨都市”,则邀请了在都市水墨创作中有出色表现的75位国内外水墨画家人参加,旨在对这一创作状况作一总体的回顾和评估,剔除其中非水墨非都市的成份,继续深化这一实践和探索。
  张英俊和李光军策划的“韩国现代水墨展”,邀请21位韩国代表性的现代水墨画家参加。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现代水墨热潮,是东方水墨现代风格的先行,相对中国90年代发生的现代水墨和当代水墨运动,有其参照、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藉此一窥水墨画这种艺术形式在海外的发展趋势和探索方向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审视水墨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语境和视觉艺术中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理由,展望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
  参加本届双年展的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捷克、马其顿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124位画家的近三百多件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从各个侧面,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水墨画创作的崭新风貌,显示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感召力。来自不同民族和国籍的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家,各自发挥出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使得本届双年展在艺术风格上更加具有当代性、多元化和国际性,同时也一如既往地秉承了这一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本届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五位美术理论家就当今水墨画发展现状及本次展览的五个主题做专题演讲和介绍。
  深圳举办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双年展,充分发挥了这一年轻城市近年来文化建设上的特殊优势。此次活动将成为本年度在深圳地面上继“文博会”后的又一文化盛事。其中设计水墨的大胆设想,也为打造深圳“设计之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届双年展的宣传情况由印刷出版和媒体报道两个部分组成。五个主题展将分别汇编一本正度12开、彩色精印的画册。本次活动的所有印刷品的形象均由王序设计公司设计,由深圳雅昌印刷集团公司承担印刷。
  专程来深对本次展览活动进行专题报道的主要新闻单位和专业刊物有:《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美术》、《艺术当代》、《江苏画刊》、《美术报》;对这次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活动的机构有:《美术同盟》及《亚洲文献资料》;此外,深圳电视台、深圳有线电视台、《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香港大公报》等也将进行现场采访和专篇报道。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