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2011五月:赵金禾曹军庆对话孝感文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5-11 21:41
标题:
2011五月:赵金禾曹军庆对话孝感文学
2011五月:赵金禾曹军庆对话孝感文学
帖主/冷眼看烟花
赵金禾、曹军庆,你不可能没听说,却不一定了解。
赵金禾,刚从美国归来。他写诗歌,写新闻,写杂文,写散文,写报告文学,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且获过不少奖项。
90年代,他开始全力创作中篇小说。1996年,他共创作中篇小说11部。文学界称那年为“赵金禾年”,称他为“56岁的文学青年”。
曹军庆,起初痴迷诗歌,后来为更全面关注现实,专寻小说作为最佳表达方式。小说创作一发不可收拾。迄今为止,已在《中国作家》、《长江文艺》、《芳草》、《天涯》、《山花》等国内主流严肃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八十余篇,共计一百多万字。每年发表的数量都在十篇左右,计十余万字。他的短篇小说集《雨水》,获湖北省第七届屈原文艺奖(优秀奖)。评论界称其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们都是本土作家,是孝感文学的佼佼者。你想进一步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这个五月有眼福、耳福亲临现场接近他们。
在此前,我们先发征集话题帖,你们想听他们讲什么,或者你们对什么感兴趣,想探知什么,关注什么?
可以把你们的想法、建议留下来,他们好针对性现场演讲。
活动本着开放,自由,民间,对话的宗旨。
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大家可以把话题先留下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5-11 22:02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836-1-1.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5-11 22:06
期待////2011五月:赵金禾曹军庆对话孝感文学
从[烟花]的主帖开始,逐楼细看了一遍。
非常期待此活动。谢谢活动组织者的创意,谢谢。
本职工作事冗,近期文学界动向关注不多,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建议],不提了。
到时候带上耳朵听他俩说。
网上问赵老师和军庆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3 07:37
别把赵老师和军庆哥累着了。。。。
其实,只要见到了金禾老师,还是那样精神健旺,背着标志性的旧军用水壶,打着高分贝的哈哈大笑,然后我们也被感染了,痛快的笑。
就够了。。。。
其实,只要听到军庆亲口说,我还想写下去,会越写越好。
就够了。。。。
太大的题目,不适合他们。不是不能讲,而是----不听听他们闲聊,更可惜。
季超与金禾老师/军庆待一块儿,也很有几回。不逗他们谈文学,有小说咱自个闷着看,有时会边看边为某个情节笑起来,挺美。
希望赵老师代表咱中国参加[国际大笑比赛],为国争光;希望军庆酒量大起来,在李白酒隐过的安陆住,不能放开来搞酒,行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05
安陆崛起乡土作家群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本报讯 (记者唐晓安、通讯员程荣东)18日,省第七届合同制作家、安陆市文联干部曹军庆的小说集《雨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其近年来创作的24篇中、短篇优秀小说。曹军庆是孝感市唯一连续两届与省作协签约的中短篇小说作家,每年发表小说10万字以上。
安陆市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乡土作家,如小说名家赵金禾、曹军庆、黄世猛、汪新、魏波等;安陆作家创作的中篇小说《先生耐寒不耐热》、《后湾二月》、《那地方没有狗》、《朝朝暮暮》、《学习》、《阳光的收成》、《结庐在人境》、《忧郁》等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安陆还产生了很多散文、诗词、报告文学精品佳作。如赵金禾的《毛遂不避嫌疑》、杨进的《送小龟回家》曾先后入选全国中学统编教材;肖成强的《母亲把我从阎罗殿前拖回家》、魏波的《生命的杠杆》、黄世猛的《黄河的儿子》相继获全国大奖。
据统计,安陆共有5万多部(篇)小说、诗词、戏剧、报告文学、散文作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获奖,一些作品还被介绍到国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06
温暖的《太白风》 [zt]
秋夜,静谧;秋风,凉爽;夜空,星星闪烁。沏一杯碧螺春,捧一颗新星——《太白风》(2010年夏季号),茶的清香、墨的芳香,扑面而来,悠长、悠长……夜无眠,梦无影。
一
浏览《太白风》,脑海中跳出的第一个词:和谐。名家和新人“争奇斗艳”,“斗”出满园春色;十多个栏目“并驾齐驱”,协调统一,相得益彰。
“一个地方的文化名人,是那个地方的命运,是那个地方的名片”。赵金禾、曹军庆、易千元、魏波……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如雷贯耳,是安陆的“名片”。他们是我市文学的领军人物,成绩斐然,创作激情四射,活跃在安陆的文坛,粉墨登场全国文坛。一本期刊,有几位名家的作品,撑住门面,增加份量,吸引眼球,是编辑的企图,是读者的愿望。只有名人,没有新人,则无生机,也无潜力。作家摇篮,是办刊宗旨之一;推出新人,是编辑的责任。新人一个个“榜”上有名,其作品虽然不能同大家媲美,但作品的质量令人惊叹,篇篇都是上乘之作。这一个个新人,如夏夜的繁星,增加了夜的亮度,增添了夜的色彩。他们从《大白风》起步,走在文学的路上,寻觅自己的梦,丰富自己的人生。
《卷首篇章》《小说选粹》《散文佳作》《杂文新说》《诗乡雅韵》《漫画集锦》《翰墨飘香》等等十多个栏目,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品味,雅俗共赏。这些栏目没有AB角色之分,个个栏目都是A角,各俱特色,相得益彰,增加了《太白风》的厚度和宽度,也提高了《太白风》的品位。我市小说创作攀上新高峰,设置《小说选粹》实属无奈,只能优中选优;散文创作势头强劲,《散文佳作》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又一个圣地,领略了大自然秀美的风光,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人民性”;安陆漫画享誉中外,水墨漫画一枝独秀,欣赏《漫画集锦》,其乐无穷;诗仙故里扬名天下,诗词创作蓬勃发展,市诗词学会拥有会员1180人,《诗乡雅韵》为他们发表作品提供了方便,也见证了“太白遗风”犹在;安陆摄影风生水起,摄影艺术进入新天坛,《镁光聚焦》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杂文新说》给读者另一种味道,辣的味道,痛的感觉。
二
凉风习习,身心俱爽。捧读《太白风》的每一页文字,心窝暖暖的,由此,我又想到第二个词:温暖。作家曹军庆一路走“红”,其小说《代价》“含有一股风情”,读着有味,想读,但不敢妄加评论。李白,一个很有温度的名字,温暖着国人,也温暖着安陆人。老作家赵金禾的《城与人》,向我们推荐了小城的“文化高人”——张昕。李白温暖着张昕,张昕温暖着李白的粉丝们。曹军庆、赵金禾两位作家,他们就是安陆的“文化高人”。周芳老师,我曾经的同事,她的文字清新亮丽,具有女性柔美之特点。她的小说《我是一只蜗牛》,刻画了一个隐忍和坚忍的女性形象,“这只‘蜗牛’永远没有爬到鲁家后院的墙顶,却让鲁迅在‘绝望中挣扎’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冷面英雄,她成就了他”,她生不能走近鲁迅,死也不能靠近鲁迅。朱安——这只“蜗牛”,爬进了我的心中,我为她叹息,也为她骄傲。“书法——翰墨凝香,词赋——古韵清和,水墨——指语青山,漫画——平仄万重丘壑”,散发着光和热,如冬天的暖阳。
三
悠悠涢水,滋润德安沃土;巍巍碧山,装点涢城风景。
李白来了,又走了;他去了,太白遗风还在“吹”,吹绿了安陆的文学艺术界,《太白风》这朵奇丽的小花盛开了,红杏出墙,绽放在德安的土地上,也绽放在安陆人的心中。
(《太白风》由安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编辑魏波老师约我写篇评论,于是斗胆写了这篇短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08
孝感市作协
一、会员情况:
会员人数:196名,其中女会员33名;27岁以下20名;47岁以下127名;55岁以下156名;56岁以上31名。
代表作家简历:
赵金禾,男,中共党员,1942年生,安联市文联退休干部,省作协理事,在《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北京文学》《人民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作品一百多万字。
曹军庆,男,1963年生,安陆市文联干部,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雨水》,在全国各地主流刊物发表文学作品一百多万字。
刘碧峰,男,1957年生,中共党员,孝感市作协主席。发表作品近二百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一盘下酒菜》、散文集《短文百篇》、报告文学集《花园人与彩神》等。
朱晓玲,女,自由撰稿人,中国作协会员。在《中国作家》《长城》等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冬日的季风》、《朱晓玲作品自选集》。
张弛鹏,男,中共党员,1966年生,汉川市地税局办公室副主任。在《长篇小说•海外版》2007年第2期发表长篇小说《罪石》,出版有长篇小说《大何有水》。
龚义成,男,1957年生,汉川市作协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红蓝辇》、《大野》等。
李汉超,男,中共党员,1963年生,应城市教育局干部,出版有诗集3部、散文集一部,在全国各地发表作品千余件。
南飞,男,1964年生,应城市东马坊文化站干部。出版有诗集两部,在《诗刊》《星星》等报刊发表作品近2000件。
黄河,1956年生,中共党员,云梦县人大干部。出版散文集两部。
赵俊鹏,1957年生,中共党员,云梦县文联副主席。在全国各地发表诗作千余首,出版散文集一部,诗集三部。
陈大超,1958年生,自由撰稿人,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千余件。
二、文学活动:
1、举办纪念《延座讲话》六十周年座谈会。2002年5月23日,为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孝感市作协邀请骨干重点作者三十余人进行座谈,会上,与会者就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文艺表现形式,本市文学创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为孝感文学的新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举办《槐荫文学》创刊百期座谈会。2006年1月24日,孝感市文联、作协联合举办《槐荫文学》杂志创刊百期座谈会,与会作者60余人,会议就提高刊物质量、推出文学新人,打造地方特色、永葆创新精神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著名作家刘富道、刘醒龙、刘益善、管用和、王新民、王浩洪等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真知灼见。
3、举办长篇小说《舍身崖》研讨会。2006年11月28日,孝感市作协主办余行玉长篇小说新作《舍身崖》研讨会,与会的20余位专家学者对这部小说的创作得失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对我市长篇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了分析。
4、举办《孝感晚报》文学作品研讨会。2004年4月28日,孝感市作协与《孝感晚报》联合会主办了文学作品研讨会。会上40余名作者对五年来《孝感晚报》刊发的我市作家的20余部中长篇小说从思想、艺术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近几年孝感中长篇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举办农村题材创作座谈会。为了提高农村题材创作水平,孝感市作协于2007年12月、2008年8月连续两年召开全市农村题材创作座谈会,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 驻地与联络方式
孝感市作协与文联合署办公,办公地点在市委大院小6栋,联系电话为0712-2856447,联系人,沈腊梅(信息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10
乡土作家曹军庆作品研讨会在安陆召开
乡土作家曹军庆作品研讨会在安陆召开刘醒龙、陈应松等文学“大腕”到场助兴 本报讯(记者卫冬 余恒)由安陆市委宣传部、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长江文艺》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安陆籍)作家曹军庆作品研讨会11月30日在安陆隆重召开。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安陆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唐代诗人李白酒隐安陆十年,留下了一百余首不朽诗篇,宋代安陆宋庠、宋祁在中国文坛极负盛名。近年来,安陆文艺不断得到发展和繁荣,崛起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乡土作家群,不少精品力作在省内、国内屡屡获奖,作家曹军庆就是近年来涌现出的突出代表。曹军庆目目前已在《上海文学》、《长江文艺》、《芳草》、《天涯》、《清明》、《山花》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万字。曹军庆短篇小说《什么时候去武汉》还获得《长江文艺》2003年度小说奖。 著名诗人梁必文、《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著名诗人刘益善,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芳草》杂志社主编陈应松,著名作家刘富道、赵金禾,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川鄂、张洁等文化精英应邀参加研讨会。与会著名作家一致认为,曹军庆在文学创作中具有开阔的视野,能够运用一些先锋的写作手法来反映社会底层平民生活的作品,其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能够引起大众读者的共鸣,是我省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11
灵魂的一盏灯
我的文学导师著名作家赵金禾常说,文学营养着我们的情感!
我的好哥们作家曹军庆说,文学可以点亮人心。
通过文学的故事和语言,我们会获得优雅的心情和感受;会获得智慧和见解;会获得高雅的情调和不俗的眼光。
文学是抚慰灵魂的一盏灯。只要我们走近文学,不论你在什么境遇里,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它却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的心灵越来越丰富完美,使你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喜欢。
著名作家张艾子为我的散文集《永恒苦旅》作序道,人生,其实不过是一些偶然的片断。有些片断散落到风中,有些片断留存在记忆中间。当一个人把记忆中的片断演化成文字,他就成了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一个学会了用文字进行思考的人。也许写作者并不需要我们去定义,因为写作者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自己,用文字呈现自己,同时也成就自己。文学很艰难,文学其实也很简单。文学可以是激情四溢的诗歌,可以是细节繁复、冲突迭起的小说或者戏剧,也可以是充满意趣和情思的散文。无论一个写作者选取何种方式行走在文学的崎岖道路上,只要他是真诚的,用心去感受过,他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也许他收获的只是一枝一叶,但他不再一无所有,尤其重要的是他和文学有了亲密接触。这是一种非写作者无法体会的幸福。
作家柏青说,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走近文学的。
文学是人学。没有一本书把人写得这么像人,这么将人们的未来展示得这般美好。文学在于奔走呼告,在于泪流满面的时候不忘把微笑留给对方。当万物沉寂的守候并且等待着黎明的时候,我们静静地,静静地等着……把自己的希望化成一束黎明的光线,牵引着所有的人慢慢走向我们精神栖息地。走进神圣而理想的世界。文学如果在一个时代被放逐,被蒙难,一定会反激出人们对其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更大的热情。所以,我们对文学有不变的热爱,对中国当代的文学更是深具信心。我们说,人是自觉自由的主体,他要求从根本处把握,从哲学上超越,从而揭示生活的不合理,求取人性的完满。文学帮助我们达成了这样的目的,并提供给我们反思他人和自身的纬度,因此说,文学是这个时代正在到来的灵魂,有着比我们的想象还要神圣的意义与价值。文学是要捍卫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追求,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世界——而这些是人类得以存在到今天的根,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唯有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追求,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世界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才能把今天处于生存极限的人类,转危为安,把人类引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人的精神,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类的本质,而物质生活,经济活动与其他活动,是人类世界的表象。文学可以表现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一切的复杂世相,并适度地予以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从而让读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实与可信,更重要的是,它还批评它们,让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从而至少在那个时刻,把自己交给了神圣的真理与正义,进而培植起理想,涵养出道德,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站在生活的反面的,通过批评,它使社会保持了健全的理想,同时也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了自己的价值。马尔库塞说:“只有当形象活生生地驳斥既定秩序时,艺术才能说出自己的语言。”能这样说出自己的语言,文学也就站住了。
以前只是觉得,文学是一种爱好,或者是理想,是爱与关怀,是人学。后来知道,文学也是学术,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再后来,忽然觉得文学是一种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那自己又为什么选择这玩意呢,没了激情之后,仍然死心塌地。不过有时候,偶尔地忽然有些非常奇怪的想法,觉得文学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越来越接近于它起初的发源了。原始祭祀、原始宗教,抚慰生灵的恐惧与孤独,提供、挖掘些激情出来,探索前瞻,娱乐现在,反思逝去,是一种很柔软的东西。物质、法律、理性甚至道德、情感照顾不过来的东西,都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宣泄、关照、对应、默契。
人类的自私和贪欲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动物的野性,人类自身是无法消除的。每当人类野性难驯时,哲学家就像招魂的巫师,警醒人们还有个精神家园,并引领人们回归到这座精神家园。以使人类不要付出太多的代价。
而文学只是告诉人类除了物欲以外,的确是有一座精神家园,那里也有除了真实世界之外的树木、花草、河流、山川、阳光、空气——而文学和所有的文化艺术,便是那个世界里的装饰。即便当不得饭吃,做不成衣穿,更换不成钞票挥霍。但终究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另一个世界。
文学还在于尽力而为地装饰好人类的精神家园,让追逐物欲生活的人们,在迷途中看到一堆篝火、一盏灯。更让那些物质的弃儿,在绝望当中看到一线希望,看到精神世界的美好。
亲爱的朋友,此刻, 我正在想你……让文学为你、为我,为你我孤单的灵魂点上一盏清灯!(永恒苦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11
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旅游[zt]
--安陆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今天在坐的都是安陆人和在安陆工作的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无不希望安陆快速发展。我是一名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是我的本分。
今天我想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旅游》为题谈谈我的想法和建议。因为工作之便和对安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化内涵的无比热爱,我游览了我市白兆山、钱冲、太平寨、龙王寺、青龙潭、三陂港、车盖亭、寿山、吉阳山、内府河等山山水水,考察了夏家寨、晒书台、王古溜、江家竹林等古文化遗址遗存,拍摄了大量照片,写了一些游记和散文,在论坛和博客上进行了一些宣传。有些地方如白兆山、钱冲、龙王寺等,我去了不下十次,但从不觉得厌倦,每次都充满了新奇和渴望,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新的收获。
说实话,安陆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品质独特,具有极其明朗广阔的开发前景。概而言之,我市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七大独特优势:
1、得天独厚的李白文化。李白只活了61岁,却在安陆度过了最珍贵的十年,留下了《山中问答》等百余篇千古名诗,留下了桃花岩、白兆寺等十数处遗址遗迹。李白在安陆娶妻生子、醉酒吟诗、交朋结友、大展才华,他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的人生理想便是在安陆确立并为之奋斗终生的,所有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民间传说中都有浓墨重彩的记录。四川江油,安徽马鞍山,都不能和安陆相提并论。李白文化资源唯安陆得天独厚。
2、称雄中华的银杏文化。银杏树是自然界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世界植物宝库中的珍品,被誉为活化石。而我们安陆就非常有幸地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古银杏群落,百年、千年以上大树随处可见,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那春的碧绿、夏的丰硕、秋的金黄、冬的凝重,无不吸引着天下游客争而观之。
3、辉煌灿烂的红色文化。安陆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安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血与火的革命乐章。钱冲革命旧址群已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家棚革命纪念地包括李先念驻扎过的四张湾、张家冲、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旧址黄家柏树湾、国共美三方代表谈判旧址祝家独屋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发展旅游产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
4、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安陆是历史上的郧子国、安陆郡、德安府所在地,古文化遗存和地下文物十分丰富。夏家寨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4700余年的历史;晒书台遗址属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位于木梓乡柏树湾王子山上的唐王妃墓,出土过大量金、银、玉、瓷器和罕见的波斯银币。新中国成立以后,安陆博物馆先后征集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5000余件。我市出土的文物其最大特点就是每个时期均有,中生代有恐龙蛋化石,新石器时代有石斧,商周时期有陶纺纶、陶网坠,汉代有陶兽,唐代有铜壶、铜镜,宋代有瓷碗、瓷枕。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各个时期人们认识安陆、改造安陆的历史进程,是研究安陆历史的实物凭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遗存和文物,是丰富促进我市旅游不可多得的最佳资源。
5、闻名遐迩的自然风光。"涢水浓于酒,碧山俏似诗。"白兆山,"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府河水,"载得满船明月去,长天一色镜新磨";太平寨,古木参天,山势险峻,古堡旧寨,雄奇壮观;银杏谷,千年古树,万种风情;龙王寺,一水如镜,群山环绕,层岚叠翠,冬暖夏凉;车盖亭,西北浮云,亭亭如盖,造型奇特,古朴传奇;三陂港,碧波万顷;青龙潭,波光粼粼;三台八景德安府,万紫千红安陆城。风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6、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安陆既是李白故里,也是闻名全省、全国的银杏之乡、漫画之乡、足球之乡。陈建平、张昕、王清的李白研究,赵金禾的中篇小说,曹军庆的短篇小说,蒋剑的二指禅功,王顺华、张文斌、徐庆雄等的水墨漫画,易家镜、池云华、周钊、段家强、李万强的摄影,聂武、刘光明、周明华的书法,寇爱明、王曦初、李胜春、吕明山等的赏石盆景,还有一大批深得太白遗风的诗词作者们,他们的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名次和影响。所有这些无不为我市的旅游注入了浓厚的现代地方文化内涵。
7、称霸孝感的网络文化。安陆目前有安陆政府门户网、安陆新闻网、槐荫论坛·安陆版、安陆论坛、安陆在线、安陆人社区等多个网站、论坛,其注册会员和在线人数均居孝感各县市之首。网络名星如白店游子、目录、阿星、龙夫、山高水长、水易居、捕风捉影、魔鸟、李云峰、记得那一年等在整个孝感知名度和威望都颇高,在槐荫论坛精华贴排名中,前20席安陆独占7席,且第一第二都被安陆占有。我亦爱飞网友在湖北省网评征文中三次获奖,在整个孝感绝无仅有。网络的巨大宣传力量在我市得到了充分体现。钱冲的旅游热就是安陆的网友和摄友在网上炒起来的。
总之,我市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在旅游开发上也做了很多前期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编制、修改、完善了《安陆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白兆山旅游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为景区沿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召开了全市旅游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安陆旅游业的决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告》,初步恢复了李白在白兆山的部分遗址遗迹,新建了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景点,开辟了白兆山历史文化名人旅游区、钱冲生态旅游区、太平寨自然风光旅游区、府河水上旅游区等几大景区,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宣传促销招商力度。所有这些,为全面发展安陆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目前国内旅游产业发展总的趋势及周边县市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对安陆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认为安陆山不高、水不奇,缺乏有影响力和观赏性的旅游资源;部分乡镇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轻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炸山采石伐树,追求蝇头小利,看不到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和难以恢复,忽视旅游资源的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资金投入旅游产业,没有形成举全市之力办旅游的局面;旅游人才极其缺乏,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旅游产品的开发相对滞后;景区周边综合管理协调不够,缺乏力度;文化资源深藏闺中,宣传不够;旅游基础薄弱,各景区的交通食宿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旅游名市"的目标,我特提出如下想法和建议:
一、明确定位,打造品牌。安陆旅游怎么定位?应该定位于湖北除武汉、宜昌外的中等旅游城市,构筑武汉--安陆--随州--襄樊的鄂北旅游路线,把安陆打造成这条线路上最靓丽的一点。具体定位于一点三线。"一点"就是白兆山,"三线"就是太平寨龙王寺旅游线,钱冲古银杏群落旅游线,青龙潭、车盖亭、三陂港旅游线,制定好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的旅游方案。我市旅游业必须打造品牌旅游,具体就是打造李白牌、银杏牌。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品牌。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登峰造极的诗人,安陆的酒滋润了他的诗情,安陆的山增强了他的豪气,我们安陆摊上了李白,就要抓住不放,李白喝了安陆十年的水,我们就要吃李白千年的饭。全世界没有人不知道李白,除非他是文盲。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李白效应,使安陆李白牌旅游立足湖北,冲向全国。同时,要重点打造银杏牌。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将钱冲天然古银杏群落作为和李白品牌相得益彰的两个品牌来打造。
二、真抓实干,任务分解。对李白纪念馆的馆藏、博物馆的文物、图书馆的善本书等,要尽快改善陈列设施,使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白兆山重点景区,要挖掘、整理李白文化内涵,形成统一的宣传口径,印制统一的宣传画册;对城区老河街、古城门、古城墙等,太平寨的古寨、古长城和邓氏家宅,安陆城区著名的"三台"、"八景",要重点加以保护和修复,以增强安陆千年古城的风韵;对钱冲每棵百年以上的银杏树的保护要挂牌落实到人;关于李白和钱冲银杏有关传说与故事的搜集整理编写,要抓紧完成;革命旧址的保护和文物保护标志的挂牌;农家乐的建设、宾馆的修建;旅游线路的安排、旅游车的落实、旅游指向牌及路标的设置;旅游人才的培养等,都要落实到单位到人。有些工作其实花钱不多,但能产生巨大效益。凡投入资金的单位政府要统筹考虑今后的回报,以激发大家的投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三、用心包装,强化宣传。要以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主题,精心制作各类介绍安陆历史遗产、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的宣传画册、明信片、电视专题片、音像图文资料,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对"李白"和"银杏"品牌进行包装,并通过举办同乡恳亲会、各类旅游交易会、李白文化节、银杏文化节、钱冲银杏摄影展、白兆山风光摄影展等活动,展示我市丰富灿烂的文化、无限美好的风光、独具特色的风俗。同时要加强与武汉、襄樊、宜昌、十堰等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宣传,让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安陆有"李白"和"银杏"品牌,是个值得一游的很有魅力的地方。
四、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目前,我市旅游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强化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主导作用,着力解决好旅游投入机制问题。一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旅游业;吸引"三胞"回乡兴办旅游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的老板回乡开发旅游业;鼓励旅游区内的农民开办家庭旅馆、餐馆、商店,调动个人、集体、企业家、社会等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投入发展机制。二是通过各种关系,争取省财政、省计委、省旅游局的政策支持。三是充分利用农业、水利、交通、林业、扶贫等项目资金进行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利用文化体育专项资金进行文体设施建设。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老板和大型旅游企业来我市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业的资本营运,以形成全方位投资旅游产业的局面。
五、开发产品,形成气候。目前安陆各景区完全没有旅游产品,景区处于原始初放状态,只有钱冲的农民卖点自家的白果和香菇,连矿泉水和电池都没有卖的,更别谈旅游产品和工艺品。我们要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李白文化是安陆市发展文化旅游的依托,银杏系列产品是具有很高医疗保健价值的旅游商品,我们要紧紧围绕"李白"和"银杏"品牌产品作文章,要把安陆的漫画、摄影、书法、赏石、民俗融进产品中去,使旅游产品注入文化因素,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要大力开发生产独具安陆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风味小吃和仿古工艺品,认真开发银杏产品、精美食品、书法艺术品和民间手工艺制品四大系列旅游商品。,
六、加强管理,持续发展。要理顺各方关系,统一协调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充分调动景区景点所在地乡村和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要树立"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意识。旅游项目、活动内容、风格等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禁止滥伐树木,禁止开山采石,禁止破坏水体,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不断延长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要组建多家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开通市区主要旅游景区和武汉、荆州、襄樊、神农架、宜昌等地的客运线路。改善市区到太平寨、钱冲、青龙潭等主要景区的交通状况。在府河沿岸建设旅游专用码头,大力发展水上观光旅游。要大力培训旅游人才。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安陆旅游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这是一本万利、高雅环保的事业,愿我们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安陆品牌旅游,让别有天地齐名桂林山水,钱冲银杏盖过香山红叶,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安陆旅游的春天一定会早日来到!谢谢!
(根据董磊初稿、朱华新主席、张昕老师的建议修改于2009年1月3日9:23)
(二稿于2009年1月6日11:2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13
安陆作家曹军庆于2009年6月25日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安陆市作家协会主席曹军庆是我市文学界杰出代表,最近十年来,他在《芳草》.《清明》,《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十几种国家级大型文学刊 物上发表七十多篇中短篇小说,其中 “什么时候去武汉”获《长江文艺》2003年度优秀作品奖。《弥留之际》获首届(完美)中国文学奖。从2004年起曹军庆连续三届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每届2年)。这在我省是不多见的,也是孝感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家。 jFBLElE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14
赵金禾
1941年出生于湖北黄陂,曾任湖北省作协理事、孝感市作协副主席、安陆市作协名誉主席。
赵金禾第一次与文学“亲密接触”源自于黄陂天河珍珠小学。当时,他的一位姓鲁的老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首诗,入选周扬和郭沫若主编的《红旗歌谣》,小小年龄的赵金禾被吸引住了。在鲁老师的指导下,他自己尝试着进行诗的创作。1956年,15岁的赵金禾的诗作《日落河沙滩》发表在省报上,他得到了3块钱的稿费。他一直将稿费单压在枕头底下不取,放过了期。从此,他爱上了诗,开始向往文学的殿堂。
对文学的热爱,使赵金禾如饥似渴地阅读起古今中外的名著。从中专开始,他都要挤出时间读书,像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吃饭一样,几十年来从不间断。《红楼梦》读过七遍,苏俄文学、欧美经典他都广泛涉猎。“闭门即是深幽,读书随处净土”,他在读书中丰富自己。他说,文学需要根基,更需要材料库。读书让他获取精神营养,生活成为他灵感喷发的材料库。
从师范毕业后,赵金禾从事过教师、演员和记者等职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的人生经历,锻炼了他写作的能力,丰富了他创作的题材,更是他人生的宝贵财富。
厚实的生活积累、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文字驾驭能力,使赵金禾在文学殿堂里游刃有余。1991年,赵金禾的中篇小说处女作《文运》在《清明》杂志上发表,他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中篇小说创作中。1996年,中篇小说《学习》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头条上刊出,在文坛赢得了很高评价,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那一年,他共创作中篇小说11部,其中有两部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他的中篇小说创作由此达到了高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15
对于自己的审视[z]
——赵金禾答问
题记:应邀到学校或社团文学讲座,我总要留时间与听众以
问答方式互动。问者随心,答者尽意,心灵抵达,意趣交流,
总让我感动。下面是我保存的提问纸条的有关摘录,及回答记
忆,算是给《孝感文化人》一书约稿的自供状。
问:你的写作动因是什么?
答:我小学的一位老师是诗人,叫鲁合。他五六年就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诗作。他教我什么是写作:表达内心美的感动。我试着写诗,居然发表在武汉的大地方。我想毛主席会看到吧,郭沫若会看到吧,我喜得去山坡上翻跟头。得到两块钱的稿费,几乎是父亲半年的劳动收入。那时候父亲每天劳动的工分价值只能买一包大公鸡的香烟。这也许是最早的名利思想的朦胧驱动。一个纯洁的行为,有时不完全是纯洁动因。后来的升华,是一个人的再生过程。
问:你是怎么看待作家及你自身的?
答:作家不能不写作。写作不一定就是作家。尤其是作家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如今,作家贬值。当别人叫我作家,或媒体称我“知名作家”,我就问自己,有愧还是无愧?《爱情婚姻家庭》杂志曾在卷首发表《作家赵金禾答本刊记者问》,清样传给我,有“著名作家”四个字的头衔,我用粗笔狠狠地删去,则批:作家一词,足以显示其分量,我还担心我是短斤少两呢。
问:你是怎么处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答:我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唯有勤读书而多为之。我常爱做的一件事是:唯有勤读书而多为之。这是古人的实践经验。我经历了功利性很强的读书阶段。这也不全是有害。62年在孝感师专上学的时候,我一学期要用三个借书证,那上面的记载都是满满的。许多同学一个借书证的一半还没用完。这是吃在肚子里的东西,像我们黄陂俗话说的,不看锅里粥,只看脸上肉。读书就像是长肉,长身体的。后来呢,再后来呢,后来的后来呢,读书的功利不再是光为长肉,而是为着心灵,生命。以前的读书时间总比写作时间少。现在读书时间是一半对一半,以至更多,周日还成了我的读书日。不是大师们的经典书我不读。这是我的读书朝圣。爱尔兰大师级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世界公认的最难读懂的书,也是世界公认的一部二十世纪的史诗,杰作。我前年读过,读的盗版,去年又买了正版,每天读几页,让我感到史诗就是史诗,杰作就是杰作,大师就是大师。我敢说,如今作家,包括像样的作家,怕是不能够静下心来读它的。他们有出版商捧着,有媒体追着,有市场撵着,哪静得下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能做到这样是福。
问:你能说说你是哪类作家吗?
答:我属于运气不佳,才气不大的那种。我不是走红作家。我服气。老天造就了我这样一个人,我就服从上帝分配吧。我是“这一个”吧。没有“这一个”是单调的,不能带彩的。这也是我这个作家存在的理由,被忽略可以,被抹去没理由。寻乐境乃学仙,避苦境乃学佛。我活在自己的境界里寻乐,也叫“诗意地栖居”吧。用农民的话说,石头砌墙,大石头还要小石头塞呢。做个小石头也不坏。
问:你的经历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答:哈哈,问得好。我正想说说我的经历没由头呢。我当过教师演员记者文化馆长及文联干部,一直浸泡在文化的汤汤水水里,与官场又不无关系。所以我的中篇多是官场文化小说。“官场文化小说”是我的定义,与官场小说有区别。北京的书生网认可了这个定义,集束了九部中篇作为看点和卖点,也引起了评论家注目。这就是我经历的命运。我读大家的作品,总想了解大家的经历,钱钟书的观念是,你读我的作品,感觉鸡蛋好吃就是,何必要关心母鸡呢。我不以为然。蛋好吃,我就要弄清下这只蛋是个什么样的母鸡。人们为什么喜欢吃土鸡蛋而不喜欢吃洋鸡蛋?就是母鸡不同嘛。作家的作品逃脱不了作家的经历。红学研究的热门之一,就是研究雪芹的经历呢。研究作家经历,更深邃理解作品。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作家怎么样将自己的经历变成作品的。昆德拉说过,小说家拆掉他自己的房子,建筑小说的房子。在孝感的一次文学讲座上,我打出了我的旗号:既要研究蛋,也要研究鸡,扯蛋又扯鸡。听众中的写作者在槐荫论坛文学网上就此发表帖子,跟贴的回贴的,很是热闹了一阵。我的结论是,对于写作者说来,经历是没有多余的,即便是痛苦的,尴尬的,见不得人的。
问:读你的作品,总感到一种味,一种温馨的感动的意味,这是你的追求吗,包括语言,或者叫风格?
答:谢谢你读出我小说中的那种意味。说追求,我也不是有意。说没有追求,我也不是没有那种意识。这还是与我个人的气质、经历有关吧。有两个骑自行车的人,一前一后,骑在泥泞路上。前面的人故意骑慢,也不让路,有心逼着后面的人倒在泥水里。他得逞了。后面的人呢,带着满身泥水,车也不扶,爬走来就掏出水果刀,一下将前面人的耳朵割下来了。残酷吧?我写不这样的残酷情节。我的人物总是残酷不起来。有的作家很善良,但他就是写得出那种残酷得惊心动魄的残酷来——揭示人性恶的一面。我不行,我喜欢温馨,我寻求与人类共生的感动。这也注定了我的小说缺乏大气的批判力度吧。说到语言,我要说我是得益于《红楼梦》。我读过五遍半《红楼梦》(有记者写成七遍,更正)。你听听《红楼梦》里的语言:“摸到这里来了?”一个“摸”字传神。“少搁些油”,一个“搁”字的音响效果都出来了。“下死眼把贾芸盯了两眼”,“下死眼”不是比任何形容都好?红楼梦的语言语境,在许多作家笔下都死了,你自己去比较就知道的,不用我多说。我感到些微得意的是,十多年前的几部中篇小说,如《后湾二月》,《请你吃咸菜》,被大学的语言学家作为语言研究的文本,我就想,哦,搞没搞错啊,我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呀?哈哈,小文人得志心态,只是不猖狂。
问:你如何评价你的文学成就?
答:不好意思,我真是不敢说我的所谓文学成就。成就,是蛮吓人的字眼,我从来不用,或者慎用。据我所知,国外对文学成就通常有五个标准,一是大量发表,二是有选载或转载,三是有评家的评论,四是入集(即选入一些版本),五是上教材。要是按这个标准,我是勉强接所谓成就的。但国情不同啊,谁跟你用这个标准啊。所以我还是不敢说我是如何的有成就。有记者写了两位著名作家关于成就方面的报道。我这里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著名作家,没有半点调侃。我不想说出他们的名字也是因为他们太著名。第一篇报道其中写道,他的文章《丑石》上了初中语文课本……我一下子到自己,我一喜,我的杂文《毛遂不避嫌疑》,就是高中与中专教材,我赵金禾怎么一直没把它当个值得骄傲的成就呢?再一篇写道,那一年他发表了九部中篇,其中有五个刊物头条……我一惊,96年我发表了11部中篇,有六个刊物头条,其中《人民文学》就有两个头条,我赵金禾怎么一直没把它当个事呢?你们别笑,自那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亮出这个“成就”(我还是要打上引号)。当我走到我们省著名或全国著名的作家面前,我这小地方的作家就不至于胆怯。譬如那篇叫做《毛遂不避嫌疑》杂文,88年以来,已经十九年,一直是高中与中专教材,被称为现代文经典,收入多种教学经典文版本。看这势头,肯定比我活得长久,我还能要有什么野心呢?知足知足。
问:知道你是一九四一年出生的,66岁,正是66大顺。听说你还坚持冬泳,一定还有自己的宏伟目标是不是?
答:我是不是要告诉你我的“宏伟目标”,我想我还是不告诉你为好。我仅仅能够告诉你的,是我崇尚庄子的话:出为不为。也就是说,如果说我还会有什么作为的话,我不是刻意,而是出于自然。网上有网友发贴说,赵金禾哪里去了?还有人直接问我的好友陈大超,怎么近年不见赵金禾的大东西?我顺告关注我的人们,我活着,我会干活。我坚持冬泳,每天清晨到武汉长江二桥底下冬泳(现居武汉),不是冲着长寿,是求得健康。谢谢你的吉言,66大顺。我喜欢听好话,这也是我的一大业余爱好。呵呵。
赵金禾小档案:1941年生于黄陂天河农村。当过教师演员记者文化馆长,退休前在安陆市文联供职。53岁以后专事中篇小说写作。有50部中篇问世。其中《学习》是代表作,选入《人民文学》半个世纪文学检阅的精品文丛。喜欢运动。喜欢打起哈哈笑。也喜欢演讲。他说他想的总是比他讲的好,他讲的总是比他写的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18
我爱你,我的天堂
赵金禾
坐木船去清江高坝洲库区的岛愚人岛。没有风。没有浪。扯起了蓬是给我们这些游者增添情趣。我坐在船头,不见哥哥岸上走,但见同船苏桃香等女性同行一个水淋淋的,煞是可爱。水又是清清亮亮。山又是郁郁葱葱。我忍不住唱:我爱你,我的姐妹,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我篡改了腾格尔唱的《天堂》。另一条船上的男同胞鼓起掌来,带动了女同胞的掌声。
这次清江画廊中秋笔会的一次次联欢,我只爱唱这《天堂》后面的“我爱你”一节,我的名字便成“我爱你”了。一位令人敬重的漂亮女士叫冯瑛,是长阳县旅游总顾问,也是长阳县清江画廊营销中心总经理,一直陪同我们。她握着我的手说,我最喜欢腾格尔的《天堂》了,我不找腾格尔,我就找你赵老师。我说我叫赵老师吗?她笑说,哦,“我爱你”。周围的人大笑,笑得开心。
离愚人岛大约五百米,或许是一千米,我穿着短裤跳下船,尾随着木船游起来。诗人谷未黄在另一条船上朝我喊,裸游呀,裸游呀,这么好的水为什么不裸泳啊。有人为我担心,尤其是那位从香港来的特邀佳宾何先生怕我出危险,要我上船。好心的同胞不知道我是长江上的冬泳者。他给我的温馨像清亮的湖水,让我浑身通透。
这清江水,是我的天堂。这天堂是用水建筑的。有仙人寨仙人的粉脂气味。有清江大佛的佛音渺渺。有兰草谷的兰草幽香。我在天堂里嬉水。仙女们是不是躲在一边濯洗秀发?我用四肢把上帝的浴室弄得波起浪涌,搅得一踏糊涂。我的皮肤又光滑了一层。我的心又青秀了一回。大观园里的情种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他没来清江,他没有这天堂的体验,怪不得他不懂真正男人是水铸的刚柔。
在愚人岛住了一夜。夜的裸泳是属于那些勇敢的心。上半夜,带着篝火晚会的余韵,我睡在野外帐篷里。水气被帐篷阻隔,我掀了这劳什子,去与谷未黄摊在停泊水边的木船上。水气裹着我,把我升腾起来似的,我翻身落到水里。这回我是裸游了,也裸唱了:我爱你……水那边有 “我爱你”的回应。水里荡舟的同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话写在这天堂的水上。我睁眼闭眼都能读到它。我游在这天堂。游在老子的水里。我的形体实实在在,我的内心空空虚虚。明天我又是一个接纳万物的新我。人生是一个自身自在的旅者。无论是前面或是后面,都只是一个人的车站。一个生命的过程:在路上。我带不走青山。带不走碧水。带不走木船。带不走愚人岛。带不走清江。带不走画廊。我只能带走我。带走我的感受。
留下的,是我的爱。
05-9-2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20
在美国“卖艺”的
中国作家
□陈大超
赵金禾去美国之前,我笑着跟他说:“你敢带着你的葫芦丝,到美国街头去表演吗?像那些在街头卖艺的人一样?” 2010年10月18日,他从武汉到上海,坐飞机到美国探亲去了。他的行囊里,装着他的宝贝葫芦丝,还有他刚学会不久的陶笛。三年前他学会了吹葫芦丝,走到哪里,都要把它带在身上。
只要说到赵金禾的年龄,人们没办法不发出惊呼。自然就有人问到他的养生秘诀,他说:“这还不简单?就是让自己活得快活呗!就是怎么快活怎么去活呗!”但当他说到他的快活生活时,别人又啧啧连摇头,说:“这个我们学不到!”———他竟然说他下雪天里到长江里游泳很快活。
他一直到现在都喜欢哈哈大笑。他的哈哈大笑曾经害得他险些丢了命———丢掉政治生命,领导一再不批准他入党,也不提他的干。这就等于是卡住了他的政治生命啊。原因其实也简单:领导在上面讲话,他竟然在下面笑。原因是领导对着讲稿念出了错别字,他觉得有趣。这样笑过几次,领导就得出一个结论:这人太狂了。事实上,他遇到所有有趣的事都会笑。在那个年代,没有“政治生命”的人可是会被人看不起的。为了让人看得起,改不掉哈哈大笑的他,就更是让自己埋头苦写。他不仅写文艺节目,写诗,还写散文,写评论,写小说。他的评论很快就登上了《人民日报》、《红旗》杂志。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活跃了,赵金禾的思想更活跃了。他的杂文和小小说,竟然被县政府当作文件转发。这种新鲜事,我给它写成新闻,很快就登上了上海的《文学报》和广州的《羊城晚报》。接下来,是他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一篇题为《毛遂不避嫌疑》的杂文,被编入全国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册,他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教科书作家”。
那时候,到处流传着他的不同版本的传奇故事。有一次,我到乡下搞调查,一个村会计听说我跟赵金禾好得无话不谈,便阴笑着说:“你说说,赵金禾家的被里子是什么颜色?”还真是把我问住了。见我愣半天答不上来,他不无得意地说:“人家赵金禾家的被里子,统统都是白颜色!”见我仍然露出不解的表情,他就继续说:“人家赵金禾睡觉,睡到半夜突然来了灵感,便猛地坐起来,把被子一翻,就在白色的被里子上写文章,写完了,翻过来盖在身上,又继续睡他的觉,第二天起来,他把写在被里子的文章,抄在稿纸上,投出去就能发表!”我回到城里,就去翻赵金禾的被里子,哪里是什么白颜色呢?赵金禾听了我讲的故事,乐得直拍大腿,哈哈大笑。
他到了美国后,我们每天都有邮件往返。我也终于等到了他在美国“卖艺”的邮件:“今天终是实现了去街头卖艺的愿望。今天是周六,下午3点半女儿和外孙女芒果随我出门,开了10分钟的车,到了一条比较热闹的街道十字路口,我便开始了我的行动。我往那里一站,说老实话,不知是胆怯还是不好意思,自觉落落大方的气质没有了,洒脱的形象全无,自己不能面对自己。我在国内是个作家呀,多少是个有身份的人呀。其实,谁也不认识我,这是在异国。女儿并不知道老爸的想法,她只是在一边说,爸,开始。她像是个报幕的,报幕的说开始,演员就得上场。第一曲是吹陶笛《在那遥远的地方》,引来人驻足。又吹《滚滚红尘》。走过的男人女人朝我笑笑,仍是走他们的路,哪怕是朝我竖大拇指,也没停留一下。不过有两个小伙子边走边向我鼓掌,还大声说‘我喜欢’。可是美国人的口袋好紧,没几个人掏钱的,到底是金融危机哦。我仍是笑着吹我的。第三曲我换了吹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不是在室内,音量显得小,只好又改吹陶笛。我渐渐进入角色,吹了美国的《卡萨布兰卡市集》、《美国巡逻兵》,前后差不多吹了一个小时。我把我全放开了,只有我的娱乐。收获的全是微笑,也没注意有没有人朝小瓶子里丢钱。回家数钱的时候,竟然有七块半。女儿笑说,我朝里面丢了四块,外孙女芒果丢了三块半。笑晕。”
我也笑晕。哈哈,他测试的结果是美国人精神上很大方———可以鼓掌可以叫好更可以微笑,但却在物质上很小气———或者说金融危机让他们学会了变得很小气?他测试的另一种结果,我以为是他的心态到底还是经受住了考验,还是能让他在那样一种情境里抛开所谓的身份,让自己进入到怎么快乐怎么活的忘我状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这种精神状态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美国人,也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美国美女的拥抱。“那些拥抱很养人啊,那些美女,实在太漂亮了!”他在给我的邮件里说。
陈大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21
不爱读书还聪明?
--------------------------------------------------------------------------------
“你的孩子怎么样?”见到一位多年不见的熟人,我问。“孩子可是很聪明啊。”熟人说。我立刻点头:“聪明好啊。”熟人接着说:“可就是不爱读书。”呵,这话可是说得我哭笑不得。
我的孩子从小到大,我没说过她一句聪明。好在她爱读书。爱读书却常常考不赢某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因为那些孩子考试时爱搞“小动作”。有一次她气得哭,说:“他们考
试照抄还有人说他们聪明。”我说,那种聪明是靠不住的,管不长的。果然,那些“聪明”的孩子,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没考赢我的孩子。
现在我的孩子正在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读书。有人说我该松一口气了。但我仍然担着心。担心她大学一毕业就把书扔到一边去了。很多孩子都是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了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进大学门就不爱读书了。我怕我的孩子也是这种“聪明”人。这是什么聪明呢?离开了读书的聪明,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快就会败掉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很快就败掉。我希望我的孩子也向我的良师益友赵金禾学习。
我刚学习写作的时候,赵金禾是我们这里最有名气的作家,我给自己提了一个口号:“学习赵金禾!超过赵金禾!”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超过了很多人,可偏偏没有超过赵金禾。为什么没有超过他呢?因为他一直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前天他还在邮件里说:“今天上街,我又买了一千多块钱的书回来。”他比我大十七岁,读的书本来就比我多,学养本来就比我厚,可他还在一刻不停地读书,还在一掷千金地买书。唉,面对这样一个爱读书的人,我就是再聪明,也是超不过的呀。
何况我本来就不聪明。从小到大,别人不是喊我“陈大傻”,就是喊我“苕大超”。可是现在呢,同学也好,同事也好,都有人说我是他们的“骄傲”。是突然有一天,我比他们变得聪明了?不是,是我一直都比他们爱读书。读书是用人类积攒在书里面的智慧来浇灌自己。这样坚持不懈地浇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的内心世界自然会花团锦簇,你的精神品格自然会高大挺拔,你为之奋斗的事业自然会硕果累累。
我虽然还没有到花团锦簇高大挺拔硕果累累的地步,但我已经尝到了终生读书的甜头,已经是一个终生读书的受益者,我也因此认定了这样一个“死理”:生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知识化,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人最大的聪明,就是通过终生读书来不断地更新自己提高自己;不读书,不爱读书,那可是一个人最大的失误,最致命的愚蠢。■陈大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24
作家赵金禾创作主要年表
1941年生于湖北黄陂天河。
1953年在家乡一个叫珍珠的小学读书,已经是十二岁了。十二岁之前帮助父母放牛。
1956年小学毕业,被学校保送到黄陂四中读书。
1959年考入孝感师范学校读书。
1962年孝感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安陆青龙长岗小学教书。其间在《孝感报》、《湖北日报》发表过通讯报道,在县文化馆举办的《安陆文艺》上发表小诗、小小说。在《武汉晚报》发表过儿童诗作。
1965年调到“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当演员兼创作人员,写过小戏及各种形式的曲艺演唱作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当了保守派,逍遥派,读书,写革命大批判文章,至1968年。
1969年到《安陆报》办报,报纸创办一年停刊。
1970年在县革委会政工组任专职通讯干事(后改为县委报道组),负责全县的通讯报道,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新闻工作,其间写了大量的消息,通讯,评论,杂文,调查报告。这里值得一提的:调查报告《学习辩证法,改造低产田》,于1972年在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第十二期上发表,被译成十七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小评论《好年成是靠人争来的》又在1973年的《红旗》第6期上发表,曾经入选湖北省地方教材初中语文课本。1976年借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当记者一年,回安陆任原职。1980《北京文艺》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爸爸妈妈老师和我》。1981年写的小通讯《她她他》发表之后,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好新闻奖,入集各种新闻作品选本,一直是大学新闻系学生的必读教材。
1983年调文化馆任馆长,重点抓全县的文学艺术创作,自己也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其后写随笔、散文、杂文、短小说较多。
1985年杂文《毛遂不避嫌疑》,在《人民文学》第四期发表,1988年被收入全国统编教材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同时,全国中等专科学校统一教材语文课本第二册也选入该文。
1986年在《湖北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小说《宋老的感慨》,被安陆县委作为文件转发给全县干部学习,文学报在头版作了报道:《新鲜事,县委文件登小说》。全国许多报纸相继了作了转载。第一部中篇小说《东方赛男》在武汉晚报连载。
1988年第一次在《长江文艺》第一期发表短篇小说《眼泪花圈追悼会》。报告文学《自己报告自己》,在《群众文化》杂志第五期上发表,获文化部举办的“金狮杯”报告文学征文奖第一名。小小说《青菜》发表在《小说界》第四期,获全国小小说大赛三等奖。次年湖北省年鉴文艺条目载入。
1989年在《长江文艺》第七期发表第二篇短篇小说《逝水》。《乡土文学》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小南风》,被评为乡土小说佳作奖,收入《全国优秀乡土小说征文选》,北岳文艺出版社,93年版。
1990年散文《戴眼镜的同志收》发表在《散文百家》第三期,获全国精短散文大优胜奖。
1991年由于采编民间故事,获湖北省屈原民间文学二等奖。
1992年短篇小说《太阳的季节》在《小说界》第四期发表,《小说月报》第十二期转载。《小说界》同期发表的《耳朵》被翻译成英法两种文字介绍到国个外。《中国文学》法文版次年第四期作为中法文对照予以转载。散文《荆楚锣》获全国农民运动会征文二等奖。在《清明》杂志第二期发表《走出昨天》,这是在文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1993年调任安陆市文联常务副主席。散文《长成我的树,绿了我的荫》获湖北省“成功者与图书”征文二等奖。在《清明》杂志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文运》。其后专事中篇小说的创作。
1994年在《清明》杂志第六期发表中篇小说《女县长》。在《长江文艺》第二期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先生耐寒不耐热》,获《长江文艺》优秀作品提名奖。次年《中篇小说选刊》第一期转载。《长江文艺》第十期又推出第二部中篇小说《后湾二月》,次年《中篇小说选刊》第五期转载。
1995年第一次在《莽原》杂志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有风吹过》。第一次在《百花洲》杂志第五期发表中篇小说《朝朝暮暮》。在《长江文艺》发表中篇小说《那地方没有狗》。散文《好兵阳阳》发表在《爱情婚姻家庭》第8期,获世妇会中组委、民政部、总政、全国妇联、武警总部、全国百家期刊“纪的奉献”征文三等奖。《中学语文课文作者词典》收入小传,附照片。此词典是自清以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514种,收课文篇目数万,古今作者数千。四川教育出版社95年版。
1996年在《莽原》杂志第二期发表中篇小说《卷土重来》。在《百花洲》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妇联主任》。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学习》,第十一期《作品与争鸣》杂志转载。在《芳草》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一种姿态》。在《人民文学》第9期发表中篇小说《阳光的收成》,次年收入中国作家协会主编、巴金任顾问的《中国当代小说精选丛书》。在《三峡文学》第五期发表中篇小说《麻坛》。在《长江文艺》第十二期配发封面照发表中篇小说《走进春天》。随笔《我读生活》发表于《城市人》第二期,获《城市人》与《小说月报》联合主办的“我读小说征文”优胜奖榜首。
1997年在《百花洲》发表中篇小说《请你吃咸菜》,《中篇小说选刊》在五期选载。在《当代作家》第二期发表中篇小说《阳光灿烂》。在《芳草》第9期发表中篇小说《红石坡》。
1998年以后,除了写中篇小说,又继续了他的随笔写作,散见于报刊。至今发表四百余万字的作品,其中中篇小说三十余部。是湖北实力派作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24
赵金禾与《毛遂不避嫌疑》
赵金禾,湖北黄陂人。当过教师,当过演员,当过记者,当过文化馆长,后来任职于文联。写曲艺,写新闻,写评论,写杂文,写散文;写小说,写报告文学,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且获过不少奖项。《她她他》自1981年获全国第三届好新闻奖之后,一直作为大学新闻系的教材。
53岁之后,赵金禾专事中篇小说创作,其中主要中篇有《先生耐寒不耐热》,《后湾二月》,《那地方没有狗》,《文运》,《女县长》,《有风吹过》,《卷土重来》,《朝朝暮暮》,《妇联主任》,《一种状态》,《学习》,《阳光和收成》等三十余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人民文学》推出了他的两个中篇小说后,上海的《新民晚报》和广州的《羊城晚报》均作了简介,向读者推荐阅读。《人民文学》的卷首语称赵金禾的小说是文学里的“焦点访谈”,称赵金禾是“播洒阳光”的作家。其作品常常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国文学》,《读者文摘》,《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中国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选刊转载,部分小说翻译介绍到国外。
赵金禾1985年写的杂文《毛遂不避嫌疑》,在同年《人民文学》第四期发表之后,被收人多种杂文专集,且收入1988年之后的全国统编教材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同时收入全国统编中等专科学校语文课本至今。那段时间,是赵金禾杂文创作的旺盛时期,同时在几个报纸开辟杂文专栏,先后发表了五百多篇杂文,在杂文界影响颇大。其间所写小说也带杂文味。如1986年写的一篇小说《宋老的感概》在省报文艺副刊发表之后,以其幽默机智且切中时弊,产生了影响,收到大量来信,安陆市委还以文件形式,转发给全市干部学习。这在中国文坛上也引起一些震动,上海的《文学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报道说,全国新鲜事,县委文件登小说。此报道被许多家报纸或文摘报转戴,传为文坛佳话。
鉴于《毛遂不避嫌疑》的影响,将该文配发其创作谈,附作家小传、照片,收入《课文作家谈课文创作》、《中学语文课文赏析》、《中学语文课文作者辞典》等多种辅助性的书籍。其中《中学语文课文作者辞典》,收自清朝到现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514种,收录课文篇目数万,古今作者数千,是一部教材典籍。1997年度的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在“课文作家”栏目里,对赵金禾其人其文作过专门介绍。1999年创刊的《写作天地》杂志也在“名作的诞生”栏目里,也专门介绍了这篇杂文的写作过程。
因为这篇杂文强调的是一种开拓性思维,提倡自我表现,表现自己的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进取,表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映了人在本质上的精神取向,也是青年人的特点,因此很受学生的喜爱。学生读过的课文很多,忘记的也很多,但这篇《毛遂不避嫌疑》所提倡的思想,是人了骨子的。有一年,赵金禾随朋友去逛武汉商场,他看好一件衣服,他和朋友都没带那么多钱,还差10元。找人借又碰不到熟人,看到那件合适的衣服不能到手又遗憾。朋友说,走吧,赵金禾,我们回去拿了钱再来,让这位服务员小姐把衣服先留着。服务员小姐一听赵金禾这个名字,就说,是不是写《毛遂不避嫌疑》的那个赵金禾?朋友赶紧说,是呀,你怎么知道?服务员小姐说,我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于是那服务员小姐硬是要赵金禾将那件衣服拿走,她自己替赵金禾把10块钱付了。第二天赵金禾送钱去,那个服务员小姐硬是不收,说是难得遇上课文老师哩。还有一次,赵金禾坐火车到重庆,跟一群青年学生坐在一起。一聊,知道他们是重庆商校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就坐在赵金禾的对面,拿着一本杂志在看,那本杂志就是上海的《语文学习》,上面正有一篇赵金禾关于课文《毛遂不避嫌疑》的断想,封二有几幅赵金禾的生活彩照。那个学生看着彩照,又看着赵金禾。对他同伴指指彩照,指指赵金禾。有个同学问起了赵金禾:是你么?并把彩照递到赵金禾面前。赵金禾笑说,像么?好多同学都围过来,检验一番之后说,什么像不像,根本就是的。你就是赵老师!看,照片跟你,一笑两个酒窝,根本就赖不掉的。赵金禾跟他们一起哈哈大笑。他们商校的语文第二册,就有《毛遂不避嫌疑》。他们说他们都是赵老师的学生。带队的老师知道了这个趣事,就请赵金禾讲讲这篇课文的写作体会。赵金禾乐意地讲了。列车成了赵金禾讲学的课堂。那些学生也一路对赵老师照顾得好好的。
《毛遂不避嫌疑》收入课本之后,赵金禾常常收到许多学生以及语文老师的来信,问写作方法,写作体会。譬如有问:你这文章改过多少次,说说“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赵金禾只是觉得他说了个他熟悉的话题,说了个新鲜的话题,说了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说了个有意义的话题。也就是说,他不熟悉的不写。熟悉的不新鲜不写。新鲜的大家不感兴趣不写。大家都感兴趣没什么意思也不写。他的“四不写”就让他少犯糊涂。他写下了第一句话,就跟着来了许多话。结果就变成了文章指挥他,而不是他指挥文章。没想到结构就自然有了结构,没想到章法就自然有了章法,没想到特色就自然有了特色。他只有总体追求:自然,凝炼,晓畅,不说“普通话”,感觉到有味儿。至于什么味儿,能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失为好东西啊。 (佚 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29
武汉·人·黄陂·城市的三角恋
只差一票就成了国语 马屁排骨煨藕 还要黄陂灶
汉口人顶喜欢笑黄陂人,笑黄陂的山贫,笑黄陂的腔土,笑黄陂的人“尖”,但是如果追溯起来如今的大武汉,大部分的根须是从乡村移植来的,而这大部分的大部分,来自黄陂乡下。据统计,三代以上的老汉口人,大部分是黄陂人的后代。武汉早有说法:无陂不成镇。各地见到黄陂人,总要说到两句话。一句是:黄陂的锯匠,成双成对的。再一句是:黄陂烧窑卖瓦的,扎在一把的。
文/赵金禾
去汉口江滩散步,有几个人在三峡广场的水池旁边谈家常,一口的黄陂话把我勾住了。其中一个女士跟我打招呼,是我冬泳的泳友,武汉人。我说把我吸引过来的不是你,是俄里的乡音。一听正宗的黄陂话,像对上暗号似的,几个老乡打起哈哈笑,说黄陂人见了黄陂人就是亲热些。女士说,我远房亲戚的亲戚的亲戚也是黄陂人,黄陂是武汉人的亲戚,你家。
黄陂人是武汉人的亲戚。这话还真值得咀嚼。黄陂人武汉人通过许多年又许多年联姻的自然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一种融合,融洽,融化——这个“化”字更深沉,更准确,更贯通。我也考究过无论是武汉人还是黄陂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黄陂人的语境,饮食,文化,性情,都能在武汉人的日常生活里拧出化的证据来。
只差一票就成了国语 马屁
黄陂人有黄陂人的语言,武汉人有武汉人的语言,称之为本土话。武汉的本土话里,有许多是黄陂本土话。喝多了酒叫喝马了,天气叫天道,天阴叫天涩,小腿叫臁宝肚,肋骨叫脯髅骨,吵架叫闹冤,吃力不讨好叫板命,干净叫宁馨,不聪明叫苕货,总共叫一把连,下力气叫卯倒,他们叫他者,我家里叫俄里,什么叫么事,好了,我不摆谱了。上面的词汇里,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都有。俗语,歇后语,我还没说。
黄陂人当中,或者说湖北人当中,流传着一句话的经典,是说,黄陂话只差一票就成了国语。我问过深谙黄陂文化的黄陂作家裴高才先生,他说是的,不虚妄。他在他的大著《黎黄陂大总统》一书里有记载。哈哈,想必是有人拍大总统的马屁也未可知。
排骨煨藕 还要黄陂灶
武汉人请我到他们家里吃饭,通常是,我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浓浓排骨煨藕的香味。我这见过世面的鼻子,也不会将这汤香味所掩盖。他们说黄陂人喜欢这个味我们也喜欢。我喝了人家的吃了人家的,还说,要是我们黄陂灶屋里用谷壳煨的,那是听了头。他们说那就达不到这(ne)个要求咧。
邀武汉人到餐馆吃饭,他们往往要点几道黄陂特色菜。如鱼丸、肉丸、肉糕做的“三合一”。如糖蒸肉。黄陂逢年过节的喜庆菜。在武汉跟“沔阳三蒸”一样受宠。一两尺宽,两三寸长,大约一厘米厚,热腾腾的横着树起来排列,黄爽爽的,似乎透明,筷子挟起一块起闪,不油腻,放在嘴里一抿化了。还有一个菜是黄陂臭干子。武汉像模像样的餐馆都有的。不过不叫黄陂臭干子,口感跟黄陂臭干子是一样的。不知是黄陂人的大度,还是年深久远地自然化入了武汉人的血脉,不管出处。是的,谁又见过谁把久远儿远的籍贯挂在身上呢。
这里不能不提黄陂的糍粑豆丝。武汉人过年吃糍粑豆丝,也不能不说是深受黄陂人的诱惑。我记得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总是打了很多糍粑摊了很多豆丝,春节前就往我汉口的亲戚那里送。送少了不行,他们还要转送的。直至现在,我喜欢吃的糍粑豆丝同样是我武汉朋友从黄陂亲戚那里转送来的。武汉人常常开着私家车到黄陂乡下去买。武汉卖黄陂糍粑豆丝的三道贩我见得多了。现在很多菜市场上还有黄陂糍粑豆丝卖,不过很难说那不是水货。
我总宣称我是黄陂人。我这黄陂人也蛮喜欢武汉人。武汉人谋生中江湖气,江湖气中智慧,智慧中的精明,精明中狡黠,狡黠中又是敢出头露面的九头鸟气质,实实在在有着深深浅浅横横纵纵的黄陂情结。黄陂人满世界的闯荡而造势成“无陂不成镇”气概,没有武汉人身上的那些黄陂因素,是万万打不下码头的。解放前,我们天河乡下一个青年人为寻出路,每天去湾前的土地庙求土地菩萨保佑,始终没交到好运,一气之下,拿把菜刀将木雕的菩萨劈成两半,背起铺盖外出流浪,后来终成了气候,回乡建了学校。如今称为“希望小学校”呢。
不过呢,黄陂人也给武汉人不好的影响,比如武汉人往往开口就是“八毛二的”,像生活中的逗号与句号——这原本也是黄陂人积古来的“黄骂”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30
男 人 对 女 人 的 了 解
文/赵金禾
在匹兹堡中国教会的欧克兰教堂,我结识了一个非常好的朋友,30年前他从中国河南来,一直在匹兹堡大学做医学研究。他娶过三任美国太太,接二连三地分手了。后来找了个中国女人,是离过婚的,好不容易让她到美国来了,她却跟了别人。
他的故事让我想起在夏威夷看到的一本书。书名就叫《男人对女人的了解》,当然是英文的。那是在夏威夷海边的出租屋里,临海的一面是落地玻璃墙,不用出屋,大海的涌动、喧哗就在眼前。我随手在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抽到的是本《男人对女人的了解》。我边听海浪,边翻书,当我翻到书的里页,让我吃惊了。
你猜怎么着?书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一页页的空白纸,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厚厚的300面,没着一个字,全是空白。纸质非常好。封面封底都是铜版纸,设计精美,印刷讲究,是正正经经的一本书的式样。出版社的出版,作者的署名,版权页的规范,也都不含糊,还有作者简介。简介写道:作者早在1958年就出名了,他过去的生活没人知道。1933年曾写出许许多多遭人指控的作品。他应当是结过婚的,因为有子女若干。当他230岁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除了简介,还有名家对此书的推介。有说此书要过细读,反复读,划上杠杠,打上着重号,才会有所获。有说这是天才之作,经典之作,传世之作,值得珍藏。有说这是未经删改的原版,原汁原味,但少儿不宜。如此等等。
原来这是个绝妙的大幽默。我们见过许多的幽默,却不曾有如此创意。尤其是那个书名:《男人对女人的了解》。其意味是不是说,男人是无法了解女人的?女人是没有文字的深奥?或者是另一种意味:女人是一页页的白纸,男人怎么理解都行?再或者是说,男人对女人的了解永远是空白?世上没有一个男人真正了解女人?
总之,这个书名让你生出多种解释。我对那朋友讲了这本书,朋友笑说,那书的创意者,与我所见略同啊。我想这书的作者必是男性,其创作含有对女人的怨怼。就像陈染对女人所说的经典话语一样:“女人像头发一样纷乱。”但女人若是,男人又何尝简单过呢?如果有谁将书名改为《女人对男人的了解》呢,那另一半又会是怎样的感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37
义气·狡黠·洒脱:从黄陂人说湖北人的性格
赵金禾
写这篇文章,决不因为我是黄陂人。只能说是我对黄陂人的了解,我又是泡在湖北,谈湖北人我不能不从黄陂人谈起。这是写作者惯用的手法:切题,或曰“切口”罢。
湖北人有个“打码头”的说法。小时候,我不懂“打码头”,我问在汉口打过码头的姑父。他说黄陂人多,土地又少又薄,到汉口谋生的人就多。没有手艺的就到码头当搬运工。搬运工也是一伙一伙的,或是一个地方的,有拉帮结派的意思。两个帮派要抢占一个码头,往往不免打起来。有回是两方要打还没打,其中一帮里站出一个人,勒起一只衣袖,另一只手操刀,一下剁掉了自己的5个手指,然后将血淋淋的5个手指抓起来,狠劲朝对方一丢,不动声色的气概把对方镇住了,他们想遇到不怕死的,哪个还敢去送死?
码头就是这样打下来的。这是在湖北流传着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九头鸟”的一个注脚: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用湖北话说,就是“狠气”。“狠气”不只是赌狠,“狠气”也是团结意味,生存意味,智慧意味。“九头鸟”的称谓,就是九个头脑的智慧,大智慧也。换句话说,就是破死亡命,又有心计。
湖北人最早的开放先驱,不是有史料记载的那些大人物,而是来自乡村土地上的农民。湖北人知道,几百年前的武汉不能叫大武汉。如今的大武汉,大部分的根须是从乡村移植来的,而这大部分的大部分,来自黄陂乡下。武汉早有说法:无陂不成镇。黄陂在外地的人多,是个事实。黄陂人在外省,被视为湖北人,黄陂人在异域,被视为中国人。无论他们在哪里,作为湖北人性格中“狠气”属性是存在的,也是显明的。我差不多走遍了湖北的县份,当他们知道我是黄陂人,总要说到两句话。一句是:黄陂的锯匠,成双成对的。再一句是:黄陂烧窑卖瓦的,扎在一把的。这说明黄陂在外的手艺人也多。这也是一种“狠气”。当然流落美国的黄陂人氏田长霖等人的狠气,令湖北人骄傲,不在此说。“九头鸟”是中国的一个经典。作为湖北人的黄陂人,影响湖北人,也融入湖北人。其性格中欠缺的一面,也是相当突出的。湖北人烂熟的一句话,叫“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这话的起因,据说是说黄陂编的帽子是尖顶,孝感编的帽子是绞了边的,而汉川编的帽子既绞了边又是尖顶。人们用这个起因,挖苦黄孝一带人奸狡的一面。前几年的一个事,汉川人在棉花里掺石头沙子卖,被央视台曝了光,这奸狡的话题又多了起来。人们开口说这话,也是作为一面镜子:为人莫奸狡。
在先民的经验里,奸狡也不全是狡猾,也含智慧中的狡黠。他们外出谋生,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狡兔三窟的伎俩不能没有。奸狡作为一种生存手段而沿袭下来的性格负面,在当今社会便演变成一种罪过,或曰原罪。这原罪也龟缩在“九头鸟”的狠气里,会蠢蠢欲动。我就听外地人说过,怕跟湖北人打交道,怕比不过湖北人的狠气。湖北人智慧的狠气能用对路子,克服那打码头式的赌狠,和蠢蠢欲动的狡猾,湖北人的优秀才真正体现得出来。
我儿子在石家庄当过兵,我去看儿子的时候,跟部队首长聊起来,聊到一个现象:湖北兵比别地方的兵更思家,以至当逃兵的也有。我当时想,湖北地处中原,相对地富裕些,当兵是要能吃苦的。吃不了苦,想家不免强烈。后来便觉得是湖北人的一种文化因子在起作用。离开家乡土地的先民们,留下了一句完整意义的话: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不出门是个福人。在外过得好的人,也总还是想家的。家是灵魂的住所。所以有“落叶归根”说:人类遵循自然的一个天性。
我这个湖北人也算是个很洒脱的,无论走到哪里,也能随遇而安。但当我去了美国之后,见到有关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总是很惊奇,很亲切。我的洋女婿蜡笔总是笑我:外公在美国来寻找中国。我在北京坐车的时候,见到有“九头鸟饭店”的大牌子,也是喜欢,我笑自己在外省寻找湖北。我现在长住武汉了,只要是听到黄陂口音,就有上前搭话的欲望。有回我在西安,去参观一个博物馆,恰巧那天因故不开放。我操着像模像样的京片子对一位守门的老年值班员说,我是从大老远来的,就是想看看这博物馆,我明天就要走了。我还没说完,他就说,列不行列不行。他全然是一副黄陂口音。“列”字是“那”字的标准黄陂土话,我顿生惊喜。我说,你郎嘎是黄陂人啵?我也是标准的黄陂土话。他郎嘎一听,也是一喜,说你郎嘎是从黄陂来的?我说是的唦。对上了,他郎嘎立即放我和我的同伴进门……呵呵,我不好说下去了,作为湖北人狡猾的毛病露出来了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6 07:41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239-1-5.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