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校长的“根本”在哪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15 18:22
标题: 校长的“根本”在哪
校长的“根本”在哪

  ■路小军

    不久前到云南省曲靖一中听课,无意中发现校长李晶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课后我跟曲靖一中的好几个老师交流,他们都说李校长当校长已经8年了,但每年都带一个班的数学课,神情中均充满着自豪与敬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重点中学校长基本都不上课了,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首先,重点高中的校长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特级教师,都是学科专家,特级教师不上课这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浪费的不仅仅是校长自己的资源,一个老师长期不上课,他对学科体系自然就陌生了,对学生的状态自然不可能很熟悉,对教师也就很难理解了;浪费的还有“误导”,今天,中华大地上“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我发现指导“新课改”的专家不上课的居多,以名牌中学的校长为主,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指导教学才可能有实效,才可能富有操作性;这些指导新课改的专家们脱离了学情、教情和学科,很容易让人对新课改产生误读与误解,使得好多人误入歧途还不明就里。
    其次,校长大都是管理专家,任何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不管是人管人,还是制度管人抑或文化管人,最终都落实到人身上。在学校,这个人除了教师和学生还会有谁?通俗地讲,管理就是发现人、帮助人、提升人、成就人。在许多学校,行政办公楼跟教师办公楼分开,校长的办公室是独立的,跟老师的接触很有限,主要信息都是通过听汇报得来的。跟学生的接触更有限,笔者所在的城市有个高校自主招生的题目是:请问你们学校的校长是谁?40%的考生竟然不知道!高中老师的工作琐碎而又复杂,既要备学科,又要备学生,还要备安全,有些人形容高中老师的生活:“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熄了灯,想学生。”这似乎有点夸张,却是实情。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位物理老师的父亲去世了,家人催促他回家,他说“等我上完自习”,似乎有点不合常理,但恰恰是事实。压力就更不必说了,高考的压力、管理的压力、学科的压力、学生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让一个远离了教师生活常态的校长去跟教师“同呼吸,共命运”,真的有点勉为其难。要他理解学生就更难了!
    再其次,凡是管理对象是人的管理都是动态的,因为人是不断变化的,今天的“这个人”与明天的“那个人”差异很大。就教育管理的规律而言,更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步成长,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所有的理论都要结合本校实际才能够开花结果。教育管理者就应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悟教育、探索教育、提升自己。脱离了基本元素:学生、教师、课堂、教材,就消解了教育的基本内涵,凭着曾经对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去管理当下的学生、老师,去管理眼前的学校真的有点缘木求鱼;凭着曾经的学科的优秀经验去应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社会与学科变化会不会有点捉襟见肘。站在自己的麦田里守望别人的幸福,有点隔靴搔痒之感。
    最后,校长上课也是学校教育的需要和教师职业的需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对本校教育教学的总质量负责,校长自然要懂教育教学,你的教育教学的理论自然要源于课堂又要高于课堂,但能不能经得起检验,还要看实践,不能你讲得天花乱坠,但教学成绩一塌糊涂,不足以服众。校长以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引领教师,指导课堂,关爱学生,应对课改,教师自然心服口服,自然相信理论的正确性,自然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魏书生老师曾经当着校长,还兼着班主任与语文课,成绩遥遥领先,这也许是盘锦市实验中学知名的原因之一。教师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更重视平等,一个身先士卒的校长肯定更容易为教师所接受。
    有人说,校长的责任无限大,权力无穷小,方方面面都得应对,既要抓教学,还要抓建设;既要抓常规,还要抓细节;既要抓安全,还要抓课改;既要会读书,还要能应酬……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事,但是校长如果抓住了课堂这个“根本”,自然也就抓住了人心。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