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今日开出[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专栏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20 08:42
标题: 《教师之友网》今日开出[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专栏
《教师之友网》今日开出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刘少锋主持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20 09:21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182-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182-1-1.html

公益服务教育文化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附言:
    刘少锋先生,湖北孝感孝昌白沙人,六0后,长期工作在农村基层,爱读书,善思考,其时评文字多有新见,尤留意于地方文史之搜集整理。
    余与少锋先生曾于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年干部培训班同学三个月,其后少有联络,但常关注其于报刊网络所发文字。
    今为少峰开出此专栏,一为以飨读者,二为以此鼓励少锋留心整理地域文史的奉献精神。
                                                 2011。6。20。上午9:2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20 09:24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182-1-1.html
[白沙古镇地域文化志]全文。
请看。。。。。。。。
作者: 刘少峰    时间: 2011-6-20 10:40
  感谢公益服务教育文化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创办者管季超先生对我的鼓励,更感谢他长期以来对地域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我乃乡下一个读书人,视野很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难以尽述白沙古镇的历史,留下了很多遗憾,还有大量的地方文化资源需要我们挖掘,我在《寻“根”之旅》的专栏序言中已表露了我的这种心情。

   这个专栏中的文稿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希望有更多的文史爱好者投入到整理地方文化资源的队伍中来。
                                                     孝昌白沙 刘少锋 2011。6。2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20 11:22
中國地域文化研究三十年
时间:2011-05-11 作者:羅運環、張丹、吳國恒

    內容摘要: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果。文章從不同角度對已有文化研究論著、具有普遍意義理性問題研究的進展進行評介。同時對不同階段中的一些研究特點、現存問題、改進措施也作了分析和探討,將有益於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發展。

    關鍵字:改革開放30年;中國地域文化研究;回顧展望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三十年間,各個行業和領域發展迅速,一派繁榮昌盛。其中,關於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果,不論是地域文化本身的理論研討,還是各個地域的文化研究,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本文將對三十年來中國地域文化研究的發展歷程和成果進行總結研究,既回顧以往,也展望未來。



一 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組織、活動、刊物及研究歷程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以後,到20世紀 80年代初,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學術繁榮,文化熱潮的掀起,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也逐漸展開。地域文化熱點開始形成,標誌性事件是1982年的上海學術會,有人提出,我國文化可按歷史地域分成齊魯、三晉、吳越、楚、巴蜀諸文化。[1]此後,楚文化、吳越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秦文化、晉文化、巴蜀文化等一些地方的地域文化研究相繼開展起來。

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成為熱潮,標誌性事件是全國性地域文化叢書的出現,本學科也在迅速發展中日趨成熟。

進入21世紀後,中國地域文化研究熱進一步升溫。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大提出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任務。會後,各省市自治區積極行動,廣東率先於2003年1月首次提出 “建設經濟強省和文化大省”、接著其他各省區也都先後提出建設“文化大省(市)”、“文化強省(市)”的文化發展目標,如浙江省提出“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大省”、湖北省提出要實行“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建設“文化大省(市)”或“文化強省(市)”,重在發展文化產業也就發展經濟文化。各省區並非單純的發展文化產業,而是全方位地開發利用本省(市)區的文化資源,組織學者研究本省區的文化,將地域文化研究與經濟文化發展結合起來,進一步掀起了中國地域文化研究的熱潮。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三十年來地域文化相關研究的具體情況。



1.   學會不斷增加



197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成都召開,“中國古代史科研規劃會議”,會上就開始倡議以學會的形式研究楚國歷史文化等地域文化。此後,20世紀70-80年代之際開始,各地都先後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學會,其中尤以楚文化研究會最有代表性。也是1979年4月,緊接成都會之後,“中國考古學會成立大會及第一次年會”在古都西安召開,成立楚文化研究會的倡議在會上得到廣泛回應,1981年春,便成立以湘、鄂、豫、皖四省考古工作者為主的“楚文化研究會”。此會一直活躍於現今。省級比較早成立的如湖北省楚史研究會(後改為楚國歷史文化研究會)、趙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巴蜀文化等研究會。不過有些早期的地域文化研究會,其所研究的時段以先秦時代居多。

20世紀90年代前後,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新成立的省級學會研究多貫通古今,如山西省的三晉文化研究會、陝西的三秦文化研究會、內蒙古自治區的北方民族文化遺產研究會、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江蘇省吳越文化研究會,等等,都是如此。這是就其歷時時段而言。就其廣度來看,不同側重點的則更多。有以一特定的中心文化圈為對象的,如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有的以一種特色古文化為對象,如恩施州巴文化研究會、四川珙縣中華僰文化研究會、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居延文化研究會、遼寧省朝陽市朝陽三燕文化研究會等;有的以地方名人為對象,如紹興市名人文化研究會、徐州市蘇軾文化研究會;有的重在山水文化,如嵩山文化研究會成、廬山山南歷史文化研究會、杭州西湖文化研究會、浙江海洋文化研究會等;有的以民族或民俗特色文化為對象,如雲南省麗江市瀘沽湖摩梭文化研究會、長樂市媽祖文化研究會、婺源文化研究會等;有的以邊緣文化為對象,如湖北省吳楚文化研究會;有的以改革後出現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如海南省闖海文化研究會等;有的以姓氏為對象,如河南省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河南省新鄉市林氏文化研究會等,這些學會的活動往往吸引海宗親團參加。有的以海峽兩岸文化為對象,如福建省閩臺傳統文化研究會、福建漳州成立閩南文化研究會等。此外,有的大學校園文化中也出現了以地域文化為對象的社團,如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吳越文化研究會(學生社團)、北京大學荊楚文化研究會(學生社團)、北京大學湖湘文化研究會(學生社團)等。

這些學會,一般都定期舉行學術活動。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刊,或會議論文集。大都有自己的網站,如河南省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河南省新鄉市林氏文化研究會就有自己的網站。



2.研究機構逐漸增多



自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尤其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成都召開,“中國古代史科研規劃會議”以後,在各地域文化研究會先後成立的同時,各地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機構也紛紛建立:20世紀80年代先後建立的如;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成立了楚史研究所(楚文化研究所);山東齊文化研究院(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等。進入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21世紀以後,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機構,先後在些高等院校、省級社科院建立起來。同時也受到國家及各省區的重視。

有的還進入了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如武漢大學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心(含楚文化與楚地出土文獻研究室)、安徽大學的徽學研究中心、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中原文化與民俗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中心(設蒙古語言文學研究室、蒙古歷史文化研究室)、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區域社會文化與教育研究室)等。另外還有直屬國家的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設在北京)。

有的省區社會科學院也增設地域文化研究室、所,如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藏學研究所、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草原文化研究所。有些高等院校所設地域文化研究機構,或被納入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或被確定為學校的重點科研機構,如華中師範大學楚學研究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紹興文理學院越文化研究中心、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河南鄭州大學中原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中心、河北師範大學燕趙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華南師範大學嶺南文化研究中心等等。

這些研究機構的大量增加,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末和21世紀,絕大多數在學校。其背景,一是與高校三個競爭,即:競爭教育部211工程、競爭國家和省重點學科、競爭國家和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有關。二是與各省市建設文化大省(市)文化強省(市)有關。這些研究機構一方面造就了大量的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另一個方面舉辦了不少高規格的學術會議,主要是國際性學術研討會,如1999年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與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哲學史學會、湖北省哲學史學會聯合主辦的“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中國孔子基金會、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山東理工大學、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主辦,臨淄區人民政府和淄博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承辦的“第六屆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等。



3.研究專欄及專刊



隨著各地地域文化研究機構、學會、研討會的增多,相關學術期刊先後開闢專欄發表有關研究文章。如:《江漢論壇》、《東嶽論叢》、《東南研究》、《中華文化論壇》等雜誌,先後開闢有:“楚文化”、“齊魯文化”、“長江文化”、“中國地域文化”等專欄。

一些報紙的理論版也開闢中國地域文化專欄,如《光明日報》理論·史學版,與相關學會學術機構合辦有關地域文化研究專欄,如“荊楚文化研究”、“河洛文化研究”等專欄。

尤其是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相關期刊,如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人文論叢》等,都很重視相關地域文化論文的刊載。國家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中國藏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蒙古學集刊》、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的《西南邊疆民族研究》、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的《西北民族》、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的《中國西北邊疆》等期刊,分別對西藏、內蒙古、西南、西北等地的民族文化研究文章,都有較集中的刊載。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黃河論壇》,是有關流域文化的專刊。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的《大珠三角論壇》,涉及到較多的港澳珠江三角洲地域文化。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的《徽學》則是徽州文化的專刊。



二  中國地域文化史的研究



1.           遠古文化圈文化的研究



遠古文化圈,沒有經過後世國家行政區劃的影響,是一種自然生存的文化圈。這方面的成果,如:張緒球《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文化概論》(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鞏啟明,《仰紹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郭大順的《紅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張學海的《龍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劉軍的《河姆渡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欒豐實《大汶口文化:從原始到文明》,(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等等。從文化學的視野,對各文化圈的文化進行闡述。



2.   歷史文化圈文化的研究



歷史文化圈,溯源於遠古、夏商,產生於西周,成型於東周,沿襲於後世。最初以方國名、古“九州”州名為名,後來多以東周列國國名為名。歷史文化圈文化的研究,主要有三種,一是古國(多為東周列國)、古民族文化研究。二是貫通古今的歷史文化圈文化的研究。三是特別文化圈文化的研究。

(1)古國(多為東周列國)、古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如: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張正明的《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羅運環著《楚國八百年》(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董楚平的《吳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徐吉軍的《越國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沈長雲等著《趙國史》(中華書局2000年)、肖平的《古蜀文明與三星堆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黃尚明的《蜀文化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陳平《燕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王學理、梁雲的《秦文化》(文物出版社2001年)、蔣炳釗等著《百越民族文化》(學林出版社1988年)、逄振鎬的《東夷文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羅慶康《馬楚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史金波著《西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等等。闡述東周列國文化,以及對秦漢以後的方國及古民族文化。

(2)是貫通古今的歷史文化圈文化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如:赤列曲紮的《西藏風土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周毅之的《香港的文化》(新華出版社1996年)、杜金鵬的《幽燕秘史—京都探古記》(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施聯朱、許良國的《臺灣民族歷史與文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年)、尚衍斌的《西域文化》、盤福東的《八桂文化》、何綿山的《八閩文化》、高壽仙的《徽州文化》、鄒文生、王劍等《陳楚文化》、陳廣忠的《兩淮文化》、關萬維的《瓊州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段渝、譚洛非《濯錦清江萬裏流—巴蜀文化的歷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安作璋、王志民主編《齊魯文化通史》(中華書局2004年)、程有為的《河洛文化概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羅運環主編的《荊楚文化》、穆鴻利主編的《松遼文化》、林幹主編的《塞北文化》、林超民主編的《滇雲文化》、史繼忠主編《貴州文化》、趙吉惠主編的《三秦文化》、劉緯毅主編的《三晉文化》、許懷林主編的《江西文化》(北京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2006-2007年)等。

葛承雍撰《秦隴文化志》、單遠慕撰《中原文化志》、喬志強、李書吉撰《晉文化志》、杜榮泉等撰《燕趙文化志》、王恩田撰《齊魯文化志》、袁庭棟撰《巴蜀文化志》、張正明、劉玉堂撰《荊楚文化志》、董楚平、金永平等撰《吳越文化志》、方寶璋、方寶川撰《閩臺文化志》、張磊等撰《嶺南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

以上以史志的形式,按不同的歷史文化圈,多角度地對中華地域文化史進行了闡述。



3.山、水、路、長城文化研究



山、水、路、長城文化,包括名山山區文化、河湖流域文化、海濱海洋文化、絲綢之路文化、長城文化等。這些文化往往是跨政區、跨歷史文化圈,雖然可以分地域段來研究,但難見其全貌,總有管中窺豹之感。三十年來,大凡於山、水、路、長城文化比較重視整合研究。這方面的成果也體現出了這一特點。如:

名山文化研究成果,如:徐本堅編著《東嶽泰山》(科學出版社1982)、賈貴榮等《泰山文化探秘》(山東友誼出版1993)、十卷本《泰山石刻》(中華書局2007年)、徐順民、熊煒、徐效剛、汪國權等《廬山學--廬山文化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柴煥波《武陵山區古代文化概論》(嶽麓書社2004年)等等。

河湖流域文化、海濱海洋文化的研究成果,如:李學勤、徐吉軍主編《長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侯仁之等編著《黃河文化》(華藝出版社1994年)、李學勤、徐吉軍主編《黃河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柳和勇《舟山群島海洋文化論》(海洋出版社2006)、徐曉望《媽祖的子民:閩臺海洋文化研究》(學林出版社1998年)、羅春榮《媽祖文化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王賽時的《山東海疆文化研究》(齊魯書社2006年)、李泉、王雲的《山東運河文化研究》(齊魯書社2006年),等等。

絲綢之路和長城文化研究成果,如:常任俠《絲綢之路與西域文化藝術》(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木基元等合編的《南方絲綢之路文化論》(雲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日]岡崎敬等人著《絲路與佛教文化》(業強出版社1987年)薛長年《西塞雄風:隴右長城文化》(甘肅教育出版社1999 年)等等。



4.邊緣文化研究和文化比較研究



邊緣文化的研究成果,如郭偉民《楚區域邊緣文化淺議》(《江漢考古》1992年第4期)、彭萬廷、馮萬林主編《巴楚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趙毅、欒凡《文化邊緣地區與邊緣文化》(《史學月刊》2000年第2期)、羅運環《〈華陽國志〉所見巴蜀與荊楚邊緣文化研究》(《巴蜀文化研究集刊》巴蜀書社2008年)等。依據傳世文獻和考古資料,研究相關地域的邊緣文化。

對不同地域間文化比較研究的成果,如:邱文山等著《齊文化與先秦地域文化》(齊魯書社2003年)、張正明著《秦與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等。



5. 政區文化研究



在我國研究地域文化,習慣按歷史文化圈進行研究。這種歷史文化圈的地域,有的大體可以同現今的省域相等。如齊魯文化、塞北文化、西域文化等,但大都跨兩個甚至三個省域,不能與現今的省域相等,有的省域就屬於某兩個或三個文化圈的邊緣文化,沒有獨立性,如江西、安徽、寧夏、甘肅等省區。所以以往往兼顧這些省區,如馮天瑜、林幹總主編《中華地域文化大系》安徽、江西、甘寧等省區。

進入21世紀以後,適應建設文化強省的需要,政府和學者們都很重視省區文化研究。省域文化研究的成果呈逐漸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原來兩省或三省區共一個文化圈的,也開始獨立按省域撰寫文化史。如:徐吉軍的《浙江文化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周積明主編《湖北文化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等。



6. 斷代地域文化的研究



斷代地域文化的研究,有不少的論文,但專著還比較少見。其中如孫繼民、郝良真《先秦兩漢趙文化研究》(方志出版社2003年)、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王子今《秦漢區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等,對地域文化進行綜合性斷代研究。以王子今《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為例,該書討論並分析當時代表性區域文化的特徵,著重探討秦漢文化共同的形成及其區域文化傳統基因,進而對秦漢時期最高統治集團的區域文化觀和區域文化政策進行了認真的總結。



7. 地域文化研究叢書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地域文化的編撰處於高潮期,出現全國性的地域文化研究叢書,進入新世紀,地域文化叢書的編寫向縱深發展,更具深度和廣度。

(1)中華(中國)地域文化研究叢書

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已出版的全國地域文化研究叢書可以以下三種作為代表:遼寧出版社組編《中國地域文化叢書》(遼寧出版社1991-1998年),共出三秦、齊魯、中州、荊楚、燕趙、臺灣、吳越、兩淮、徽州、三晉、巴蜀、江西、八桂、八閩、滇雲、關東、草原、瓊州、隴右、西域、嶺南、青藏、陳楚、黔貴文化等24種。陳萬雄主編《中國地域文化大系》(上海遠東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1998年),預計出版齊魯、東北、草原、楚、吳越、河隴、山西、華夏、西域、巴蜀、西南、華南、青藏文化等13種,實際出版前4種。中華文化通志編委會編《中華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1999年 》,共出版秦隴、中原、晉、燕趙、齊魯、巴蜀、荊楚、吳越、閩臺、嶺南文化志等10種。馮天瑜、林幹總主編《中華地域文化大系》(北京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2006-年)預計出版燕趙、三晉、三秦、齊魯、中州、荊楚、吳越、巴蜀、安徽、江西、松遼、閩臺、嶺南、滇雲、貴州、塞北、甘寧、西域、青藏文化等19種,已出版三晉、三秦、荊楚、江西、松遼、滇雲、貴州、塞北文化等8種。

以上四種,各自從不同角度對中華地域文化做了闡述。遼寧出版社組編本,除有的比較簡略外,特點是比較全,有一些特定的亞文化圈如《徽州文化》等。陳萬雄主編本,圖文並茂,主要為考古文物圖。中華文化通志本和馮天瑜、林幹主編本,都是比較專業性的地域文化史志。但前者欠全,後者尚未出齊。

(2)歷史文化圈內及流域文化等研究叢書

在全國性大型地域文化欲與收書編纂高潮期,各地紛紛編纂歷史文化圈內及流域文化等研究叢書。僅就山東一省而論,1997年出版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編《齊文化叢書》(全套分文獻集成、資料彙編、研究專輯、人物評傳四編,齊魯書社1997年出版);2004年,開始出版王修智、張華主編《齊魯歷史文化叢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解維俊主編《〈走進齊都〉系列叢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2007年開始出版王修智、張華主編《山東社會科學院齊魯文化研究叢書》(齊魯書社2007年)出現了編寫本省區地域文化叢書熱。其他省市的情況大同小異。如:湖北張正明主編的《楚學文庫》(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的《湖湘文化研究叢書》;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江蘇區域文化叢書》;三秦出版社出版的《三秦文化叢書》;林幹主編《內蒙古歷史文化叢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等等。

流域文化等研究叢書。如:《黃河文化叢書》由黃河流經的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八省區的人民出版社聯合發起,共同組織與編輯出版。自1990年9月啟動,歷時11年,於2001年完成整套叢書的出版工作。這套叢書共分十卷,分別是:《黃河史》、《黃河人》、《服飾卷》、《民食卷》、《住行卷》、《民俗卷》、《文苑卷》、《藝術卷》、《宗教卷》、《名勝卷》。整套叢書以黃河為主線,纂寫影響黃河文化和受黃河文化影響的人、事、物。闡述黃河文化。又如:《長江文化研究文庫》由季羨林任總編。《文庫》分綜論(季羨林主編)、學術思想(湯一介主編)、文物考古(俞偉超主編)、民族宗教(張正明主編)、經濟科教(章開沅主編)、文學藝術(袁行霈主編、社會生活(馮天瑜主編)7大系列,共52本,2000餘萬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對長江流域的文化進行多角度的闡述。



8.地域文化相關研究成果



地域文化相關研究成果,主要指各省編纂的省志和通史。如:安作璋主編的《山東通史》,(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伍新福、劉泱泱、宋斐夫主編的《湖南通史》(湖南出版社1994年);《北京通史》(北京出版社1994年)方志欽, 蔣祖緣主編的《廣東通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章開沅、張正明、羅福惠主編《湖北通史》(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的《山西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程有為﹑王天獎的《河南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郝維民、齊木德道爾吉的《內蒙古通史綱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內蒙古通史》,(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宋光宇著《臺灣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等。省志,均由各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主持編寫,各省都編有省志,各縣也編有縣誌。這些通史、省志,均可與地域文化中史志相輔相成,使各地域的歷史文化成果豐富多彩。



二  地域文化理性方面的探討



1.   文化區與地域文化類型的研究



1982年的上海學術會上就有人提出,我國文化可按歷史地域分成齊魯、三晉、吳越、楚、巴蜀諸文化。此後出現多種文化區與地域文化類型的研究成果。從總體上宏觀地探討中國地域文化域分的理論方法及時空特點的,如譚其驤的《中國文化的時代差異與地區差異》(《復旦學報》1986年第2期),胡義成《“秦學”研究的地緣文化學基礎——兼論中國地域文化研究中的“東西”、“南北”模式》(《人文雜誌》2002年第6期)等。按文化要素探討中國文化區及文化地域特徵的,如周振鶴、遊汝傑的《方言和文化史研究》(《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1984年)等。按一定文化區和文化特徵的,如葉春生主編《區域民俗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徐吉軍《論長江文化區的劃分》(《浙江學刊》1994年第6期)、張松林與張莉合著的《嵩山與嵩山文化圈》(《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葉岱夫《嶺南文化區域系統分析》(《人文地理》2000年第5期)等;綜合探討全國文化地域差異和文化中心變遷的,如陳正祥的《中國文化地理·中國文化中心遷移》《三聯書店1983年》。周振鶴主著《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一書,彙集了語言、宗教、風俗三種文化區和人物地理、文化重心區、區域文化地理六項專題的研究成果,對我國文化區的劃分進行了綜合性的深度探討。

在對地域文化進行分類研究方面,如李桂海的《對我國地域文化發展特點的一點思考》(《雲南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將全國文化分為河谷型、草原型、山嶽型、海洋型等四種類型,並討論了每一種類型的特點。他認為四種地域文化交流碰撞的結果,總的趨向是河谷型文化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而其他類型的文化卻相對發展緩慢,有的甚至被同化,因此他著重討論了河谷類型的文化。這種分類法比較超脫,只要屬於某類的可以跨越時空地歸為一類。這種分類研究性的文章極為少見。還有陶禮天的《司馬遷的地域文化觀》(《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第1期)涉及到文化類型問題。他在研究司馬遷的文化域分時指出,從整體上看,司馬遷基本上已區別出中國南方的江湖沼澤文化、東部的海岱文化、西北部的內陸草原遊牧文化和中原高度發展的農耕文化這四大類型。這是將類型與地域性結合的分法。還有專就某種類型文化進行研究的。



2.   地域文化之間的比較研究



兩個地域文化區間的異同研究,如吳永章《越、楚文化異同研究》(《民族研究》1989年第6期),周新芳、葉海芹《齊文化與秦文化之比較》(《齊魯學刊》2003年第5期),張正明《秦與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邵先《齊文化與魯文化之異同論》(《管子學刊》2007年第4期),等等。利用現有文獻對不同地域文化從各個層面及文化特徵進行比較研究。

多個地域文化區之間的比較研究,則如胡兆量《中國文化的區域對比研究》(《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張景芬《人力文化、人性文化和人格文化——秦、齊、魯文化比較》,顏炳罡、孟德凱合著《齊文化的特徵、旨歸與本質——兼論齊、魯、秦文化之異同》(《管子學刊》2003年第1期)。尤以邱文山等人《齊文化與先秦地域文化》(齊魯書社2003年)最為突出。該叢書從地域文化比較的角度切入,系統考察齊文化與先秦其他地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3.   地域文化個性的研究



探討地域文化的個性,包括地域文化的文化特色、所賦予的特有的文化精神。在這面的成果,如:羅祖基的《再論齊魯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管子學刊》 1988年 04期)、顏譜的《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內涵》(《東嶽論叢》2002年第6期)、張達的《論齊魯文化的形成及其根本特徵》(《理論學刊》2003年第6期);王修智的《齊魯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東嶽論叢》2004年第3期)、劉茂才與譚繼和合著《巴蜀文化的歷史特徵與四川特色文化的構建》(《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王繼平的《論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求索》1993年第4期)、周秋光的《湖湘文化的個性特徵及其缺陷》(《船山學刊》2001年第4期);吳家振的《論中原文化的內涵特徵》(《學習論壇》 1995年 02期)、王喜成、李二梅的《論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質》(《中州學刊》 2007年 01期);唐文基; 林國平;《閩臺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徵》(《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1995年 04期 );葛承雍的《秦隴文化的地域特色與歷史地位》(《人文雜誌》1998年第1期);李元慶的《晉文化內涵的基本特點》(《晉陽學刊》2002年第5期);梁湧的《從交流和傳播的視角解讀越文化》(《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羅運環《論荊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點》(《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宋正海的《論中國海洋文化傳統及其特點》(《光明日報》1996年1月2日);李國強《廬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江西農業大學學報》;劉文瑞《征服與反抗——略論秦王朝的區域文化衝突》(《文博》1990年第5期)、謝子平《秦漢之際區域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人文雜誌》2002年第1期);等等。從不同的地域地域考察其文化特色、基本精神,深入探討各地域文化的個性。



4.   地域文化階段性和演變規律的探討



對地域文化進行階段性的劃分研究和演變規律的探討,是地域文化研究的的宗旨。學術界甚為重視,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羅運環著《論荊楚文化的發展歷程》(光明日報》2002年5月21日),張偉然的《湖南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國史研究》1996年 02期 )、蔡靖泉的《楚文化流變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郭墨蘭的《齊魯文化發展論略》(《文史哲》1995年第3期),魏建、賈振勇的《齊魯文化特質及其演變複雜性的再認識》(《齊魯學刊》2000年第3期);宣兆琦、張玉書的《齊文化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管子學刊》2005年第1期);張磊《嶺南文化的演變走向及其基本特徵》(《史學集刊》1994年第4期),李錦全的《從開放性與相容性看嶺南文化的發展歷程》(《嶺南學刊》1999年02期),陳孝榮的《論三峽石文化的演變歷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 10期);王穎的《山東海洋文化的發展歷程及特點》(《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習五一的《近代北京廟會文化演變的軌跡》(《近代史研究》1998年 01期);周毅之的《從香港文化的發展歷程看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的關係》(《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02期);陳劍的《波西、營盤山及沙烏都——淺析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演變的階段性》(《考古與文物》2007年 05期);等等,分別對各地域文化史進行階段劃分研究各演變規律的探討。從全國總體把握的,如羅運環的《中國地域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人文論叢》1998年卷)。



5.   地域文化在中華文化的地位及影響的研究



唐嘉弘《論趙文化及其歷史地位》(《河北學刊》1988年第1期),羅運環,《楚文化在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影響》(光明日報2000年6月2日);楊玉生《燕文化及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河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李元慶《三晉文化思想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晉陽學刊》1989年第1期),梁韋弦《秦文化及其影響》(《貴州社會科學》1989年第2期);李元慶《論河東文化的歷史地位》(《晉陽學刊》1990年第1期)、李權時《論嶺南文化的歷史地位─—兼評“廣東無文化”說》(《廣東社會學》1994年第1期),孫家洲《論秦漢時期齊魯文化的歷史地位》(《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牟鐘鑒《齊魯文化之特色與貢獻》(《文史哲》2005年第1期);烏恩《論北方草原文化在中華文化大系中的地位及其影響》(《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曉克《草原文化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2月26日),王海榮《草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實踐》2008年第1期),陶德宗《論臺灣文化的中華血統》(《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4期),等等,不勝枚舉。這些論著從不同時段、不同範圍對中國地域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三  問題與展望



通過以上的總結研究,我們大概掌握了中國地域文化研究三十年來發展的一般情況和取得的豐碩成果。

總的看來,地域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較多,而且形式頗為多樣。

首先,三十年來地域文化研究領域形成了多部具有總結性的大型叢書,如《中國地域文化叢書》及《中華地域文化大系》。

其次,關於地域文化的研究受到了政府、社會和學界比較廣泛的重視,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組織機構、學者群及高等院校等,很多著名的地域文化研究機構都是由高校成立的,如蘭州大學的敦煌學研究室、西北師範大學的敦煌學研究所,山東師範大學的齊魯文化研究中心;河南鄭州大學的中原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中心等等。

再次,地域文化與地方文化建設的結合日益緊密,比如近年來各省相繼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的戰略目標。

最後,在地域文化研究的開掘方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研究,較此前顯著增多,比較有說服力的一個事實是我國於2007年6月8日至18日舉辦了中國“文化遺產日”大型專題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這次展覽分為年畫、剪紙、皮影、木偶、染織5個專題,共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1400餘件作品。展覽通過展板、實物、現場製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國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保護成果。

另外,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港澳臺以及國外的廣大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學者的普遍關注,如2000年3月與2002年1月海峽兩岸堯文化學術研討會分別在臨汾、臺北兩地舉行,國內與臺灣名流學者參會研討交流,對堯文化交流心得體會。

雖然三十年來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績斐然,但是我們仍然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地域文化研究中尚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地域文化研究中帶有某些狹隘的地方主義色彩;第二‘在研究中仍然存在著過分誇大地方特色的成分;第三,地域文化研究的具體工作不夠深入,比較容易忽略地域文化內部亞區文化的比較研究;第四,因國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導致了目前國內地域文化研究領域出現了研究不平衡的傾向。

針對上面的問題和不足,我們認為,今後地域文化研究應著重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要加強亞區文化的研究,將研究工作深入到細微之處,儘量避免做表面文章,更不能“一把抓”;第二,在地域文化研究領域尚且屬於後進的地區,要逐步重視本區地域文化的研究,特別關注地域文化的個性研究,將“文化強省,文化興市”落到實處,同時可以適當的建立相應的科研機構,或者召開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研討會;第三,要“將眼光放遠、放長”,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地域文化之間的聯繫,重點解決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之間存在著的矛盾之處;第四,要關注地域文化特異性與中華整體文化的普遍性之間的關係,不斷加強與中華民族凝聚力相關的地域文化的探討,在文化領域為構建和諧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張星參與編寫工作,特此致謝。)



(本文原載馮天瑜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

*羅運環,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湖北省吳楚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地域文化大系》總編委。主要著有《楚國八百年》、《楚國歷史概說》、《秦漢韜略》(合箸)、《中國經濟通史(一)》(合著),主編有《荊楚文化》。

*張丹、吳國恒、楊山坡,武漢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地域文化史方向研究生。

[1] 張寧等:《中國文化史研究學者座談會紀要》,《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1984年。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20 11:28
田 松:小传统、地方文化与中国人的特性

来源:《绿叶》 作者:田 松 发布时间:2008-08-15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摘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看待自己的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来源、有“根”的人。我们需要儒、释、道等大传统,但更应重视与我们血肉相连的地方的、生活的小传统。小传统与每个个体的生存环境、生活体验直接相关,对小传统的了解,也是个人的一种寻根。在地方传统尚存的地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帮助他们现代化,而是要守住他们的传统。在中国,对小传统破坏最严重的是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对传统的认同得从娃娃抓起,中小学课本应该加入乡土文化必修课。



问:田松老师,您多年来在四川、云南等省的偏远山区进行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能谈谈您所了解到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吗?



答:我去过四川纳西族的一个寨子,那是一个很封闭的地方,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手机、收音机信号,我走了两天才到。当地人的祖先至少从明代开始就生活在那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纳西族的延续得益于这个民族独特的生态智慧——他们非常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使经过1958年的大炼钢铁和改革开放后全国普遍性的乱砍乱伐,那个地方的植被依然完好。



纳西族有一套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我们的神话中通常讲神、人、鬼,但在纳西族神话里,有一个与人并列的“署”。人和署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他们的母亲闹矛盾,兄弟就分了家。人拥有道路、田地、房屋、村庄、家畜、庄稼,等等;署则拥有山林、水源、野生动物等资源。这样,署对人类没有依赖;但人必须喝水,而水是署的,所以人一生下来就欠署的债。对于一个纳西族人来说,走到山林里,他看到的不是可以随便使用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是署的财产。如果他砍一棵树回家,就是偷了署的财产,这好比对别人家的东西不告而取,在道德上是不允许的。可是他们也需要盖房子,怎么办呢?他们通过一个叫做“老民会”的社会组织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盖房子的人首先提出申请,“老民会”经过协商后,定出计划:今年谁家盖,盖多大的房子,要砍多大的树、砍多少根,都有规定。计划不仅定量,甚至有的地方还定“树”:在树上作标记,规定只准砍这几根,砍的时候要是碰伤了别的树,要受到惩罚。砍树之前,祭司要做法事,他要跟署商量,给它烧香、许诺还愿,最后必须通过占卜征得署的同意——比如说烧羊骨头,根据裂纹显示的迹象,来看署是否同意。纳西族人和自然保持着一种兄弟般的关系,所以,在他们生活的地方,生态环境都非常好。

很多少数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尤为重视。这一点,汉族本来也有,但现在被淡化得很厉害了。比如说,你父亲、你祖父叫什么名字,你可能知道,但你曾祖父叫什么,未必知道吧?而在彝族,每个人从小就有一门必做的功课,就是背他祖先的名字——从父亲、爷爷一直往上,直到他们神话中的先祖。两个不同地方的彝族人遇到一起,就会互相“盘”,从上往下一代一代“盘”,然后知道:噢,原来在这一代,两人开始属于不同的支脉了,也就知道两人的血缘有多远。再比如说,纳西族有为逝者送魂的风俗,怎么送?由东巴祭司喊着一个个地名——这些地名代表逝者所属的群落从有历史以来所迁徙的路线,这样将他的灵魂一直送到其祖先开始生活的地方。



问:中国近年来兴起了“传统文化热”,这里所说的“传统”似乎都是所谓的大传统、国家传统、政治传统,而不是小传统、地方传统、生活传统。您如何看待大小传统?



答:关于传统本身,人们对它的理解是很复杂的。我们总是有一个大一统的观念,希望能用一个大的传统来和西方的文明相抗衡。比如说,西方说自己的那一套是普世价值,我们现在也试图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一些东西,说我们也有普世价值。

传统有大有小,“传统文化热”,主要是针对“大传统”来说的。所谓大传统,是指儒、释、道传统,而我说的小传统,则是指地方性的传统,它与本土密切相关,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存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直以来就有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排挤、压迫;现在,则是大传统和小传统同时遭受到了工业文明的严重冲击。我前面所说的纳西族的那些风俗,在一些偏远的地方还保留着,但在离城市近的地方,他们的文化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我到过云南的佤族、傣族聚居地。对于这两个民族的人来说,唱歌跳舞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他们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我去的村寨,有的还保留了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风俗,但有的寨子在通了电之后这种传统就没有了,因为有了电之后人们大多围在家里看电视,原始的载歌载舞的生活方式就改变了。



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城市文明进入那些相对封闭的地方,而当地的百姓似乎很容易接受,就如同我们正不自觉地被西方文明所同化。这是不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呢?                                 

答:我们在什么意义上理解必然?什么叫进步?是谁说它是进步的?科学技术是为谁服务的?我们在城里的生活必然合理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的问题。而我们应该坚持的一个立场是:要否定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话语权。

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这些现代的物质文明?第一,人性都有弱点,人都贪图享受、贪图安逸,希望有更多的物质供自己享用。比如说,夏天天热,如果有一台空调送来冷气,谁会拒绝呢?第二,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西方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给格式化了。有三种制度化的东西对传统的破坏最为严重。第一是公路,公路使物质交换更加方便,使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从而也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是电,我去的那些村寨,过去都使用水磨,自从通了电之后,传统的水磨很快就被淘汰了。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传统并没有因为现代科学的进入而让自身得到发展——水磨没有因为人们懂得了科学技术而被做得更精巧、更漂亮、更有效率,而是直接被现代粉碎机给取代了。因为这种机器操作起来方便、省事。很多传统就这样一步一步被废弃了。第三则是制度化的学校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在是最没有历史感的国家。历史是关于民族的记忆,而我们则失去了与传统的血脉关联——几千年的大传统断了;“五四”以来的传统断了;新中国以来,传统不断地被颠覆。我们对自己的传统也不珍惜:都江堰上面建水库,圆明园湖底铺塑料膜,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财产,我们是不以为然的。在工业文明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我们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让人们不再认为那些传统的东西重要:你不知道你的曾祖父叫什么名字,这很正常,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需要知道。

美国人是很在意自己的传统的,虽然他们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00多年。我在美国去过一个小镇,镇上每一所年代久一点的房屋都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这所房屋建于哪一年,主人是谁,后来发生了什么变迁,等等,记录得非常详细。小镇还有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这个镇的历史资料。这一切都让人感到,该镇的人们对自己的小传统十分珍视。



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统,应对传统的破坏?

答:未来的生态文明我认为必须是文化多样性的。所以说到传统的时候,我更强调小传统,强调地方性。为什么呢?因为科学强调的是一种整齐划一的、普适性的、到哪里都用得上的东西,但这个世界是不是所有地方的问题都能用科学解决呢?这是很值得讨论的。

我强调地方性知识的自主性,更因为地方小传统是和人的生存环境直接关联的。比如说摩梭人,他们的小传统就和泸沽湖、狮子山分不开。狮子山代表着最神圣的格姆女神,山就是神,神就是山,他们爱山和爱神是一致的。所以这座山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山,而且是一个精神的概念,只要他们生活在这儿,就和山保持着这样的情感关联。但如果摩梭人走到外面的世界,离开了那些跟他们的历史传统相关的环境,他们的根也就断了。

对小传统的了解,也是个人的一种寻根,因为小传统是地域化的、多样性的,是和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关联最密切的。我们当然也需要大传统,毕竟,相对于整个工业化文明体系和全球化意识形态来说,大传统是多元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元。同时,我还强调文化应该是多元的,提倡小传统,并不是要求它去改变大传统——没有必要让全世界都来接受摩梭人的格姆女神,我们也不需要刻意从小传统中挖掘出所谓普世价值——我就守着我的这一亩三分地,不必扩张。让地方本土的生活方式静静地继续,这样就很好。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看待自己的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来源、有血脉的人,是有“根”的,而不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钉。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的“根”非常脆弱,就像一根随时会断掉的线,我们自身的历史感也正在迅速地被毁弃——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很稳定的根基。比如说,当我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看到曾经熟悉的街道被拆迁了,所有的楼都是新的,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那么对于我来说,这就跟我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区别。再比如,当你回到以前工作的单位,发现那里的人换了一茬,没有几个认识的,这样你跟那个集体的情感关联大概也就不存在了。

而在过去,离乡几十年之后的人回去,发现邻家的房子都还在原先的位置,村头那棵树也还在那儿,他们那个时候所感受到的和我们现在肯定不一样。在传统社会,人与人像土壤那样相互勾连着,拔一棵草,其他的土壤会感觉到疼;而现在,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就像是沙子,一粒沙子被拿走,别的沙子根本毫无感觉。我们是在大传统和小传统都迅速丧失的情况下强调传统,但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当中,即使我们想要恢复传统,也不过是在沙子的表层涂了一个传统的色。所以,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悖论。

但我仍然提倡,我们应尽量去与自己的传统构成关联。对于城市“移民”来说,面临的尴尬在于:我们需要寻找传统,但不知道传统是什么,所以只能找到那些大传统,比如孔孟、老庄。那些依然拥有自己传统的地方,我希望他们的传统能够持续下去,而不要无原则地拥抱现代化。而像我们所生活的“移民”城市,大家从各不相同的地方来到这里,小传统无力生根,这时,我们就只能以理性的方式,勉力维护与小传统的情感关联了。



问:在对小传统的继承和保护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小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多是一对一的或一对多的言传身教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学校教育。比如说摩梭人有达巴(巫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非常擅于讲故事,一到晚上,经常有年轻人围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讲摩梭人自己的文化、历史、神话。这是一个自然的教育过程,民族文明血脉通过这种方式相续相承,令摩梭人和自己的传统之间血肉相连。

但有了电视之后,这种传承渠道很快被打破了。电视里面播放的,是和他们本土文化没有任何关联的东西,那些东西与他们墙上的神灵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这种“空投的文明”代表着外来世界的强势,在电视节目传达出的信息里面,他们的传统都是落后的、愚昧的、原始的、粗浅的。

而对于小传统破坏最严重的,是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这同样也是个“空投的文明”。在这个体系里面,他们的传统同样被众多负面的词汇来形容——落后的、愚昧的、原始的、封建的、迷信的,等等。这里有一个教育学的悖论: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他越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好的人,考上大学走了。这些人本来应该构成保护传统的屏障,现在却反而成为了主动破坏传统的力量——他们总想按照外面世界的样子改变自己家乡的贫困,通过各种方式把家乡置入全球化链条中,这样势必加速本土文化的丧失。几代人之后,传统文化会后继无人。所以,我以为,在传统尚存的地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要帮助他们现代化,而是要守住他们的传统,恢复他们的民族自主性。

我还认为,应该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里加入本土文化必修课。这么大的中国,一个湖南的孩子,所学的东西竟然和一个东北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整个教育体系所塑造出来的必然是千人一面,而且完全和这个人生长的地域没有关联。比如说,我作为一个东北人,理应对东北的文化、传统、历史有更多了解,以前,在制度化的教育之外,还有一定空间让人去了解这些东西。但现在,应试教育让人无法在中考、高考制度之外还去学什么。

再比如说,为什么竟然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并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这些人经常会说:中医有什么科学依据吗?这话本身就是西方话语权下的产物。还有人问:为什么信中医的人少了呢?这也很容易解释,因为我们的头脑已经被西方文明格式化了。我们的脑袋在中小学时就变成了一只“口袋”,里面原初的、基本的价值观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被灌进去的。看看现在中小学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按照西方文明体系设置的。而中医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在“四书五经”的文化氛围里成长起来的,传统的大医与大儒相通,只有从小读经的人才会自然地接受那套思维方式,接受中医对于身体的理解和看待人与自然的方式。对于现在学语文、数学等制度化教育课程的人来说,他们是不懂也不能认同的。

这种西洋式的“缺省配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的现代教育始于传教士办的新式学堂,主体部分由神学、语言、西学、中学四大块构成,其中包括“四书五经”等国学内容;“洋务运动”也建新式学堂,由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中学在理论上比西学更为重要;而到了民国,蔡元培进行教育改革,颁布了新学制,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废除了读经。这就意味着:从此,中国的孩子,不能在中国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里系统地学习自己的人文经典了。在“五四”先进知识分子看来,孩子们花那么多时间学“四书五经”,哪有精力去学先进文化?那样的话,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进步、发展?所以废除了读经。这件事在民国期间没有产生大的后果,是因为民国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而且当时的教育资源是很多元的,教会学校、私立学校、私塾等都还存在,民间教育资源甚至比国家要丰富。但是1949年以后,情况就急转直下,全国一统,教育也开始整齐划一,我们只不过把向欧美学习变成了向苏联学习。

整个所谓中国现代教育过程,就是中国传统失落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并不因为是中国人,就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的传统。





问:对于近几年兴起的读经运动、祭孔运动、汉服运动,等等,您怎么看?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会去践行吗?

答:我觉得这些东西至少在象征意义上是件好事。毕竟它们展现出了一个多元的状态,让我们看到有那样一种复兴传统的愿望。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了解传统,尤其是我们这些在城里长大、受了这么多年所谓现代文明教育的人。这不仅是民族文化自尊的问题。未来要建构生态文明,它必然是文化多元性的,如果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大传统,还是小传统,我们自身就不可能构成多元文化中的一元。

但我认为这些“运动”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而且也不足以维系。如果我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去体现传统,比如说我们每天唱唱京戏,是不是就代表有这种传统了呢?不是的。因为那只是表面现象,它并没有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对传统的认同感还是得从孩子抓起,只有改变“缺省配置”,我们才能真正接受传统。至于我们成年人,更多的只能是表示一个姿态。比如说,我爱喝茶,我努力去体会各种茶之间的区别,尽量多了解关于茶的知识、历史,难道就表示我更接近、更理解传统了?不能这样说。再比如,我常穿中式的褂子去上课,但这也只是一种体验的方式,仅仅表明我的某种立场,并不因为披上了传统的褂子,我的内心就变得传统了。换句话说,穿中式褂子只是表明我向往传统,我希望和传统构成某种关联,而不是说我已经那样了。

所以,我们提倡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且自己也可能那样去做,在很大程度上,那不过是一种仪式、一种象征、一种价值的趋向而已。虽然你向往这些,但你的骨子里能和它们契合到什么程度,很难说。骨子里没有,后来移植,和生来就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因此我认为,汉服运动之类,作为一种符号,呈现那种对传统的重视与向往是可以的,也是有意义的,但如果说这就是传统,那肯定不对。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20 1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十条 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六条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八条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 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或者建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初评和审议。

    初评意见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

    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当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第二十六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保护规划未能有效实施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

    (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三十五条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

    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 境外组织违反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境外个人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四十四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本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7 20:4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 11:07
三汊镇大事记

帖主/李新华



三汊镇大事记(草稿) 说明:本大事记只是从部分资料上查录,还有很多单位、部门以及政府在内的大事,由于缺乏资料,未能全录,有些录上的资料由于时间错位,只作参考,敬请各位参阅后补充并提出修改意见。(镇志办)
  南北朝
454年(孝武帝孝建元年)
孝昌县令外出巡视,驾舟沿野猪湖北岸支河登三汊埠古街码头视事。
明朝
1369年(洪武二年)
江西、麻城民众迁入孝感,立草为标,认赋为业。
1385年(洪武十八年)
李德茂(芦林村人),奉诏进京,恩赐吏部尚书。
1387年(洪武二十年)
李玺(芦林村人),官任贵州武开卫副将。
1436年(正统元年)
李启,(芦林村人)岁贡进士,官任宜都教谕
1466年(成化二年)
李仕璋(芦林村人),进士,官任浙江钱唐知县,后复升绍兴知府,继升金衢严道。
1537年(嘉靖十六年)
李冠(芦林村人),拨贡进士,官任湖南湘乡县正堂。
1582年(万历九年)
邬君吾(永爱村大邬湾人),举人,出任德安府安陆县知县。

1590年(万历十八年)

孝感建5乡社,本地属诸赵乡。

1637年(崇祯九年腊月初四)

李自成军进入本地,地方武装与之抵抗,伤亡数十人。



清朝

1651年(顺治八年)

石塔寺维修,新建梓潼楼五间于殿后。

1658年~1660年(顺治十五年~十七年)

李浦(芦林村人)为去“军籍”,减劳役,聚族人商议,更李姓黄,民间称“一夜黄”。

1722年(乾隆三十六年)

重修石塔寺。

1810年(嘉庆5年)

黄肇基(兆基)(芦林村人),武举第五名

1851年(咸丰年)——1874年(同治年)

太平军同捻军一起,在三汊埠和五桂市一带与清兵作战,毙清兵数百名。

1866年(同治五年)

三汊埠南门桥建永兴楼牌楼


1875年(光绪元年)

10月15日,黄兆晋(埠镇大黄湾人),钦定武举二甲,传胪。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是年,三汊埠大商号周太和开广货、疋头、杂货铺面7处,花庄、盐号、当铺、糖坊、料行、粮行务1处,雇员工200余人。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9月,芦(沟桥)汉(口)铁路滠口至孝感段52.8km建成,孝感境内设孝感、三汊埠两个火车站。

1910年(宣统二年)

三汊埠设邮政代办所(杂货铺兼)



中华民国

1912年(民国元年)

是年,孝感设5乡29里,本地属诸赵乡。

1919年(民国八年)

是年,汉口姑嫂树——三汊埠水路航线开通,有小轮船航驶。

是年,孝感设6个区,本地属第二区。

1927年(民国十六年)

是年,本地大水,湖垸水深丈余。

1931年(民国20年)

是年,本地大水。?

1933年

是年,李体松(李巷村人)及其父经营的李义兴营造厂(等于当今的大型建筑工程公司)中标。修建孝感飞机厂及军营。时年25岁的李体松任设计工程师。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2月,三汊埠私立培英中学改称第二中学。

是年,本地大水,江水倒灌。7月10日,襄水自西南灌入,水头高约丈余,水位较民国20年高3尺。

夏,猪瘟极重,河湖港汊、塘堰水窖,历历可见。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孝感县县长欧阳洪烈踏勘批造垸儿塘,黄梅亭(芦林村人)承造。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5月15日,国民军击落日军飞机一架,飞机坠毁在三汊埠西庙下湾大塘角边,机上有6人,其中妇女一名,尸体葬于永福水库边(此飞机疑为日军陆航中将小笠原数夫的坐机)。

10月29日,日军占领三汊,本地沦陷。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日伪县长朱坤宇在本地芝麻地种植鸦片烟苗。

是年,各乡设维持会。

3月23日,日军炮袭李家巷子,村民伤26人,死18人。

1940年(民国三十九年)

秋,新四军秘密交通员黄修宇(今芦林村黄上湾人),送情报时,清晨在云梦伍洛寺与日军相遇,黄在烧情报时被日军杀害。

是年,日伪县长朱坤宇在三汊成立“孝感防卫保安队三汊区公所”,陈光荣任区长。

1941年(民国三十年)

3月,新四军第五师第九支队支队长饶民太在涂店被日伪军围困,支队长饶民太坐花轿至三汊埠火车站突围。

7月15日,大洪山游击队情报联络员黄明宝(芦林村嘴子湾人)被汉奸蔡某出卖,在三汊埠遭日军杀害。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10月,孝六区区委书记兼区长程鹏(草店人),因叛徒告密,在草店集被捕,英勇就义,时年22岁。

是年,本地天花流行,儿童死亡无数。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是年,汉孝陂抗日民主政府税卡卡长丁梅田(涂店村丁丝铺湾人),在梁家桥税卡收税,遭日军山本大佐严刑拷打,壮烈牺牲。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是年,陂孝县武装力量夜袭三汊埠火车站,擒获伪中正乡乡长张子谷,缴获枪支20条。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春,黄家竹林祠堂设立官学,黄明星任校长。

3月,国民东山区区长丁登桃、区员丁国权率保安队与三汊埠保安队突袭王母湖东岸的易家嘴,4名解放军战士、地下工作人员牺牲,头颅被砍走。

6月,农村电话延伸到三汊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1949年

4月23日,三汊解放,成立三汊区,辖高埠、土门、祝站、闵下四乡,区公所设在三汊埠火车站中街。

7月,孝感县工商联合会三汊区区分会成立。

10月,7名小商贩在本地南部惨遭匪徒杀害,其财物被抢劫一空。

1950年

3月21日,一列载粮火车在行驶途中,被本地朱家台子20余人抢走大米50包(每包20㎏),当夜三汊埠区中队赶赴现场,捉拿案犯2人,追回大米10包。

3月22日,县公安机关在三汊埠破获反革命组织“大别山反共人民自卫军”,逮捕其成员11人。12月18日,又在三汊埠破获匪特组织“鄂豫湘赣独立师”,大部分骨干分子捉拿归案。

7月,山洪泛滥,本地受灾严重。

是年,王母垸修筑新堤,黄明星任王母垸垸长。

是年,孝感地区行政区专员公署决定,将安陆师范学校移至本镇(地址,周太和老宅子),改名为“孝感师范学校”。

1951年

3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首恶陈春山、张子谷、黄栋清及大地主李鼎亨等14人被镇压。

10月,孝感县实行小区小乡制,设三汊区(辖区为现三汊镇、祝站镇、闵集乡)。

12月,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至次年秋结束。

1952年

1月,三汊埠火车站接收一批抗美援朝伤员,计1200人,分别安排在埠镇街(周太和老宅)、赵陈(涂家山)、李家巷子(李鼎亨老宅)疗养。医治无效去世者长眠于涂家山,2008年清明节,烈士遗骨迁至孝感后湖烈士陵园安葬。

5月,土地改革全面结束,贫苦农民分得土地、房屋及农具。

6月,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捐款,支援抗美援朝。芦林村黄明憨、黄有臣及其他青年数十人报名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

是年秋,大旱,野潴湖、王母湖沿岸驾数百乘水车抗旱。

1953年

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3月,结婚实行登记,大张旗鼓宣传婚姻法。

10月,各乡均建农业信用合作社。

秋,建涂店粮店(高志成老宅)。

秋,组织农业互助组。

1954年

春,本地首次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夏,连续下雨20天,三汊区域内一片汪洋。京广线火车运输曾一度中断。

1955年

3月,撤销三汊区,本地并入祝站区。

6月1日,竹林小学首次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所在村搭台唱戏庆贺。

年底,本地开始使用“六六六”粉、“滴滴涕”乳剂等农药及开始使用化肥硫酸铵、硝酸铵。

1956年

1月,孝感县人民法院在赵陈设立“三汊人民法庭”,受理三汊、祝站、杨店碱区民事诉讼。

3月,黄家竹林上湾(芦林村)用船从武汉运大粪回家肥田,在野潴湖途中遇狂风暴雨翻船,2人遇难。

3月,三汊埠设立初级中学。

是年,赵陈乡合并成大乡,辖赵陈、诸赵、高埠、草店。

1957年

是年,本地中小学老师开展反右斗争,部分老师被错划成右派。

是年,三汊油厂与三汊米厂合并,定名为三汊粮油加工厂。

1958年。

是年,孝感四中工会主席刘焱波出席省教育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获荣誉奖章一枚。

9月,成立祝站人民公社(辖三汊)。秋,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

秋,青壮年劳力到小河区大办钢铁。

是年,本地引植红花草籽。

1959年

春,大旱,民食野菜树叶,秋,粮食紧缺,人平口粮二两八钱。

1960年

3月,省教育厅确定三汊埠初中为省重点中学。校长袁坤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大会上作了题为《全面跃进的三汊中学》的发言。

是年,农村浮肿病流行,各管理区设浮肿病院,免费治疗。

夏,大旱,农作物欠收,民饥苦。

是年,本地民众响应国家号召赴新疆参加边疆开垦。

1961年

是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一批老师、工人、国家干部、城镇居民下放到农村。

5月,开征集市交易税。

是年,大旱。

1962年

是年,大旱,社员普遍缺食,饿死数百人。

是年,本地区下放耕地数千亩,号召干部、职工、社员开展生产自救。

6月,石塔寺三级泵站竣工(该泵站1961年10月动工,总投资915万元,灌溉面积3.5万亩)。

1963年

4月,学校、机关单位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

冬,农村开展小四清运动。

1964年

是年,“四清运动”第一批试点在丰裕村展开,进驻工作组30人。

是年,竹林小学内增设耕读中学。

是年,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5年

5月,三元宫泵站竣工运行。

5月,召开社员群众大会,组织批斗“四不清”干部,展览“四不清”干部退赔实物。

7月26日,中共孝感县委发出祝站区擅自动用甲字粮的通报(5月21~24日,祝站区擅自动用甲字粮144000斤)。?

8月,“四清运动”结束。

1966年

2月,本地干部参加黄陂“四清运动”。

8月,“文化革命”开始,横扫“牛鬼蛇神”、破“四旧”,地、富、反、坏、右分子、敌伪人员被红卫兵戴高帽游行。红卫兵成立“红色农民造反总司令部”。

9月,造反派将孝感县祝站区更名为“东风县向阳区”。

11月,中学停课闹革命,中学师生外出串联。

12月,涂店蔡陈湾(今岳岗村)社员蔡庆元家失火,干部群众捐衣物440件,粮食1600所,现金1200元。

1967年

是年,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

是年,公办小学附设初中。

是年,赵陈公社在三汊火车站设立“红卫兵接待站”。

1968年

3月,以大队为单位隆重赠发“红宝书”(毛泽东著作)仪式。

6月,区、社、大队成立革命委员会。

是年,三汊埠火车站新旅客候车室落成,面积1500㎡,是原候车室的3倍。

1969年

4月,开展“三忠于”、“四无限”、“一热爱”活动,干部群众唱“忠”字歌,跳“忠”字舞,背“忠”字袋,社员在毛主席像前“早请求,晚汇报”。

年底,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是年,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赵陈、红霞、石板,同幸、永光等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是年,石塔寺泵站购卖第一台电视机。

是年,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初中和小学毕业生延长到年底毕业。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 11:08
1970年
1月,《湖北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涂店分销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迹。4月,省革委会发出通知,号召全省财贸战线职工学习涂店分销店。
是年,大队办合作医疗,对社员实行免费半免费治疗。
11月,本地600余名民兵赴陕西,支援襄渝铁路三线建设(1973年底返回)。
是年,中小学学制改革,初、高中分别由三年制改为二年制,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
1971年
8月,大旱,北泾咀竹子港筑坝引天门河水浇灌稻田。
1972年
是年,中小学恢复考试制度。
是年,本地数十户社员搬迁东西湖。
1973年
是年,低音广播喇叭进入农户。
1974年
3月,开展批林批孔运动。9月开展评《水浒》,批宋江活动。
秋,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高中学校停课,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
1975年
1月,撤区并社,三汊从祝站区划出,设三汊人民公社,辖涂店(龙店区划出)、赵陈、草店、埠镇、诸赵五个管理区,曾世民任书记。
6月,开展学大寨运动,割资本主义尾巴,禁止集市贸易。
是年,生猪实行合作医疗。
冬,党委书记曾世民挂帅,党委委员、公社副主任盛其占任总指挥长,组织万名劳力围垦三汊河,历时3个月,目标是“万亩格田万头猪,十万湖桑千担鱼”。
是年,本地早稻品种矮杆化,晚稻品种粳型化。
10月,本地稻飞虱为害晚稻,为控制危害,广泛开展点灯诱蛾。
是年,三汊供销社涂店分销点被列为全省供销系统红旗单位,当时全省供销系统的宣传口号为:学利农(沙市利农旅社),赶涂店。
1976年
2月26日,孝感地区内燃机配件厂(又名490)试制的4—X曲轴去重机,经有关部门鉴定,达到设计要求,为中国电子机械工业填补了空白。
4月,本社遭龙卷风袭击。
5月,三汊河排灌站建成,装机容量2台,计310kw。
上半年,中共孝感地委负责人带领地直机关干部到本社永光村蹲点,主要任务是“批邓”和“农业学大寨”。
是年,三汊工商行政管理所成立。
是年,引进杂交水稻。
1977年
7月,恢复高考制度,三汊高中第一次组织高考。
是年,公社派农民技术人员参加县赴海南岛繁种团,学习水稻杂交生产技术。
冬,抽调部分劳力开挖野北河,贯通王母湖、野潴湖水系。
1978年
是年,从各大队移民130户到三汊河定居,设立新建大队和民主新村九队。
4月,孝感地区高等农学班在三汊组建,规模300余人。
10月16日,三汊河养猪场女兽医陈娥蓉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10次全国大会。
是年,石塔大队组织副业队到武汉搞搬运,置板车数十辆。
1979年
是年,组织劳力万余人,开挖三元宫至盛家湾新河,修建盛家湾泵站。
年底,涂店管理区等地耕牛、生猪暴发口蹄疫。
1980年
7月,连续半个多月大雨,河水猛涨,泛滥成灾,三汊河新村被毁,造成财产损失计320余万元。
同月,火焱沟被淹,往来靠渡船,发生沉船事故,死亡3人。
是年,开展计划生育宣传,一批育龄妇女结扎。
是年,公社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
1981年
是年,三汊塑料厂失火,损失1万余元。
10月,经孝感行署同意,设立三汊镇,隶属三汊公社管辖。
年底,整顿民办教师,辞退超编和不合格民办教师32人。
是年,三汊镇(社管镇)兴办地毯厂(地址,三汊食品所院内,1983年形成规模,1989年在龙岗村建成新厂房)。
是年,本社全面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土地连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
7月1日,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
10月,孝感县公安局三汊派出所成立。公社设司法干事。
是年,埠镇乡修建露天电影院。
1983年
7月,连续10余天大雨,三汊河被淹,损失达45万元,孝感县组织西河、杨店、周巷、丰山、邹岗等地干部、群众来三汊协助排渍救灾。
8月,组织30余人的政法工作专班,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审理案件22宗,54人被处以徒刑。
是年,孝南供电公司三元宫110kv变电站建成(2002年起实施程控管理)。
1984年
1月,撤社并区,三汊公社归属祝店区,赵陈、诸赵两管理区合并,设三汊镇(区辖)。
是年,筹建三汊影剧院,1985年8月落成。
1985年
2月,孝(感)三(汊)公里破土动工(1988年建成砂石路面通车)。
是年,改良早稻种子,改二九青为二九丰,提供种子37万斤,改农丰早为淅幅802,提供种子46万斤。
7月,设置市(县)辖三汊镇,陈德华任书记,胡汉生任镇长。
11月26~27日,中共三汊镇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89人,列席代表17人。
是年,中兴村陈家榨开展村级建设规划管理。
是年,草店管理区遭雷击,墙体被击穿,无人员伤亡。
是年,三汊镇文化站与祝站、杨店等镇联手,开展“环东书画巡回展”,征集书画作品350余幅,曾世民、汤文选为书画展挥毫泼墨,展出时间达半年。
1986年
1月,筹资3.5万元,镇区街道安装高压钠路灯75盏。
是年,全镇抛荒290亩,涉及23个村,50个自然湾,93户,387人。
是年,本镇产生129个各类大户,其中粮食大户26户,运输大户14户,渔业大户21户,务工及其它大户70户。?
是年,三汊土管站成立,徐自庭任站长(1989年更名为三汊土管所,2002年更名为国土资源所)。
春,兽医站组织20余人、历时10天,将全镇43个村、2600户的11000头牲猪在疫病流行高峰期前全部进行预防。
是年,新开发的渔池2400亩全部承包到村、户,投放鱼苗77260斤。
是年,孝(感)三(汊)~王母村级公路开通,全长6500M。
6月27~29日,特大暴雨袭击三汊,造成严重洪涝灾害。7月16日,再次遭受暴雨袭击,本地为重灾区。
12月,三汊供销社为首批实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企业。
是年,与武汉塑料五厂合作,筹建三汊油墨厂。
是年,镇区工业企业367个,其中市属1个,镇办9个,乡办2个,村办42个,联办196个,户办137个,从业人员3607人。?
1987年
是年,恢复1957年、1958年、1965年因“左”的影响被开除的3名党员的组织生活。为受株连的7名家属办理“农转非”。
是年,组建三汊镇物价站,5名群众物价员参与管理。
年底,三汊卫生院制药厂正式投产,生产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20余种注射液。
1988年
2月,中共孝感市委(县)授予三汊镇党委党风建设先进单位。
3月10日,三汊镇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实行土地承包目标管理的八条规定”。
9月,省、地、市在三汊镇办“贯彻《村委会组织法》”试点。
12月2日,中共三汊镇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本镇外出从事第三产业人数达5000余人,活跃在20余个省、市、自治区,年收入过1000万元。
1989年
1月,孝南区供电公司三汊供电所成立;3月,孝南区农电总站三汊农电管理站成立。(2000年孝南供电公司三汊供电营业所成立,以上两单位撤销)。
是年,三汊镇地毯厂厂长张风云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2月8日,孝感市工商联合会三汊分会成立。
是年,镇政府出资3.5千元,为小黄湾打直径1.2米、深18米水井一口。
5月,青年农民朱清平(石板村人)所著《人生四季哲理随笔》一书出版发行。
是年,永光村机耕组与“无耕牛、无劳力”农户签订耕作协议:深3~5寸,无漏耕,地平泥烂,每亩8元。
是年,铁道部授予三汊埠火车站 “文明车站”。
是年,孝感地委行署授予本镇“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工商局授予三汊集贸市场“省级文明市场”;孝感市(县)授予本镇经济工作一等奖;地、市连续三年授予三汊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是年,开始征收“教育附加费”。
1990年
2月,三汊镇工商所被孝感市委、市政府(县)授予“文明集镇”称号。
是年,粮食凭票收购。
是年,住村干部实行综合考核。
是年,三(汊)孝(感)路铺设柏油路。
是年,三汊高中、三汊镇中合并,迁入原“华农孝感分院”,设高中部和初中部。
是年,直拨电话、电信大楼建成营业。
是年,三汊广播站高频发射台建成。
是年,兴南路(长1100M、宽32M)铺设柏油路。
是年,改水工程结束,村民普遍吃上地下水。
是年,两月无雨,一万余亩晚稻受灾,少数地方人、畜饮水困难。
是年,农民卖粮无足够现金兑现,暂打“白条”。
12月,与市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签订“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协议”。
1991年
是年,三汊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区人大代表83人,市代表12人。
7月,水灾,重灾26个村,7364户,29844人,受灾面积39921亩。相关部队、市直部门、及本镇干部群众2.1万人参与抗灾。8月22日,《孝感日报》头版刊登三汊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感谢信》。
是年,三汊镇光荣院、福利院落成,16名孤寡老人入院。
10月,石塔村李家湾发生火灾,6间民房、三户村民所有生活用品及口粮、种子烧毁,半岁女孩李咏被烧死。事后,社会各界捐款17945元、捐衣200件、捐粮1900斤进行扶助。
是年,建立镇长办公会制度、向人大汇报制度、行政生活制度、群众评议制度。
是年,全镇开展“二五”普法。
12月29日,举行大型庆元旦文艺汇演,150余人参与演出,时间达3小时。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 11:10
1992年
1月,开展大型文学艺术作品展,征集书法、绘画、工艺、摄影、文学作品570余件,150余件作品参展,历时2个月。30余名地、市文学艺术界人士参与了此活动。
年初,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党支部”12个,“先进单位”26个,“优秀共产党员”95名,“先进工作者”53名。
是年,维修埠镇西门桥。
是年,兴建湖西排灌闸、石塔节制闸。
是年,镇办公楼竣工。
7月22日,发生龙卷风,红霞村部分农户和砖厂受损。
9月15日,省委社教工作队181人入驻三汊,市(县)、镇87人参与,为期4个月。任务: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双清双对现”,调整充实村级领导班子,强化镇直职能部门服务功能。
9月29日,伍陈村百名村民围 捕跳火车潜逃的在 押 犯,将其擒获。广西第一监狱和地委给予表彰、奖励。
是年,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修订工作,划定基本农田223块,面积达49160亩。
是年,“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在孝感市举行,李巷村舞龙队参与开幕式表演。
是年,孝(感)天(河)公路(S110省道)动工,1994年10月建成通车。
是年,本镇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市(县)第一,评为一等奖。
1993年
11月,司法部授予李巷村李三九“全国模范调解员”称号。
1994年
3月25日,孝南区三汊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张新春当选为镇人民政府镇长。
是年,三汊镇被列入“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中共三汊镇委下发了《中共三汊镇委、镇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到2000年,镇区规划2k㎡,控制区5k㎡,城镇人口达到15000人。
是年,贯穿镇区南北的铁路立交桥(涵洞)开通。
是年,2000门数字程控电话增容工程竣工。
7月,筹建三汊有线电视地面接收站。
是年,对半岁~6岁儿童免费普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1994年,学校布局调整,小学41所调整到22所,设教学点11个。中学由5所调整为4所,草店中学撤销,设立草店小学。
1994年10月,三汊镇被确认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
1995年
3月,镇人大主席团讨论通过  《集资办学草案》。
4月,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区、镇人大代表对“农口”、“政法”、“财贸”等单位视察。
是年,建设部授予孝感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安全先进单位”。
是年,开展城镇国有土地登记,共登记国有土地集体占有31宗,住户463宗。
夏,教师彭柏松家不慎 着 火,教育组组织各中学、镇中心小学、中兴小学捐款3800元。
12月,三汊客运站破土动工,1996年6月14日竣工并投入使用。
1996年
1月,镇委、镇政府与镇直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
是年,春旱,夏涝。市委,市政府授予三汊镇委、镇政府“抗洪救灾集体二等功”。
是年,投资100万修建的小商品市场和新集贸市场投入使用。
是年,区委、区镇府授予本镇“计划生育先进乡镇”。
是年,成立“北京劳务管理处”。
是年,“艾克尔”中 日 合 资企业落户三汊。
是年,取缔非法组织。参与非法组织的14名成员思想转化。
12月,镇基础教育通过市区两级“普九”验收。
是年,三汊卫生院被评为“一甲”卫生院。
是年,全镇开展“三五”普法。发行教材8650册,其中干部读本972册。李巷村为孝南区“三五”普法试点村。2000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李巷村基层依法治理十佳单位。
1997年
1月,孝南区三汊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许改明当选为人大主席,张新春当选为镇人民政府镇长。
是年,镇办企业八建公司承接北京“望京花园小区”三幢三十层住宅楼工程,建安量1.5亿元。
是年,镇办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是年,投资200万元的通信机站主体工程完工,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
是年,投资70万元,对镇区低压线路进行整改、高压增容。
是年,三汊埠中学教学楼、校友楼(教师宿舍)落成,举办孝感四中建校四十周年校庆。
是年,基础教育接受省政府“普九”验收合格。
是年,制定了《三汊镇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党群机关参照管理实施方案》,19名干部进行分流。
是年,孝感市城委帮助本镇完成44个村的村庄规划。
是年,土管所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农田保护数为56024.6亩,一般农田保护数为12300亩。
1998年
2月,彭桥村李陈湾过年玩龙灯与石墩村下徐家河发生纠纷,彭桥村村民持猎 枪 击 伤下徐家河村民3人。
3月,三汊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张新春当选为人大主席,杨宣云当选为镇长。
是年,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新开发渔池1400亩,岗地开发1000亩。
是年,(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三汊段全面动工,全长10公里,沿线拆迁房屋80余间,永久性占地1200亩,临时用地600亩。2001年9月建成通车。
是年,为抢救保护好京珠高速公路沿线地下文物,市、区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发掘建增村大刘湾前吴家坟清 代 骁骑 将 军胡德鳞(字鹤山)及其母亲“一品夫人”合葬墓。
是年,建筑大户邬惠芳个人出资80万元,修建“永爱小学”一所。2008年再出资50万元进行全面维修。
是年,永光村56亩茶园改为桃园,由10家农户联合投资管理,创三汊镇集体林地由农户合股投资经营先例。
1999年
1~8月,土管所集中人力按镇区块、孝天块、农村块的建筑用地进行清查、核实、登记。
是年,全镇配计划生育专干29人,村专职计 划 生 育主任47人,计划生育中心户长539人,计划生育协会48个,会员5356人,人口学校47所。
是年,镇村镇建设办公室对镇区内实行门前四包。落实岳岗村小罗湾新村试点规划。
是年,引资400万元,完成10个村的低压电网整改。
是年,改造单位蓄水量1万立方米当家水塘15口。
是年,用半年时间对全镇森林资源清查登记,全镇有林地6500亩,其中商品林2220亩,集体林地760亩。
10月,三汊广播电视站筹建无线电视9频道自办节目差转台,全镇广播电视收看覆盖率10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 11:11
2000年
是年,组织村民代表积极参与村务民主决策。
6月,清退行政机关编外借用、聘用人员76人,一次性兑付补偿资金14.2万元。
7~8月,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50人,对城建办、土管所、教育组、财政所、地税局等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进行视察、评议。
是年,学校第二次布局调整,小学22所调整到11所,中学4所调整到3所,撤销诸赵中学,设诸赵小学。
是年,数字移动通讯和传呼发射机站建成。
10月,孝南区工商业联合会三汊镇第二次会员大会召开,刘荣华当选为会长。
12月28日,三汊镇人民政府与武汉市江汉区友谊路51—1号朱腊梅签订“孝感市三汊镇石板沟荒山荒地和水库”租赁合同书,租赁时间69年,租赁费30万元人民币。
是年,区委、区政府授予三汊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是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李巷村“基层依法治理十佳村”。
2001年
是年,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6月,李巷、国光、丁砦在三汊河垸内的1000亩低湖田改建精养渔池工程完工。
是年,引进水稻主导品种“中国香稻”,栽种面积达到10000亩。
是年,整修道路3500M,铺设碎石公路2000M,修建主沟渠7000M。
是年,取缔无证行医和非法行医,成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是年,本镇程控电话达6000门。
是年,整治“四强六霸”,开展“打黑除恶”活动,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5人,破案5起,收缴非法持有枪支15支,土铳10支,子弹20发,管制刀具20把。
是年,办理各类信访件9起,查处经济案件4起,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党内警告处分3人,挽回经济损失1.2万元。
7月,大旱,干部、老师捐款3万元,解决受灾严重的9个村,1900户,8000余人的吃水问题。
是年,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镇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完善零户统管和村账站管的财务管理制度。
是年,全镇开展“四五”普法。下发普法教材和6500册,其中干部读本500册。成立普法讲师团,普法宣讲员331名,举办法律知识讲座150场,印发普法资料10000余份。
2002年
是年,孝感市第八建筑公司、禾丰复合肥厂进行清产核资,实行经营转民。
2月,三汊文化站、三汊广播站合并,更名为三汊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是年,本镇积筹资40万元,为永福、岱山、伍陈等村打井119口,解决500余人吃水难问题。
是年,本镇成立整顿涉农收费专班,将11个部门36个涉农性收费项目及标准予以公开,并在镇电视差转台上定时播出。
是年,镇妇联与各基层妇代会主任签订“妇女工作目标责任书”。
是年,本镇以10多名农技人员为核心,与300余名农村土专家组成科技推广网络,利用“科技集市”、宣传橱窗、有线电视、现场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是年,夏油、夏粮收购一律以现金结算。
是年,完成三汊农网改造。
是年,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在三汊召开。
2003年
是年,二分之一的党政领导抓招商,实行“领导、项目、人员、责任、时间”五定制度。
是年,“艾克尔公司”引进日资500万元,扩建厂房,增添新设备,上新项目。
是年,“非典型性肺炎”肆虐,镇成立“非典型性肺炎”指挥部,建立信息网络、发热门诊部、留验站及乡镇卫生室监测点等机构。区卫生局拨5万元专项资金修建发热门诊。
是年,镇卫生院对乡村卫生室实施“六统一”(布局统一设置、人员统一调配、药品统一拨发、价格统一标准、财务统一管理、任务统一布置)管理。
是年,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表彰“好媳妇”、“好公婆”、“好军嫂”等30余人。
7月,外洪内涝,部分农户房屋倒塌,粮食绝收,民政、社会救助资金4万元,帐蓬15套,饼干、方便面50箱。三汊驻北京劳务处与中建三局签订协议,组织100名受灾村民赴阿联酋打工。
是年,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做到、帐、表、册“四相符、八对口”。
是年,严厉打击“毒鼠强”制造、贩卖活动,查获毒鼠强经营点3处,收缴鼠药53瓶、包。
是年,根据市场需求,推广种植红粒中筋、弱筋优质小麦和甘蓝型“双低”油菜。
是年,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征收一律采取以金代物。实行村帐站审,零户统管。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制,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人平不能超过15元。“一事一议”费用的收取统一使用经管部门的专用收据,其它不合法征收收据,农民可以拒付或举报。农民凭《农民负担监督卡》和《农业税纳税通知书》到指定地点主动交纳,一次性交清的可领取奖品一份。
是年,镇以京珠立交桥和邹陈为中心,规划“三汊工业园”、“邹陈工业园”两个工业园区。对参与招商贡献大的单位、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是年,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开发林果基地1500亩,渔池1200亩,优质稻基地20000亩。
是年,三汊镇中学教学楼落成。
是年,市政府授予三汊镇统计站先进单位。区委、区政府授予本镇“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610工作先进单位”等8项先进单位。
2004年
4月1日,龙岗教学点发生学生饮用水投毒事件。
是年,三汊电信分局完成草店光纤接入网工程建设项目,三汊电信通信发展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是年,“奥运针织”、“金润超市”、“万丰米业”、“市公路段养护中心”等企业落户三汊。
是年,制定《三汊镇末位待岗办法》,对镇直干部实施末位待岗。出台了《三汊镇干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三汊镇三级干部工资待遇管理(暂行)办法》、《三汊镇联户统管目标责任书》、《三汊镇机关干部孕妇包名保责任制》。
是年,取消农业特产税,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补贴金直接进入农户帐号。
是年,中共三汊镇委开展创建“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活动。
是年,镇第四届人大主席团对镇直各单位及区直驻三汊机关单位进行工作评议和工作测评;人大代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镇内网吧进行视察,对违规经营的涂店集某游戏室内的游戏机主板依法拆除。
是年,开展村级化债工作。
是年,完成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
是年,孝襄高速公路三汊段征地、拆迁工作开始。2006年建成通车。
是年,制定《三汊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办法》,有20多名干部职工通过停薪留职、歇岗、整体划转、末位待岗等途径进行分流。
是年,开展“福星工程”建设,363名五保人员得到供养(其中集中供养58人)。
是年,总面积为4945亩的三汊河渔池,涉及12个村、单位,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及“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收取排渍费每亩5元,堤防维修费每亩2元,设立专帐,专款专用。
5~10月,为2966亩林地进行登记,颁发林权证书20宗。
是年,三汊镇中心小学购三汊棉花采购站闲置土地2900㎡。
是年,通过省“普九”复查。
2005年
6月,京广铁路沿线使用除草剂除草造成污染,致三汊境内石板、张湾等村约150亩禾苗枯死。
是年,村委会换届。
是年,建立三汊网站,重新印制三汊招商指南3000份。?
是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期,培训人员1500人次,印发农业技术资料200套,编写《三农参谋》科技刊物17期,下发20000余份。
是年,三汊河水产基地取得“湖北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书”。
是年,镇党、政班子职数精简,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事业单位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变“养人”为“养事,核发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中心证书,中心法人在区民政局登记。
是年,学校第三次布局调整,中学3所调整到2所,小学11所调整到8所。撤销三汊埠中学,设立三汊埠小学。三汊埠中学与三汊镇中学整合。
是年,孝感市五岳传感器有限公司落户三汊。
2006年
3月,制定下发《三汊镇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组织专班在全镇开展历时半月的收费清查。
是年,惠农资金“一卡通”发到村民手中。
是年,以岳岗村为试点,开展“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程,新建沼气池410个。
是年,全镇开展“五五”普法。发普法教材1500份,配普法宣讲员300名。
是年,镇妇联开展健康、文明娱乐活动,丁砦、同昶、车站居委会等成立腰鼓队、舞蹈队。
是年,三汊广播电视台被孝感市广电局收编。
2007年
是年,丁砦、王母等4个村级活动阵地建成,新建农村卫生室4个。
李巷村改为李巷社区。
是年,省水产研究科研基地落户三汊。
是年,武汉城市圈孝感劳动力培训基地落户三汊。
是年,在专家指导下,完成镇区5k㎡规划修编工作。
是年,镇委在上海、南京、苏州、武汉成立流动党支部(总支)4个。
是年,建立《离任村干部档案》、《现任村干部档案》。
是年,兴业路1035M全线开通。
是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镇42235参加,参合率占农业人口的86.34%。
是年,“三汊镇水产协会”成立,会员56人。?
是年,镇人大代表视察工作,作为市经验交流推广,省电视台作专题报道。
是年,以李巷村为基地,镇妇联组织300余名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劳动技能培训。
8~10月,对镇内木材加工和经营户进行清查登记,两户无证经营户整改后,一家合格予以发证,另一家因不合格被取缔。
2008年
1月,三汊至孝感客运线路改为8路公交路线。
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市委书记黄关春、市长梁惠玲陪同下来本镇,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和农村集贸市场,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进行调研。
5月,对店湾、石板两村林地760亩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签订、完善各类合同3份,登记宗地数3宗。
是年,本镇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1.6万元,其中特殊党费4.6万元。
是年,实行会计电算化,村级一切资金必须进经管站专户,实施“双代管”。
是年,新农村建设主抓“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五改”(改厕、改水、改栏、改厨、改路)、“五建”(建沼气池、建垃圾池、建水泥稻场、建休闲活动场所、建湾子林)工程。
是年,农技站小区、中晟小区、康居园小区、计生小区建成,建安量达25000㎡。
是年,同昶小学并入三汊埠小学。
是年,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虫害严重。
8月,秋汛严重。
秋,芦林、中兴、永爱三所小学划规孝天办事处管辖。
秋,退休教师刘子荣家电器短路引发火灾,三汊学区、镇中、镇小、涂店中学共捐资3000千元。
9月,三汊卫生院新建综合楼落成,2009年3月正式启用。
是年,完成镇水厂选址、勘测工作,
11月,区林业局拨款18000元,改善三汊林业站办公条件。
是年,全镇通村公路达到46.59公里。
2009年
1月,镇水厂破土动工,建600吨蓄水池两个,供镇区20000人饮水。
3月,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实施,三阳路中段、兴北路、化工路人行道铺设彩砖(9890  )㎡,垃圾桶(74  )个,路灯(45  )盏,铺设饮用水管道( 12000 )m。
4月,全镇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
6月,镇政府职工宿舍楼改造项目完工。
7月,红霞砖厂取土做砖,在毛家山东侧发现宋代墓葬群。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