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孝感古建筑介绍(一) 录入上传/李一鸣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01
标题: 孝感古建筑介绍(一) 录入上传/李一鸣
孝感古建筑介绍(一)
文昌阁

  文昌阁是孝感的标志性建筑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大江南北与黄鹤楼遥相呼应,享有“南楼北阁”的美称,具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
  巍然耸立于澴水之滨的文昌阁,在历史上曾三次被毁后三次重建。第三次毁于咸丰五年(1855年),后于光绪二年(1876年)由孝感在任知县蔡炳荣主持,重建于孝感城东郭家潭。民国二十三(1934年),时任孝感县长的欧阳洪烈曾主持加固维修。“文革”中,因白蚊之患,濒临倒塌,1977年终被拆除。
  文昌阁建成之前,孝感历史上入京登皇榜者,仅有13人,且大多事迹平平。明万历年间,精于地理的德安府颜知府视察孝感,指点孝感的江山说:“澴川乃孝邑名胜,然孝感应科者寥寥无几,盖由城南未能异峰耸秀,难迎辛水。”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时任孝感知县的彭同魁因孝感“文风不盛”“历代少出人才”,为使孝感人文荟萃、贤才辈出,遂响应提议,精心策划、亲自选址,具体督导兴建。于是,孝感小东门外竖立起高阁一座,阁顶置一文笔锋,得名文昌阁。
  文昌阁及其附属建筑物共占地约 30 余亩,阁高约35米,一共五层,上面装有一宝顶。文昌阁内,二人也难以合抱的粗大木柱直通阁顶。屋面皆由红、黄、绿三色琉璃瓦所覆盖,四周有金鳌飞檐,紫铜风铃。阁顶文笔锋直指蓝天,可谓古风古色、“吞云吐雾”,甚为壮观。
  说起来真怪,自文昌阁建成后,在就万历辛丑科(1601年),孝感人傅崛兴、程少宰、沈接武一举登甲及第,傅为大司农,程为太子少保,三人同朝入座,甲于全楚。
  建阁后的明代孝感,又有15人得中进士。
  1643年,邑中乱贼蜂起,对文昌阁斧砍锯割,弄得片瓦不留。清初,户部侍郎严正矩因病回到故乡孝感,旧地重游,感慨唏嘘。他说:“文昌阁为孝感之大形胜,此阁不复,孝感文运将江河日下。”为了让孝感人能“父诫子,兄勉弟,共相劝学,以振人文科举之盛”,严正矩倾其家资,在原址重修文昌阁。据说,共耗资白银1090两。
  清代的孝感,自顺治至光绪年间,又有中进士者 59 人之多,而且还出了康熙皇帝的老师、被授予庶吉士(进士中的前列者)和大学士的熊赐履,出了光绪丁丑科榜眼、北京巡城御史、代理浙江巡抚余联元,出了同治甲戌科的会元(全国举人在北京会试时的第一名)秦应逵等名臣武将。
  文昌阁是孝感早期教育的摇篮。在办学条件极端缺乏的旧孝感,雄伟的文昌阁及其附属建筑物,便成为有识之士所垂青的办学场所。1904年创办的工业预备学堂,1936年举办的私立启澴中学,1940年开办的县立中学,以及1950年开办的孝感军分区文化干部学校,皆以文昌阁为校址。先后在此执教的有王文俊、周鹤山、岳生圃、严淦垣、涂庆国、孙云裳、魏六如、汤绍和、李保初、李文田、罗素吾、胡友三、丁第山、戴绍庭、龙寿民、黄子仁、肖华诚、范仲奎、孙继华等名儒硕彦。国画家汤文选和罗超云、孙楚勋等都在文昌阁里所办的学校学习过。解放后,孝感地区财贸学校也在文昌阁开办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如今的文昌阁旧址,已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大学校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人才济济,书声朗朗,校园绿草如茵,湖水荡漾。欣闻有关方面拟筹资重建文昌阁,规划效果图业已展现阁楼的雄姿,孝感人民深受鼓舞,热情期盼着文昌阁重新建起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附文昌阁诗:
  清朝 吴邦翰《文昌阁诗》

  众望因高尽,登临近五城。
  暮云宠碧落,初日挂朱甍。
  井井花田合,山山鸟阵横。
  晚来高卧处,前后听榔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02
孝感古建筑介绍(二)
沧桑古今西湖桥

  在孝感市老城区西门外,一条弯弯曲曲的老街尽头,有一座古石拱桥掩映在树木杂草之中,这就是孝感城现存历史最老的建筑物——西湖桥。
  西湖桥因孝感城西的一个湖泊而得名,据传说的故事推算,建成时间应早于宋代,但根据确切史料记载,西湖桥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公元一四三九年),重修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一六年)。
  西湖桥建在交通要道上,是德安府(安陆)、应城、云梦等地商旅南来北往和本县西北乡农民进城的必经之路。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和自然灾害的侵蚀,西湖桥至清末民初已损毁严重,破败不堪。1926年,县城富商刘祥盛等领衔捐资重建,让西湖桥焕发新颜,乃留存至今。
  西湖桥洞为半圆拱形,过去桥下水清澈时,桥的倒影与水上桥洞合为一体,恰似一轮美丽的满月。西湖桥头曾修有楼阁式牌楼,横额刻有“帝子停骖”四个大字,诗题“高馆临湖旧业荒,青帘市岸指垂扬,金舆玉辇无消息,犹想当年酒瓮香”。离桥不远处,立有“宋太祖沽酒处”石碑一块。据清《孝感县志》转引《方舆胜览》载:“宋太祖徽时游于此,□喝,索酒,姥曰:‘槯禁甚严,此私酿也,密之’,与之金,不受,太祖受命后,特宽西湖酒禁,仍置万户酒馆。”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自小家贫,早年曾浪游楚地,以推车贩运为业。一年寒冬,他手推独轮车,从古“楚王城”(今湖北云梦)来到孝感西湖村。当独轮车满载贩购的西湖莲藕后,已是风雪黄昏,饥寒交迫。赵匡胤推车寻至西湖桥头一酒家,急欲充饥御寒。然而,酒家已经打烊,饭菜俱空。又因年岁饥馑,战难频繁,朝廷严禁民间酿酒。热情而聪明的店主取客人运载的莲藕作原料,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略用盐腌渍,抖入葱、姜、香菇丝等调配料和少许面粉,用净布紧紧卷捏成一字条形,再用仅剩的两张豆油皮抹过面糊浆包牢,以锯刀法切成形似“车轮”的筒片,经油炸烹制。少许,店主便将 一盘香喷喷的“豆油藕卷”和一壶私人家酿送上餐桌。赵匡胤非常感激,便一人独酌起来,边吃边即赞日:“豆油藕卷肴,兼备美酒好,落肚体通泰,今朝愁顿消。”于是,“豆油藕卷”这一佐酒美肴即问世并沿传下来。
  十多年后的公元960年,陈桥兵变使赵匡胤一跃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一天,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西湖酒馆吃过的美酒和佳肴,顿时感慨万分。为了不忘旧情,便特对孝感颁发诏书,取消西湖禁酒令。自此,“西湖酒市”复兴,亦沿传千年。明代时,孝感进一步扩建了西湖桥和酒楼,清乾隆年间,还在西湖桥头立了一块“宋太祖沽酒处”的大石碑。此处,乃孝感八景之一的《西湖酒馆》遗址。
  迄今,西湖桥古迹犹存,儿时见过的桥头牌楼和“宋太祖沽酒处”石碑则不知去向。桥上护栏残缺,桥面石块破损,桥孔处多块石头已松动滑落,桥身满布大小窟窿。桥旁边长满杂草野树,桥下流淌着污水,水岸倾倒着不少垃圾。这桥甭说文化价值,连起码的使用功能也岌岌可危矣。仿套古代诗人崔颢写的七律《黄鹤楼》来咏叹如今的西湖桥吧:
  昔人已推小车去,
  此地空余西湖桥。
  小车一去不复返,
  河水千载空滔滔。
  城西历历稀疏树,
  枯草凄凄鹦鹉跑。
  日暮乡关何处美?
  烟波桥上使人焦!
  2008年,西湖桥终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对象。作为一个热爱家乡的孝感人,希望西湖桥的现状能有迅速改观。建议彻底改造西湖桥周边区域,修缮西湖桥,恢复桥头牌楼和石碑;疏浚西门壕沟,保证西湖桥下水流清洁欢畅。沿沟渠边植树种草,建台阶、小道和景观小品等;重开“西湖酒馆”,把西湖桥两头的西门外正街改造成明清式的仿古建筑一条街,街面重铺条石,街边房屋楼上民居,楼下商铺,重现“金西门”的繁荣景象。把此地建设成为介绍孝感历史文化的重要长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02
孝感古建筑介绍(三)
孝感古城墙与城门

   据清《孝感县志》记载,孝感城区作为县治始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孝感古城依澴河而建。明正德五年(1510年)夯土筑城,始建土垣,“周一千二百丈,高二丈,阔一丈五尺”。
  两年后的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孝感城才开辟东南西北四门,建有城楼(又称敌楼)。城楼突出土垣城外数尺,用砖建筑的墙体,再向上筑楼。
  嘉靖十九年(1540年),澴河洪水冲决了土垣城墙西北角,知县汪克思着人筑堤防汛,而汛后城内西北角淤积的水荡,则被人称作“汪公池”。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新辟小东门。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南门被洪水冲毁,至隆庆六年(1572年)由知县刘琨重建,并改用石料。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知县易元“奉檄”改建为砖城,次年竣工,“周八百三十丈,东西一里七十六丈,南北一里六十六丈,高二丈”,并增设“文昌门”于儒学之南。
  至此,孝感城形成六门:朝阳门(大东门)、复旦门(小东门)、时薰门(南门)、迎祥门(西门)、拱辰门(北门)、文昌门(学门)。
  古城因水运发达而极为繁荣,至清末,孝感城区面积扩大到0.6平方公里,东西宽为1000米,南北长约700米。沿澴河港口上起西门外壕沟,下至小东门,连绵2公里,形成“六城四码头、九街十八巷”的城市格局,城市重心在城南老澴河一带。
  至民国时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唐生智部进孝感城,县党部成立。此前北伐军攻打武昌时,由于武昌城防卫坚固,易守难攻。北伐军数度攻城,伤亡惨重,付出极大代价。有鉴于此,在孝感县党部负责人共产党员乐继韶、汤经畲等人全力支持下,成立了孝感县拆城筑路工程局(即市政局),梁克成奉命出任局长,决定拆除孝感城墙。城墙周长较长,拆除工程艰巨,时民工千余人,云集城周,手挖肩扛。一部分拆下的的砖石用于铺砌街道,碴土用来铺筑北门至火车站的道路。孝感城墙全部拆毁后,六城不复存在。梁克成系新军管带,是黎元洪的亲信二十一混成旅的军官,武昌起义他身先士卒,十分英勇,孙中山任临时总统后他又荣升,南方议和回原藉孝感县城以私塾为业。因拆城修路,那时百姓称他为“梁拆城”。
  孝感老民谚云:“金西门,银南门,迎官送府是东门,挑水卖菜小东门,黑漆棺材出学门,杀牛剐马是北门。”
  西门大、小码头范围最大,西至河口,东至西门外濠沟入口处。沿岸帆樯如林,入夜桅灯似星,小舟穿行如梭。“抬码头的”肩挑背驮装卸货物的“吆嗬”声不绝于耳。岸上待运输的货物堆积如山。人们用“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来形容水运繁荣景象。著名的商号如范义盛、刘祥盛、邓义盛均发家于西门。“德土古”等三家外商煤油公司,“颐中英美烟草公司”等四个中外烟草公司均在西门设有经理部。九家花行布庄在西门吸引山、陕布客,常驻孝感购货。有名的“川南铺谢复顺、杂货铺周源顺、林德茂、谦和顺”也都在西门经营。此外,在西门、京广百货、中药参燕、猪行、铜铺船厂……乃至典当钱庄、澡堂、酒楼客栈、熟食茶馆、“牙行”……各行各类应有尽有。全县商业中心在西门,故有“金西门”之称。京汉铁路建筑后,陆路交通方便,但清末直至民国时三十年代西门依然繁荣。1938年孝感沦陷,金西门被日寇控制。不少商家逃离孝感避难,典当钱庄遭日寇洗劫,外省客商纷纷撤离孝感西门大小码头,街巷冷僻,昔日的“金西门”从此一蹶不振。
  南门码头较小,坡度大,洪水时流速过大,货船不易停靠。枯水季节河水浅,它是季节性码头,货物吞吐量远不及西门码头。南门以零售为主以外,也有不少的专业店铺和手工业作坊。如瓷器、铜器、纸张、文具、鞋帽、糕点、酱园、篾货、木器等,是孝感城区第二个商业中心,故有“银南门”之称。
  旧时从省城、府城来孝感的官员大都乘官船经水路到达后,经东门入城。知县到东门迎接。古人认为紫气是瑞祥之气,古代“紫气东来”表示吉祥,这也是官员从东门迎入的又一原因。故有“迎官送府是东门”之说。
  小东门对面的黄花垸,是孝感县最早围垸垦田的垸子,面积达1500亩。多种萝卜蔬菜及瓜果、莲藕。这里的农民以及周围湖垸的农民,都把蔬菜瓜果挑到小东门外去卖,自明代以来小东门菜市场就闻名于四乡,汉口、滠口、汉阳等地的菜贩也纷纷来这里贩蔬菜用船载运回当地去卖。旧时孝感以澴河水为饮用水,小东门码头有石板铺到河岸,便于挑水,这里附近的居民多以挑水为业。故有“挑水卖菜小东门”之说。
  学门码头起卸的木材中,大都是上好杉树。清末有一鲁姓人赊购了湖南一位树商的杉木,在学门外城墙脚下雇请木匠打制棺材发了大财。城里的棺材铺纷纷将铺集中于学门外遂发展成为一条街。故有“黑漆棺材出学门”之说。
  明正德七年开辟拱辰门(北门)后,出北门便是驿道(官道),经三里棚过理丝桥到陡山铺、桃花驿(杨店),至省城等地,由陡山铺又有驿道至小河溪驿(今孝昌县小河镇)通京城。
  明清时,孝感白布远销青海、宁夏、内蒙、山西、陕西等地。长途贩运白布的客商从驿道到孝感大都在北门旅社居宿。运货牲畜有驴、马也有骆驼。运输量大,牲畜多,死去的驴、马不在少数。剥马皮驴皮的作坊在北门应运而生。残畜被宰杀后煨汤以供客商的熟食小店也较多,故成了“名食”。孝感民谚云:“西门口的油饺(条),北门口的汤锅”。1946年清真寺重建于北外街,阿訇宰牛在北门城外后湖畔。故有“杀牛剐马是北门”之说。
  上世纪初,随着平汉铁路及孝云应公路的建设,陆路运输优势日益明显,城市重心逐步由城南澴河水系向城北公路、铁路方向移动,城区突破了“金西门,银南门”的商业格局,在宪司街、北正街、东门一带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北部火车站形成城市独立组团,城市形成演变为“一主一副”的组团式结构。到一九四九年,城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人口约1.17万人。
  如今,六城(门)作为地名依然留存,部分城墙遗址尚有迹可循。
  城墙在古代是城市的屏障,现在在这个作用消失了,但作为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保留一点城市记忆,似乎是可以的。现在,上海准备找地方恢复古城墙其中一段,作为文化公园。北京一直在为50年代的卤莽行为后悔,现在也恢复了一段城墙。成都也复建了一段,供人瞻仰。据说武昌也打算恢复一块,汉阳也有了规划。孝感在财力上比不得这些大佬,但文化上不输于他们。其实孝感城墙彻底消失的时间也并不长,找地方复建一段,建成文化公园,应该是可行的。
  有人建议在西门建设一段,因为此地城墙基尚可寻,也没有大的现代化楼盘,好操作一些。根据实际情况,不需要很长,百余米足矣。主要是有个古城的氛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03
孝感古建筑介绍(四)
孝感的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圣庙、儒学、学宫、夫子庙、先师庙、文宣庙、宣圣庙等。中国两千多年来,孔子所提倡仁义的道德修养,实行仁政统治的思想,往往通过孔庙来教化、传播、普及。孔庙分布世界各地,最多时有3000多座,至今尚存1300多座,而且保存完好,每年孔子诞辰日之际都有祭祀活动,祭拜者络绎不绝。湖北虽然是古代楚国所在地,但是在汉代“独尊儒术”,尤其是宋代推广书院以来,各州、府、县乃至一些镇都有孔庙。直至清代末年,湖北各地还有孔庙78座。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现在湖北存在的孔庙,已经屈指可数。
  孔庙是一个地方文风昌盛的标志性建筑,除了供官员、士绅、文人拜祭孔子,一般也兼做学校和儒学教官的衙署。
  孝感孔庙(又称学宫、儒学),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 1048年,见《湖广通志》卷二十二)。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毁于蒙古兵征伐南宋的战乱中。以后各朝代屡有毁、建。
  明洪武五年(1372年),孝感知县朱师胜所建的孔庙原址在现解放街163号。明隆庆二年(1568年)知县刘琨嫌“学宫偏且隘”,以位于南门里西侧会贞观与之“互迁”,次年动工,大兴土木。翌年落成。就原“观”址向南拓展。其布局是:
  中为大成殿(先师堂),建筑坐北朝南,形式为三开间,梁架结构为单列式,三柱五檩,每开间横额上各饰斗拱一朵,其斗拱为一斗三升。屋顶脊式为硬山式,盖筒瓦,镂孔砖压脊。屋檐饰“白虎”瓦头,“寿”字瓦当。一般柱础上圆下方,青石质料。
  殿堂神龛上供有孔子全身木塑大型彩色坐像(孔子像建于宣德六年<1431年>),形象鲜明,两旁各有雕龙立柱上至龛檐。孔子的塑像在全国少见,孝感孔庙的孔子塑像可与曲阜孔庙塑像媲美,可惜被毁。
  大成殿前的露台护以石柱石栏。由露台上下殿堂,皆有雕龙青石阶。露台的南沿两侧为庑,是祭祀时配飧之所。台下至大成殿为丹墀(以丹涂地)。
  大成门的东、西两侧为名宦乡贤祠。大成门其南是泮沼,沼上石拱桥名“状元桥”,沼周有石栏,沼里植莲。夏日翠绿荷叶如盖,艳丽的荷花婷婷玉立,清香阵阵。这便是成为“澴川八景之一”的“泮沼荷香”。 明人罗勉有诗云:“泮池水满碧粼粼,露洗高荷绝点尘。菡萏繁开香入梦,倚栏应有爱莲人。”
  泮沼以南为棂星门,原为木结构,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知县彭同魁改用石料,上刻“江汉秋阳”四个大字。棂星门南约50米为正门,旧制无状元不得开正门。因为孝感无人中过状元,所以,正门也就从未开启。正门两旁各有石雕狮子一座,连底座通高有3米。
正门的东、西两侧有“义路”、“礼门”两个边门,行人就由这两个边门出入。再往南就是照墙。
  大成门右侧原有铸钟一口,直径约1.5米。由大成门至正门,植有柏树两行。道光八年(1828年)时已是“大均数抱”。辛亥革命后,在棂星门西北部还剩一棵千年古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才倒掉。
  大成殿北为启圣祠(雍正元年改名崇圣祠),是一座独立的建筑物,用以祭祀孔子的父母。启圣祠后为尊经阁,作藏经之用。介于启圣祠与尊经阁之间的西边,建有教谕廨(西)和训导廨(东),封建政府任命教谕、训导各一员,以职掌学宫。
  由通义门(现孝南区直幼儿园)入,达明伦堂。堂北为敬一亭,亭的左右有号舍堂,两翼有敬德、修业斋,皆为士子学习处。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曾在陈州当过知州的孝感人夏相虞,为了提高孔庙的规模和儒学品位,改建了明伦堂和诸斋房,时孔庙占地约三十亩,建筑规模之宏大为历史鼎盛。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下了孝感城,便将孔庙这座“封建伦理、纲常名教”的象征付之一炬。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知县张擢士倡仪重建孔庙,期年而成。
  辛亥革命后的孔庙,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被大水淹毁后,于咸丰元年(1851年)由知县李榞重建的。
  光绪32年(公元1905),孔庙东斋设过劝学所。宣统元年(1909)时,改为孝感县师范传习所。
  民国时期的孔庙,已残败不堪,但还是在这里创办了孝感初级女子职业学校,设有刺绣、养蚕等专业。
  孔庙照墙南边的空旷地,人称儒学场,大革命时期是群众集会场地。1926年的12月27日,孝感县农民协会在此宣告成立,通过了《告全县农友书》。1927年,孝感县农民协会和总工会在这里曾领导举行了有一万余人参加的“二•七”纪念大会(2月7日)、二万余人参加的“第四次反英反奉(系军阀)演讲大会”(3月24日)和有一万人参加的“庆祝克服郑州大会”(6月6日),在孝感的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给孔庙这个古老建筑涂上了新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先后在孔庙原址上办起了孝感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幼儿园--孝感县直幼儿园,创办了直属小学——新华小学(后改为孝南区实验小学),孝感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郭述申同志专门为该校题了校名。
  “文革”中的1967年,孝感孔庙(学宫、儒学)被少数人视为四旧,遂予拆除。如今的孔庙旧址,其地尚有遗迹依稀可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04
孝感古建筑介绍(五)
祥瑞福地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孝南区闵集乡,为孝感古“三台八景”之一。其传说颇丰。
  相传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357),道教开始在中国盛行,官方看中了有“水乡泽国”的之称的闵集,便在其境内一土墩上修建了可供奉民俗神的小庙宇。当时土墩上存有一中间空、四周仅存几层皮的死槐树,树上栖息一只凤凰及产下的九个凤凰蛋。当时庙宇附近有一处私塾,几名淘气的学生趁先生不在之时上树拾蛋,打算煮蛋充饥。先生归来见凤凰飞到桌前,以嘴代笔写下“救救我儿”四个字。先生连忙喝斥住学生,将蛋送回原处,并告诉外人:今后不准惊动树上的祥瑞之物。自此,槐树每年生芽,凤凰一经此地它就开花,树形也长成凤凰状。此后每遇大水,该地反而丰收。此事越传越神奇,后人便从水涨台长的传奇出发,给土墩取名为“凤凰台”以答谢凤凰恩情。
  唐朝末年,因李家王朝自称为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聃之后,道教兴盛,此台也被升为道观,由小庙宇扩建成占地数十亩的两庭两院,台身也跟着加宽的加高。元朝时,观内的道人全加入以“性命双休、苦炼心性”为宗旨的全真教派。受全真教派的影响,道观又得到进一步的扩修,新增添了偏厅许多间。至光绪年间的1893年,闵集籍举人李宝初出资将其扩建为三大进。道观占地宽22.5米、长62米,每进均有偏殿;后进有楼三层,镂砖压脊。据称木料从鹦鹉洲运来 琉璃瓦从景德镇产出。后战乱频繁,民国期间,道观损坏严重。大财主张德新(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张明智之祖父)见状,与他人共同出资将道观修缮了一次,被白蚁蛀坏的木质构件得到重新更换,道观又重现英姿。
  凤凰台坐北向南,四面环水。台前架一座人工吊桥,过桥便是二十八级半台阶,由花岗岩铺成。两头石狮立于道观山门两侧,旁过还有几座安葬主持人的石墓。山门外是一片广阔的道场地。庭院周围古柏参天,绿树成荫。从外围看,就像海上的神岛,风光宜人。
  凤凰台上的道观全采用砖木结构的古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为三厅两院三层楼。第一厅供奉的是天王菩萨,两边为过道;进入第一院,两旁耳房为道人们做功课与休息的地方。第二厅供奉的是关帝爷的座像,后面是周仓拿“青龙偃月刀”、关平持宝剑的神像。第二院中央摆放着铸铁香炉,不远处还有一口“印月井”。两边耳房是客人休息间。
  再后就是三层楼,第一层楼为客厅,殿上供有多尊神像,并设有抽签卜卦之处。大厅的右边是“娘娘殿”,共设有“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偷生娘娘”等泥塑像。大厅的左边是木制的楼梯间,供奉的是“王母”神像。第二层楼为“夜月楼”。四周摆放着二十张“太师椅”和一些茶几、茶具。椅子和茶几全部都是精心雕刻并用玉石镶嵌的。四周窗户中间悬挂着画在绫绢上“二十四孝图”,全部是明清名家的真迹,题字印章各拘一格。画上内容为“卖身葬父”、“朱氏割肝”、“孟宗哭竹”、“王强卧冰”、“大舜牵象”、“五子哭坟”等。第三层楼名为“通明天宫”。楼上悬挂着八口古铜铃,大风一起,响彻四方。屋顶用琉璃瓦覆盖,气势恢宏。大梁上面雕龙画凤,红漆描金,金壁辉煌。
  1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凤凰台像饱经沧桑的老人 吸纳过无数游客。至今在河南、安徽等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准了台阶有二十八步半的人,才能断定到过“凤凰台”。文人雅士也纷至沓来,曾写了“佛坐当前对此莫谈伊乐事,月楼尚在历年欲望凤凰台”的绝唱;商贾们驶船至此,都要弃船登陆台,以饱览风光。登“高台”揽胜、临“夜月楼”探幽、到“大殿”朝拜、往“关帝厅”吊古的说法就缘于此。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凤凰台道观被视为四旧,神像被砸,字画被毁灭,道人被驱赶。道观只剩下外观,再也无人看管,古台面目全非。
  凤凰台的传说一个接一个,谁也统计不清,但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尽现人间福地旖旎风光,尽聚天国仙境的神秘氛围。除前面介绍的之外,还有很多。
  传说之一:“程台夜月”。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地位的“程朱学派”鼻祖程颢、程颐二兄弟于宋仁宗庆历年间,求学读书于此。为济世苍生,他们尽夜刻苦攻读,每到夜晚,台上蜡烛经久不熄。一天是大年三十夜,灯油用完了,兄弟俩正在着急,一个素衣女子走上楼来说,她“奉太阴真君嫦娥仙子之命,给两位星君掌灯”。说完,她在粉墙上画了一轮明月,照得屋里亮堂堂的,兄弟俩又高高兴兴地读起书来。因该台四面环水,位置显得极高,从远处看来,点亮的凤凰台给人以月亮挂在天空的错觉,当地人便以“程台夜月”相称。后传诵不息。
  传说之二:“羽化成仙”。道观第二代主持人祝教成,原先为非乡里,出事后避于凤凰台,修行中自觉罪恶深重,便刻苦修炼,终成正果。死后被埋缸内,亲人次日发觉缸内只剩衣冠,肉身已羽化成仙,后人闻此故事,以“教成赐名”。
  传说之三:“阁老显圣”。闵集籍熊家彦人熊赐履,早年在古凤凰台求学。酷暑间,床上从不挂蚊帐;走夜路,如同白日行走。其先生为探究其因,侦察一日方知:有土地神立床前摇扇且双肩有一对小红灯笼相照,遂感叹:此为贵人也!果不其然,熊赐履后官至宰相职,被清朝人誉为“熊阁老”。现在还存有其夫人墓碑。
  传说之四:“天井冒水”,“水涨台高”。有一次发大水,长江堤岸溃口,几丈高的洪水向北奔来,附近皆成泽国。凤凰台成了汪洋中的孤岛。水淹没了道场,可无论水势涨多高,却不能淹没亭榭,只不过在庭院的天井一块地下冒出许多水来。传说是龙王爷派出十八条红鲤鱼把凤凰台团团围住,水涨台高,总也淹不着。

  附:

  凤凰台怀古
  秋风瑟瑟百草衰,古台茕茕尤可哀。
  湖空但闻鸟凄啭,天高不见凤归来。
  夜月楼影无觅处,程台明月依旧在。
  千年胜景谁凭吊,悲歌一曲伤满怀。(今人)

  古台萧瑟势亭亭,凤去还存旧日名。
  明月在天人语静,恍闻秦女夜吹笙。(明 罗勉)

  青牛西去,道传天竺;
  白马东来,佛兴震旦。(李至义 题凤凰台老君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04
孝感古建筑介绍(六)
今昔理丝桥

  理丝桥位于孝感老城区东北5公里处滚子河上。此桥南頫(俯)董湖浪渚,北眺嵕岭横屏,东与缫丝店排闼,西邻董永故里,“古来为众履之要道,也是揽胜之地”。
  据清《孝感县志》,此桥实为元朝时李姓巫师所建,后人以“李师桥”称名。受董永故事传说的影响,民间附会出七仙女在此地涤丝理丝的故事,遂以“李师桥”谐音讹称为“理丝桥”。
  理丝桥原为木板结构,一个孔,十分简陋。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巴县人任商扈任孝感县知县时,深感此桥太不适应路况,故改为三孔桥。到了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时任知县的李柱础又进行了重修。清朝康熙年间,陕西人梁凤翔任孝感县知县时,理丝桥再次改建,桥长15丈,宽三丈,全由青石垒砌,桥头各有一对鳌鱼,翘首凌空,造型别致,颇有气派。纵观全桥之状,似“天桥卧银汉(天河);祥云降仙女”之意。澴流湍涧斯桥,毕弗洳泊,驰波跳沫“而无所于溃”。桥建成后,梁凤翔洋洋得意地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说:“县以孝子而得名,桥以仙女而得知,皆千秋佳话也。”于是引来不少游人,既促进了孝感的经济发展,又张扬了孝文化,著文赋诗者众多,有诗云:“春风万里柳丝绦,不尽游人慕小桥。半叶舟浮推浪滚,一弯虹架逐天高。水中野鸭逍遥戏,岸上鳌鱼浪漫陶。即使南天门自启,仙姑未必识今朝。”
  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也讲述了滚子河与理丝桥的所谓来历。说是金牛仙与二郎神相斗时,怒蹬四蹄,用金角猛柢山腰,山被截去一半,惊动了在云梦泽底扛负泽壁的神鳌,将身子一幌,顿时壁地裂成了一条长缝,泽水涌玉缝里顾着长缝方向由北向南奔腾,那金牛神怒蹬四蹄,使山体裂出四块巨石,形如磨磙子,顺着这条裂缝汹涌澎湃的水流,如车轮翻滚奔腾,至30余里处,被太白金仙定住。这便为这两个情节埋下伏笔。原来太白金仙定住巨石是为了修桥,修桥是为了引仙女下凡。孝感民谣《便有美名理丝桥》唱道:
  磙子河桥么样修,堵住河水水倒流,
  磙子河桥有修成,花费百姓许多银。
  鲁班迈步到河边,袅袅仙气飘云天,
  四块蹄石立如山,原是仙人早安排。
  鲁班指点依桥礅,石桥巍巍跨两边。
  石桥引路七仙女,百日姻缘槐树牵。
  石桥招来众仙女,漂纱理丝动机杼。
  一夜织绢三百匹,便有美名理丝桥。
   孝感民间传说讲述了理丝桥发生的故事:七仙女从理丝桥下凡人间,在路上遇见为莽父卖身傅家正去傅家为奴的董永,鬼谷子便以自己的拐仗化为槐树为媒,结为夫妻。傅员外刁难七仙女,要她一夜织绢三百匹。七仙女为救董永,便按大姐的嘱咐,在桥上燃起难香,六位仙姐妹即顺着袅袅青烟落在七仙妹身边。七位仙女在桥下漂线理丝、用金梭银梭、空机头一夜织出绢锦三百匹,赎出了董永。
  民间还传说,在理丝桥西侧有“涤丝池”,在桥东侧有深潭,是仙女藏金机头、金梭银梭之处。传说七月七日夜半更深在理丝桥上还可隐隐约约听到“咔嚓、咔嚓”织绢声。孝感民间的七月七夕拜七姐乞巧以及请七姐的民俗这样描述:七月七夕,妇女们摆上糖、食果品、女儿们还要摆上丝锦,梭子作供品,燃香拜七姐乞巧,姐妹们还要齐唱如下《七夕请七姐》民谣:
  天灵灵,地灵灵,请七姐,下凡尘。
  教妹妹,绣鸳鸯,教妹妹,织绢锦,
  ……
  孝感民谚道“西湖桥磙子无辙;理丝桥车辙如沟。”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微贱时,推独轮车经西道入城经过西湖桥时曾戏言:“此桥无辙”。盖“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后果然无辙,再经理丝桥出城北行,独轮车却压出了一条深深的车辙。《县志》载,理丝桥“古来为众履之要道”。由县城出理丝桥,便是通往四方的驿道。孝感民谚有:“五里一店,十里一铺”。理丝桥驿道上不远处便有永安铺、新添铺等。故而理丝桥来往车辆多,桥面条石上边形成了一条条如沟的独轮辙。
  理丝桥、磙子河原本是很平常的自然景物,但因涉及到历史上名人诗作,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或民谣,顿时身价百倍,颇富审美情趣。
  就是这样一座颇有名气的古桥,却出现过一次悲惨的事件。1921年,北洋军阀湖北省督军兼省长的王占元与湖北第四混旅旅长刘佐龙,密谋策划了一场屠杀老兵的事件,史称“理丝桥事件”。他们为了克扣老兵的军饷,决意将老兵淘汰。当阴谋泄露后,不少官兵群起反对,直至发生兵变,武昌城内一片混乱。王占元为了掩人耳目,一方面杀了几个下级军官,以服人心,另一方面向老兵补发三个月的军饷,且对所抢钱物概不追问,同时用闷罐子车送他们回北方原籍。6月9日凌晨,当火车开到理丝桥附近时停下,早已埋伏在铁路两边的刘佐龙部队便向火车一齐扫射,打死车上全部老兵及其家属,成为了理丝桥的历史悲剧。
  1956年,由孝感城区开往孝昌县周巷镇的公路通车,理丝桥第一次走汽车。1972年该桥移位,乃加大重修,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单弧跨径36米,成为城东公路上的一景。
  滚子河水长年流淌,理丝桥两岸垂柳成行,在微风的抚摸下,妖娆的柳条随风飘荡,如同仙女留下的丝线,游人至此,观景思情,感慨万千,无不展开想象的翅膀。


孝感古建筑介绍(八)
云梦泗州寺

  泗州寺座落于云梦县南部水乡下辛店镇离镇二公里的白水湖滨圣寿山上,为湖北省内唯一一座元代风格古建筑,被列入全国450座大型寺庙之一。据清光绪云梦县志记载,寺院始建于梁,唐朝修建,元朝泰定四年重建。重建石碑正面篆刻重建圣寿泗州寺碑文,落款元泰定四年(1327年)菊月;背面为重建泗州寺功德记载。
  古寺坐北朝南,由大殿,钟楼,鼓楼组成品子型,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周沿院廊房为僧舍客屋。占地约二千平方米。传说寺中中有口白龙井,下通东海。鲁班师祖建成寺院所用柱梁木料皆由井口涌出,溢出之水聚成白龙池。池水冬温夏凉,池面雾气缭绕,村民遇旱祈雨有求必应。便在池东建有龙王庙一座。远古时圣寿山上古刹寺庙共有九十九重,座落有序。四野白水潦潦,洲头湖草青青,水中鱼儿活跃,水面云鸟齐飞。登楼遥接晨光,目送晚霞,兴趣盎然。加之寺院风光幽旷,香火鼎盛,佛徒法众及文人墨客纷纷而来,生命远扬海内外。
  民国初期的泗洲寺,占地五亩左右,拥有正殿、钟楼、鼓楼等主体建筑,配建院墙、居室、墩子等,特别是寺前两座石狮,威武有神,镇守一方平安。时寺庙由一名叫双想的和尚主持,带徒弟五名,耕种附近三担余农田,主植水稻,以供寺内僧人和香客食用,不时接济周边缺粮农户。寺内每日晨钟暮鼓,声传方圆10公里左右。传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一湖南香客看中此地风水,久居寺庙不走,私将其父母尸骨葬于钟楼神龛之下,造成宝刹地气消耗,致使钟鼓长敲不响。解放前夕,除钟楼之外,大雄宝殿腐蚀不堪,鼓楼垮塌;1954年洪水肆虐,围墙与鼓楼被彻底冲毁,钟楼和大殿也受影响;“文革”期间,寺庙内佛像、斋堂、石狮、钟鼓等文物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一具空架矗立于此,沦为血防医疗、村办加工、集体拴牛等场所,令人痛惜不已。
  泗洲寺拥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传说称泗洲寺为木匠鼻祖—鲁班所建九十九座寺庙之一,其中以泗洲寺为首。寺中白龙井内现存的半截木柱,乃鲁班与太上老君打赌突遇鸡鸣斧柄未及出水而来。寺内所存梁柱鲁班神斧可一凿而过,常人则无法合抱而拢。清代诗人柳维钦描述了寺内白龙井为“池水潦云龙稳睡,钟楼送响鹤高飞”。
  另相传很久以前,水患频繁,泗洲寺所在地百汊湖边的百姓为了生存纷纷移至一洲头高岗处居住,为求上天保佑家人平安、物产丰收,加之当时盛行佛教,人们便建了一座寺庙供奉参拜。从远处看,泗洲寺庙正处于龙脉地带,寺前有两口池塘,像龙须弯弯,俗称“眉毛塘”;塘边柳树像龙角,据说用刀切割时“流血”;两塘中间有一块田地,像龙珠,有人愿出高价收购,但农田主人坚持不售;龙尾则伸向百汊湖中的白水湖。日本侵略者曾在此修铁路,破坏了地脉,致使后来无法分辨龙头、龙身与龙尾。有村民依稀记得上世纪60年代以前,庙后池塘内总是热气腾腾,从地底下向上翻热水。每到寒冬,池塘四周均结较厚的冰,而池塘中央依然泛着涟漪,令人好生惊奇。后有关部门派人多次钻井,想开发利用,由于设备陈旧、投入资金不足等原因,未见成效。随着日久风化、淤泥堆积,“温泉”自行关闭。
        1942年,日本人驻点应城长江埠,修建战备铁路,来到泗洲寺内欲拆钟楼木板搭桥梁。当天晴空万里,日本人的锯子刚一接触庙内木柱,天空突然雷闪电鸣、狂风大作,暴雨将临,日本人惶恐万分,忙跪地作揖,落荒而逃。上世纪20年代中期某年,天旱久未降雨,农作物近乎绝收,当地老百姓请来戏班子到庙上来唱大戏,以求甘霖沐浴,并扎了一条假龙。当戏中正唱至“斩龙头”这一段时,天空中突然飘来一片祥云,一场及时喜雨从天而降,很快淋湿了看戏的人群、浇灌了久渴的庄稼,真乃“菩萨保佑,上天显灵”,泗洲寺成了人们心中的神寺、宝刹。
  1976年10月,经县文物部门实地勘测、调查取证、积极向上申报争取,泗洲寺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初,泗洲寺成立了修缮筹委会,融资100多万元,聘请一批熟悉古寺历史和风格的能工巧匠,对寺庙按原貌进行修缮。当年底,完成大雄宝殿、钟楼等主体建筑整修。随着泗洲寺社会影响面扩大,通过香火创收、居士赞助等活动,筹集建设资金,又陆续修建鼓楼、斋堂、住宿楼、方丈室、肉身菩萨室等,并配套沟渠、院墙、花草树木以及主体建筑内佛事用品,初步形成占地10亩、功能完备的佛教古刹。
  泗洲寺信奉佛教,常年安置居士30多人,吸纳万人次膜拜,遇大型佛事节日,更是人潮涌动,该寺常年与浙江普陀山普济禅寺、黄陂木兰山、应城天元寺、武汉归元寺等地往来密切,特聘请普济禅寺藏经阁负责人贞缘法师为名誉方丈,贞缘法师经常到寺传经送宝,寺内也不时派人到普济寺学习交流;该寺方丈慧海法师曾在木兰山出家,后又到归元寺高就,来寺主持后带徒弟、香客近千人,特别是归元寺昌明大师赠送给寺庙大量书画真迹、电视音像、办公桌椅等,为泗洲寺发展与兴旺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泗洲寺从每年香客资助、做高等法事等活动筹集到的资金中救助特困家庭、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并为周边村庄道路硬化、学校兴修、路灯安装捐资出力,深受广大群众称道。
  泗州寺还配套开发知青怀旧、垂钓品鸭、赏荷采菱等农家游项目,寺庙发展前景可观。自2002年起,泗洲寺连年被孝感市、云梦县宗教部门评为“五好活动场所”、“正规宗教活动场所”。近年来,泗洲寺再次得以扩建,面积倍增。今日泗州寺,大雄宝殿、钟鼓楼、方丈室、斋堂等建筑造型古朴、飞檐别致、匠心独润,大型贴金佛像、镀金肉身菩萨、铸铁宝鼎等参佛用品神韵传奇、灵光四射。古老的泗洲寺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孝感古建筑介绍(九)
应城文峰塔

  文峰塔亦名文笔峰,又称凌云塔。是应城市仅有的一座古塔,塔址位于应城市南郊四华里处的沙岗村。文峰塔巍然屹立,直插云端。倚塔远眺,富水风光,尽收眼底。它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捍卫民族文化的见证。
  文峰塔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据《光绪应城志》卷二介绍,邑人熊汝弼著新文昌阁序摘,“明季时,于栎林立新市,镇水口,而起文峰塔。”其意为塔址在当时不仅是风景胜地,而且是应城石膏、食盐、芦柴的转运中心,是一座矗立于商贸云集之地的宝塔浮屠。
  文峰塔的毁圮和重建经历了三百多年,据相关实料记载: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江西进士唐公辰,掌院蒲,兼长青鸟术,见水清秀,卜为巽上,选其址置基。道光年间余杭举人光斋知应城县时,与防务统一筹款,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营建落成,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兵乱。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
  此塔高34米,为六面七层,砖石结构。属七级六角楼阁式佛教宝塔。第一层面宽5.7米,塔基用条石砌成,面积为66平方米,厅为方形。二至七层,厅为正六边形,每边宽1.63米,墙厚3.3米。塔尖系金属铸件,底层皆由青砖横铺垒砌而成,四方嵌有青石书刻:“凌云塔”。塔面层层交错,均有青石为槛的半圆转门。还用迭涩砖层和菱角牙子砖,在塔身壁外砌出腰檐,线条柔和,结构精美。塔西南面辟门,门楣上镌“青云直上”。整个塔体,立面纤巧,造型均衡。塔内可循梯而上,凭高远眺,蒲城胜景,一览无余。尤为奇特的是,设计者在塔二层故型玄殊,将转门建成外开内合形置整个二层一片黑暗,增加了这座宝塔的神秘感。
  塔端铜顶高约丈余,系黄铜铸就,成宝葫芦状。百十年风雨浸袭,安然无恙。传说铜顶铸成后,因重达数吨,安装困难,当地群众以土垒台,用木杠顺坡慢慢上橇,历时数月,感动鲁班,他乘一个风雨之夜,施神力将铜顶提了上去。自此,鲁班在文峰塔一带香火不绝,倍受尊敬。
  日军入侵时,对塔顶垂涎,几度欲作军火原料,当地人民一面加紧保护,一面以鲁班故事吓唬鬼子,日军为了维持“王道乐土,歌舞升平”的虚假景象,慑于民愤,才改变计划,塔得以幸存。
  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元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
  现在的文峰塔除了部分砖石风化破损外,其他基本保护完好。塔身略有开裂,一到五层,十八根铁铸锁扣从塔身横穿而过,纵横着将有裂痕的塔身紧锁。外塔檐壁上长满了野草和荆棘。如果再不加以全面维护,文峰塔的命运不容乐观!




孝感古建筑介绍(十)
白云古寨

  白云寨位于孝感市风景秀丽的双峰山风景区,始建于公元502——557年南北朝时期,相传梁邵陵王萧纶曾到此领兵扩域。
  白云寨是整个双峰山最具特色的亮点所在。早在新石器时代双峰山一带就产生了人类文明,南北朝以来,国君诸侯,英雄豪杰,或陈兵国境,或占山为王,或掠城拔寨,或息隐尘世,或屯田垦荒,星移斗转,世事沦桑,留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文景观。孝感县志载:白云寨“层峦削壁,相传为孙膑地也”。据考证,建寨历史至少有1400年,它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王仙芝第一次破袭远征的屯兵之地。元末红巾军、明末李自成军、清末太平天国军亦在此为生而战,为义而死。古寨分内外寨。外寨墙周长2.5公里,占地250公顷,残房4000余间,古遗址数处。
  白云寨东靠黄巢山(黄草山),南依白云水库,四周陡壁悬崖,唯有一条小路直通山上。寨子由石块垒砌,呈葫芦状。古寨残壁断墙,蜿蜒曲折。寨内松柏苍翠,梧桐树、槐树、柏树、果树等多种林木郁郁葱葱。白龙潭、青龙潭清澈见底。
  白云寨分内寨外寨,内寨有兵营,可容2万兵马,现有古兵寨、聚义厅、青龙潭、白龙潭、望夫崖、擂鼓墩、藏兵洞、古寨墙、校场等遗迹17处,大部分寨墙保存完好,是湖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兵寨。一条栈道把白云寨分为近似太极图的阴阳两大部分,与近期修建的大雄宝殿、观音殿、三圣殿、春香阁、娱乐亭等交织一起,形成独特风格的u资源。游客徜徉在白云古寨,可发怀古之忧思,抒豪侠之情怀。
  抗日战争时期,白云寨又是鄂豫边区重要根据地。1942年5月,鄂豫边区行署财政处处长刘子厚派鄂东银行分行行长王正道到大别山地区筹建鄂豫边区第二印钞厂。王正道与会计张祥波、通讯员王威挑着一担伪币,从大悟山出发沿途选择地址,经小悟山、姚家山来到孝感黄巢山和双峰山,秘密地察看地形才选择在白云寨山脚下的西城庵为厂址。白云寨就是新四军保护制钞厂的根据地,为巩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取得了积极作用。1998年10月被孝感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双峰山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白云寨经过论证列为重点开发的景点之一,专家们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1997年6月湖北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肖克瑾来白云寨观光时欣笔书写对联一副:“古寨千秋韵,游人万里情”。中国书法协会常务理事,84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陈义经还为白云寨题写了“白云古寨”碑文。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