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品城》:对于城市化的个人观察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03
标题:
《品城》:对于城市化的个人观察与思考
《品城》:对于城市化的个人观察与思考
巴 陵
品味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共同心绪,城市的建筑与生活是他们最直观最感性的认识。每座城市,经过漫长的演变,才成为它现在的模样,拥有它自己的风格和特征,像我们生活中的人一样,具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特质,有着各自的意识和味道,可以慢慢让人去品味、区别、对比。
2007年5月23日,世界城市人口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33亿399万2253人,农村33亿386万6404人。很多文化人都关注起城市,余秋雨的《读城记》、易中天的《读城记》、海默的《中国城市批判》、黄章晋的《百城记》等,都是这方面的著作。陆阳先生长期致力于苏南地区与长三角的民间观察和思考,出版了《中国企业的成功与失败》《苏南的变革与发展》《长三角批判》等著作,得到读者的认可。也看到了城市一体化的弊病,2009年8月,陆阳先生动笔创作《品城》。从他的“老家”郑州开笔,到“皇城”西安结束,历时6个多月共“游览”了17座城市,“品评”了17座城市的风格和味道,成就了《品城》(三联书店2010年10月出版)。
陆阳先生在《品城》中,着重对17座城市进行经济符号和文化形态的理性分析,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作辩证的反思,不以过激言论作粗鲁的妄断,不以繁琐的理论阐述做学究,而是以事实说话,让良知来检验我们的城市,力求忠实地记录下这些城市为求生存、求发展所作的拼搏和努力,探讨城市发展的方向、途径和举措,让读者更好地“感悟”自己的城市,审读它的风格。
《品城》全书文字优美,非常散文化,节奏舒缓而富有审美情趣。在陆阳的笔下,北京是典型的“亢奋症”、上海在将“中心”进行到底、重庆在喧哗与骚动、深圳进入楼市之困、广州“乱”得“可爱”、苏州是“模式”的疑惑、武汉是“新特区”的歧义、南京何处觅“对手”、杭州离“天堂”有多远、长沙是一体化之惑、西安“皇城”安在否?沈阳“抹平”了铁路、郑州是“商都”陷落、昆明是“温吞”与激情的碰撞,等等,这些总结,给读者意想不到的新意,也让读者在某些层面上产生共鸣。
但是,这17座城市的“品城”,毕竟是陆阳先生一个人的行走和视角,他不可能走遍17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不可能了解17座城市的每个方面,更无法深入到每座城市的灵魂,吸取其精华,所以只能用陆阳先生的视角和方式去品味这17座城市,得到《品城》的风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04
和大家说"大家"读城——在“文学点亮城市”第二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zt]
三月份,我们召开了“文学点亮城市”的第一次座谈会,会上我们就作家读城,提出了四项任务:3000字的散文;20000字的报告文学;电视专题脚本;二三十万字的城市专著。大家很兴奋,就这四项任务,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想法和建设性的意见。
我们非常重视大家的意见,对大家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专门给省委写了报告,省作协主要领导同志向省委宣传部领导做了汇报。省委宣传部认为作家读城,在城市的文化记忆、文化传承、城市当代的核心竞争力当中,寻找、发现、注入、提升城市的文化身份,使我省的十四个城市从“千城一面”中脱颖而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内在动力和智力支撑,非常有价值。
省委宣传部在省作协的请示报告上批示:“这是我省今明两年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请各市委宣传部给予大力支持,为作家采访提供便利。”省委宣传部已经向各市委宣传部发了文件,打了电话,大家在采访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请各市委宣传部协调解决。
和作家们谈写作是很冒风险的事情,更何况大家又是我省的实力派作家。这种风险在于,如果你说得不对,因为你处在组织者的位置,大家听你的,就侮辱了大家的文学能力,明珠暗投;如果你说得对了,大家都按照你说的去写,那就有可能扼杀了大家的文学个性,千篇文章,一副面孔,个性是文学的生命,没有个性的一堆文章放在一起,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今天不再说我对这个题材的理解,不再和大家去讨论怎么写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看看文学大师们、看看当代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们是如何阅读城市、如何表达城市的。有几本书建议大家找来看看。
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读城记》,这本书里收录了: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江南的冬景》;
茅盾《北京话旧》;
梁晓声《北京人速写之一》;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张恨水《物业的北平》;
孙犁《北平的地台戏》、《保定旧事》;
余秋雨《上海人》、《五城记》;
白先勇《上海的童年》;
丰子恺《旧上海》、《杭州速写》;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
王安忆《品味上海》;
朱自清《南京》、《说扬州》、《重庆行记》;
老舍《济南的冬天》;
蒋子龙《重庆的个性》;
张贤亮《架在重庆双肩上的精神品牌》;
徐志摩《巴黎的鳞爪》;
汪曾祺《昆明的雨》;等等。
这些书是近当代国内文学大师们阅读城市的经验,当然,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时代,文学大师们也不例外,由于时代的局限,由于文学大师们常常忽略一个城市的经济状态对这个城市的精神生长的巨大影响,大师们的读城经验也是有局限的,大师们笔下的那个城市的性格、气质,也只能是那个时代那个城市的性格、气质,但大师们的阅读还是充满了智慧,读一读对我们完成3000字的散文,肯定会有启发。
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的《品城——对中国城市的批判》,作者陆阳,这本书咄咄逼人,充满了锐气,尽管有些地方偏激了一些。
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城市个数由1949年的132个,发展到2008年的655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由10个发展到122个,目前,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额都占到全国的70%以上,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伴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我们城市的文化个性正在消失。大家知道,在现代城市的竞争中,特色是最强的竞争力。
一提到巴黎,就知道是时装之都;
一提到维也纳,就知道是音乐之都;
一提到洛杉矶,就知道是电影之都;
一提到拉斯维加斯,就知道是博彩之都;
一提到威尼斯,就知道是水上之都;
一提到慕尼黑,就知道是啤酒之都;
一提到鹿特丹,就知道是港口之都。
可见城市的文化品牌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可是一提到我们的十四个城市,我们知道什么呢?当然,我们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我们没有那么优越的区位条件,特别是我们没有那么多出色的思想家,甚至我们连思想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是你不能说我们的城市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只是这种文化身份淹没在城市同质化发展竞争的喧嚣里了。
那么,从哪里去寻找发现城市的文化个性呢?
陆阳先生是从四个方面去阅读城市:
1.历史文化传统;
2.自然环境条件;
3.城市功能定位;
4.地域人文精神。
陆阳先生从这样的出发点去阅读城市,他读出了什么呢?
他认为:
北京,典型的亢奋症
上海,将中心进行到底;
天津,插翅难逃;
重庆,喧哗与骚动;
成都,王者难以归来;
深圳,楼市之困;
广州,乱得可爱;
苏州,模式尽头;
武汉,新特区的歧义;
南京,何处觅对手;
杭州,天堂有多远;
长沙,一体化之惑;
沈阳,抹平铁路。过去铁路的东面是繁华的城市,西面是灰暗的老工业区。现在,两边看不出差别了,从这个视角来写沈阳的复兴,有点意思。
作家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是国内当下写报告文学最好的作家之——何建明的著作。本书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兴城市的成长故事,延伸了我们关于城市问题的深刻思考: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还是硬实力;
——如何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城市;
——如何更多地吸纳已经进入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农村人口;
——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如何实现这场产业调整和社会人口调整;
——在现代化大城市崛起过程中为什么离不开精英们的特殊作用;
——中国一波又一波的造城运动意味着什么。等等。
何建明先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国际竞争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只有高度现代化的大城市才具备与世界进行分工交流所需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只有高度现代化的大城市才能有足够的产业聚集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竞争。
我个人认为,大家要出色地完成20000字的报告文学,这本书是必读的。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再版的易中天先生的《读城记》,这本书先后印刷了27次,可见很受欢迎,影响力很大。易中天先生阅读了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成都、武汉、深圳等七座城市。他在书中把有魅力的中国城市分为八种类型,即古都、名邑、圣地、边关、滨城、重镇、商府、特区。
古都的美丽当然毋庸置疑。作为千年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它们往往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尽管这些精华的聚集是皇家特权所致,但聚集本身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精华因历史的积淀而越加厚重,因岁月的磨洗而愈见光辉。即便它们散落在断壁残垣寻常巷陌,流落于街头,蒙尘于市井,也不会沉沦了它们的价值。因此,这些城市中往往有太多的陈迹可供寻觅,有太多的故事可供传说,有太多的遗迹可供凭吊,有太多的线索可供遐想,就连那里的民风民俗也会有一种古老而悠长的韵味。
名邑除了具备古都的一些文化内涵以外,还应该具备一些家喻户晓名满天下的特质:比如长沙的水、昆明的湖、苏州的园林、景德镇的陶瓷、扬州的炒饭、绍兴的花雕、大理的蝴蝶泉、桂林甲天下的山水等等。
其实,易中天先生的分类并不科学,有好多城市“身兼数任”,他只是为了表达方便才这样分的类。
这本书的长处得益于易中天先生厚重的历史文化学养,是作家对城市的表达;短处是易中天先生对当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识还不够高拔,读起来有不解渴的遗憾。但无论怎么说,这本书还有资格进入我们读成参考书的视线。
此外,还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海默的《中国城市批判》;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黄章晋的《百城记》;漓江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何树青的《八卦城市新周刊读城书系》等等,都值得一读。
我还要特别推荐大家读一读《新周刊》,1998年,《新周刊》出版了一期专辑,叫《中国城市魅力排行榜》,他们列举了最有魅力的17个城市;列举了8个前途远大的城市;列举了10个最值得去的小城。《新周刊》认为:
北京是最大气的城市;
苏州是最精致的城市;
拉萨是最神秘的城市;
西安是最古朴的城市;
厦门是最温馨的城市;
成都是最悠闲的城市;
上海是最奢华的城市;
南京是最伤感的城市;
大连是最男性化的城市;
武汉是最市民化的城市;
广州是最说不清的城市;
深圳是最有欲望的城市;
香港是最辛苦的城市;
台北是最陌生的城市;
等等。
这些城市的文化身份定位都是可以商榷的,但《新周刊》都能做到自圆其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建议大家找来看看。
上面介绍的这些书刊,我都马马虎虎、浮光掠影地看过了,可能大家也都看过了。有些有价值,有些未必有价值。我们看这些书刊的目的不但是借鉴,更重要的是超越。我们的难度比他们大,因为我们的城市的文化魅力还淹没在一片茫然之中,我们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所以我们有理由骄傲一下、自豪一下。
读了这么多书,核心的感受是什么?我认为,城市的文化个性蕴藏在这个城市的人的活动轨迹当中。我们必须去写人的活动,在感性中写理性,在细微中写博大,这可能就是大师们读城最重要的经验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14
读海默《中国城市批判》之后[zt]
新颖的装帧和扎眼的书名吸引着已经好久不买书的我,在今年长春北方旅游交易会的书滩上买下了海默《中国城市批判》。书是买下了,只是随便翻了翻,没有时间仔细阅读。近来在网络上看到《中国城市批判》一书引起如此广泛而强烈地关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又翻阅了一次。
《中国城市批判》作者站在宏观的角度,从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和城市伤口切入,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审视,对每个城市的文化与命运进行鞭辟入里地剖析、反思和批判,人文与经济并举,文理与哲思辉映,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亦庄亦谐,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第一部城市文化反思与命运拯救的惊世之作和另类读本,被称为来自中国民间最尖锐的声音。
作者所批判的具有代表性的16个城市中,除成都,昆明和香港之外,我都去过,居留的时间或长或短,但都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象。人们在赞扬和沉醉于城市巨变、日新月异的今天,海默先生却独具只眼,洞烛幽微的开展对中国城市的批判,他用一颗清醒的头脑来为城市把脉,揭开城市发展中的隐忧的伤口,这无异是一次大胆的有良知的行为。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中国经营城市的最大误区是一味在所谓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地相互抄袭和克隆,一座城市正在成为另一座城市的翻版或盗版。中国城市在塑造自身城市特色和品格的道路上背道而驰,愈行愈远,不仅如此,许多城市的决策者和城市人还浑然不觉,麻木不仁地沉浸在复制的快感中而狂欢作乐。所以,作者要对城市进行批判,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现代城市是财富的集中地,是商业和物流的集散地,也是一个地区文明的集中象征。但是,生活在现代城市里,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时时在傲慢、焦虑、迷惘、沮丧甚至绝望之间反复震荡?这就是城市的建设缺乏人文的东西,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因而使我们缺乏了平和的幸福感。“中国城市的‘特色危机’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了,每个城市的特色正在消失,千城一面的景象正在成为我们的视觉灾难。无论你走到哪个城市,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色的高楼群、玻璃墙、霓虹灯、立交桥、大马路,当城市的背景已被麦当劳、肯德基火红的标志点燃的时候,我们真的分不清自己是在北京、上海,还是纽约?”
也看到了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先生指控《中国城市批判》抄袭其作品并称要对簿公堂一事的有关报道。
海默先生自己说:“写作本书的初衷,是想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听见另一种声音,说对了,可以听进去,说得不对,完全可以进行反批判(不是骂人),如此而已。真能做到这点,我觉得本书的使命就完成了。读者大可不必渴求作者在批判城市时能够对每个城市的经济、历史、文化进行专家型的研究,进而给这些城市指明发展道路,我觉得这不是本书能够完成更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城市研究专家,我只是一个文学写作者,一个城市比较文化研究爱好者。本书不是一本学术研究著作,它只是一本文化随笔类著作,我要表达的只是一个充满忧患的城市人对城市的一些人文方面的思考。还有网友说本书在语言上显得过于偏激,我要说的是,文学语言的弹性是很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过了,也有人认为还不够,再加上语言犀利点儿又有什么不好吗?打是亲,骂是爱,印象深刻,记忆永久。”
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多点热爱,少点溺爱,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15
批判《中国城市批判》
亦之
2004-09-13
《中国城市批判》对16座城市人的批判和把脉,大都是收集一些民间流传、政府结论和学者著述,早在别的途径发布过……只不过用些时令激扬的词语,换换口气重新组合包装一番,从根本上没有摆脱老生常谈……文字风格和表现状态上,存有严重的脱节和矛盾———
一个属马的男人终于疯掉在自设的批判道路上,只因深患一种“畅销狂犬病”。
在近两个月推荐榜上一直叫嚣的这本《中国城市批判》,注定先天有病。
应该说,海默不愧是把出版策划烂书的好手,全书前后左右完全被一种“刻意策划”的意念所笼罩:“皮笑肉不笑的北京:你凭什么这么牛”;“自以为是的上海:你为何这样走火入魔”;“玩物丧志的成都:一座砌在麻将桌上的城市”;“掉进温柔陷阱的杭州:你何必东张西望”;“贪心而尴尬的香港:香港还能香多久”……这种茶楼式的调侃语调,自以为能够枪打棒扫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城市。不知是自慰还是自信,书内外显耀的部位将这些流言蜚语,标榜为“来自中国民间最尖锐的声音”,“中国第一部城市文化反思与命运拯救读本”。醒红和黑黢的封面设计,彻头彻尾的一幅畅销烂书嘴脸。
被疯咬的16城中,距笔者最近的就是沈阳。拿来举例说事当属最贴近。在该篇“傻大粗糙的沈阳,谁能把你拯救?”当中,首页几处常识错误就叫人背过气去。
沈阳的“文化符号”,居然被框套在“辽沈战役、体育大市、马家军、二人转”里。凡知晓点常识的人都清楚,辽沈战役的主战场在锦州,日寇挑起“九一八事变”才在沈阳;东北二人转发源地和主场地都在吉林。而实际上,“坐镇五百年的沈阳故宫延承下来的满清文化”、“新中国重工业长子城市的后工业情结”却是早已为沈阳人自己所认可的文化符号。
至于沈阳的“经济符号”,更为搞笑。盼盼防盗门、万达集团、雪花啤酒、通化金宝———四项里有三项是外埠的。只考了25分,这家伙就敢批判中国16城市?
再往里看,胡话梦话更是连篇累牍。什么“中兴沈阳商业大厦是东北三省最大的百货商场”、“沈阳五爱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汽车、飞机、钢铁、石油、船舶,提到沈阳,人们肯定不会忘了这几个行业”……
翻看全书,何止于此。《中国城市批判》对16座城市人的批判和把脉,大都是收集一些民间流传、政府结论和学者著述,早在别的途径发布过,用心的读者已有所领教。这家伙却毫不客气地拿来,只不过用些时令激扬的词语,换换口气重新组合包装一番,从根本上没有摆脱老生常谈。因此,通篇除了充满剪刀浆糊的拼凑痕迹,凡是跑过其中几座城市的正常人,都会发现这条疯狗的确在到处乱咬。
另外,在文字风格和表现状态上,《中国城市批判》存有严重的脱节和矛盾。在一部书里,要么让感性的成分统领全篇,读起来像杂文类,要么注重理性的思考,更像一篇论文。海默却不然,这篇用感性的东西反思,那篇则用理性的观点批判,甚至在一篇文章中前后混合交错生硬链接。在这个日渐理性和建设性的时代里,光有空洞的激情和嚎叫绝对是没用的,更有遭受唾弃的危险。
最后,不妨套用一下该书扉页上的那句话:“我是一匹黑马,我的奔跑与路无关。”也许,叫海默的这家伙正在自鸣得意,那么,我们不妨反咬一口:“你是一条疯狗,你的乱咬跟我无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16
海默:背负理想 南北求索
2009-6-27
来源:十堰晚报
■文/记者 严谨 冰客 图/记者朱贲
海默其人
海默,男,1966年生,郧西县人。诗人、作家、出版人、励志培训师、资深文化传播策划人。著有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和出版研究文字300余万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大汉乾坤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华夏励志馆馆长。
所著文化随笔集《中国城市批判》、报告文学《户口之痛》分别引发当年中国城市问题和户籍问题大讨论。《中国城市批判》台湾版《中国城市脸谱》畅销港、澳、台,连续十周荣登华文畅销图书排行榜,被台湾评论界誉为“来自中国大陆最尖锐的笔杆”。
曾出任CCTV中国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活动专家评委和上海 “大城市形象论坛”国际性学术会议特邀演讲嘉宾,并参与过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电视台晚会和栏目的撰稿、组织和策划。
得知海默来十堰的消息,记者就开始了采访前的准备。听说家乡的媒体要采访他,海默便热情地加了记者的QQ,相互进行了采访前的交流和沟通。
来到晚报,简短的仪式之后,用不着客套,用不着引导,海默就开始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的骨子里永远浸透着火一般的激情,好像永远有述说不完的新思想。43岁的海默说:“经过严格的测算,其实,我的身体年龄才28岁!”
“《门》是我短诗创作中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
记者:曾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您以仅仅31个字的一首短诗《门》而跻身中国诗坛,这首诗已经作为20世纪华语短诗经典收入海内外各种诗歌选本。能否请您谈谈关于这首代表作的创作情况和您在那个年代的诗歌创作?
海默:有必要把这首短诗在这里重新朗诵一下,全诗32字:“那天/我试着去敲你的门//你想/当我敲到第八下时/再去开门/而我/只敲了七下”。这首诗写于1989年,首发在当时的《湖北青年》的一个诗歌大赛的获奖作品专栏里,这是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唯一“幸存”的一首诗。大家都知道,从1986年徐敬亚在深圳发起的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流派大展”开始到1989年,是中国诗坛的“盛世”,全国各地流派四起,主义泛滥,诗人成堆,诗歌的生产数量可以用每分每秒来统计,诗人们可以以诗歌的名义浪迹天涯,衣食无忧。
“只有读书、写作时才觉得活得像自己”
记者:您诗歌创作的高产期应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记得那时您的诗歌作品频频在《中国作家》、《诗歌报》、《星星诗刊》等刊物上亮相和获奖,并且《青年作家》在一年内连续四次推出你的组诗和长诗。为什么进入21世纪后急流勇退呢?
海默:我在个人博客“海氏蜃楼”中曾经做过这样的自述:“进入21世纪后,退隐江湖,一直藏在暗处、蹲在远处、站在高处,静看诗坛花开花落,见惯了中国诗坛上的豺狼当道、小丑表演和英雄亮剑。”其实,在诗歌创作上我一直是“隐”而没有“退”,不仅状态好,而且创作量很大。在世纪交替之时,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道门槛,于是,怀揣着瑰丽的人生梦想,毅然辞职“北伐进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图书出版和文化传播工作中,但诗歌创作一直没有放下,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话,一般不愿再在各种报刊和文学圈子的聚会上露脸了,因为我觉得写作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文朋诗友偶尔见面,也是只顾喝酒不谈诗歌。我马上要出版的首部诗集《城市咒语——海默自赏诗作100首》,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2000年之后的,最近两年的作品约占三分之一。
现在,我一直都是按照“把白天交给工作,把夜晚交给自己”的原则生活。以前最大的开支是买书,现在最大的开支依然是买书,而且只有读书、写作时才觉得活得像自己。现在偶尔会为摇滚歌手创作歌词,参与舞台话剧的创作。写作小说是多年前就有的梦想,现在正在完成的是若干个已经构思好的短篇和一部争取让热爱我的读者大吃一惊的长篇。
“我总是充满文学理想和文化野心”
记者:您当年在师范学校工作时,生活、工作和写作等方面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了,为什么会在2001年突然辞职转战北京?
海默:正是因为当时在生活、工作和写作等方面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有离开的想法。我是一个极不安于现状的人,总是充满文学理想和文化野心。2001年的春天到夏天,我辗转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和深圳进行深度考察,希望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当时只有一个愿望:我要走!在颠簸的火车上,我一直在思考人生中一些非常重大的问题。
我在想,我在一个小地方能把大批的作品发表到海内外的各大报刊上,能在一个山区师范学校创办全国师范系统第一家纯文学刊物,创办全国中专系统第一个少年作家班,我不知道我还能干些什么。我曾经跟朋友笑谈说:“这潭水太浅了,我的船掉不了头!”这话听起来狂妄,但准确表达了我当时的心境。
最终之所以选择北京作为我心中的“梁山”,是因为我喜欢北京大气磅礴、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2001年9月12日晚上,我拉着行李箱走出北京西站上出租车的时候,北京城已是华灯初上。我并不知道我要去哪里,出租车司机问我去哪儿,我说请您绕着北京二环线转一圈。出租车司机表现出了一瞬间的惊讶就启动了引擎。我为什么要让出租车司机绕着总长为32.7公里北京城最繁华的二环线转一圈?我是在向北京报到,告诉北京:我来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17
“美丽的城市应该为人而建”
记者:大家知道,您最火爆的一年是2004年,一本《中国城市批判》让全国的读者认识了您,就是这本让中国城市备感紧张和不安的书,使您有幸出任CCTV中国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活动专家评委和上海“大城市形象论坛”国际性学术会议特邀演讲嘉宾,并参与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电视台晚会和栏目的撰稿、组织和策划,您能否具体谈谈这部书的创作过程及所产生的影响?另外,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能否谈谈因该书与著名学者易中天打官司的事吗?
海默:那是2003年,最初产生写这本书的想法是在北京拥挤的地铁里,当时正值“非典”时期,人们都戴着口罩背对背地挤在地铁里,我对城市的思考从这时真正开始。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我发现当人们带着幻想疯狂涌进城市的时候,原来是一个谎言。
我在《城市咒语》中写过:“欲望的旗帜/在城市上空挥舞/中国城市/像一头突然醒来的狮子/没有方向地怒吼着/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城市的朋友/可一不小心/我们却成了城市的敌人”。
一个城市的真正抱负应该是什么?一个城市真正需要承载的文明到底是什么?
人类城市从最初是“为神而建”,有了阶级之后城市是为“为君主而建”,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就是“为机器而建”。然而,到了后工业时代,人类专家才猛然发现城市最终还是要“为人而建”。
美丽的城市应该为人而建,有了这种心境, 加上“非典”时期不能出门,我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昼夜兼程地读书和写作,每天都会把天“写”亮,于是就有了这本备受争议的畅销书。
当时这本书一上市,反响哗然,新浪读书连载后,连续三周,平均每五分钟一次赞扬,每半分钟一次谩骂,并在网友中广泛地引起了“京沪之争”、“成渝之争”、“广深之争”。本书被人民网评为“2004年不可错过的10本书”之一,被福建《东南快报》评为“2004年最具启示意义的三本书”之一。本书以《中国城市脸谱》之名在台湾出版后,在港台地区连续数周进入图书畅销榜,我本人也被台湾评论界誉为“来自中国大陆最尖锐的笔杆”。
与著名学者易中天的“口水战”和打官司的事情,是一场由对方律师“操纵”起来的闹剧,最终是我、长江文艺出版社与易中天之间达成友好谅解而结束。因为“口水战”和官司事件,许多大书城开始把我和易中天的书进行“码堆”宣传,掀起第二次热销,所以网上有人质疑这场“闹剧”是我与易先生的“联手炒作”,其实不是!读过《中国城市批判》的人都知道,我在本书中对易中天先生是非常尊重的,两次在书中提到“作家易中天”和“学者易中天”。至于最终本人认定的2000多处有侵权嫌疑的文字,主要集中在写厦门这个城市的文章里,造成“引用未注明”的原因是在杀青书稿时出现的电脑操作的技术性失误。这部分文字在台湾版的《中国城市脸谱》里做了彻底删除,丝毫没有影响到本书在港台地区的发行和影响。
“户口一直捆绑着中国人的手脚”
记者:您在《报告文学》杂志刊发的《户口之痛》,也是一部影响较广的报告文学,它引发了中国户籍问题的大讨论,是什么让您对户籍有如此深刻的感触?
海默:户口,一个纯粹属于统计学范畴的概念,原本没有什么特殊而复杂的内涵。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我国,自它诞生之日起,就赋予了它太多的行政功能和功利性。更值得思考且极具悲剧意味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来,它居然成了划分国人等级的重要标志,并逐步演变成一种有价商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城市恶性犯罪分子实施的一项严厉惩罚政策就是:取消城市户口。与此相反,对那些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和专家的最高奖励,就是为其家属解决城市户口。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户口一直捆绑着中国人的手脚、成为限制人们自由流动和迁徙的一根绳索。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繁荣空前,如火如荼,从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现行户籍制度在蝉蜕部分陈旧功能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造成了更大范围的公民歧视和社会不公。
鉴于这种情况,加上听到过太多因为户口问题而造成的悲剧,于是就有了写作这篇报告文学的冲动。
“力争做新观念的发明者和传播者”
记者:您在2008年创办国内第一家以励志命名的北京华夏励志馆,并且决心致力于青少年人生励志和企业员工学研究、写作与培训,著作《成功没有榜样》、《有一种缺点叫聪明》和《瞄准一只兔子》一经问世迅即畅销。请您谈谈创办华夏励志馆的初衷。
海默:我从事过学校教育工作15年,我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学校教育到底要把孩子们引向何方?难道就是把孩子们一个个都培养成考试机器?肯定不是。韩愈在《师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集中在“授业”,我创办华夏励志馆的初衷就是力争做新观念的发明者和传播者,与现行学校教育互补,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工作,携手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励志作家和励志培训师,打造中国最大的励志文化传播机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华夏励志馆计划在今年秋季到四川地震灾区免费为中小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讲座,帮助他们走出悲伤,树立生活的信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19
黄章晋
黄章晋,湖南宁乡人。
1970年生,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凤凰周刊主笔,先后担任华夏时报评论员、青年参考副主编、网易新闻中心副总监。
黄章晋的其他社会兼职和荣誉分别为:当选第一、二届帝国时代顾问委员会(简称:帝顾委)主任、第一届全国新闻界超级不靠谱男评选(简称:超不靠谱男)冠军、网易总编办新闻资政。
2008年,黄章晋牵头创作《百城记》。《百城记》是网易奥运频道推出一个火炬报道的连载,一经推出,就在网络文化圈中引发轩然大波。
有媒体评价,四位曾经沿着奥运火炬传递路线走遍100多个中国城市的新闻工作者(黄章晋,陆南,胡贲,王小山)为人们的“后奥运”思考提供了别人以及别的渠道所难以提供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黄章晋在其博客中称自己是“魔鬼教官”“较资深新闻民工,资深网民,长期不明真相围观群众”。
生活中的黄章晋平易近人,外号“黄胖子”,不靠谱,好帝国游戏,在新闻界组织了不靠谱帝国战队。知名记者段宇宏评价其为“著名的帝国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评论家和超不靠谱玩家,久经考验的帝快战士。”在某著名交友社区,还专门开设了“黄胖子不靠谱故事群。”该群创建者九段称,该群组的目的,是了段公子老师能够更方便地编辑出版黄胖的英勇事迹集,也是为了将黄胖老师的光荣事迹永久地流传下来。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扩展阅读:
1.黄章晋博客:
http://tbmhx.blog.163.com/
2.百度新闻《百城记》相关报道:
http://news.baidu.com/ns?cl=2&am ... =%B0%D9%B3%C7%BC%C7
3.黄胖子不靠谱故事群:
http://www.kaixin001.com/group/group.php?gid=9219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21
双城记:从广州到北京[zt]
2008年7月25日,我用相机记录了康乐园正在盛开着的东湖荷花,戴着天河城刚刚买下的“广州牌”手表,奔赴广州白云机场。那一天心情平静,像每一次出差一样,殊不知,一段空中旅程将注定南北双城之隔。
如今一晃两年,在这个时刻越发想起那一行的不凡。还记得刚来北京时的新鲜,如今已然习惯。在时间的赛跑中,广州正在日渐疏远,而北京时刻大踏步走来。于是趁着今天的时机,写下一个人眼中的双城记。
风华
两千公里的路程,从南方大港广州到政治心脏北京,在网络、通信、航班都异常发达的今天,也许已经不那么遥远。但是千百年来,天各一方。
自金朝完颜亮以来,北京城第一次成为首都,尤其是明清两朝,在封建中国的尾巴上到达高潮。皇城根儿,天子脚下,四合院里,说的是京片子,掰的是天下事。但是广州自西汉南越王以来,则一直偏离于中原文化,晚近则是深受西洋、港澳影响,谈的是开放,讲的是身边事。
时至今日,依然迥异。央视春晚上,主持人经常说“现在合家都在电视机前吃着饺子看晚会”,此话或许在北京是准确的,但是广州则谬以千里了。春晚的北京收视率是70%多,广州仅5%;绝大多数广州人不看春晚,尤其是不习惯相声、二人转,而且吃得也不是饺子。
奥运前,我走过右安门,行至街角处,晨练的几个大爷聊的是冷不丁冒出来的就是政治局,满大街的协管员,可见北京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和北京人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每逢节假日,复兴门桥上站岗的武警超过十人;公交车站有大爷大妈打小旗、绑红袖章指挥交通。广州人则在一人潜行,最多是骂骂最近的市政糟糕,不照顾街坊感受;他们很少谈论政治,不是刻意回避,而是感觉与自己的一日三餐没有直接关系。
林语堂在《大城北京》描述了北京城,民国时期北京城堪比巴黎的自信,有四九城墙、四合院蝉声,他将新与旧、雅与俗、皇族与贫民、摩登女郎与满洲贵妇、新式洋车与骡马大车之间的二元对立,大而化之于宏伟宽厚的北京城。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遗老遗少的北京人已经基本消失了,大院北京人和新外来精英北京人开始主导这座城市。
时人黄章晋在《百城记》为每一个城市写传记,却高然呼一声“广州是中国最伟大的城市,因为这里最包容和开放,比如城中村”。的确城中村是城市风景和安全管理的毒瘤,但却给新来的漂泊者以落脚地。不过广州市政府也在推进城中村的拆迁,腾出来的土地才是政府们关注的要点。
这是正统的北京,需要捍卫经典、传统和体现在其上的一举一动,是需要端庄伫立的大家闺秀;那是创新的广州,彷佛没有什么一定要固守,舶来品、洋玩意儿,甚至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在这里发生,这是机灵乖巧的邻家小妹。
风情
明清以降,广州在很长时间是唯一开放的东方大港,机灵、勤恳的广州人成为对外贸易的好手。很多年来,广州人重利轻名,马路上常看到开豪车穿短裤拖鞋的类型,在马路边随便吃碗米粉就够了。而北京人显然要更重视名声,穿的齐整甚或有档次更重要了。
北京街头甚少便利店,比如7-11、cstore等鲜有,代之的是美廉美、物美等小超市。来到北京在发现,在装修豪华的商厦里,取着国外或国内名字的各色衣服鞋子,产地常常是广州。而广州那些便宜实惠的衣服,北京少见。
在广州吃饭,店家待客殷勤,主动上纸巾,一包一元,食客们餐前拿茶水冲刷碗筷;在北京吃饭,店家往往需要你招呼,一盆汤需要自己盛,纸巾或许不及时,但是不花钱,直接拿上一叠来。
2008年的时候我在广州负责手机地铁票,与广州地铁的谈判很顺利,大家甚至成了朋友。因为目的很一致,大家都要创新,都希望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对方赚钱不要紧、对方赚钱比我多也不要紧,要紧是我也赚钱了,这是最简单的商业规则。
但是那个夏天我到北京的时候发现地铁里手机还没信号,更别说其他业务了,媒体上是两家在扯皮,互相指责,都希望对方符合自己的规则,于是乎宁肯谈不成,反正我不屈服。
说到地铁更显两地生态不同。其一、换乘:广州地铁换乘基本都相当于上下楼,最多有一点步行;但是北京地铁的换乘之繁复让外来者咋舌,西直门站从2号线到13号线,足足要走15分钟之多,我亲自走的经历是一直绕,貌似不是绝对距离;其二、地铁站的设置,广州的地铁站较少独立于马路上,大多跟知名商业建筑一体,比如体育西路与天河城、岗顶站与摩登百货,也就是乘客出来地铁站可直接到达商业设施里,假如下雨天不必淋浴,也方便记忆出口信息,还减少了出口占用马路;但是北京地铁站大多独立在马路上,占用马路空间,与雨天也无法直达商业设施内部。其三地铁站内商业,广州地铁里面大多有书报、洗衣等便民服务,但是北京地铁内几乎荒芜,这里不与商业设施对接。
这就是北京与广州,地铁可见一斑。北京地铁老,设施旧,换乘复杂,没有商业服务,但是实惠全程才两元;广州地铁新,设施新,换乘简单,服务发达,但是稍微一坐就要三四块,远程甚至接近十块钱。
人情
北京人热情有加,纵是陌生也会亲如故。记得刚到北京的时候遇到两件事:
其一、我在复兴门欲往西单,于是咨询路旁的大爷地铁怎么做。老爷子一拍大腿,说道,孩子你傻啊,坐地铁两块钱,公交车才四毛钱。去马路对面坐公交去!
其二、我去超市欲买一个塑料盆,端详半天,两个不同品牌之间无法抉择。这时过来售货员大姐,直接对我说,买个便宜的就行,贵的质量也一般。
北京的风格如此,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直接表达,希望帮到你。公交车上、马路边,当你表现出彷徨的时候,常有人主动指路。设若在广州,你问路人,路人最多给你指个方向,而售货员不出意外肯定推荐贵的了。
记得2000年刚到广州的时候,非常不习惯这里的风格,因为人情淡薄。马路上问路时,很多人不理睬;公交车上坐车时,经常手机钱包被偷;每个人只管着自己分内的事儿,只关心自己的小日子。新闻媒体上还经常报道路遇抢劫之类的夸张故事。
后来呆久了方才觉察,原来这就是两个城市的特色。广州人的冷漠,其实是人与人的淡薄,这个城市的外来务工太多,进入门槛太低,但这本身是对每个个体的包容和尊重;北京人的热情,是人与人的沟通,希望作为一个群体的自豪感和共鸣。
不过在全球化时代,两个国内城市的风格也在趋同。北京的的士司机已经不都是侃爷,甚至大部分不会主动跟乘客搭讪;而商业背景下,老北京的四合院和那种邻里之情也在逐渐消亡了。
风景
北京之美,在大国气魄,八百年帝都风韵。2001年暑假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还惊诧于这座城市的气魄,大路朝天,横平竖直。还有从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天安门、故宫长城、圆明园颐和园、天坛北海。
时至今日,北京仍然是文化尽显,我们身边不小心都能看到前朝遗迹。金融街上还耸立着都城隍庙后殿,长椿街上是宣南文化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里看书的人熙熙攘攘,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不曾停息。冠绝全国的文博机构、历史遗迹,才是北京最大的风景。
相形之下,广州的马路太窄,越秀南路一段简直是九曲回肠,好在西关还有一段骑楼,见证城市的过往。而城市中遍布的石牌村、冼村、康乐村、杨箕村等城中村更是让整个城市的格局七零八落。知名的景点,文化外显不足,外地人能够耳熟能详的知名景点不多。
广州之美,在乎云山珠水,城市北侧的白云山,山不在高,宛如邻里,登山临风,细细凉意;珠江穿城而过,那些连接南北两岸的桥梁成为城市的玉带,唯有丰润的珠江可让北京刮目相看。
北回归线穿过广州北部,理论上这里算热带。这里有最可爱的冬天,绿树依旧;当北京的树叶已经落尽,广州的树叶还在枝头;不需要羽绒服,不需要毛衣毛裤,只需一件外套即可度过冬天。当北京的人们多在装有暖气的房子里时,爱美的广州女生还可以穿着小棉裙在大街上徜徉。沿海城市一大特色是台风,打台风的时候,暴雨倾盆,宛若倾泻,那种疾风骤雨非北方可以想象,把伞吹飞,把全身打湿。
北京最美的季节是秋天,蓝天白云,天高云淡。在这里你第一次感觉到天空的明净,太阳不晒,恰好适合步行。规划有致的北京的道路上,自行车很舒服的骑行,可以循着郁达夫的明文,去寻找故都的秋意。
风物
再一次感叹全球一体化,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已经席卷了大江南北,京穗概莫能外。但是两地的特色饮食仍然突出。
广州是粤菜主打,人言道“食在广州”;早上起来,老广州们专门去炳胜、明记或者陶陶居、新荔枝湾吃一餐早茶,服务员推车让你选择。早茶虽有茶,但不只是品茶,更重要吃茶点。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酥点、肠粉、凤爪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色香味俱佳。
广州人喜煲汤,饭前先喝汤。煲汤要用专门的汤锅,加入各类药材和主料,慢慢熬炖,时间长的可达一天或数日,我仍然不习惯老火汤的味道,或许我还是新广州人吧。广州的夏日湿热,需要在街头来一杯黄振龙或者金葫芦的凉茶,轻则去火止渴,重则治疗上火感冒呢。一定要街头买得新近熬制的,而不是塑料杯灌装的。
北京则是汇聚五湖四海风味,南人喜米,北人好面,有我喜欢吃的面食。尤其是各色汆面、打卤面、炸酱面,配上简单炒菜,就别有风味了。早餐则是油条、包子、豆腐脑。北京菜不比广州的生猛海鲜、爽滑清淡,但是实惠量大。若要专门寻摸,老北京有爆肚、卤煮、褡裢火烧、豆汁,还有打着宫廷菜和私房菜旗号的高价门店。
北京的桥大多没水,都是立交桥;广州的桥都是跨越珠江,有实实在在江水流;
北京的风沙大,北风起时尘飞扬;广州的风湿热,正午时分日头晒人;
北京人的京片子悠然自得,天南海北说开去;广州人的白话婉转,宛若歌唱;
北京人过年逛庙会,看表演,吃肉串;广州人过年逛花市,扮个喜气洋洋;
北京人过节吃饺子,头伏的饺子、二伏的面,广州人冬至大过年,却并无特定饮食;
北京人吃火锅叫羊蝎子,广州人吃火锅叫打边炉;
北京人喝二锅头,情到深处走一个;广州人常喝红酒,酒桌上比较少劝酒;
北京人喝酸梅汤,生津止渴解油腻;广州人喝糖水,杨枝甘露西米露;
。。。。。。
地道的或者不相熟的北京人与广州人之间,甚或互相不屑。广州朋友劝我勿赴京,太政治,无生趣;北京朋友告我少入粤,太乱,太势利。差异引起误解,其实每种风俗习惯都跟当地的地理、物候、历史和现实紧紧相关,非本地的人、待的时间太短的人不能理解罢了。很多地方都不是第一眼美女,了解一座城市需要时间。
很多人问我,你更喜欢哪座城市。两个城市,两种美丽。北京和广州的双城记,犹如红玫瑰和白玫瑰,离开时,想着念着对方的好;到来了,却有近的磕磕绊绊。唯有深入这个城市的肌肤和脉络,发现零落在每个角落的美好,做念过去的人、做爱现在的人。
兹为双城记,离穗赴京两年记。
2010年7月30日星期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5:22
读《百城记》[zt]
终于断断续续读完了《百城记》,给我唯一的感受就是:这是一群了不起的人,牛!
有这么几个人,应该说是一个团队吧,他们个个充满了激情,充满了野心,怀着对奥运的一种特殊情怀,他们沿着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走过了中国31个省和113座城市,创造了一部名字普通却内容非凡的伟大著作:百城记。
在这介绍一下《百城记》的四大高手吧:
·黄章晋(网名:魔鬼教官),简介:较资深新闻民工,不明真相围观群众,曾在华夏时报、青年参考、凤凰周刊和现在下落不明的平媒以及几家门户网站辗转。
·陆南(本名:陈萌沧),简介:新闻民工,曾在《21世纪环球报道》、《国际先驱导报》、《凤凰周刊》等媒体供职,2007年被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一次。
·胡贲,简介:男,84年生人。一时冲动玩成京漂,新闻民工新鲜血液。曾为凤凰周刊效力,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次被南方周末年度致敬。
·王小山,简介:男,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栏写手,曾就职于《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媒体,现为《体育画报》主笔。
因为敬佩他们,在这里免费为他们做一下宣传吧,《百城记》出书啦!喜欢的朋友可以去当当网、卓越网购买,也可去各大书店或上网易浏览其中内容。(
http://2008.163.com/special/00742LTA/tcbmore.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