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此文作者[易千元]先生说:李胜春的一张画起码要卖‘一千元’摄。。。。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9 16:36
标题: 此文作者[易千元]先生说:李胜春的一张画起码要卖‘一千元’摄。。。。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位普通工人的艺术追求
    文/易千元
        
    贫寒是艺术的源泉,贫寒阻挡不了贫寒者追求艺术的脚步,无论你在如何低的生存环境,也可以有高的艺术追求。安陆市普通工人李胜春对艺术的挚爱和执着追求再一次诠释了这一艺术真谛。
    李胜春1967年出生在安陆城关北门河街一个普通的市民家,父亲是个老师,喜欢书法,写字之余,就教胜春涂鸦,有时还布置一些作业,胜春受父亲的影响,慢慢地喜欢上了写字,写大字,用浓黑的墨水,很有感觉。后来写着写着,他不满足于只写些文字,又对国画产生了兴趣。书画同源,也许就是这个道理。李胜春画画,完全是自学,没有拜师。他的技法也好,笔墨也好,构图也好,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他没事就跑书店,没钱买的时候,就站在那里看,看完了就回家。回到家就开始照着他刚看了的书上画。那些东西凭记忆,有时记不起来时,他就展开了艺术的想象,这样反而不受束缚,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胜春的最高学历是高中。读完高中那年的暑假,他想当兵,结果视力不好,没验上。想画画,又没钱买书,他的一个同学喊他去做小工,就是在建筑工地打杂,提水泥桶、搬砖,都是重体力活。干了一个星期,他吃不消,就没干了。不过,他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工钱,十几块钱。他有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书店花两块五毛钱买了一本《介子园画谱》。这本《介子园画谱》就是胜春的启蒙老师。
    胜春的家里有两重院子,他父亲喜欢养花草,满院子都是。胜春小时候接触这些东西,自己也很喜欢。他也学着养花草,弄盆景,闲时就照着画。
    1986年,他考到安陆市粮机厂上班,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家里画画,周末闲时就出外挖树桩、买盆景,沉醉于一种艺术境界。
    没有人能理解,一个如此贫穷的工人,会对画画如此沉醉。没有纸,他就到姐家拿回一些旧报纸,反复练,一张报纸画了正面画反面,画了小画再画大画,画了淡的再画浓的,最后完全搞成黑的。宣纸对于画画的人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而且必备的。但胜春买不起宣纸,又想过那种瘾,他就用白磅纸打框子,画成画子,挂在家里。感觉就象用宣纸画的一样。胜春的家里从来不买画子和对联,每年过年,都是他自己设计几套吊屏、中堂,他自己画,自己写,挂在家里,跟买的一模一样。
    许多时候,胜春都是自己一个人关起门来搞创作,水平提高很慢。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何种档次上。所以经常很迷惘,画画停停。为了提高水平,1992年,胜春报了天津美术学院的一个业余学院函授班学习美术,绘画技艺得到了一些提高。与此同时,安陆画界其实有高手,比如王顺华、徐庆雄、周毅等,胜春有时也看到过他们的作品,内心很欣赏,只是无缘请教切磋。2008年,安陆市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先生在安陆文化馆办起了国画研习班,胜春慕名报名参加,他就象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找到了组织一样,创作激情空前高涨,一度近乎疯狂,他白天上班,晚上每晚画到两点多钟。这样坚持了大半年。在王老师的指点和众画友的互相启发之下,技艺提高很快,突破了长期以来创作上的瓶颈。他的作品也频频登上报刊杂志。国画《紫絮飘香》获得湖北省第二十一届工人画廊书画优秀奖,《好模好样》、《传家之宝》、《三思而行》等多幅作品入选了《安陆水墨画集》和湖北省第十一届美术展览。胜春还被安陆市水墨漫画院聘任为画师,成为孝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绘画之余,胜春也喜欢玩石头。他是安陆最早收集赏石的人之一。同道朋友都戏称他是安陆玩石年轻的“鼻祖”。安陆的碧山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李胜春在十多年前就一个人背着羊镐,挑上扁担,一瓶水,几个馒头,先搭车,然后徒步在山里转。找到了石头用扁担挑下山再搭车回城。有时发现了好石头,因为太大拿不回来,胜春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就邀了几个有共同兴趣的人,成立了采石队,现在安陆热爱采石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好几十人了。胜春的作品《太白遗靴》获第五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银奖,第五届湖北省盆景赏石展金奖。
    笔者到胜春家采访时,就好象进入了一个艺术的迷宫,外表朴实憨厚的胜春,却创造了一个艺术的世界,他的画、他的盆景、他的赏石,把一个普通的屋子装点得典雅而高贵,当他捧出一摞获奖证书给我看的时候,我内心真的震撼,在这样一个普通工人面前,我感到了我与他的差距,精神追求上的差距,艺术造诣上的差距,对生活美的发现与创造的差距。我们可以贫穷,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艺术追求,我们可以安贫若素,但我们不能没有梦想。人生是短暂的,若短暂的人生融入了艺术之林,我们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2011年3月21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9 16:39
文联主席的婆娘说起话来也带文气:


    麻将之余,三百六十一度常在家练练书画,这是她的近期作业。那天书法展,我看中了一幅字,留连不舍,她笑着对我说:“莫跟人家要,我明天跟你写!”一向低调的她,敢说这样的话,一定有某种信心在支撑。我发自内心暗暗高兴。家里挂些字画,感觉确实不一样,今年过年时,栾春海部长到我家,看了三楼的画室和字画,他感叹:“这才象一个文联主席的家!”[文/易千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9 16:41
古今尊国士  中外仰诗仙

  王清深情解读李白

   

                      文/易千元
    2011年5月22日下午,阿星、西瓜皮、春江花月夜等近30名网友,齐聚安陆似水年华,聆听王清先生解读李白。在“古今尊国士,中外仰诗仙”的大标题下,王清先生以深厚的学养、儒雅的风度、标准的普通话,以五个小标题就李白在安陆有关内涵作了精彩演讲。一、源远流长的安陆李白文化现象;二、李白诗歌的魅力;三、李白在安陆的十年经历;四、爱恨悠悠话李白;五、安陆李白文化建设。
    之后,毕生从事李白研究的张昕先生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应邀上台作了一番演讲,他就安陆李白是怎样弄起来的、每个人心中有个李白、张昕与李白等几个方面作了深情的回顾和阐述。
    不需要召唤,诗人神奇的魅力吸引我们而来。翻开《中国文学史》,能够单列一章进行阐述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即是其中之一。很有幸,李白在安陆生活长达十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自豪地说安陆底蕴深厚,就是因为有包括李白在内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安陆李白纪念馆馆长王清先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我们走近诗人、走近历史、走近浪漫、走近天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9 16:44
    意大利画家造访安陆.要是貌得翻译传话,易千元先生就等于聋子





            

    2011年4月24日,意大利丹尼市市政府文化局分管美术的官员比尼和意大利罗马美院的迈克教授造访安陆。比尼和迈克都是意大利有名的油画家,他们到安陆是慕名而来。安陆市文联主席易千元、安陆市水墨漫画院副院长李曦、安陆文化馆馆长徐庆雄、副馆长许光彩等参与了接待工作。武汉大楚艺术机构的卓霜总经理、中意艺术家工作室的马林主任以及文化经纪人张展先生参加了这次交流活动。马林主任同时充任了翻译工作。双方就文化和漫画进行了友好而轻松的交流,易千元同志向意方提供了安陆文化底蕴及水墨漫画的情况介绍等相关出版物和资料。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可能进一步促进中意多元文化交流及文化产业的拓展。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