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份调查引出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5 08:30
标题: 一份调查引出的思考
一份调查引出的思考
张华清







我羡慕讨论热烈、发言积极的常态课堂,我更敬佩学生群情激昂、表现活跃的公开课堂。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想尽办法努力创设这样的课堂。可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仍难达到理想效果。即使自认为每节课都胜过其他任课教师,但还是不满意。我认为学生的基础、习惯是一个方面,而教师的激发、调动恐怕也存有问题。为了进一步开展工作,我在班里搞了一次调查,可结果却令我惊奇。

此次调查,我给学生出了三道题目,让他们如实回答。其中一题是:你对上课大胆举手、踊跃发言怎样看?很多学生给出的是肯定答案,并且分条阐述了此举的好处。可更引我注意的是另几个学生的答案:回答问题是应该,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平时很多问题我也能思考出来,可我就是不愿意站起来回答。我觉得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作了回答,而在于是否真正动脑思考了。平时班里那几个经常抢着回答的同学,学习不也是照常不好吗!

看着态度认真、书写端正的文字,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几名女学生的形象:她们平时学习十分认真,听讲仔细,记录及时,成绩优良。但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基本上不主动回答问题。为了验证其学习效果,更为了激励她们,几乎每节课我都要直接提问她们。她们的回答也多是比较圆满。课上,我鼓励她们,表扬她们;课下,我个别谈话,劝诫引导。而她们只是略显不好意思地笑笑,到了下节课依旧如此。至于她们说到的那几个抢答问题的学生,我确实颇感自豪。他们平时的活跃程度无人可比,尤其是公开课上不停地举手、作答,给课堂增辉不少。为此,我多次夸奖他们,让其他学生学习他们。当然,他们的成绩比不过她们。对此,我平时并未当成事。今天,学生这样一说,倒使我内心震动,思考再三。



课堂是否一定要形式热闹,气氛热烈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学习之所,是学生锻练之机,更是学生接受知识、探求真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的主要集中点。

课堂是开放的,是多向的,因此充满着交流、对话,充满着争辩、讨论,充满着反馈、答问。

课堂又是封闭的,是自主的,所以课堂又不乏沉静的思考,孤独的探究。

到底,何种形式占优?

其实两种形式无所谓孰优孰劣。不同的课型,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活动目的,也需要不同的形式;甚至面对不同的学生,更需要不同的形式。

活跃、激昂的课像欢畅奔腾的河流,不时激荡出雪白的浪花;沉寂、平静的课如安详舒缓的溪流,其表面之下依然有着洄旋、冲刷、积淀,有着潜在的力量。但二者的目的一致:最终投身于大海,找到属于自我的广阔天地。

时下,大家普遍追求热闹课堂,而对沉静课堂睥睨摇头。在人们的意识中,热闹课堂尽显教师本领,会激发,会调动。争争吵吵,学生大胆踊跃;问问答答,师生配合默契。常态课如此,这叫功力;公开课如此,这叫精彩。而获奖的公开课往往也是如此。其实,平静的课堂也不是轻易就能上成的。它同样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巧妙的艺术,否则不会营造出涌动着深刻的思维活动的环境氛围。站在这个角度看,后者才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华,才具有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能力。

当然,热闹的课堂很容易陷于浮华、肤浅。现实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课堂。学生纷纷登台亮相,仿佛赶集一样走遍过场。像这样不扎实、无深度的课堂,仅仅是披了一层“热闹”的外衣,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只能是水过地皮湿,至于能力锻练最多也就是蜻蜓点水。而平静的课堂,如果缺少了意蕴、内涵,缺少了思想,就只能是沉闷、死寂了。处于其中的学生也只有枯燥无味、恹恹欲睡的份了。

真正热闹的课堂,是激情四溢、思维碰撞、灵感不断闪现、创造性达到高潮的课堂。

真正平静的课堂,是内容丰富、意味深广,学生表面平静,而内心律动波澜起伏的课堂。

一节课如果二者兼融,行当于当行,止当于不可不止,热闹时沸水蒸腾,澎湃激昂;平静时,水面如镜,凝神屏息。如此起伏波动,也就有了节奏,有了旋律,也就成就了美妙。

可见,两种课堂同等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实际,去营造,去创设。不能褒此贬彼,更不能取彼舍此。至于创设的前提、标准主要在于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让学生独立思考、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在儿童的精神发展过程中缺少奔放的思维活动,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这就是评价的标准!



怎样尊重学生差异



树叶有不同,学生有差异。这是公理,人难否认。

因为,学生家庭背景不同,环境氛围不同,所受启蒙教育不同,智商不同,心理素质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

应试教育则极力忽视,甚至抹杀这些不同。为了偏狭之目的,为了不费脑子图省事,于是制定统一模式,制作大小一致的框子,截取长短一样的尺子。结果众多学生被僵死、教条的教育制度无情地淘汰,成为牺牲品。而那些所谓的幸运儿,也往往被逼迫、压制得扭曲、畸形。

其实,这是教育上的一种倒退。先师孔子二千五百多年前就能勇敢承认学生差异,并在实际中分别对待。“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合情理又合规律,科学而形象。故其学生各具才华,各有能力,连其认为“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朽”的宰予都能成为言语、文学、德性、政治四科高才生。

而今,人们认识到压抑人性的应试教育之弊病,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强烈呼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差异”。此乃新理念,符合人性发展和社会需求。如此崭新的背景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个性张扬、兴趣广泛、特长得以充分展现的鲜明个体;学校也能成为灵活多样、异彩纷呈的美好乐园。而现实呢?漠视学生差异的现象仍随处可见。

备课过程中的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课时统一,课堂上对学生各项要求的统一(包括我希望学生都能积极大胆发言),考试时试卷统一,评价标准统一……

这些“统一”把学生归到同一档次。无论大小、高矮、胖瘦、健全与否,都划为一个级别,其结果可想而知。可以说,这也仅仅是学校、教师的一种幻想,是一厢情愿,其实也是最简单最不负责任的做法,与现实严重相悖。

如此,教师越积极,越费心,结果越糟糕。

起点错,过程歪,终点岂能好!

那么,到底该怎样尊重学生的差异呢!下面的例子或许能给大家一些答案。

国内一个访问团在加拿大参观,见一教室门上写着:“本班禁止把花生带入教室。”大家很是不解。猜测多次都不正确。原来是班内一个孩子对花生米有过敏反应,甚至看到都会感到不适。为此,学校特意制定这条纪律。走访中,大家又发现全校只有一个班的老师上课时戴着耳机、话筒。大家揣度失败后,学校给出解释:该班一个孩子听力不佳,只能佩戴特殊耳机才能听清楚。但这不是一般的助听器,其特别之处在于说话者也必须戴上它,双方才能形成“互动”。为此,学校专门拨出款项,为每位到该班上课的老师配备了这种耳机和话筒。

还有一例,是获得地球上唯一的“谜语学”学位的语学家威尔的故事。当年威尔在印地安纳大学学习。该大学有一条了不起的规定,本科生可以自行设计学位课程,专业方向不限,只消满足基础分及学分要求。威尔从小爱猜谜,就试着提交一份谜语学学位课程计划,在一番解说后,居然获得批准。于是,他按自己的规划,念完谜语学课程,写出西方谜语史论文,戴上学士帽,接着考取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三年后获法律博士学位,之后,他没考律师,却进入一家杂志社编写字谜。而今他执掌着《纽约时报》的纵横填空字谜和完全公共电台周日字谜栏目,家藏两万种古今谜语文献,包括16世纪的珍本,创办了全美字谜大赛和万国谜语锦标赛,担任世界各地的谜语赛事的主席、评委或特邀顾问。

看过以上的例子,你是否找出答案?



如何有效进教学评价



何谓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教学情况全面衡量的一个手段。缺少评价则心中无数,就难把握实效,就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传统的评价多看结果,多注重教师的表现,多侧重热闹的形式。公开课是这样,常态课也是如此。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成了配角,成了看客。无论是一般课堂上教师的知识硬灌,还是公开课上学生背对听众场景中教师的尽情表演,都成了评价的条件标准。

而这是违背科学原理的评价,是忽视人性的评价。

当人们意识到这种评价不符合科学规律,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时,自然会拷问、分析,思考、探求新的评价标准,将视角逐渐转向学习的主体——学生。

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教育,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课堂,已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的新理念、新趋势。尤其是一些心理学理论更使人们认清形式主义、教师中心、虚假作秀的危害,转而追求真实,追求有效。

真实是基础,有效是目的。真实是手段,有效是结果。

真实是过程,有效也是过程。真实的过程,才能产生扎实的结果;有效的过程,更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由于评价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有效”就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从教师层面看,导入要有效、点拨要有效、激励要有效、技术运用要有效、情境气氛要有效、目标确定要有效、师生互动要有效……

从学生层面看,自主运用时间要有效、合作交流要有效、思维探索要有效、过程生成要有效、表达阐述要有效、情感体验要有效、活动训练要有效、总结反思要有效、目标达成要有效……

无论哪个层面,都应以学生为评判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

如此,“有效”也就具有了新形势下的内涵。它是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活动都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综合能力提高、过程中情感体验等,有最大限度地促进。

由此可见,是否“有效”看学生,能否“有效”在教师。

教师只有眼里有学生,心中装学生,多学习,多研究,才会逐步接近或达到“有效”。如此,在评价时,就可以说这样的教师不仅有了先进的理念,更有了先进的行动。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