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让教育生活自己说话 (刘铁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5 06:46
标题: 让教育生活自己说话 (刘铁芳)
让教育生活自己说话 (刘铁芳)

  
钱理群先生在《拒绝遗忘》一书中曾言,话语霸权确立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与权力结构有关的一套秩序。我以为,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教育改革备受关注的时代,体制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教师群体依然基本处于失语状态。虽然像“教育在线”“第一线教育论坛”这些网络平台的出现以及极个别以民间姿态说话的教育期刊能偶露尖尖角,但比之于庞大的教师群体,这种言说的力量依然是微弱的,并不足以影响主流教育话语秩序的建构。   


随便翻开一本教育类期刊,里面大量的文字都是教师应该(要)如何做的规定。教育学界的主流话语是“要”如何当教师,而不或者说是很少关心那些长期扎根一线、甚至教了一辈子书的教师们“是”如何当教师的。我们实际上很少真正地理解、倾听教师们实际的生存状态,他们的职业人生如何在个人与体制之中纠缠,他们的教育人生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传统的教育言说方式是一种专家给出的专门化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话语,潜移默化地控制着教师个体的思考与说话的方式,他们无法从中超越出来,只能作为这种专家型话语体系的被动接受者和诠释者,发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他们只能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倾听教育理论者的言说。

让教育生活自己说话,并不是也无意于否定专家性的言说方式,而是指,我们今天的教育言说空间如果要真正成为一个公共的言说平台,如果我们的教育发展需要仰仗更广的智慧参与,那么,我们的教育言说空间就应该成为一个对话的场域而不是专家独白的空间。
教育生活叙事不是也不应该是宏大教育理论话语的注脚,当然不排除教育生活叙事可以而且应该适当地借鉴教育理论话语的言说框架,也可以成为证明教育理论话语合理性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是教育生活叙事的根本。教育生活叙事的根本在于不断敞开、揭示真实教育生活本身的复杂性,揭示教师人生的复杂纠葛,让教育生活得以逾越宏大教育理论话语框架的遮蔽而显现自身,显现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时代、教育与社会周遭境遇之中的教育生活的本相。教育生活叙事具有不同于教育理论言说方式的独特价值。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对教师职业生活寄予了太多期望,我们期望教师不仅要有专深的职业素养而且必须是道德上纯洁的完人,忽视了教师独特的人生,或者说忽视了教师的职业人生对于教师自身究竟意味着什么。教书育人,对于社会、对于学生来说,是教师的基本职业工作;但对于教师来说,则几乎是构成了教师人生的基本旋律,构成了教师人生的基本内容。他们在其中成长与拼搏,适应与超越,徘徊与挣扎,欢乐与痛苦,其酸甜苦辣一一构成教师人生的真实境遇。但这一切,大都淹没在师道尊严的神圣标签之下,淹没在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纯洁期待之中。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教师职业人生叙事》一书的主旨是“让教育生活自己说话”,顾名思义,我们的意图就是要展现复杂、幽微的教育生活本身,展现喜怒哀乐交织的教育人生,展现普通教师如何走进自己教育人生的意义之门。我们的目标有二:


一是通过普通、真实而又比较深入的教育生活叙事,为时代和今日留下虽然平凡却富于意义的真实文本,让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普通教师以及他们周遭的教育生活得以在以政策性或专家性叙述为中心的强势教育话语包围中显现出来,尽管这种显现可能依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它或许也能让我们在他们真实的叙述中更多地走进平凡教师的生命世界,并且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规训”这个世界;与此同时,通过一线教师们的真实言说,把置身于一定时代与体制之中的教师,在个人与时代和教育体制之间所形成的某种张力或者说紧张感的细微脉络展现出来,为我们时代的教育留下真实的文本。

二是通过一种真实或稍加雕饰的叙述方式,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理解,并找到一种切入个人教育生活并且言说个人教育生活的方式。这里提供的与其说是范本,不如说是一种言说的可能性,即让教师们读后,觉得原来“我也可以说话的”,从而让更多的人以反思者的姿态进入个人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与完善之中,让个人的教育生活更富于意义;让更多的人以说者——而不是单纯的听者的姿态加入到教育话语空间的建设中来,让我们的教育话语空间越来越宽广,为对话所充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