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蜗牛搬家》课堂实录及评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5 18:37
标题: 《蜗牛搬家》课堂实录及评析   
《蜗牛搬家》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 岳阳楼区教育局教研室 吴 群
        评析 岳阳楼区站东小学   王海燕

一、回顾课文内容,明了故事结局
课件展示画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看这个小动物认不认识?
生:认识。
师:是什么?
生:蜗牛。
师:昨天,你们王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课《蜗牛搬家》。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学生看课文朗读的视频)
师:(播放中课件出现问题)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
生:燕子帮蜗牛搬家
师: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吴老师?帮忙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学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简单的讲下去,一起来讲好不好?
(师生合作一起说。)
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
(一个学生接着把故事说完)
师:这个同学能把故事讲完整真不错,大家表扬他。
师:最后蜗牛搬成家了没有?
生:没有。
师: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蜗牛最后没有搬成家?
生: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成。
师:大家找到没有?
生:(齐)找到了
师: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板书:始终没有搬
师:蜗牛始终没有搬成家,“始终”这个词能理解吗?
生:一直。
师:“始终没有搬”就是一直没有搬,我们说“始”是开始,“终”是什么?
生:没有。
师:每期都有期终考试是不是?期终考试就是一个学期结束了的考试。懂不懂这个?
生:懂。
师:“始”是开始,“终”是结束。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搬成家。那么,开始的时候蜗牛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看课文的1到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1到3自然段
师:1到3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想一想:蜗牛开始到底是怎么想的?
生齐读课文
师:谁知道蜗牛开始是怎么想的?
生:它想搬到一个小山丘去住。
师:它想搬到一个小山丘去住,那它原来住在哪里呢?
生:石缝儿里。
师板书:
      小山丘
   
      石缝
师:小山丘和石缝有什么不同呢?
师:谁先说说石缝怎么样?
生:石头周围光秃秃的。
师:石头周围光秃秃的,有树没有?有草有花没有?对,没有,相反只有太阳晒着,雨淋着。小山丘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美丽。
师:美到什么样子?
生:有密密的丛林,有甜甜的野果,还有清清的小河
师:大家找到这句话了没有?
生:找到了。
师:大家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想想“密密的丛林,有甜甜的野果,还有清清的小河”美不美呀?(出示小山丘画面)
生:好美呀。
师:再把这句话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清清的小河后面有六个小点,你们知道是表示什么吗?
生:还有很多很多。
师: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谁来说说?可能还有什么?
生:树林。
师:丛林是什么?就是树木树林。
生:还有鲜艳的花。
师:太好了,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生:还有甜甜的野果,
师:这个书上讲了,你一定是想着甜甜的野果太好吃了,就再说一遍。
生:还有旺旺的青草。
师:你的意思是说茂盛的青草吧?(学生点头)
生:高大的树木。
……
师:我们班同学想像力真是丰富,今天真让吴老师真是开了眼界。
师:听说有这么美的地方,如果你是蜗牛你会怎么想?你想不想搬去?
生:(齐答)想!
师:蜗牛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它呀,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丘上去住,看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课文是这么写的吗?
生:是的。
师板书:打定主意搬
师:“打定主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决定了。
师:对,决定了,下定了决心。(指板书)开始打定了主意,最后始终没有搬,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它已经打定主意了要搬,那到最后怎么还是没有搬呢?
师:是啊,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呢?
师:现在我们看到课文的4到6自然段,到课文中找理由。自由读读课文,看谁能找出答案来。
三、学习课文4到6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找到答案没有?
生:找到了!
师:真的找到了?找准了?你是不是打定主意了?
生:蜗牛又有些犹豫了
(师板书“犹豫”)开始是打定主意搬,现在又犹豫了,能不能告诉我“犹豫”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想搬过去
师:那“打定主意”和“犹豫”的意思?
生:相反。
师:“犹豫”就是打不定主意。什么原因让它打不定主意了?犹豫了几次?
生:3次
师:分别是什么原因?
生:第一次是太阳太大怕把它晒坏,第二次是因为满天风沙,怕打在它身上会死掉,最后一次是下雨地滑怕爬不上小山的斜坡。
师:刚才,小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蜗牛说的这三句话,老师把它写到一块了,大家来读读。
(出示课件:今天太热了,我行动又慢,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
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学生自由读。
师:我来看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朗读水平最高,谁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一生读第一句。
师:谁来评评,他读的怎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生:有一些流畅,“晒”字没有读准确。
师:“晒”应该读翘舌音,你听得很仔细,还有意见没有?或者是不同意,你还有不同的读法没有?
另一生读,读得比第一个学生好得多。
师:你们喜欢哪一种蜗牛?
生:刘子旋(第二个读的学生的名字)读的!
师:读得好请她再读一遍好不好?
刘子旋再读一遍。
师:你们说说她哪里读得好?
生:“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这儿读得好,把“晒坏”读得重一些。
师:(对刘子旋)你读得很好,刚才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我想,蜗牛怕太阳晒,我就把“太”和“晒坏”读得重。
师:我们读句子要抓住重点的词,有的地方要读得重一点,有的地方要读得轻一点,我们学着刘子旋的样子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另外的句子谁来读?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吹雨打。”
师:读书的时候要看清楚。谁来再读一遍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禁不住”是什么意思。
生:受不了风沙吹打。
师:对的,就是受不了,受不住的意思。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听到没有,他刚才读的时候是:“我这细皮嫩肉,”(把“我”字读得比较重)大家尝试读一下:“我这细皮嫩肉”
生自由读。
师: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样这样读?为什么要把“我”字突出来?
生:突出蜗牛怕风沙吹打
师:真了不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再来一遍
生齐读: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把动作加进来,我们的朗读就更好了。谁来读?
学生加进动作读。
师:最后还有一句,有谁愿意读?(一学生站起来读: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师:嗯,读得很好,但是那边的小朋友你听到她的声音没有?
生:没有。(老师请学生再读一遍,学生声音大了一些,但仍不够响亮。)
师:不错,有很大的进步!“无论如何”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换一个词说说。
生:根本就是爬不上去的。
师:“根本就是爬不上去的”,你看她词汇多丰富!
生:是不可能爬上去的。
生:随便什么办法我都爬不上去。
生:我就是费尽力气也爬不上去。
师:好的,蜗牛就是这样想的,想象你就是小蜗牛,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师:(指大屏幕上的三句话)蜗牛说的这些话你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天气不好。
生:没道理。看起来不管哪种天气它都不能搬家,它应该去冒一下险。
生:它应该去试一试。
师:她应该去试一试,要去尝试,去冒险,太阳会把它晒坏吗?它是真的经不住风吹雨打呢?小山丘的斜坡是不是真的就爬不上去呢?你怎么知道的?我们看看蜗牛最后是怎么说的?蜗牛怪谁啊?
四、学习第7自然段。
生:只怪天气不好,要不我早搬进新家了。
板书
只怪……要不……
师:是不是该怪天气不好?到底要怪什么?
生:怪蜗牛自己。
师:这时,你想对蜗牛说什么吗?
生:我想对蜗牛说:打定了主意就不要犹豫,就要搬家。
生:蜗牛不能只怪天气。
生:蜗牛啊蜗牛,你不能只怪天气不好呀,你要自己去试一试,保证你就能到小山丘去了!
师:你说得太好了,可是小朋友们,你们说的这些很好的话,蜗牛却没有听进去,它最后还是怎么样?
生:始终没有搬家
师:这时候,他心里想不想搬?
生:想。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它每天对着小山丘张望,叹息。(师板书:叹息 张望)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懂不懂?(手指教室一处)小山丘在那里,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蜗牛的“张望”和“叹息”?
学生表演。
五、总结延伸
师:大家现在来看看你们眼前的这只蜗牛啊,这只只会叹息不知行动的蜗牛!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蜘蛛织网。
课件出示:
蜘蛛织网
  
  一只蜘蛛在织网,刚织了几下,一阵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了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蜘蛛再重新织。它织啊,织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蜘蛛又重新织。织啊,织啊,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大网。
  蜘蛛高兴地坐在网中,捉着飞来的小虫。
师:对照一下蜗牛,联系一下蜘蛛,你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不能放弃。
生:要勇往直前。
生:说到就要做到。
师:对,不光要想和说,还要做。
生:想到了搬家就要搬。
师:不管是搬家还是做其它什么事情,打定主意去做的就要去做,不能害怕困难
师:最后老师还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大家一齐来读。
课件出示:
今天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也许就能做得更好。
               ———牛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5 18:38
评析 看,一次“学案”到“学堂”的演绎


  “质朴简约、一气呵成”,全无粉饰雕琢的作秀之态,这就是吴老师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从“学案”到“学堂”的演绎!
  教者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学情的了解,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设计出来的课时方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地将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呈现”出来!其一,教者打破教本“由因到果”的叙述顺序,以“寻果索因”作为课堂中轴线,真所谓“去繁就简三秋树”,简洁明了!但,如何“呈现”呢?师问生答?不,教者摈弃了这种机械、僵硬的方式,而是充分发挥了一位引导者、铺路者的作用,让学生从“蜗牛搬了家吗?”、“开始,蜗牛为什么会想到要搬家的?”这两个问题的了解中,找到了质疑空间,提出了下一步学习目标——“它开始已经打定主意了要搬家,可到最后怎么还是没有搬呢?”水到渠成!其二,整堂课上,吴老师带领学生“披文悟词”再“扣词析文”,以“始终没搬、打定主意、犹豫、张望叹息”为立足点,品味蜗牛先“信心十足”,进而“犹豫不决”,最后“望洋兴叹”的心理历程。集中而有力!这一设计看似简单,却蕴涵着教者对低年级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文学习策略的熏陶。润物细无声!
  大家都知道没有一堂课是可以完全预设的,除非教者毫不顾及学者的学习体验,只把“学堂”当作“学案”的复制品。而吴老师呢?她“审时度势”“以学促教”,使学堂成为学案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实践场所。精彩镜头1:开课伊始,进行到“看课件,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时,“意外”出现!课件中途出错,播放中断!怎么办?教者从容不迫,很自然地说:“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谁来帮帮吴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妙!一次“课堂意外”倒“无意间”营造了一个检验学生听的质量,师生合作进而一生独立诉说故事情节的机会,这样“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不是更落到了实处?精彩镜头2:十年前,张庆先生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为突破教学难点,吴老师断然拒绝“解剖式”的所谓的课文分析,而是采用“朗读-评价-再朗读”,循学生所好,让其自由选读蜗牛为没搬成家而找的三个借口,通过自评、生评、师评全方位地评述学生的朗读效果,解说如此朗读的原因所在!“读得很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你要把‘我’字突出来?”就在这看似“即兴式”的点拨下,学生头脑中那只“轻言放弃,害怕困难,不敢尝试”的蜗牛形象逐渐凸显,呼之欲出!同时,教者还不失时机地“捕捉”机会,不断出现新的“生成”,随机地落实大声朗读的习惯、重音朗读的技巧、先说优点再说缺点的评价方法等的训练。精彩镜头3:为了文章主旨的挖掘,整堂课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自然流畅。最后教者重拳出击,为学生提供“释放发现”的平台。评说“蜗牛的话有道理吗?”,联系旧知《蜘蛛织网》,进行对比“蜗牛和蜘蛛相对照,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在这一“评”一“比”中,孩子们用最简短、最真实的语言——“不能放弃”、“要勇往直前”、“说到就要做到”道出了文章的真谛!末尾以吴老师赠送给学生的名人名言结束。
  此课,从“学案的设计”到“学堂的呈现”,从“学案的预设”到“学堂的发展、完善”,整堂课在平和亲切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落实了从“学案”到“学堂”的演绎过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5 18:43
“语文教学改革展望”专题讨论纪实
【讨论主题】语文教学改革展望



【召集人】 易 进 杨 屹 赖正清



【参加人员】易 进 杨 屹 赖正清 汪 潮 黄 兰 董 琼 董蓓菲 王 慧 邹春红 吴 群 李亚东 仇千记 王崧舟 盛新凤 俞国平



展望一:关于语文课程和教学形成一些基本共识



若干年来,语文教学在教育理念上常常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语文教学实践也呈现着非此即彼、左右徘徊的钟摆式发展轨迹。以至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仍然存在目标不明、内容不清、实效不高等各种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们对语文教学教什么、为什么教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稳定认识。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董蓓菲老师提出,语文教育之所以被骂得很多,就是因为语文教学具有复杂性。我们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既要继承好的语文教学传统,又要和西方的教学努力站到同一个水平上。课改十年来,从课程改革、考试评价改革再到教材改革,各种各样的教学思潮走进课堂,对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没有跟上,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操作方法。因此造成课改十年的成效不如大家期望的那么明显。



吉林省吉林市的邹春红老师从教研员的视角提出,语文教学的理论太多,令人眼花缭乱;实践中对新理念和新方法做“加法”多,“减法”少,总让人目不暇接。从历史发展看,语文教学实践总在左右徘徊,一直都在探索之中。80年代阅读教学重故事内容和人物分析,有固定模式,从内容到内容,把针对内容的训练当成主体。90年代初提出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老师将加强语言训练当做语文的本质。后来“课改”提出加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要求。这中间可谓花样繁多,但课堂的实效性却不强。



重庆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黄兰老师搜集了许多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期望,他们期待将来大家能够理清语文教学的本质,使老师们走出混沌,不再纠结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等问题;期待语文教学不在专家的辩论中徘徊和丧失自己。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也指出,“语文的本质和个性在哪里,这是课程改革狂飙突进后留给我们身后的反思”。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关于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已经可以取得一些共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对比,可以在一定程度揭示语文课程的特殊性。



正如王崧舟老师指出,语文教学为什么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清晰的内容和目标?其他学科课程标准里都有内容标准,而语文课程标准里则没有,这是否透露着语文教学自身的悖论?一方面它有其规定性,但语文学科的言语性和母语的习得性又使我们很难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准确的预设和表达。他还提出一个追问,即纷乱的教学现象是不是掩盖了语文学科不是知识学科这一事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柯孔标老师对此的回应是,语文肯定不是知识学科,但语文教学时刻离不开知识。但对于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什么知识,目前还不是十分明晰,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他结合英语学习的经验指出,初学英语时学习了大量语法知识,但在实际运用英语时,语法规则大多已忘掉,但是讲话时还会体现出对语法的运用。这就像建筑时的脚手架。建房子时必须要有脚手架,但是房子盖起来,脚手架就撤掉了了。



对语文本质和特征的准确把握必须澄清相关方面的相互关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的汪潮老师提出不同层次教学内容,即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王崧舟老师和同样来自浙江的盛新凤老师还讨论了语文内容与形式,即言与意的关系;语文训练的科学序列、实用性与“小火慢炖”式的积淀、精神陶冶之间的关系;显性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知识学习与能力养成的关系,等等。他们指出,就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言,教学必须首先保证内容的确切,再选择方法;就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而言,教学内容不同于教材内容,教语文不等于教教材。



展望二:语文教学实践有所改观



首先,语文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的改观首先表现在教师身上。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教材文本的体裁和体裁等)恰当设计和表述教学目标,并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落实目标。实践证明,在特级教师的引领下,普通教师通过参与教学研究可以形成比较明确的目标意识,比较清楚地把握语文教学的内容体系和训练序列。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的杨屹校长和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教研员吴群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她们在此方面的尝试和收获。



杨屹校长首先分析了班级授课、年级累进式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即教师对学生知道或不知道什么,只有大致了解,缺乏针对性,尤其是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突破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就需要采取个人化的教学策略,诊断每个孩子的学习起点,确定精确化的指导内容和方式。她们学校的尝试是,组织教师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和共同研讨,依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理清各个年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的努力标准,再将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努力标准比对,明确学生需要有哪些持续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尝试根据一般学生达成努力标准的学习过程绘制“教学路径图”,明确具体的课时目标和课堂教学环节目标。在教学实施中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进程及时测量和监控,并依据测量数据指导后续教学。



吴老师的团队主要开展的是建构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展此研究的意图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师的教学,改变教学过于随意的现实问题。在学习借鉴新教育的一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教师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核心目标、拓展延伸目标三类。基础目标是学生不用教就会的,核心目标是教学的重点,拓展延伸目标主要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较高要求。教学过程基本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检验实现基础目标;二是突破核心目标,包括汇报预习收获、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归纳整理展示交流、语言实践等四个环节;三是通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深化拓展延伸目标。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教师的目标意识浓了,经常思考和反思三类目标如何设定,备课时会考虑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能够落实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更加关注言语形式的指导,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得到控制,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其次,学生能够在课堂潜心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改进只有在能对学生学习带来积极变化时才有实效。浙江省乐清育英小学的俞国平老师提出要建立“以学为主”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集中的内容,有充分完整的时间,学习过程能够表现出整体、连贯、有层次地提升。概而言之,“教学内容上以学定教,教学过程上先学后教,教学要求上多学少教,教学评价上以学论教”。董蓓菲老师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联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提出的教育公平问题,提出语文课堂要追求教学公平,力求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她结合去年年底“两岸四地”活动中香港老师的授课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论自己的感受。



以学为主的课堂并非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盛新凤老师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主客相生的关系,是师生相互作用、教学相长的过程。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师从“请跟我来”式的教学转变为“我跟你去”的教学,但实践中出现教师该讲的不敢讲、不敢展示等现象。而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学互动,教与学之间不断地相互转换。



对于教师在语文课堂指导什么,阅读教学当然是要兼顾语言内容和形式,将对知识性内容(如写作方法等)的理性分析和运用与对文意的感悟和体会有机结合。此外,董蓓菲老师结合PISA等国际测验项目的阅读测试题指出,阅读教学要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对文字产生意义,形成自己的理解,由此发展其阅读兴趣及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她还结合国际阅读测验(PIRLS)的试题案例提出,目前中国学生缺少的能力是在读完文章后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要培养这种高级思维的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指导。她举出的试题问题如,“你觉得老鼠容易被骗吗?说出一个理由。”“你认为罗伯是个怎样的人?举出两个例子。”“文章的哪些内容可能令人不相信?”当然,语文教学不仅仅是阅读教学,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其他方面的语文教学。比如习作、写话,包括写句子的活动;再如听记、口语交际,等等。



展望三: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化和扩展



语文教学实践的改进要以语文教学研究的成果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包括政府、课程和教学领域的专家、教材编写者,也包括广大教师。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研究的现实情况,未来的语文教学研究在问题范围方面要进一步扩展。首先,如黄兰老师和邹春虹老师所说,要从“阅读独大”转变为对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给以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公开课的研讨活动中,目前许多公开课是以阅读教学为主,其他课型极少。以后的教研活动要力求改变这种现状,增加对其他课型的展示和研讨。其次,语文教学研究要兼顾课内外的语文学习,将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外阅读、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活动结合。再次,语文教学研究要从重点研究如何解读教材、如何教转向兼顾研究学生如何学及学得怎样等。



在语文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方面,汪潮老师提出要有一种整体观。例如,对于教学内容,不能孤立地讲选取哪个内容,而要从整体上进行思考。盛新凤老师也提出,对于语文教学改革,我们的思维方法中应该有一种融通的思维。至于具体的研究策略,董蓓菲老师提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我国100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被时间证明是正确的一些规定性要求,比如识字教学、课型教学、文体教学等。此外,她和董琼老师都提出,对国外母语教育的实践经验也需要以科学态度进行分析和选择性地借鉴。



展望四:语文教材为教学提供具体的导向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清、内容不明的现实问题,许多老师指出现行语文教材在教学指导性方面存在着局限,进而对语文教材的改进提出了期许和建议。浙江省龙游县的教研员赖正清老师介绍他们对3000多位学生的调查结果。该调查主要考察学生和教师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的选文的满意度和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学生的喜好与教师的想法有一定差异。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教科书在可读性方面还可以进行一些改进。同样来自浙江的俞国平老师也曾对教师进行过调查,请他们说说如何确定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内容。结果发现许多教师对此没有明确的想法,教学设计时“想当然”的成分很多。教科书没有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转化为有序的教学内容。为此,他的展望或者说期许是,建设高质量的教科书,在教学内容方面有较高的确定性,并有明确的导学系统、练习系统。综合而言,就是语文课程教材化,语文教材教学化,或者说教材内容课文化,而课文练习化或实践化。



此外,黄兰老师还提出,教科书内容要突破课文主导的面貌,通过教材的组织结构使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与阅读教学(课文)一样有一定的地位。



结束语:特级教师对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为时半日的讨论,不仅仅是提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未来发展的展望,而且展示了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们在未来引领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潜能。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主要学习领域,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自身的规律。这些使语文成其为“语文”的规律需要我们去发现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只有揭示和把握这些规律,才不至于使语文教学随社会风潮的变化而左右徘徊,来回摇摆。探索和揭示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不仅仅是学者或专家的责任,更是广大教师的使命。特级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取得了显著教学成果,他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植根于实践,又有一定的思想提炼,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为探寻语文教学发展方向发挥作用。



事实上,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正在并将继续带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合作研讨、教学尝试、课例研究,探索明明白白教语文,让学生清清楚楚学语文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期待在不仅的将来,特级教师们可以作为一个专业群体,将已经取得的实践研究成果汇聚成册,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也为教育主管部门、教材编写人员,乃至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提出建议。(执笔人:易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全国小语会副秘书长)

2011-05-2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5 18:46
一团和气与心理治疗(8月4日)
                           文/朱永新


早晨6:15与谢老师一起去游泳。我们太积极了,游泳池和没有开门,便去周边散步片刻。

上午9点在苏州会议中心参加由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表达性心理治疗与心理剧国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去年与龚博士、陶新华一起策划的,没有想到,竟然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瑞士、英格兰、以色列、奥地利、新加坡等八个国家的60多位顶尖级专家和中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00多位学者参加,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美国的龚鉥博士、日本的山中康裕博士、英格兰的Marcia Karp 教授以及瑞士的Jorge Burmeister 教授等国际著名心理咨询专家等都来参加会议了。

会议开始前,日本的山中康裕博士给我看了他在苏州的写生作品,让我非常感动,不愧是艺术治疗的大家。而她的学生,苏州姑娘吉沅洪,也送了两本关于艺术治疗的著作,准备作为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出版。

我在开幕式上讲了苏州作为这次会议承办地的缘分,介绍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一团和气》与心理治疗的关系,以及吴门医派的心理治疗的故事。其实,表达性心理治疗不完全是西方的发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重视的遗产。一团和气的年画,就是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让大家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

上午11点去吴江静思园,与复旦大学文学院陈思和院长和栾梅健教授以及吴江民进主委吴卫忠等见面。在这个江南最大的私家园林里年品茗赏石,也是别有情趣。

下午1点去虹桥机场。3:20乘南方航空的班机去长沙。5点准时到达黄花国际机场。岳阳楼区委常委本家朱平波与岳阳楼教研室吴群一起来机场接我,很是感动。一见面,我就说:我是被你们“绑架”来的。因为最近几个月以来,吴群不断地发短信打电话邀请我来,还搬来了窦桂梅、李玉龙等我的朋友来游说。他们都告诉我,吴群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研员,凝聚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在追寻理想。他们还告诉我,吴群是我们的老网友,2003年开始就活跃在教育在线上。玉龙兄还特别说,岳阳楼区有非常好的土壤,你去播下新教育的种子,一定会在那里生根开花。为了让讲演成为政府行为,他们还专门发来了岳阳楼区委的邀请信。这一切,让我下决心来到了岳阳。

晚上7点到达岳阳。区长等一起共进晚餐。餐后去南湖广场看广场群众文化,巨大的喷泉,巨大的人群,巨大的毛笔在巨大的广场上写字。尽管天气炎热,还是人气蛮旺。

读完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正见》一书。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一个著名的宗教家,他“以其清新、幽默、高证量的说法方式,吸引了全世界众多信徒的追随,其爽洁而又带刚强之气的独特形象,为新一代的修行人树立了典范。”同时,他又是全世界唯一的“喇嘛导演”,他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者与魔术师”等蕴含惊人的能量及丰富的人文精神,犹如一股清流,在世界各大影展屡获佳评、不断获奖。

胡因梦在推荐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我看到一位承继藏传佛教最优良传统及训练的老师,仍然以虚怀若谷的观察和学习态度,寻幽入微地探索着现代文明与文化的琐屑内涵,然后以洗炼的笔锋和诚挚的执导风格,清晰地勾勒出现代人如何背离了佛陀四法印中的生命真谛。”这里说的四法印,其实就是四项“真理”,即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诸漏皆苦),一切事物无自性(诸法无我),以及证悟超越概念(涅磐寂静)。作者认为,只要你接受并且修持这四种真谛,你就是一位“佛教修行者”。

印象最深的是封面上的一句话:佛陀说:你是自己的老师。这也是全书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他要求我们有“我一点都不在乎”的境界,不去追逐他人的接纳,也不去逃避他人的排斥,珍惜“此刻所拥有的一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5 18:49
全国小语会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北京·2010年4月)   


为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培养、打造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专家,经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和各省(市、区、兵团)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工作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全国小语会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



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成立会议于2010年4月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小语会副秘书长易进主持,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先云介绍了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及筹备过程。与会代表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天津市中营小学杜蕴珍老师所作的《特级教师要争当教育家》专题报告,分组讨论了《全国小语会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章程(草案)》以及今后中心开展的主要学术活动与活动方式。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作了总结发言,学会领导李春旺、徐轶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领导班子。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育民小学校长翟京华但任中心主任,副主任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小学幼教部主任滕春友、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校长杨屹担任,秘书长由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先云兼任,副秘书长由北京市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王显才担任。



经各省(市、区、兵团)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推荐,第一届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委员组成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文婧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



于艳荣 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



仇千记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永渔 贵州省六盘水市教育局教研室



王 欢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王显才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王雷英 浙江省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



石 英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教学研究室



乔 健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第二小学



关心凤 海南省海口市第九小学



刘亚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刘琍琍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育体育局



孙双金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邢益宝 海南省海口市景山海甸分校



余洪礼 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吴彩花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开元小学



吴 群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教育局教科室



张 文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小学



张永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园湖路小学



张德华 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时广郑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李永梅 河北省邢台市二十六中附属小学



李亚东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



李 军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教研室



李志德 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五中学校



李明新 北京市北京小学



李笃强 山东省实验小学



李积雄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淑艳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



李 晶 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



杨 屹 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



肖俊宇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邹春红 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



邹荣灿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



陆 枋 成都市实验小学



陈春艳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教育局



陈 洁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周云燕 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周莲清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孟春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



庞继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博白镇第一小学



林 莘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金哲民 上海市奉贤区实验小学



夏迎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殷宗祥 四川省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爱香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高立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第一小学



曹有凡 陕西省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 兰 重庆市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曾东风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程 弘 陕西省西安小学



程惠萍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



董 琼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小学



蒋 卉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



越淑丽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韩海鑫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小学



楼朝辉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翟京华 北京市育民小学



滕春友 浙江省教育局教研室



薄俊生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5 18:58
教研员的专业水平

文/海之心


2010-01-31


    教研员实际就是一个名师。名师之名要靠两极支撑,一是精神,二是学问。学问就是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又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实、博、专、新。实,指的是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博,指的是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专,指的是要掌握一两门专业知识;新,指的是不断学习新知识,随时掌握新知识。有人把这种知识结构称为“T”型结构。“T”上面的横表示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下面的一竖表示专业知识和最新知识。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无疑,教研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科知识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作为专业教师,必须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雷诺兹认为,所教学科内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内容知识:学科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

    (2)实质知识:一个学科领域的主要诠释架构与概念架构。   

    (3)章法知识:一个学科领域里新知被引入的方式及研究者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究的标准或思考方式等。

    (4)有关学科信念。

    (5)有关学科 的发展前沿:最新的发展、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与一般的中小学教师比较,教研员更应该把握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教研员对教研的理解和把握应更有宽度和深度,即形成雄厚的学科理论修养。

  (二)普通文化知识

    作为教研员,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知识,还要学习和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即哲学、社会科学、地理、历史、天文等自然科学,当前尤其要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教研必须做到既专又博。

  (三)教育学科知识

    学者未必是良师,就如同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但他不一定是一名优秀教师一样。教研员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有关教育专业的知识和理论。教研员更应该在这些方面有积累,最好是有建树,教研员对教育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自己有个性特点的教育思想。

   二、先进的教学理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作为负责教学研究和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研员,就更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站在教学的制高点上才能抓好教学研究,才能引领教师成长。如果你要去听别人的课,就应站在科学的现代教育思想的高度,居高临下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课的优劣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给授课者正确的指导。否则,用陈旧而错误的教育思想观念去听课、评课、导课,不仅不能给授课者以帮助,反而可能会产生误导。

    教研员的教学理念,包括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人才观等等。

     三、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故乡,也是教学研究赖以生存的土地,是教研员专业成长的家。教研员虽然从教育实践中走出来了,但万万不能脱离实践,必须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实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能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一个重要因素是贴近生活。艺术源于生活,教研科研也源于生活。



    吴群是湖南省岳阳楼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她当了不到三年的语文教研员,却已借助网络把长沙市岳阳楼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搞得红红火火,使该区小学语文老师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她不满足只是听课评课,想办法去挤时间全程参与一个班的语文教学活动,并坚持每周亲自上一节语文课,正如她自己说的:“只有亲自开车,才会熟悉你要走的路,否则你免不了常常为路在何方而迷茫。”这是一位勤奋而睿智的教研员。有些人搞教研不能深入实际,热衷于“书斋式”、“注解式”研究。研究理论多,研究实践少;研究宏观多,研究微观少。曲高和寡,把原本教育科研中有些不太复杂的问题搞复杂化了,神秘化了,因而导致中小学教师对教科研感到深不可测、高不可攀,从而退避三舍。所以,教研员只有经常深入教学实践,才能使研究不脱离实际。

    四、娴熟的专业能力

     教研员在教研工作中,不能光说不练。教研员应有研读教材、解读教材、组织处理教材的能力,教研员应有设计教学的能力,教研员应有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教研员应有评价教育教学中诸多因素的质量的能力。

     教学研究人员应是教师的老师,有学者风度,应该能上三种课:

    (1)上“下水课”。即给学生上课。

    (2)上“观摩课”。即给教师上公开课。

    (3)上“汇报课”。即把自己外出参加教学观摩会听的课,上给教师们看。



                         有感于教研员上示范课

                               孙松波

    近日,肥城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研员们随机轮流给全市小学教师上示范课,我很感兴趣,亲自聆听了一节,并对基层听课教师进行了个别采访,感受颇多。

    以前听说不少上公开课的都要预演,甚至进行多遍操练,往往把课搞得很好看,结果就像“时装表演”,中看不中穿,好看不好用。而肥城市教研室教研员上的示范课,都没有作任何的提前操练,面对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听课,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教学过程。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节奏的断续连接,全由教研员自己把握,这就亮出了教研员的“瓷器活”。其中一位教研员由于课中一位学生突然提出的一个有趣问题,竟然改变了提前设计好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一样上出了精彩的课,充分展示了教研员的教学机智。这就从教学实践上改变了那种教教案的死板教法。实验小学教师石建英说,教研员的课始终贯穿着新课改的精神,时时体现着对生命的充分尊重,对于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教研员往往只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但由于“只研不教”,对基层教师往往是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念来一套。时间长了,脱离了教学实践,成了旱鸭子游泳教练,许多基层教师颇有微词。斯腾豪斯曾经说过:“课堂是检验教育理论理想的实验室。”教研员只有躬身实践,亲自上课,不断地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教学。肥城市教研室教研员敢于亮丑示短,不怕出洋相,人人执教示范课,将自己所掌握的教育新思想、教学新理念付诸教学实践,引领教学新方向,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潮泉镇中心小学江萍老师说:“教研员上课,让俺心服口服,学有方向。”

                                                                                                                                   (选自《中国教师报》)

       教研员把自己的理论修养、专业知识、对教学实践的理解,融会贯通为具有示范水平的专业能力,这是能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教研员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研员应该具有根据自己的学科实际进行课题选择、方案设计、组织实施、问题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