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讲坛”可能影响研读原著 包明德委员建议培养健康的阅读风气[转帖] | |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刘丽普)“广播电视推出‘讲坛’,不失为一个推广普及经典名著的办法,但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影响公众认真读原著。”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包明德建议,应在社会上倡导时常读读文学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电视、听讲坛的层面。 包明德委员说,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试将莎士比亚从英国取走,请看这个国家的光辉一下就会削弱多少!莎士比亚使英国的容貌变美!”中外文明史也证明,文学能使世界增辉,使心灵灿烂,使社会和谐,使人类进步。而经典作家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学的标志,甚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两千多年前,在孔子文学观的影响下,从《诗经》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文学,形成了一个重道德、重信念、重人格为主调的文学传统,这是中国文学薪火相传的血脉。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得到空前繁荣,创作出版了一些优秀作品。包明德委员认为,现在的一些好的作品,并没有很广泛地进入广大读者的审美视野,这除了作品本身缺乏更大的艺术震撼力和思想穿透力外,也和时下的文化环境有关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起健康的阅读风气。” 包明德委员说,近年来,电视广播推出“讲坛”系列很受欢迎,这不失为一个推广普及经典名著的办法,但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影响认真读原著。电视往往使观众被动地接受讲话和图像,而阅读经典需要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和再创造精神。从此下去,没有人再关心文学的自身品质、文学的意味和修辞。“丢失了这些感应,文学作品似乎已激不起人们情感的波澜,拨动不了人们的心弦,引发不起人们对它的韵致、艺术匠心的悠长品味。” 另外,认真阅读还可以提升社会的文学意识与人文情怀,钱学森就曾多次谈到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高科技需要高情感,经济科学的发展必须伴之以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书记包明德研究员应文学院邀请讲学 | |
|
燕赵多浩气 人间要好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社科院研究院文学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包明德 《邢台新闻网》 2007-3-2 16:01:21 |
包明德 邢台有个臧修臣,他浑身充溢燕赵的浩气,满肚子是吐不尽的诗情。 他创作的《中华史诗》,二00五年十月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长达五百余页、一万五千余行的作品,满怀赤子情怀,以七言排律的形式,深刻地思索,艺术地讲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展现了每一个朝代的荣辱兴衰。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和宗教等重大历史事实。 二00六年三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邓小平史诗》,是臧修臣同志以相同艺术形式创作的第二部诗作。这部作品以现代英雄史诗的气蕴,叙述了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的历史、中共党史、邓小平的生平思想与丰功伟绩,在逻辑、思想、时空及艺术理念诸多方面,与《中华史诗》一脉相承。 即将由解放军出版社付梓问世的《中国文学史诗》,是臧修臣同志大胆创新之作。这部近百万字的文学史诗,采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骚体的传统形式,诗意地再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作品有气象,有激情,有文采,有学理,情理结合,丝丝入扣,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了新的把脉、梳理和阐释。 通观臧修臣同志的史诗作品,能使读者鲜明地感触到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浓烈的生命意识、生命热情,能体察到渗透于其作品的进取奋发的精神。这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史诗的艺术特征。 余冠英先生等论及曾仲珊诗作时说:“律、绝、小词并皆清新可喜”,“反复捧诵,击节不已”。“先生之作,类多即物感事而发,属意遣词,尽有本源,意到笔随,不避现代名物口语,从容自然”。阅读臧修臣的诗作,会有同样的艺术感受。他采用的艺术形式,虽说旧体居多,但读起来舒畅自由,呈现出很解放,很壮阔的意境,具有宏大叙事与细节描绘的均衡。而诗在不尽意时,又都有精准的注释。这都会给予读者文学性和知识性的莫大受益,从而走进广大读者期待的视野。 述往事、思来者、诗以言志。“诗能寿世无古今,文不匡时岂典型”。臧修臣之所以有如此热烈的创作激情,他的创作所以能焕发感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他有思想,有情怀,有追求,有生活,有阅历,敢担当。他当过二十四年的军人,一九九八年以某师上校副参谋长的职级转业,曾任邢台市中级法院副院长,邢台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现任邢台市委政治委副书记。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干什么,都立信于心,尽职尽善。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干部,荣立过二等功。他人政坛而心仪文学。这是因为他体会到文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阵,但当着重要责任,承载着价值取向。 我分别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邢台举办的臧修臣诗歌作品研讨会,和他有过长时间的沟通交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我们这个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人们自由活动空间加大的时代,更需要正确地生活导向与文化修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须靠坚实的文化基础来支撑。在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多元文化冲撞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文化坚守,更需要积极地继承和传播我国自己的优秀文化。在我们这沟通对话的时代,我们要把准自己的根脉,突显自己的身份,砺练、更新和构铸自己的话语体系。故而,臧修臣同志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以执着的精神,致力于开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矢志于再壮民族魂魄,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臧修臣在这些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潜心探索,他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燕赵多浩气,人间要好诗。邢台臧修臣的追求与奉献,业绩与成功,不仅是业余作家学习的榜样,也是值得专业作家借鉴的。 (序作者包明德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社科院研究院文学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
文学批评的“失语”和“多语”戏剧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16:44 外滩画报 | |
一部文笔稚嫩的小说,至今没有英文版本,然而,多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文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以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研究员们,却认为小说“走向了世界”,作者“巨大的文学创作潜力将越来越显示出来”…… 外滩记者 茅文贤/报道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评论》杂志社社长包明德告诉记者,“这部小说从形式、结构到内容,都和《泰坦尼克号》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和超常之处。” 然而,在包明德眼中“语言也并不是特别美”,“作者还不是很成熟”的作品究竟怎么会引来如此众多的专家学者齐声叫好呢? 文学评论老王卖瓜 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是这样评价《9·11生死婚礼》的:“贝拉独辟蹊径的纯情而浪漫的小说创作,在国内文坛还找不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可以说在情爱小说的写作中,她是独树一帜的,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 此时的白烨,既是一名文学评论者,同时也是贝拉小说的策划、出版者之一。 白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很不在意:“两个朋友推荐给我后,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不错,而且也挺感人的,就同意做他们的策划了。” 针对对于这部小说及作者的各种批评,白烨坦言,“其实,我们没有必要用名著的标准来衡量,我只是觉得这部以‘9·11’为背景的爱情小说还是有其特色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也是为数众多的叫好者之一,他说:“这本书我的确是看过,但是现在外面怎么转述我的评论,我并不知道。”至于当初他为何要写评论,评论的原文究竟如何,王一川却一概不愿意透露,他表示,到了该澄清的时候自然会发表意见。 “车马费”算不算“有偿评论”﹖ 学者刘绪义在一篇题为《三刀解剖大浴女》的文章中说,在中国,评论界知名人士参与的作品研讨会,都是重金收买而来,“这些评论家一方面是吃这碗饭的,另一方面拗不过情面……拿了人家的钱,就得替人说好话。受害的只是广大读者,掏空了腰包,花钱买当上。” 正如“有偿新闻”是新闻界最大的腐败一样,“有偿评论”也是最大的学术腐败之一。包明德表示,国内有偿评论的现象是存在的,但还达不到腐败的地步。“我也遇到过很多,一般参加一个研讨会什么的活动,给个几百元的‘车马费’。” 包明德,大部分著名学者、专家、评论家们,不至于在最基本的问题上失去判断力,决不会为几个小钱而不顾惜自己的信誉,抛弃自己的学术努力,只有信誉才是真正的饭碗,“为了这几百元,怎么忍心这么作践自己呢?” 不过包明德承认,也有碍于情面不好推脱的。“偶尔的迁就也是有的。有些作品不是很好,我们不一定会说它怎么怎么不好,有时会从侧面讲应该是怎样。” 评论家应看紧自己的嘴 白烨认为“评论家的评价被商业利用是不可避免的”。眼下一些出版商为了商业需要,对评论有意误读、断章取义,这些都不是评论者可以控制的。 对此,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刘轶说:“作为评论者应该看紧自己的嘴,不要过早地对一部作品下结论。” 刘轶告诉记者,有些评论家掌握了一些评论常识,就像万金油一样到处使用,看个故事梗概就能写评论了。 在文化表扬时代,批评家如果随声附和,自然被对方收编;如果坚决反对,同样会落入埋伏。这是一个“草船借箭”的格局,批评也会成为被批评者的象征资本,可能恰恰成为小说的免费广告。有时,批评家们只能选择沉默,这是最无力也是唯一可行的“批评”,虽然这等于变相容忍了表扬家们嘹亮的号角。 有人称,批评家们曾被诊断为患上了“失语症”,如今表扬家们又染上了“多语症”。复旦大学语言文学所文学批评研究室汪涌豪教授也表示,“就文化方面来说,作为文化人,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与完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应保持适当距离。” 链接 《9·11生死婚礼》引来众多国内一流学府、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学者、文学教授、博导、评论家不约而同地叫好声,虽然当初大唱赞歌的批评家们如今已开始沉默,多数人表示不愿就此继续发表意见,但是那"激情洋溢"的赞誉却音犹在耳: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兼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此间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据说海外已有22位中美作家联名呼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关注这部小说及其作者……我相信,随着批评界和学术界对流散写作的深入研究,贝拉小说的价值以及她本人的巨大文学创作潜力将越来越显示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小说之所以具有吸引读者的独特力量,恐怕正在于它写出了跨民族婚姻的一次想象性认同过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贝拉毫发无损,照样在中国互联网上风靡,在国际市场流行。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在"9·11"带来的种种反应中,贝拉的《9·11生死婚礼》才是一个最奇特的事件……贝拉展现了一种新的中国人……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的中国开始尝试给予世界新的形象。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叶舒宪:贝拉的《9·11三部曲》,我预言将会在欧美甚至全球人类中产生深深的震撼,数以万计的美国受伤的灵魂都会紧随着贝拉之后去那片可以疗伤的挪威的森林,去寻找他们自己精神世界的《神秘花园》。 |
理事长:包明德 | 包明德,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党委书记。《文学评论》杂志社社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史料学会长,数家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造诣颇深,许多论文在国内报刊屡次获奖。有文艺评论集《文苑思絮》、文集《淘沥集》等。 |
副理事长:孔庆东 |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祖籍山东,1964出生于哈尔滨,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1996年留系任教。主要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及文化批评、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作有《北大往事》、《47楼207》、《超越雅俗》、《1921:谁主沉浮》、《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独立韩秋》、《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等。 |
副理事长:李正荣 |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苏文所读博士,后到外语系,获博士学位,教授,2001年—2002年受聘任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普通话教授中文课研究课题小组”研究,2002年任珠海校区中文系副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
秘书长:毛继东 |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济东作文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作文研究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及操作体系》(作文三步法)创始人,专业特长: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教学法。 |
副秘书长:温立三 |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学语文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编审,副研究员。 主持或参加编写人教版初中、高中、中师多套语文教材。曾参与修订教育部考试中心成人高考《考试说明》和成人高考命题工作。主要论著有:《走进那一片天地》(合著)、《享受作文》(合著)等,另有《中学语文教材世纪回眸》、《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等论文多篇。 |
学术委员会主任兼顾问:谢冕 |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顾问。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1960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
| ||||
|
| ||||
|
| ||||
|
| ||||
|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邮箱地址自2008年1月29日变更为:ddyw000@sohu.com. |
| ||||
|
| ||||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