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陈大伟访谈: 寻找走失的教师幸福[1]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23
标题: 陈大伟访谈: 寻找走失的教师幸福[1]
陈大伟访谈: 寻找走失的教师幸福[1]

2006年,顶着别人不理解的目光,陈大伟辞去了他所在的成都教育学院科研处长职务。也是在这一年,他在全国各地观课179节。从山东到湖北,从贵州到陕西……这不是他的任务,也不是他第一次上路,在此之前,他就早早收拾好行装。直到今天,他还在匆匆地赶路。

联系到陈教授时,得知他恰好在临潼讲课。我们约在机场。阴沉的天气和奔波的疲惫并没有遮住他脸上的阳光。讲话时他时而津津有味,时而陷入沉思,当谈到教师成长与教师心理的话题时,他突然变得肃穆起来。他像平常那样保持着思考的习惯,虽然两个多小时后,他就要踏上回到成都的飞机。

闲谈间,陈教授翻起刚刚收到的一则听课老师发来的感谢短信。看着他快慰的表情,我忽然明白了他上路的原因。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陈教授,您的著作《校本研修面对面》入选了《教育时报》今年4月份评出的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书籍。这其中不乏《爱的教育》、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名作,当时,您是什么样的感受?有没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陈大伟(以下简称为陈):我1998年开始接触校本培训,当时我们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后来写了一本《校本培训研究》。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用培训的方式已经不能解释、应对和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又写了这本《校本研究面对面》。写《校本研修面对面》,我想解决好教师学习主体转换的问题,也就是教师要自觉成为主体。这首先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也就是教师通过专业发展追求幸福生活的问题。其次是要考虑降低教师学习的时间成本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在路上救一个想要自杀的女孩。老翁阻止女孩的自杀行为后,讲了一通“生活多么美好”、“应该怎么理解生活”、“应该好好活下去”的人生道理。女孩问老者:“你说的道理很好,我想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位老先生回答说:“我昨天明白了这些道理。”女孩一听,心想你都等到七八十岁才明白这个道理,我还有这么长的时间要度过,多么艰难!马上就去自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虽好,也不能太困难,悟道的时间还不能太长。用它来思考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应该指引一条经过专业成长,使他的生活有所改变的成功道路,另一方面,还要告诉他,这条道路不是布满荆棘,而是充满阳光。这样的方式就是有效“研修”。

这本书写的东西来自教师实践,定位于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所以老师们更容易喜欢。被老师们喜欢,很多老师在用它影响和改变生活,我自己当然有一种幸福感。幸福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力量得到增长和表现、自己的追求和愿望在不断实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看到你曾经对人有所帮助,一些人的生活在因为你变得更加美好。在高兴中,我也在清醒地认识到,它还不能《爱的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名作比肩,所以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感觉。

记:教师是个受到社会尊敬和让许多人向往的职业,但是与近两年教师工资待遇的不断提高相伴的,教师的心理问题也日渐突出。据国家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的一项调查,有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在您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陈:先说外部原因。可以这样说,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意识到教育重要,国家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在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从家长角度看。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在改变人生命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上的许多矛盾,比如说就业压力也都反映在教育上了。大家都希望通过教育在这个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占得一席之地,这些的压力都渗透进了教育。

人都不可能成为完人,也不应该成为完人。但是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这样,同时承载着孩子、家庭、国家、民族的未来,社会在不断提高对教师的完美要求。这就有了实际可能和理想人格的矛盾。

外部压力很多通过媒体和舆论表现。今年,我曾经访问了一个2007年9月参加工作的老师。我问她从师范院校走到实际的教师工作岗位上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她说,在学校时我们一直以为,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意识到,教好一个学生都是这么困难。这里有一种冲突,也有一种幻灭,冲突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幻灭是对有成就的教师人生梦想的幻灭。

有的话天天在讲,讲多了就可能使人相信,使人以为是真理。比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是一个被滥用了的伪命题。首先,好不好没有大家都认可和接受的标准,如果用理想的状况与现实的结果比较,现实的结果永远都不觉得好。其次,这句话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是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人论》中说:“所有那些从外部降临到人身上的东西都是空虚的和不真实的。人的本质不依赖外部的环境,而只依赖于人给予他自身的价值。”这个观点可能有偏激的一面,但它同时说明,对于学生发展,教师的责任是促进和帮助,教师是无法自己去代替学生实现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在夸大教师作用的时候,也在要求教师承担不该也不能承担的责任。

再说一说内部的原因。内部的原因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也有教师自己的。教育行政部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要求,不能仅仅是适应和满足,而且需要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和教育。我感觉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社会压力面前,教育的独立性不够,于是就采取了很多措施跟风,有一种说法就有一种对学校的要求、检查和考评,检查太多使学校和老师难以应付。而我们有些学校也没处理好这些关系,评估应该是使不同学校在不同方向上有所特长和特色。但一有检查,很多学校什么东西都想要,什么东西都想争,受苦受累的是老师。在学校,很多老师的精力被过度使用,而且用在了很多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地方!一些学校的校长,并不会“领导”,只会“管理”。不会“领导”即可不会从思想、价值观方面去引导,而是千方百计这里去堵,那里去设卡,让老师干了一些无用的事情。

没有一点压力是不现实的,作为专业工作者,教师必须承担专业的社会责任。在面临压力时,教师就需要有本领和能力应对压力,释放压力,舒缓压力,这样才可能心理健康。要承认,我们许多老师是辛苦的,但也有很多老师的素质和水平在适应外界压力的方面存在问题,缺乏应对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另外很多教师还缺乏一个自我调适的能力,我们过去的教育只讲教师怎么样去无私奉献,很少去指导教师怎么调整自己的心理,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记:目前教师对于自身心理问题的态度上,有没有什么令人担忧的现象存在?

陈:社会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完人,这促使教师想成为一个完人,很多教师一边在按照完人的要求自我塑造,一边又在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完人形象。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你很难期望教师能坦然承认自己有不足,并自然流露自己的软弱和无奈。我认为,对自身心理问题讳病忌医,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

因为讳病忌医,很多心理问题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很难排遣,影响心理健康,成为心理疾病。我曾参加一次活动,老师们抽签回答问题。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失恋了,心情非常糟糕,你会怎么办?”抽到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回答,我会调节自己的心态,走上讲台。他忽略了题目的前提是“非常糟糕”,也就是还没有调整过来。你心情非常糟糕你该怎么办呀?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的老师,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恐怕是暂时脱离现场,做一些调试。这是更理性的爱,也是一种更负责任的爱。因为当你难以控制情绪的时候,你可能看见谁都可能不顺眼,谁能保证你不把学生当“替罪羊”?别人在神龛上供了“天地君亲师”,把你抬上神龛,你可不要把自己当神。要从“神位”上走下来,承认就是一个普通人。

我曾给很多老师讲,我们要学会“分身为三”。一个是做事的“我”,即要有一个工作、劳动的“我”,这是一个实践的“我”,也是一个实现的“我”。一个是指导做事的“我”,就是去琢磨,去思考,比如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这个“我”存在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选择正确的事做,并思考如何正确地做事,这是一个思考的“我”,也是一个理性的“我”。应该说,目前很多老师这个“我”还缺乏,所以教育教学中不仅经验主义,而且失去了自己的头脑和思想,只是在消费别人的东西。第三个是认识自我的“我”。这个“我”要观察“我”,正视“我”,欣赏“我”,鼓励“我”,为“我”寻找依归。我认为,缺失这个“我”的人更多,老师们的这个“我”几乎就不存在。当我们开始用另一双眼睛回过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状态,接纳一个真实而不是理想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可能就更容易和谐合理地发挥作用。

记:事实上,对于教师心理问题进行研究的专家和相关文章并不少。但是,我发现从教师的幸福入手展开重点讨论的似乎只有您一人。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角度?

陈:应该说关注教师幸福的人,我不是第一个。我只是更多地从实践角度去关注这件事,或者如你所说,我把它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我是用两个半月时间写出的《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为什么写得这么紧迫?当时就觉得教师幸福是一个必须要关心的问题,我担心万一哪一天我死了,这件事情还没做成,所以就急急忙忙做了。书出以后把这本书送给我在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时的前任张仁诚校长,他给我打电话说:“大伟啊,我看到这本《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流泪了,终于有人来关心教师的幸福了。好啊!”他那边那样说,我在这边也不竟流泪。

为什么要关心教师幸福呢?首先是自己重新认识了“以人为本”。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就不要把“人”当作空洞的抽象的群体,而是落实到当前的具体的每一个个体身上。我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者,我要实践“以人为本”,那就必须以眼前的教师为本。人的“本”是什么?我找到的是幸福。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对于人具有终极性的目的,自足性的品性,动力性的功用。为了追求幸福,人会有理想,会有希望,会行动,会努力,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具有动力性。一方面,“幸福是教师的权利”;另一方面,我是教师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你如果能引导教师去关注幸福,思考幸福,追求幸福,他就可能自发地产生改变生活,改变自己教育教学现状的动力,从而使自己的整个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种动力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教师自己。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记:.对于教师的幸福话题,您做过多年研究。而您也曾作过中学教师,担任过校长,您自己对于幸福的理性感触是从做教师时就开始的吗?

陈:不是,应该说那时首先想的是怎么活着(笑),怎么适应工作,后来是思考怎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和老师,最后思考自己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对幸福这个话题,我是从2003年才开始认认真真去琢磨的。在一次校长培训的活动期间,有位校长请我去他们学校和老师交流。交流过程中,老师们给我提问题,我也给他们提问题。我的问题是:“各位老师,你们对你们现在的生存状态满意吗?感觉到教师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了吗?”没想到所有老师都情绪变得低落,而且无言以对。我由此意识到教师们缺乏幸福感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我想幸福应该是老师的权利,而且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痛苦的老师整天板着脸,周围的学生一定很压抑,不敢爽朗地笑。只有教师幸福了,也才可能有健康完美的教育。梭罗写了一本《瓦尔登湖》,当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应该多多授人以我们的勇气而非我们的绝望,授人以我们的健康舒坦而非我们的愁容病态,当心别去传播疾病。”

从我自己个人来说,反思我作校长时的经历,也曾经关心教师,注意他们是否有体面的生活,比如你是我们学校的教师,你走出去后,别人会怎么评价你等等?但当时还没有想到幸福,特别是没有想明白什么是幸福。现在应该说清楚一些了,而且这种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正在被老师们认可和接受,在被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

记:对于不同经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教师,可能要产生幸福的难易度大不一样,您觉得“幸福感”是一个可以普遍达到的心态吗?

陈:我给老师们讲课经常做这样一件事,让每个人都写一写自己幸福的要求是什么,然后拿出来一对照,结果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什么?幸福的需求也是有个性的。再举个例子,一对处于恩爱时期的夫妻看到结婚照,会有甜蜜温暖的一种感觉。换一种情况,发现另外一方有了另外的人,看到这张结婚照又是什么感觉?他欺骗了我,痛苦。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不仅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对于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他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发生变化。既然幸福主要是个人的主观体验,那幸福的产生就主要是靠自己。我认为,只要你去追求幸福,就能求道得道。道不远人。

外在的物质环境和生活环境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我们应该呼吁国家,呼吁社会和学校缓解教师的压力,想办法为教师创造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我们又要说,解决了这些问题你就会一定幸福吗?有些老师说现在的环境和压力使我很痛苦,但是我说,这样的日子你还得要过啊,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快乐地活着。需要你转变过来,这才是关键。

比如在给师范学院的学生讲课时,我曾多次把“差”读成了第四声,学生听出来以后,小声提醒我读错了,我改进了,我为自己的变化快乐,我的内心也可以充满喜悦。就我来说,这就是一种幸福感。这是一种通过学习成长发现自身变化的幸福。另外的一种幸福是创造性劳动的幸福,比如我今天备了一节课,过去那样上,我今天想能不能不再照旧?如果有了有所改变的设计,然后我就可能带着期盼进教室。如果上完后发现效果很好,这时回过头欣赏自己的这次创造性劳动,改变了,有成绩了,这是不是一种幸福感?我们可以想一想:这种幸福感需要多少外在条件?这样的幸福谁能剥夺?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幸福,积极感受幸福,不断创造幸福。

有《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的读者对我说,陈老师,教师的幸福生活只有条件好的老师有,与我们条件不好的老师无缘。我说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城市里面经济条件好,社会环境好,这些确实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基础,但说实在话,写书的时候我的心中不是牵挂着他们,我牵挂的恰恰是那些最困难地区的老师,因为外在环境的不利,我才更想引导他们寻找内在的充实。我们需要外部环境方面的改变,需要外界给教师更多的关心,但我们自己也要在外在条件没改变的情况下去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啊。

记:我们知道,凡事都有内因和外因,单方面的作用可能都难以长久。您觉得要使教师获得幸福感,我们在外因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陈:我感觉首先的就是缓解外界对教师的压力。刚才已经讲了一些。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必须承认,是人都不完满,由此我们不要给他们太高的要求。不能要求教师是春蚕,不允许教师对“灵魂”进行塑造,不能把“灵魂”缺失的责任完全归咎在教师身上。教育部门和媒体都应在社会舆论上正确引导。

说一点具体的。我盼望国家机关能够将控制“班额”写进相关教育法规。有一次,在一个地方讲课后坐火车回成都,碰到一家人,母亲女儿都是教师,父亲是另外一个职业。妈妈听说我给教师们讲了幸福生活的时候,就让我给她女儿讲讲怎么样去认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我问年轻的女老师你当班主任吗,她说是,我问她班有多大,她说87个人。我听完后就不好说了,让我去面对87个人,87个性格不同的人,怎么能够让我实现对每一个学生都关怀备至地照顾?怎么让我满足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期望。所以,教育均衡也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好,都应该把控制班额补充入教育法规。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负责。班额大使教师的很多劳动隐性化,教师的很多合法权益也就难以得到理解和支持。

当然,在社会上营造尊重教师的氛围,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工作条件都是必要的。另外还应该注重关心教师的内心世界及精神生活,为教师创造专业成长的平台,给他们提供改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

记:从您的作品《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到《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从《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到《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从《有效研修》、《怎样观课议课》到《建设理想课堂》,我们看到了您的研究进程,同时也暗合了教育的发展,一个“影子教师”的成长过程。您曾说,幸福感与成长与创造的过程是分不开的,对于您自己,成长的动力来自哪里?

陈:我中师毕业后分到了高完中,这对自己来说压力很大。幸好有这种压力,使得自己想通过学习站稳脚跟。站稳脚以后,就想到要对得起那些学生了,做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时候,想的就是要尽自己的可能帮助老师,老师们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使自己很难对自己满意。这种“不满意”也是一种进步的条件。这个阶段的动力应该说是对工作对象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感。接下来再发展,是意识到要热爱自身的生命,活着就要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为自己的生命活动留一点痕迹。

写这些书,是因为老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和老师们的关系,我提了一个词,叫“同在共行”,就是把教师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起解决问题,我不是也不能站在局外指手画脚。“实践之树常青”,生活在实践中,你就有了源泉,也就有了力量。



[1] 2007年12月26日《教师报》,记者王继成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24
陈大伟:为了多数教师的课程实践[1]

陈大伟,教育专家转型的一个生动样本。

用观课议课取代听课评课的方式重建教研文化;深入学校,不仅为一线教师作报告,而且亲自给中小学学生上课;在教师面前,避免过分表现自己,努力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行走方式的改变,契合了教育转型对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新要求。

以陈大伟为代表的教育专家的转型,缓解了专家抱怨一线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升”、一线教师抱怨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变革危险。

怎样看待教师课程实践的土壤,如何服务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课程实践,学校课程应该给学生什么,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等等,本报以这些问题专访陈大伟,以期探寻教师转型的新力量与新方式。

从实践意义上重新定义课程

记者:陈老师,以前你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写出了《校本研修面对面》《有效研修》《怎样观课议课》等有影响的著作。2007年你的研究转到了课程和教学,出版了专著《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和改进》,并提出和论证了“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维度”等观点。你的这种转向是自觉的吗?你想追求什么呢?

陈大伟:应该说在2006年就开始了这种自觉,《怎样观课议课》就不仅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而且在关心课堂教学改进。必须承认,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曾经有一个做教师培训的朋友希望我就他的工作方式和方向提点建议,我说:“无论如何不能脱离课堂,不能不研究课程和教学。这是教师最需要的,也是所有教师最关注的。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课程和教学,就抓住了教师。”就我本人,做教师教育工作也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我的一位朋友说:“陈大伟的武功在课堂上,离开课堂就等于废去了他的武功。”我认为这是对我最好的忠告,所以我不断争取机会到中小学课堂。

不过,你的观察很敏锐。在重心和精力上的确有了转向,以前我主要致力于建构实践意义上的教师教育哲学,过去一年则主要致力于建构自己的课程哲学。也可以这样说,过去主要在消费别人的课程和教学的观念和认识,去年则在实践中致力于建构自己的课程观念和实践体系。

记者:这应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你在建构自己的课程哲学时,主要基于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呢?

陈大伟:我思考的是如何服务大多数教师的课程实践。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多数”,一个是“实践”。

所谓“大多数”,就是从更广大的一线教师出发,以他们生存土壤和实际的能力水平、工作条件为起点。就“实践”而言,马克思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革是什么?改革是行动、是实践。作为一种实践,课程改革需要“课程”的操作性定义,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参与课程改革有不同的群体,在改革中,各自有不同的任务和活动方式,从操作角度看,课程在不同群体间也就应该有不同的理解。我想从操作性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程。由于缺乏操作性的定义,我注意到,不同群体之间并不能很好地沟通和理解。

一线教师的课改痛点

记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陈大伟:在一次教材培训活动中,我看到出版社的专家在说老师不会钻研教材,教学中不能体现编写者的意图。当这位专家把他们的编写意图说出来的时候,我是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的。但他们的意图并不容易发现,如果不做特别说明,恐怕没有几位教师能够发现。我在想,作为教材的编写者,请你来,你就不能用你的标准来苛求教师,而只能用你的认识引导教师、启发教师。这是一个专家抱怨一线教师的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自己的。前不久,我想给小学生上一上课。学校的老师建议我上林海音的《迟到》。在这个故事里,作者“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在一个下雨天,作者“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就“赖在床上不起来”,结果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由此作者不再赖床,成了一个优秀学生。就选这一课的原因,老师们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我拿到教材,一看还真不知道怎么办。语文阅读总要基于文字,总应该理解作者。从作者的文字看,作者的立场是父亲打得应该。从编写者的意图看,放在“面对错误”的主题单元,也似乎是错了就要受到惩罚。作为阅读者的我却不能同意作者和编写者的态度。首先,六、七岁的儿童“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只是缺点,不是错误;其次,在该不该打的判定上,尽管文中的“打”具有目的合理性和效果理想性,但手段却缺乏正当性,一是没有预先的提醒和警告,是在“不教而诛”,二是就算要打,得一个教训也就行了,为什么非得 “一条条鼓起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再次,联合国就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加入该公约)要求:“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不应该基于儿童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或信仰而受到一切形式的歧视或惩罚。”

从语文的角度,就应该好好解读文本、理解作者,接受父亲的行为。从人的平等和尊严的角度,应该批判性地解读,但需要另外的文本和材料,而且在有效的时间里很难完成。在具体实践时,如果要批判,就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导,而我又希望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和发现。最后,我同时选择了批判和给学生学习自由。当学生在文字中游荡的时候,他们根本无法提出批判性的观点。一方面我无法对文字倾注真情,另一方面因为方法选择和目的追求不匹配,“戴着枷锁跳了一次舞”,我上得十分难受。

我上完以后第三天,另外一位老师请我观课,她也上《迟到》。她的教学得心应手,主要就两个问题讨论,一个是“这一次为什么要打?真的非打不可吗?”从文本中得出的结论是“非打不可!”第二个问题是“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打我打得狠?”后来我问为什么设计这样问题,她说:“突出父亲的严格。打得狠,记忆深刻了,错误就容易改掉。”这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她是不会打学生的。但我突然担心:这样的文本教多了,一些老师会不会为此找到体罚孩子的辩词——“打是一种爱。”

由此想,这一文本做小学教材是否合适?这里作者写的是“旧事”,一方面是说自己过去的成长故事,另一方面是怀念父亲。学生需要成长中的题材,但作者在写这一题材时,却难免“子为父隐”的习惯,在回顾挨打事件时,又正是作者父亲在医院弥留之际,这篇近乎悼词的怀念文章,总难免粉饰的味道,故事的结构就不免朝着“好父亲”的方向组织,现代意义上不合理的“打孩子”就在作者那里就成了父爱的表现。这样的文字小学生读,很可能让学生得出“只要是爱,打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观念,从而在父权(甚至可以说是家庭暴力)下放弃权利当顺民。为什么要选进教材呢?

当然可以用新课程的观点来要求,教师要批判性地使用教材。但以这个案例来说,话好说,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想一想,在绝大多数教师的生存土壤中,以现有的实际的能力水平、工作条件,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否恰当?

怎样看待教师课程实践的土壤

记者:陈老师,你已经两次提到了生存土壤,你怎么看待大多数教师的生存土壤?

陈大伟:我个人觉得有两个东西我们要注意,一个是现实的社会土壤,二是传统的教师文化土壤。

现实的社会土壤是尽管世界各个国家学生都要考试,都有应试,但从传统看,中国人有更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从现实看,中国人口最多,就业压力更大,渴望通过教育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的要求更加强烈。这样,应试压力大的问题是教育难以回避的矛盾,一线教师必须对此作出回答。

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传统的中国教师作用和角色的定位。传什么道?圣人之道。授什么业?谋生之业,建功立业之业。解惑也是解已有之惑。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的定位中,教师的任务是传承,而不是批判和创新。生活在这样的观念中,教师自然很难有开发课程资源、批判性使用教材、对文本重新解构和建构的意愿。没有了这样意愿,也就很难自觉去发展这样的能力。在缺乏这样的意愿和能力的情况下,过多地把责任转移到教师身上注定不好有好的效果。

记者:你的说法很有道理。在这样的环境中,课程改革应该怎么办呢?

陈大伟: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不断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当然是永恒的主题和任务。但在目前大多数老师现有水平下,期望过高就很不现实。我觉得应该明确课程改革是共同责任,同时要为不同群体勾画出在课程改革中的不同目标和任务,让大家首先各安其份,做好自己必须做好的。做的时候当然应该相互关照,实践的时候也应该相互靠拢,但首先是自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把该自己做好的事情做好。



[1] 2008年1月23日、1月30日、2月6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连载,记者王占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26
学校的产品是课程

记者:前不久,你提出并论述了“学校的产品是课程”的观点,你是否想在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层面探讨课程改革如何实践?

陈大伟:这是其中的一个目的,但它的确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作家刘绍棠的一篇《师恩难忘》,文章说:“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在观察课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是好老师,学校大多数老师在课程改革中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意识到,他们能够和应该做的就是利用手中的课程资源,创造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在这个故事中,田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方式,不仅发展了学生想象力,培养了道德行为,而且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了审美教育。

实际上,现在还不能期望绝大多数老师能够批判教材。能够更好理解教材,并尽可能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创造对学生产生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就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做的工作。

记者:这个故事很美,它对我们理解教师的任务很有帮助。我得到的另外的启示是,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从文本中的优秀教师身上学习如何当教师,而不是只把课本上的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老师。

陈大伟:是的,我觉得课堂上,不应该只是教育学生,而应该先自我教育,从中得到教益。自己受到教益了,对文本有了兴趣,学生也会受到影响。

课程成为学校产品的意义

记者:陈老师,你刚才说,基于实践和操作只是你提出“学校的产品是课程”的一个目的。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陈大伟:就“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这个问题,我想讨论的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我想,我们再也不能把学生看成我们的产品了。学生是人,他们有生命、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发展是自我选择和改变的结果,他们不是我们的产品,我们不能对他们加工塑造。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魔鬼,在人的必经之地设了一个关卡,凡过路之人,他必塞进自己准备的一个箱子,从这个箱子里出来的人都一模一样。我在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忍不住想,这是不是在说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学校是人的必经之地,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加工塑造的时候,教师成了魔鬼?但愿不是。

同时,我们也不能说学校的产品是服务。就我的理解,产品应该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凝结了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二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具有有用性;三是作为一种劳动的成果,总要表现为一定的形态。服务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学校要服务人的成长和发展,但服务是功能,实现这种功能需要中介物,这里的中介物就是学校提供的课程。

二是实践问题。从产品的角度,我把学校课程看成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这样的认识,我认为首先有利于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然课程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成员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上,提供优质课程,形成课程特色,更好地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其次,它明确了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就是创造和建设有利于学校组织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这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的职责,它是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实践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第三,这里的组织成员主要指学校领导、教师、教育教学服务工作者和学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一方面建设课程,另一方面又共享课程,既是“课程建设共同体”的成员,又是“学习成长共同体”的成员。

三是评价问题。我认为,把学生看成了学校产品是一些学校对应试教育趋之若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把学生看成自己的产品,所以招生时要严把入口关,对生源挑三拣四,学生入学时要看这样证书,那样证书,也就有了重金收购优秀生源的现象。因为把学生看成产品,所以在过程中就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设好的课程,而是眼睛死死盯住学生,挤压时间让学生加班加点,限制自由把学生关在教室,扼杀爱好使学生只学要考的东西。教育不是在育“人”,而是育“分”;学生也不是学“生”,而是学“考”。也因为把学生看成产品,所以从结果上就有了中考高考结束后的几家欢乐几家愁,也就有了炒作状元之风。只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不会提及这些学生是提着一大堆证书进来的。

学生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学校中接受改变,遗传基础、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无不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学校就不能贪学生成就之天功为己有,同时,学校又不必承担学生身上种种不如意之无限责任。

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课程,评价学校就应该立足于评价课程,课程评价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这里的结果是课程给组织成员(主要看学生)素质发展和变化带来的“增量”,而过程则是组织成员创设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组织成员的。对学校和老师来说,不是你有多少有名气的学生,而是这些有名气的学生是否记得你,是否会经常说起你。学校和老师因为什么被记住和提及?在刘绍棠的故事里,是田老师的对他发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学校课程应该给学生什么

记者:陈老师,在你自己建构的课程哲学中,你的课程目标是什么?这可是课程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陈大伟:我认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根本问题进行终极追问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和见解,课程哲学是在对课程根本问题进行终极追问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课程目标。我曾经进行了如下追问和回答: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为什么要三维目标?”我的回答是:“三维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发展。”

“那全面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什么是学生?应该怎么看待学生的使命和任务?”——“学生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生存,学习生活,也就是既要学习生存的本领和规范,又要学习生活的智慧和意义。”

“学校教育、课程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应该是生存的本领,生存的规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智慧。”

再对“生存本领”“生存规范”“生命意义”“生活智慧”的内涵和要求进行追问,就可以建立自己对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

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就我自己来说,就像在茫茫的黑夜中寻找自己的“北极星”。“教育应该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习生活”,有了这样的答案,我为自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根基。同时,我也发现,从“生存和生活”角度引导教师思考课程改革的时候,因为与生存和生活发生了关联,教师表现出了更加主动和自觉的状态。

记者:陈老师,在教育的历史上,最著名的观点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也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我注意到,你在把生存和生活分开来说。不知道你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陈大伟:杜威和陶行知都是教育的大哲和先贤,他们的见解博大精深,正是他们的认识启发我们去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对人生的意义。我这里想分开来说,也是基于实践的考虑,基于引导大多数人思考的需要。

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雨果曾经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体。换一个角度可以这样表达,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体。

我个人认为:生物属性是基础,人要吃、喝、拉、撒、睡以及有性的需求,满足生物属性要求,教育必须教给人谋生的本领和能力;但仅仅有生物属性,并只追求生物体的需要满足,人不是人,是“畜生”。社会属性使人合群,并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缺乏基本规范,学生就难以融入社会;满足社会属性的要求,教育必须传递基本的社会规范,使人社会化;但如果人仅仅满足社会规范的获得而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人又只是奴隶。精神属性是人的内在品性,体现人的高贵性,人因为有理想、有追求,因为向往自由以超越生物属性的局限和社会属性的羁绊而显得高贵;也正是人的精神属性和精神追求,使人具有创造性,社会不断进步,人性不断完善。我把学习生存看成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满足,把学习生活看成满足精神属性的基础。

荷尔德林说:“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理解,“在大地上”是人的生存背景,是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的真实写照,“诗意地栖居”是体现人的精神属性的理想追求。具体在课程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关照学生的现实生存处境,满足升学、就业等竞争需要,另一方面又要着力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实际上,使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是想追求灵与肉的和谐,社会化适应和个性化发展的统一。

教学生生存和生活的实践智慧

记者:你能不能用具体事例说一说?

陈大伟:有一位家长在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对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4只点燃的蜡烛,吹灭了1只,第二天早上,还剩几只蜡烛?”经过启发,孩子意识到4-1=1。“一只长方形的桌子,截掉1只角,还剩几只角?”孩子发现4-1=5或者4-1=3。“一棵树上有4只小鸟,猎人打死了1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经过分析,孩子知道在这里4-1=0。“鱼缸里,有4条金鱼,死了1只,鱼缸里还剩几只金鱼?”孩子学会了思考,也自己得出了结论4-1=4

孩子进小学了。老师在作业中写出了“4-1=”的题目,孩子兴奋地把自己知道的“4-1=1”“4-1=5”“4-1=0”“4-1=4”“4-1=3”都写出来,老师不明所以,在“4-1=3”后打“√”,其余的都打了“×”。孩子哭着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对学校教育开始失望,并向老师提意见。

当然,对老师来说,在面对如此多样的“4-1=”答案的时候,最好还是先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答案”,不要简单判断和轻易否定。在了解学生,肯定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后。我认为,老师当然应该让学生知道“4-1=3”这个约定俗成的东西。这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知道这样的计算,以后拿4元钱买1元钱的东西,售货员就不会算成“4-1=0”,而购买者则不会坚持“4-1=5”。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没有了,社会一定乱套。人又怎么生存?

再说一个关于学习生活的例子。《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我观察了两个老师上这一课,两个老师都是在写课题时把“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点。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板书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了一些。”老师接着说:“是的,这里的画家是一个著名的画家,牧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牧童,而且是一个小孩。”边说边在“画家”“牧童”下面写上“著名”“普通”,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是分析戴嵩画画的水平如何出神入化,一个如此著名的画家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如何从善如流……

看到老师这样教学,我们不竟要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习的是谦虚这种品质,还是名人的谦虚品质?‘小’与‘大’的对比是成就的,还是人格的?这样处理是不是在从小就在培养学生的‘名人崇拜’心理?”

理想课堂的四个目标

记者:陈老师,你在2007年完成了《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和改进》,你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你的理想课堂的图景。

陈大伟:在我的理想中,课堂应该追求四个目标。第一,要让学生享受幸福快乐的课堂生活。第二,理想的课堂需要指导学生如何生存和生活,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和生活的智慧。第三,理想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第四,理想的课堂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生命质量,享有成长和收获的快乐。

这里我主要想说一说第一个目标和第二个目标的关系。

在教育面向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上,我首先定位于现实的快乐。我认为,在我们的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现实幸福的关怀,由此带来了很多担心和忧心。比如,我们可以搞一个调查,看一看:满怀学习热情来到学校的学生比例是多少?离开学校时,感到学校和学习生活快乐,并且对新学习充满期盼的学生比例又是多少?我们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在多大程度上压抑和泯灭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渴望?……我估计,结果的将是失望多于欣喜。

我认为,学习生存的第一个条件是热爱生活,愿意生活。而热爱要因为可爱,珍惜是因为值得珍惜。对学习的愉快感受和体验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当学生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对现实生活满意,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以后,他们才能也更容易对未来充满期望,也才愿意为未来生活努力,未来的幸福生活才有基础。如果为了未来,把生活的热情、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都丢掉了,学生的未来将很难幸福。

理解现实和未来还可以这样提问,那就是人生是长跑还是短跑?教育的眼光只是学生从这里毕业,还是他今后的一生?当我们意识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百米赛的时候,当我们确定教育对学生一生具有义务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不能让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太辛苦、太艰难,以至于对未来充满恐惧。因为恐惧,有的人已经通过放弃生命而逃跑,有的则辍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心逃”,采用放弃学习、逃避学习的方式。

作为中小学教师,对大的社会环境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但在自己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追求“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蹦蹦跳跳上学”是他们对学校充满期望,生活有激情,有活力;“高高兴兴回家”是他们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快乐幸福,有成长,有进步。在“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中孕育着未来,孕育着希望。

记者:那你怎么看待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克服困难呢?

陈大伟:我同意学习需要克服困难,但不要认为克服困难就意味着痛苦。现在有很多老师说学生不爱学习,所以需要强制学习。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的前提值得商榷。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内容丰富,但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智力生活充满乐趣,要让学生享受智力挑战的智力生活乐趣。他说:“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快乐。”我认为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基础。

从实践角度看,我们可以想一想,游戏为什么吸引学生。游戏所以吸引人,就我看来,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参与者可以在约定俗成的规则下“我的事情我做主”,游戏中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障,这种主体地位是通过互动影响、及时反馈的方式实现的。其次,游戏没有外在的强制的功利追求。第三,吸引人的游戏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身临其境的情境性。第四,多媒体所营造的图像、音效也让人着迷。除了这些,我认为游戏吸引人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游戏的挑战性。好的游戏让你在玩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它调动你的智慧、激发你的潜能,使你沉醉在智力活动的快乐中。

在一定难度的情境中自主参与智力活动,并能享受智力活动的乐趣,这就是游戏所以吸引人的秘密。这时,困难成了挑战,成了激发人的创造性的源泉。困难就不是困难,与困难为伍本身就成了乐趣。

当然,让课堂教学达到游戏一样的吸引水平,这个要求的确太高,也显得过于理想。但另一方面,我又认为这种思考和研究对对认识学生,对改进课堂教学很有意义和价值。

不做变革的旁观者

记者:你的观点可以给教师很多思考。在我们的交流即将结束之际,我想问你在建构自己的课程哲学时,你的动力和方法是什么?这可能会给教师更多的启示。

陈大伟:美国历史学家卡罗—金兹堡在被问到“是不是作为一个观众来与这个世界发生关联”的时候说“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我希望把这句话融入我的骨髓和血液。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课程改革,我和中小学教师“同在共行”,教育本身是我目前的生活,我绝不做旁观者。不做旁观者一是对教育不做旁观者,有多大力量就使多大力量,是一片树叶就产生一线阴凉;二是和中小学教师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痛苦,面对共同的问题,解决共同的困难。

另外一句话是苏格拉底说的。他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我希望自己不要仅仅把思想当成名词,而是多用做动词。也就是不能仅仅一成不变地接受和消费别人的思想,我要自己参与进去,用自己的脑袋思想。在我们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目标和路线进行持续审视和思想的时候,我们就在建构自己的生活哲学,就在为自己寻根。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27
陈大伟:变革教师培训的理念与方式[1]

在教育转型性变革的新时期,传统的教师培训越来越不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有专家将目前的教师培训概括为“两多两少”:理论讲得多,技术层面的讲得多;触动教师心灵的少,改善教师生存状态的少。在教师培训变革的十字路口,陈大伟副教授以自己全新的理念与实践走出了一条新路。

教师有权拒绝无帮助的培训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曾在媒体上看到过您的一个观点:“现在的教师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变革,这种迅速的变革对教师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是非常愿意学习的,想通过学习来应对这种变革。”您的这个观点是怎么得来的?它的意义何在?

陈大伟:这个观点不是来自理论的推导,而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几年前,张思中外语教学法风靡全国,我们曾经组织部分教师到重庆学习。为了能够抢占前排的座位,教师们顾不得吃饭,连上厕所也一路小跑……以后,这样的故事我听过很多,这样的场景也看到过很多。有的教师可能会说,他们是骨干,当然这样了。但我在和很多普通教师交流时,他们也反映出了希望学习、希望进步的强烈愿望。

确立这样的观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在于它坚定了我的工作信心,想一想,如果抱着“教师不自觉,他们不愿意学习”的观点,我会怎么办?我可能就会想,无论我如何努力,你都不积极,我何必努力。现在,我坚信教师是愿意学习的,是想学习的,当遇到教师在继续教育实践中不认真、不积极的现象时,我就不会抱怨教师,而是千方百计改变自己。我就会不断调整内容设计,不断改进研修方法,尽可能适应教师,满足教师们的学习需求。

是抱怨还是相信?观念影响行动。日积月累,慢慢地,效果的差别就出现了:抱怨的还在抱怨,一线教师对他们也不再信任;而相信教师愿意学习的培训者在不断改进,开始受到教师们的肯定和鼓励。

认为教师不想学习,可能还是一些培训者不愿意改进工作的托词,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您说教师是愿意学习的,但我们在很多培训场合看到教师们学得不认真,并且有迟到和早退现象。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陈大伟:我曾经和一些搞教师培训的朋友讨论教师们有没有退场的权利,我认为当然有:你讲的东西对我没有帮助,我为什么不可以退场,我为什么必须在里面承受痛苦的煎熬?如果教师本身是愿意学习的,在这种无帮助的培训面前选择退场,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一种进步。

我说教师愿意学习,并非指教师愿意接受所有的培训。我曾经在一个培训机构的大门前看到这样一幅标语——“培训是给教师提供的最好福利”。以此使教师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想法当然不错,但是作为培训机构,这样的认识却远远不够,我们只能说:“高质量的培训是给教师提供的最好福利。”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并非任何培训都是给教师的福利,低劣的培训不仅浪费了教师的时间,而且也伤害了教师继续教育事业本身,这种伤害使中小学教师丧失了参与继续教育、参与专业成长活动的积极性。成都教育学院的周小山院长曾经给我们说“教师积极性的丧失是继续教育活动的最大失败。”

对有些培训者而言,不能说不辛苦,不能说不努力,但为什么教师还是不喜欢呢?这里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教师学习需要的问题。我认为,在坚信教师愿意学习的同时,又要看到教师工作任务重的实际情况。

尊重教师的处境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很辛苦,这一点我们承认。但这个现状会影响教师的继续教育吗?

陈大伟: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他们的学习大多只能是问题式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要求难免追求功利性和实用性。这种要求有合理的一面。因此,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我们不能不首先适应和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这样我们就不能一味从自己假设的角度出发——“这样也该学,那样也该学”,而应从教师的问题出发,以教师的需要为起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设计和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坚信教师愿意学习的同时,又要看到教师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两个看法都有一个可贵的起点,就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只有站在教师的角度,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理论上,教师教育工作者的确应该以教师为本,但具体在实践中大家还有很多疑惑。

陈大伟:以教师为本,话好说,实践起来并不容易,而且没有终点。我自己有这么几点认识:

首先是尊重教师。这个话题也不新鲜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要尊重教师的个人选择。曾经在一次研讨活动中,有专家把批判性选择教学内容的任务交给一线教师,把没有完成这样任务的课堂定义为“负效”课堂。我忍不住表达了自己愤怒。我的感受是,他们在表达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同时,又在不自觉地扼杀一线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尽管彼此的动机应该说都是好的。但我认为,你可以给学生讲考上北大、清华那些学生的事迹,但你不能用北大、清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每一个学生;你可以讲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事迹和课例,要求他们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但你不能要求绝大多数教师现在都具备同样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课程改革,我认为,课程专家(包括我们培训者)在设计和讨论困难中的理想,而中小学教师在实实在在面对实现理想的种种困难。新课程将改变教师,而不论是改变生活方式,还是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除了快乐,大多数教师感受的更多是一种痛苦。在痛苦面前,要允许教师们犹豫,允许有一个过程,对此,我们都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

其次是信任教师。去年,我写了《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一书,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试图拿一堆标尺束缚教师,要求教师做道德完人,而是要在信任教师的基础上,立足解放教师、激发教师不断追求完美,帮助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强的专业尊严感和专业成就感,从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

再次是关心教师。关心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比如,面对教师不知疲倦、声音嘶哑地进行课堂教学,你是否意识到,帮助教师共同分析哪些地方可以少说,哪些地方可以不说,以保护嗓子,这就是你对教师真诚的关心。只要你真诚,只要你把教师置于核心位置,你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教师们也能对此作出回应。

继续教育要有利于教师体验幸福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说到以教师为本,我们觉得,教育管理者、培训者需要强化让教师成功与幸福的意识。

陈大伟:我认为,继续教育与教师的幸福生活紧密相关。

首先,从生存意义上,继续教育关涉教师幸福。应该说,学习和成长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获得幸福、享受幸福的基本途径。学习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这种意义看继续教育,它就不仅仅是教师为了适应工作和工作变化需要的一种外在的强制和约束,而是一种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生存方式。可以说,继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质量。

其次,从终极意义上,继续教育要为了教师幸福。前面我说过,继续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教师,继续教育应该以教师为本。继续教育以教师为本,就必须以教师的幸福为本,有利于促进教师实现幸福。

再次,从实践意义上,继续教育要有利于教师体验幸福。从实践意义上说,继续教育要有利于满足教师对“真、善、美”的追求。引导教师求真,就是引导教师发现和揭示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满足教师继续教育求善的需求,就是要不断研究教师的问题,研究教师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满足教师继续教育对美的追求,就要在继续教育活动中,使参与教师成为活动主体,就是要重视教师的经验,重视教师的活动,创造条件展示教师的智慧、才能,使教师在活动中不仅发展自己,而且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从此感受美,体验幸福。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实践中如何操作呢?您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效果了吗?

陈大伟:我不否认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一方面,人需要理想,需要目标;另一方面,教育本来就是为着未来理想的事业,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具备理想主义的精神。

不过,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这是可以操作的。比如,意识到要让教师体验美、重视教师的经验、让教师在参与中获得自我肯定以后,我时常提醒自己:“和中小学教师交流,你主要是来表现自己的,还是帮助教师的?”这样,在面对中小学教师的问题时,我就要避免显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过分表现自己,而是努力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让教师获得“我的问题是我解决的”、“我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等积极体验。

我很高兴,坚持几年下来,我幸福地体验到了改进以后的效果。在我的网站上,有很多这样的留言:“听完讲座至今,我开始慢慢走出长期灰暗的从教心境,对以前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再次审视自己的职业——教师,感到也有那么多的可忆之处,一种向上的力量促我整理出了近20篇教学反思,我感到生活也因此而充实和自豪。我会不懈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今天的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您的讲座给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股清风,让我神清气爽,顿觉浑身充满了干劲。”



[1] 2007年10月17日、24日、31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连载,记者王占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28
陈大伟:变革教师培训的理念与方式(下)



从培训到研修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陈老师,在您的话语里,您在尽量回避“培训”的字眼,而大多采用“研修”来表达,对此您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吗?

陈大伟:列奥.施皮泽说:“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我现在更愿意用“研修”来指代教师参与的专业发展和教研、科研活动。“研修”是什么呢?研是研究,是认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修是修养,“修以求其精美,养以期其充足。”修养是发展人。这样,“研修”从目的上要求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发展中小学教师有机统一:一方面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抓手,以参与问题解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前提,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就是它要整合培训、教研和科研的任务和目标。

在培训活动中,一般有“施训者”和“受训者”的区分,有主体客体的区别;而修养只能依靠自己,依靠主体的自觉。这样,从“培训”到“研修”,还意味中小学教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专家话语”“理论话语”的消费者到研修话语的提供者、分享者的变化。除此以外,在具体方式上,研修不拒绝信息传递方式,但更加强调对话、交流、分享。在发动方式上,研修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和组织,并且承认在缺乏自组织的情况下,外力驱动、政策制度调控是有效研修的基本保障;但研修的理想状态是教师自己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自身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是自我发展的设计者和驱动者。在内容选择上,研修既反对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又反对仅仅纠缠于实践问题的“地对地”,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反思与专业引领结合,既解决实践问题,又提高参与者的理性觉悟和认识水平——“地空协同”、全面发展。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通过您对研修的解释,我觉得研修的主要场所在教育教学的现场,组织单位最好是在学校。

陈大伟:我同意您的意见。但是,研修的理念并不仅仅适合学校,它适合一切教师参与的专业发展和研究活动。

从他组织到自组织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您一直在关注校本培训,当从“培训”转换到“研修”以后,现在一般都叫校本研修了。不知道您对校本研修的现状和趋势有什么看法?

陈大伟:1998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校本培训研究”。可以说从那时起就开始关注校本培训(2003年以后叫校本研修),从管理主体重心变化的角度,就我有限的经验看,校本研修有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和层次:

第一个阶段和层次是学校被动应付的阶段。具体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院校在积极推进校本培训,但学校并没有认识到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价值,组织开展校本培训主要还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交差。这时,学校的校本培训管理必然流于形式,校本培训必然低质量、低效益。就学校而言,此时的校本培训处于外力驱动的他组织状态。

对这种层次的校本培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院校、教研机构都不能当甩手掌柜,放任自流。这一阶段的管理主体主要应该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和教研机构。管理重点是帮助学校认识校本研修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明确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责任和作用,帮助学校建立相应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大对学校组织的研修活动的监管力度,加强视导。

第二个阶段是学校主动参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已经意识到,高素质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的基本条件,高素质的教师必须依靠学校自主培训,校本研修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此时,学校真正动起来了,开始积极主动地开展研修活动,提高研修质量和效益。这种状况的研修活动可以看成是学校立足自主发展的自组织状态。

到这一阶段,研修活动的管理主体开始向学校转移。此时,学校管理的重点是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建设学习文化,开发研修资源,组织研修活动,进行研修评估和奖惩。

当学校自身有了自觉的组织和管理热情,并能因校致宜地组织研修活动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教研机构就应该及时从直接监管转向提供信息、资源与服务,鼓励和支持学校自主选择,灵活实施,形成特色,提高效益。

第三个阶段是教师主动参与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开始意识到专业发展对提升工作质量、生命质量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开始从外在的控制和驱动转向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发展自己,超越自己。研修活动发展到这一阶段,驱动方式已经从学校驱动走向教师自主驱动。改变现有教育生活状态,追求更美好的教师生活是教师学习成长的主要动力,教师学习主要表现为走向教师自主发展的自组织。

这一阶段,研修活动的管理主体自然转移到教师身上。教师的管理主要表现为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主研修、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

教师的学习成为自组织活动后,学校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明确研修目标、确保研修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充分信任教师、解放教师,并努力创造和提供教师自组织的环境和条件,以建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方向,以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建设和发展学校,帮助教师自主发展、自觉发展。

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有一个重要观点:“如果后现代教育学能够出现,我预测它将以自组织概念为核心。” 我个人的看法,理想的方式是教师对于美好生活愿望的研修活动自组织,但从学校层面的自组织到教师个人层面的自组织现在还是一个“瓶颈”。

从控制到解放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这里面的关键应该是增强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内趋力、提高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但您的信念是“他们是非常愿意学习的”?

陈大伟:认定“他们愿意学习”对组织研修工作的意义前面我已经说了。要看到,“他们愿意学习”对很多教师而言,是在外部压力的驱动下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还是适应外界环境压力的学习,而不是主动谋求自身变化的学习。现在的目标是从被动到主动,从适应到谋求。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不知道目前您有哪些认识和实践?

陈大伟:增强内趋力,提高积极性不仅仅是认识问题,也涉及方法问题、生活方式改变的问题。我们有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但是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我们目前认为在这些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帮助教师建立“工作本身就是生活”“追求幸福的教师生活”等理念,激发教师追求美好的、幸福的教师生活的热情,把成长看成通往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

我始终认为:没有生存追求的根本改变,就不可能有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当教师没有追求美好的教育生活的愿望时,一切试图改变教师的努力都可能带来失望。可以说,激发教师的生命追求,引导教师追求幸福生活是教师发展、发展教师的根本。

其次,是培养教师的批判精神。没有对自身教育教学现状的“不满意”,没有对更理想的教育教学的追求,缺乏问题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教师的自我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在这个问题上,因为人的天性是自我保护而不是自我揭短,所以,这项工作富有意义但充满挑战。可以说任务十分艰巨,对此,我们也有了一些措施。

第三,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发展。教师是明白人,会算帐,他总要对参与研修活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核算和比较。如果收益大于支出,他就会自觉参与、主动参与;如果收益小于成本,他就很难有积极性。因此,在引导教师参与研修时,不仅要让他们未来收益有积极的预期,而且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把研修活动变得容易一些,效益高一些。容易一些、效益高一些的一个基础是多样性、选择性。

我对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下思考(图略):


这里,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基础为参与主体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能;选择性不仅是尊重参与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提高研修针对性的前提;针对性又是实效性的条件;只有研修活动具有实效性,中小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可能被有效激发;只有具备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条件以后,研修活动才能从“控制”走向“解放”,从统一规范的集体研修走向教师自主研修、自主选择;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构成了教师自主选择的“背景”,又是丰富选择性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激发以后,他们又将主动发现和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有效的研修途径和方式。

在这样的循环提升过程中,多样性处于重要的基础位置。意识到多样性的重要,就应该鼓励多样性、创造多样性,而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许这一路,不许走它途”。

第四,是引导教师体会感受变化,体会成长快乐。在这个问题上,引导教师从外部评价走向内部评价,使其在学习和成长中不断获得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评价是其中的关键。

重点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时间紧、压力大,因此在设计和安排老师学习内容时要突出重点。这是您的观点。在您看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什么?

陈大伟: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乃至于不同的学校要求,都应该有不同的内容选择。但就总体情况来看,我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抓住“实践性知识”这个学习重点。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关于教师知识的分类,有的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三类;有的还要加上“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这就有了四类。为什么您特别强调了“实践性知识”?

陈大伟:我倾向于四类知识的分法。其他三类知识肯定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养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比如,没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没有宽广、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践性知识就可能“长不大”“长不高”。因此,“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应该学习。但现在的问题是时间有限,这就需要选择,甚至暂时放弃。我认为,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应该优先选择实践性知识,理由如下:

首先,教师是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实践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解释实践、应对实践、变革实践的方法与思路是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最感兴趣的,它更容易满足教师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习要求。

其次,实践是复杂的、丰富的、流动的,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没有终点,需要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可以说,只要教师在实践,教师就需要学习实践性知识。

最后,实践性知识是情境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对于情境性的实践性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实践中学习、在情境中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大多是岗位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这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岗位上的继续教育与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结合最紧密。

不能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降格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重视实践性知识固然重要,但怎样才能避免把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变成纯粹的教育教学操作的技术学习?

陈大伟:一般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其构成而言,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

通常,教学活动的路径是: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这样,在每位教师具体的行为模式中,都内隐着教师一定的理论和策略,并且承载着教师的价值追求和情感取向。可以说,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一个完整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整体的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综合地体现了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与理念。所以,不能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降格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技术。

从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角度,课堂、教学、教育活动(包括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无疑教师最需要的。在现有课堂教学研究中,我批评传统的“评课”,其中一个原因是评课往往就教师教的行为讨论教的行为,我认为仅仅在技术层面着力并不能有效发展教师。我主张“议课”。“议课”是以外显的、可以观察的教师的教的行为为抓手,通过对话和交流,讨论教学设计、教育观念、学的行为和教学效果;就像担担子,抓住的扁担是教的行为,但两头系着两根绳子,挂着两个筐,两根绳子一根是教学设计,一根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思考教学新设计、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议课”就是力图整体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而不仅仅是改进教师教的行为。

给中小学生上课的勇气与意义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我在您的博客上看到了您在中小学上课的一些实录和反思,您怎么想到了到中小学给学生上课?它对您有什么意义?

陈大伟:说实在话,这么多年和中小学教师交流课、讨论课,最怕中小学教师说:“说了那么多,你来试一试吧。”所以,我在提出课堂教学的建议时一直比较注意实现的条件,可以说很谨慎。

在议课活动中,我鼓励教师们平等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教师们会经常对我的意见说“不”了。他们会提出自己的困难,会对我的建议提出质疑。自己的意见被质疑,这个时候,我就很想要试一试了,想看一看自己的建议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实现。我发现,这是一种幸福的、充满期盼的渴望。

一方面,在这种课堂上,我要表达我的理解和思考,具有明确的研讨问题指向,有比较强的改革意味,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另一方面,过去没有在中小学上过课,肯定问题不少。所以,很自然会招致批评。

我曾经在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上过一节语文课。这所学校的教研空气纯正而浓郁,大家又比较熟悉,听完课,大家就直面问题展开批评。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如此集中而尖锐的批评,尽管大家也给我留了面子。但开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脸有点发热,还是有些挂不住。我不断提醒自己:“这不是你自己期望的吗?你不是也经常用这种方式和一线的中小学老师交流吗?”四五分钟过去以后,我才能完全把精力集中,才能沉着冷静地认真听取和分析大家的批评。

现在,我非常感谢教师们在那次活动中的批评:一是他们帮助我思考和体会语文该怎样教。二是让我接受更真实的我。我开始意识到必须经常接受这样的话:“你错了。”“你不行。”我慢慢不怕批评,脸皮也慢慢“厚”了。三是让我知道了接受批评何其艰难。我发现我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坚强,我有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由此,我不能希望其他中小学教师有一颗比我更为坚强的心,我不能去伤害他们的也容易受到伤害的心。尽管他们需要变得坚强,犹如我们也需要变得坚强一样。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我意识到: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保护中小学教师参与献课的积极性,以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们反思!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您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但走出这一步毕竟需要勇气。

陈大伟:其实也没有什么。一方面,“课”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没有问题和困惑的课堂是不存在的,没有必要为课堂中的问题大惊小怪。只要我们不对课堂赋予太多其他的东西,我们就很容易轻松地坦然面对上课中的不如意。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对我去上课主要还是鼓励的。我曾经问过几位邀请我去上课的教师:“如果我上‘砸’了,你们怎么看我?”他们说:“我们还是佩服你的勇气。”既然如此,为何不勇敢地去尝试呢?

我很高兴我这样想和这样做。走出了这一步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发现自己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有了这样的足迹:讲理论,“空对空”→加进别人的案例,“炒”案例→听课,加进自己发现的案例→听课评课,有针对性地对教师们的课进行评点、指导→观课议课,与中小学教师共同讨论课堂上的问题→观课议课的同时,我也上课,彼此启发,共同成长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中小学教师慢慢开始“同在共行”。

可以说,尽管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和中小学教师在一起,我们彼此牵手,成了共同前进的朋友。这是一种幸福和充满期望的生活。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这种生活令人憧憬。我们知道,去年您辞去了成都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的职务,就是为了享受这样的生活吗?

陈大伟: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期望到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去,到教师身边去,到课堂上去。

曾经很多朋友说:辞职了,可以好好做学问了。但我自己反思:我说的不是学术,写的也不是学术;我的梦不是学术,而是实践,在实践中改造课堂教学。一方面,我期望把引领教师追求幸福生活、更加有效地推进校本研修、建设观课议课新文化等思考运用到实践中,争取推动实践、改进实践;另一方面,我需要在鲜活的实践中获得营养,在实践的海洋里游泳。

担任学院科研处处长,我不能不承担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责任,我需要选择,需要放弃,有“舍”才能有“得”。

《教育时报·课改导刊》:陈老师,相信您的经历、观点和其中的一些方法能够给做教师培训的朋友带来帮助。谢谢您!

陈大伟:古人说:“达则兼善天下。”我有这么一些经验和教训,不敢敝帚自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30
走向有效的观课议课[1]

[编者按]

本刊2006年第7期《人民教育》发表陈大伟老师的文章,探讨教师应该如何的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该文引起读者的很大反响。然而,重要才能落实“观课议课”,而不是仅仅成为一种形式,一些教师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如何提高观课议课质量和效益。希望实践中的教师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专业成长。



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学校文化

实践观课议课是建设一种新的学校和教师文化。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

我们认为,没有对理想课堂教学的向往和追求,一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活动不仅可能成为过眼云烟,而且会被教师视为累赘和麻烦,从而出现被动、消极、不合作、或明或暗的抵触等行为。因此,观课议课需要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实现幸福生活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实现自身课堂生活质量的提升。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学校改革)最为重要并且是中心的课题,是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作为专家的教师们之间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形成,学校的改革就一日不能成功。”观课议课需要打破“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我的工作’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有效观课议课需要培养教师直面问题的勇气,对自己的问题保持接纳和拥抱的态度。迈克.富兰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回避真正的问题是有成效的变革的敌人。因为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取得成效。”发现问题有利于认识不足并加以改进,暴露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能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课议课是一种对话。就彼此对话而言,它需要参与者有沟通与合作的意愿;需要对话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彼此接纳;需要彼此间的积极互动与交流。就自我对话而言,议课要致力从“他人提问”引向“自我提问”,在自我对话中追求自我改变和自我超越。

有效观课议课从观课准备开始

1.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观课议课针对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主张课前充分沟通和协商,使授课教师和观课者课前达成充分理解和信任,并形成共同的观课议课主题,以引导观课方向,促进议课深入和深刻。

2007年6月,我们在四川省绵竹市紫岩小学进行了一次观课议课活动。授课的是罗老师,教学内容是《太阳是大家的》。提前半天,我们请罗老师和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座谈。罗老师说这一首诗歌的感情不容易把握,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希望大家观察和讨论“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一首诗的诗情”。参与的其他老师也同意把它作为观课议课的主题。

在罗老师准备教学的时候,我们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分解,大家同意从三个方向进行观察和研究:一是围绕特定主题在课前对教材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诗中蕴涵了哪些情感?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情感是什么?可以落实在哪些文字和段落上”。二是在课中观察和研究特定目标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观察研究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情时,安排了哪些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表现了哪些行为。三是观察和研究教学效果,重点观察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体会诗情的过程、状态和收获。

在确定观课议课主题时,我们建议:首先,主题是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献课就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以此为平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的问题。其次,主题是参与者共同协商的,是大家共同感兴趣并可以参与的。第三,对主题要进行分解,使主题可观可议。在上述案例中,我们把“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一首诗的诗情”这一主题分解成教材研究和分析、教学活动观察、教学效果观察三个方面,实际上,对于任何一次课堂教学观察,都可能涉及这三个方面。第四,在任务分解以后,参与者要做预先准备,比如在研究教材时,就应该想一想我会怎么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观课议课的主题既可以来源于实践活动中的困惑和困难,也可以来源于教学实验和创新;可以来源于个体,也可以来源于群体。问题不同,分解的观察要点也就必然不同。

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观课者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自己的发展需求又各有差异。因此,观课议课过程中,生成新的议课主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观课议课鼓励参与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让大家分享。在有了生成的主题以后,在议课时可以先讨论预定的主题,再讨论生成的问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主持人要致力于把参与者的精力集中在讨论相对重要和典型的问题上。

2.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

观课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相区别:平常的说课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

观课说明的说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介绍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与分解等)以增进观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二是在议课主题下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三是要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以避免参与者带着约定俗成的观念和想法来观察和研究课堂;它不仅体现了对授课教师的尊重,而且有利于克服授课老师采用迎合听课老师口味和习惯的教法,促进教师更加大胆地尝试教学创新。

在授课老师介绍相关情况时,观课老师可以询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但一般不主张用过多的不同意见干扰授课老师的设计和信心,特别是在授课老师试图教学创新的时候。

3.提前进教室与学生沟通

观课议课的一个基本策略是以学论教。以学论教需要“到同学身边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学生会能对教师的观察行为作出能动的反应,为了避免“到同学身边去”给学生学习带来负担,观课者最好提前进教室,通过与落座周围的同学寒暄和聊天,了解和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方式,舒缓学生可能的紧张和压力。在建立彼此合作、接纳的相互关系之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可能以更自然的方式参与学习,观课者观课中收集的信息也就可能更加真实和有价值。



[1] 2007年第23期《人民教育》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31
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

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笔者曾经有这样一次观课活动:

有一位老师上《一只小鸟》公开课。课中,坐在我身边频繁举手回答老师问题的同学嘟哝了一声:“无聊。”我问他:“什么无聊?”他眼珠一转,想了一想:“这就是无聊的作品。”不对呀!冰心先生的《一只小鸟》明明写得非常感人。这时,我想起他在说这话之前眼珠转了一下,从他眼珠一转中我推断,“无聊的作品”不是他真实的声音。“无聊”另有含义。无聊是指什么呢?

后来想一想,课前,老师给我说,因为临近期末,新课已经上完,另外选文章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加上这次活动有很多校长参加,她不能冒风险,所以要拿一节已经上过的课。看来,这里学生说无聊,并非是说作品本身无聊,而是对已经学过的、已经熟悉的东西再来学习感到无聊。

那为什么他不直接说教学无聊呢?再想一想,我就明白了:学生很爱护他的老师和学校,他不愿意直接说教学无聊。明白了这一点,我同时意识到,他的频频举手只是在配合老师把一节上过的课演个更像一节新授课而已。

在这里,仅仅是“听”,我们就只知道一个“无聊”的声音。通过询问,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眼神观察,再联系上课的背景,我们就可能更接近学生的内心真实。通过对学生真实声音的解读,我们不仅知道了在教学活动中不能让学生再吃嚼过的馍,而且体会了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善良,从而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了教师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教学生做真人的道德责任。

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思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

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进行思考,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老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老师应该怎么办?“看而不说,道义何在?”我们认为,从授课老师的教学获得启迪和帮助以后,观课老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参与者的道义要求。

在观课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转变观念。观课议课强调:进课堂观课,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也不是只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自己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就是说,首先是自助,然后是帮助,因为是为了自己更有收获,所以需要自己更加积极主动。

促进参与者主动思考同时需要一定的话语结构约束。在福柯笔下,人是被话语控制的主体,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就我们看来,“看而不说,道义何在”的话语要求强调了参与者表达意见的责任。“假如你来教,你会怎么处理”的提问和质询不仅约束了参与者表达意见的立场,而且要求参与者对自己表达的意见必须认真思考和掂量。

3.有效观课要为议课做准备

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雷玲副校长给笔者说过这样一个教学故事:

在二年级的涉及心理健康内容的一次教学活动中,授课老师布置了一项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参与十分积极和热情。活动结束,授课老师说要发五角星评价和奖励积极参与的同学们,同学们都很高兴。可是,老师只给靠近讲台的前面的五位同学发了五角星。当老师停止发放五角星的时候,雷校长发现一些同学显得很失望,有的还叹了气。

问题和困惑是教学案例的核心要素。在上述故事中,如果把结论封闭起来,雷校长可以说:“你只发给那几个同学,又不说明原因,学生会觉得不公平。”但这样的故事没有了疑惑,也就没有了讨论的可能,它就不成为议课的案例。如果不是把结论封闭起来,而是发现开放的需要讨论的问题,这个故事可能就有了这样的困惑和问题:“为什么只发五位同学?这样做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就预留了他人发言的空间,并有了由此展开对话的可能。这样,观课中准备案例就不能仅仅准备故事,而且需要准备问题和困惑。正是故事中的困惑和问题,以及对问题和困惑的多种认识和理解,才使案例教学(这里的议课)具有魅力和价值。

有效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有效议课重在参与,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参与中促进参与者思想。

有效议课需要平等交流的基础。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因为未必了解情况,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因为自己未必正确,自己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所以对话和交流时就不能强加和压制。因为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所以需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即便是给别人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只能采用非独断性、非强制性的指示和指引。

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事实上,当一个人不愿意听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想听他说;而当自己什么也不敢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屑于同他说。失去独立和平等的对话关系,“话不投机半句多”。

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

议课是对案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议解决办法。以上述教学案例为例,雷校长与授课教师这样展开了案例讨论(议课):

雷(讲述课堂中的这个教学故事、此处略):我想知道,你为什么只给五位同学发五角星呢?

授课老师:当我给第三个同学发五角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不能在这上面浪费时间,所以发了五个以后立即就停止了。

雷:你考虑到了时间,也很好。现在请你想一想:其他没有得到五角星同学会不会觉得不公平?如果觉得不公平,这就可能影响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因为他们也参与得很好啊。

授课老师:对于公平感的问题,我倒是没有考虑到。学生有感到不公平的表现吗?

雷:我觉得有(描述学生表现。此处略)。

授课老师:一方面是不能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公平,我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有什么意见呢?

雷: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是否有必要发五角星?如果有必要发,发多少?然后我们来思考如何发?

授课老师: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因为这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在乎外在的奖励。对于低龄儿童,这些东西还是很重要的。

雷:我也同意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外在奖励的方法。那发多少呢?以什么标准发呢?

授课老师:就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我也觉得应该都发,因为大家表现都很好。主要问题是时间不够。你看,我的时间本来就超了。

雷:能不能在什么地方节省时间?

授课老师:节省时间我也考虑过,看起来可能性不大。

雷:那能不能删掉一些环节呢?

授课老师:我想一想……这些环节都重要啊。只发五位真的会出现不公平的问题吗?是不是非得都发呢?

雷:我看法是,这本来就是一节关于心理健康内容的课,总不能在这样的课上再给学生留下不公平的阴影。

授课老师:我明白了。下来以后我再认真想一想教学设计,看能够删掉什么环节。

雷:关于公平感的问题,我还在想,给那五位同学发五角星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给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给他们奖励呢?

授课老师:给第一个同学时我说了原因,给后面几个的时候,一忙起来,我就忘了。

雷:其实公平感是在付出和所得的对比中产生的。如果没有被奖励的理由就得到了奖励,没有得到奖励的同学就会觉得不公平,而得到奖励的同学又不知道老师奖励的是什么,不明白以后应该坚持什么。这样,奖励也就可能失去了作用。

授课老师:雷校长,我明白了,我以后要更加注意评价语的引导作用。

对于运用教学案例进行案例讨论的程序,我们有这样的建议:第一步,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讨论建立在课堂现象和事实的基础上;第二步,观课老师在不说出自己结论的前提下,提出困惑听取授课教师的解释,给授课老师以陈述机会,从而更好地理解授课教师;第三步,授课教师征询案例提供者的意见,让观课者的思考得以表达;第四步,参与者对彼此的意见进行思考和讨论。

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

对于议课中的立场,我们有一个主张,那就是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为了“同在共行”的追求和目标,议课中可以采用这样的话语结构:“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

“假如你来教……”它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观摩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假如你来教……”规定了观课议课教师“共在同行”的参与方式: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授课老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困惑和问题;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它是在现有实践基础上,提出新的可能,探讨新的可能,使参与者有机会在多种可能中理解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假如你来教……”同时赋予了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质询权利,在这样话语结构中,没有谁的意见有被免于质询和被讨论的特权。

4.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钟启泉先生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的效益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的设计和实践:

首先,在思想上坚持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就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它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通过以学论教,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路线上从学习效果入手。与“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教学路线不同,观课议课的“以学论教”采用一条逆向路线:从学的效果考察入手,思考学生应有的学习行为;再从如何引起学生学习行为思考教师应有的教的行为;从此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的合理性,在反思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它强调议课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紧扣教学效果,探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再次,在方式上要求到学生身边去。“到同学身边去”是观课议课的一个基本要求。“到同学身边去”的主要作用当然是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附带的作用则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实施配合、进行帮助。这种参与,有利于培养参与者彼此的合作精神。了解学生另外的方法是请学生提供课堂教学的信息,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

5.有效议课要致力发现教学中的关系和可能

杜威曾经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就是说:仅仅有“手伸进火里”的行动,和“手被火烫伤”这些尝试和经历,还算不上经验;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行动和行动结果的联系——由此知道“手伸进火里,手会被火烫伤”,并因此指导未来的行动——以后不再把手伸进火里,以避免烫伤——才称得上经验。在杜威那里,经验意味着经历和建立联系。有效议课以认识联系中理解教学,发现可能,改进教学。

首先,议课要认识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的可能关系。议课不是简单地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把参与者背后的价值观念、教育假设通过询问置于前台作为讨论对象,在对话中建立教师“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的联系,认识其间的关系。它以教学行为抓手,以追求有效教学为目标,在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的合理性,促进参与者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使参与者逐步形成总结经验、不断反思的习惯。

其次,是通过议课发现新的可能,探讨教学创新。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譬如食用鸡蛋,那就是使参与者在单一的传统的煮鸡蛋的食用方式基础上,再多了解煎、炸、炒、蒸等可能的方法。认识和了解煎、炸、炒、蒸的方法,不是否定煮鸡蛋的方法、丢弃煮鸡蛋的方法,只是多提供了一些选择,以满足加工者的不同特点,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议课时,“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的话语结构是为了探讨新的可能,而“假如我来教……”的意义则在于:你拿出了你的“煮鸡蛋”,我再说说怎么“煎鸡蛋”……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可能性的空间里,行走在多种可能的道路上。人生可能性空间的扩大,意味着人生自由的增加;拓展和控制可能性的过程是提升人的自由能力的过程。在教师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可能的教学选择以后,教师将享有更大的专业创造自由,并由此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35
我看“评课”“磨课”和“议课”[z]





从词义上,评是什么呢?是评价,评定,评论,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论、评价和评定。磨是什么呢?在“如琢如磨”中,“玉不琢,不成器”,琢是成型的加工,磨是使其光滑、圆润的加工;磨课是对已经成型的课进行打磨和加工,使其更加精美。议是议论,是对话,是讨论,议课是讨论和发现课堂中各个环节、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探讨课堂教学种种可能,从而认识课堂、理解课堂、改进课堂。

从适用对象上,评课基于判定,目的在于分辩差别,判定等第,并把结论用于教学和教师奖惩。磨课主要指向课堂改进,它是参与者围绕已经上过的课进行琢磨,目的是帮助授课者再上这一课,使这一节更加完美,以用于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的展示和竞赛。议课和磨课一样指向未来,但目的更加兼顾教师发展,对于教师发展,又不仅仅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首先自助,参与者在活动中要通过“假如我来上”的“共在同行”的介入使自己思考和发现,然后才是互助,即通过对话实现交流和分享。可以说,磨课是参与者为授课老师寻找一种方法,议课是参与者为自己上课进行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拿来交流、讨论和分享。可以说,需要对课作出判定和评价时评课的方式更恰当,对一节课进行精美打造需要磨课,议课则更适合日常的校本研修活动。

从对象上,评课主要针对的是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由此推测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以进行评判。磨课主要定位于行为改进,更加关注行为,更容易就问题讨论问题,一般来说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就讨论和解决什么问题。议课定位于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发展教师,它不能就事论事,而是通过可以观察的教和学的行为,讨论和发现“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从学习效果考察入手,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的合理性,思考和设计新的教学行为。议课要通过询问使教师背后的观念、假设明晰化,在议课中,价值观念将成为讨论的对象,通过议课更新观念,改变假设。

从地位上看,评课有“评”与“被评”的主客体差异。磨课时授课者也会主动参与讨论,提供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但因为存在帮助和被帮助的关系,彼此也就很难真正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议课定位于自助和互助,因为彼此需要,因为共同关心,更容易、也更需要建立真诚、平等的对话关系。

从准备上,从客观公正的要求考虑,评价不仅需要评价者价值中立,而且需要一套全面客观的评价量标,因此,评委和科学的评价量标的准备十分重要。磨课更需要准备的是一颗无私帮助别人,成就他人的心。观课议课为了避免议课时缺乏指向和不深入,主张观课之前协商和明确观课议课的主题和要点,确定主题以后,则需要根据目的预先进行相应准备。

从结果看,评课是得出授课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结论,发现授课老师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供教学改进的方向。磨课是发现这一课更加有效的一条路径,使课堂教学环节更流畅、师生活动更默契,教学效果更理想,可以说结果最终是大一统的,这种“多中求一”的大一统固然可能成就和改变上课教师,促进授课教师成长,也可能最终使上课教师失去自己。议课是从这一课的故事中从某一方面理解教学,认识教学环节、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一方面对这一课讨论和思考了更多的教学可能,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一课中走出这一课,获得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指导思想,这就有了“一中求多”。但有了多种可能以后,参与教师还需要自己选择,自己思考,在参与者放弃思考和选择的责任和主动性的时候,议课就可能无疾而终,反而失去应有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议课更加强调教师自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36
“观课议课”需要讨论的三个问题


——读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

来源http://www.jsjxnet.cn/blog/u/jsjxxjf/894.html



大家往往会以为,提出“观课议课”这个概念,并没有许多新鲜之处。一是与听课评课似乎没有很多区别,二是观课议课或者类似的说法早就有人提过,三是许多人厌倦了很多换汤不换药或者新瓶装旧酒的事情,对出现的每一个新名词都或多或少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但陈大伟先生编写的《怎样观课议课》一书,显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真正有所思考;思考之余,更在于他毫不犹豫地就干起来了。想了就干,这是值得我们敬佩之处。

我对“观课议课”的理解如下:

首先,词语的更新换代,并不只是换了个形式,语言的递进,其实是思想的演进。先说由“听课”到“观课”的变化。“观”有观察的意思,也有观赏的意思,同时当然也将倾听包括在内;观的对象不仅是课堂各种声音,更重要的是观师生行为,比听的范围要大,程度要深。一段教学视频与一段课堂录音相比,前者更能忠实表现课堂整体。而观课比教学视频,更具人的主观情感色彩,更具人情味。其次,从评课到议课的变化,也是课堂评价观念的巨变。“评”表示评价、评判,“议”在这里则表示商议之意。如果说评课着重在强调课“好不好”,那么议课则更强调课有没有价值,给人以什么启示。评课者,专家也,这是大家习惯的思维。议课者,我们也,这是大家很不适应的行为。一提到评课,许多教师马上投降,这事还是请某某专家来评判吧。对于上课者,听到要评课了,往往心里直犯怵,似乎在接受最后的宣判,至少类似于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上选手演唱结束等待评委亮分的情形。议课,是大家一起来商议,是众议,是一起来讨论如何将这堂课进行得更好,更能提高课堂效率。上课者怀着感激的心情,等待大家的帮助,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第三,由“执教者”到“献课者”,是上课教师价值地位的改变。执教者,要么是给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作为观摩的对象,一方是传经送宝,另一方就是崇拜模仿;要么成为大家评判的靶子,早做好挨批的准备:总之,有时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者,而有时又如俯首帖耳的忠实奴仆,上课教师在心理上从一开始已经不正常。而将上课者定位为献课者,意味着始终在肯定上课老师做出了贡献,给了大家许多启示,所有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首先表示的是对献课者的感谢。

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要发挥其强大的作用,还需要改变许多旧观念。以下三个问题有必要进行讨论。

一是角色问题。即上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地位问题。在观课议课的理念下,平等对话是基础,献课者与观课者都是共同参与者,虽然任务不同,但双方平等,不存在彼此之间的鄙视或仰视。当然,这里的平等指的是人格、价值、地位等方面的平等,但不包括修养水平的平等。在献课与观课者之中,必定需要一位平等中的首席;这位首席的存在,保证了活动顺利并有效开展。在这里,观课议课活动有效性如何体现?全体积极参与是关键。观课前,所有活动者已经了解了活动的相关内容与任务;观课时,观课者选择一定的视角观察课堂,上课开始,观察开始,上课结束,观察结束,献课者在上课,观课者似乎是自己在上课,也亲历了教学过程;观课后,积极参与商议,贡献自己的意见。观课议课的目的是获得启示,显然唱独角戏的做法是无法达成这个目的的。有时,我们往往抱怨:听听课还有点意思,评课实在是一种走过场,聊无趣味。在观课议课活动中,重点落在议课上,而不是观课上。观课是议课的基础,议课是观课的必然,是整个活动的核心与高潮部分。参与者不明白自己之所以参与,不明白自己所起的作用,不成为活动的积极角色之一,将可能让课堂评价活动再次回到老路上。

二是平台问题。由于课堂教学行为带有许多教师个人色彩,同时,观课议课者所采用的角度、内容与方法也因人而异,主观色彩更浓,难免产生随意性。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教学环节,很多人认为这样好,有些人却不以为然,甚至观点之间大相径庭。在观课议课的观念下,势必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自然会产生更多的争执。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讨论的平台,或者说大家讨论的时候,不在同一个平面,就无法解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谓纷争。就好比一个刀客与一个剑客论刀与剑孰优孰劣,最终可能谁也无法说服谁,因为即使刀客战胜剑客用实际证明刀比剑好,也不能说服别人承认刀比剑好,因为刀与剑的使用并不在同一个技术层面。几年前浙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有一篇文章叫《卖油翁》,一位老师要求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卖油翁与陈康肃公,二人谁的功夫厉害?其实这两个人的功夫是没法比较的,因为他们的技术不在同一个领域。

那么,怎样让观课议课活动在同一个平台中进行呢?事先大家都知道教学内容或主题,以便为讨论作好充分准备,这还仅是将讨论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许多学校在活动时约定一个观察角度或话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这些措施仍然是隔靴搔痒,不能有效搭建活动平台。实际上,观课议课的共同平台应该是:站在献课者的课堂里,从献课者的立场出发,照献课者的课堂程序,即照课堂教学行为的展开与推进,讨论其功过得失。走进课堂,应该是走进献课者的课堂。而不是像有时人们常见到的那样:如果这堂课让我来上,我会这样上……你那样上,并不能有力证明我这样上就不行。公理与婆理之争,实为无谓之争。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核心平台或观课议课的前提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所以,立足学生学习,走进对方课堂,观课议课的共同平台才可以算基本形成。

三是技术问题。每一个观课议课者必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所喜爱的角度(视角)进入献课者课堂。采用什么视角,实际就是采用一项什么操作技术或线路的问题。目前,人们已经开始采用很多技术手段用以观察当前的课堂教学。各种记录课堂教学情形的量表、指标等统计学原理也已经广泛被应用,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哪怕某项技术很先进很客观,仍然无法完全准确反应真实课堂。因为你的技术越先进越数字化越科学,也就越意味着你忽略了更多情感、主观性的东西,有时这些东西在课堂中可能是最重要的。不能完全相信机械式的量化手段所产生的结果。许多师生共同对话所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是无法用量化手段测量的。主观的东西有时只能用主观的眼睛来观测与记录。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0
让思想成为行动

和中小学教师近距离接触,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自身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的关心。“课堂”和“成长”,这是我思考教师教育内容的两个关键词。在与中小学教师深度融合,真切感受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状态以后,我意识到,“教师的专业生活有两个东西最为稀缺也最为重要:一是激情,二是思想。教师生活需要用激情为动力,以思想定方向”。“激情”和“思想”,这是我思考教师教育的方法和路径的两个关键词。

我寻找到的整合四个关键词的载体是观课议课。

一批在观课议课实践中有所变化的学校和有所进步的教师,整理了他们在观课议课中的实践和思考。新近,汇集他们的成果,加上自己的思考,有了一本《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进是一个生活改善问题。因此不能把研究和改进课堂简单处理为“对不对”“该不该”的认识和判断问题,研究和改进课堂还必须考虑“愿不愿”的意愿问题,以及“能不能”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

还原了课堂教学研究和改进的复杂性以后,我们意识到,课堂教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本为目的,以人性为依据,以人文方法为主要方法;“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教学需要教师自己做主;专业自主既是教师的责任,又是教师的权利”,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自己要思想,让思想成为行动。“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思考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将发现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光明而美好的学生前途承担责任。”

促进思想,议课主张多用问号。我们认为:误会往往源于缺乏沟通的渠道,而冲突则源于彼此缺乏理解;表达是一种实现和创造,而倾听则是一种接纳和关怀。问号表达了愿意倾听的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彼此的关爱和相互理解。另一方面,问号又促进思想,引起探索和发现。

促进思想,观课议课致力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诸环节和诸因素联系。联系意味着经验,建立联系意味着从中经验。议课的过程,是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联系,认识其间关系的过程。议课不是简单地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以外显的、可以观察的教师的教的行为为抓手,通过观察和对话,讨论教学设计、教育观念、学的行为和教学效果。就像担担子,抓住的扁担是教的行为,但两头系着两根绳子,挂着两个筐,两根绳子一根是教学设计,一根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它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思考教学新设计、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整体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如下图,此处略)。

促进思想,议课致力改造教师的经验。杜威所说:“转变性经验只有通过人们一起以批评性的但是却是合作的方式分享洞察和思想才能获得。”议课主张直面课堂现象和问题,鼓励参与者以相异的信息对话和交流,鼓励质疑,在质疑中引出批评和讨论,其目的在于创造有效反思的基础条件——请“一只小鸟飞过来”,促进参与者反思“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现有经验。

促进思想,议课鼓励教师创造。观课议课主张释放教师的教学想象力,观课时“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佐藤学)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为教学创造提供条件。

在福柯笔下,人是被话语控制的主体,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基于促进思想的目标,议课最常用话语是“假如你来教……”和“假如我来教……”。“假如你来教……”它既要求参与者思考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参与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假如你来教……”同时赋予了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质询权利,在这样话语结构中,没有谁的意见有免于被质询和被讨论的特权。另外,“假如你来教……”要求在观摩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我观察了你的课堂教学,有思考有收获,我拿什么回报你呢——“假如我来教……”。

让思想成为行动。为了更好地运用思想的武器,我们提供了被实践证明相对有效的行动方案和路线,包括观课议课的主题如何选择,如何进行主题分解以更有结构和体系地研究教学,如何走进课堂,如何有效观课,如何有效议课,如何在学校推进观课议课……提出这些策略和措施,并重点讨论这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观课议课走向有效实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2
我这一年(下)

下篇说一说工作和学习了。

地震的时候,能够坦然的想“就算死了,也值了”,有一个原因是觉得自己留下了一本《我的教育道路》。这本书2007年就想出,当时考虑的书名是《致力成人——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个人性更强,也显得散。四川教育出版社的陶明远先生看完书稿以后,建议归类,于是放下。后来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成果,觉得充实一些了,于是分“教师幸福言论辑”“课程改革言论辑”“教师发展言行辑”“观课议课言行辑”“下水课堂辑”“且行且思辑”“闲暇拾趣辑”整理。书名用什么,费了一点思考。用其他的名字可以得一点稿费,喝几口稀饭。后来想一想,宁愿自己出钱,也要有一本《我的教育道路》为自己过去的思想做一点小结。把这种想法给新教育书店的文小惠和她的先生陈浩说一说,他们说找出版社出,暂不给稿费,给我两百册书。大喜过望是不必说的,但也给陈浩说:“几年以后,这本书应该不会亏本。”在山西运城,聂明智校长对我说,他在向老师们介绍《怎样观课议课》时(他们学校让我带过去300本),对老师们说:“读了《怎样观课议课》,你的教学要上层次。”我曾这样给他说:“老师们在读过《我的教育道路》以后,生活追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要上层次。”最近,成华区做青年老师培训,主持培训的高霞副校长开始向青年教师推荐,这是一个好现象。这样的做法和这里的说法可能会让一些朋友瘪嘴,但请原谅,我委实不愿意给我帮忙以及信任我的朋友吃亏。

归去无遗憾的另外一件事算自己的观课议课种子已经播下。继去年在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召开第一次研讨会后,今年5月7日、8日,我们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去年24人参加,今年近百人。没有带印章的通知,就是一个电话,大家自带伙食费,来开了两天会,这不能不让人骄傲(10月,郑州中原区育才小学郭校长到成都,再次提出,希望2009年的第三次研讨会由他们承办)。让人幸福的消息不断传来:哈尔滨市举行了全市的校长观课议课大赛;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发文推进观课议课;湛江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今年的必修课程是观看我今年三月在他们那里的讲座录像“怎样观课议课”……

去年到西安最多,今年到深圳最多,过了六次,主要是观课议课。算一算,为了讲观课议课,今年到过的城市有运城、太原、深圳、东莞、武汉、浙江温州的苍南和永嘉、常州、杭州、石家庄、通辽、开封、西昌、大连、北京、泰安、中山、湛江、广州、西安、四川绵竹,当然最多的地方还是成都。

且行且思,在路上向大家学习,与大家交流,观课议课有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汇集新的思考,我们即将有《观课议课的理念和实践策略》(昨日把书稿交给了开明出版社)。

不亦乐乎!

原来的计划,今年的主要研究方向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可年初的的学院工作总结和下学期改造安排会上,一些系主任却找到我,希望我上“教育科研方法”。过去有讲过一天的教育科研,但上学期的这一课安排了32课时,这就对自己提出了难题。春节期间,学院的同事们都到丽江去了。丽江我没有去过,也很想和同事们在一起,但对上这一门课没有信心,于是买资料读。读来读去,感觉还是我自己通过科研从一线走出来的人对一线教师应该如何科研体会更深,坐不住了,调整计划,转向“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研究,边教边思考,再写一写,于是有了在大夏书系出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在《中国教师报》上完成了二十期的“陈大伟专栏”,主要讨论教师教育。

需要检讨的有这么一些:

这一年到中小学观课从前年的179节,去年的123节减少到80节了。按理说,发生了地震也情有可原,但这种递减是速度让人担心。与此同时,是给中小学学生上课的节数也只有九节了:八节小学语文,一节小学数学。

读书似乎也少了,地震以后,主要精力在实现外化,主要是想留存自己;而内化丰富自己的心愿不强烈了。这也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还有是主动给《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的吴松超老师商量过,是否可以开辟“观课议课”专栏。松超给主编说了,主编也大致同意了,但后来因为《观课议课的理念和实践策略》催得太急,挤不出精力来,也就不了了之,给人的感觉是有点言而无信。

下半年给学生上课多一些,尽心了,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和自己的理想距离太大,也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有效的方法,下学期希望能够有一些调整。

还有一次误事是到中山,飞机坏了,要修复,我又脑袋短了路,不知道可以转道深圳,不仅害赵欲升老师在广州多等了一晚,而且也耽搁了他们半天的安排。

……

记忆总是更容易记住让自己满意的事,总结也往往检好听的说。问题不说罄竹难书,至少也是车载斗量的。我不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也不知道还有哪些朋友被我伤害!新年了,向大家道歉!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4
观课议课,我们准备好了吗?



今年暑假拜读了陈大伟老师写的《怎样观课议课》一书,感触颇多,在《有效研修》一书中也有对观课议课的阐述。平时教研活动中司空见惯的听课评课缘何要改称为观课议课呢?仅仅是在做文字游戏?否也!其实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由“听课评课”变成“观课议课”,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单纯消费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不是变动的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

面对这样一种开放的、把每个人推到主体地位的观课议课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能否从执教老师的视角考虑:他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怎么产生的?问题出现以后,他可能想怎么做?他实际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活动收到效果了吗?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执教者怎样的价值追求?

我们能否从自身角度考虑: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我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差异?除了上课中老师已有的作为,还可以有哪些作为?自己该怎么办?

当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束手无策、人云亦云,还是带着我们的思想、理念进行思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观课议课活动我们该做哪些准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

“不是汽车是水果”

屏幕显示: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2辆,问停车场还有几辆汽车?学生据此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并将算式5-2=3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用算式表示。意图是让学生经历“减法”意义的感知过程,通过不同算式的观察比较总结减法的意义。

交流时,一女孩到前面边演示自己的水果学具边介绍:我有5个水果,送给同学2个,我还剩几个水果?算式是5-2=3。话音刚落,一男孩说:怎么还是5-2=3啊?重复了!不能写到黑板上。女孩辨道:我没重复,这不是汽车,是水果。同时茫然的望着老师。教师请大家发表意见,大部分同意男孩的看法,也有的感觉女孩说的有道理。

教师: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表示吗?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生:有5个小朋友,走了2个,还剩下3个。

生:花园里有5朵花,摘走2朵,还剩3朵。

生:有5块糖,吃了2块,还剩3块。

    ……

师:为什么这些完全不一样的事,却能用同一个算式表示呢?

生:虽然事情不一样,但他们所标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从5里面去掉2剩下3,所以都用5-2=3表示。

师:3+6=9可以表示的事情多不多?

生:那太多了,算式太神奇了。

教师之所以能够诊断出学生“争论”的本质,关键在于减法是解决某类问题的一个数学模型,它关注的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而非现实意义,但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必须在大量的现实情境中作出取舍、抽象和概括,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进而对数学才能有体验和感受。

这里的核心是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

在讨论“水果是否等于汽车?”中学生体验到“算式真神奇”这样的教学不单单是计算了,而是对计算意义的深刻理解,从而带来学生对数学的积极体验。

弗莱登塔尔:请不要对学生正在做的事情横加干涉!你唯一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观察,在一旁认真地观察和倾听!

如果老师面对男生的质疑,简单地以一句肯定性的话“是同一算式,我们就不写在黑板上了”来结束学生的质疑。会怎样?

显然学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来感悟“算式”的高度概括性,进而感悟不到数学的本性。

是否展开讨论是教师的决策权力,是否展开取决于教师的“数学观”、“数学教学观”、“学生观”等一些非常内隐的元素。

教师能否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学生朴素思维的理解。

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有效地手段,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为自己插上两只坚硬的翅膀:一是把握数学本质,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潜能。唯有此,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来源http://www.htwgyxx.cn/zd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7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5
这个假期——“阅读”

本以为还有几天可以自由。但今天接到重庆朋友的电话,瞩下周二给他们讲一天“观课议课”,今天又收到深圳福田区一位老师交来的稿件,估计后面还会有一些陆陆续续传来。后面估计事情会多起来了,现在忙中偷闲,把这个假期的事情梳理一下。

因为女儿高三,学校安排补课上到农历二十九,加上回老家的路在修,女儿不想回家,父亲也说今年就算了,于是今年就在成都过年。这是记忆中工作二十六个年头中的第四次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年,也让这个假期有了相对更充足的自由安排时间。

我读书本来就少,去年地震影响了心情,也影响了读书。这个假期自私的安排,首要的事情就是准备读书。

先在“卓越网”上订了《课程与教师》、《爱的艺术》、《沉思录——一个“帝王哲学家”的人生感悟》。《爱的艺术》和《沉思录》原来在网上或多或少读过,收书以后,《爱的艺术》认真读过,《沉思录》则随手翻翻。

《课程与教师》也是认真读过的,这让自己被佐藤学感动,并开始思考是否以他为榜样。

我天性懒散,但我找到了一种对付懒散的办法,那就是为自己找一个榜样。我给学生说,从2000年起,我曾经以杨瑞清为榜样,杨瑞清曾经感动和影响过我。今天我还需要榜样吗?从克服懒散的毛病看,我是需要的。

向佐藤学学习,是想把课堂作为自己未来的田地,也到全国各地的课堂上去——“且将余生寄课堂”。算来觉悟太晚,我2006年才辞去处长职务,目前在课堂上耕作仅仅三年,今后就算到退休,加起来也不过18年,赶不上佐藤学已经在课堂上耕耘的日子。

有了这样的目标,应该是高兴的,明确了未来15年要干什么,过去的日子从来没有这样清晰而长远的生活目标。又似乎是沉重的,这种承诺对我懒散漂浮的性格是一种挑战。当然也可能是艰难的,需要放弃的东西很多,包括承担在学院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责任和由此获得的信任与收益……

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我需要寻找课堂教学研究和学院乃至学校工作的关联,并争取学院的理解;还需要学校愿意接受;同时,我很希望自己不要半途而废。这是开学后要做的工作。

有了这样的理想,也就决定了后面的阅读选择:应该了解课堂上今天的课堂上正在发生的东西。于是再在“当当网”订书:《杜郎口“旋风”》读过了,《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也是寒假读的,《生命教育》正在手边……读这些书之前,就在想,今后要做“访学者”,到这些不同理念下不同风格的课堂上呆一呆、想一想,实地琢磨和体会。当然还应该包括新教育,新基础教育等等。

课堂教学的“访学者”!我很希望各地的课堂能接受我。

要读课堂离不开读教师。《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过去我在《中国教师报》断断续续读过,这次再读了,感受更深,也给一些朋友推荐了。然后是《岁月如歌》,于漪老师的。《与优秀教师同行》,一批活跃在一线的年轻教师的成长故事。还很想研究更多教师,于是又给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科研中心的张宝河主任短信,请他把《当代教育科学》“教职与人生”栏的名师资料复印过来,学过了。给我寄来资料的还有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沈丽新老师,她把28天英伦游学日记《美丽的转身》寄了过来,使我有机会通过一个小学教师的视角更真切地认识域外的教育。

假期的阅读还有一个目的是为写作《新时期校本研修:教育生态与教师自我发展》做准备,这是北大出版社向我约的书稿。这一类阅读,主要是大夏书系的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演讲录》、《教师的20项修炼》、《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等,还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我的未来我做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当然,有的只翻翻。

其它的,是读完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学心灵》,也有很深感触,和自己正在实践的教师教育切近,自身的工作生活方式找到了知音。

丛立春到开学还有几天,希望后面能把《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再读一读,并读一读《教育为何是无用的》。

另外是网络阅读,主要浏览了顾泠元、王洁老师的课例研究成果,以及康长运老师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共同体”(LDC)的一些成果。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6
这个假期——“观看”

在电视节目中,印象最深的还是 “水井坊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特别节目‘围炉论道’”。我把五个节目下载,看了两遍,做出了两段记录:

1月20日晚,《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向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和万总每年都要见几次面。我知道万总在不断推动企业进步,应该说压力是很大的。但我见到的万总总是很快乐的,永远是那么快乐,我不知道你是否有特别的忧愁?有没有感到特别困难的时候?”

因为“创造性地实现了印刷术和现代IT的完美融合,让中国印刷术再次领跑世界”而被推荐为经济年度人物的万捷这样说:“8年前我也很痛苦,那个时候什么都做,压力很大。后来,就专注地做艺术印刷,我们的口号就是让艺术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现在做得很好,这让我感觉快乐。我的员工也是这样,他们很快乐,很享受工作。在专门做艺术品印刷的时候,我到的是博物馆、展览馆,接触的是艺术家。我把爱好、专业、事业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受到熏陶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艺术家、艺术界的尊重。”

看完以后,我最真切的感受是:能够把爱好、专业、事业和工作结合起来,乃至把成长和受人尊重结合起来,这样的选择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也才是能够带来幸福生活的选择。

1月22日晚,同样的节目。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问:“你退休以后,还会干哪些事情呢?如果说,你的朋友,或者国外的公司来请您,你的公司给你的钞票没有多少,他能给你一百万、两百万,您能不能卖朋友一个面子到他那边去工作呢?”

被称为“TD(中国电信行业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父”的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李世鹤这样回答:“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不知道。我的工资已经足够我吃饭,我有房子坐,我有衣服穿,有车开。我不知道其余对钱拿来干什么?我就是很笨,不知道拿来干什么。”

看完以后,我也在想:对于生活环境和条件,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以后,我们还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另外的观看说在网上看电影。先是想看教育电影,首先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就我看来,克雷芒马修老师的教育所以成功,一方面是在态度上,在反抗和抵制“池塘之底”学校里的专制时,他和学生站在了一起,被学生接受了——“我们是一伙的”。另一方面是发挥自身优势,选择了音乐,他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了学生们封闭的心灵。把它和先前看过的《死亡诗社》比较,《死亡诗社》是诗教,《放牛班的春天》是音乐教育,由此看目前的教育实际,我的感受是:音乐和诗歌的价值必须重估。把两部电影合在一起,另外一个结论使改革的教师感到悲壮,那就是超越传统,对抗专制,引导学生追求和向往自由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承受能力,好的结局未必能在我们手中出现!这使我重温了自己内在的信念:“教育不仅需要理想主义的追求,而且需要英雄主义的勇气。”

顺带也就看了几部过去应该看但一直没有看的电影:《阿甘正传》宣传了一种机会均等,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个人奋斗的美国精神。《卡萨布兰卡》是在特殊时期、特殊场所下的一场特别爱情。《廊桥遗梦》有在“同一”而“单调”的生活环境下,向往梦想的精神和躯体出轨,也有个人爱欲和家庭责任冲突时的艰难取舍。

我想向大家推荐的是《生死朗读》:

女儿曾经买过一本《朗读者》,我读过。在皮皮电影网上游逛,看到了《生死朗读》,就认真看一看。就其电影的主题,应该说对二战时纳粹罪恶的批判和反思。这里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在整个国家疯狂犯罪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其中,该如何认定公民的罪恶?在国家机器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我深思的另外的问题是,在一个两难的选择面前(是承认自己不识字度过四年牢狱生活;还是维护自己作为有文化的假象和尊严,选择被终身监禁)到底该怎样选择?而知道这个真相以后,深爱她的人是说出真相帮助她,还是尊重她的选择,掩盖真相维护她的面子和尊严?这些都是难以简单问答和评价的问题。

作为教师,从《生死朗读》中,我还读到了人对阅读的渴求,以及无法阅读的尴尬、痛苦和无奈,读到了失去阅读被抛弃的可悲的命运。当然,也在帮助阅读、学习阅读、实现阅读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我重新认识了帮助学生阅读的意义和责任!

影片中,法学教授给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中文字幕):“如果像你这样的人不能从我这样的人身上学点什么的话,那他妈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看到这句话,我心中想的是:“如果学生不能在我身上学到一些东西,那我当教师还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当然,也有一些做爱的镜头,对中小学生未必合适。

时髦的影片看过两部,一部是《画皮》,我看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爱意味着成全,对被爱之人的成全;二是因为爱,人才变得有力量。另外一部是《叶问》,就我看来,主要反映了被压迫人的抗争。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7
这个假期——“写作”

最早的写作计划是在一月份完成《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的修订,但因为写得及时和顺利,这本书稿十二月中旬就完成了。于是,就只想完成一篇“观课议课与学校课程建设”的论文。但后来又有了另外写作的故事。

辽宁省葫芦岛市的陈兴杰老师在编《优秀校长99个成功的管理细节》,要我参与。我审视一下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优秀校长”的光荣。于是给几位自己认为算得上优秀的校长联系,请他们支持。结果老也等不到。又不愿意让陈老师失望,只好自己捉刀。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也就侧重写教训,写了三个自己亲身实践的管理案例:《一场准备不足的改革》、《车头的作用》、《攻乎异端》。尽管水平不够,但态度还是端正的。

按照原来的想法,今年是不准备写书了。但一月初收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雷利军老师的来信,说让我编写一本《新时期校本研修:教育生态与教师自我发展》,这是他们组织编写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系列教程”中的一册,而且希望三月完稿。首先是很想拒绝,因为我过去已经写过《校本研修面对面》和《有效研修》(两本书均被列为全国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校本研修面对面》还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评出的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榜上有名),我不愿意拿已经说过的东西应付。另一方面,我又知道我的拒绝将使策划者感到难办。想来想去,回复了一个建议:请重新考虑物色作者,我用几天时间好好想一想有没有很有价值的新东西,我能不能找到合作团队。

有没有新东西呢?仔细琢磨,发现几年过去,还是有了很多新的东西:

首先,我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发表《校本培训:走向自组织——校本培训动力研究》(2003年第9期)后,曾经致力寻找校本研修的动力,但对于“自组织”,我主要还是看成动力,还没有从“自组织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因此,内源式的校本研修如何发生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教师需要为自己的生涯规划,需要为自己设计有意义的生活,需要从外部控制走向内在生发,而这些问题过去没有很好解决。

其次,在过去的教师教育实践和著述中,我也重视教师的心灵。曾经现场考察我和教师交流的马朝宏老师在《中国教师报》上说“陈大伟所关注的正是教师的心灵”。王占伟则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上说“有专家将目前的教师培训概括为‘两多两少’:理论讲得多,技术层面的讲得多;触动教师心灵的少,改善教师生存状态的少。在教师培训变革的十字路口,陈大伟副教授以自己全新的理念与实践走出了一条新路。”但过去的研究和实践终究只从外界影响心灵,让教师学习从自身出发,学习审视生存状态和心灵追求着力不够。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如何走出教师专业发展过于注重“方法”和“技术”的“井”,致力于“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第三,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说“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必然有同等的力量”,集体力量和个人力量之间的张力和协同如何处理,似乎也没有发现合适的取舍以及方法。

……

有了这些问题和方向,还是不敢动笔。我还需要更加鲜活的案例,需要一线教师的经验和思考,也就是需要伙伴。首先想到的就是深圳市福田区的朋友们。深圳是充满活力的移民城市,在移民中,富集了更高比例的优秀教师资源。我自己的假设是,这个群体中的教师成长的经验和困惑更加具有代表性。其次的原因是,过去的一年因为一个项目和他们接触时间多一些,他们有热情和能力。于是我给黄爱华主任发去了征求意见的邮件。

后来,雷利军老师再次发来邮件,说还是希望我写,并把交稿时间宽限到5月大假后。黄主任他们也表示了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于是接过来。

假期又得动笔。先是写规划和提纲,接着写了样张,接着是有了一些想法就交流,深圳参与写作的朋友们有了一些东西就发过来,有了问题就沟通。论文就无法集中精力做了,也只能往后放一放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7
这个假期——“备课”

最近,我在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上两门课。一是“师德修养”,二是“教育科研方法”。

“师德修养”被确定为成都大学精品课程。就这一门课,假期的主要工作有这么几项:首先是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完成了三年建设的分年度规划;其次是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把自己在假期读书和思考的相关内容补充进讲课提纲PPT中,比如把影响奥巴马人生的一幅画补充进去,比如把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选择职业的案例、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李世鹤对金钱与生活的看法也添加到课件中,这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和与时俱进;再次是充实网络教学资源,把学生的部分作业录入到课程资源中;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学院为这门课程建设划拨了6000元经费,就着假期有时间,初步做出了使用的预算方案。

上一学期执教 “教育科研方法”的时候,我已经在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上做了改进。可是,有一个学生课后对我说“听教育科研方法不如听师德修养收获多”,而且从期末的作业看,我也很不满意。有了不满意,就想改造和改进,假期正好有时间。想一想,还是学生离我们理解的教育科研有距离,自己心里也老放不下要让学生掌握诸如选题方法、界定研究问题这些知识,老担心这些东西没有讲,就没有完成“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学任务,忽视了自己要把这一类课上成实践课、活动课(当然,上一学期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合班课,最少的人数也在70人,多的有120人)的内心呼唤。

为什么会这样呢?“和大多数专业人士一样,我一直被教导去占领空间而不是去开放它:毕竟,我们是知者,因此,我们有义务把所知的一切告诉别人!……内心一个很大的声音坚称: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填充所有空间,我就是在混饭吃。”(帕尔默)

读过《教学勇气》,多了上成实践课、活动课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全神贯注于互动中而非填鸭,克服总想把信息灌给学生的倾向,让他们直接面对主体、彼此和自己。”读了《杜郎口“旋风”》和《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以后,增加了上成实践课、活动课的底气。开放空间,上成实践课、活动课,这是下学期的一个方向。有了这样的想法和一些设计,我对即将到来的教学充满期盼。

另外的备课是准备到广州做一个讲座。中央教科所的刘芳老师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我被邀请为课题专家组成员。广州市教育局以“基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优质化”为题申请了子课题,并计划今年2月做一次活动。因为子课题属于“有效研修”的一类,刘芳老师请我去参与。这是去年11月就说的事。我这个人胆子不小,但也不敢大得没有边际。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不能说我没有思考,但不敢说有深入研究;另外,是对广州市天河区的“天河部落”我闻名已久,心存景仰,更不愿意关公面前耍大刀。后来刘老师鼓励我,让我去讲,并说要注意和大家对话。我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有一个假期可以准备。

这是过去所有讲座中最为艰难的准备,我对技术并不内行,网络上和手中的资料又无新意。讲什么?怎么讲呢?最后还是帕尔默的想法鼓励了我——寻求“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选择了“有效研修的理念与网络研修”的题目,重在有效研修的理念,这是我认真研究的,似乎也是他们方案中较少涉猎的。至于网络研修,留作对话,见招拆招,无招胜有招!

检验准备效果的时间:2月24日下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49
这个假期——“杂记”

感觉上讲,成都今年冬天的气温偏高,但这个冬天使我自己身体感觉最难受。腿上老是觉得寒冷,寒冷得感到刺骨地疼,仿佛崔永元在《未必如此》中提到的“老寒腿”。自己又不想单为这腿开空调,于是在感觉到寒冷的时候,就做一做下蹲。几天下来,腿越来越畏寒,上下楼梯时,右腿膝盖的疼痛感觉加剧了。就诊时问原因,一生说可能是站久了,所做的下蹲又伤了膝盖。真是的!

1月15号到重庆讲课,赶火车很急,走路的又还达不到瘸子的熟练水平,样子一定很好笑,下台阶、到车厢时都感受到了车厢边乘务员体谅和关照的笑容。我知道,以后不是该我帮助别人了,而是该别人照顾我了。

写在这里,一是提醒当教师的朋友们久站伤腿,注意站和坐的调节;二是万一到要你那里讲课,站着讲的陈大伟要消失了,你要原谅和理解,同时我在上下车时,需要大家照顾了。

一笑!

春节往来多的是短信。节前,想一年的光阴,拟了这样的短信:

举(陈)年老酒辞旧,

唱(大)风雄歌迎新。

祈(伟)绩顺境嘉年,

致(祝)福心愿君前:

平安快乐!

幸福安康!

本想写得更热烈一些,但经历了2008,又在金融危机中,想一想,还是多祈福。

春晚看过了12点。大年初一7点多起来,不一会太阳出来了,触景生情,写下自己的身境和心境,给朋友报平安并向大家问好:

沐浴在新春的第一缕阳光里,耳边想起“幸福之初”的钢琴曲,我的心中充满温暖、平和、感恩和幸福,新年好!

今天收到了一则短信:节前,中国教师研修网的陈敬宏老师说研修网给我赠阅了《中国教育报》。今天收到了第一张,于是给研修网的曹总、吴总和陈老师短信感谢,曹总回短信:“新的一年,让我们能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更多您的消息。”

但愿!

另外一个电话说二十年前的学生打来的,他说7号在德阳有30多位同学在一起聚会,一是感怀同学岁月,二是交流毕业20年的经历和体会。我给他们当了两年班主任,他们请我去参加。这是我带的第一个毕业班,也有我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

真好!

陈大伟写于2009年立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50
在“返魅”和“祛魅”中让教育科研走向生活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在面对很多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遇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困惑时,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科研”是一种简说,完整的说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什么呢?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育科学的研究”,一种是“教育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和实践意义。而从“教育的科学研究”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祛魅”和“返魅”。

“魅”本意为传说中精怪,此处可以理解为神秘性、难以把握性。

当我们把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的科学研究”的时候,“魅”在“科学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自有其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强调实验方法的运用,追求数学化的精确和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程式和手段上有开题论证、前测、控制、后测、数据处理、对比……神秘而繁琐,面对种种挑剔的目光,教师难以把握,也很难有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研究的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魅”却在这种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中被“祛”掉,神秘而复杂的教育被肢解成可以控制的单个作用的因素和要素,教育的事实和现象被简单归因和确定,教育科研与实际教育生活的距离愈来愈远。

把教育科研理解为“教育科学的研究”,首先需要对教育“返魅”。教育因其生命性而具有丰富性(要素和因素),复杂性(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流动性(教育的各种事实和现象),整体性等特征。“祛魅”后的教育远离了真实的教育。“返魅”意味着尊重教育的难以控制和难以把握性,以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其次,需要对研究“祛魅”。我们认为,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利用理性和行动结合的力量认识和改造生活的过程,其基础是发现生活中各种事实和现象间的关系和意义。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教育现象和事实就是自身的行动和行动效果,以及采取教育行动的依据和假设。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发现“教育行动的依据”—“教育行动”—“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关系认识中理解新的教育意义,并用对教育和生活意义的理解来指导未来的教育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需要走向生活。

一、研究目的:创新生活

在马克思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教师做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造生活,创新生活。这种创新又主要体现在新知、新事、新人三个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中的行动研究者,研究首先是要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比如教的行动和教的效果,学的行动和学的效果,并由此反省自己的行动依据和假设。研究的结果,是获得其间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学、关于教材等方方面面的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修正和更新、完善和丰富研究者原有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原有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这是一个新知的过程。

对教育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深刻洞悉和把握,有利于认识、理解和预测教育事实和现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调控。这样,有了新知的基础,研究者新的实践也就有了可能。新事首先是做事的手段和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次是由此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它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新,一种超越既往的新。这种改变、突破和超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体现,是美的创造和展示。依据自身的研究体会,我们似乎可以对《学记》这样补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乐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美”和“乐”带来了研究的幸福。

新知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从终极意义上,研究意味着人的新生,或者说新人的创生。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认识和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更新自己,超越自己,追求理想的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最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为了超越现实的规定性,我们不仅需要改造世界,更需要改造和更新自身。我们认为,由于缺乏对自身的研究,缺乏新人的创生和超越,教育科研始终外在于教师的生活,教师也就很难从中体会科研的快乐,并对教育科研产生认同感。

新知、新事、新人,最后的结果是人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人在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谐和自由带来的是生活舒适,从这种意义上,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加舒适,生活更加幸福。

二、研究问题:源于生活

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一定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十分在意的教师,一定是十分善于观察和考察自己现有生活状态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十分渴望理想生活的教师。

对现有生活状态进行考察,我们总会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又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为了改善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教学研究,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比如,上了一节课,你对上课的感受满意吗?你对教学的效率满意吗?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生活得愉快和幸福吗?你想让自己的上课变得更愉快吗?……有了这些问题和不满意,你就需要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让自己上课的感觉更好,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成长进步更快本身就能带给教师带来舒适快乐的教学感受。

选题需要考虑问题的价值、新意和可行性。我们认为,只要是教师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对教师而言都具有研究价值。你想,不解决这样的问题,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要受到影响,难道你不该去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研究难道对你没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即课题”。从创新性的角度,我的问题对你来说可能不是创新,但就我自身的情况来说,就可能是一种创新,它能给我带来新知、新事、新人的效果。这样,我不必争取你的认同和立项,我可以为我自己立项。

基于这样的理解,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就不要怕课题能否得到认同,是否在某一级立项,而是应该担心所研究的问题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忙了一阵,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以修身立德、发展自己为本,“为人”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己”的目的改造自己,“为人”的目的则是见闻于社会。

三、研究方法:融入生活

我们认为,行动研究本质上是对自身生命活动的研究和改造。为行动研究(目的),对行动研究(对象),在行动中研究(方式),主要依靠行动者自身的力量研究(研究者),和实践中的教育教学生活紧密结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行动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深度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包括叙事研究。从本质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故事,为生命活动留下痕迹。可以说,生活因为故事而获得了意义,并因此变得有价值。叙事的意义首先在于“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从而使自己“再活一次”([美]纳塔莉.戈德堡)。其次,是通过叙事让过去的故事和历史照亮前程,引领未来,用故事再造人生。这样,一方面是人创造故事,另一方面是用故事再造人生,使人能更合理地创造新故事。要实现用故事再造人生,叙事研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叙事”的水平上,而是要对故事进行研究。研究意味着思考,在叙事研究中,不仅需要有“获得经验之思”,而且需要“改造提升经验之思”。

另外一种有效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是类比研究。类比研究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尽管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却能独辟蹊径,给人以灵感和启示。比如我们对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进行研究:揠苗助长本身是农业生产中的事,但类比研究使我们体会到“苗”有“苗”的生长发育和变化规律,“助长”如果采用了“揠”的方式,就违背了“苗”的生长规律,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贻笑大方。通过对这个寓言的研究,我们更加生动形象地感悟和体会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意义。就我们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类比研究提供了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成长道路:只要你想学习,愿意学习,处处留心,那生活处处有教育,时时有学习。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窥道在天在屎溺”,有了“道法自然”的意识以后,何时不学习?何处无成长?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陈大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2009年1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56
观课议课:超越课堂的课例研究

——全国第三届观课议课研讨会纪要



□     《教育时报》记者 吴松超



4月29日~30日,全国第三届观课议课研讨会在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举行,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观课议课实验学校的80多名代表交流了经验,研讨了困惑大家的问题,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实验,实施有效观课议课的思路。

“观课议课”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在2006年明确提出来的一个教师校本研修概念,旨在建立平等、交流、研讨、合作以及以学论教的教研文化,以更有效地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此,有人质疑陈大伟是在“玩弄概念”,但是,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实践,观课议课已经赢得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的认可,其理念与实践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在参加此次会议之前,专门对教师在两年多时间的观课议课中的感受和困惑进行了匿名调查。调查发现,观课议课给教师带来了很多改变,比如:在议课中都可以做到以良好的心态平等对话;注重“以学论教”,并习惯“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寻找教学案例,在议课能围绕案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议解决办法;教师已经基本具备了“直面问题”的意识;等等。该校的张宏燕主任还介绍了如何使观课议课活动制度化、经常化的经验。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去年组织实施了全市2184所中小学参与的“中小学校长观课议课大赛”活动,该院副研究员杨春兰介绍了组织实施经验。她认为,组织中小学校长参与观课议课,有效引领了校长关注课堂教学,促进了校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在重建学校文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校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路小学副校长郭立新介绍了在观课议课中构建理想课堂、追求“润泽教室”的经验。

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的尹晨光主任介绍了在观课议课中培养教师开放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经验,认为观课议课改变了教师的心态以及与人相处的方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把观课议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该校的胡卫东老师作了经验介绍。

济源市柿槟小学规模小、教师少,该校副校长苗红霞介绍了学校实施“小议课”(参与人数较少,时间较短,空间不固定)的经验。

济源市东环路小学的观课议课已从单纯的课堂教学问题研究走向大主题研究,即实现了有效研修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该校韩利红主任介绍了让学生参与观课议课、实施“共备学导”(学前交流—师生共学—学后议课)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

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把观课议课活动与学校的教科研、校本培训有机地整合了起来,效果显著。该校副校长毛广伟介绍了“教研组专题讲学”的观课议课模式。他说,观课议课有力促进了校园和谐相处的交际文化、互动对话的课堂文化、交流合作的教研文化以及引领教师幸福的精神文化的形成。

大家的困惑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观课议课中,如何确定真正有研讨价值的主题,如何分解;观课议课有模式化或同化倾向,如何寻找新的生长点,走出高原期;观课议课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愿望;等等。

针对这些困惑或问题,陈大伟作了报告。陈大伟认为,开展观课议课不完全是技术操作的问题,一定要清楚其核心理念,这是有效观课议课和激励教师投入观课议课的前提。他用“四个一”阐释了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这“四个一”是:

一个目标:“幸福”,即促进教师的幸福生活和学生的幸福成长。

一个核心:“思想”,即观课议课致力于让思想成为行动,促进思想,改进思想,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张图:“观课议课图”,体现以学论教、有效教学、平等对话,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的关系。

一个寓言:“坐井观天”,即体会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既要“青蛙跳出井口”,又要理解和尊重“青蛙”的处境。

陈大伟还提出,观课议课的主持人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观课议课的成败。他对主持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引导教师从自己观察到的“课堂故事”讲起,促进教师观察课堂,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要促进大家有质量地交流和反思,帮助教师获得和改造经验。三是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研讨问题。四是引导大家倾听,促进相互理解,多用“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的句式交流,促进“同在共行”。五是要察言观色,把大家意见和观点的冲突控制在不伤害彼此的范围内,促进“和而不同”。六是活动结束后应注意小结有价值的观点或看法。

对于观课议课的主题确定和分解,陈大伟提出,观课议课是有主题的研讨活动,否则就难以形成深入的对话、交流。他建议,一是从问题中确定主题,即从教学难点入手提炼主题,从自己的困惑、烦恼和矛盾中发现需要研究的主题;二是从教学实验或教学创新中发现主题。另外,主题的预先确定与课后生成并行不悖。陈大伟还建议,主题的确定要经过研究、协商,这样才能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主题的确定还要考虑实践性,实践性的问题才宜作为研究主题。主题的分解有利于研究的体系化,会使观课议课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他建议一般可以从教学实践的操作方法以及考虑实践效果两个方向来分解主题。

对于观课议课的模式化、同化倾向,陈大伟认为跨学科、打破学校界限、改变时空模式如利用网络等观课议课都是不错的方式。

此次会议上,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的王祎、宋胜辉老师,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的杨娜老师及其所在的教研组还分别完整地呈现了“观课说明——上课观课——议课”的全过程。这个环节充分反映观课议课带给教师的变化,也暴露了观课议课存在的主题确定及深入性、有效性等问题。

陈大伟对展示的观课议课活动发表了意见。他提出,教师观课前与一定要与身边的学生有效沟通,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收集感受学生的学习信息。观课时,参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信息的收集者、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理解者,同时也是执教教师的助教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观课教师在发挥促进作用时,要把握好度,防止干扰和影响教学。

陈大伟说,观课议课一定要对主题进行研究和界定,不然就不知道要观察和讨论什么。比如“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就需要考虑所研讨的距离是指什么距离。另外,拉近距离,不等于没有距离、不保持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为了理解文中人物的命运和生活,重要的是弄清楚让学生学习什么。陈大伟说,如果他来教,他重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的态度和思想,而不是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或选择——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和生活不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命运——这是因为他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总是有差异的。他还强调,在教学中或公开场合,不宜进行道德拷问,因为这会导致人说假话,与教育目的是相悖的。

陈大伟还对具体的议课细节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课后,授课教师最好先针对预定的观课议课主题进行反思,之后,大家围绕观察到的与观课议课主题相关的课堂事实和现象共同讨论,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讨论完了,再研讨其他比较突出的问题。议课时要留足思考的时间,把自己的发言想一想,把听到的别人的意见想一想,听到心里去的东西才会促进真正的改变。议课时大家要“同在共行”,不要只是发言教师和授课教师对话,而是相互对话,即不要只针对授课教师提问,要是相互提问。授课老师也不要只是被动接受询问,要学会主动出击,向观课教师提问。

陈大伟还提出了“教育假设”的概念。他认为,教育假设可以看成是个人的教育实践知识。教师对教育的假设,其内容可能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条件和环境、关于学生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依据教育假设而决策、而行动,有假设意味着有思考,建立一种假设本身意味着行动,假设的要求需要思考的行动。假设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同时假设具有待研究性,这样假设就没有知识本身的封闭性。教师生活在教育假设中,意味着教师生活在研究型生活方式中。随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假设提问,能够说出自己的假设的教师,说明他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如果教师有合理的假设,将假设后的预设用于实践,又能证明他的假设具有有效性,这样的教师就是有水平的教师;而教学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每一次活动后都注意获得新的假设的教师是不断成长的进步的教师。可以说,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性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从而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

“观课议课的收获不在于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而在于参与的教师都产生了‘重新试一试’‘我也来试一试’的意愿。这意味着大家发现了新的教育假设,有了创造性教学的愿望,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就有了可能性。”陈大伟说。

郑州市中原区教体局对此次研讨会非常重视,中原区各所学校的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全程参会,而且教体局教育科、教研室等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以及各学校的校长还先期听了陈大伟关于观课议课的报告。教体局副局长翟建军表示,观课议课是非常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全区将借助观课议课,推动全区的新课程改革。育才小学校长郭玉荣借助寓言“坐井观天”这个隐喻表达了自己的收获,她说:“我们这些‘青蛙’要反思自己以往的经验,在‘小鸟’的提醒下,努力往井外边跳。”她的话引起了与会的诸多中原区教师的共鸣。



——刊于2009年5月6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57
让研究真正发挥改造研究者的作用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者,实际上是以修身立德为本,以发展自己为本;“为人”者,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己”是要改造自己,“为人”是要见闻于社会。我们认为,教育研究首先要改造的就是自己,通过教育研究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如何把研究与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呢?

1.把研究的过程作为人运用理智改善工作、生活的过程

我们将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改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生活更舒适。对于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在这诸多的选择中,研究是运用自己的理智来改变现实生活、设计未来可能生活的一种选择。关于运用理智,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运用理智改变生活,首先需要研究者逐步摆脱盲从和迷信,走向自觉和理性,在自觉和理性中,研究者改变生活方式,获得更高的质量。其次,它要求我们把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研究与生活结合,研究与工作结合。也就是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生活,对生活研究,对工作研究。另外,是在研究中摆脱过于沉重的功利追求,除了生活的目的不要有更多的功利。实际上,无功利追求的研究更容易达成功利的效果;研究被功利缠绕,就会大量增加顾忌和框框,难以获得真实的研究成果。以时尚的“叙事研究”为例,叙事研究是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要坚持“实践——反思”的认识成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的一条专业成长的道路,成长即成果;而定位于发表研究成果的叙事往往失去真诚和自然,反不容易被认可。

2.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有意识定向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

与一般实践活动比较,研究具有自觉目的性、设计系统性和改进持续性等特点。尽可能占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是深刻认识的基础,也是研究和改进的基础。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是研究者扩大视域,充实自己,提高对研究对象的洞察、解释、预测和控制水平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不同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关注不同的信息对象。在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上,要多样化。比如,从相关著作中,我们可以全景式的把握研究状况,了解研究发展历程、已经解决和没有解决的主要问题、概念体系以及各主要流派和学派的观点;期刊则告诉我们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报纸、电视等媒体则提供实践中的政策、做法和经验,反映了对相关问题的实践水平……

3.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

自觉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无论干什么,我们都需要计划和策划,这就是所谓“既要拉车,更要看路”、“务实之前必先务虚”。曾经有老师发邮件说:“老师累呀!老师难呀!想当好老师又累又难!苦!!”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慢慢教,想想啊,特别是‘又累又难!苦!!’的时候,特别是陷入教学困境的时候。”

想的过程是运用理性的过程,也是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教师研究大多难以用严格的“实验假设”来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比较和假设。比如,我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我心中总是有“分层比不分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的假设。这种假设可能来源于研究者对过去经验的批判和总结,也可能来源于理论学习和对其他人实践经验的借鉴。

实际上,所有的研究者(特别是行动研究者)都需要运用理性问答“我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等问题。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形成“这样做比那样做效果会更好”假设的过程。人的幸福源泉其中包括了人有理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所以,在研究中产生并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本身提供了一条导向幸福的途径。

4.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的过程

作为实践者,研究的关键在于改进行动。这样,教育理想必须投射和改进实践,缺乏对实践的改造和促进,实践者的研究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同样,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教师研究的完整内涵。

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它能够带给我们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幸福和快乐:实践方式的变化,实践效果的变化,甚至感受到世界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感觉对任何人都应该是一种绝妙的感受。

5.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及时反思和调整的与时俱进过程

实践是丰富、生动而流变的。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一方面,学生个性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另一方面,学生又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状态中。实践(主要表现为交往活动)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教育实践情境的生成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探索没有止境,行动改进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是教学研究的应有追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思和调整”是教师研究的应有品性。与时俱进是什么?是对自身问题的清楚认识和洞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批判,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持续行动。

刊于2009年5月27日的《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58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这几年和老师们一起观课议课,有很多老师问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我说,从状态上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看,理想课堂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

对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大致有两种各有侧重的观点:一种观点侧重在“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认为教育要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即教育是为了未来的。另外一种观点侧重在“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着也就在生活着,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是生命的成长,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流淌和逐渐消失;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在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是目的。就我来说,我首先看重的是“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犹如一根长长的甘蔗,能从不甜的一头吃起,是怀着“后面能吃到甜的”的理想。但这样的做法出现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在吃的过程中老感觉不到甜味,会不会产生“这根甘蔗不甜”的认识而放弃吃这根甘蔗?推而广之,教育中有没有因为没有感受生活快乐、学习快乐而放弃生活、放弃学习?我认为是有的,最极端的放弃是对生命的放弃,因为学习失败,因为学校生活痛苦而放弃生命的并不鲜见;另外一种放弃是辍学、弃学和逃学;更常见的放弃是身体逃无可逃而选择心逃,课堂上那些神情冷漠、目光呆滞的学生告诉我们他们的心已经不在课堂上、不在学习中了。2008年4月2日的《成都商报》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某地一名小学生因爱说话、成绩差,被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10岁的他,耗时5个月在教室的墙上挖出一个46厘米的深洞。我们可以看成这个小孩在做着逃跑的努力!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允许,有多少学生会从我们的课堂上选择逃跑?

让学生能继续吃甘蔗就要让他能吃到甜味,热爱生活是因为感受到生活可爱,而愿意到课堂学习首先应该是课堂学习有快乐。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讨论理想课堂的时候,我更愿意把观课的目光放在学生的脸上,放在学生的眼神中,我希望读出他们是否因为受重视而自尊自信,是否因为课堂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而渴望,是否因为能参与其中并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是否因“有所得”而“欣欣然”……

课堂也是教师生活的场所,理想课堂上的教师表现出的不是“蜡烛燃烧”、“春蚕吐丝”的凄苦和无奈,他们会因为创造性设计而对未来教学充满渴望,会因为教学中的创造和超越充满欣喜,会因为和学生在场“同学”,自己也在不断收获和进步而欣喜。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这样的课堂上,看到的不仅是授课教师的智慧和激情,而且是授课教师的生长喜悦,生命的张扬和释放。

一方面,关注状态体现了课堂上在场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超级教学》作者、美国超级营地创建人之一埃立克.詹森认为,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从这种意义上,关注了状态,也就真正实现了对有效学习的关注。

二、理想课堂是能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的课堂

侧重“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不能忘记教育面向未来,为未来生活预备的责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什么是学生呢?学生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我们可以说,学生就是在学校里学习生存,学习生活的人。从这种意义上,学生到学校里的目的是学习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使他们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存的本领需要社会化适应,生活的智慧需要超越和突破,需要个性化发展,学会生存和学习生活是社会化适应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统一。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 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理想的课堂当然应该追求和实现“三维目标”,但“三维目标”还需要一种新的自觉,那就是在追求三维目标中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本领和生活的智慧,通过教育,使学生未来的人生更加敞亮。

课堂上是否在有意识地,并且在多大程度上为学生美好的人生提供帮助,这是我观察理想课堂的又一视角。

三、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有效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课堂。观察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

首先要有效果。杜威说:“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果就是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了老师期望的学生的跟进反应。比如你向学生提出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学生思考没有,有没有学生起来响应你、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学生思考了,或者应答了,说明你的行为是有效果的;如果学生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反应,你的这个教的行为就是无效果的。

其次是要有效益。有了效果才可能有效益,但有效果的行为未必有效益。比如:

在一节初中语文课上,老师在多媒体投影屏幕上提出了一个讨论题目,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同学们讨论得十分认真,然后各小组交流讨论结论,精彩的见解、流利的表达,同学们的思维在敞开、在碰撞,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当同学们的讨论结束,计算机显示出了老师预先已经考虑准备好的结论,刚才“精彩的见解”消于无形,大家忙着记计算机上显示的结论。个别同学开始嘟噜:“早就有了答案,还要我们讨论干什么,我们讨论出答案也没什么意义,直接拿出来省事得多,还有必要费那么多事吗?”

老师要学生讨论,学生就讨论,多媒体上出示结论后,学生就开始抄写,学生的反应是老师期望的。可以说,老师的教的行为产生了效果。但多媒体上预先准备了老师的答案这个教学行为有效益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多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这些学生还会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吗?恐怕不会了。他们会明白,讨论只是做一做样子,没有什么价值。于是他们以后就会选择等待,等待老师的答案,等待计算机显示。从这种意义上,考察教学是否有效益,不能只顾眼前,而是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要防止辛辛苦苦地南辕北辙。

再次是有效率。追求有效率的教学需要建立在有效益的基础上,有了效益,方向上是我们需要的,这时就可以讨论有效率的教学了。实践中,我们建构了这样的教学效率公式:教学效率=同学们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花费的时间。考察教学效率需要抓住时间。以时间考察教学效率,从经济学角度,教学中最大的投入是时间投入,时间应该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指标。另一方面,重视时间体现了重视过程,希望通过观察过程研究效果,通过改善过程提升效果。

以时间为抓手,一是可以考虑缩小分母,减少教学中师生的时间浪费,二是在分母基本固定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扩大分子的量:

(1)在分子中,关注的对象是指向学生的,它强调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样,考察教学效率就不能以教师表演得精彩不精彩为标准,而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活动为参照。

(2)强调智力活动,是为了区别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杜威说:“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舞儿童在活动时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比较和判断,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等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应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还是以心智活动为主,学生的发展变化基础主要依赖自己的心智活动。因此,我们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学是触动心灵,教学是发展智慧,教学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主要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评估各种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就需要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并让学生享受智力活动的快乐。

学生的智力活动前加上“适度紧张”予以限制,是对智力活动质量的保障。已有经验的简单再现和低水平重复不可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只有在“最近发展区”里活动,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里,才有可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主要建立在完成具有挑战的智力任务中,低于现有发展水平的重复学习带给学生的往往是单调和无聊。也从这种意义上,参与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感受和享有美好的课堂生活。

实践中,我们发现,“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是考察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工具。有的课,尽管全班同学最后全都能做好练习题,但大家都认同效率不高,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过于轻松,没有紧张的智力劳动,而没有经历这样的智力挑战,相当于学生没有通过教学实现提升。

(3)教学的效率追求更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强调同学“们”是强调要关注更多学生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强调“同学”同时意味着要重视教师与学生“学习共同体”关系的建设——老师和学生是“同学”。

必须承认,一方面,并非所有学生都天然地喜爱智力活动并能将活动兴趣集中在学习活动中,所以,教学时需要一定的活动激发学生智力活动兴趣,并为活动定向,“磨刀不误砍柴工”。另一方面,“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紧张的智力活动又需要一定的休闲娱乐做调节,人终究不是机器。在重视和开发闲暇活动的内在价值同时,又要看到它们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在考察和提高教学有效性时必须同时注意的。从这种意义上,理想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还有度的把握和调控的问题,也不是越高越好,真理向前跨进一步,也就成了谬误。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6:59
做研究需要“慈心”和“慧眼”

我从2003年开始思考教师的幸福生活,并从此把促进教师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一种工作理想。对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观点:“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对于这一观点,中小学教师大多耳熟能详。可现实中的很多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却往往“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过去我们为繁琐的形式、脱离实际的数据等研究规范和要求苦恼,今天我们在为做了很长时间的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却见不到明显的成效而对科研产生了新的怀疑。

面对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我知道出路在于教育科研,而面对他们越来越紧张的时间节奏,我又知道必须思考和改进现有的教育科研,使中小学教师愿意参与、能够参与、参与不费事、参与有收获。在《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的前言中我说:“我最期望的创新点是,它能成为一本致力引导教师走上幸福生活的教育科研方法著作。”也许,我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慈心”而研究。

做研究需要“慈心”,这是我在书中想明确表达的一个观点。

这里的“慈心”,首先是爱自己之心,“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是我最想让老师们接受并有所改变的话。对于幸福,我自己认为,人对自身需求状态的审视可能带来满足感,人对自身处境状态的审视可能带来舒适感,而人对自身力量的审视则可能带来幸福感。一方面,成长意味着自身力量的增加,对成长的审视让人体验幸福;另一方面,创造意味着自身力量的实现,创造实现幸福。有效的科研能带来成长,并实现创造。从这种意义上,科研是通往幸福生活的一条道路。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这样的观点:“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我个人认为,真正好的教育研究必须从研究和改进自身入手,带来幸福生活的科研是对自身进行研究和改造的科研。基于研究和改善自己生活的目的,教师的教育科研就不要等别人来为你立项,对你有意义的,你就可以为自己立项。

研究的“慈心”其次出于爱学生之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要“爱岗敬业”。在我心目中,“敬”意味着敬畏。敬畏就是担心,就是害怕。担心、害怕什么?害怕自己的教育实践对不起学生,伤害了学生,妨碍了学生。为什么有这种担心呢?因为时间具有不可逆性,生命具有不可逆性。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随着时间流逝的是人的生命,人生是宝贵的。对于生命活动,我们不能不敬畏,不能不小心。我想,优秀教师应该是满怀敬畏和小心的教师,而把这种敬畏和小心用着工作中,那就需要满怀慈悲之心进行研究和琢磨。

“慈心”生出“慧眼”来。有了“慈心”,我们就更容易发现研究问题。曾经在一位朋友的博客上看到这样的文字:“很想做一个和颜悦色的老师,很想柔声细雨和学生讲话,可是不行,为什么你要让我变得像河东狮一样野蛮,像八婆一样多嘴?为什么你们不能乖乖的?为什么要明知故犯?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为什么我认认真真的在讲,而你却心不在焉,等下又问我刚讲过的东东?为什么会这样……”我在她的博客后留言:“转换一种问法,试着问一问:为什么我讲的话他会当成耳边风?换一换,想一想,你会不会觉得有价值一点?”我觉得,当我们用“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提问时,我们可能对学生抱怨,而当我们转换成“为什么我讲的话他会当成耳边风”时,我们就可能研究“我该讲什么他才爱听”、“我要如何讲话他才爱听”这样的问题,并在研究改变和发展自己。很显然,这样的转换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慈爱之心。

在与网友的交流中,也有朋友这样说:“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用心教学就是科研。”我说:“‘用心’是一个很好的词,但光有‘用心’的动机不够,我们还需要‘用心’的方法。心用在何处?我以为是用在在发现教学中各种事实和现象、行动和结果的关系,并致力改进行动,谋求更好的效果。从这种意义上,用心教学也就有了科研的味道。”这样,仅有“慈心”就显得不足,还需要“慧眼”。研究过程中的“慧眼”是什么呢?我以为它是发现教育假设——教育实践——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学、关于教材等方方面面的新的认识,然后再利用这种认识改进教育实践,以谋求更理想的教育效果的行为。

我想,要成为一个幸福而优秀的研究型教师,“慈心”和“慧眼”是两项必须的修炼。

——刊于2009年5月13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00
类比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在《校本教学研究》中,刘良华把“类比研究”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叙事研究”等研究并列。他说:“‘类比研究’实质是在‘人的成长’与‘万物的成长’之间寻觅相似性,颇有‘天人合一’的思路。凡以‘类比研究’叙说教学的地方,其教学研究的方式往往走向‘教育隐喻’、‘教育启示’的道路,这是一条迷人的、值得咏叹的道路。”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尽管由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却能独辟蹊径,给人以灵感和启示。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其基本环节是联想和比较。

生活中的类比启示着发明。例如,传说鲁班这样发明了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一天,鲁班到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这不起眼的茅草怎么会这么锋利呢?”原来小草的叶子边缘上长出了许多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自己的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又割开了一道口子。鲁班想:如果也用带有许多小齿的工具来砍伐树木,不就很快就可以把木头砍下来了吗?于是,他就请铁匠打制了几十根边缘带有锋利小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做试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这种新的砍树工具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锯子。

教育中的类比是把自然、生活中的现象与教育现象进行类比,用它物来说明教育,用它物来理解教育。就我看来,教育中类比研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以故事、寓言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故事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故事因其故事性、通俗性而具有吸引力,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每一个真实的或虚构的故事背后,都有其背景及其隐喻,对背景和隐喻的解读往往给人带来启示和帮助。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教育以外的事实和现象通过类比、联想的方式理解教育,获得认识和理解教育事实、现象的启示。比如,利用拔苗助长这个寓言理解教育。拔苗助长本身是农业生产中的事,但类比研究使我们体会到“苗”有“苗”的生长发育和变化规律,“助长”如果采用了“拔”的方式,就违背了“苗”的生长规律,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贻笑大方。这个故事使我们更加生动形象地感悟和体会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意义。

第三种方式是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类比的方式处理教材,通过类比搭建学生理解学习材料的桥梁。在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中,奥苏贝尔认为,组织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新学习材料的组织者,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在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运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我个人理解,比较性组织者就是先提供一种比较性材料,这种比较性材料与新学习材料不存在上位或下位的概括或包容关系,但它们具有某种相似(或相反)的性质可以进行比较,从而为学习新材料起到“提供基础,搭设桥梁”的作用。如,学习电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可以先提供水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的材料和经验,通过类比,辨别异同,理解新的学习材料。

我们的老祖宗擅长通过比喻、暗示、象征和类推(而且往往是异物之间的类推)的手法,间接地表达自己或其他事物。中国的俗语和成语中到处展示着这种人类智慧,如“山河易改,本性难移”,“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等等,山水、马牛、鸟兔与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类比建立了联系,在理解相似性的时候,理解者获得了生存的启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同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相互融合,在类比、体验与表达中,理解者获得“天人合一”的至高感悟。

从这种意义上,类比提供了教师快捷成长的道路和方式,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只要你想学习,愿意学习,生活处处可以学习。



——刊于2009年5月20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02
为教师专业成长播种希望的种子


http://www.qhope.com 2009-06-16 来源:Q学网


$context$          ——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

  “观课议课,一粒种子!”我被这思想击中。

  “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再进行交换的时候,我们就会各自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萧伯纳说。

  我深以为然,在大师思想的熏陶中,我澄清了认识,拥有了思想。

  《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是我外出学习期间,“以特有的小心”研读出来的。由于我分抓学校的业务工作的缘故,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培训的书籍特别厚爱。2006年阅读《怎样观课议课》一书时,我在“细读”陈大伟老师中,被他那“致力解结”的情素所折服。在以后的岁月中,我时时关注着陈老师观课议课这一教师培训模式。尤其是近日拜读了他的最新力作《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后,豁然开朗,欣喜地看到观课议课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了课堂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用“案例说话”是《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的一大特色。把精细化的观课议课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习惯和参与可能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和借鉴已经有的经验。基于此陈老师用教师身边的案例说明对高效课堂的见解,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以课堂教学故事作为引子,在分析课堂教学现象中讨论观课议课的价值追求和教师的发展。这些来源于教师教学实际的例子,使教师倍感亲切、自然。在议课环节,陈老师和蔼可亲和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教师在其循循善诱中,油然而发地对照自己,剖析自己的教学行径,不断思考。而后再次付诸于课堂反思和实践。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幸福指数,打造教师的幸福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彰。如在“坐别人剩下的哪个座位”的课后研讨中,陈老师和授课教师立足课堂,讨论教学设计、教育观念、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一步步的使授课教师理清本节课的脉络,明白了课堂背后隐藏的“多”中找“一”的思想。引发了教学中对“多”中找“一”设计的思索和探讨。从而使教师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质量。

  “以学论教”是观课议课的重要思想,也是本书重点论述的一个内容。新课程改革由“懵懂”走向“成熟”。由会场走向课堂,由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由效益预测走向效果评价。使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和课堂教学。陈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的模式。并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先进的理念。掩卷思之,学校每一个学期举行的听评课研讨活动,无不在经历“漫长而煎熬”的炼狱中而“痛不欲生”。听课教师条分缕析一一道出自己的观察,尤其是教研组长的最后总结性的“几点建议”、“几点希望”发言,令做课教师如坐针毡。看似效果突出的教研活动,实则在这种“高厉害”的重压下,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陈老师在书中有力的鞭打了这种活动形式,他从形成共同愿景,降低利害关系,在合作中互爱三个层面作了阐述。“在观课议课中,做课教师成功了要学会享受成功的成就感。如果不成功就享受为观课议课提供议题作出了贡献的光荣感。”“要采用最近可能区建议,让教师“跳一跳,摘果子”。这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文化和教师文化,使议课者和授课者之间形成一种宽松、友好的氛围。这样的效率会更高些,效果会更有效些。教师也会在这种环境中不断成熟,发展。壮大。

  “文化和灵魂的变化”则是本书的最大亮色。从“听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光是概念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质的飞跃,是“我心有主”的展现。“词的变化就是文化和灵魂的变化”列奥•施皮泽的话一语中的。听评课侧重于评价功能,往往呈现“一言堂”的局面,众多的是“听众”。在这种氛围里“一节课”定终身。做课教师使出“浑身招数”,动用“十八般武器”,轰轰烈烈的投入到活动中,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可观课议课是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事实和现象为教师之间谈论的话题,紧紧围绕事先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议课者首先要自助,而后才是互助,并针对观察有目的的进行反思。以“假如我来上”的“共在同行”介入活动之中。在这里没有了领导被领导的从属关系,更多的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是其中主角。在“文化和灵魂”发生变化中,教师需要阅读,需要比较,需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批判和建设。这样通过一次次的研讨,全面丰富和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研活动势必由一个个问号,变成一个个感叹号,省略号。

  台湾作家杏林子说过:“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而观课议课这粒不起眼的种子,正悄悄的绽放,一个灿烂的花季已经毫无声息的来到我们身边。

  这使我对它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作者:山东泰安泰山区上高街道中心小学 崔继忠)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02
观课议课杂说之“教育假设”

观课议课不是对已经完成的课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的方案。因为过去的课已经过去,课很难拷贝,问题也很难复制,这样某一特殊情境下的问题也已经过去。观课议课很大程度是在某一个课堂教学的平台上去发现和理解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关系,发现面向未来的更合理和更有效的教育假设。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假设的问题。现在有了如下看法和认识: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乔治.奥尼尔认为:“‘假设情况’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我们自身及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看法,是我们假定或认为真实的东西,也是我们凭借独一无二的直觉能理解的事实。”人生活在对世界的“假设”中,我们总是基于假设而行动。教育假设可以看成是教师的个人的教育实践知识,用“假设”来表达,意味着个人性实践知识需要不断发展,需要验证和研究。一方面,假设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性,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内心的教育假设进行教育决策和采取教育行动;另一方面,假设具有待研究性,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没有封闭性,它需要实践和验证,因此它又具有动态的发展性。

“每天早晨,你必须重新掀开废弃的碎砖石,触摸到翠绿的、生机盎然的种子。一个新词就像一粒播下的种子。”教育假设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教师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的内涵。我们认为,随时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地表达教育假设的教师,是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对教育有过研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如果一个教师将基于某些假设的教学设计用于实践,能证明假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教学之前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不断提升假设水平的教师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其教师生活是一种研究性的生活。可以说,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并鼓励教师用更合理有效的教育假设改造自身的教育实践。在具体策略上,观课议课不是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用问号直抵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假设,使教育假设公开、明晰,并使其在议课的对话中得以修正和改善。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04
课的研究少“评”为好

读了王木春老师在《福建教育》2009年第7期的文章《一次追悔莫及的评课》(http://blog.edu11.net/space.php? ... =blog&id=225722),除了对坦白的良心和勇气充满敬意,还佩服王老师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王老师开头就说:“作为一线教师,一学期之中,开课与评课,总是免不了的事。无论开课,还是评课,在我看来,都是件危险的游戏。”开过课和评过课的老师,只要把自己开课和评课的经历、心情梳理一下,你就不能不佩服王老师的洞见。

如何走出“危险”、远离“危险”,使对课的研究的“游戏”充满快乐呢?我想,还是少“评”多“议”更好。

“评”是什么呢?王老师的理解是“每次评课,都如古玩鉴定专家,面对模糊不清的古董,除了鉴定真伪,还要确定其合理的市场价位”,简单地说,就是“鉴定”和“评价”。对课进行鉴定并非没有价值,但它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只是对课分出等第的赛课,分出等第来,评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而平常的教研活动并非为了分出等第,而是为了研究,为了改进。基于研究和改进的目的,更有效的方式是“议”。从“评”到“议”是从面对已有的批评性和鉴定性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评”的危险在于课不仅仅是课,它是开课教师的心血,课里有开课教师的梦想和期望,课被评判意味着心血被评判,理想、信念、追求被评判,日常教学生活被评判。对一节课的否定,可以看成开课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被否定,它可能导致这位老师今后的成长进步被否定。面对这样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只用“欣赏宽容的目光”,只说好话,只说鼓励的话,但这样的好话又不能起到教学研究的真正作用,不能达到帮助参与者改变的真正目的。在两难的处境面前,尽管我们“如履薄冰”,但也难免“心头充满愧疚、后悔和难过”。

不能简单地“评”,还在于课堂具有“模糊不清”性。比鉴定古董更加困难的是,教学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课堂教学是一个永远也难以猜透的谜,我们只能不断接近,只能说“可能这样更好,更理想”,永远也无法说“我读懂了课堂,教学就是这样的,就应该这样办”。因此,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从这种意义上,我们都缺乏评定和裁决的资格。

以王老师文中的教学为例,议课可以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这是一位年轻而富有改革精神的教师,她“教学设计敢于突破,比如,她大胆设想通过分析王熙凤、林黛玉两人的性格探讨整部《红楼梦》的主旨等”,是突破常规教学的“出格”行为,但也是年轻教师的梦想和希望。对于青年教师渴望“出格”的行为,我们是用现有教学的要求和规定,通过评的方式让她“入格”,还是鼓励创新,探讨突破常规的可能和限制,让她具有进取心?议课的取向是鼓励尝试和创造。这样,上课之前,我们就可以请开课教师说一说,自己在教学中想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强调参与观课的教师不是带着自己对教学的理解走进教室,而是在充分理解开课教师教学追求的基础上,围绕某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比如,这次教研活动的任务就是观察和研究“通过分析王熙凤、林黛玉两人的性格探讨整部《红楼梦》的主旨的可能和实施策略”。

我认为,对话总是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的深入交谈,没有共同关注焦点的交谈只是一种信息沟通;没有深入对话,就难以有效研究。有了研究“通过分析王熙凤、林黛玉两人的性格探讨整部《红楼梦》的主旨”的问题,参与者也就有了相对集中的注意指向和思考指向。走进教室观察什么,讨论问题思考什么、交流什么大家都可以心中有数,这样可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这样,我对这次活动的“议”就有了这样的设计:首先请开课老师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围绕这个问题做了什么,效果如何,有什么想法。然后参与者围绕特定的研究主题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把自己看到的现象说出来的时候,要听一听授课教师的想法和意见,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这样,议就不是鉴定别人,也不是给别人建议,而是以开拓实践为平台,设身处地思考“如果我来教”的可能做法和效果,在参与者充分思考“通过分析王熙凤、林黛玉两人的性格探讨整部《红楼梦》的主旨”的可能性和限制条件,并在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成果时,把常规教研变成有主题的课题教学研究活动。

在这里,降低教研厉害关系,避免危险的方法一是尽可能充分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让他们有机会说明和表达,另外是把参与者的关注焦点从关注课转移到课堂上的故事和现象,不是对课做鉴定,而是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探讨原因,展开教学想象力,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05
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十多年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境外团体到中国内陆访问,看到满街商铺店面挂着“质量信得过商店”、“用户最满意商店”一类的招牌,忍不住好奇地问陪同参观的人员:“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内容不同的招牌,为什么单单没有最有价值的‘最具学习力商场’的招牌?”这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但听过以后,不由对“最具学习力商场”充满了想象:不论你有多出色,我最具有学习力,只要是值得学习的,我都能够很快向你学习,并在学习中超越你,比你做得更好。这样想过以后,你是否同意我的判断:这样的商场最有前途,也最有希望?

什么是学生?我认为这是当教师的人需要认识和理解的一个根本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才更容易找到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内在依据。我自己的理解是: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在生存的本领中,什么最重要呢?我认为首要的是有继续学习的本领,也就是要学会学习,具有“学习力”和“成长力”。当然,学会学习并不仅仅指掌握了有用的学习方法,它应该包括愿意学习的态度和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善于体会和发现学习的快乐。

广义上看,人一辈子都是学生,因为在整个一生中,人都要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可能说某人天生是当教师的料,却不能说某人天生就是优秀教师。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最具潜质的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也需要经过学习和成长的努力。由此,可以说学习和成长是教师必需的。一方面,成长是教师生活的必需,另一方面,最具希望、未来前途最为光明、最值得期待的教师又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那么,谁会成为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呢?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对人具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这里的人首先是自己,“爱自己,栽培自己”,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渴望改变自身现有生存方式和状态,渴望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教师生活。这里的人当然也包括眼前的学生,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对眼前的学生充满关切和慈爱,渴望通过自身成长、通过更有成效的教育实践使眼前的学生现有生活变得愉快和幸福,让未来前途变得更加光明和美好。更进一步,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视野开阔,他们对人类现有状态和未来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和担心,他们渴望通过成长使自己有能力为未来美好的社会做一点贡献。

“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他们接受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自我,永远不自满。“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对于问题,他们不是掩盖粉饰和拒绝认可,而是满怀热情的拥抱和互动,在互动中不断理解和解决问题,在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一次获得成长进步的机会;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体会成长和进步快乐的方式,通过工作的经历,获得工作的经验,积累经验成智慧。他们通过工作的经历获得成长与进步,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工作中学会更好地工作。他们的学习视域是整个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在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具有较强教育实践力的老师。就我看来,人的生命活动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化,内化是占有前人和他人的文化成果以保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变得有力量,这就是成长;另外一种是外化,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人的力量,实现人的力量,在外化中获得人的意义感和尊严感,这是成长的外显和表达;内化和外化缺一不可。教师成长的外化实践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能将所学和所得创造性地运用于工作实践,以谋求提供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组织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最具成长力的教师面前,学生能够得到相对更加自由、更加充分和更加合理的生长与发展。

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老师。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善于获得经验是成长的基础,经验的目的在于发现自身的决策、行动和行动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便未来更好地决策和行动,谋求更好的效果;反思的对象是经验,是对经验改造和提升。善于反思的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

最后,我还认为,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应该善于体验成长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在何处?“说”在“习有所得”,能够体验成长和收获快乐的老师才会有持久而愈发强烈的学习后劲。他们的快乐来源于成长本身——内在的充实和实践能力的变化,而不是从由此获得的外在荣誉和名利而快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08
观课议课的艺术

王宝庆





听、评课是教研员的重要职责之一,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研员如何更好的听课、评课,显得十分迫切。作为教研院的院长如何更好的引领教研员开展好教研培训工作一直是我思考的课题。最近,我读了开明出版社出版的陈大伟编著的《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一书,深切的感受到,观课、议课是一门艺术。陈大伟教授当了十五年中学教师,又做了九年教师培训工作。他能审视教师生活,审视新课程改革成效,审视牵涉其中的教师培训,从 2005年,他开始以观课议课而不是听课评课的方式与中小学教师交流。先是在成都,然后在四川绵竹,山东淄博,河南济源,湖北秭归等等,只要有机会,他就进教室,观察老师上课,与老师讨论课,偶尔也给中小学生上一上课,他感受课堂、研究课堂,了解中小学教师,理解课堂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谈几点学习的体会:

一、观课议课是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的新发展

观课议课是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与听评课相比,“观”一方面强调多种感官和一定观察工具的运用;另一方面是对多种感官带来的多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语言和行动、情境与故事、状态与精神都是观察的对象。“观”强调“面向事实本身”。“面向事实本身”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最基本原则,它的要求是:一方面,“观”不能带有偏见;另一方面,“观”要恢复和激活人的感受力,观课者要用心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议”不是下结论,做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与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如果说“评”的过程是写句号的过程,“议”的过程则是更多地运用句号质疑、探询和发现的过程。“议”以参与者的自我解放为手段,以发展教师的自由为目标。

应当说,观课议课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通过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促进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教研人员要开展好观课议课活动

1.作为教研员,必须转换角色

作为教研员,必须转变自己高高在上的角色,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观课议课,不能再以“老大”自居。要静下心来学习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深入到课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确立观课议课的主题,要倾听教师的意见和问题,以一个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观课议课活动中。

2.要制定好观课议课活动方案

作为观课议课活动的组织者,教研员必须制定活动计划、确立观课议课的主题、确定参加人员和活动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将观课议课活动形式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活动。

3.教研员要善于总结和反思

陈大伟教授当了十五年中学教师,又做了九年教师培训工作。他能审视教师生活,审视新课程改革成效,审视牵涉其中的教师培训。我们的很多教研员有着同样的经历,但是缺少对工作、对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审视”,只有加强对工作的反思、审视和思考,把观课议课作为一门艺术,不断追求新的境界,我们的教研培训工作才能有跨越式发展,教研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登台阶上水平。

http://blog.163.com/mdjetrwang/b ... 90922009630412267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0
对课前说课与课后反思的建议

陈大伟

收到一位朋友的邮件,说要说课比赛,发来预备的资料让我看一看。于是说了以下看法:

说课说课,总要围绕课来说,不能没有课堂上的东西而空说。围绕课说就要弄清楚是课前说,还是课后说。我的看法:课前说叫说课,课后说叫反思。课前说课说的是行动准备、行动依据和效果预测,乃至多种路径的选择和比较,乃至最后的决策。课后说是说课堂上采取的行动和带来的效果,以及对此的理解和认识,对过去的预测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推论对未来教学的启示。

分清楚课前说和课后说,对思考和组织说课材料和语言十分重要。课前说就只能说效果预测,而不能以完成时态的来表达,就不能说:“上完这节课,我感觉幸福。”“这样教,取得了……成效。”而只能说:“这样教,我期望能……”“这样教,我想追求和实现的效果是……”。

我的感觉,您的说课主要是在课后说。如果是课后说,我建议的结构是:“课前我的教学理解和追求”(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我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是什么,我对教学流程的安排和设计,我这样设计期望实现的课堂效果。这里可以说出自己想做出的不同常规教学的创新点、亮点)、“课堂上的行动和效果”(流程和方法、效果观察、课堂上做出的调整)、“课后我的教学反思和再构”(对效果和结果的认识,对原有教学理解的认识和批判,对未来再教主要改进的设想。这里可以反思对教学亮点和创新追求、效果)

关于如何说课堂上的亮点,我个人的看法:一节课的空间不大,亮点多了,小小的空间里就会白茫茫的一片,就没有亮点了。把你在这一节课最期望改变的、不同于常规教学的创造说出来,这就是亮点。没有创造,没有超越一般常规教学的东西,大家都这样做,就没有亮点。想一想:你的创造和超越在什么地方?有一点,说透了,做实了,别人印象深刻了,也就成功了。

未必合适,您根据比赛的要求、自己的理解参考吧。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2
2009,致力成为教师思想的促进者

2009年2月24日,广州市教育局举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基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优质化》课题启动仪式,我受邀做校本研修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我介绍了自己心目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关键词“激情”“思想”“生态”“实践”,并以“以激情为动力”、“以思想定方向”、“以生态助生长”、“以实践为依托”为主要框架交流了自己的思考。

一方面,我的理论根植于我的实践;另一方面,有了新的想法,我又一定要争取机会自己实践。这一年干了什么呢?也就是围绕这四条改变自己,有所突破,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致力促进教师思想。

促进教师思想,首先是让教师意识到思想的责任。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教育中的“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很显然,教师不能仅仅接受真理,照搬真理,而是需要认识“情况”,根据“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这样的过程需要思想的行动,需要教师做研究。

促进教师思想,需要让教师意识到思想的意义。人们常说觉悟,“悟”是什么呢?从左到右,觉悟中的我在悟;从右到左,我是觉悟中的我;悟出来了,悟出来的东西就是我的觉悟,就是我的思想,就是我的收获。“悟”意味思想成为行动。“人因思而变”,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思想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将发现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光明而美好的学生前途承担责任。

促进教师思想,需要为教师思想的行动提供机会和平台。我个人有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一个好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其主要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提供思想,而在于促进更多参与者有成效地思想。意识到这一点,我自己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尊重教师思想的权利,学会倾听和欣赏;另一方面是不直接解决教师的问题,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责任交还给教师。比如对于老师提出教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都首先问一问“对这个问题,你做了什么?想了什么”,以此促进教师承担思考的责任,学会不等不靠。在《道德经》里,老子有“弱者,道之用”的说法,“道”与“导”相通,这样,“弱”就成了“引导”的原则和方法,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引导者需要“示弱”和“用弱”,也就是将自己的“有”藏起来,示之以“无”和“弱”,使参与者不等、不靠、不依赖,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大多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现在为了他人的发展,需要自己“示弱”和“用弱”,这需要自己不断修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这是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更高的修为。

促进教师思想,需要引导教师学会思考的方法。用自己的生活中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教师,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要不断从自身的行动中获得经验,杜威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有了“手伸进火里”的行动和“手被火烫伤”的结果,小孩并不能获得经验。经验的获得需要思想的行动,在思考中认识行动和行动结果的关系,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同时,获得经验的目的在于指导未来的行动——以后不再把手伸进火里,这样,经验之思本身意味着面向未来、改造生活之思。

2.要不断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造。经验是基础,但经验可能是狭隘和浮浅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为了突破经验可能的肤浅、狭隘和错误,需要对经验进行反思。我认为,反思就是对经验的过程、经验的依据和经验的结果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目的在于获得相对更加正确的经验。这种思想的过程就是“反思经验之思”。有效的反思之思一是要对自身经验开放,保持批判性审视的态度;二是要善于利用相关信息,和相关经验比较和辨别。

3.要有进行教育哲学之思的习惯。我把教育哲学看成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根本问题进行终极追问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和见解。教育哲学之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追问和沉思中回到教育原点为实践生根,再从原点获得行动的营养,最后长成一棵树。以对“学生”概念的沉思和追问为例,我意识到,学生就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价值、意义和尊严的人。这样的教育哲学之思使自己的教育实践脚下有根,心中有魂。

4.要有生活之思的意识。古龙武打小说中有一个人物叫楚留香,楚留香有常人没有的用毛孔呼吸的本领。平常人只把读书、听报告作为学习的方式,用毛孔呼吸就是心胸向生活张开、向自然张开、向学生张开。佛语有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了用毛孔呼吸的本领,何时不学习?何处无成长?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如是说。促进思想,促进人伟大而有尊严地生活,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3
关于观课议课的一些问题问答

收到一位哈尔滨老师的邮件,说是要请教关于观课议课的一些问题:

陈教授:

     您好,我是哈尔滨的一位小学老师,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开展观课议课活动。

     说实话,观课议课我们这两年也在听也在看,可是总觉得和听课评课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这个假期我认真阅读了您的《怎样观课议课》一书,很有启发。我理解的观课议课其实它最大的改变是:从观察学生学的角度来思考教师教的行为,所以观者要用心;而对上课的人来说,因为大家来帮他解决问题,所以也会乐于接受。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在我们要进行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们感到最大的问题还是主题的确定,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班级的情况各不相同,应该以个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题。可是我们搞组内的教研活动,自己的问题对别人也许不是问题,那么作为一个小组来说,我们怎样能统一起来呢,如果面面俱到,那不是又和原来的评课没什么区别?

   另外,我们搞观课议课的目的,是帮助老师研究自己的教学,改善自己的课堂。那么在观课时,是不是应该还是要注重整堂课的质量,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再围绕着教者的主题来进行议课,那样是不是又好像在下结论?

   真是不好意思,因为刚开始做,希望能够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所以很希望您的指导。

   不胜感激!!!

                                                                    谢老师

                                         2010-3-5

我的回复:

谢老师好:

谢谢信任。

第一个问题,你理解的观课议课很有道理,就是要以学论教,就是要立足改进效果,使参与者能看到效果,从而更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些想法,那就是议课不是仅仅关注行为,要讨论行动背后的动机和假设:“为什么我没有这样教”“为什么会想到这样教”……另外是要讨论行动的效果,对于行动的效果,不仅要讨论现有行为导致的效果,而且要发挥教学想象力和创造性,设想更多的可能的教学行动和教学效果。概括起来,议课的任务一是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的关系和联系,帮助参与者获得有效教学的经验;二是探讨和发现更多的教学可能,为创新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个问题,关于观课议课的主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想在课堂上想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大家发展意识强。因为大家都有问题,所以观课议课前,最好进行一次主题协商。如果对某一主题,有老师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经验,那就可以请他说一说自己的做法,让授课老师参照这些教师的经验设计和改进,使即将展开的教学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然后让大家一起看一看,研究研究。也可以请有经验的老师自己上一上,其他老师来观察和研究一下,向这位老师讨教一番。还有,作为参与者,我们需要意识到,今天来研究你的问题,尽管看起来只在针对你,但我是参与者,我发言是整理,我批评你的做法也对我是提高,总会有发展的;何况下一次我要上课,其他老师要来观课,对我又是帮助。总之,认真和真心参与了,就不吃亏的。

第三个问题。我很赞成你的观察和思考:先“注重整堂课的质量,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再围绕着教者的主题”,这容易回到道路上。我是不太主张首先对整节课的质量讨论的。这倒不是我不重视整个质量(目前,我在推进的理想课堂就是为了整体的课堂质量),而是整体的质量是由课堂上的环节决定的,有的环节有质量,有的环节没有质量,解决好没有质量的环节也就有利于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我始终认为,与其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不如讨论这些环节使如何取得成功的,由此帮助大家理解和追求成功;与其在“是否有质量”上花精力,不如讨论为什么没有质量,怎样才能更有质量。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在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事例的真实感受和具体事实本身。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自己朴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认为,“这节课很成功”就是抽象的话语,不如以“我注意到……”的事实和现象讨论来得有效。

观课议课讨论的对象就不是课,而是课堂上生动而丰富的事实和现象。你可以想一想是否更好?

对于提问,你不要客气。我常说我们同在共行,祝你们在观课议课中有新的创造!

问大家好!

                                       陈大伟

2010-3-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4
做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陈大伟



很多学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流程大致如下:教研组长通知大家听课;听课结束,上课教师说课;老师们各自发表一通意见评课;时间差不多了,教研组长就再叫某老师下一次上课。

如果我们向参与者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一般会有这样的对话:

问:活动之前知道要讨论和研究什么问题吗?

答:不知道。

问:参与的教师进教室之前有自己的准备和期望吗?

答:没有。

问:进入课堂有没有想过重点观察什么,并在听课时进了行重点观察和研究?

答:没有。

问:那交流的时候说什么?

答: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会那么认真?

……

这是很多学校听课-评课中的常态。观课议课试图做出的改进是什么呢?

2009年12月,在成都市红牌楼小学做《花脸》观课议课,我们的课前准备包括:首先调查语文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确定了“怎样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主题,然后组织了深度参与活动的5位老师[1]对观课议课主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方向的分解:(1)在什么样的教学背景下(教材的特征、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更适合采用自主学习的策略?(2)如何对学生在兴趣、任务和方法方面给予有效指导?(3)观察和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和成效(特别是那些有困难的学生)。(4)如何组织自主学习的成果交流?另外,我们还对参与教师提出了“根据活动主题和方向,研究教材,挖掘和整理自身的经验,搜集外界相关经验和信息”的准备要求。

预先做这些准备,目的在于使教研活动在面向学生之外,还要面向作为参与者的教师,让观课议课成为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为什么需要有主题呢?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提出了在“伟大事物”周围形成真正的共同体,通过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并尝试去理解它们,使共同体成员成为求知者、教师和学习者的主张。观课议课的团队是一个共同体,需要一个“伟大事物”来凝聚。观课议课是参与者围绕一个主题互动和“共舞”,在互动和“共舞”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围绕主题对话和交流,以获得对主题的理解,这就是观课议课活动的“教研目标”。

主题从何而来?

有一位老师上《落花生》,确定的主题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上课结束后,我问参与老师:“这是不是你们在教这篇文章最困难的问题?”他们都摇摇头:“我最困难的是如何处理理解作者原意,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进行个性化阅读之间的矛盾。”“我的困难是让学生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我和他们开玩笑:“你们太大公无私了,明明自己有这么多困难,而且时间又很宝贵,但你们却不去解决自己的困难和问题,而把时间花在别人的问题上。你们为什么不学会自私一点,把自己的问题作为观课议课的主题?”问题即主题,困难即主题,这是寻找主题的一种思路。从问题中发现主题需要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

在一次观课议课活动中,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 刘朝升老师这样思考他的观课议课主题:“我对思维导图有一些研究,我很希望把思维导图引进课堂,这一节课我将在这个方面做出尝试,我希望大家观察和研究思维导图怎样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这是有超越了,有创新了,请大家看一看,研究研究。从创新和超越处提出主题,这是第二个来源。

如何做主题协商?

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做观课议课的时候,参与教师都有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很强的问题意识,都希望研究和解决自己思考的问题:有的希望研究“低段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和方法”,有的希望解决“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识字兴趣,培养孩子自主识字能力”,而有的则说:“‘看拼音-读课文-识字’这种类型的教材是第一次教,希望讨论使用这类教材的合理方法。”意见不一致,这就需要协商。首先,时间有限,一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次,协商是对参与者的尊重,可以使大家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再次,协商强化了责任,意味着参与者需要对自己答应的事情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协商时,我们主张优先满足做课教师的愿望。

如何做主题分解?

为了使活动有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方向,我们主张对主题进行方向分解。上例的《花脸》观课议课活动,我们从自主学习的选材、自主学习的准备、自主学习的行为、自主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向分解,这是从过程的角度做出的主题分解。在一次主题为“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情”的活动中,我们从“诗中蕴涵了哪些情感?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情感是什么?可以落实在哪些文字和段落上”、“围绕体会诗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体会诗情的过程、状态和收获”,这是从教材、教法、教学效果提出的分解框架。

主题预设和生成并行不悖

因为教学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而每一观课者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教学需求又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观课时生成新的主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我们鼓励参与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研究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议课时,可以先对预先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预定的主题讨论结束后,再讨论课堂上生成的有讨论价值的主题。如果讨论的时间不够,生成的问题可以成为下一次活动预定的主题。





[1] 注:其中1位是做课教师,4位是观课议课教师。我们建议深度参与的教师以4—6人为宜:人数太少信息来源不充分;人数太多则会分散参与责任,且参与者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深度对话。另外,观课议课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每次4—6人,大家轮着深入参与,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6
关于“同课异构”的通信

来信:

陈教授:

      您好!

      我是陕西一个小县城的小学语文老师。去年5月有幸在西安临潼听过您的一次讲座,感触颇深。回来后喜欢拜读您博客上的文章,对“因为真实所以精彩”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从您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教师也会幸福。谢谢!

      这里我主要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们市要举行一个“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学联谊会,学校要我出一节研讨课,您是专家,我想请您谈谈您对“同课异构”的理解,这个主题会影响我的备课吗?  很抱歉打扰您了!诚祝幸福安康!

                                                                                                   一米阳光

                                                                                                 2010.4.9

复信:

一米阳光:

您好!

很高兴参与关于“同课异构”的谈论。

同课异构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如果存在比较和比赛之心,我更主张一个人上就行了,几个人上,也就可能伤了几个人。

如果基于研究和讨论,我是赞成同课异构的。首先,我们需要承认教学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学研究就是为了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条件,可能性增加意味着教师自由选择空间的扩大,可能性扩大了,意味着参与教师根据自己实际需要的进行选择和创造就有了更大的空间。其次,同课异构意味着鼓励创新,鼓励执教者尝试新的教学实践。鼓励创新的活动有可能开辟一条教学改革的实现道路。

如何在“同课”中“异”呢?布鲁纳曾经说:“用我们的思想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不妨跳出现有的框子,在确定对学生发展有利的状态下尝试新的教法(这是所有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道德要求,“根据现有认识,我自信,我的改变对学生是无伤害的,是更有价值的”,如果你内心能肯定这一点,你就可以大胆地尝试改革和创造)。另外,同课异构时不要想着要得一个好的评价,不要想到大家就会表扬,跳出常规总会有一些老师不适应。总起来说,异构还是出新为好,不怕批评为好。大家都一种样式,也就没有异构的意义了。

如何组织和实施同课异构呢?首先,参与者需要明确参与同课异构,目的在于以研究的态度讨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讨论一种新的教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不要存有评比之心,而是细心探究不同教法的设计追求、实施途径和方法、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也就是要采取议课的方式。同课异构犹如加工鸡蛋,常用的方法犹如煮鸡蛋,现在异构,有的拿出的是煎鸡蛋,有的拿出的是蒸鸡蛋……。我们不能说一定是煎鸡蛋好,也不能说一定要蒸鸡蛋才好,一比较就伤人了,而且煎鸡蛋就未必比蒸鸡蛋好,同样,蒸鸡蛋也未必比煎鸡蛋好。我们的任务在于发现什么时候可以蒸,什么时候可以煎,如何蒸,如何煎……,然后自己回去根据需要选择。其次,一定要先听授课教师的设想,好好理解授课教师的选择和追求,不要主观臆断,把授课教师的教学纳入自己熟悉的框架中讨论。也就是先要把自己的教法丢开,这样才可能鼓励和支持教学创造,达到同课异构的目的。

未必有用,你自己再想一想,和同伴一起交流交流,有了好的想法可以给我说一说。

祝成功!祝进步!

                                     陈大伟匆匆于上海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7
如何做观课前的说明

陈大伟

为什么上课前要做观课说明

有这样一个故事:

路边有一位果农,提着一篮葡萄邀请路人品尝。(读者朋友,你可以想一想:你会吃他的葡萄吗?)

在某一个时段里,果农热情地邀请了三个过路人,三个人都疑惑地摇摇头走了。为什么不吃果农的葡萄呢?第一位官员想的是“他请我吃葡萄,是不是要请我办什么事情?我不吃葡萄,可以少惹麻烦”,第二位琴师说“我看他的样子比较笨,教这样的人肯定费劲,不吃为好”,当问到第三位时,这位美女冷笑着说“几颗葡萄就想打我的主意,门儿都没有”。而果农的想法却是“今年风调雨顺,葡萄大丰收了,我心里真高兴,我要把葡萄给大家吃,感谢老天爷的恩赐,同时也让大家分享我的成功和快乐”。(读者朋友,现在你再想一想:当你知道果农的动机和心愿的时候,你会吃他的葡萄吗?)

曾经和很多老师交流,我发现大多数老师听完故事,由开始的摇头变成了点头。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就在于我们对果农的动机和行为有了了解。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从自身的角度(官员、琴师、美女)去看别人、理解别人,就可能误解他人。我们可以把做课教师看成果农,把他贡献的课看成他提供的葡萄,我们需要问自己:你了解了他的追求和想法了吗?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我们不了解,或者说不完全了解。在课前听取观课说明就是一种了解的途径和方式。

课前说明说什么

观课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相区别:平常的说课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一般来说,课前的观课说明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说教学背景。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老师并不清楚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背景,有时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他们却提出了在第一课时完成的要求;而执教者第一课时已经做过的事,他们却责备上课教师在第二课时为什么不做。面对他们的批评,做课教师还只能以“虚心接受批评”的样子受着。介绍教学背景,目的在于增进观课者对课堂基本情况的了解,增进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这可以避免参与者在不知道教学背景和全局的情况下信口开河。所介绍的教学背景可以包括先前的学习预备,班级的学生状况,某些特殊的学生,课题的目标任务与分解等。

二是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改变和创新。我曾经上过一次《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认为这一课教学最为困难的是,如何理解作者一再强调小女孩死时“嘴上带着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因为把它理解成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贫富不均不符合作者的宗教理想;而用“与上帝同在是一种幸福”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我想到的解释是:对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善良的安徒生不忍心让她死得遗憾、死得痛苦。死的幻景是安徒生的安排,表现出了对死亡的终极关怀。我上这一节课就想讨论这样的问题:“这样处理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课前我没有说课,大家并不知道我想研究和讨论这一问题,评课时面面俱到地进行着表扬和批评。听着大家的意见和批评,我突然意识到公开课是如何被“逼良为娼”的:如果教学追求没有预先说明的机会,做课教师的选择只能先求稳,采用迎合多数人习惯的教法,而且要预先做尽各种功夫——多次试讲、反复锤炼、做好包装,一个素面朝天的“良家妇女”就这样成了一个“涂脂抹粉、迎合他人的娼妇”,这不应该是平常教学研究的应有追求。

说教学创新,可以说教学内容的新理解和新处理,可以说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可以说教学工具的新创造和新变革,等等。我们认为,尝试变革教学、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实践意味着教学创新。

对于做课教师的大胆尝试,我们建议,其他参与者不要先入为主,带着约定俗成的筐子主观臆断,而是先接纳、先倾听,以审视和研究态度去认识和理解一个新的世界。这不仅是对授课教师的尊重,而且有利于改变现有的不尽合理的课堂教学面貌。

三是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比如对观察对象的提示:“我班上有某某某几位同学,上课老不能集中精力,也不知道他们上课在干什么。我上课要照顾全班同学,不能过多分心观察和研究他们。我请你们在观课议课中悄悄观察和研究他们,看一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然后帮我想一想办法。”议课时,不要什么都说,就说这几个同学的情况。诸如此类的互助,这是我们期望的一种教研常态。

在做课老师做观课说明时,其他老师可以询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但一般情况下,我们主张:在做课老师试图教学创新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否定,可以想一想创新的积极意义,等观课以后再共同讨论。

不要当着学生的面做课前说明

我们建议,无论是观课主题的产生、分解,还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说明,都要在学生不在场的时候进行。一方面,就像玩魔术,不能在魔术之前把秘密说出来,教学不是玩魔术,但也最好不要当着学生把“我将怎么教”,“期望在学生中引起什么样的反应”一股脑儿说出来,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不当着学生说,还可以避免学生因此有意做出的某些特别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始终是课堂中的主人,他们需要被尊重,所有的教研都要避免把学生当成“道具”。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7
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

陈大伟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课堂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与常见的“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优点……”(提供教学结论)和“我建议做这样的改进……”(提供教学建议)的话语方式不同,在观课议课中,我们提倡参与者首先提供自己在课堂上观察到的的事实和现象“在课堂上,我发现……”,“在课堂上,我注意到……”,然后参与者再围绕这些事实和现象,展开对话和讨论,商量可能的教学出路和办法。

这样,观课议课的重点在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需要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展开。

为什么要首先定位于提供课堂教学信息呢?

第一、它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研究的利害关系。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开课时有人进教室来观察和研究,就难免对上课教师造成一种紧张,有时甚至会带来一些伤害。也就是说,都会形成一种利害关系。福建漳州的王木春老师曾经这样说:“作为一线教师,一学期之中,开课与评课,总是免不了的事。无论开课,还是评课,在我看来,都是件危险的游戏。”为什么危险?因为课不仅仅是课,它是开课教师的心血,课里有开课教师的梦想和期望,课被评判意味着心血被评判,理想、信念、追求被评判,日常教学生活被评判。

实践中,我们有通过评课而评人的,比如在评选特级教师时,可能有一个考评组进教室听课评课,由此判定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能力、水平方面是否有当特级教师的资格。也有直接评价课的,比如日常教研活动中,我们会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这是一节失败了的课”,或者“这一节课成功之处有这样几点,失败之处有这样两点”。相对而言,我们认为,基于评人的做课具有高厉害的厉害关系,基于评价课的厉害关系次之。

进一步降低教学研究活动利害关系的方式把不对课做鉴定,而是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探讨原因,展开教学想象力,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这样,讨论的对象就不再是课,而是课堂上生动而丰富的事实和现象。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在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事例的真实感受和具体事实本身。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自己朴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坚信,只有降低了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厉害关系,教师才更容易以更本真的方式献课,讨论课时,大家才更容易推心置腹,畅所欲言。

第二、它是由教学行为的情境性特征决定的。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说:“规范的不可置疑性永远是情境性的。”与其他很多仅仅在教育理论上卓有建树的专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长期而深入的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从对教育实践有深刻理解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中,我们知道,在研究课堂教学时,“情况”和“情境”具有先在性和优先性,脱离了具体的“情况”和“情境”,你的关于如何教学的意见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成为“无用”或者“荒谬”的废话。

这样,有效的意见就需要基于具体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事实和现象,在充分理解分析事实和现象以后,再谨慎和审慎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以防止“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 (帕尔默)。

如何收集和利用课堂教学信息呢?

首先,课堂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关注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效果是观课议课实施“以学论教”、致力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基于收集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信息的需要,我们要求观课议课活动的参与者一定要尽可能坐在学生身边去,和学生建立理解信任关系,充分读懂他们的学习活动——“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佐藤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效果作为引起继续讨论的基础。我们甚至愿意武断地建议:如果你没有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真实信息和一定理解,请你在提出课堂教学的建议时免开尊口。

其次,观课中要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育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观课议课中的案例教学包括两个部分:“观”是选取、组织有讨论价值的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讨论。

我们认为,案例主要有两个要素:(1)发生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典型的真实事例;(2)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教学案例就是蕴涵着需要讨论、值得讨论的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好的教学案例应该:(1)对事例的描述具体独特,有过程,有变化,有始有终,情节完整;(2)问题具有典型性,有讨论意义,问题的解决思路开放,有研究和讨论的价值。

笔者曾经观察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老师的导入是:“中期以后,我们要召开家长会,每位家长要坐在自己子女的座位上。想一想:你回去怎么给家长说清楚你在教室里坐在什么位置?然后让家长能很快找到你的座位?”第一个学生就说:“我给妈妈说,我是从前门进来的第1组的第4个”。老师很高兴,但老师关注了“第1组”和“第4个”并板书,“从前门进来”的意义和价值老师没有意识到。后面的教学有了麻烦:在讲(3.2)这一数对的意义时,老师说“3”是代表横向的数字(方格),“2”是代表纵向的数字(方格),学生纠缠“为什么不可以‘3’是代表纵向的数字(方格),‘2’是代表横向的数字(方格)”。老师解释这是规定的。学生又问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不那样规定?老师解释了一阵,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们,他们对这样的解释很不满意。

要把课堂上的教学事实和现象构造成教学案例,一是需要把复杂多样的课堂信息整合成教学故事,比如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完整,注意重点细节的凸显和无关细节的删减,等等。二是要使故事具有讨论价值,从教学故事到教学案例,需要从“用句号结束”到“用问号引起讨论和对话”。在上述故事中,就不能简单地说:“你这里没有处理好‘从前门进来’这个和妈妈的约定。”如果这样说,故事就封闭了,就只是下结论的评课了。

再次,议课要围绕课堂事实和现象展开讨论。我们说,议课是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对于案例讨论,我们建议的流程是:(1)由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讨论建立在真实的课堂现象和事实的基础上;(2)听取授课教师对相关问题的构想,和对相关困惑的理解;(3)听取案例提供者和其他参与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见解;(4)围绕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后议课中,我们围绕“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坐标确定位置的约定俗成性”、“学生对妈妈说的‘从前面进来’有什么意义”两个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再对话和讨论中相互理解,共同探讨了改进教学的思路和出路。

大家最后意识到:“从前门进来”提出了确定位置的起点,只有明确了起点,后面的数字才有意义。找座位是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需要两者共同约定。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需要起点,它是地图方位确定、航海航空位置确定等活动的基础。因为涉及面广,就不能随意变化,它必须约定俗成、相对稳定。在确定位置的(3.2)数对中,3是代表横向的数字,2是代表纵向的数字,这也是很早以前的国际约定,在没有新约定之前,我们只需要接受它,并通过它进行寻找位置的沟通和交流。

意识到学生答案的意义后,我们讨论了新的可能的教学思路,那就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答案提出这样的问题组织大家讨论:

为什么要说“从前门进来”?有什么意义?

“第1 组”是指什么,如果不说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4个”起什么作用,如果不明确又会出现什么问题?

从“从前门进来的第1组的第4个”可以怎么写?数对(1.4)与“从前门进来的第1组的第4个”比较,有什么区别和意义?由此解释数学转化和简化的思想。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19
观课中的教学洞察力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在听课时,您都在干什么?听课本身让您觉得累吗?”

如果您的回答是:“我很累。”那我要恭喜您:“答对了,我要向您表示尊重,您是一个珍惜时间,并对自己的教学生命质量负责任的老师。”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课堂上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老师只是在开课前的一两分钟累,他们要填写诸如“某年某月某日听某某某在某班上某课”的信息;下课前的四五分钟也比较累,因为要写诸如“两条优点或建议”、“两个改进的地方”的意见;课中,他们会拿出备课本匆匆备课,会抓紧时间批改作业,还有的会肆无忌惮地交流“你这件衣服好看,多少钱一件?”“我穿这样的颜色,好看还是不好看?”……

我们认为,这只是为了应付听课要求和检查的方法,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

作为观课议课的参与者,我们进教室去干什么?有些朋友的想法可能是“我去帮助上课教师”。观课议课希望参与者改变这种想法,首先要定位于自助,对自己负责,使自己有收获,然后才是对别人的帮助。这样就转换了视角:观课不是千方百计地发现别人的优点、批评别人的问题,而是把自己投放进去,千方百计地寻找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无论是自助还是帮助,它都需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而是在观课议课过程中积极而有效地观察和思考。

什么是“观”,宋代哲学家邵雍在《观物篇》中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体物之情;以理观物察物之性。真正的“观”就不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而且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佐藤学说:“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读懂课堂的观课需要发挥观课教师的教学洞察力。

洞察教与学之间的因果关系

曾经观察一位老师上数学,在教学进行到35分钟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题目,然后说:“下面我找一位这节课还没有举过手、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做这个题。”当他叫到第一位同学的时候,这位同学说:“我是发过言的。”老师叫了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也不买帐:“我也发过言的。”老师这次只好叫一位已经多次发言的同学。课后交流,我问这位老师:“你怎么看待学生申辩‘我是发过言’这种现象?”这位老师说:“今天的班不是我教的班,他们今天不配合我。”

是学生不配合老师的教学吗?我以为不是。出现这种现象是老师的教的行为出了问题。你想,都过去35分钟了,叫起来的同学还“没有举过手,没有发过言”,他会怎么想?会不会被其他人看成笨蛋?或者看成不配合老师的学生?不然你为什么不能举手发言?或者你不笨,那你为什么配合老师教学,积极举手回答老师问题?……我以为,学生的申辩不是不配合老师,而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

洞察教与学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自己能学到真正有实际效用的教学行为。也就是说,学一个行为一定要先看效果,没有积极效果的行为可能是无效行为,也可能是垃圾行为。我们不要辛辛苦苦地捡了垃圾。

洞察执教者行为背后的依据和假设

不仅要洞察行为效果和行为的关系,而且要洞察行为背后的思路和追求。

有一个成语是“东施效颦”,说的是西施的邻居东施,是一个丑女,但她向往美好,很想赢得西施那样的回头率,于是注意观察西施。有一次,她注意到了西施捧心蹙眉的娇态,觉得很好看,就学了过来,但她捧心蹙眉走路的样子把邻居吓得不敢出来,留下了笑话。

东施为什么会贻笑大方?是她看见西施皱眉头的样子美,但却不知道西施的样子为什么美。课堂观察和学习中有没有这种东施效颦的现象?我认为是有的,具体表现就在于只看教的行为很好,却不想别人为什么这样教,别人是如何思考和决策的。

避免东施效颦的方法是什么?是在观课时发挥教学的洞察力,读懂执教者的理想和追求,读懂教学行为的背景和依据。“他为什么这样教呢?”“他是怎么想的?”……只有读懂背后的东西了,才可能“化”成自己的东西,自己实践起来才可能形神兼备。

观课议课联系图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事实上,有了“手伸进火里”的行动和“手被火烫伤”的结果,小孩并没有获得经验。经验是什么呢?是认识“手伸进火里”的行动和行动结果——“手被火烫伤”的关系,是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并用获得的联系指导未来的行动。没有建立联系的过程也就无法真正获得经验。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建构了改进课堂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观课议课联系图(无法上传,此处略)。

可以说,发挥教学洞察力就是洞察“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联系的过程。有如担担子,抓住的扁担(观察的)是教的行为,但两边系着绳子,挂着两个筐,两边绳子一是教学设计,一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和建立了这样的联系,意味着我们的洞察力得到了发挥,改进教学和实现自身发展有了基础。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1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1]

陈大伟[2]

[摘  要]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是指观课议课设计、组织和实施者在观课议课活动中理解和认同的价值追求。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生活改善的实践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关键词]观课议课;促进思想;教育假设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是指观课议课设计、组织和实施者在观课议课活动中理解和认同的价值追求。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生活改善的实践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一、生活改善的实践观

在2004年11期的《人民教育》上,曾经针对“评课究竟谁说了算”的问题,组织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的讨论。“谁”的问题涉及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主体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提出“谁”的问题,反应了在课堂教学研究和讨论中建立平等对话关系的诉求。笔者认为,“谁”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算”的问题,“算”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问题;评课中的“算”主要看评课中所表达的意见、所下的结论是否真实、合理和科学,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问题;尽管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很重要,但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和讨论,解决的问题终究是教学实践中的行动改善问题。人的行动是生命的行为,是生活意义的表达,寄托着梦想和追求;行为改善意味着对现有生命活动的否定和超越,意味着对未来生活意义的重新理解和规划,行为改善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改善。在生活改善中,不仅涉及“为什么这样做”的认识问题,“如何做”的技术问题,而且有“这种改变我是否需要”、“改变对我有什么好处”等价值判断和情感意愿问题。

影响课堂教学讨论和研究有效性主要有这几个要素:首先是“说”的影响,说的东西对生活改善有没有作用,以及是否采用了别人愿意听的方式说,都会影响说的效果。其次是受“听”的影响,“对它的倾听首先取决于它是否合意,而不是因为它不许怀疑。”[1]参与者爱不爱听、想不想听、以及如何听将影响听的效果。第三是“用”的问题,“意见是否有用?”“是否能用?”……对意见的评估和对得失的算计,决定了参与者是否采用他人的意见。在这三个要素中,“说”是前提,“听”是中介,“用”是目标和核心。从提高“听”和“用”效益的角度,观课议课主张改变“说”的方式——不再只是下结论的“评”,而是用引起讨论和对话的“议”。议课需要以有效的观课为基础和前提,真正的“观”就不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而且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2]这样,观课议课建立了“观”——“议”——“听”——“用”的联结,有效观课议课需要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定位于面向实践,就需要认清教师工作实践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3]学生的丰富、微妙、多样、多面的个性,以及成熟过程中的易变性和反复性,使得教育活动中“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4]。在复杂的课堂教学实践面前,参与者需要一种“我未必了解别人”、“我未必正确”、“即使我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因为未必了解情况,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因为自己未必正确,自己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规定和把握教学活动,所以对话和交流时就不能强加和压制,而是需要民主和平等。因为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所以需要接纳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

生活问题是自我选择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具有为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未来课堂教学的选择和实践权利终究在教师自己身上,他人无法对教师的教学真正做主。另一方面,每一个做教师的“我”都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都有责任追求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生活,在不断改进教学的实践中改善“我”的生活,改变“我”的人生。



[1] 成都大学2009校基金项目

[2]陈大伟(1963),男,四川中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

[1]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导论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55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20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5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2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1]

陈大伟

二、成长创造的幸福观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5]改善生活是为了让生活更幸福,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的。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幸福生活,我们具有如下理想和想象:课前有期望,老师因为对自己的教学创造充满信心而盼望上课的铃声响起来,老师盼望着走进教室;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得心应手并富有创造性地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或超出期望的愉悦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的实现和发展审美,对教学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审美。“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由人所创造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生活。所有幸福都来自创造性生活,重复性活动只是生存。”[6]归结起来,我们认为,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图一)。




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本身,我们认为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有创造和改变的意愿;二是有进行创造的可供选择的自由空间;三是有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能清晰地预测行为的效果,有控制和影响教学事件变化的能力,以及有能力承担相应改变带来的后果。

创造需要可供选择的创造空间,选择空间的扩大需要解放。观课议课致力建设解放教师的观课议课文化。这种解放既有从自身过去经验中的解放,又有从专家权威话语中的解放,还有从现有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解放。解放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在理性的审视和批判基础上发现新的可能,扩大可供选择的创造空间。

“我们将事物发展变化中面临的各种可能性集合称为这个事物的可能性空间。”[7]发现更多的可能生活意味着生活可能性的拓展,可能性的拓展使自由选择有了可能。“真正能够保护一个人的自由的不是权利而是权力。权力是权利的实现方式,是权利的完成状态,如果不能实现为权力,权利就是没有完成的目标。”[8]“拥有多种可能的生活便成为获得幸福的主要途径。”[9]在可能生活的空间里创造性地选择,是人将自由选择由权利转化为权力的一种方式。这种转化,是人的生活能力的发挥,是人的自由创造和超越。在创造和超越中,人创造了故事,重新书写了历史,实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对这种创造和超越生活的满意审视,将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感受——“人在自由状态下追求的满意生活就是幸福。”[10]

在观课议课中,我们把献课老师做出的课看成教学的一种现实生活,作为未来的可能生活的一种,观课议课要讨论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对未来课堂教学生活的启示作用。但现实的教学生活并非唯一的可能生活,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为教学创造提供空间,使参与者能自由地选择和创造。

创造需要能力。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提高创造能力不仅是教师适应教育生活的道德责任,而且是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的必由之路。“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11]成长是自我的创造和超越,成长本身蕴含了幸福,成长同时创造着幸福。



[1] 成都大学2009校基金项目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73—374

[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导论

[7]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

[8]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6

[9]郭军.为现实创造可能.全球教育展望[J].2009(1):80

[1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4

[1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4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3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1]

陈大伟

三、促进思想的发展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人因思而变,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思想。与评课多用句号比较,议课主张多用问号。我们认为,误会往往因为缺乏沟通,而很多冲突的发生是因为缺乏理解;对话中的表达是一种实现和创造,而倾听则是一种接纳和关怀。问号表达了愿意倾听的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彼此的关爱和谋求理解。另一方面,问号又促进思想,引起探索和发现,有助于让思想成为行动,让思想不断发展。

思想有用作名词与用作动词的区别。在思想作为名词的时候,思想成为被接受和消费的对象。“我思故我在”,失去思想的行动以后,聆听者主动地放弃了自我,言说者的意见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质疑和修正。观课议课用问号把思想激活到动词状态,面对问号,需要“我思”。“我思”的意义不仅因为“我”是独特而独立的存在,他人不能取代“我”来为“我”思考;而且因为“我的教学”需要“我”来执行,对“我自己”负责需要“我思”;同时,教学具有复杂的变化性,此时之思不能保证对未来教学实际有效,发展变化的教学实践需要“我”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思考。

观课议课促进教师思想,一是要尊重教师思想的权利,为参与者的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留下空间;二是要以参与者的思想过程谋求和实现议课的质量和效益,在彼此理性争辩中思考和谋求合理而有效的教学;同时,要培养教师思想的责任,促进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理解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更容易发现通往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并致力为光明而美好的学生前途承担责任。这是一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生活的内在道路。

观课议课质量源于有效思想。从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中,我们认为,成长中的思想有“获得经验之思”和“反思经验之思”。

杜威曾经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12]也就是说,仅仅有“手伸进火里”的行动和“手被火烫伤”的结果,还算不上经验;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行动和结果的联系,并因此指导未来的行动,这才算获得了经验。观课议课的过程,是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联系,认识其间关系的过程。它以外显的、可以观察的教学行为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对话,讨论教学设计、教育假设、教学效果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参与者更新教育观念、思考教学新设计、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整体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像担担子,抓住的扁担是教的行为,但两边系着绳子,挂着筐,一边的绳子是教学设计,另一边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假设,另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参与者获得和改造有效教学的经验。


经验是重要的,但经验需要反思。波斯纳(G.J.Posner,1989)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反思经验之思”的对象指向经验。“反思要对经验进行批判性的、多种的、公开的考查:将我们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联系起来,构建一种过去、现在、未来的经验都联系起来的网络。反思退后一步从其他联系与方案的角度来考查过去的经验,它是对所采取的行为的重新构建;它是对得到的意义的重新考查。‘思维’,杜威说‘是改造经验的方法’;它是对经验予以反思的方法;它是人类独有的活动,是我们进一步采取行动是惟一可以依靠的指导。”[13]“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识,才能具有逻辑的使用价值。”[14]在“反思之思”中,经验者对经验的依据、经验的过程、经验的结论进行深入的、持续的、批判性地审视,从而超越原有经验可能的狭隘、浮浅和错误,获得相对更合理更有效的经验。促进反思需要其它经验的引发和刺激,实现经验的改造和超越需要其它经验的映照和比较。正如杜威所说:“转变性经验只有通过人们一起以批评性的但是却是合作的方式分享洞察和思想才能获得。”[15]议课中的平等对话是他人经验的参与,在彼此“和而不同”的对话中,参与者进行“反思经验之思”,实现原有经验的改造和提升。

经验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是已经完成的课堂教学。“现在”是此刻的思考,在思考中利用过去的课堂教学和经验去获得新经验,或者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改造。“未来”是用新获得的,或者被改造的经验去规划和设计未来的行动,经验的目的在于改造未来的实践(图三)。



[1] 成都大学2009校基金项目

[1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3

[13]转引自[美]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2

[14]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3

[15]转引自[美]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3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1

[17]乔治.奥尼尔.成熟的魅力[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79

[18] 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51

[19]维特根斯坦.文化的价值[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4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1]

陈大伟

在过去、现在、未来的连接中,教育假设至关重要。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16]乔治.奥尼尔认为:“‘假设情况’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我们自身及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看法,是我们假定或认为真实的东西,也是我们凭借独一无二的直觉能理解的事实。”[17]人生活在对世界的“假设”中,我们总是基于假设而行动。教育假设可以看成是教师的个人的教育实践知识,用“假设”来表达,意味着个人性实践知识需要不断发展,需要验证和研究。一方面,假设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性,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内心的教育假设进行教育决策和采取教育行动;另一方面,假设具有待研究性,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没有封闭性,它需要实践和验证,因此它又具有动态的发展性,S.拉塞克和G.维迪努曾经指出:“教育问题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它容不得半点简单化和僵化。”[18]教育需要一种发展性的概念。

“每天早晨,你必须重新掀开废弃的碎砖石,触摸到翠绿的、生机盎然的种子。一个新词就像一粒播下的种子。”[19]教育假设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教师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的内涵。我们认为,随时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地表达教育假设的教师,是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对教育有过研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如果一个教师将基于某些假设的教学设计用于实践,能证明假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教学之前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不断提升假设水平的教师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其教师生活是一种研究性的生活。可以说,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并鼓励教师用更合理有效的教育假设改造自身的教育实践。在具体策略上,观课议课不是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用问号直抵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假设,使教育假设公开、明晰,并使其在议课的对话中得以修正和改善。



[1] 成都大学2009校基金项目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1

[17]乔治.奥尼尔.成熟的魅力[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79

[18] 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51

[19]维特根斯坦.文化的价值[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4
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1]

陈大伟

四、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似可把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如下的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intellectual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practical-reflectiv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20]。

生态取向的学者认为,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在其实践中也大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但是,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得更多,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和风格,它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是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观课议课既依赖学校的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又发展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致力建设相互滋养和润泽、共同发展和成长的校园生态。在这样生态环境中,教师不仅育学生,而且育自己、育同事;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是教师共同成长、不断创造的家园。

相互滋养需要彼此开放。教学的改革“最为重要并且是中心的课题,是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作为专家的教师们之间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形成,学校的改革就一日不能成功。而这种同事关系只有在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只要有一个教师封闭着教室的大门,那么,想从内部进行学校改革就是不可能的”。[21]开放需要打破“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同样的,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22]这种“互不干涉”私下默契的外壳,需要融化教师之间彼此封闭而又自以为是的习惯的坚冰,走出孤独,走出自我,向对方开放和敞开,“让我们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前行。”[23]

成长需要滋养,观课议课需要参与者用自己的心胸滋养异己的意见,鼓励支持创造;用自己的见识和经验开阔他人视野,滋养他人的成长。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4]在一个长期共处并充满合作的同事关系中,他人的发展终将促进自己的发展,自己也将从他人的发展中受益。这样,促进他人发展也就在促进自身发展,助人者得助,助人者自助,滋养获得滋养,润泽获得润泽。



[1] 成都大学2009校基金项目

[2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

[21]佐藤学,李季湄.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62

[22]佐藤学,李季湄.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63

[23]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序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5
“观课议课”成为《人民教育》报道的“最有影响力事件”之一
\今年第9期的《人民教育》回顾了“《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和人物”,在“最有影响力”的33个事件中,我院陈大伟副教授提出的“观课议课”占有一席。《人民教育》对此这样述评:

2006年第7期《人民教育》发表看似平常的两篇文章《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作者:陈大伟,引者注)、《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对话者为陈大伟副教授和《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老师,引者注),结果,“观课议课”一词在短短几年迅速在全国走红,并被学校广泛接纳。原来,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特别是用心灵感悟课堂;“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它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权威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推进观课议课的研究和实践,近年来,陈大伟副教授先后出版《怎样观课议课》(2006.四川教育出版社)、《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2009.开明出版社)、《有效观课议课》(2010.天津教育出版社)三本专著,出版《有效观课议课》讲座光碟10课时(2010.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在《中国教师报》“陈大伟专栏”中刊出“观课议课研究故事”系列,在《教师月刊》开辟“观课议课”专栏,在《小学语文教师》开辟“大伟观课”专栏,共有数十篇观课议课论文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四川教育》、《江西教育》、《福建教育》、《教育时报》等刊物发表;陈大伟副教授先后三次主持召开全国观课议课研讨会(2007.成都,2008.西安,2009.郑州)。目前,全国已有数百万中小学教师开始思考和实践“观课议课”。

陈大伟副教授的论文《走向有效的观课议课》(《人民教育》2007第23期)获成都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他主持研究的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2009XJR19)日前已经完成成果验收。

来源: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院新闻”(http://sfxy.cdu.edu.cn/sfxy/disp ... D=4&NEWSID=443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6
从“评”到“议”,更加有利

昨天上午从乐山回到成都,午饭后,成都市武侯区机投小学的朋友接我到他们学校。机投小学的汪校长我已经认识十年,前不久他给我打电话,说学校每年有一个高级研讨会,学校中层、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性质主要是务虚。他给我说,你可以讲我看到的理想课堂,自由交流不受限制,40分钟,然后和老师对话。和老师们对话时我最盼望的,我等待这次交流。

下午,先是学校的年级备课组展示,老师们致力发现同事的美,发现身边的美,这是一种有益的活动。我从2点40开始,卡着时间,3点20结束。接着是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王小刚主任交流有效教学。最后是《新教育读写月报》主编李玉龙说自己心中的教育。对话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表明他们听得认真并善于思考。我大致就计算教学效率的公式,理想课堂的现状,教学改革中的中庸取舍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5点40多,交流结束,一起吃饭。机投小学的几位领导、从机投小学出去的两位朋友坐在一起。吃饭也讨论教育,我和玉龙就教学是否应该多样性,议课的内涵和价值,议课中是否有必要给新教师一个成熟的方案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这杨的讨论持续到了晚上十点。

新来的朋友有一位叫汪帅,年轻好学而聪明,过去当过教师。第一次听我们说观课议课,他就有这样的评价:“评课的效率高一点,一个可能有效的意见直接说出来,大家就照着做,这会节约时间。议课强调尊重参与的教师,没有压制和权威,而且专家的意见也未必正确,本身也需要讨论,需要议论。”这使我朝他竖起了拇指。

饭间,他又说:“过去当教师,我在看课和听报告的时候,我不喜欢对话发言,但我一定在动脑子想,想一想有什么问题,想一想我要怎么办,大多数时候我认为我最后得出的东西超过了执教的老师。”我先向他敬酒,我说:“你是特别会听课的老师,这样的思考能够给你更多的收获,祝贺你!”等他喝了,然后我说要罚他一杯,我说:“看而不说,道义何在?你在别人的课上收获了那么多,为什么不说出来回报上课的教师,这一杯罚酒是对你不交流不回报行为的惩罚。”我年龄大他很多,他又耿直而能喝,只好忙不迭地说:“我喝我喝,但喝完以后,你要听一听原因。”喝完了他说:“我不发言,主要怕我自己的意见伤害了上课教师,让上课老师难堪;而且我也不能肯定自己的意见一定有用。”我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所以我们建议不要用评定和判断的方式,最好再听一听上课教师的意见,相互坦诚讨论问题,这就是‘议’,议的方式可以让大家更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在这里,议的方式更加有利。”

我想,这可以成为一个从“评”到“议”的案例,记下来。

写于2010年6月27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28
教育也是有害的

陈大伟

作为一个教育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很可能被扔过来的砖头砸死,但不说出来又可能被憋死。被憋死更让人难受,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忍不住说出来。

教育的益处大家能说出很多,而且可能还没有说够。但在说益处的时候,是否想过害处?是否有“教育也是有害的”这种意识?这我不得而知。但至少在实践中很难看到和听到,比如,在实施一个教育改革项目的时候,在说改革措施的益处时,有没有人说过这项措施可能带来的教育损失?在突出某一教学模式的效果时,是否说过这种模式的弊端和可能不适合某些同学?在进行说课时,是否说自己的教法可能的局限和损失?……

这样想一想,就觉得是该提醒“教育也是有害的”了。

说“教育也是有害的”并不否定教育的积极作用,而是在看到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时,要有“教育也是双刃剑”的风险意识,强调风险意识的核心立论是:人的时间有限、生命有限,你对学生采取了这种教育,其他的教育就可能受到影响。比如,放任和自由的教育无法培养集体意识;约束的教育对自由的个性有所压制;自主的教育可能难以获得系统的熏陶,合作的教育可能让学生放弃主见……

如果你这样想下去,你可能就会发现没有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教育了,你就可能会更加小心的权衡和选择教育了。那我说“教育也是有害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41
如何设计和组织骨干教师的研修活动
陈大伟

今年,曾经在个别省市培训机构承担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授课之余,组织培训的朋友说:“现在的骨干教师培训很不好做了。新课程开始时,专家讲座很新鲜,这是第一个阶段,专家讲座听多了,也就不新鲜了。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在讲座中再加入实践案例,就是到现场听课观摩。对第二阶段的效果,可以说现场观摩有效果,但还是显得零碎,而且现场展示的课作秀的成分很多,讨论要顾献课单位和教师的面子,也无法深入研讨,效果也不理想。现在教师培训越来越受重视,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后面怎么做,我们很困惑。”

我这个人太好为人师。人家本意是诉苦,希望我理解培训的难处,我当成了请教,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的核心观点是“骨干教师的培养要从培训走向研修”,大致有这样的思路。

1.可以在第一次集中活动时征集学员在工作实践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也可以是学员希望突破和创新的问题),形成若干研修专题。有了专题以后,把志趣相投(也可以按照区域分组)的学员组织起来成为若干研修团队。有了研修问题和研修团队以后,就要对如何实施和展开研修进行专题指导(也就是说需要适当的讲座),同时要为研修团队配备研修指导专家。这样,第一次集中要积极的主要问题就是形成研修专题,组成研修团队,学习研修方法,安排指导专家。

2.第一次集中以后,研修学员要回到实践岗位,在工作的实践现场对研修专题进行合作研修(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在研修中形成不断改进的课堂教学实践、研修报告等研修成果。

3.在以后的集中研修时间里,分别安排几个研修团队交流展示研修过程,汇报研修成果,其他研修学员咨询建议,专家点评和指导。为了体现面向实践的研修特性,涉及课堂教学的研修团队应该展示一节体现研修目标的观摩课。在成果展示的研修活动中,也可以穿插专家报告,但专家报告内容必须紧扣交流汇报的研修主题,对深化理解相关研修问题具有具体而真实的帮助。

4.最后一次集中研修可以安排研修成果的集中交流,并提升研修成果,同时评选优秀研修成果和研修团队。在评选优秀研修学员时,可以把研修成果的推广运用(也就是发挥研修成果的辐射示范作用)作为一个条件。

骨干教师研修的设计和实施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则:

1.以研修学员为中心。研修的问题缘于研修学员,研修的承担者是研修学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研修学员,整个活动要提供舞台让研修学员表现和实现。研修学员专业发展的方式参与其中,挖掘和整理实践经验,完成原有经验的改造。

2.以实践的问题展开研修。这样的研修不是预设一些可能并不对路的专家讲座,而是从实践中梳理研修学员面临的重要而紧要的问题,问绕问题研修,可以增强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研修主要活动在研修者的实践现场展开。让研修学员带着问题和任务在实践中进行真实的研究和改进,不脱离实践的现场,凡涉及课堂教学的研修,一定要回到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并用改进的课堂教学实践说明研修的进展和成果。同时,根据在实践中的推广和运用情况检验研修成果。

4.把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经验、反思经验、改造实践等是个人的研究,协同攻关、网络研讨、相互观摩等是同伴互助,专家指点、读书学习是专业引领。每一环节都要注意多种方式的协调,争取收到更大效益。

5.内容研修和方法研修并重。不仅研修相关专题,而且研修相关研修方法,学习校本研修的方法,为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组织、示范作用奠定基础。

我知道自己有好为人师的毛病,但好在所说的方法并非没有实践的基础。在2005年到2007年间,我曾经把这种方式浓缩,用半天时间在四川阿坝州黑水县,河南济源市,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组织校本研修,应该说效果是明显的。在四川阿坝州黑水县和河南济源市实践的活动资料分别在《校本研修面对面》和《有效研修》,读过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

写于2010年7月12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47
致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

陈大伟

最近,在王木丹(木与丹合在一起的字我无法输入)编著的《教师印迹: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里,我读到了姚红玉(即“我”)的新任教师经历(我同意后记中丁钢老师的“此时的‘我’已经不完全是真正的我,而是众多新教师的缩影”的意见),再回想自己刚当教师时的艰难适应,不由对新教师应对挑战和困难的准备有了更多的担心,忍不住说几句自己想说的话。

1.注意实习生活与正式教师生活的差异。教育实习生活留给我们的记忆可能是很美好的,这容易使我们对即将开始的新教师生活充满美好的期望。但你要知道,实习生活和正式的教师生活并不一样。实习时你是学生,因为你是学生,周围的环境对你相对宽容,你容易得到有经验的老师的帮助。现在,你不是学生了,你需要独立应对一个教师需要应对的全部挑战,周围的老师不会以“老师”的身份帮助你,而是以“同事”的方式观察和批评你。另外,相对而言,实习时你没有考试分数和严格管理要求学生的真正压力,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你和学生的关系是亲近而愉悦的,而独立承担教学带来的压力可能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行为方式,这可能破坏你原有的师生关系印象。

2.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教师信念。你会遇到挫折,遇到挫折的时候你需要反躬自省,但不要轻易否认自己的优秀,不要轻易认定自己不适合当教师。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那些批评你的校长和同事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只有不断成长的优秀教师,没有天生的优秀教师。

3.更阳光地理解和接纳批评。同事和领导可能对你失望,他们失望是因为他们对你期望,他们批评的问题可能正是你前进的方向。

4.先不要急于当班主任。在尚不熟悉教育教学的情况下,争取先不要当班主任,要使自己能有足够的精力先熟悉教学,不然可能两件事情都做不好。在教学入门以后,当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应该成为下一个目标。

5.关注没有明确要求的教学常规。要明白各项工作要求的标准、时限和程序,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其他教师已成为习惯,而你并不明白的要求,以减少工作失误。

6.提前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学生,准备好和学生的第一次谈话。设计第一次谈话不妨多想几个方案,以免出现意外的时候手忙脚乱。

7.拜访师兄和师姐。在向校长报到的时候,问一问上一年到校新老师的适应情况,请他推荐值得学习的师兄师姐,拜访师兄师姐,听取他们的适应经历,并争取和他们成为共同学习和成长的伙伴。

8.把握好“入格”和“出格”的度和序。对学校的规则先不要批评,存在的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你需要适应规则,适应要求。另一方面,不要失去批判的意识,要知道,今天的教育很不理想。预备“出格”是预备创造,是预备超越,预备成为我自己。

写于2010年7月2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0 17:54
从培训到研修

陈大伟

列奥.施皮泽说:“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在教师继续教育话语体系中,“研修”正逐渐取代“培训”成为主流话语。认识从培训到研修的变化,有利于组织和实施研修。

一、目标定位的变化

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培训的理念和实践中,容易导致直面中小学教师实际问题的不足,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教师不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帮助,容易失去对培训的信任,失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修在强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突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和专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

二、话语主体的变化

在培训中,培训者是培训中的主体,培训者决定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掌握着话语霸权,中小学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处于“失语”状态。研修要求改变中小学教师的“失语”状态,强调中小学教师是研修活动的主体,是话语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的培训者,将从单一的话语者角色向研修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转变。

三、话语内容的变化

从培训到研修,意味着从学科中心向问题中心转移。教师参与就是实践话语的参与,中小学教师的问题、经验和体会将成为话语的主要内容,它将改变过去培训中理论性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话语方式的变化

目前,培训主要还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单向信息传递的方式。与培训比较,研修更加强调对话与交流。在研修中,参与主体围绕共同主题,彼此敞开,共同对话,彼此分享和帮助。在解决问题的对话和交流中,获得对自己、自己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实现新的专业成长。

(2004年10月4日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0:01
让自己过得充实和有意义

陈大伟



去年12月,“江湖一刀”(谢云)要主持“安静地走开,还是勇敢地留下来——乡村教师的烦恼与抉择”的讨论,要我说两句。整理了以下一些文字。今天在网上发现刊载在《教师博览.原创版》2010年第7期了(估计文字会有删节),放在这里大家批评。



主持人“江湖一刀”要我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意见,这是一个困难的任务,说勇敢地留下来吧,中师毕业,我从一所农村高完中走到了现在,没有留下来,说留下来的话会被看成“站着说话不腰疼”。说安静地走开吧,这又可能误导没有拿定主意的年轻教师,使勇敢留下来的老师感到失望,而且走开的日子未必都会阳光灿烂,有的走了,最后又回了,有的还回不去了。

正在踟蹰,看到了一位网友在新浪博客上给我的留言:“陈老师,问你一个问题,我是重庆市一个小县城里的一名普通教师(也是学校的中层)。现在的教师真的不好做,受社会功利的影响大,我算是比较有定力的,但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前两年我也参加了一些公务员的考试,有一次排名第二,可惜那时只收一个人。为此我消沉了好久。说实话现在的我也没有放弃。现在工作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动力不足,像我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我无法做到全力以赴。按照我本性的话,做什么事都尽善尽美,力求做到最好。我该怎么发展?又从何发展?有点失去方向了,正处于危险期。你拯救一下我吧!欣赏你的人。”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位网友的参与:“我猜陈老师会说‘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哈哈,博主说,我猜的对不对?”当时时间紧,只匆匆地留下这样几句:“你可以想一想:当了公务员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一定比现在快乐吗?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从深层的东西想一想。从价值层面想一想,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生活寻根,变得有根基。当然,没有其他人能够拯救你,只能自己拯救自己。正是这样的说法‘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现在有时间,把这个问题展开说一说。

美国有一个很有影响的德育学派——价值澄清学派,这个学派的重要人物路易斯.拉思斯在《价值与教学》序言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72年前,我是纽约敦克尔克的一名6岁的小男孩,正在第五公立学校读二年级。我养成了吮吸肘部的衬衫袖子的坏习惯。我为此遭到哥哥的嘲笑、逗弄,我的几个姑妈和叔叔也是如此。此前的一年,一年级的老师曾在数个场合命令我停止这样做。

接着,我就读于二年级,遇到了一位叫卡罗瑟斯小姐的新老师。一有自由时间,我就开始吮吸衬衫。家母知道我尤其喜欢吮吸清洗得干干净净的衬衫,因此每当我回家吃中午饭时,她会保证下午穿着刚洗涤干净的衬衫去上学。卡罗瑟斯小姐大概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常常沿着走道来回走动,并与个别学生交谈。一天,她来到我的课桌边,俯身靠近我说:“路易斯,这是你最喜欢的姿势,是吗?”在接下去的一周里,我戒除了这一习惯,母亲向全家宣布我不再吮吸袖子了。

“这是你喜欢的吗”?卡罗瑟斯小姐的询问使路易斯.拉思斯认识自我,并使他走上价值澄清的德育道路。

“什么是你真正希望的?你渴望什么样的生活?你渴望的生活能否带给你真正的幸福?”读了这个故事,我开始追问自己的心灵,并接受心灵的导引。从此,我也不愿意给别人指示道路,只愿意向他提问,请他倾听心灵的声音,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找到一个真正的自我以后,自我选择,然后去走心灵指引的道路。

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想来想去,不外两个,一是生存,二是生活。生存的问题涉及吃饭穿衣和性欲的满足,所谓“食色性也”。生活的问题关涉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想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留下还是离开,你主要为着更好地生存还是为了追寻更加理想的生活?无论生存还是生活,我们都目标在于幸福。关于幸福,我很赞成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的一个观点:“幸福取决于生活能力的发挥而不取决于生物需求的满足。”如果你接受这个观点,你可以想一想:离开和留下,谁更有利于发挥和实现你的生活能力?

请大家思考这样的提问,是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自己的生命质量负责。人生苦短,无论离开还是留下,我们都需要为自己寻求一个理由,过一个充实的人生。

说到这里,我要对以自觉而自愿留下的老师们表示敬意,他们的坚守让人敬佩。这是2006年我在贵州省看到的一位乡村女教师:

张老师2000年从贵阳师范毕业后通过自考获得中文专业的大专文凭,现在担任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两个班的英语课(每周13节),并且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

听课中,我发现她班上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小组讨论积极而踊跃,这是我很感兴趣的。她说:“农村孩子不爱读,不爱说,开始的时候,连摆龙门阵都不愿意,我花了一个学期,才使大家在班上敢说话。现在我比较满意了。”“对于改革,我们也在尝试,可是最怕家长议论。家长一有意见,就又回去了。想起来还是挺苦恼。”

新南小学当时正参加新教育实验。张老师说:“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同写随笔。学生开始写随笔并不认真,但我想我要认真。对学生的随笔,我每一篇都要看,并写下自己的评价。现在,有的学生开始在我的意见后面再写下他的感受。我挺高兴。”

提到最近的快乐,张老师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最满意的刚上的《荔枝》,我让学生先读,然后让学生当老师,他们讲。为此我做了两天准备。有一段文字,既写了母亲对儿子的爱,也写了儿子对母亲的爱,两个学生各自从一个角度理解,并且把它们有感情地读了出来。下课后,我觉得两天的准备很值得。”

张老师的理想很简单:“我当教师的最大愿望是做学生最可亲近的人,最希望是和学生做朋友。最怕学生不理自己。我和同事们一起上街,有的学生叫其他老师‘老师’,但他们叫我做‘姐姐’。我知道他们是在亲近我,当着同事我不好表露,但这样的事情让我感到幸福。”

最苦恼的是“学习机会少,我教一个班语文,还有两个班的英语。中师毕业以后自考了中文专科,教英语的时候就想读离职考英语本科,可是人手太紧,根本不可能。我现在在自考英语专科。本来忙不能成为借口,但就是因为忙,很多事情都耽搁了,所以现在英语专科考了两年,还是没有毕业。有的时候,对英语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我只能下课查了资料才能回答,这使我郁闷。我只在中师前读初中学了英语,不够用。我给学生说,老师和你们在共同学习外语。”

谈到当前想做的事,她说:“我现在觉得提高教学能力最重要。买不到好书。我参加工作六年了,在县上短期学习有三次,有的一天,有的两天。”

当我问她每月多少工资,够不够用的时候。她似乎吃了一惊,但很快说:“节约一点,也够了。”自然也问到家庭,她的丈夫在这个乡的一个完小工作。听说她丈夫身体不好,我不自觉得流露出担心,张老师立刻说:“别担心,好了。”后来从校长口中,我知道她的另外一个亲人也需要她支持医药费,这时候,我才体会这一句“节约一点,也够了”多么不易。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你尽可以对自己负责,选择安静的离开,这是你的权利。但在没有离开的时候,无论你有多少不满和不如意,你都必须对学生负责,这是你的责任;而且如果选择了留下(或者不得不留下),你还必须让自己充满精气神,梭罗在《瓦尔登湖》说:“我们应该多多授人以我们的勇气而非我们的绝望,授人以我们的健康舒坦而非我们的愁容病态,当心别去传播疾病。”不要在学生身边传播种种不幸福和不快乐的疾病;同时,你还要让自己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以自己有成效的工作无愧于面前的学生。这些是当着教师的应该尽到的义务,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本不想说教,这一段不得不说教。还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说教并不仅仅为了责任和场面。

愿大家生活更幸福!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0:05
为四川某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推荐的图书

应深圳罗湖区教师培训中心邀请,在罗湖区教育系统暑期培训周“名师大讲堂”上讲两天课,主要是两个专题,一个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观课议课”,一个是“理想课堂建设与有效教学实施”。今天是第一天,午饭时,接到一位领导的电话,要我给四川一个县级培训机构推荐书籍,特别注明要把我的书弄上去。我在外地,无法去回忆书架上已经看过的值得推荐的书,急急写出下面一些东西,从自己的15本书中找出9本,于是有了这样的书单。

特别推荐

1.吴非著  《致青年教师》  29.80元,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6月出版,(当当网: www.dangdang.com;卓越网:http://www.amazon.cn和各地教育专业书店均有销售。团购邮购电话:010-82676092。)

2.《教师月刊》,2010年第七、八期合刊“教育人文读本”,每册16.00元。(邮购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邮编  200062,收款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邮购时请在汇款单上注明“《教师月刊》教育人文读本”字样、份数及您的联系方式、收件人,电话:010—82275571  021-62608249。)

推荐自己所著的图书

1.《我的教育道路》,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28元。联系人略。

2.《怎样观课议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18元。联系人略。

3.《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第二版)(四川省首届中小学教师读书节精读推荐书目,获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 12元。联系人略。

4.《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25元。联系人略

5.《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18元。由(全国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网络有售)

6.《新时期校本研修:教育生态与教师自我发展》(与黄爱华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18元。联系人略。

7.《校本研修面对面》(全国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教育时报.课改导刊》2007年4月18日评出的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之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11.8元。联系人略。

8.《有效观课议课》,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28元。联系人略。

9.《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22元。联系人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4:07
【转帖】感受着“一粒种子”的力量

——读《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有感

来源http://space.30edu.com/04532107/ ... 2-a70b-fad7273e70ab

穆棱市实验小学   张维珍

“每天早晨,你必须重新掀开废弃的碎砖石,触摸到翠绿的、生机盎然的种子。一个新词就像一粒种子。”“观课议课,一粒种子!”这是书中序言的几句话,就是这样的几句吸引着我假期里首先选择了《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这本书来研读,慢慢地细读感悟,深深地体会启迪。一粒种子被播下/带着亲吻蓝天的梦想/......这是本书作者陈大伟老师2008年10月18于深圳机场有感而写。读完整本书掩卷沉思的我不由地写下这样一段话:一粒种子把我吸引/带着寻觅的目光/去探求课堂教学的启示/去追寻教学艺术的极致/我在用心感悟/用理性去提升/我愿做“一粒种子”的播撒者/行走在教育的春天。观课议课这粒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了课堂这片“沃土”中,植根于教师的心中,正在发芽、开花、结果了……

起初看到“观课议课”,认为无非就是听课评课,细细读来二者并非整齐划一。观课议课与听评课相比,“观”一方面强调多种感官和一定观察工具的运用;另一方面是对多种感官带来的多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语言和行动、情境与故事、状态与精神都是观察的对象。“观”强调“面向事实本身”。 “议”不是下结论,做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与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如果说“评”的过程是写句号的过程,“议”的过程则是更多地运用句号质疑、探询和发现的过程。“议”以参与者的自我解放为手段,以发展教师的自由为目标。听评课侧重于评价功能,往往呈现“一言堂”的局面,众多的是“听众”。在这种氛围里“一节课”定终身。做课教师使出“浑身招数”,动用“十八般武器”,轰轰烈烈的投入到活动中,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可观课议课是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事实和现象为教师之间谈论的话题,紧紧围绕事先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议课者首先要自助,而后才是互助,并针对观察有目的的进行反思。以“假如我来上”的“共在同行”介入活动之中。在这里没有了领导被领导的从属关系,更多的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是其中主角。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为参与者提供思想,而在于促进参与者思想,并根据自己所获得的新思想采取新的行动。

本书首先以课学教学研究的故事为引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观课议课的价值追求,观课议课的实践操作,以及观课议课如何更好地促进和实现教师发展。案例与讨论相结合写作形式,让你在读书中不知不觉成为了思想的参与者,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尤如聆听名师的讲座,置身于争鸣的学堂。

感悟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观课议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人为本是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人是根本,这一理念落实在观课议课中,首先体现在要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心中有人,而且要看到眼前的人,通过对眼前人的关怀使以人为本中的“人”具体化和现实化。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要以眼前的教师为本,其中包括参与观摩的观课议课教师,更要包括做课献课的教师。以人为本要致力增进学生的福祉。观课议课致辞力教师发展和教学改进,更好地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以人为本要务人之本。人之本在于致力和追求幸福生活。观课议课要致力引导教师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大创造,大突破,大快乐;小创造,小突破,小快乐;无创造,无突破,无快乐。”

    人有思想的权利,人会思考,在思考中能对收益和得失进行算计,并在算计中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价值标准追求利益最大化。观课议课要尊重参与者思想的权利,并搭建交流与表达思想的平台,鼓励参与者在观课议课中积极主动的思想。要防止参与者对他人思想权利的剥夺和对他人思想过程的包办代替,也要防止权威思想对草根思想的禁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感身同受。

感悟之二: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以学论教”是观课议课的重要思想,也是本书重点论述的一个内容。新课程改革由“懵懂”走向“成熟”。由会场走向课堂,由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由效益预测走向效果评价。使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和课堂教学。陈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的模式。并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先进的理念。掩卷思之,学校每一个学期举行的听评课研讨活动,无不在经历“漫长而煎熬”的炼狱中而“痛不欲生”。听课教师条分缕析一一道出自己的观察,尤其是教研组长的最后总结性的“几点建议”、“几点希望”发言,令做课教师如坐针毡。看似效果突出的教研活动,实则在这种“高厉害”的重压下,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陈老师在书中有力的鞭打了这种活动形式,他从形成共同愿景,降低利害关系,在合作中互爱三个层面作了阐述。“在观课议课中,做课教师成功了要学会享受成功的成就感。如果不成功就享受为观课议课提供议题作出了贡献的光荣感。”“要采用最近可能区建议,让教师“跳一跳,摘果子”。这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文化和教师文化,使议课者和授课者之间形成一种宽松、友好的氛围。这样的效率会更高些,效果会更有效些。教师也会在这种环境中不断成熟,发展,壮大。

感悟之三: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生活,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流淌的过程。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幸福的教师能影响和促进学生幸福的校园和课堂生活。因此我们不能不小心谨慎,不能不奋力成长和改变。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就是我们教师的一种伦理责任。

教学改进是教师生活改善的过程。观课议课主张把课堂教学和教师生活联系起来,提倡参与在共同生活中改造生活。鼓励上课教师基于改进和发展的目的,以自爱和互爱的方式开放课堂教学,敞开自己的教室,对自己的教学生活保持开放,并放下包袱,在人与课之间保持合适距离,使课成为对话的平台,成为改善生活的平台。

应当说,观课议课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通过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促进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台湾作家杏林子说过:“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相信观课议课这粒种子,正悄悄的绽放,一个灿烂的花季已经毫无声息的来到我们身边。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4:17
从公开展示课到公开研讨课

陈大伟

这十天,从四川,到云南,到江西,到广东,到广西,再到云南,一次长时间的南方交流游学过程,加上要准备为新思考网拍摄16集讲课的PPT,不敢说“忙”,但说“辛苦”和“事多”。

也关注明霞老师在通州二甲中学上了一堂公开课引起的讨论。有一些想法,但不成熟也没有时间细细梳理,就想8月20日到二甲中学交流时和老师们分享,并从观课议课的视角讨论这种活动如何设计和改进。但二甲中学凌宗伟校长昨日问我怎么看待公开课了,想一想,不能只看不说,这里简要说一说。

教师专业成长是需要课堂观察学习的,有教师进教室观察意味着自己的课向其他教师的公开。从这种意义上,我们都在公开课上成长,我们又需要提供公开课供他人观察和思考,这就是公开课存在和组织公开课活动的意义。

一般来说,公开课不可能完全是常态课(没有其他老师观察的课),或多或少总会有调整和改变,只是有的变得多一些,有的变得少一点。我以为,比常态课的变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基于展示而变,第二是基于研讨而变。

基于展示或者是做课教师希望赢得好评和称赞,或者是组织者希望用来引路作为样板。基于研讨是要讨论和解决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活动围绕的中心,暴露问题,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方法是活动的基本任务。对于展示课,执教者关注的是评价,而不是问题,问题总要在磨课中被掩盖。观察老师也常常怀有很大的希望。大家最后会有一个对课的整体评价,而对对课的评价实际上是对执教者的评价,众口难调,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后常有不欢而散的结局,这是我腹诽评课的一个原因。对于研讨课,我们主张采用议的方法,所针对的不是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上有讨论价值的教育事实和现象。比如,对于拖堂了,评课可能说“拖堂了就不是成功的课”,议课是针对拖堂的现象,分析“拖堂”的原因,一起讨论是什么导致了拖堂,比如从思想观念的取舍意识,比如教学实践中什么地方可以节约时间来,大家一起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分析和讨论。在这里,上课的人不是我们评价的对象,课的成败也不必纠缠,而是面向未来思考如何改进和创造。

有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和对待课堂目标的问题,执教公开课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评价课也把是否达成目标放在第一的指标体系。讲不完就不成功,这就导致了一定要讲完。没有完成预定计划就有问题,我就延时了也要完成。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修改中,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该文件修订,教育的定义变成了:“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 列奥.施皮泽曾经说:“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教育”定义的变化体现了“教育文化”和“教育灵魂”的变化。我以为,可能我们太在于完整的知识了,太在意预定目标的实现了;现在可以变一变了,我们需要在意的是过程,在意学生是教室里的时间过得是否有质量。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曾经提出“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的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投入的时间”的效率衡量公式,课程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

事实上,用预定的目标去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生基础很不好,你可能就是实现不了你的目标;又比如,学生基础很好,有了先学的基础,你用现有的目标又不能很好地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智力资源就是一种浪费。公开课的风险在于对学生基础预先难有比较好的把握,目标的确定难免不合适。上课课避免风险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心中有目标,但不要固守自己的目标,过于执着自己的目标,“有”而示“无”,“弱者道之用”,把“促进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作为目标,去“无中生有”。我想,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也就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是负责任的,也是可以自我安慰的。

从公开展示课到公开研讨课的转变,不仅需要做课教师的转变,更需要观察课教师的转变。可以说,公开课教师的行为是由听课老师塑造的:你要吹毛求疵,他就精心预设;你宽容和理解有瑕疵的课,他就可能让课相对原生态。公开课的打磨是听课教师的需求导致的,正如应试教育是由老百姓的需求导致的,你不能就想要素质教育,又不对百姓升学愿望不加引导,一味的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主张观课议课,很大程度上希望从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改造入手,让公开课从展示走向研讨,使老师们更愿意上公开课,更敢于上公开课。我想问一问,当你看到一堂公开课导致了如此多的批评,你自己是否还想上公开课?经历过这样批评的教师是否会对上公开课心有余悸?如果我们都不愿意上公开课了,或者都拿四平八稳、精心打磨的课出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察学习还有什么价值?

要保护上公开课的积极性,这是观课议课致力追求的,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要思考的问题。2008年,我曾经在明霞老师所在的泰安市泰山区,主持了一次观课议课活动。在公开的场合,我曾经对做课教师有所保护,明霞也曾经对此批评,现在想必更能够体会“保护一,促进多”的用意。

就观课者与做课教师的关系,我曾经在《怎样观课议课》中有这样表述:“在观课过程中,有两种心态需要调整:一是不要把献课的老师看成表演的‘戏子’,听课者不要做苛刻严厉的观众,因为‘戏子’的表演主要是为了取悦观众,而苛刻的观众又往往吹毛求疵、挑三拣四,这种心态没有尊重献课老师,将使献课老师失去自我。另外一种倾向是把献课教师看成做指示的领导,听课教师成了台下接受训示的群众,唯唯诺诺,点头哈腰,这又是对听课老师的不尊重,它使观课老师失去了自我。”这是2005年的想法,或许还有一点价值。

最后说一说,如何看待失败。从道德和理想的角度,教育是不接纳失败的;从现实和实践的角度,教育是不可能没有失败的。有创新意义的公开研讨课最有价值,但创新意味着风险,意味着失败。我个人认为,从伦理的角度,这样的失败是应该被接受的:(1)创新的目的是基于为学生的;(2)现有的理论和经验证明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而且是可行的;(3)有及时的调控和修正机制,能有效的纠偏和调控;(4)改革措施为当事者(或监护人)知晓,并尽可能取得他们的同意。我想,如果有了这样的防止风险的机制,改革和创新失败的机率可能大大降低,即使失败,也是值得尊重的。

要经昆明到丽江去,匆匆。

错误可能很多,大家批评!

                                         2010年8月2日写于桂林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5:39
好教师的特质

■ 陈大伟

    编辑要我说一说适合当教师的人有什么特质,一下子就涌出了“热情”“爱心”“好学”这些美好的词汇,但要将教师的特质说清楚,是可以写专著的,而且还可能挂一漏万。焦头烂额之际,想到了彭玮同学的作业。

    基于对“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帕尔默)的认同,上学期,给学生上《师德修养与教育法规》时,我曾经布置“为什么当教师”的思考作业,希望他们通过倾听内心的声音获得自身认同。彭玮的作业深深地感动过我。这里就顺着她的认识(楷体为彭文,略有修改),说一说好老师的特质。

    一、好教师自觉选择教育

    我觉得教师是一个很能体现自己价值的职业。自己从一个什么不懂的小孩子,到现在学会解决问题、学会生活,这与老师的教育分不开。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对世界、对社会、对身边发生的事由未知到已知,且越来越丰富时,自己想必会感到非常成功和骄傲。

    评析: 人活着总是要干一点事情来体现和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有限,这就需要选择。从选择的角度,好的教师自觉选择教育,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看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发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有了这样的选择,好老师不会为此患得患失。

    二、做学生喜爱和满意的老师

    教师是比较适合我的职业。我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思想比较单纯,没什么心机但同时童心未泯,心地善良,拥有爱心,爱笑的人,校园这个环境对我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对于孩子,当一名老师拥有童心和善良,懂得去爱他们,那么,获得他们的好感可比获得成人们的好感容易多了。

    评析: 今天的教育,既不需要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旁观者,也不需要心存牺牲感受的悲壮者,教育需要适合做教育的教师。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纯粹和单纯的人,如果你童心未泯,心地善良,那你是可以和教育缘定三生的。另外,好教师取悦谁?我以为首先取悦于自己的学生,这要求好教师少一些功利思想,多以学生发展为本。说到这里,我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考虑办为学生喜爱和满意的教育,做学生喜爱和满意的老师,家长的满意可以放在第二的位置。

    三、好教师关注过程

    我喜欢知识传递的过程。我觉得把学生不懂的知识教授给他们,或是带着他们一起去感受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一个字的美,或是启发他们的心智,让他们感受身边许多未曾发现的感动,或是启发他们学会表达对生活,对生命的爱,诸如这样的过程,我觉得于学生于我都是很有意义的。

    评析: 好的教师关注过程,关注课程,他一点一点地用自己的教育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生,而且他能享受过程,能体验和发现教育过程的美。有了过程的享受,他耐得住寂寞,不为浮名遮望眼。

    四、好教师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我愿意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使世界上的某些东西得以改变。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博学、有爱心、善良的老师,把爱与希望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学会去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生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也许每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总有一天,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力量会浸润到人们心灵的角落,而也因为这样的力量使得一些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从而能为这个世界做出些许贡献。

    评析: 好的教师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他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未来,相信美好的东西一定能出现。在建构教育理想时,一个教师如果能发现教育和世界,教育和未来的关联,渴望尽一己之力去为美好的未来做点什么,并能坚守理想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不能不对他表示敬意。

    五、好教师容易被感动

    这是第一次静下心来想自己热爱这个职业的原因。在倾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与渴望时,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原来自己的理想是这么地坚定与纯洁;也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眼里居然有微微的湿润。

    评析: 铁石心肠的老师是不好面对学生的。我希望看到的好教师是一个心地柔软和容易被感动的人,柔软地对待他人,柔软地对待自己,容易被他人感动,被自己感动,被美好打动。我们需要用柔软的方式去培养懂得温情、充满温情的学生。

    我也知道,彭玮的认识还只是一种认识,要成为优秀乃至杰出的教师需要一生的修炼。但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倾听内心,找到自己和教育的契合,愿意用一生与教育结缘,未尝不是一条成为优秀教师的光明大道。

写到这里,我意识到:适合当教师的人,他们愿意倾听内心,并认同自我和教育。

——刊于2010年9月9日《教育导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5:48
议课要“同在共行”

文/陈大伟

近年来,和一些做观课议课的老师交流,他们说:“陈老师,现在我不怕做课了,因为你说过,上出一节自己满意的课可以享受一种成就感,而上出一节自己不太满意的课也不必懊恼,自己可以享受一种贡献感,是自己的课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使大家有机会研究和讨论一些教学问题。但现在我们参与议课觉得很难了,因为说得太重,可能伤害了别人;而只说好话,别人又会认为不诚恳,不想帮助他。如何议课是我们的一个问题。”

在平等对话的关系中议课

议课要议,议就不是一言堂,而是面对共同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贡献彼此的智慧,分享彼此的思考。贡献和分享需要参与者积极言说的意愿,需要参与者足够的言说和表达机会,需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环境。

明确观课议课的目标是营造平等对话的议课环境和氛围的前提。议课不是给对课好坏下结论的,而是面向未来谋发展和思改进的。基于发展的目的,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而是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教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一位老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

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需要反对 “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我”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我”和“你”需要相互敞开,彼此承认。对话同时需要参与者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议课,既要克服唯唯诺诺、消极接受评论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又要防止唯我独尊、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对话的过程是双方从各自固守的观点和看法中转身,观照对方,在二者之间的边缘地带相互遭遇、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相互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融入他者,用他者的目光来反观自身,并从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修正失误,达到理解。

从倾听开始

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不知道您有什么想法:

在圣诞节,一个美国男人兴冲冲乘飞机往家赶,一路上幻想着团聚的喜悦情景。恰恰老天变脸,这架飞机在空中遭遇猛烈的暴风雨,飞机随时随地有坠毁的可能,空姐惊恐万状地吩咐乘客写好遗嘱……后来,飞机终于平安着陆。

这个美国男人回到家后异常兴奋,不停地向妻子描述后飞机上遇到的险情,并且满屋子转着、叫着、喊着……然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对他经历的惊险没有丝毫兴趣,男人叫喊了一阵,发现没有人听他倾诉,死里逃生的巨大喜悦与被冷落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妻子去准备蛋糕的时候,这个美国男人却爬到阁楼上,用上吊这种古老的方式结束了从险情中捡回的宝贵生命。

我所获得的启示是:表达是一种实现,倾听是一种关怀。表达是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方式,失去了表达,可能导致生存与生活意义的迷失,因为表达的不仅仅是思想,而且是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剥夺表达就是对参与者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蔑视,而提供表达则为他人是提供实现和实证的机会,是成就别人。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提倡观课议课从倾听开始: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关怀,我们通过倾听来成就表达者,帮助表达者实现自己。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相互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观课议课主张多采用问号?一方面,问号是探寻和发现,是促进思想,是展开对话,是彼此启发,对问号的呼应是彼此坦诚的对话和言说。另一方面,问号表达了愿意倾听的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关爱和理解。关爱和理解是相互影响的基础。要传递关爱和理解的倾听需要专注于对方的话语,适时做出回应,不仅认真倾听对方所说的话,还要努力去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位老师有这样的观课议课手记:

议课开始。第一个教师提问:“你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但你的课件中,那幅图画和品词析句并没有直接关系,请问,你设计这幅画用意何在?”言辞甚是激烈,隐隐夹有风雷之声。授课老师当时显然缺少心理准备,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强忍着回答。有了第一个提问者的风向标,其他议课老师就顺着这种趋势,从课堂结构,课堂组织等诸多方面提出问题,劈头盖脸,泰山压顶般砸向授课者。此时的授课者方寸大乱,像一位孤独的斗士疲于应付。当时,我看得心惊肉跳,冷汗直流。自付:若换了是我,我肯定是难以招架的。

美国学者戈尔曼则认为:“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议课时需要看对方的脸色,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是我们的建议。想一想,在情绪抵触的情况下,您说得再多、再有水平,别人不听,说了也等于白说。要知道,人们听话是有选择性的,一般情况下,大家更愿意选择中听、有用的话听,而不是首选正确的话听。

考虑别人感受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观课议课中,我们的说法是“同在共行”:“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人本心理咨询理论的创立人卡尔•罗杰斯在他的晚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形容我自己所发生的变化: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面对来访者我就会急急地思索:我该怎么治疗、帮助或改变这个人?现在,我面对着来访者,则会自然而然地关注于:我该怎样来提供一种关系,形成一种氛围,以使这个人可以借助于这种关系和氛围,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个人成长。”新手以帮助者和改变者的面貌出现,成熟的专家以自我反思和改变的促进者出现,做心理咨询是这样,做观课议课中的参与者也是这样。

有谁不渴望表现和实现自己呢?现在需要你先放弃自己的表现,把舞台让出来,先让他人表达,激发他、启发他,让他在自我发现中享受成功和快乐,从而赢得自尊和自信。

启发他而不是改造他,让对方享受发现和成功的荣耀,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修炼!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我们共同的修炼。



——刊于《教师月刊》2010年10期(刊用时有删节)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5:52
观课《唯一的听众》所想到的
文/陈大伟

昨天,满满地工作了一天。七点多,从家里出门,上午在成都市高新区庆安小学观察四节小学语文,下午两小时议课,一小时讲座。晚上在雷声、雨声中给中文系的同学们讲教育科研方法。冒雨打的回家,十点了。

四节语文课的老师年轻而充满朝气,教学给人不同的思考和启示。让我想得更多的是六年级的课文《唯一的听众》。我曾经和老师们交流自己的体会,拿到一篇课文,不能首先想用这篇课文教育学生,而是先用文本教育自己,使自己不白教一番。

读这篇课文使我被这个美好的故事,被这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打动。除了“人是需要被欣赏的”,“鼓励和支持有时比直接教给一些东西更有价值”,“倾听是一种关怀,表达是一种实现”等教育韵味,我还想到了这样一些问题: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生活中,可以说越是亲近的人,越是难以给予和得到鼓励和肯定,似乎发现的都是不如意,都是苛责。夫妻之间这样,亲子之间这样,熟人、同事间也这样。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距离产生美”,……大体都是如此。看起来,学会欣赏身边的人,就近的人,这是一项多么需要而又难得的修炼。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前几天,在1加1教育博客上,我还和一位朋友说“可以把自己手边的事当成大事,心中自有乾坤”。不论旁人怎么看,我把自己做的事,眼前的事看得神圣,看得庄严,形随意转,做出来的样子自然也就有了另外一种景象。我想,这位老人一定是被这位学琴者的庄严神圣气象感动,她才愿意去鼓励和支持这位学琴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自己手中的事有一种庄严神圣的心情?如果过去我没有,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说我拉得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着音乐。”这里的“用心感受”或许是在给这位学琴者建议“你要用心拉琴,让我的心听到,你不要把精力放在技巧上”。这使我想起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观点:“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那些迷恋于技术的老师们,你是否意识到首先要“让心感受到”,你要自身认同,你要追随心灵!

“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曾经有朋友问我如何做讲座,我说:“你如果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听你的,你可以陶醉其中。如果大家都不听你的,你就努力去寻找几个听众,心中想着和你们精神上的互动和沟通。”心中装着几个愿意倾听的人,为他演奏,为他上课!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心中是否有“人”?

……

还没有读完这个故事。

写于2010年9月21日晨

附:



唯一的听众

落雪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无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直到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很年轻的林子,地上铺满了落叶。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幽幽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

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将那把锯子带到了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得诅咒:“我真是一个白痴!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著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老人叫住我,她说,“是我打搅了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得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拉了,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著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如果她的耳朵不聋,一定早就捂著耳朵逃掉了。我心里洋溢著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现在已经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子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

不知为什么,总使我感到忐忑不安、甚至羞愧难当的是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对一个耳聋的老妇人全力以赴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并且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更要命的是我常常会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从她的表情中我知道她现在的感觉一定不是在欣赏锯床腿了。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说她是聋子!”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著,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我看著这位老人安详地靠著木椅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著节奏。我全力以赴地演奏,也许会给老人带来一丝快乐和幸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后来,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的时期,我总会遇到一些大家组织的文艺晚会,我也有了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5:58
如何有效地观课议课系列①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一、观课议课的定义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研是对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实践中教育活动诸种因素和诸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用取得的认识成果改进实践,提高行动的质量和水平。修是修养,“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目的在于自我充实和完善。研修是什么呢?从目标上,它是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一方面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抓手,以参与问题解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前提,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研修是“成人”与“成事”的统一,让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让教师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终极目的看,观课议课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幸福生活。

二、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关系

曾经有朋友提出“用观课议课取代听课评课”的说法,我不太赞成这样的理解。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犹如铅笔与毛笔,各有各的表现力,各有各的使用场所:评课适合用在需要作出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比如,学校实行绩效工资了,就需要对课堂教学水平通过“评”的方式分出等第;要解决其他涉及选人和判断人的问题,评课也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所以,评课不会消失,也不会被取代。

如果需要研究课堂上的问题和发展教师,则“议”的方式更好。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有这样的观点:“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论,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评论只会彼此伤害。”与听课评课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生活性、普遍参与性,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讲,在校本的基于研究和改进的教研活动中,观课议课可能会成为方向和趋势。而且我相信,在通过观课议课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后,参与赛课也就更容易取得优秀的成绩,这会是观课议课对评课活动的一种贡献。

但我必须承认,观课议课提供的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它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同时,尽管这种方式和途径与现在的评课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这种方式的运用效果却取决于运用者的水平。犹如原来大家只用铅笔,现在多了一种毛笔,虽然教给了磨墨的方式,教给了握笔和用笔的方法,但是成为画家、书法家,还是只会在自己脸上画花猫,则完全看自己了。我想说的是,对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观察的角度,找到解决和引起讨论的方法,委实不是一朝之功。

三、观课议课和课堂观察的关系

课堂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研究课堂教学时偏执一端无疑是片面的,最好的办法是恰当好处地兼顾,但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在具体实践中总会有所倾斜。在科学和艺术的权衡中,观课议课更靠近艺术的一侧。这样,在研究课堂教学中,我没有走条分缕析的科学分析道路。在看重具有意义的情境和故事,看重师生的状态和感情的前提下,观课议课大致是走整体感悟课堂的道路。齐美尔说:“在连接两只眼睛的直线上,目光承载着自己的个人人格,自己的心情,自己对对方怀有的冲动。”对于他人目光的解读,观课议课采用的方式是将心比心的整体感受和领悟。

四、观课议课的文化标识

文化的内在核心是价值观念,外在表现是行为方式。“标”的作用在于指示和引领,“识”的作用在理解和改进。

1.人际“和”。“和”意味着和谐,它是差异中的谐动和一致;“和”还意味着和睦,彼此在友善和关爱中共生;另外,“和”也是合作,不仅意味着共同担当,也意味着在活动中互相帮助。这样,“和”是一种方式、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境界。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注重和谐,不仅以自然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而且把和谐作为人生的幸福境界和价值追求。我们把“和”看成观课议课活动生长课堂教学研究质量和效益的土壤,也把它看成观课议课试图达成的一种境界。

从目标动机看,“和”强调参与观课议课者心往一处想,并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观课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和平台,理解教学、改进教学、创新教学的对话交流活动,它的主要目标不是对已经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判断、作出结论,而是为了让参与者思考和研究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上出更加理想的课。它是参与者自我成长和帮助他人成长的目标整合,是自助、他助和助他的互动和统一。有效的观课议课,参与者需要建设和发展一种“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关系”([日]佐藤学)。

从参与者的行为方式看,“和”意味着对在场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保护。这种理解和尊重体现在尊重他人的发言和观点,理解他人的处境和立场,欣赏他人的思考和创造,在对自身经验保持开放中接纳他人,给他人机会以成全和成就他人,保护彼此参与观课议课、讨论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求“不同”。在《论语》的“和而不同”中,“不同”指在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时,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附和与苟同。“和”并不是同质,也不是没有差异,而是要尊重不同和差异。从语言学上讲,和谐来自音乐,音乐即是不同的声音“和”在一起,没有音调的差异和变化,声音就会因为单调而失去动听之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与同一性是相对的,它是要求有差异的,是“不同”的。

“不同”在观课议课中意味着参与者的独立思考,承认彼此的差异性,鼓励参与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方式,理解“不同”的表达,接受“不同”的结果,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对话交流中激发人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它强调尊重和张扬人的理性和自由精神。

求“不同”,首先基于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具有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没有唯一。另一方面,教学改进并非仅仅是认识问题,而是一个以认识为基础的生活改进问题;教学活动对教师具有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存在和选择、生活意义的获得和创造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基于生活的特殊性,需要给“不同”留空间,需要存“不同”。求“不同”意味着议课的目标不是在不同意见中求“一”,而是在现有课堂的“一”中探讨出“多”的可能来。“多”的价值在于既为参与者的自由选择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参与者的自由创造留下空间。

从实际效益看,单一性是生机和活力的杀手,有碰撞的思想交流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才能产生新的智慧。只有用不同的观点和经验,才能刺激和引起对原有经验的反思。观课议课的效益源于相异的信息刺激,和由此激荡的讨论、反思。

从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要求看,一方面要有“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有“不同意你说的话”的权利。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参与者又要尊重自己,在议课时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3.致力“思”。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本质上,人因思而变。与评课多用句号比较,议课强调多用问号。句号用作陈述和评定,问号引起对话和反思。强调用问号,一方面是强调通过询问互相理解,使议课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参与者不断思想,把思想从习惯的名词用法激活为动词状态。

思想用做名词与用作动词的区别,是议课中“他思”与“我思”的区别:在思想作为名词的时候,议课中的教师处于接受和消费他人思想的被动状态;把思想激活到动词状态,就是让参与者置身其中,以更加自觉而主动的方式关注和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作为和效果。强调“我思”的重要性,一是承认和强调“我”的独特价值;二是未来的“我的教学”需要“我”——而不是议课中发言的他人——来执行,对“我”自己负责需要“我思”;三是“我”的教学毕竟具有“我”的独特性,“他思”并不能真正解决未来的难以预料的“我”的问题,“我的教学实际”需要“我思”。

观课议课促进教师思想,首先是尊重教师思想的权利,为参与者的思想活动留下空间;其次是以参与者的思想过程谋求和实现议课的质量和效益,在彼此理性争辩中思考和谋求更加合理而有效的教学;再次,议课的任务还在于培养教师思想的责任,促进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思想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将发现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

教师成长离不开思想,观课议课质量源于有效思想。从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中,我们认为,成长中的思想有“获得经验之思”和“反思经验之思”。“获得经验之思”是认识行动和行动结果的关系,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以这种对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去规划和设计未来的行动。以获得课堂教学经验为例,对自身课堂教学中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思想是获得直接经验的途径,观课活动中对他人教学中这些关系的思想可以获得间接经验。“反思经验之思”的对象指向经验,在“反思之思”中,经验者对经验的依据、经验的过程、经验的结论进行深入的、持续的、批判性地审视,从而超越原有经验可能的狭隘、浮浅和错误。促进这种反思,需要其他经验的引发和刺激,实现这种超越,需要其他经验的映照和比较。议课意味着他人经验的参与,在彼此以相异的经验进行交流和对话、超越实现自身经验的议课过程中,参与者实现的是“反思经验之思”。

4追求“诗”。“思”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手段,“诗”是人的生活目标和归宿。我们认为,“诗意”生活是一种富有理想和希望的生活,是一种顿悟自身当下处境并由此而自由创造和不断超越的生活,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利欣赏转而欣赏自身创造力量的审美生活,是一种因为创造和超越而享有愉悦、丰富和充实的自由精神生活。

课堂教学是教师永远未完成的一种创造。坚持这种发展开放的课堂教学观,观课议课以“思”为基础,促进参与者为未来教学而创造,在自由创造中追求诗意生活:因为课堂永远未完成,所以对现状永远不知足,对课堂教学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对美好生活永远有追求和行动……因为教学是创造,所以,需要激发和放飞想象力,让未来充满希望;需要鼓励和支持,让精神更加自由,让明天的生活在自由创造和超越中更加美好!

     在观课议课文化中,“和”是前提和基础,“和”了大家才愿意坐在一起;“不同”是策略和手段,“不同”为“诗”的创新和超越创造条件;“思”是核心和纽带,是有效改变的前提;“诗”是生活的终极目标和结果。

——刊于《福建教育.中学教育》2010年10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16
教育假设及其意义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在观课议课中,我是主张促进思想,有所发现的。发现什么呢?一是发现关系和联系,这里的关系和联系就是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和学的效果之间的关联;没有发现关联,就不算理解了教学,也就没有获得经验。二是发现教学新的可能性,拓展教学的可能性空间,为教学创新提供基础。

这就涉及为什么提出“教育假设”,什么是教育假设的问题。

对于什么是教育假设,我想有这样几个要点:

首先,教育假设是一种过程,是在教育实践之前的一种“虚践”,也就是对教育发展变化的可能图景想象一番,对即将行走的路径“在头脑中”勘探一番,去发现可能的图景和路径,并对这可能的图景和路径中比较选择一番,最后完成一个面向未来的实践方案。实践是以虚践为基础的,人的意识性就在于实践之前有目的。但虚假的图景和路径只是头脑中的,或者成为图纸上的(比如教案),它还未真正出现,而且也未必能够实现,所以,它只是假设的,这是一个假想的情况,这样的过程是假设的过程。

其次,教育假设是个人实践性知识为基础的教育预期。乔治.奥尼尔认为:“‘假设情况’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我们自身及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看法,是我们假定或认为真实的东西,也是我们凭借独一无二的直觉能理解的事实。”教育假设以过去的教育经验为基础,但过去的经验是否对今天的现实有用?未必,所以经验只能成为背景和行为的假设,对于未来我们只能根据过去的知识说“这是假定的”,我们缺乏对未来说“这是肯定的”的资格,特别是面对无限丰富性,具有生长生成性的学生。

再次,教育假设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走方式。假设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的知识观。教育假设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有待验证的想象,它不封闭,面向实践开放,并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教育假设的实际存在提醒我们,个人实践性知识是不完备的,是非终结性的;在运用个人实践性知识时,我们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实践反思的习惯。对教育实践持开放的态度和心向,致力于假设——实践——反思,这使我们行走在研究的道路上。

对于教育假设和教师生活的关系,我有这样的看法:

随时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地表达教育假设的教师,是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对教育有过研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在行动之前对教学的可能认真假设一番,我们既不能不假思索地行动,也不能过于简单地和草率地行动,课堂上可以简简单单地教,但教学前不能简简单单地思考,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

如果一个教师将基于某些假设的教学设计用于实践,能被教学实践证明其假设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

教学之前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不断提升假设水平的教师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其教师生活是一种研究性的生活。

进一步,教育假设对教师发展和考核具有意义。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时,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我建议调整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对学校课程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因为只提“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在否定性的意见后面没有建设性的补充,这就容易导致操作性的缺失。由于缺乏操作性,所以多年减负并没有成效。

如何评价和发展教师?我有一个展望,未来可能以“教育假设”作为评价教师的核心概念:

是否有假设的过程,这可以用来考量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假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现合理假设的能力和由此带来的教学变化,这可以用来考量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成效。

我们还可以用是否有过假设、是否在实践中验证假设、并由此改善生活质量考量教师的专业成长。

——写于2010年10月28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20
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创新发展研讨会记事
文/陈大伟

12月1日,接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黄忠副主任的电话,邀请我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创新发展研讨会。

9号上午到深圳,承办会议的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接着。中午就餐,获赠深圳市宝安区国学教育研究会主编的《弦歌不断——民国时期校歌校训》,心中充满喜悦。

9日下午,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参与分会场活动。先听各培训机构的经验和意见,宝安区的注重教师休闲素养的培训过去我在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也做过,这次听一听,想到了这样的观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帮助教师过高品质的教师生活。”另外,宝安区重视家长培训,这一点过去我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有这样实践过,这使我思考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前,应该加上“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因此,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他培训机构的发言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后来会议主持人要我发言,大致,表达了这样一些观点:

1.妥善处理“面向全体,突出骨干”的关系,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角度认识校本培训的价值和意义。

2.关于校本培训的课程,可以两条路:一是演绎式,二是归纳式,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可以在大框架下(体现区域管理整体性)给学校自主选择的自由。

3.可以把各校的科研成果开发成校本培训的资源,在区域内推广。

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的蔡虹部长在发言中,指名要我回答一些问题,对于她的问题,我有这样的看法:

1.关于教研员如何指导学校改革。教研员可以定点联系一所和几所学校,可以帮助学校形成办学理想,构建教学愿景;可以帮助学校调整教师状态,使教师追求进步;可以研究和发现教师更有效的成长路径,提高培训效益。

2.关于教师被各种网络包围如何处理。教研员可以组织团队,对信息进行筛选,根据本地实际,提供最基础、最必须的学习资源,起一个过滤的作用。

3.如何评估培训机构的质量,如何向行政部门回报培训机构的工作。教育提供的产品是课程,可以从课程来源的精心准备,课程内容的合理科学,课程实施的规范参与,课程效果的反馈评价等角度考虑。

晚上是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晚宴。

10日早餐,获罗湖区外语学校教科室主任周立老师的赠书《我织经纬》,邻座的居然三位都是地理教师,而且都是华南师院77级的同班同学,交换名片,其中两位是特级教师。我在中学教地理,但只能算半路出家,中途逃跑,但见到地理教师还是觉得亲切。上一次在淮南见到刘登宇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

10上午,我讲了一个小时,展开来讲是我在淮南的一天的内容。这次就一个小时,也讲了大概,也有一点生动的案例。有点佩服自己的调控能力。

走下讲台,见到《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任小艾老师。任老师是我刚工作时的偶像,98年在涪城我们有过交流,2000年在北京学习也见过一面。交流时,任老师对我在22期《人民教育》上的《做“明白”的教师》给予鼓励,并邀请我明年在她主持的一个班主任专业化课题会议上交流。

中午,结识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的毕国军校长,交换名片,既是博士,又是教授。深圳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下午,受黄爱华主任邀请,到西丽水库旁的荔枝世界观光园住下。走一走,接到黄忠主任的电话,一是感谢,二是邀请到广东深度参与校本培训的推进活动。电话长谈中,黄主任说不要只从培训机构的角度,要从受众的角度思考如何搞校本培训。很有同感!

可以画一个句号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22
同学们,请保持你们研究的行走姿势

这一学期,给学生上《教育科研方法》,属于考查学科。前八周每周三课时,上完《教育科研方法》以后学生要实习。学院的要求是第十周要把成绩拿出来。我向教务办建议,如果学生没有实习经历的基础,他们就没有机会面向实践做教育科研,所提交的论文就一定空洞,质量不高,因此我希望《教育科研方法》成绩提供能延后,等到学生实习结束以后,结合他们实习中的观察、研究和思考,再完成他们的《教育科研方法》的论文写作。学院教务办接受了我的要求。

坦白地说,这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我住家离学校远,而且学生一旦离校实习,就很难集中在一起,催收作业将会有些困难。但我觉得值得这样做。

我也期待学生能在实习后给我一些让人惊喜的东西。

有的班有的同学做得并不好,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成绩自然不好。整体上,08中文专科班的同学不错,让我收获了惊喜。

这样的惊喜在于我有渴望,我上这一科,最希望的是有一种研究的教育行走姿态。在这些同学的作业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行走姿态。

这种姿态首先体现在对自己当下生活的关注和改善愿望,其次体现在坚持用研究的方式对待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比如:

有的同学第一堂课不被学生接受,他们就研究新教师如何做好上课的准备,或者研究如何管理班级纪律;

有的同学发现教学中并不了解学情,就研究了解学情的意义和方法;

有的学生观察到不同教师有的教学语言引人入胜,有的教学语言枯燥干瘪,就研究教师的教学语言如何锤炼,得出了课堂上的教学用语不要太多用长句的体会;

因为自己管不住学生,就研究教师如何形成教学威信,有的则研究如何和班主任形成合力;

用的用多媒体上《皇帝的新装》效果不理想,就研究语文课上多媒体的局限和使用策略;

有的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只顾自我表现,就研究“如何让引导学生正确地表现自我”;

有的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没有学生回答,就研究问题如何设置和提出;

在农村学校实习,有的同学发现普通话使用状况不好,就研究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有的同学发现一位学生偷窃,就进行偷窃行为成因和防止对策的研究;

有的同学研究了肥胖儿童;

有的同学调查了学生的课程安排、吃饭时间、课后作业时间、学生手里的课外资料类型,提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建议;

有的同学研究了实习学校名优教师的教学风格;

有的同学研究了所在实习学校对学生的奖惩方式和制度,分析了这些奖惩的效益和价值

……

同学们,你们真棒!

看完你们的作业,我真为你们高兴。在高兴之余,我又有一些隐忧,我担心你们不能坚持这样的教育乃至行走姿势,缺乏把困难当成课题的勇气和坚持。最近,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

“我今年教的是七年级七个班的生物学。有4个学生连名字都不会写;有二三十个学生上课经常不带书、笔、笔记本;大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差。请问陈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陈老师,您好,现在的大多数农村学生的责任意识很差,学习也无所谓,作为教师该怎样去引导他们效果才更好呢?”

“如何提高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的去写日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

同学们,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我相信,以你们现在的姿态,你们可能会把它作为自己的问题研究。问题是以后呢?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几年,热情散去,你们会不会也提出这样的问题希望他人作答?

在批阅你们的作业时,我更加坚信:做科研,就是要相信“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我们自己”。我也希望你们记住:教育研究就是运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更加舒适。

让我们以此共勉,保持一种研究的人生行走姿态。

祝福大家!

                                    陈大伟

写于2010-12-3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24
让教育科研走向生活[1]

陈大伟

在面对很多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遇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困惑时,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科研”是一种简说,完整的说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什么呢?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育科学的研究”,一种是“教育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和实践意义。而从“教育的科学研究”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祛魅”和“返魅”。

“魅”本意为传说中精怪,此处可以理解为神秘性、难以把握性。

当我们把教育科研理解成“教育的科学研究”的时候,“魅”在“科学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自有其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强调实验方法的运用,追求数学化的精确和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程式和手段上有开题论证、前测、控制、后测、数据处理、对比……神秘而繁琐。面对种种挑剔的目光,教师难以把握,也难有科研的自信和从容,也就很难有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研究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魅”却在这种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中被“祛”掉,神秘而复杂的教育被肢解成可以控制的单个作用的因素和要素,教育的事实和现象被简单归因和确定,“祛魅”后的教育远离了真实的教育,而教育科研与实际教育生活的距离也愈来愈远。

把教育科研理解为“教育科学的研究”,首先是对教育“返魅”,教育因其生命性而具有丰富性(要素和因素)、复杂性(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流动性(教育的各种事实和现象)和整体性等特征;“返魅”意味着尊重教育的难以控制和难以把握性,要以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其次,需要对研究“祛魅”,我们认为,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利用理性和行动结合的力量认识和改造生活的过程,其基础是发现生活中各种事实和现象间的关系和意义。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教育现象和事实就是自身的行动和行动效果,以及采取教育行动的依据和假设。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发现“教育行动的依据”—“教育行动”—“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关系认识中理解新的教育意义,并用对教育和生活意义的理解来指导未来的教育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走向生活不仅有了必要性,而且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研究目的:创新生活

在马克思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教师做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造生活,创新生活。这种创新又主要体现在新知、新事、新人三个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中的行动研究者,研究首先是要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比如教的行动和教的效果,学的行动和学的效果,并由此反省自己的行动依据和假设。研究的结果,是获得其间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学、关于教材等方方面面的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修正和更新、完善和丰富研究者原有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原有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这是一个新知的过程。

对教育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深刻洞悉和把握,有利于认识、理解和预测教育事实和现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调控。这样,有了新知的基础,研究者新的实践也就有了可能。新事首先是做事的手段和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次是由此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它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新,一种超越既往的新。这种改变、突破和超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体现,是美的创造和展示。依据自身的研究体会,我们似乎可以对《学记》这样补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乐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美”和“乐”带来了研究的幸福。

新知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从终极意义上,研究意味着人的新生,或者说新人的创生。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认识和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更新自己,超越自己,追求理想的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最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为了超越现实的规定性,我们不仅需要改造世界,更需要改造和更新自身。我们认为,由于缺乏对自身的研究,缺乏新人的创生和超越,教育科研始终外在于教师的生活,教师也就很难从中体会科研的快乐,并对教育科研产生认同感。

新知、新事、新人,最后的结果是人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人在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谐和自由带来的是生活舒适,从这种意义上,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加舒适,生活更加幸福。

这里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看一位老师很高兴地早早准备进教室,我想分享她的快乐:“有什么喜事,把你乐成这样?”她对我说:“陈老师,我今天要上《陶罐和铁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话的教学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过去教过几次,但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今天早上,我再翻一翻课文,发现了这么两句对话。一句是铁罐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另外一句是陶罐的回答‘不敢,铁罐兄弟。’两句对话,两处不同,一是称谓不同,二是标点不同。称谓上,‘陶罐子’和‘铁罐兄弟’的态度不同;标点上,一个感叹号,一个句号,语气不同。今天,我想试一试从这两个不同点上,引导学生分析两句对话,并通过对话练习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不知道会有什么效果?”这位老师在对教材的研究中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考和规划,这种规划是对以往行动方式的改造和超越,新的规划意味着新的创造,新的创造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希望使她对未来的教学生活充满期盼。对未来有期盼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幸福的教师生活,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研究问题:源于生活

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一定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十分在意的教师,一定是十分善于观察和考察自己现有生活状态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十分渴望理想生活的教师。

对现有生活状态进行考察,我们总会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又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为了改善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教学研究,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比如,上了一节课,你对上课的感受满意吗?你对教学的效率满意吗?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生活得愉快和幸福吗?你想让自己的上课变得更愉快吗?……有了这些问题和不满意,你就需要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让自己上课的感觉更好,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成长进步更快本身就能带给教师带来舒适快乐的教学感受。

选题需要考虑问题的价值、新意和可行性。我们认为,只要是教师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对教师而言都具有研究价值。你想,不解决这样的问题,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要受到影响,难道你不该去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研究难道对你没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即课题”。从创新性的角度,我的问题对你来说可能不是创新,但就我自身的情况来说,就可能是一种创新,它能给我带来新知、新事、新人的效果。这样,我就不必争取你的认同和立项,我可以为我自己立项。

基于这样的理解,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就不要怕课题能否得到认同,是否在某一级立项,而是应该担心所研究的问题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忙了一阵,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以修身立德、发展自己为本,“为人”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己”的目的改造自己,“为人”的目的则是见闻于社会。

三、研究方法:融入生活

我们认为,行动研究本质上是对自身生命活动的研究和改造。为行动研究(目的),对行动研究(对象),在行动中研究(方式),主要依靠行动者自身的力量研究(研究者),和实践中的教育教学生活紧密结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行动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深度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包括叙事研究。从本质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故事,为生命活动留下痕迹。可以说,生活因为故事而获得了意义,并因此变得有价值。叙事的意义首先在于“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从而使自己“再活一次”(纳塔莉.戈德堡)。其次,是通过叙事让过去的故事和历史照亮前程,引领未来,用故事再造人生。这样,一方面是人创造故事,另一方面是用故事再造人生,使人能更合理地创造新故事。要实现用故事再造人生,叙事研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叙事”的水平上,而是要对故事进行研究。研究意味着思考,在叙事研究中,不仅需要有“获得经验之思”,而且需要改造提升经验的“反思之思”。

另外一种有效融入生活的研究方式是类比研究。类比研究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尽管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却能独辟蹊径,给人以灵感和启示。比如我们对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进行研究:揠苗助长本身说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故事,但类比研究使我们体会到“苗”有“苗”的生长发育和变化规律,“助长”如果采用了“揠”的方式,就违背了“苗”的生长规律,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贻笑大方。通过对这个寓言的研究,我们更加生动形象地感悟和体会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意义。

就我们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类比研究提供了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成长道路:只要你想学习,愿意学习,处处留心,那生活处处有教育,时时有学习。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窥道在天在屎溺”,有了“道法自然”的意识以后,何时不学习?何处无成长?



[1] 刊于2006年第6期《天津教育》(刊用时有删节)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25
做“明白”的教师
来源:《人民教育》2010年22期  作者:陈大伟  

要成为名师,要先做“明”师。明师是什么?就是明白的教师。作为结果,明师是心里明白的教师,他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也知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作为过程,明师在不断研究自己——“人啊,认识你自己”,他在努力争取认识和理解自己、改造和完善自己,在研究和改造自身中赢得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而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如此重要,以至于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做明白的名师。要成为明师中的名师,可以有成为名师的追求和目标,但追求成为名师不可太执著,应先把功夫放在成为明白的教师上。我相信,在成为明师的道路上走下去,就会更有机会成为名师,那时候的名师才能实至名归。

研究是“解决问题”和“修养自身”的统一

研究为了明白,明白需要研究。要做明白的教师,我以为需要一种研究的转向。这种转向就是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审视自己,研究自己。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是现有的研究没有给更多中小学教师带来理想的幸福,我认为,取向的偏差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从取向上,目前大多把教育科研作为认识外界事物关系的手段,没有发挥科研改造自身、发展自身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人类只有面对人自身,才能达到对人的理解,只有研究了自身,我们才能对人类也就是对我们自身负责。由于没有对自身的改造和变革,没有在研究中创造和实现新的自我,我们就很难发现科研对自身的意义,也就很难体会到科研的幸福。

一方面是要研究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做“为己”的研究。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朱熹对此解读:“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为己”是以修身立德、发展自己为本;“为人”是以邀誉功利、建功立业为务。“为已”是要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为人”是要见闻于社会。从“为己”的角度,我以为,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涪变得美好和舒适”。当然,这里的美好和舒适应该基于教育的成功和有成就,应该基于更好地实现了促进学生发展和成才的目标。

研究带来成长,研究带来变化。教师研究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知”、“新事”、“新人”上。

先说新知。有一位一年级老师上《画家乡》,课堂上让学生齐读课文(7个自然段),课后交流,这位老师说:“在低段教学中,安排齐读可以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可以看一看是否读得正确,是否读得通顺,是否读得有感情,还可以带一带不会读的孩子。这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想过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读到后面的时候,学生读得很辛苦,没有了精神。这使我意识到,太长的课文不宜一次齐读完,课堂上不要让小孩子太辛苦。”我认为这就是在做研究。研究是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研究的结果是获得对其中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和学、关于教材等方面的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原有的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这就是研究中的新知,获得的是一种认识成果。

再说新事。作为实践者,研究的任务不在于认识行动,而在于改造行动、改造实践。对教育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深刻洞悉与把握,有利于认识、理解和预测教育事实(现象)

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控制。这样,有了新知的基础,研究者新的实践也就有了可能。新事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是做事的手段和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次是由此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它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新”,一种超越既往的“新”。比如,将“课堂上不能让孩子太辛苦”的认识付诸实践,我们可能不再让学生齐读比较长的课文,而是更自觉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身心状态。这样的改变就可能使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生活得愉快一些。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课堂上,口头提出了这样的学习要求:t?下面大家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读的时候最好采取默读的方式,因为在默读的时候你才能更好地思考。大家思考什么问题呢?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4次擦亮火柴,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可以边读边思考,把自己想到的勾画出来,写上你的想法。还有,对4次擦亮火柴,你可以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在学生交流时,他发现,很多学生读的是课文第一部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他分析,是由于自己提出的学习要求太多了,学生记不下来。这使他意识到,过多的学习要求学生根本记不住。用什么方法改进呢?他想到了演示文稿。从此,在他的课堂上,多媒体不仅用来提供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成果,而且用来提示学习要求,组织教学活动。这样的改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新知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从终极意义上,研究要创造新人,要创造一个新的自我。创新自己意味着在修养上不断达到新境界,意味着自己的专业成长。古人说:“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精美,,和“充足’’是修养的目标和追求,“切磋琢磨,,和“涵育熏陶”是修养的方法与过程。如果把研究看成认识现象、发现规律,并指向问题认识和解决的话,修养则主要指向自身发展和丰富。教师的研究应该是解决问题和修养自身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式是研修。

不是向外看获奖,而是向内看变化

波斯纳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什么呢?过去的反思可能集中在是否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取得预期成效;现在要争取成为明师了,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是否“成事”——“做成了事”——进行反思,而且需要对是否“成人”——“实现了专业成长和进步”进行反思。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琢磨,不能认为,只要学习、只要练习,就会给人快乐。比如,现在让你机械抄写30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就很难快乐。“说”在何处呢?“说”在学习中要有所收获,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能够“温故而知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体验到成长和进步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这种意义上,反思的目的还在于对成长和变化审美,体会有所得,并为此增加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动力。

走在成为明师的道路上,不是向外看获奖,而是向内看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变化:

审视和反思教学有效性有没有变化。比如,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我的学生参与教学是否更加积极主动?是否有更多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成效是否更加理想?教学是否更轻松?是否更加得心应手……教学合理性、有效性的增加表现为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由此使我明白我的教学是否在进步。

审视和反思教学自觉性有没有变化。教学自觉性增加表现为我们开始积极主动追求教育教学的意义,追求有效的教学,追求有意义的教学生活。自觉性增加意味着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研究性教学将成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正在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审视和反思教学效能感变化没有。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学效能感增加表现为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信心的增加,它使我们对教学行为导致的结果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对自己行动的效果充满信心。教学信心不断增强将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满怀信心、充满活力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充分享受由创造带来的教师的幸福生活。(作者系四川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29
研究——教师的根植与取向[1]

1.把研究的过程作为人运用理智改善工作、生活的过程

我们将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改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生活更舒适。对于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在这诸多的选择中,研究是运用自己的理智来改变现实生活、设计未来可能生活的一种选择。关于运用理智,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 ![‘要敢于认识!’语出罗马诗人贺拉斯(公元前65—8)《诗论》——译注]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2]

运用理智改变生活,首先需要研究者逐步摆脱盲从和迷信,走向自觉和理性,在自觉和理性中,研究者改变生活方式,获得更高的质量。其次,它要求我们把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研究与生活结合,研究与工作结合。也就是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生活,对生活研究,对工作研究。另外,是在研究中摆脱过于沉重的功利追求,除了生活的目的不要有更多的功利。实际上,无功利追求的研究更容易达成功利的效果;研究被功利缠绕,就会大量增加顾忌和框框,难以获得真实的研究成果。以时尚的“叙事研究”为例,叙事研究是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要坚持“实践——反思”的认识成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的一条专业成长的道路,成长即成果;而定位于发表研究成果的叙事往往失去真诚和自然,反不容易被认可。

2.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有意识定向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

与一般实践活动比较,研究具有自觉目的性、设计系统性和改进持续性等特点。尽可能占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是深刻认识的基础,也是研究和改进的基础。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是研究者扩大视域,充实自己,提高对研究对象的洞察、解释、预测和控制水平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不同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关注不同的信息对象。在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上,要多样化。比如,从相关著作中,我们可以全景式的把握研究状况,了解研究发展历程、已经解决和没有解决的主要问题、概念体系以及各主要流派和学派的观点;期刊则告诉我们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报纸、电视等媒体则提供实践中的政策、做法和经验,反映了对相关问题的实践水平……

3.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总是为了人的‘能在’而理解‘现在’,实现‘现在’。”[3] “能在”是什么,它就是一种目标,一种理想。

自觉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无论干什么,我们都需要计划和策划,这就是所谓“既要拉车,更要看路”、“务实之前必先务虚”。曾经有老师发邮件说:“老师累呀!老师难呀!想当好老师又累又难!苦!!”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慢慢教,想想啊,特别是‘又累又难!苦!!’的时候,特别是陷入教学困境的时候。”

想的过程是运用理性的过程,也是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追求的过程。教师研究大多难以用严格的“实验假设”来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比较和假设。比如,我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我心中总是有“分层比不分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的假设。这种假设可能来源于研究者对过去经验的批判和总结,也可能来源于理论学习和对其他人实践经验的借鉴。

实际上,所有的研究者(特别是行动研究者)都需要运用理性问答“我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等问题。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形成“这样做比那样做效果会更好”假设的过程。人的幸福源泉其中包括了人有理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所以,在研究中产生并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本身提供了一条导向幸福的途径。

4.把研究的过程作为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的过程

作为实践者,研究的关键在于改进行动。这样,教育理想必须投射和改进实践,缺乏对实践的改造和促进,实践者的研究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同样,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教师研究的完整内涵。

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它能够带给我们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幸福和快乐:实践方式的变化,实践效果的变化,甚至感受到世界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感觉对任何人都应该是一种绝妙的感受。

5.把研究的过程作为及时反思和调整的与时俱进过程

实践是丰富、生动而流变的。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一方面,学生个性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另一方面,学生又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状态中。实践(主要表现为交往活动)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教育实践情境的生成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探索没有止境,行动改进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是教学研究的应有追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思和调整”是教师研究的应有品性。与时俱进是什么?是对自身问题的清楚认识和洞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批判,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持续行动。



[1] 出处:陈大伟,研究—教师的根植与取向[J]. 教育科学论坛,2004(6):59

[2] [德]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A].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9

[3]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4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30
为自己开辟一片生长的沃土

陈大伟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进行归结,一般认为,有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这样三种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笔者认为,除这三种理论上的取向外,还实际运行着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教师要有坚实的理智基础,其理智基础表现为“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这种取向的突出表现,就是师范学生向专家(如大学老师)学习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现在,似可把教师的专业阅读也归为这一取向的实践。

应该说,一线教师是专业实践工作者,实践的丰富性使得“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苏霍姆林斯基)。教师需要实践性智慧,而实践性智慧不是从外部“获得”的,而是从内部“建构”的,“建构”的途径是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实现的。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自己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我理解,这是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

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在其实践中也大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但是,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得更多,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和风格,它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也就是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

应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各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各有自己强调的重点和明显的疏漏,在今天看来,任何单独的取向都不可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问题,深入了解它们的长处和局限,针对教师发展的实际,有所侧重地借鉴不失为一种选择。

这里就“教师在共同体中成长”的话题,且说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主要注意力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的“反思”,而是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在合作中共同成长。生长需要环境,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来类比:一个种子是否能够生长,是否能长成参天大树,固然和这颗种子本身的品质有关,但也和撒播在什么样的田地里,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紧密相关。以认知发展为例,“事实上,认知决定于环境,认知发生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而不是简单的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中。”[1]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说,现在的中小学是越来越重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了,但学校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呢?“我国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方面,似乎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是一个能力提高的问题。其实,在学校营造一种环境和气氛,让教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鼓励教师教学创新,这可能比单纯提高教学能力更为重要。”[2]

在讨论了学校应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生态的作为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怎么办?”

就我看来,我们需要赋予“育人”以新内涵。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人”在哪里?我们需要培育“谁”?我们认为:首先是要“育自己”——“爱自己,栽培自己”,“爱学生,发展自己”——把自己栽培成才了,育学生才有本钱和基础。其次是“育学生”,教师需要更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验到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在育自己、育学生的同时,教育“育人”的新使命是“育同事”。“育同事”不仅与同事共育、共同成长,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而且与同事共建有利于生长的环境,在培育中共育。我们相信:在一个长期共处并充满合作的同事关系中,他人的发展终将促进自己的发展,自己也将从他人的发展中受益。这样,促进他人发展也就在促进自身发展,助人者自助,助人者得助,滋养获得滋养,润泽获得润泽。

与同事共育,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但在同一个单位,总有一些利益关系牵扯,总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结,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实在太大。我们需要更纯粹的精神交往,更纯净的生态环境。这时,寻找(早期需要建立)志趣相投的专业成长共同体不失为一种选择。

这种民间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优势(或者说需要发挥好这样一些优势):基于理想和激情的志趣相投,以及交往的平等地位和参与的自愿原则,大家关注精神丰沛和充实,关注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关注彼此的处境和未来,这使大家更能心理相通、彼此坦诚,这可以少很多利益和得失的纠葛,也可以少一些人际交往的麻烦和障碍。基于共建、共有、共享的理念,这可以使参与者彼此珍惜,这有利于用自组织的方式改进参与方式,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更合适、更有效的方式。基于对共同话题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有利于提高对话水平和质量,在有准备的“碰撞”中分享彼此的真知灼见。

愿老师们都能为自己开辟一片生长的沃土!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2

[2]冯大鸣.沟通与分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67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35
怎样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关于推进学校改革的通信(五)

陈教授:

您好!

上一次我们向您请教如何使教研更有实效。您建议可以在学期末或开学初,先请老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临近期末,现学现用,我们就请老师们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说实在话,我们学校的条件和基础都不是很好,教学水平和质量也不太理想。按理说,老师们是应该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的。可是,问题收上来的时候,提得最多的是诸如“课时不够”“家长不配合”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学校和教师不能解决的,大家都不太愿意深入研究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一来,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也就成了泡影。

我们是满怀热情的,可是结果让我们失望。现在我们又要向您讨教了:为什么教师就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呢?怎样让老师们公开自己的问题呢?

××



×校长:

你好!

看来你有些着急了,这可以理解。但我劝你不要太着急,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一起来慢慢想一想。

我常和老师们讨论“人为什么要穿衣服”?结论是人怕受冻要穿衣服,人要掩盖自己的缺陷要穿衣服,为了展示自己的出色人要穿漂亮衣服。由此,我们知道人的天性总是倾向于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人要遮掩自己的不足,人总是希望大家看到美好的一面。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要知道人为什么不愿意说自己的问题了。

教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育学生的,承认自己有问题就可能陷入对不起学生,不配“教书育人”的道德内疚和焦虑,要教师承认自己的问题更难。可以说,大多的教师看自己不是真实的“镜中人”,而是自我美化、自我粉饰的“意中人”,对于实际中的问题和困难,很多采用责任外推的方式——“教育环境不好”、“条件不具备”、“学生素质太差”等等。这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避免道德考量的安全的“避风港”。所以,人之常情,不必着急。

一方面,缺乏问题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教师的自我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教师需要反省自己的问题以不断改进,需要公开自己的问题以获得帮助。另一方面,人的天性是自我保护而不是自我揭短,教师还可能面临道德内疚的压力,教师又不愿意承认和公开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这种矛盾的情境中,培养教师问题意识的努力富有意义但又充满挑战。说实话,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自己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案。你问了,我只能试着说一说想法。

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一种“把问题看成朋友”的学校氛围?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的《变革的力量》是很值得读的一本好书,影响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你是校长,你接纳有缺陷的教师吗?对于教师身上的问题,你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理解和宽容?进一步,你又如何看待你自己?我想,当我们都能坦然地接纳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完满的自己,也能接纳一个不完满的他人的时候,问题才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说起来,谁能没有问题呢?美国杰出的演讲家丹尼斯·威特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还嫩绿,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成熟了,就开始腐烂。”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降低教师道德内疚和焦虑方面有所探索?可以说,没有谁在做着十全十美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有局限的,也可以说“任何教育也是有害的”。说“教育也是有害的”并不否定教育的积极作用,而是在看到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时,又要有“教育也是双刃剑”的风险意识,强调风险意识的核心立论是:人的时间有限、生命有限,你对学生采取了这种教育,其他的教育就可能受到影响。比如,放任和自由的教育无法培养集体意识;约束的教育对自由的个性有所压制;自主的教育可能难以获得系统的熏陶,合作的教育可能让学生放弃主见……。承认问题、发现问题可以使我们接纳不完美的教育,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能。而承认问题、研究问题则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放大教育的益处,尽可能规避和减少教育的损害。这本身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和方式。

我们是不是还引导教师为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负起责任?曾经到一所学校参加观课议课活动,授课老师执教《落花生》,活动目标是研究“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活动开初,我问参与活动的老师:“你们教《落花生》,感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是不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老师们说:“我们在课堂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说不愿意做‘花生’,他们更愿意做‘桃子、石榴、苹果’,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他们还会拿出选秀节目中一些获得成功的人物做例子。这个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好。这才是我们叫这篇文章遇到的困难。”我问他们:“这样的问题你们研究和讨论过吗?”老师们摇摇头。我和他们开玩笑:“你们太大公无私了。教师要做研究,一定要学会‘自私’一点,一定要学会珍惜自己的时间。你看,你们的工作这么辛苦,时间这么紧张,为什么不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好好研究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困难,干吗不研究自己的问题呢?”直面问题要激发老师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意识。我想,只有老师们真正对自己负责了,愿意改善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老师们才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

你可以给老师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建议你也找一找自己的“朋友”。

祝工作顺利!

                                                陈大伟

                                                                 刊于2011年第三期《校长》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36
观课议课问题解答

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小学学习和实践观课议课非常务实,在我到学校之前任课教师都看过两遍《有效观课议课》视频(十集)了。我到学校,4月11日上午和他们共同做过两节语文课的观课议课,下午我上了两课时的《乡下人家》,他们进行了观察和讨论。12日上午我先就观课议课的关键和新近的发展做了一个讲座(这一次很不好讲,因为他们都已经很熟悉了),讲完以后,是他们的老师提问我说自己的思考。因为他们对观课议课有过深入研究和具体实践了,所以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和代表性,讲完以后,我请龙慧副校长安排老师整理相关问答。周六,龙校长转过来老师们整理的记录,我再进一步梳理。放在这里,供对观课议课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陈大伟

整理于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陈大伟教授为宝城小学的老师答疑

王萍老师问:

陈教授,我还记得您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讲到“观课、议课就像照镜子,它更大的功能是看看我们扣子有没有扣错,哪里能扣得更好,而不是只是为了知道自己照的有多漂亮。”我们现在做观课、议课的确能让我们自己达到一种幸福、一种被理解的感觉,我们更能找到教学更好的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缺乏一种被认同的感觉,执教者的幸福感在这之中会不会打一点折扣,或者说能不能在议课之前我们也来说一说好话?

陈大伟老师答:

就我个人的设计,观课议课既不是对课说好的,也不是说差的,说好和说不好就是评课。议课是讨论课堂上的故事和现象的。课堂上有些故事是美丽的、合理的,创造过这样故事的执教者是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的;有些故事是有缺陷的,可能上课教师会有一种难受,但观课议课不是来批评这些故事和创造这些故事的老师和学生的,而是讨论如何让这些故事变得合理,变得更美丽的。在议课时,我们不仅仅可以找存有问题的故事,也可以找一些在课堂中很美的故事讨论,这也算说好话。

我们已经在尽可能设计让执教者获得认同的观念和方法了,比如我常给献课教师说:“在观课议课中,你上出了自己满意的课,你尽可以享受一种成就感;如果出现了问题,你可以享受一种贡献感,你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参与者讨论的话题。”

用“照镜子”说意义不是说照见自己很丑心里很高兴,而是照见自己的“丑”以后可以改进,让自己变得美好一些,心里高兴。我以为人的幸福感来源于自身力量的增强和自身力量的实现。自身力量的实现表现为有能力改造外在世界,自身力量的增长表现为不断改造自我,自身在不断成长的历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学而时习之,习有所得,不亦说乎”,这是一种幸福;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看到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生活更幸福、成长更明显是另外一种幸福。我以为,这样的幸福比短暂的虚荣更有价值。

另一个方面,所有的教学都会有批评,优秀不是没有批评,而是对所有批评都曾经心中有数,对自己的教学选择和得失都预先想过,他们会对这些批评坦然,他们感受的批评是议课者的真诚关心而不是“挑刺”,批评会打开了你认识世界、认识教学的另外一扇“窗户”,帮助你看到另外的教学风景。

王萍老师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在观课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学生,只能关注到小部分的学生,那么这小部分的学生怎么能代表全班同学的水平?用这样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来讨论整个的教学是不是不太合理?

陈大伟老师答:

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部分组成了整体,没有了部分也就没有了整体。在观课议课中,我们提倡要坐到学生身边去,你观察一部分,我观察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就在我们观察的部分中。

其次,我们又要尽可能研究所看到的学生是否具有代表性,防止以偏代全。在观课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些建议:

第一,一定要提前进教室,在上课之前要和身边的同学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比如问一问“叫什么名字”“家住是哪儿”“多大啦”。也要对身边的同学进行调查,比如,问一问他“读书累不累”“我能能看看你的作业吗”。调查的目的其实就是去了解这个学生在班上属于什么水平的学生,是在班上比较好的,还是稍落后一点的。做好了这样的调查,在接下的讨论过程中就可以避免以极端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讨论教学。

第二,一边是精细地观察身边的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多观察一些其他学生。如我今天就近可以观察两位学生,但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我起身观察了12位学生,我注意到12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采取指读的方式。观察的面大一点,代表性就出来了。

第三,要分辨老师的教学问题、学生学习中的现象是否具有讨论的普遍价值。对于教师偶尔的教学失误,做人要厚道,下来提醒就行了,不必大张旗鼓地证明我发现了教学的问题。对于有讨论价值,可以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则可以先说现象、先讲故事,引起大家的讨论。比如在我观察到学生指读的现象以后,我就在想,一年级下期学生指读是否还有价值?指读的好处是什么?指读的缺陷是什么?什么时候帮助学生不指读更合适?观课时这样想过了,议课时,我就会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一年级指读习惯的意义、价值是什么?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引导”这样的问题,这时讨论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两个同学的行为,而是我们可以研究的一个问题了。

曾经有朋友说:“陈老师,做过观课议课以后,我们现在不怕上公开课了,我们怕观课和议课了。”为了怕观课,观课需要一双会观察课的眼睛,我们需要修炼这样的眼睛。我以为,真正会观课了,我们就找到了学习上课的一条捷径。

罗利老师问:

观课议课提倡要发挥教学想象力,要创新我们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创新思维有时很狭隘。陈教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发挥教学的想象力、去创新教学?

陈大伟老师答:

发挥教学的想象力,创新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创新。比如,我们以前的教学目标一般都是从字词学习等层面去考虑,现在我们在选择教学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对学生的人格、自尊、自信等方面去实现。比如说昨天我教《乡下人家》中的教学创新就是“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审视文本”,我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就算再好的文本我们也要用一种批判的眼睛去审视它,读课文的时候既要读出他的美和好来,还要读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教学目标的创新。

其次就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比如说我在上《蝙蝠和雷达》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思路,课文要解决的是飞机夜航怎么看见的问题,在教学时我对它进行了拓展。在看不见的夜晚如何看见基础上,拓展了看不见的地方——地下、身体里、海底如何看见,看不到的人——盲人如何看见,如何不让他人看见——隐形技术等学习内容,使这篇说明文中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尽可能得到开发。

第三是教学顺序和结构的创新。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不一定要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讲解课文,我们也可以从课文中间或是最后入手。比如说昨天我上《乡下人家》就是以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了作者喜爱的心情”来进入文本,那就是从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入手。再比如,我在上《和时间赛跑》文中有一句话“爸爸等于给了我一个谜语”,文章中并没有谜语。于是我就从这个谜语入手来说一说“这个谜语是怎么来的”,“爸爸的谜语告诉我们什么?启示是什么”,这样就从课文中间向前、向后去分析课文。

第四是教学活动的创新。比如说生字教学,过去我可能采用教师找出较难的字念出来让学生来写,现在我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选出自己认为比较难的词语来写。这样,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学生也能得到锻炼,并从中养成预习的习惯。

创新的思路可以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有想象力,不要以为只能这样教,也不能以为习惯的就是最好的,是用不着改变的。

陈欣老师问:

一个班上的学生参差不齐,很不一致。在观课的过程中,我们需不需要对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分层关注?

陈大伟老师答:

我非常赞同你的想法。这样的工作可以在观课议课以前做,也可以借助录像技术课后分析。观课议课前的工作可以包括观课说明,也包括观课分工。观课说明有三个内容:第一,说教学背景,包括先教了什么,后教了什么,也是让大家了解整个课堂你会做什么;第二,介绍自己的教学创新。比如说我的课和其他老师的差不多,我准备在某个时候采取一种新的教法,让其他老师看一下这种新的方法效果怎样,可以怎么改,这叫教学创新;第三,介绍观察对象。不一定非要等到教研组开展活动的时候才观课,比如我要上课了,班上有几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可以叫两个老师进行观课,看看这几个学生上课到底在做什么。这就是观课分工了。再比如说,班上学生程度不一,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和收获有什么不同,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困难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可以做出分工的。

有了分工,就有了量化的基础,比如老师提了多少次问,叫了多少同学,老师的站位等等。我曾经有自己的一个教学反思,通过视频,我发现上课的时候在靠近多媒体的走廊走动了七次,较远的走廊走动了一次,我意识到多媒体会成为我们平等地走近每个学生的障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避免被多媒体所“绑架”,尽可能多的走近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

何星老师问:

在议课的过程中,根据帕尔默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理论,某一个求知者会对一个案例主题提出自己教学方法或教学形态,其他求知者会相应地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验证哪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更好呢?这是不是涉及到观课议课的一个后续问题?

陈大伟老师答:

议课和磨课不同,磨课可以说是多中求一,把多位参与者的意见汇集起来,打磨出一节课来,这在优质课竞赛准备时用得比较多。而议课是一中求多,就是以某个老师的这节课为平台,一方面是大家去理解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改变的路径,这叫发挥教学洞察力理解教学;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学想象力,思考这节课还有其他的教学方法吗?这就是拓展视野。各抒己见地“求多”。我注意到昨天王萍老师上过《一夜的工作》,我们议过课以后,有老师说她头脑中装上了四种处理方法,这就是发现了“多”。

是不是要在“多”中要求一呢?我们说可以“求一”,也可以不“求一”。这要看人,比如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没有多少教学经验,最好告诉他哪种方法更好而采用这种方法,可能“求一”的效果更好;而对于有经验有自主能力的老师来讲,不“求一”是尊重教师这个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创造性,我们是鼓励教师自己去选择、去创造的。

是否需要后续呢?这是肯定的,我们说观课议课不是写句号,而是写逗号、写问号的过程。我自己设想的最好效果就是议完课后,参与的老师大多产生了“自己也来试一试”的冲动,他们渴望把观课议课中体会到的东西去创造性地实践一番。这就是同课异构吧。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实际的情况是,及时的改变和效果并不太理想,因为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模仿,它要经过一个删选、加工和沉思、再造的过程,没有经过消化、内化、转化的时间,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难产生的。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一棵有生命力的种子已经播下。

曾老师问:

对如何处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价值的发言,我一直都很困惑,是停下来,让学生把它们抄下来,还是用其他的办法呢?在考试当中,明明这个问题是很重要,课堂上老师或同学讨论都非常详尽,但每一次检测都有很多学生做不了这样的题。在教学中,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呢?

陈大伟答:

我不是小学语文老师,对有些具体的问题不是那么在行,这要请您原谅。但我愿意把我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交流和分享。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出的问题到底处理不处理呢?我个人倾向考虑这样三点:一是看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关联度大不大。如果关联度大,正好顺水推舟,可以乐得其成。如果关联度不大,就可能绕过去,跳过去。二是看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不难,所需时间多不多。如果难度过大,所需时间过多,花了时间也没有什么效果,我也可能迈过去。三是要看提出问题的学生的性情和状况,要看他的性情如何,他有什么渴望和需求。如果这个学生是在课堂上从未举过手的,这次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即使花费很多时间,也要给他机会,照顾他的心理,满足他的需求。

老师讲过、学生也做过的,检测时学生不会做了,会不会在做的时候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动机和强烈度不够,或者没有从方法层次练习。对于类似问题,或许可以采取这样一些办法:一是让所讲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联,激发他们听课和做练习的兴趣和欲望;二是原则上不要普遍检查,注意单独检查,提高练习质量。三是要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会还是不会的实际,这需要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课堂环境。

屈卫峰老师问:

好,那我说一下啊。因为刚刚都是语文老师提问。这是一个数学老师提的问题。昨天他没有参加活动,今天仅仅是听了报告,他用短信发来疑惑,请您解答。

你刚刚说,观课时,要成为观课课堂的参与者,甚至还可以帮助老师。这样的一个参与可能会对孩子有帮助,但对于这堂课的观察是否影响到它的客观真实?因为它这一节课仅仅只是一个教研,它不可能每一节课都有老师都到课堂去帮助这个授课的老师去纠正。所以这个问题关系怎样看待?会不会干扰和影响上课教师的教学?

陈大伟老师答:

感谢这位数学老师的短信参与,他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到课堂上去为了什么?我想我们不是以专家的身份去的,专家的目的可能主要是求真,需要客观真实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是以一线教师的身份进课堂的,我们需要关注客观真实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实践的问题,是要求善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给别人下一个“这个课好”或“这个课不好”的结论,因此,我们不必把是否客观看得太重要。另外作为一位实践中的教师,看到眼前的学生学得不好,你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对他有所帮助,相信我们无法无动于衷,不然我们就会有一种良心和道德的内疚。的确,我们无法天天跑到教室里边去帮助,但是你能够帮助的时候你就要去帮助。我既然这里有了这个机会,能够对学生有所促进,我就可以有所促进。比如说在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某些难点的处理。至少我坐到教室里的这节课,就让这节课的身边的学生不落后。功莫大焉!

我们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研究者,我们是一个教学改进的促进者。促进上课老师,促进学生学习。研究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是否一定冲突呢?我以为不是的,要帮助就要观察、就要理解、就要想办法,这是置身其中的研究,也是检验自己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这是更加深入和和有实效的研究。我以为,进课堂,我们的研究对象不能单一,不要以为研究授课教师才是研究,研究学生就不是研究,研究自己也不是研究。还有我们一定不要有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我们千万不要太单一了。一个人聪明在什么地方,聪明就能够做一件事情他能把前后左右的能够兼顾。比如说在观察过程当中实际上肯定也在思考,现在一边研究,一边又能以举手之劳对别人提供帮助,我就会提供帮助。注意,你跑到教室里边,千万不要只是一个单一的角色,单一的事情可以让机器来做。

附带也说一说,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也不要太单一,你看别人的课,不要以为他只采用这一种教学样式,就一定想他一直合理或一直不合理;也不要渴求一种教学样式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每一种教学样式都是自己适合的特殊情境,我们只能以发现一种新的可能去看待他人的教学。这样,对于他人教学我们只是更多地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评判。

最后,成为促进者,这需要把握帮助的合适时机和参与程度,不能喧宾夺主,抢了执教老师的“镜头”和“风光”,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了。强调促进者的角色,还因为我们需要和同事建设一种“同在共行”的伙伴关系。

屈卫峰老师:

好,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这样,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陈教授从昨天到今天的指导。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38
让学习成为研究

——《乡下人家》教学思考

陈大伟

受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小学朋友们的邀请上课,选了人教社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作者陈醉云。第一个想法就是在网上找原文读一读,可惜没有找到。第二项工作是研究作者,我注意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一种说法是“民国嵊县人,二十年代曾在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主要是编语文课本,……解放后闲居在家。1982年去世,终年87岁”。读一读浙江陈醉云的《蝉与萤》、《湖畔印象记》,我觉得,第二种说法更为可靠。

然后是在网上把这一单元的电子课本下载下来,希望找出这一主题单元的内容和文体特征架构,看是否需要做出整体的交代和学习线索的梳理。读过以后,自认为在单元结束以后做出梳理更合适,单元前不必花费更多时间。

接下来专注于思考课文,想一想可以给学生哪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触摸这些东西。

这是一篇文字朴素而具有画面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从文字中获得美丽的画面感,体会作者喜爱的心情,产生热爱乡下生活的冲动,这是我选择的一个一个教学目的;另外的目的是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积累,并体会文章的表达。

大致流程如下:

一、在文字的引导下,想象画面,体会心情

城市的孩子有多少在农村呆过,对农村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这我并没有把握。所以,教学首先还是要调查,问一问有多少学生在农村乡下人家住过。如果学生大多有农村生活的基础就直接引出文字,避免提供的图像限制了学生对文字的想象力;如果在农村生活过的学生的比例很小,就需要出示一些乡下人家生活环境的图片,使学生的想象具有一定的画面基础。

如何读课文呢?这是一篇没有故事情节的写景散文,我自己小时候的读书经验是只对故事感兴趣,在遇到写景的文字时往往会跳过去,基于对过去阅读经验的反思,我现在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对写景的文字可以用朗读和听的方式来处理,这可以有效利用听觉学习的通道,在听中想象。做出这样的设计,还因为在检视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发现,对于文字材料,视觉学习比较充分,听觉学习并没有足够的开发,我想做一点这样的尝试。

为了读好课文,我自己在课前进行了朗读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到只有闭眼也才能更好地想象画面,于是我自己背下了课文。但在教学实践时,我意识到不能只顾自己想象画面、只顾自己想得美,我还要观察学生,于是又把自己的闭眼朗读改成了观察学生朗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心情,我在一种比较舒缓的音乐中用比较慢的节奏朗读了课文,在我朗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闭眼倾听,我期望这些舒缓的音乐和文字能进入学生头脑,留下印迹,并形成画面。

这样读过以后,我要求学生说一说听读的体会和感觉,学生大多能说到“头脑中有美丽的画面”“体会到了喜爱的心情”。我把“美丽的画面”“喜爱的心情”板书出来,然后叫同学们头脑中装着美丽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心情。方法全班的同学都同桌交换读,一个同学读,同桌的另外一位同学闭眼听,我的要求是:“读的同学,你要知道你的同桌在听你读,你要认真读;听的同学你要认真听,因为这是你的同学正在为你读书。”这相当于要读两遍书,需要6分钟,在这6分钟里,我不断到同学身边去,指导他们读和听。

课后交流,有的老师建议,可以处理一段两段就可以了。我说,时间太短学生听的耐性得不到培养,我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个别指导和要求。我自己觉得这个时间值得花。

二、检查生字学习,进行识字教学

这样的读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闭眼可以想象画面,但无法观察字形,不利于识字教学。为了保证识字教学不落空,我这里特意安排了识字。

大致有这样一些设计:首先让学生们自己认读课后的生字,想一想是什么意思,怎么写,这是先自学。然后让他们找出最不容易掌握的几个字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找不容易学习的生字有一个转向,那就是把学生不懂的东西拿来教,而不是把教师自己的重点和难点拿来教,而且可以节约时间,学生容易的东西就不多花时间了。学生的写字是找了三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

在具体实施时,这一环节做得并不理想。做得不好的原因一是我对识字教学本身重视不够,做得不够好;另一方面,我希望在35分钟内结束第一节课,这里快了一点。

三、在研究中学习

处理了字词,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从文章读出了作者喜爱的心情,课文中那一句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心情?”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能很快找到文章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理解这一句的意思,读出这一句的感情后,我们由此展开了对文章研究和赏析。

接下来的问题是:“文章中写了哪些时候?哪些季节?”同学们找到了文中的春季雨后,夏季傍晚,秋季月夜,不同时间中乡下人家的不同景致和不同生活,一边勾画,一边赏析,一边阅读。这之中我则相机引导,比较得意的是,我抓住了“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和“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的两个“让”字,引导学生体会乡下人家让纺织娘有家,纺织娘用歌唱对乡下人感恩的自然、和谐画面。

勾画的结果是课文的第2、5、6自然段有了痕迹和批注,课文的第1、3、4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写的什么呢?不是写的时间,而是写的地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有问题了。能不能改一改呢?我提出了这样的改进意见“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走到哪里,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有了这样的改动,同学们意识到,文章是按空间和时间交叉的顺序展开的,这样,文章的写法学习也就水到渠成;而且,这样的表达,作者喜爱乡下生活的情感也才能更突出,也才能更强烈。有了“走到哪儿”,后面的教学就围绕写了“写了哪些地方”展开赏析了。

我知道,这样处理很容易招致一线教师的批评,认为我自以为是。但我现在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要把学习变成研究,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好,也要睁大眼睛看一看文章的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的独立人格。

这里再用我在河南驻马店执教《一夜的工作》说说。我以“看见”为抓手,引导学生去“看见”总理、“看见”作者、“看见”文章表达,也“看见”我自己。在看见一个什么样的总理时,同学们说“我看见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总理”,“我看见了一位细心的总理”,“我看见了一位关心下属的总理”。在“看见”文章表达的时候,对于“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看见的是劳苦和简朴,你看见了认真、你看见了细心、你看见了对下属的关心,你放弃自己的看见吗?说一说你的想法。”很高兴,同学们并不放弃自己深思熟虑以后的主见。接下来我说:“文章中的总理并不仅仅是劳苦和简朴,那文章的结尾就概括得不合理,我觉得文章是可以做一些调整的。”用PPT,我展示了原来的两段结尾: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到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然后我又展示了自己的调整尝试: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到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我知道我在班门弄斧,但我认为需要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学习应该成为研究,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为了成人,成为“我自己”。

四、展示下水作文激趣

在备课朗读课文的时候,勾出了我对乡下生活的回忆。同时,我又是主张和学生同学的,我想:如果学完这一课要布置学生到乡下人家走一走,写一写,我能不能先给出一个示范来?于是,我写了一篇《农家小院》(附后)。

农家小院

陈大伟

乡下农家,大抵要在自己房前围上一个院子。或是用砖砌成花墙,或是用竹、用木立起栅栏,或是栽种一些挺拔的植物,于是就有了一方属于自家的小天地。

走进小院,满眼是农家的生机。或是几棵树,比如苹果、比如桂花;或是几挂藤,葡萄的,丝瓜的,南瓜的;或是几株花,芍药凤仙大丽菊;或是几种菜蔬,葱葱蒜蒜,可以方便取用。春来姹紫嫣红,夏季瓜果满枝,秋日丹桂飘香,引得蝴蝶花间翻飞,蜻蜓伫立枝头,纺织娘不住地歌唱。

照例,院子中间是要空出一块来,这是农家的晾晒所在。在平时,你可能看见一根绳子,穿得或素朴含羞,或花枝招展。收获时,你能看见铺在院子里的雪白的棉,金色的谷。翻晒中,农人们常会捧起雪白的棉捂在脸上,脸上透着温暖;或是拨开金色的谷咀嚼新粮,嘴里品味馨香。秋冬时节,房檐下,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棒子和豆荚,一串串,一排排,构成了农家才有的独特风景。

平时,男主人可能在院子里修理农具,女主人则在招呼小鸡、小鸭和兔子。孩子们,小一点的满院子笑着、跑着,自得其乐,大一点的搬一张靠背椅子,拿一小凳坐着,歪头想想,又低头写写算算,他们是农家未来无尽的希望。

若是有了庆生和嫁娶的喜事,院子里便有了一番热闹的景象。乡里邻居聚在院子里,开头是帮忙,杀鸡宰鹅,剥蒜理葱。饭菜熟了,七盘八碗流水般摆上高高矮矮的方桌。小孩子的一桌风卷残云;年长的一桌转一圈酒,说一圈话,又谦让一阵,再举箸向菜;年轻人的一桌,慢慢地酒热起来了,话也热起来了,斗酒划拳,吆五喝六中释放出彼此的热情和坦诚。

另一番热闹在春节。外出的游子归家了。贴过春联,放过鞭炮,一大家子酒足饭饱后,围坐在院子里,天南海北地说着过去的故事,兴致勃勃地讨论来年的宏图。

夜深了,夜静了,院子里的劳苦的锄头、扁担们开始安眠,斑驳的月光轻轻移过来,给他们盖清清爽爽的被,送他们甜甜美美的梦。

教学中,我配上《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和与此相关的图片,我自得其乐地朗诵,同学们沉醉其中。自我感觉,这是整个教学最为理想的一个环节。课后想一想,其实可以由此开始的,告诉同学们这是受《乡下人家》启示写出来的,既可以增加一些同学们的乡村印象,也可以生出对《乡下人家》的兴趣。这样一想,就想把这课再上一次。

后面的教学是“乡下人家如此美好,让我们来听一听戴望舒的邀请,请同学们读一读《在天晴了的时候》”。同学们读过了,找同学朗诵了,紧接着提出建议:“宝安区有一个版画村,具有乡村人家的味道,同学们可以给家长说说,带你看看,你要带上你的眼睛,带上你的相机,写一写感受,照一点照片,然后你可以做成陈老师这样的有照片、有音乐、有文字的PPT,给同学们朗诵你的作品。”版画村我去过,下雨中农家的味道很浓,正好拿出来。

下课!



写于2011年4月16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44
如何使教研具有实效

——关于推进学校改革的通信(六)

陈大伟

(刊于《校长》2011年4期)

陈教授:

您好!

教研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学校适应变化的重要基础。但现有的教研总体是虚的东西多,形式上的东西多,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们很希望把教研活动做得更有实效,也就是用教研这个载体把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教研真正发挥改进教学,发展教师,改善学校的作用。

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呢?我们希望听到您的高见。

                                                    某某

某校长:

您好。

高见是没有,还得靠你们自己。我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践。

应该说,学校的教研教改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有一句话说“只要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有效地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就可以为我所用。

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我自己曾经多次实践这样的模式(下图,此处略),效果还不错,你可以看一看。

这样的流程和模式大致有这样四个阶段:

一、发现和形成研究问题

我们可以在学期结束或开学初把全体老师召集起来,请每一位教师都提出自己需要研究的问题。在思考自己的研究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老师们注意从两个角度发现问题:一是把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定为问题,二是把准备的教学尝试和创新作为研究问题。

经过思考,相信老师们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A老师可能有问题A,B老师可能有问题B,……N个老师就会有N个学习需求和学习问题。这时,学校就需要分析和提炼大家提出的问题,比如说有些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就可以解决,我们可以给他推荐一些书,可以安排一些专家讲座。有的问题可能需要整合,比如问题的表述不一样,但实质是一致的,这就可以整合成一个问题。还可以进行补充,比如老师可能不会关注学校发展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班子成员可以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再补充一些问题。最后是把经过这样整理的问题交给老师们选择,确定一个学期大家要教研的问题。

我们以为,这样的问题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教师,研究它们将真正发挥对实践的改进作用。

二、组建研修团队

有了教研的问题以后,我们可以组织一种临时性的教研团队。组建研究的团队需要这样一些成员自愿加入:第一是让提出问题的老师加入,他们关心这些问题,希望解决这些解决,参与其中可以保证其积极性,同时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改善他们的实践;第二是让对这个问题处理得最好的老师加入,并可以让他担任牵头人,这可以保证研究达到目前学校的最高水平(至少可以使其他参与者分享这位老师的经验);第三是对这个问题也有兴趣的老师,比如说我对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也有研究兴趣,我就可以申请加入。

三、做有实效的研究

组织研修团队之后,大致可以采取这样一些研修的步骤:

第一是让问题更加清晰。也就是要让参与人员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第二是反思自己和同事既有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关于这个问题,我有没有成功的经验?有没有一次自己比较满意的行为?然后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成功,把这些可能导致成功的因素找出来,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中既要反思和贡献自己的经验,也要挖掘身边同事的成功经验。比如我们学校里有一位老师阅读教学教得比较好,我们就要分析他为什么教得好,他的哪些措施和行为可以运用,有推广和改进实践的价值。

第三是向外学习,向理论学习。比如说研究阅读教学,我们会专门找一些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专著来读一读,可以上网来搜索其他人在阅读教学有了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使他人的经验可以为我所用。

有了这几步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形成问题解决和教学创新的包含基本策略、方法和路径的改进方案。

接下来就需要将实践方案投入实践,并在多次和反复的实践中比较、修正和完善实践方案,以更好地发挥改进和促进实践的作用。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对于其中的困难,我们既可以通过读书进行理论补充,也可以请专家来进行诊断和指导,这就是专业引领。

这样的过程就是反思经验、理论学习、专业引领、实践改进相结合的过程。

四、交流与分享

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学校可以安排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分享。分享交流不仅是研究团队成果梳理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其他教师参与质询、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它可以把研修团队的成果变成全校老师共同分享的财富。分享交流的方式首先是用课说话,比如研究阅读教学的策略,那就要上几节阅读教学的课给大家观察和研究,体现阅读教学的改进,这是第一种方式,也是最重要的方式。第二就是研究团队报告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收获。第三可以组织关于相关问题的论坛活动。

但愿没有让你失望。

希望听到你的批评和实践。

                                                陈大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1 16:46
“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上线了

各位朋友:

经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很多朋友的辛勤劳动,“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今天上线了,心中充满感激,期望不辜负朋友们的信任和努力,能够通过这个网站对教师教育实践改进发挥一点作用。

这里向各位朋友公告,期望各位朋友多关心,多提建议。我们一起努力!

                                     陈大伟敬告



附1:“我把我的心唱给您听”

—— “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发刊词

“我把我的心唱给您听”,这是我写《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前言用过的题目,那是2003年。现在,还要加上一句话“我把我自己解剖给您看”。这是我希望一辈子书写和言说的原则。

当过教师、当过校长、当过处长,也接触过不同职业中的各色人物,现在自己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没有比和一线教师共同成长、以及促进教师成长更幸福的事了。“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

因为热爱,所以研究;因为得到鼓励,所以兴致勃勃。这兴致勃勃的研究建立在中小学教师“同在共行”的基础上。因为“同在共行”,所以更多地感受到老师们的痛苦和欢乐、希望和梦想,也希望自己的心和他们在一起。关注教师成长,关注课程改革,关注学校发展,我获得了这样的思路和线索:首先,要激发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动力,而根本动力在于人都渴望幸福生活,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其次,要寻找更有效的成长路径和方法,这就要思索“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自组织”;再次,是以实践为依托和抓手,这需要研究课堂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在网站上,我以“观课议课研究”和“班主任工作研究”两个栏目汇集相关思考和实践;有了动力、有了方法,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以合理的课程和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建设理想课堂是我们的目标,“课程建设研究”希图对此有所认识和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改进学校课程,离不开管理,“管理工作研究”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问题解答;我自己是主张职前职后一体的,自己现在又承担着职前教学的任务,把一些心得体会放在这里,这是“职前培养工作研究”的内容。

这算一个网站导航。

在《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前言中,我写过这样的话:“讨论‘幸福’是如此沉重和困难,我几欲搁笔,终又不忍,特别是面对在中小学工作的朋友的期望。在搁笔和不忍之间,成都教育学院院长周小山教授曾经问我忙什么,我向他诉说了思考‘幸福’的痛苦,他建议以我自己的心态和感受来言说,并且说我是有阳光心态的‘阳光少年’。已逾不惑,不敢做少年,但反思自己,近年来的确有一种享受教育、感谢生活的情怀。”这一段话,用在这里也是极为恰当的,就自己的心力,能做什么呢?只能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解剖给您看而已。

一方面请大家批评,一方面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

感谢中国教师研修网给我和大家提供平台,感谢编辑和技术人员提供的支持和付出的努力!谢谢!

                      陈大伟写于 2011年5月11日

附2:中国教师研修网首页(http://www.teacherclub.com.cn

附3:“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网站(www.teacherclub.com.cn/chendawei)入口界面

附4:视频讲座(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 ... chendawei/video.jsp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22 15:08
蔡芹:在观课和议课中见真卓





——2010年8月20日听陈大伟的《观课和议课》有感

短崭的休息是为了更远的征程,轻松的暑假也已过了一半,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学校给我们提供的一些知名人士讲座,今天学校组织了2010年暑假教师第三期培训,请来的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他这期的研究主题是:《观课和议课》。

陈教授的讲座别开生面,他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将高深的理论化作平易尽人的生活用语,让大家在谈笑风声中体味理论和生活间的一种的哲理,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听了陈教授的讲座,我对于“观课”有了新的了解。他从以下诸多方面阐述了他的论点:一、有效观课,读懂课堂; 二、有效议课,跳出自己的“井”;三、有效科研等;四、观课议课目标,建设理想课堂。在讲座中,陈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观课、议课要善于生成主题,目标要明确,可采用同课研究的方式,选课、说课、上课、议课循环往复式的教学研究模式,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可介绍自己的研究背景,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这样使观课、议课有的放矢。他还提醒,在课堂中主要的工作就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根据议课的需要选择座位;并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和课架起一座桥梁,置身其中、同在共行。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特别是用心灵感悟课堂;“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它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权威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们教育者应该重新看待我们的问题,在我们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到实处,如何不断提高自己,而不是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我们平时的工作任务,秉持一颗心,从点点滴滴见真卓!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22 15:15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583-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583-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583-1-1.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6 08:39
也说“观课议课”

――参加一次培训会有感

孙明霞

  周五这一天的活动都跟“观课议课”有关。

  这是由泰山区教研科研中心举办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奉命带领学校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上午,聆听来自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副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讲座,其主要理论是:改传统的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走进学生堆里以学生对教学的直接反应和学习效果入手反观教师课堂教学,以课堂操作为出发点对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进行人文和人性化的观察切磋,从而让执教者自己内心反省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优化教学。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陈教授解读认真细致,案例丰富,让老师们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下午是“观”一节初中语文课和一节小学数学课。语文课是泰安六中王老师执教《种瓜得豆》,大致流程是:先给学生三段与课文所介绍的科普知识基因工程相关的科学资料,让学生听记,然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找出与资料对应的段落,继而从写法上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最后由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科普文章的写作作业。

  另一堂课是泰山区实验小学的于老师执教的三(四?具体不太清楚年级)年级数学课“分数的意义”,于老师主要采用了给学生设置认知情景,从具体的对分数的认识入手达到对分数概念的认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分数意义再来表达分数。对于难点的处理也是先让学生猜测、动手,之后进行提示、讨论获得新知识。

  在两堂课之后是陈教授主持的“议课”,也就是和两位执教老师现场交流。一天的活动,可以说收获是很大的,也带来了不少的思考。


  (一)对“观课议课”的认识

  虽然过去也看过关于“观课议课”的有关文章和书籍,大体了解是怎么回事,但惭愧的是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不明白为什么要整个“观课议课”的词汇出来,这跟过去的“听课评课”不就是一回事嘛,只不过换了个角度而已。今天听了陈教授一个上午的讲座,开始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和真切的感受。

  可能很多老师也会和我过去一样,对“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界限不那么清晰,我不想引用专家的观点和他人的文字,只是通过学习认识到,传统的“听课评课”,在听课之前,一般很少知道这堂课是什么内容,老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是什么,也不需要讨论什么、了解什么就可以走进课堂去听课;听课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入课堂,去“听”课,听的是老师怎样上课,怎么样处理教材,怎样引入怎样衔接,怎样和学生进行交流,最终是否完成了听课任务。听课之后的评课,往往也是站在评判者的角度去谈个人对课堂的认识,评判执教者的课堂行为、教材的落实情况,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一堂课的优点不不足。

  “观课议课”与之相比,首先要了解执教者的教学思路、设计的意图,课前要先了解执教者对听课者的要求,教学要解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比如,想让听课者观察自己的教学体态是否合适,观察自己的课堂提问是否有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积极等等。那么,听课者也就带着明显的目的去“观课”。“观课”之后的“议课”,不是评价,不是画句号,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问号――让教学后的讨论变成了平等的对话交流,即便是专家教授,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是通过提问、追问,促使执教者重新思考,也聆听执教者自己的观点。

  应该说,“观课议课”的理念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但作为我个人,我对叫什么名称并不太感兴趣,我更在乎的是行为背后的思想。假如听课者拥有民主平等的心态,即便“听课”而不是“观课”,也会站在执教者的角度来思考,假如我来上这堂课会怎么处理,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样设计的教学过程,学生会不会喜欢,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以一个学生的心情听课》,就是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一堂课的合理与不合理。也看到过张文质老师一篇《以一个父亲的心情听课》,则是换了一个更加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课堂,一位教师母亲坐在儿子的班级里听课,则是看到了儿子课堂的表现,以及孩子学习的不容易,理解了孩子的心情,不再过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压力。你能说这样的“听课”就一定不如“观课”?而听课后的评课,同样也分很多种情况。假如是以比赛为目的的话,肯定就要评出优劣,假如以研讨为目的的话,同样也是自由、民主的,畅所欲言、坦诚相待的评课,甚或,在评课中,也可以变句号为问号。并且,我们现在的听课研讨也需要在课前共同商讨,确定研讨的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听课之后,既要从整体上予以总结研究,也要关注具体细节的处理,同时还要分析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思想。你能说,这样的“评课”一定不如“议课”的效果好?其实,无论“听课评课”还是“观课议课”,只要本着平等交流、共同提高、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叫什么名称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谁种了谁的田

  “千万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是下午“议课”过程中执教语文的王老师说的话。其实,我在过去也常常听到这句话,意思是说,语文老师就是要干语文老师的事,不要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同样,你政治学科也不要把政治课上成了语文课、历史课,否则,你为人家学科出了力,人家也不感激你,倒是你自己因为替人家上课而忽视了自己的学科成绩提高,这不就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初时听到这句话感觉很有道理,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并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本无可非议,但听多了,尤其是有些人拿着这句话振振有词的为自己的学科本位开脱的时候,开始感觉这句话不那么中听了。仔细想想,我们耕种的是什么田?我们共同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啊,我们共同为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共同为着人类的幸福而耕种,我们不都是耕种着同一块田地吗?

  语文课讲的是《种瓜得豆》,大体是一篇介绍转基因技术的科普文章。初时老师给学生读了一篇很专业的介绍什么是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的小资料,我还以为是生物课,后来才知道是语文课,那篇专业的小资料是作为学习《种瓜得豆》的参照,或者说是用来反衬《种瓜得豆》的趣味性、通俗性、生动性、可读性的素材。对于什么是遗传工程,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老师并没有很在意,也没要求学生懂得,只要大概看明白了就好,重点在于分析――逐段对照着“小资料”分析课文的描写特点,生动之处,趣味之处,用词的巧妙,至于知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严谨,那是生物教学的事情,语文课就是要解决语文的问题――字词句的用法,文章的写作手法,即便最后让学生总结这堂课有什么收获,在连续三个学生说“明白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时候,老师只得亲自拉紧“缰绳”把学生从“科学”的轨道上拉回来,要学生说说“在语文方面有什么收获”。

  我无意评判这堂课的孬好,本身这是“议课”,不是“评课”,更何况我是语文学科的外行,自然也无评价语文课的资格,只是有些想法如鲠在喉。从语文学科来说,这的确是“语文味”很浓的一节课,老师非常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一段一段的分析写法,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种写法,还专门找来一段介绍遗传工程的专业资料让学生对比两文的写法,没有对比,怎么能更好的理解科普文章的妙处?所有小资料中的知识和语文课文中的内容都找到了相关联的地方,也找到了同样的内容不同表现手法的效果――是否被广大普通读者所接受、乐读,这不正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但在听课的过程中(还是习惯了用“听”,没习惯“观”,其实也听也观了),有一个疑惑一直萦绕脑际:假如把所有的学术文章都用科普文的表现手法来写,会是什么效果?以后是不是告诉那些专家教授们,不要用那么专业的词汇来写研究报告和论文,而是改成科普文的写法?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科学最重要的就是真实、严谨,来不得半点模糊和偏差的。陈教授一再要求老师们听课要做思想者,要多想想“假如我上这堂课,假如我来处理这个环节,我会怎么处理”,那么,我不妨也来假设一下――假如我来上这堂课的话,假如也采用了专业资料和文章对比的话,我会把我上面的疑问抛给学生,让学生说说看,很专业的科学论文很难懂,是不是可以都改成科普文?假如不行的话,什么时候需要讲究文章的科学严谨,什么时候可以写的通俗些?为什么要写科普文?科普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而不至于让学生学习这堂课后去鄙视科学论文而赞赏科普文章(我用了鄙视这个词,只是因为我从这堂课中听到的就是科普文多么生动有趣好懂,而学术文章太深奥,甚至晦暗)。

  说起“种了别人田”这句话,让我想起常常在我的生物课堂上遇到的诸如“苔痕上阶绿”、“春来江水绿如蓝”、“碧玉妆成一树高”、“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的诗句,假如仅仅从生物学科的角度来说,我引用了这些诗句,甚至于让学生采用写科普小品文的形式来表述某些生理想象、生命特征,我是不是在种别人的田?我也的确听到过有的老师开玩笑的也是很赞赏的说我替语文老师做了很多工作――让学生以《我是沙漠中的仙人掌》为题写写仙人掌怎么适应干旱环境,以《小麦的一生》为题写写植株的生长过程,所包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写食物在消化道内发生的变化,然后给学生批阅,写上批语……难怪也有人不解的问你这样做对你的生物教学有什么好处。其实,我并不认为我是在“种别人的田”,因为课堂的诗情画意并非是文科的专利,更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理科课堂同样也需要拥有诗意、拥有美感,因为理科的教学同样需要老师的语言表达,同样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假如理科教学纯粹的讲“理”而没有情感的渗入,那将变得多么枯燥、单调、乏味!记得从陶继新老师的报告或者他的著作中,我认识了一个富有哲学思维的数学教师刘建宇,我很难想象在数学课上浓浓的哲学味该是什么样的数学课,我们能不能说他的数学课是在为政治课,乃至大学才学的哲学课“种田”?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六年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科教学的面拓宽了,知识范围扩大了,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更紧密了,小学生的数学课可以拉到操场上,在活动中认识数字和加减法;语文课开始由纯粹的工具化转向人文化,重视情感的培养,重视文章的文化内涵;政治课不再是简单划条条,背课本,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真正为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服务……但也不可否认的是,有的课堂定位出现了偏差,对于学科教学任务不明确,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环保课等的现象时有所见,于是,有些人又提出了“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观点。其实,就是要求老师们研究学科特点,明确学科教学的任务,而不要偏离了航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就学生成长来说,学科之间的融合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个体,也就是一块完整的田地。不同的学科,给学生成长提供的是不同的营养物质,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以滋养,何来你的田我的地?

  (三)欣赏这堂课

  我很欣赏下午于老师执教的一堂小学数学课。

  对于分数,这的确是那么小的孩子很难理解的、过于抽象的知识。如何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首要的。我很欣喜的看到,老师站到讲台上和孩子们一交流,就让我感到那么亲切自然和谐。为了避免狭窄的讲台上学生起来坐下造成的混乱,她提前告诉孩子们可以不用站起来说“老师好”,问“孩子们是否准备好了,可以上课了吗?”教学中也随时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思维,“你能把你的想法和你挨着的同学说说吗?”

  怎么认识分数的问题,她出示了不同的图形(长方形、圆形的,上面用颜色表示的部分让学生用数字表达)让学生知道如何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学生能够很准确的说出1/3、1/4、3/4、3/8等的含义。比如,孩子们知道是把一个物体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3,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三份就是3/8。对于“把……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认识分数,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但她的处理是那样出乎我的意料――

  出示一个只露出一个小三角形的图形,告诉学生这是整个图形的1/4,让学生猜测整个图形会是什么样的,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图形可以动手拼接,找到规律。

  学生的拼图有好几种并且都是正确的,也都能讲出自己的理解,此时,老师才开始抖包袱――你想知道我电脑里的拼图是什么样的吗?“想!”当出示了电脑上的全部画面后,学生惊呆了,竟然是这样的啊!那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形,而是4个分开的三角形!这怎么能说是1/4呢?老师也不急于给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了:“我认为不能说是1/4,应该是一个整体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4,因为那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形”,“我也觉得不是1/4,只有一个完整的图形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才是整个图形的1/4”……“我感到很矛盾……”有一个男孩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引得听课的教师一片笑声。这时于老师依然耐心的微笑着鼓励学生“把你的矛盾说说好吗,孩子?”,学生这才敢于大胆表达清自己的想法: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这不应该算是1/4,因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形,而是分开的4个三角形;但后来又觉得是1/4,因为图中就是4个三角形,其中的一个当然应该是1/4了,所以很矛盾……”老师们笑了,其他孩子也笑了,大概是笑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怪想法。老师依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是指引导学生“虽然4个三角形不在一起,但你是想把他们当作是一个整体吧?”学生点头称是。这时,老师又换了个办法来引导学生:“我有4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四个学生”,说到这里,从包里拿出4支铅笔并分发,“我还真有铅笔呢”,“现在这4个同学每人一支铅笔,你说每人得到铅笔的多少?”“每人得到铅笔的1/4。”“为什么这里用1/4?”“因为4支铅笔就是一捆,是算一个整体,一支就是1/4了。”由此,就把孩子对分数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如何将几个数字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认识分数的意义。

  后面的设计也同样非常巧妙,始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图形、自己表达对分数的认识,自己动手设计拼图,对于难点的知识则通过同学间讨论解决,使学生对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轻松愉快中,也是在积极参与中学会了知识,使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

  很佩服于老师这么智慧的设计,没有把抽象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动手中去思考,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并能自然延伸到这节课之外,这给予学生的决不仅仅是分数这个知识,而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给予学生的是一生有用的东西啊!

  (四)议课

  陈教授上午的讲座是很精彩的。能够掌握观课议课的策略,这将对教师今后的教学研讨和专业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就盼望着下午陈教授的议课,期望陈教授能够针从现场的两堂课入手,让老师们学习观课议课的策略,真正领会什么是观课议课。

  原本以为陈教授会首先向听众老师们介绍一下他在今天的两节课中如何进行观课,从什么角度观课,他观察到了什么,来个总体介绍,这样就可以让老师从整体上认识观课议课,这也应该是老师们所需要的,因为上午的报告主要侧重的还是理论层面,即使有很多案例,但也都是一个个很小的教学片段,难以形成完整的对“观课议课”的印象。所以,也就期望陈教授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析。

  “课上完了,我们应该感谢,好的话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不好的话感谢他们的贡献”,这也是我赞赏的,不在于一定要多么优秀、完美,而在于给老师提供了一个现场的研讨素材。

  随后,陈教授让执教的老师各自谈了对自己课堂的感受、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随后就开始了不断的追问和交流。

  “你上完课后说‘总算是上完了’,你有什么担心呢?”

  “你为什么在上课一开始要用一段资料来让学生听记?”

  “你认为你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最不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你这堂课很有信心的是什么?没有信心的是什么?”

  “你设计让学生看书找那个自然段对应资料那个自然段,在座的老师们你们听清出了吗?你这样对应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课件中没有打出课题、单位、姓名等内容,只是出示了一段资料?”

  “你对课堂中的真诚和调侃怎么看?如何把握调侃的度?”

  “你觉得这节课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那里最应该提问学生?”

  “为什么不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生活中有分数吗?”

  “那个图学生说3/8,你最初估计学生能说准吗?”

  ……

  可以说,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对执教者的追问,让我们感到,老师不得不在这样的追问下不断的去思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无疑,这为广大教师今后如何听课、评课,如何研究讨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对于数学课,我却发现在教授的追问中,本来很精彩的课堂,却被追问得很琐碎,很枯燥,原本充满了亲切和谐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却在这种追问中丢的一干二净,只剩下了教学技术、教学零件。

  “慢慢教,想一想。要是我的话,我会感觉我这节课上的太累了。怎么样,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我以为,这句话是在误导于老师也误导听课老师。因为于老师是一位很年轻的老师,她自己说“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所以,始终用一种非常谦虚、求教的态度对待教授所提出的所有问题,无论教授怎么问,她一定不会反驳教授,更不会认为教授的说法不对,即便是教授问“课上的是不是很累了”,她也赶紧承认“是,感受很深”。作为台下的听课者来说,假如我能把课堂上成这样的话,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所有的问题不是我教给学生,而是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重新构建的,我能不断分享着孩子们的思维成果,我一定会感觉很幸福,这也的确是一堂让人感觉快乐、幸福的课堂啊!但是,教授一句“很累”就让执教者真的很累了。

  “比如,一盘苹果,分给大家……班里的男生女生……对于单位‘一’的运用,这样(指联系生活)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我个人觉得,于老师在教学中,已经在直观教学和联系生活中做了很好的尝试,比如用小木棒、火柴棒、多个小三角形等材料拼对,用铅笔来分配,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让学生领会了分数的意义,难道非得用分苹果、班级的男女生等实例才算是联系实际了?正如陈教授多次提到的“煮鸡蛋”和“煎鸡蛋”一样,那个更好?

  “你想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可以从一个物体过度到单位‘一’,但你的做法中……所以,一节课不能贪多求全,而是抓住一点,把握最基本的。完成了,因势利导到下一个问题……”

  听着教授这样的追问和指导,我越发为于老师担忧了――做为年经的于老师,在这样的追问下还能对自己的课堂充满了自信吗?很明显,于老师越来越没有自信了,甚至回答教授的问题时的语言也越来越没有底气了,因为她始终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地位在洗耳恭听。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来说,虚心好学当然是很重要的品质,别说是年轻的教师,即便是当了25年教师的我,也始终认为自己是学习者。关键问题是,作为很少在这样大型的场合上公开课的于老师来说(假如我是于老师的话),多么希望能听到别人尤其是教授对她的课堂有所肯定和褒奖,那怕一点点。多年的探索,究竟教学的效果怎么样,有时自己是很难把握准的,所以就需要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但这样的追问,只会让年轻老师丧失自信心,而对今后的教学更加迷茫。

  因此,即便是“议课”,除了对每个细节问题进行追问、探索,更应该在整体上对年轻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一片赞扬声”的评价,而是有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也是对现场听课教师的帮助。为什么要“观课议课”,用陈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让老师在不断反思中提升专业水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幸福指数。那么,鼓励和肯定就不应该被排斥在“议课”之外了。

  ……

  这样来分析绝没有贬低陈教授报告的价值的意思,反而认为,我们的老师都应该听听陈教授的报告,并从陈教授的报告中领会“观课议课”的思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学会如何听课、如何评课(我还是喜欢用“听课评课”了,因为个人觉得其本质并无多大差别,关键在于认识),学会如何关注课堂细节,学会如何反思自己的课堂,这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都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仅仅是个人在一天的活动中产生的点滴思考,假如言语间冒犯了教授或者哪位老师,请多原谅并提出批评。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5 23:23
书写一段充满创造的人生

陈大伟

成都市双流县中和小学围绕自己的和美教育研究和实践,已经有了一个定期的“和美教育论坛”。我在这个论坛上做过一次报告,接触了令人尊重的学校班子成员,认识了一些可爱的老师。学校领导最近给我说,希望我为他们的“杏坛稻香”(这是老师们表达、交流和分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感悟的又一个平台)写点东西,鼓励老师们不仅要说,而且要写。

这是一件好事,但也给我出了难题,我不知道能否写出有价值的东西来。

坐着想着,一时无从下手,就听一听音乐。又听见了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这启发我思考这样一个话题:“书写一段充满创作的人生”。

我曾经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上过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课堂上学生提问:“课文中的‘痕迹’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仔细琢磨后,我发现文章的主旨似乎并不仅仅在时光“匆匆”上,而是在匆匆的时光、匆匆的人生中如何过得有意义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痕迹”的问题。

你看: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是没有留下痕迹。面对没有留下痕迹的日子,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表现呢?“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内心充满紧张、惶恐、后悔、害怕……

怎么办?第一个想法是挽住时光,但不能够。“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挽不住时光,又怎么办呢?不挽了,留下痕迹,不白来一遭——“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就可以有最后一段“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答案了,我的回答是“因为过去没有留下痕迹”,如果留下痕迹,我们就有机会回顾,有机会在回顾中复活和再现过去的日子。

什么样的人生才能留下痕迹呢?

傅雷在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前言中曾经这样说:“创造的欢乐,神明的欢乐!唯有创造才是欢乐。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其余的尽是与生命无关而在地下飘浮的影子……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创造是消灭死。”没有创造的生活只是“地下飘浮的影子”,无法留下痕迹。“创造是消灭死”,只有创造才能留下痕迹。从教师生活看,没有创造的劳动,天天上课就可能成为“单调乏味的义务”。

书写创造的人生,重要的是身体力行。身体力行了,为什么还要写呢?美国作家纳塔莉.戈德堡在《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中说:“作家有两条命。他们平时过着平常的日子。在蔬菜杂货店里、过马路和早上更衣准备上班时,手脚都不比别人慢。然而作家还有受过训练的另一部分,这一部分让他们得以再活一次。那就是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写的过程是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的过程,是复习生命、再活一次的过程。

如此具有诱惑力,为什么不写一写呢?试试看!

听完了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改头换面一番:“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生命中曾经的创造,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4:41
教师成功并不遥远——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



















   这本书是我师父送给我的,她说这本书很好,让我好好的把这本书看看,当我翻开书我就被她深深吸引了,作者陈大伟的成长经历吸引了我;把原来枯燥的科研理论当故事讲,这正深入浅出的方式吸引了我;把研究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教育的过程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

陈大伟1982年中师毕业,先后担任中学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成都教育学院科研处长。现为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先后出版了《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怎样观课议课》、《我的教育道路》等10本有一定影响的个人专著,在省级发表论文近百篇。

我经常感叹自己的出身定位这么低,面对南师大的一帮科研专家只有望“研”兴叹的份,他们个个都是出国深造过,要不就是博士生导师之类的头衔,看着他们高高在上,我觉得遥远极了。但是当我看到陈教授的工作和成长经历,我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规划,我的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小小的幼儿教师.我不一定能有陈教师这样的成就,但我却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为自己树立一面勇往直前的旗帜。

书中在讲述什么是研究时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调入一所新学校,我第一次到食堂去吃饭的时候,发现餐桌两边的凳子被铁器固定在桌下,于是我把食物放在桌上,准备把凳子搬出来放下。我采用的方法是用脚踩连接凳子的横杆。“啪!”铁器支撑杆与地面发生巨大撞击声,食堂中同事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我身上,我闹了个大红脸。而且强烈的撞击使桌上饭菜的汤汁也溅了出来。

第二次进食堂时,我吸取了教训,用手拉支撑凳子的竖杆,这次没有了声响,但需要两手参与,而且因为平时大家很少接触支撑杆,支撑杆上的灰尘很厚,把我的两只手都弄的很脏。我对这种办法也不满意。

这时,我开始观察其他有经验的老师是怎么做的。我发现他们直接抓住凳子面往下拉。想一想,有什么好处呢?一是用手控制着,没有了声响;二是用一只手一次就解决了问题;第三个好处就是凳子面经常有人坐,很干净,不会把手弄脏。从那以后,我开始用这种方式搬放凳子。

后来发现还是有问题,自己对这种处理方式也还是不满意:因为凳子面藏在桌子底下,和人有一定距离,拿凳子的时候需要弯腰,需要长长地伸手……

这样的生动的阐述研究的例子,贯穿与整本书的前后,让人非常明了易懂,也非常生动形象,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启示。对待研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该书的观点很明确“慢慢走,欣赏啊!”它借用了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公路上插着的标语牌上的标语,简述研究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而非结果。给我很大的启发,不是吗?只有享受过程才能真正的体会研究过程中的快乐,才能不会计较最终自己究竟得到了多少,才不会被名誉和金钱所累。“慢慢走,欣赏啊!”它不仅是教育研究的心态,更应该是对待生活的心态。

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大家耳熟能详,但用什么力量牵引教师走到教育科研这条成功的幸福道路上来呢?最近,我在陈大伟副教授的新作《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如下感想:

要做身边的研究。曾经一度“研究”似乎是教师遥不可及的话题,而《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让研究这个话题变得轻松而亲切,让教师关注身边的教育细节,在自己实践中找寻研究的话题。《学记》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是进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前提。没有“教”的教育科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多教师为找课题发愁,该书提出了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思考中、热点难点中和纵深漫溯中找寻问题等方法。其思路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

要做有效的研究。理性教师的根本是依靠实践论的,教育科研要走实践路线,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其一般路径是:实践——理论——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并用研究去指导行动,让自己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可以说,《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是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方法著作,其关于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调查研究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关于类比研究更是为教师有效专业成长指明了道路。

要做真实的研究。实实在在地思考问题,脚踏实地地采集案例,得出结论都要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对已经成为“真理”的结论从不放弃怀疑与批判。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行动方式。”讲自己的故事,不盲从不跟风,自己去实践,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这些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得到的,也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最朴素的道理。《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特别强调了研究中要注意“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维护儿童权益”等道德,指出不能为了私利而损害科学的真实,不能为了私利而进行虚假的研究,这种敬畏真理的道德取向对于研究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成长离不开科学研究,教师成功并不遥远,道路就在身边。只要播撒教育科研的种子,就能成长为一个理性的会思考的教师,进而成为幸福快乐的研究者。让我们不再犹豫,从身边的细节入手,从事有益的真实研究,在教育科研中成长为一个幸福的教师,这就是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的一些感想。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书中以对话体方式,对何为“有效的教育科研”娓娓道来。以有效为底色,与日常职业生命有机结合,让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逐渐体悟到“幸福科研路”。

本书以“以人为本”的“慈心”生出独具一格的“慧眼”,用“掰洋葱”、“量体裁衣”、“照镜子”、“煮汤团”等生活实例,诠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鞭辟入里,通俗易懂。本书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本书的主要有以下五个话题。话题一:教育研究,我心有主。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话题三:规划研究行动。话题四:脚踏实地做研究。话题五: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把问题当朋友”,特别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是《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突破的核心。“把问题当朋友”,以问题为出发点,展开思路、制定计划、确立研究的路线,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教育科研与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指令性任务,而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触摸、感受、并置身于其中的“幸福乐园”。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才会有“研,然后知美”的体验与收获,教育科研的有效绩才能落到实处。

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教育的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过程,具有不可逆性。“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认识更合理的就有关系,并再此基础上,追求目标最适合,手段方法最有效,总体效果最合理的教育。”“世界上没有在工作中不犯错误的人,但教师的工作是最不容犯错的工作”。教师通过教育科研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具有合理性,这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的最终实现者,“其积极性与水平的协同作用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与其他社会劳动生产一样,教育过程也包涵着一定的教育成本,用最少的教育成本,实现教育收益的最大化,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当,也是必须追求的目标。教师改造、超越自己,努力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其实就是在降低教育成本;另一方面,对学校来讲,在教育科研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它引导教师追求更加理想而合理的学校生活”,在教育科研中的同伴协作,还是建设合作互助的同事关系的有效途径。

我认为《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在写作体例上也独具匠心,本书以两位一线教师与作者的平等对话为主线,采用了在真实情境中展开对话的方法来组织材料,突出对话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再加上书中引用的“掰洋葱”、“量体裁衣”、“照镜子”、“煮汤圆”等来自生活的实例,使得阅读的过程充满情趣,叫人欲罢难休。



(本文来源:http://blog.igrow.cn/133461/viewspace/217272;作者:肖英)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20 07:38
讲课的激情从何而来

陈大伟

去年两次到银川。

上月初,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的周福盛教授邀讲课,时间定在本月11日。周阳老师给我订了机票。

10日11点到成都双流机场,到自助值机处办理登机牌。奇怪,能看到13日到青岛的机票,没有自己到银川的机票。换一台,也是这样。再换一台,还是这样。慌了,会不会自己把身份证号码报错了(过去曾经有过这样身份证号码弄错的经历)?一边给在银川的周阳老师打电话核实,一边到国航VIP柜台排队,准备询问和商量处理办法。估计忙坏了周阳老师,她查到了票号给我发过来,等她发给我的时候,我也排到了柜台前,拿身份证一查,没有问题,办上了登机牌。问是什么原因,办票的小姐说,可能是机器的问题。为什么到青岛的机票能显现,到银川的机票就不能显现?到现在我也不明白。

这耽搁了一些时间,到登机口的候机厅只坐了十分钟,就通知登机了。旅客不少,我计划乘第二趟摆渡车。第一辆摆渡车开走了,准备乘第二辆车的旅客也排起了长队,我还坐着观察队伍的变化。一会儿,队伍散开了,又过一会儿,有一批人从出口处进来,开始我以为是过站旅客要进来,先让到银川的旅客等一等。这时,进来的一位旅客坐在我的身边,拿起电话和家人开始了联系,我才知道,这就是乘第一辆到银川摆渡车的旅客,他们的车在待飞的飞机处转了一圈,说飞机机械故障,又回来了。

要延误了,2点20才能起飞。

前一晚,因为思考“合理的批评需要合适的方法支持”,休息不够,本计划在飞机上睡一觉。现在要在机场上等两个多小时,生物钟起作用,睡眠来袭。实在扛不住,顾不得形象,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躺下来。在嘈杂的候机厅里,我大概还睡了十分钟。

登机,真正起飞是3点过,到银川4点50了。

先到餐厅,成都市武侯区教师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肖成全老师也在,他讲了一天,马上要到昆明。我和他同在成都,但最近的几次见面反而是在外地的这种场合,这家伙依旧嘴甜。值得学习!

送走肖成全,周院长介绍学员的情况,上午的学员是国培计划置换班的学员,大体270人;下午是自治区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班的学员,460人左右。我很想在培训内容上对此有所区别,10日晚上想着,11日早上早起进行调整。调整毕,继续看一位朋友给我的书稿。

11日早餐,见到了陕西师大的陈晓端教授。曾经有一位朋友让我写《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书名定下以后,我才注意到陈晓端教授写过这样一本了,咨询相关朋友,说不构成侵权,而且朋友坚持用这个书名,于是,有了和陈教授一本共同书名的著作。这次见了陈教授,首先是说明,并向他表示歉意。同时见到的,还有上海教科院的吴增强老师,我在讲教师幸福生活的时候,用过吴老师在“新思考网”上的图片。这次见了,也向他表示了感谢。

上午的会场在一个大教室里,音响是临时的,效果不算理想。但和学员的距离较近,互动很好,效果不错。

下午在宁夏大学的音乐厅,音响好,但在舞台上讲,学员成了观众,距离远了,互动就差一些。下午预计的结束时间是6点,我是不主张拖堂的,但还是延长了10分钟。讲课结束后,主持会议的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观课议课你应该讲过很多次了,你为什么还有怎么高的热情?”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实际上要回答的是,我们的讲课热情从何而来?

想一想自己讲观课议课,我的激情从何而来呢?

首先,是来自于热爱。一是我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很热爱,这是我自己的东西,我渴望它对教育产生影响,渴望对教师有帮助。二是对所讲的对象热爱,我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对他们有所影响、有所改变。这种使命感让我有激情,这样的激情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好的效果又会带来成就感。这容易导致良性循环。

其次,是用变化引起新奇感。每一次上课前,总要想一想对象有什么特点,自己对教学内容有没有新的认识和体会?能不能做出一些改变的行为?我个人的经验,只要这样想过,就总能够找到一些。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行为,就期待讲课有一种新的效果。这样,未来的课堂就成了有吸引力的地方。我在教师幸福生活的勾画中,就曾经就有这样的说法,幸福的教师是“课前有期望,盼望进教室”的老师。

第三,来自听课学员的积极呼应。才做教师教育的时候,我讲课的时候认真听的比例也不理想。怎么办?找出一些愿意听的老师作为观察对象,你看他那么愿意听你的,你应该好好为他讲,看到他的认真,你就有了成就感,激情也就上来了。现在应该说,已经不再需要去刻意去找这样的对象了,满眼都是认真听你讲课的老师,你不能不兴奋。

第四,是学会自我享受、自我激励。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不管学员听课如何,我首先要让自己快乐,要把自己搞得愉快,让自己度过一个愉快的时间段,学会“不顾其他,自己陶醉其中”。对于老师,我现在常常做出这样的建议,一定要找一些自己感到快乐的教学来享受。因为教师的工作道德要求很高,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教学成功,我们就很容易陷入一种道德内疚。找一找自己的成功,可以积淀我们的教学勇气和信心,增强教学效能感。

很可惜,在这位老师问我的时候,这些东西没有想得这样清楚,回答只有那么两句。后来想一想,才有这么几条梳理。

周院长接我吃晚饭,我和他交流教育假设的思考,他说了一种情况——“黑灯瞎火”,我觉得很有意思,这是说没有高明理论指导下的盲目实践。真不错!教师需要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犹如明灯。

原来的计划是12日上午给一位朋友的书稿写序,但见缝插针地阅读完书稿以后,我感觉书稿的风格和我的教育精神底蕴不太合拍。我只能婉言谢绝了。上午有些时间,吴增强老师的课没有听过,向吴老师提出请求,希望学习,吴老师爽快答应。听吴老师讲《教师压力心理管理与心理健康》,我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减压方法,吴老师的讲座使对自己很有启发。

1点50到宁夏河东机场,破天荒的,航班准点。2点30起飞。飞机上完成这篇银川纪行。

                                              写于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21 17:02
汇集点点微光,照亮真理轮廓
又收到上一位朋友的来信:

陈教授,收到您的回信我很高兴和开心,谢谢您的关心。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98年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从开始的不情愿到热爱这个职业,我在享受着快乐,感受着孩子们稚嫩、童真的快乐。我找了一位贤惠的农村姑娘组建了一个家庭,她在生活中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我抱怨工资太低时她安慰我,使我能安心工作。渐渐地我不再抱怨,脚踏实地的工作,干自己该干的事。我于2009年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这是教师的一个终点,正如你所说的,一些教师就不再努力了,但是我想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能这样,我依然努力着。虽然家庭的开支全靠我的工资,但我无悔,因为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要把她做好。

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有一件事到现在还使我困惑。“素质教育”国家提出好多年,但是在农村学校的实施并不乐观。体罚学生这种现象基本消失,但是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进步不大。就我了解的情况来说明我的观点,我镇的公立学校有17个,学生人数差别较大,镇上有两所规模较大,每个学校有五六百人,年轻教师集中在这两个学校,师资配备较好。其它学校以中老年为主,国家提倡的普通话教学形同虚设,更别说多媒体教学了。以我学校为例,40岁以下有两人(包括我),50岁以上5人(其实55岁以上),3人在40-50岁。这样一个学校她没有朝气,如果遇到一个负责人的校长还行,否则可想而知。我在教学中一直以普通话教学,但学生回答问题时还是本地语言,因为其它学科没有用普通话。我们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有一单元是“香港夜色,美丽的小兴安岭。江南水乡-周庄,莫高窟”。这些课文的内容远离我们,学生很难理解,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而其它年级的教师没有运用,我不是在说不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不好,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让学生形成一个意识一个习惯,不至于在上课时只为了好玩,而不专心学习。我总有一种各年级、各学科有些不衔接。感觉上课很累,但效果有时并不好。这也许就是农村和城市教育的差别吧!我不知道这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陈教授您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我的回复:

要说问题出在哪里,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历史原因和社会经济差异决定的。对于各年级衔接的问题,我一时没有好的办法,我想,只要你意识到了,并注意研究和改进,办法总是有的。

我很高兴看到你的坚持和坚守,更高兴看到你能体会到教育与生活的快乐,对教育还有朝气。对此,我十分敬佩并为你们祝福。

在处境不利的背景下,教育的这种坚守必要而又难能可贵。2003年,我在《新课程的故事和解读》中表达过这样的体会:

在电影《居里夫人》片尾,居里夫人有一段使人十分激动的话:“自然是伟大的,我们每个人的发现都只是一点点微光,但把这一点点微光汇集起来,就可能照亮真理的轮廓。”是的,茫茫人海,如蚁人生,我们个人的确太渺小,但这不妨碍我们以自己点点滴滴的奋斗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前发展、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进而推动国家的进步。

我们需要汇集这样的微光。

                                 陈大伟写于2011年8月7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8-31 10:01
合理的批评需要合适的方法支持

——对陈建新老师“商榷”一文的回应

陈大伟

我的《要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以下简称《实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3ca1d0100txfd.html)和《让学习成为精神探险——<三顾茅庐>教学手记》(以下简称《手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3ca1d0100txfe.html)在《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3期刊出以后,引起了陈建新老师的兴趣,他以《学生就是这样“被明白”的--兼与陈大伟教授商榷》(以下简称“陈文”)为题进行了批评(刊于2011年5期《小学语文教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3ca1d0100twyf.html)。一方面,我在《手记》最后说:“这一课……首先是有问题。”有问题就要接受批评,就要不怕批评。另一方面,我以为一篇文章能促进他人思考,引起别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别人愿意化时间和精力来批评你,这本就是对你的重视和负责。基于这两个方面的思考,我是对陈老师的批评尊重和感谢的。

但我对“陈文”中采取的批评方法并不苟同,而且认为光有批评的热情和勇气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运用合适的批评工具,借助有效的方法,合理的批评需要合适的方法支持。如果批评的思路不对,批评的结论就可能失之偏颇。从改善批评,提高批评质量的角度,我也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思考。

一、批评时首先要找对“靶子”

《实录》中“要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的“明白”很显然侧重点在内容上,“陈文”没有认真关注教学内容是不是学生不明白的,“而是‘剑走偏锋’”,从“明白”的方法讨论,认为教学的方法导致了学生“被明白”,这就使得批评失去了针对性和批判力。陈老师并没有认真研究我想让学生明白的东西是什么,对此的讨论并不具体。

我先说自己想让学生“明白”的内容。“使学生意识到过去的阅读还有不足,还有所失。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原有的简略、粗糙认识精致化、依据化,从中体会文字的魅力、文学的生动”是我的一个目标。我们来看一看,松、竹、山、水的文化意义学生平时注意吗?烘云托月、托物言志的文学表达学生明白吗?应该是不明白的。我以为,处理这样的东西正是在“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内容和主题是一致的。

这样的内容是否有价值呢?我在陈老师身上感悟到了其中的价值。我个人的感觉(可能是一种错觉),也正因为我们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教这样的东西不够,才会出现陈老师“喜欢住在有山有水风景好的地方,这是常理,并不只是古人喜欢,现代人也照样喜欢!如果因为有山有水,有松有竹,就说明居住的人具有山水、松竹那样的品格,这样的理解岂不是太牵强了”这样的评论,这样的评论可以说只有日常的生活常识,缺乏文学的常识和文化的用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陈文”有这样的戏谑:“如果再要加点‘文化内涵’作为依据的话,老子的‘上善若水’便是。好在陈教授之前又没有想到这一点,学生也就又少了一次‘被明白’的机会。”坦白地说,“上善若水”我是不会加的,因为感觉离得远了一点,教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但“仁者乐水,智者乐山”是一定会出来的;如果时间允许,我还可能拿出陶渊明的二十首饮酒诗中的第八首这样的几句:“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只可惜当时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下一次我可能要拿出来的。呵呵!

接下来从“陈文”中“明白”的方法看。“陈文”批评教学中,学生是“被明白的”,认为“被明白”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切实的培养”。其动机和眼光是值得肯定的。但思维方式似乎有“非此即彼”的思维缺陷:要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就应该去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搞明白。希望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想法是好的,但好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没有那一种方式能应对所有的学习情境。在时间有限、内容丰富的情况下,讲解的方法未必不是一种合理的方法。我们知道,发现学习有可能是机械学习,言语讲解也有可能导致意义学习。我个人以为,在《三顾茅庐》的实际教学中,既有学生主动的探究“明白”,也有在有意义的问题引导下,教师的讲解“明白”,它体现了“要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的目标和追求下,教学方式的多样和灵活。

教育不能非此即彼。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中有这样的观点:“也有人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轮流成为社会主潮的现象称为‘钟摆现象’。当国家竞争加剧、人才需求成为突出矛盾的时候,科学主义就甚嚣尘上;当社会矛盾激化、人性得不到舒张的时候,人文主义就会高扬头颅;而当信仰危机蔓延、国家威信受到挑战的时候,社会理想主义则会抖擞精神。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新主题的时候,三种教育观点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明显呈现出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过程是一个历史实践的过滤过程,也是人们心灵碰撞、认识深化的过程。”我以为,理论可以尖锐,但实践只能中庸;课堂教学实践的改革亦如“钟摆”,我们需要在极端的理论中走兼顾和平衡的实践道路;而且学生也需要多样的学习方式滋养。

二、批评时不能只是为我所用

作为批评者,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的观点支配,去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例证,忽视了冷静的全局和整体审视。我以为,“陈文”也暴露出了这样的毛病。“学生读不明白的东西,教师却避而不谈”这个观点的证据就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真的避而不谈了吗?很显然,陈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回避了在这之前处理“我想知道‘潺潺的溪流’里‘潺潺’的意思是什么”,“刘备为什么要三请诸葛亮,为什么不直接暗杀那些群雄?这样还来得简便一些”这样的两个问题。对于这两个教学过程,陈老师“避而不谈”,使“学生读不明白的东西,教师却避而不谈”这个观点更像信口雌黄。

要叫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从学生中发现问题。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题需要不加分辨地一一回应吗?我还是赞成陈老师要判断问题的“价值”这个观点的。但又不能仅仅只看问题的价值,还要看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比如难度和时间,从时间有限的角度,教师不得不做出自己感到痛苦,导致别人批评的选择,这样,教学就始终无法理想主义,教学既是选择和平衡的艺术,也是遗憾和失望的工作。

对什么问题更有价值,我和陈老师是有分歧的。对于“为什么刘备不让童子叫醒诸葛亮呢?假如诸葛亮一直在那里睡的话,刘备会不会失去耐心,就走了呢”这个问题,陈老师认为很有价值,他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头脑风暴”可以让学生明白“通常,到别人家里拜访,看到主人在午睡,除了紧急事情,一般也是不叫醒人家的,这是起码的礼貌问题。在这里,刘备拜访的是诸葛亮,他是刘备眼中的‘大贤’,刘备自然不会让童子叫醒诸葛亮,因为他对诸葛亮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再者,诸葛亮是‘午睡’,不是‘长眠’,因此刘备的等待是可预计的。退一步说,即使这一次刘备又见不着诸葛亮,他第四次、第五次照样还是会来‘等’。‘三顾’中的‘三’只是一个概数,言其多而已,这是古典小说中的惯用手法。正是在‘三顾’的过程中,才体现出了刘备的礼贤下士、诚心诚意。”我同意这样处理有价值,但价值很小,是一粒“芝麻”,我们需要“西瓜”。“西瓜”是什么?《三国演义》是英雄的故事,刘备被曹操认定为“当世英雄”,诸葛亮有雄才大略,这是两个不同凡响的人,他们在一起会有故事,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有浓墨重彩地写这一段,文学艺术史高于生活的,因此就不能用常人的生活习惯来理解,这里面有英雄的角力,展现了英雄的智慧。这是更有价值的大小,所以,我需要就着学生的问题,把问题引向深入——“这里有一个问题:诸葛亮睡着了吗?”的确,“这样处理,固然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但也是我预先的希望。”

在这里,我以为,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个性化解读”,但却不能说“是一种主观臆想”,因为我有张飞“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的“推睡”作证。如果不是“主观臆想”,教师为什么不可以在课堂上表达“个性化的解读”?

这样用整体的、全局的视野看一看课堂上的问题。我注意到,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就有了这样一些类型:一是直接处理的学生问题,比如,“我想知道‘潺潺的溪流’里‘潺潺’的意思是什么”,“刘备为什么要三请诸葛亮,为什么不直接暗杀那些群雄?这样还来得简便一些”两个问题;二是对学生问题的相机利用和引导,比如,把“为什么刘备不让童子叫醒诸葛亮呢?假如诸葛亮一直在那里睡的话,刘备会不会失去耐心,就走了呢”引导到“诸葛亮睡着了吗”这样更有价值的问题上;三是老师提出学生提不出,但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课文明明是去写请人的,这里怎么就描写风景了呢”的问题;四是老师不需要全班参与,只让有兴趣的同学拓展研究的问题,比如,在课要结束的时候的问题,“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以人才为主题的小说?是不是这样的呢?”我实事求是地说,上课前没有这样的分类意识,自己的教学反思也没有反思到这一点,是《商榷》一文商榷让我有了这样的发现,这是更应该感谢陈老师的。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这节课没有问题。美国演说家丹尼斯·威特莱说:“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与大家共勉!

陈大伟写于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4 21:43
教学创新中的“三顶帽子”

陈大伟
(刊于2011年12期《人民教育》)

  在教学想象中发现创新可能
  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为教学创新提供基础。我们认为,教学创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教学创新的意愿;二是教学创新的可供选择的可能空间;三是教学创新的能力。观课议课不仅要激发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要以拓展教学可能性空间的方式为教学创新奠定基础。
  在观课议课中,执教者已经完成的教学既是一种现实生活,也是未来的一种可能生活。作为未来的可能生活的一种,我们需要讨论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便更好地运用于未来的实践。但这只是议课的一个任务,议课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发挥教学想象力,在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中,去发现和拓展教学的可能性空间。教师在教学可能性空间中对合理而满意的新的教学生活的选择和追求,就是一种教学创新的过程。
  在议课中探讨更多的教学可能性空间,指明选择的可能方式和各种可能的后果,让教师能自由地选择和创造,在自由选择中享受自我超越的快乐和幸福,这是观课议课对教师在教学创新中实现幸福生活的理想设计。
  “三顶帽子”思维
  发现不同的可能需要不同的视角,爱德华•德•博诺博士提出的白、红、蓝、黄、黑、绿“六顶帽子”提供了思考的六个视角。我们在观课议课中进行教学创新的想象思维时,常用黄、黑、绿三顶帽子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发现课堂。
  “黄帽”是肯定的,它代表着一种乐观主义的判断,主要思考的问题是:“这样教学的好处是什么?合理性在哪里?积极因素是什么?”黄帽给人阳光灿烂的感觉,“黄帽思维”有利于积淀我们的教学勇气,帮助我们获得教学信心。
  “黑帽”是质疑和否定的,思考的问题是“这样教可能的问题是什么?风险有哪些?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忽略的?”可以说,在时间和生命有限的条件下,任何教育都是有缺陷和存在问题的。“黑帽思维”使我们审慎地对待教育,仔细地权衡教育,在决策和实践中尽可能地追求教育利益最大化,使教育损害最小化。
  “绿帽”是新的发现和选择。着重关注“除了现有方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们能不能以其他方式来做这件事?这里有没有另外的一种解释”等问题。“绿帽思维”是在“黄帽思维”和“黑帽思维”之后的思维延续,是对新思路的探询和发现,具有破旧立新的创造性。
  三顶帽子的思维过程使我们对课堂教学保持开放和审视的态度,它在认清“正”和“反”的种种可能后,从中发现“合”的创造。这样的研究方式既可以用于集体观课议课,也可以用于缺乏他人支持的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笔者曾经执教《林海》第二课时。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是什么意思”。课前,我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但在中学时我是地理教师,知道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于是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幅简笔画,把不同高度的植物群落标示出来(如图,此处略)。
  用黄帽子的思维来进行课后反思,我很为自己得意,这样的图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知道这里写的是兴安岭植物的垂直分带,感觉很不错。
  用黑帽子思维,发现这是一个败笔,“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本是用想象的方式、拟人的写法写小兴安岭的温柔美丽。实际教学中还原的处理方式把对小兴安岭的美好想象变得直白和无趣,这是在用科学的方式处理文学,用教地理的方式教语文。
  下一次怎么办?用绿帽子思维寻找新的出路:首先还是需要画的,这可以让学生知道写的境况是什么,但又决不能就此停下来,而是要就此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老舍先生为什么不这样写‘山顶是青松,山腰是白桦,山脚有野花’,而是写成‘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想一想,讨论一下阅读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效果有什么不一样?把这种感觉和效果读出来。”通过讨论和再读,就可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生出对文字的敬意,并从文字中获得更加美好的文学想象和感受。
  三顶帽子的思维方式,使未来的教学产生了一种新的可能。致力实现新的可能,未来的教学就有了新奇,新奇的生活带来新的期盼。经验告诉我们:有期盼的生活是一种值得向往的幸福的生活。
  必要的宽容
  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也没有能应对所有情境的教学样式。再举上面的例子,对“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画过了,也引导学生品味了其中的文学的美。但新的问题一定会出现:识字教学的时间可能不够,功夫不到家;老舍先生文章中三次“亲切和舒服”品味不透;等等。
  教育是一门选择和平衡的艺术。优秀教师的实践不是没有批评,优秀在于对教育的全景有更通透的理解,对取舍中的得失能了然于胸,对遇到的批评能坦然面对。他们是“明白”的教师,并致力通过他人的批评使自己更加“明白”。
  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学探险,意味着可能的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对于创新中的不理想,我们不能用习惯来批评和责备,而是尊重和宽容,尊重他们探索的勇气,创新的姿态;同时,也要和执教者一起分析教学改进不理想的原因,发现追求和实现理想教学的路径和方法,为争取教学创新的成功共同努力。事实上,创新的教学,其主要意义不是要告诉我们就该这样上课,而是让我们知道有的课也可以这样处理,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推开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的另外“一扇窗户”,让我们去看教学的“全景”。
  从道德和理想的角度,教育是不接受失败的。因此,教育创新又不能冲动,不能蛮干,需要深思熟虑。从伦理的角度,为了避免失败,对于教育创新我们需要做这样考量和准备:①创新的目的是纯粹的,它完全出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动机;②现有的理论和经验证明创新的追求和实践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而且是可行的;③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有及时的调控和修正机制,能有效的纠偏和调控;④持续时间较长,参与者投入较多的大型的改革措施要为当事者(或监护人)所知晓,并要尽可能征得他们的同意。同时,也需要和执教者一起分析教学改进不理想的原因,寻求理想教学的路径和方法,为实现教学创新共同努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7 11:03
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读陈大伟《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

文|雒红军



  十多年前,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发言:“既然你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把教师当作职业,你就要在这份工作中寻找快乐,否则,你的生活将会很枯燥、很乏味。寻找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把不懈的研究作为快乐的动力。”(大意如此)校长是位搞业务的好手,喜欢阅读,尊重教师,学校在创新中不断发展。那个时侯,我却懵懵懂懂,正处于工作热情过后的迷茫期,相信这是一句很真诚的话,发自校长肺腑,但是,又缺少行动,不知道如何从教育教学研究中寻找乐趣。如果那时侯喜欢读书,能够读到像陈大伟老师所著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这样一本书,那么我的生命一定是另外一种状态。
  十多年前,说起教育科研,是件很时髦的事情,如今再提起这个词,恐怕很多老师要摇头叹气。教育行政部门把教育科研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认为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力的抓手。学校对教育科研也是重视有加,想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因而提出“人人有课题”。作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很多只是作为获得奖励和晋升职称的敲门砖,一旦使命完成,就弃之如敝帚,备课上课之外,还要承担科研等这些工作,很忙碌,很痛苦,只有额外负担的感觉,幸福感无从谈起。上级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肯定”与教师对此的“无奈”形成现实中的悖论,这本书的叙述正是从此开端的。陈大伟老师认为,“不是科研不能给教师带来幸福,而是当前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不能给教师带来幸福。”为此,他对教育科研的目的进行了厘清,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自己的事情”,摒弃那种将科研和参与教师“工具化”的观念。那么,教育科研对教师究竟有什么意义?回答是“新知”、“新事”、“新人”。教师从事研究,知识背景、内容、结构都将随之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这是新知。因为知识的重新建构,做事的方法和手段有了新的突破,获得新的实践效果,这是新事。新知的获得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通过研究更新自己、超越自己,追求理想的生活。这就是教育科研赋予教师的生命意义。
  很多时候,教师不是不懂得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行动中的困惑——教育科研如何开展?所以,这本书的重点还是教师怎么做研究的问题。于是,“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告诉我们如何发现“问题”,确定研究对象,“规划研究行动”从研究问题的理解、界定到展开,再到研究计划的制定做出说明,“脚踏实地做研究”是对研究具体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则是对研究中的道德和研究者的品质做了补充叙述。整本书语言亲切平实,其间夹叙夹议,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丰富的案例材料佐证,是作者多年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经验之谈,又是自身教育人生的深刻体验之作,对普通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不言而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对话体写作体例。除了作者这位专门教育研究者之外,还虚构了教研组长周老师和学校教科室主任李老师,这样既有教师,也有管理者,还有专家参与,基本构成了现实中基层教育科研的“生态圈”,他们站在各自立场,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谈论看法,达到解决困惑,实现提高的目的。对话,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这样就少了些理论的铺垫,多了些现实针对性,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问题很自然的就带了出来。对话,要照顾对话对象,少不了趣味性和故事性,这样的书读起来生动有趣,不会感到初期接触教育理论的枯燥与乏味。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对话这种交流方式,建立了一种彼此平等、相互分享、共同提高的学习情境,专家不再处于“指导者”的立场,教师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没有了被指导的“压迫感”,专家没有了高高在上的“空旷感”,他们处于共同的学习场之中,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成为可能。这种对话体的写作方式,让教师不知不觉地跟随者作者参与到教育科研之中来,使得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真正成为自己的事情,颇有“润物无声”之感。
  最后,用封面上的主题语来结束我的介绍吧,“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7 11:18
让思想成为行动

 文|陈大伟



  和中小学教师近距离接触,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自身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的关心。“课堂”和“成长”,这是我思考教师教育内容的两个关键词。在与中小学教师深度融合,真切感受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状态以后,我意识到,“教师的专业生活有两个东西最为稀缺也最为重要:一是激情,二是思想。教师生活需要用激情为动力,以思想定方向”。“激情”和“思想”,这是我思考教师教育的方法和路径的两个关键词。
我寻找到的整合四个关键词的载体是观课议课。
  一批在观课议课实践中有所变化的学校和有所进步的教师,整理了他们在观课议课中的实践和思考。新近,汇集他们的成果,加上自己的思考,有了一本《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进是一个生活改善问题。因此不能把研究和改进课堂简单处理为“对不对”“该不该”的认识和判断问题,研究和改进课堂还必须考虑“愿不愿”的意愿问题,以及“能不能”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
  还原了课堂教学研究和改进的复杂性以后,我们意识到,课堂教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本为目的,以人性为依据,以人文方法为主要方法;“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教学需要教师自己做主;专业自主既是教师的责任,又是教师的权利”,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自己要思想,让思想成为行动。“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思考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将发现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光明而美好的学生前途承担责任。”
  促进思想,议课主张多用问号。我们认为:误会往往源于缺乏沟通的渠道,而冲突则源于彼此缺乏理解;表达是一种实现和创造,而倾听则是一种接纳和关怀。问号表达了愿意倾听的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彼此的关爱和相互理解。另一方面,问号又促进思想,引起探索和发现。
  促进思想,观课议课致力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诸环节和诸因素联系。联系意味着经验,建立联系意味着从中经验。议课的过程,是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联系,认识其间关系的过程。议课不是简单地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以外显的、可以观察的教师的教的行为为抓手,通过观察和对话,讨论教学设计、教育观念、学的行为和教学效果。就像担担子,抓住的扁担是教的行为,但两头系着两根绳子,挂着两个筐,两根绳子一根是教学设计,一根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它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思考教学新设计、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整体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如下图,此处略)。
  促进思想,议课致力改造教师的经验。杜威所说:“转变性经验只有通过人们一起以批评性的但是却是合作的方式分享洞察和思想才能获得。”议课主张直面课堂现象和问题,鼓励参与者以相异的信息对话和交流,鼓励质疑,在质疑中引出批评和讨论,其目的在于创造有效反思的基础条件——请“一只小鸟飞过来”,促进参与者反思“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现有经验。
  促进思想,议课鼓励教师创造。观课议课主张释放教师的教学想象力,观课时“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佐藤学)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为教学创造提供条件。
  在福柯笔下,人是被话语控制的主体,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基于促进思想的目标,议课最常用话语是“假如你来教……”和“假如我来教……”。“假如你来教……”它既要求参与者思考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参与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假如你来教……”同时赋予了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质询权利,在这样话语结构中,没有谁的意见有免于被质询和被讨论的特权。另外,“假如你来教……”要求在观摩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我观察了你的课堂教学,有思考有收获,我拿什么回报你呢——“假如我来教……”。
  让思想成为行动。为了更好地运用思想的武器,我们提供了被实践证明相对有效的行动方案和路线,包括观课议课的主题如何选择,如何进行主题分解以更有结构和体系地研究教学,如何走进课堂,如何有效观课,如何有效议课,如何在学校推进观课议课……提出这些策略和措施,并重点讨论这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观课议课走向有效实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9 14:01
立足生活处理教学内容
陈大伟

(刊于2011年8月31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在2010年“国培计划”的一个项目活动中,有一位老师提到了这样的现象:“还有一个学期就要中考了,因为感觉到没有希望考上本县的重点高中,一半的学生放弃了学习,老师对他们的鼓励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们的心就像‘死’了一样。”另外,则有老师这样诉苦:“现在的农村学生家长都比较实际,他们这样说:‘我的孩子读了大学毕业回来,国家不分配工作,找工作多数要靠社会关系,我又没有社会关系。再加上读书需要几万元的学费,这些钱在我们农村可以起一平房了。’所以,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种种现象告诉我们:用升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很多地方已经变得很不可靠,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想出新的法子来,需要对学生在学校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有新的思考,需要帮助学生发现值得努力的生活意义,并用值得信服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读一读《孔乙己》,我以为,造成孔乙己命运悲剧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应对制度变革的准备,他准备的应对科举的八股文章——“茴”的四种写法,但时代变了,不科举了,他没有了应对新时代的本领,无法应对时代变革了,悲剧也就难免了。由此看,不是因循地用过去的观念和知识教育学生,而是注意关注未来,关注变迁,适应变化,这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

如何变革?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我以为,立足生活处理教学内容是教学实践突出现有困境的一条路径。

立足生活处理教学内容首先需要明确要学习的东西是什么,然后要研究与此相关的真实世界情境是什么,接着选择和组织其中的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背景。

这里以“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单独放水需20小时把空水池放满,有一出水管,单独放水需24小时放完整池水。问: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放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放满”的学习材料为例,试谈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第一步,我们要思考学生通过这个材料到底要学什么。如果我们仅仅定位于让学生机械地操练这种题目,学生就会陷入一种“你到底想注水还是想放水”的迷茫,由此生出对数学的抵触。现在,我们需要意识到,通过接触这样的现象,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动态平衡,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的数学模型。

第二步,尽可能在生活中寻找以此相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比如城市学生家庭的存钱买房;农村学生面临的池塘蓄水、水库蓄水。

第三步,把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结构化,使其成为教学的问题情境。比如可以提出“你家需要100000元钱做购房首付款,你家每月收入7500元,要多长时间才能攒够首付款?现在你们家每月要支出2500元,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攒够首付款”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和思考……

第四步,拿出上述进水和放水的问题和购房问题比较,让学生知道“水池蓄水”的问题抽象和提供了生活中动态平衡现象的问题解决模型。

我想,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更愿意学习数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11 23:39
{:soso_e10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18 01:28
修炼体态语言,提升教育影响力

——《教师的体态语言》读后

陈大伟

在上海,听陈金铭老师说起过“村长”李振村先生,在“村长”博客上读到过他的很多文字,其热情和才气都让人佩服。这次,吴法源君赠“源创图书”的《学生第一》《教师的体态语言》两书,《学生第一》是李希贵校长的,《教师的体态语言》就是“村长”的。

先读的《教师的体态语言》,说说读书时的想法。

我自己认为教师是很应该关注体态语言的。曾经读到这样一个观点:“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比在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1968年提出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1] 尽管我对公式有一些不理解,比如,“面部表情”是不是改为“感情”更好?不同年段的人对“文字”、“音调”、“面部表情”的要求和感受会不会不一样?百分比是不是该不同?但“在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的说法总应该有合理性的依据,在这里,“面部表情”就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我们不能丢了这个“西瓜”。

就我自己,在“听课”与“观课”的比较中,我更倾向于“观课”,也就因为“听”字本身针对的是有声语言,“观”字不仅指向有声的语言,也指向无声的体态语言。我们需要“观”,是因为“在连接两只眼睛的直线上,目光承载着自己的个人人格,自己的心情,自己对对方怀有的冲动” [2] ,如何“观”呢?宋代哲学家邵雍在《观物篇》中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

这一次,在《教师的体态语言》中的“引语”中读到了这样的两个故事:

2000年9月的某个周末,19岁的美国青年凯文·海因斯写了一份遗书,随后乘公共汽车前往旧金山的金门大桥。

他在遗书中写道,如果路上有人对他微笑,他就不去自杀。

“我对着自己轻声呼喊,等等吧……也许天使会从天而降,然后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问:‘嗨,你没事吧?’”

但是,一路走来,匆匆的行人没有谁注意他,他看到的是一张张漠然的面孔。

他彻底绝望,纵身一跃,跳下了大桥。(所幸及时获救,海因斯没有丧命)

在澳大利亚,则流传着一个与此相反的故事。

悉尼港东部,有一处伸入海中的陡峭悬崖。此悬崖地处偏僻、形势险峻,时常有人在这里跳海自杀,故被人们称为“自杀崖”。

在“自杀崖”附近,住着一位名叫唐·里奇的老人,几十年来不断把一些自杀者从死亡的悬崖前召唤回来。

唐·里奇老人究竟凭借什么力量让自杀者取消了疯狂的念头?

他的力量就来自海因斯最渴望的东西——微笑。

每当他在自己家窗口发现有人企图跳崖时,他就会悄悄走过去,轻声问候:“你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

站在悬崖边徘徊的人回过头来,看到的是一张微笑的面孔,那慈祥、真诚、柔和、温暖的笑容,常常让对方自杀的念头迅速崩溃和瓦解。此时,他会再次发出邀请:“到我家里喝杯茶吧,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啊!……”

就这样,唐·里奇凭借真诚的微笑,在五十多年时间里,挽救了一百六十多条生命。

这是微笑这种体态语言的的影响力。前几天我给新同学讲话,我说“教育就是一个以影响和改变人为主要任务的工作和专业”,要提高自己的教育影响力,你不能不学习微笑,不能不研究和修炼自己的体态语言。

对于体态语言,我自己研究过“教学空间管理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过微笑练习;也提出过多用“拇指教育”,少用“食指教育”;我自己的讲课也自由地舒展自己的体态张扬自己的感情,8月2号,我参加在成都一个地理教师的民间聚会,来自上海的周光明老师在博客上有这样的总结和提问:“陈大伟教授的简短发言很精彩,手势语言极为丰富。陈大伟教授的精彩是怎样炼成的?”[3] (附图)。但总体来说,我对于体态语言是没有系统梳理过的。这一次,李振村先生在原有的《教师体态语言艺术》基础上,梳理出“教师符号性体态语言”、“教师说明性体态语言”、“教师表露性体态语言”、“教师调节性体态语言”、“教师适应性体态语言”、“教师的空间语言”、“教师副体态语言”等类型,提高了体态语言研究的理性程度和系统性,可以使修炼体态语言更有全面性、针对性和指向性。

估计体态语言研究的单篇文章我是可以写写的,但要做一本著作,我是做不来的,因为研究体态语言你不能没有图片和照片,要把这每一种体态语言都用照片来说明,就我来说是难上加难了,这很容易使我采取放弃的策略。李振村先生做到了。书后“小启”还有“图片获得授权”的说明,这就更为难得了。略显不足的是,图片中小学语文教师多,其他学科教师少,我当时想,或许我还可以提供一两张上数学课的图片。哈哈!

读着《教师的体态语言》,我还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要修炼自己的体态语言,提高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读懂学生的体态语言,有没有学生在课堂上的体态语解读的著作呢?或许,扎根课堂的李振村先生,或者其他朋友还可以就此研究和贡献。

最后,转一首威·休·奥登的诗:“离我鼻子约30英寸的周围,是我的身体的边境,其间的所有新鲜空气,都是私有领地。 如果你是陌生人,而非与我共处一室, 在我向你招手表示友善之前,请不要做出超越这个界限的粗鲁动作:我没有枪但是会吐唾沫。”[4] 该检查一下自己的体态了。

写于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

[1] 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60)

[2] 林荣远.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0)

[3] 来源于星韵地理网,http://www.xingyun.org.cn/article-285.html

[4] 郑文.当我们身体遭遇距离[J].世界文化,2008(3):50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