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23 18:17
标题: 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
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



刘铁芳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树人书屋》,2010年4月 23.5元)



目  录

序  阅读刘铁芳 李伟言

第一辑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念

对美好事物的无条件的、永远的渴望

“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念

从“罗马假日”到“无极”:两种教育的艺术

何谓有“人”的教学

感受一种素面朝天的温暖

语文教学:回到文本

教学过程与儿童精神世界的扩展

何谓教育的现代化:从华德福教育模式谈起

三种歌星与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育的层次性与教育境界的提升

体育作为生命的艺术

教育改革的灵魂在哪里

新课程改革:印象与思考



第二辑 以心智之光对抗平庸之恶

面对我们生命中“平庸的恶”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

教学中不能承受之重:我的一堂评估课

教育是一种柔顺的力量

把体育还给体育

教育的位序与国民品格的高度

点亮心灯: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

以阅读开启心智

伟大的教育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

以思想之火点燃日常教育生活之薪

需要坚持、需要坚守、需要坚定

重温逝去的教育传统

90年代师范生

对话刘铁芳教授:保持心灵的丰富与活跃



第三辑 知识与教养之间

知识与教养之间

寻求德性与力量的均衡发展

知识、身体与教化

阳光下的行走与呐喊

生命的偶在性与当代教育的指向

教育者的遐思

以审美趣味对抗坚硬的现实

创造如何可能——从“蛆除伤痛”谈起

认真对待为恶的底线

当美德成为故事

切实地扩大教育中的自由陶冶

何谓班级民主管理

教育引领与生活养成

爱的节制与审慎主体性的培养



第四辑 肩住我们对于生命的责任

心灵世界的荒疏与救赎

课堂的高度就是人性的高度

以人性之爱补缀破碎的生命世界

在课堂中成就自我

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母

“我”如何走向“你”

红叶之美与教育之道

作为教师就是去成为教师

肩住我们对于生命的责任

期待一种给生命以温情陪伴的教育

好校长如何成就一所好学校

提升学校作为文化-精神共同体的存在

重建班级生活——与《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婷的对话



读书“象呼吸一样地自然”(代后记)

(绿叶教育书店 0731-88854513)



阅读刘铁芳(代序)

李伟言



在1+1教育社区,乃至整个教育学界,我读刘铁芳的文字最多,所有的专著、所有的原创博文,所有的学术论文,总之,能读到的,都读了。读他的文字时间也最长,从一九九九年一直到现在,整整十年。自然感受也就多些。



大约在2000年前后,刘铁芳的教育思考经历了一次转向,从关注“教育回归生活”到倡导“有灵魂的教育”。所谓“有灵魂的教育”,就是关注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强调在文化—心灵层面育人,使其成为裁定“每一个教育行动价值与意义”的根本标准。虽然在“成人中心”、“知识本位”、“应试取向”的教育传统下,“教育回归生活”彰显了对受教育者自身的重视,有其价值所在。但“生活”本身是个中性词,有卓越的,也有庸俗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不幸的是,我们目之所见的生活,常常是后者,甚至也不乏“邪恶”。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独立的品格,于国成为“救亡图存”或“政治灌输”阵地,于人则成为“就业谋生”的跳板,工具理性色彩极其浓厚。“教育回归生活”并不足以给现实的教育行动以正确和明晰的价值指引,也不内蕴着充分的抵御教育工具主义的力量。加之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一直浮于表面,面向现代化的以“教育回归生活”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最终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的圈隅之中。正是对教育如上的深度透视,使得刘铁芳很敏锐地捕捉到当代教育的病理和危机所在,概而言之,正是“平庸”二字。这一视域的转换,正切中教育的积弊与时弊,表现了喧哗浮躁当中一份难得的冷静和清醒。



同时,这一关注的视角亦是他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所做的积极而理性的回应。这些现实问题,最明显的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社会各阶层之间普遍而尖锐的矛盾冲突。对此,很多人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制度,着力申说民主和自由,以促进制度的变革,谋求构建公民社会。实际上,制度的归因固然不可少,但光有制度的归因则有失片面,如果我们能回溯过往,考量百年来启蒙的得失,更会认同这一点。如果没有教育在文化—心灵层面对人的化育,对民主、自由价值的吁求在方向上的正确并不足以保证公民社会的诞生。因为民主自由意识作为现代人格的组成部分,能否在现实中化为适宜的行动,依赖于个体人格的其他构成要素是否有充分的生长,如宽容、对生命的敬畏、同情和悲悯。换言之,民主和自由价值的捍卫,不仅要有智识的参与,更需要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否则,不仅会滑向肤浅——沦为一种 “口号宣传”和“教条灌输”,还容易导向一种以正义面目出现的可怕的暴力。在政治因素对教育的规约尚属强势的今天,教育所能做的,所必须做的,乃是通过点滴的人文培育,一点一点扩宽人的生命空间,帮助人们获得抵御不良现实的勇气和能力,并由此“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精神品格”,从而也使得民主自由的落实具有厚重的文化基础。二是整个社会范围内人的物化生存。人们的生活特征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忙”,忙着积攒足够的“票子”去购买“车子”和“房子”以及其他有形的物质,物质欲望与日俱增,想尽各种办法发展着对物的追求能力。与此相伴随的,是思想生活的丧失、情感生活的缩略、文化生活的粗鄙以及道德生活的扭曲。如果没有教育领域对个体文化—心灵层面的点滴化育,我们显然难以在强大的物质世界面前重新挺立人之为人的尊严,虽然着华服,餐美食,但生活的图景,不过只是一个“猪的城邦”。在“物欲”这个不断高涨的无边暗海中,一种旨在使人灵魂转向的教育,正像一只诺亚之舟,没有了它,人注定要彻底沉沦。……如果我们能对教育现状、乃至整个社会的现实做一种大视野的把握,就不难看出,刘铁芳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最为根本性的问题。



而应试氛围的浓郁、现代性发展中乡土价值的衰落、自然的隐退以及人际的疏离,更使得这一问题呈现出高度复杂的面相,从而对思考者本身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学识,更要有历经锤炼的学术品质。如果你曾认真追踪过刘铁芳思考的轨迹,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沉思者,一个行走者,一个低调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充满“人间情怀”的“爱教育者”。他很少激烈地指责什么,但在平和之中却有着敏锐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有始终如一的坚守,有深思慎思的态度,所以他不是“摧毁者”,“摧毁”使人振奋,使人热血沸腾,但在摧毁之后也常常一片空无,所有的问题旋即卷土重来。他是一个“建设者”,像那个在海边捡“海星”的孩子;从他的文字中,你总能读到对爱、美、自然的守望,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厚情感,这使他的文字富有思性的品质,但绝不冰冷。有的文字也让人读后感到忧伤,但绝不会感到阴暗,始终有着温暖的底色,展现着对人事、人心深刻的、悲悯的、同情的理解。他把个人细腻而深切的生命体验那么自然地融入思考和写作中,印象最深的是博客中那些写童年文字,充满着一股温婉的意味,将人带入往日的情境中,又引发着读者对生命、对教育的深层思考……我想,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刘铁芳对教育学术研究所必备素养的自觉涵养和趋近。一位兼具“才智、教养和情怀”的学者,他的话,必定值得我们用心去倾听。



一直觉得“清芬高远”四个字很切合他,“清芬”,高洁之质。让我想起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也让我起兰,想起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李白)。在当下,有多少人热衷于跻身体制,学问为稻粱谋,他首先也要生活,或许也有无奈的时候,或许也会有无奈之举,但在熙熙攘攘无非名利的喧闹氛围中,依旧难得地保持了学者的本色,使思考成为一种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在大学精神差不多死掉的今天,这样的人,真的不多。“高远”,辽阔之境。一指“运思”之登高望远,摒弃“螺丝壳里做道场”、“盲人摸象”的就事论事式的狭隘研究,追求教育思维的大境界,将教育置于历史与当下、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等种种纠缠间探求其复杂机理。二指“立身”之宽广阔达,迈出个人的狭小天地,走向与他者的共在。在此,教育思考成为他谋求社会承担的一种方式和渠道。这绝非是我的溢美之词或无凭猜度,从他对阿伦特、史怀泽、特丽莎的深深敬重中能看出,那篇《人是应该被超越的》内心独白也有清晰呈现,这一“迈出”与“走向”努力,更是内蕴于他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教育思考和写作中。尤其可贵的是,在谋求社会承担的过程中,他没有自命不凡的“救世主”心态。他从来不居高临下,在反思这个社会各种病状的时候,并不把自己置身之外。他的思考和写作,更多的是基于对自我的救赎,基于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承担。以对他者的敞开和接纳,填补存在的虚空,找到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泉。我思考,我存在,不求改变别人,但愿能改变自己。我相信,这样的态度和立场,是当下中国教育问题解决最值得倚重的力量,因为这样的态度和立场不咄咄逼人,因有柔性而坚韧,不仅使思考者自新,同样能带动别人。



如今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走近着他,阅读着他,被他的文字激励着、敞亮着,不靠权力的包装,也不靠附势的钻营。这又让我想起一首诗,“幽兰在空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描述他很恰当。我想,一个从事人文研究的学者,最需要的无非这四个方面:“高慕远举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著专注的意志”。这些用来写他,亦恰当。有心的读者自可以从其文字中细细品味。



读过其文,也不只一次见过其人,总的感觉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印象最深的是灿然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阳光的,随和的,也流溢出一丝超然。语速很快,一如思维的敏捷。还有很多,篇幅关系,不一一道来。



这几年,感觉他的思考更入佳境。对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研读,不但为他夯实了教育研究所必需的思想资源,而且使他的思考更好地超越了日常经验层面,扩展至学理层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了对教育那份不张扬但又绵长不断的形上关怀。而对 “教育人文学术丛书”和“教育人文辑刊”的编撰,则试图超越目前教育学界普遍存在的主题先入式、宏大空疏的研究范式,倡导一种细密、质朴、踏实的教育研究风格。以实实在在的研究,诞生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别人眼里,他已经是成功者,但他仍一如既往的执着,他仍在努力,仍在途中,让我们祝福他。



博客中,转帖的文章尽显他关注的视域和重心,“好文共赏”和“思想文萃”中,经典的文章尤其多。原创的文章,好文亦多。有心向学的朋友,不仅需要跟踪他的更新,更应去追索旧文,无论是原创的,还是转贴的,相信都会让你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