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非正式沟通的魅力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4 17:47
标题: 非正式沟通的魅力
非正式沟通的魅力

文/子虚

2005-12-27


周末晚上,和同事W、H二位先生一起聊天,谈天说地之间,话题不知不觉到了鲁迅,到了语文。说起鲁迅,可是H的强项,他马上活跃起来,眼中异彩闪烁。打开了话匣子,不知不觉大家都投入其中。鲁迅小说该怎样解读,词语教学能怎样设计,随笔批语可怎样写……一路谈来,其神奕奕,其言谆谆,其乐融融。良久,W大叫起来:“咱这是在搞教研活动呀!”六目相对,举座芜尔。哈哈大笑之后,大伙都觉得办公室氛围呆板不够火辣。午夜11点步出校门,觅一小酒馆落座续谈。书香酒香,天地玄黄,深夜方归,犹未尽然。

        社会是人的组织,为免生隔阂,沟通必不可少。开会是社会成员交换信息的高效方式,所以我们开大会开小会――国家开人民代表大会科组开教研会。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开会的作用实在有限。就沟通而言,起码存在社会、文化、职业和生命四个层面的沟通需要,人大会属于社会层面,教研会属于职业层面。但我们可别忘记――社会和职业层面的交流往往会与“功利”紧密相连。

         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具化到文化和生命层面,那么,我们的沟通始终将处于一种“功利状态”,从而流于肤浅和生硬,甚至由于利益相背而出现虚假和抵触。“高山流水”传说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之所以不朽,就在于他们的沟通动因及效果里没有丝毫功利因子,纯粹以生命琴瑟拨奏出一曲文化和声。我们惯常所言之“朋友”,其最高境界亦大致如是。

        有了组织,随之而来的就是规则和程序。在某种意义上,规则和程序保障着沟通,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它也强有力地阻碍着沟通的深化。各层级会议上的发言,大都是“官话”。反感之余,便发现多属“不得已而为之”。想想,下面的听众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面对一群人说话,要深入到生命层面,欲完成“一对一”的感受交流,谈何容易!

         如此,便有了社会沟通之外的沟通,姑命之为“私人沟通”。和外交部发言人的职业行为相较,亦可命之为“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其场所多在一些私人领域――工作之余,散步之间,寒暄之后;其境遇多属即兴而非蓄谋,更容易呈现社会面具背后潜在的生命本真;其话题随机而非规定,沟通的达成更有赖于双方的默契和互动;此刻,沟通者的社会角色黯然隐去,共识和同感的重要性陡然凸现。

        作为典型的社会组织,基础学校的成功与否和其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息息相关。这种沟通呈现出以下特征――多元、多向、多层次。领导,教师,学生,组织,构成基础学校沟通的主体,同时又互为客体。即使课堂,也渴求教师、学生、文本、知识等等因素之间达成良性互动。所谓好课,从沟通的角度来看,主要取决于上述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的达成度。如果未能成功地将社会知识化为个人感受,进而由个人自主自由地完成思维的提炼和情感的升华,那么,再天花乱坠的课堂也只不过一地鸡毛而已。

        朱自清是谁?他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这样想而不是那样?他的感受中传递着哪些情感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什么来龙去脉?一篇《荷塘月色》,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无非就是这些有关“此在生命”的丝丝缕缕。当这些真相渐次浮现,我们就理解了朱自清,也就读懂了他的《荷塘月色》了,也就完成了上述所言的“多元沟通”了。

        无论领导之与下属,还是教师之与学生,都存在一个管理的命题。在管理上,最忌讳的行为之一,大约就是那种美其名为批评的“简单否定”。将管理简化为批评,再将批评简化为否定,定将成为管理的灾难。“你不明白我的心,因为你不是我。”事件是行为的轨迹,在某种意义上,行为的性质和效果取决于心情和态度而非角色与社会责任。世界上并不存在脱离情境的抽象事件,所以,有效的管理必须关注行为者的情感态度,关注其生发、运行乃至背后的价值趋向。一句话,必须关注人――关注文化的人和生命的人。

        又回到教研活动的话题。在“专业化成长”甚嚣尘上的今天,我认为,或许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淡化该活动的“正规”色彩。生命在哪里,在不经意的嘻笑间;文化在哪里,在不刻意的细节中。忘记“教研”的教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研。不言“沟通”的沟通,方为沟通之天堂。

        素面朝天,真纯在我――非正式沟通的魅力!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