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看了100份七年级新学生作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5 17:30
标题: 看了100份七年级新学生作文
看了100份七年级新学生作文
文/赵赵


接触七年级学生的文字,即使是最新的这一级的也不敢预设,不敢预设惊喜。惊讶倒是有的,惊讶六年十二年的汉语“专业”操练之后,孩儿们使用起来“祖国语言”来这么别扭。好像用的是“人家的”东西,半生不熟。

生疏并不可怕,继续操练就熟了,只要拿出更多时间,耐心训导严格监督考察,慢慢就会了。可怕的是:十二岁孩子的文字,十之八九有明显的“讨好”意图。他们似乎很精明,知道一般老师喜欢什么,用力“贴合”“迎合”他们经验中老师的喜好,他们经验过的老师的喜好是这样?

东拉西扯,给你看:我会排比。

胡乱拔高,给你看:主旨鲜明。

写珍惜时间十个人六个人这样:俗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另外三个这样: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还有一个说什么不一定。

他们不知道这也够烦人。

或许让十二岁的孩子说珍惜时间本身就错了,他们怎么看待时间怎么自觉想到珍惜时间呢?大把大把时间,他们有的是。没有感觉,只好说别人的话,俗话。



还有可怕的,就是坚决不说真话。记得有一年我给一篇老实说话的作文高分,不少同学很不理解:真的可以说真话啊?不是吧?

他们固执的认为:作文就是作文,话最好大一些空一些假一些——这样即使得不到很高的分数,也比说真话聪明。说真话,谁那么傻?写珍惜生命,当然写地震,跟报纸上的话没有很大出入。

有个孩子说:真话,哪有啊?

没有,这倒是。

十二岁孩子写《我懂得了珍惜生命》,他根本没有懂得,还没有来得及懂得。就是已经经做过很多爱护生命的事情,对他的宠物对家里园子里的花木好极了,他也不一定知道:珍惜生命可以拿这些来说事。

初中语文学习跟小学脱节,我们初中老师几乎不知道小学他们都做过些什么。知道也是一点点。作文训练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清楚七年级小孩应该写到什么样才是对的。看到假话很不理解。想想就明白一些。他们或许不该弄这样的题目。如果写自己家的小动物,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好一些吧?

孩子不该被指责,我开始气愤愤的,想指责甚至斥责。怎么好意思呢?

题目本身就决定了,必然八股。

不懂珍惜——一件事情触动(着力写这事,没有这样的事情就惨了,胡吧说)——从此懂得了(假装懂了)。

想想我十二岁左右的时候,除了关心小花褂子花裙子,琢磨怎么弄到一个真正的乒乓球拍热心追问前一个看小画书的伙伴:看完了没有看完了没有?——似乎没有什么触动也没有理想。我会更巧妙的编造,跟真的一样?恐怕也不会。如果要真实,容许不写吗?

记得一个孩子跟我说:写了五回《我敬佩的一个人》了,瞎编呗。真没有敬佩的。老师说怎么会没有?就没有!

还有《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写得腻死了。越写越不认识他们俩,写真的?没试过。

我看的作文里爸爸妈妈的形象很……很怪异。

1、他们都一样。妈妈没完没了干一件事:唠叨。爸爸:粗暴。

2、热衷于给孩子“报班”,几乎把所有时间安排满。孩子说:周末比平常还累,除了学校作业还有“班上的”,都拿我们不当人的。

3、有相当一批爸爸妈妈每天给孩子留作业。学生作文里写:写完老师留的作业之后,打开妈妈给我买的“奥数大本”,今天妈妈留了两张……

4、爸爸妈妈们普遍认为“玩耍”是坏事。写珍惜时间的作文孩子们“忏悔”自己踢球跳皮筋玩电脑做游戏,很熟练地说:老大徒伤悲。读“课外”书也算玩,——只读“课内”书,才这样“语言无味”的吧?

5、爸爸妈妈经常“教育”孩子,方式就是说话。说一样的话。比如珍惜时间教育: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不挤就没有……于是,孩子明白了,不再浪费时间。

6、体罚理所当然存在,而且有效。孩子写到:这一回爸爸没有打我,我很感激。打过之后,我明白了事情很严重。有一回一个男孩写:爸爸打我,就当我是一堆破布。

7、父母语言不规范,孩子作文里说着爸爸妈妈的错话。比如:再不起床就晚火车了。你才学了这么一会习就玩?给我从家里写作业,不许出门。还不算罗里啰嗦,不算陈词滥调。不算骂人。不算说:学不好习,就去扫马路。我一个朋友的小丫头听妈妈这么说,哭咧咧不忘反驳:老师说扫马路也得有文化……

8、一个极端例子:这个假期妈妈没有再让我抄下学期的课本……我惊呼:每个假期都要抄书,每一本!干嘛?

9、过早地老了。在孩子刚刚小学毕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白发”“皱纹”“衰老”,除了一些生孩子晚的,七年级孩子的父母一般不该弯腰驼背吧,为什么这么写?在孩子眼里三十以上就“老了”,有的父母真的老了,孩子们把爸妈写得“悲惨点”,唤起同情?也显得孩子自己比较“感情丰富”,一写这个自然就眼泪巴查。假也要写。

总体感觉:家庭像学校,父母像严厉老师,父母是面目模糊行动没有底线说话无趣的人。

孩子的作文,没有孩子气——如果前言不搭后语,胡乱讲话不算的话。童趣在童年就没了?

他们说:

又是写不完的作业,可恶的奥数,无味的方块字(这是说语文,好嘛:无味。)永远背不完的“老英”(英语)——调查一下城里孩子多早学习英语,用多少精力“死记硬背”那些课文吧,会惊心。

小小年纪投身“名利场”,为了光鲜分数从不敢懈怠。成功的家长骄傲地说:

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干扰他的那些事他不可能干,早恋?那怎么进清华?——那孩子已经在清华了,他妈妈的话,曾经让我汗颜。我的孩子,似乎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按成功母亲的经验带他参观北大清华校园,他懒洋洋的,他知道明信片上著名的那个塔是水塔知道谁设计的,他说:还不错,别再算风景了。他也不早恋,他说:早恋是你们一厢情愿给的概念,恋没有早晚。我叹息说:你瞧瞧人家。

成功的孩子早就提前成功了,他们百炼成钢。

在还没有成钢的时候,胆怯地写字,很怕不讨好。越怕越错:

一股热泪涌上眉梢。

不要人夸颜色好,一枝红杏出墙来。

爱像大葱一样逼得我眼泪哗哗流。(还可以啊这个)

毕业了,小学生活变成一块一块的回忆。(也还行)

怎么我发现他们写这些话,这么可爱呢?

他们写回忆,最多的话是:不知不觉六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一个学期过去了……不知不觉童年过去了……

我最困惑:不知不觉?

一个孩子清秀地写到:日子像带点甜味儿的花,开过了……

还有清秀和甜味。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