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双眼依然可以明亮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9 13:32
标题: 双眼依然可以明亮
双眼依然可以明亮

——2010年年度个人记忆



沈丽新


工作是重要的,但工作绝对不是生命的全部。2010年里有多少与工作无关的年度记忆?回忆一下并记录下来,藉此鼓励自己走好来年的每一步:



1、              积极释放正面能量

生日那天,年年祝福我的朋友杳无音讯。打电话过去问候她的近况。她突然惊觉是我生日,为没有主动送上祝福而愧疚。

我微笑:“你没有主动祝福我,我知道肯定是你的身体或者心情不够好。一个人只有自己状态好了,才能释放出积极的能量去关爱别人。我很高兴我有积极能量释放出来,来关心你,而不是为你忘了我生日而幽怨。”

她承认极了——最近状态不好,也感动极了——为我这样朴素的句子。

而我也心是喜悦,为自己能够积极释放正面能量。信、望、爱、念,远比贪嗔、痴、妄动人。不做终日释放消极能量的人。



2、              只是神经病

这一年里右脚不定期剧痛,那种钻心的刺痛。

有一日在办公室里又突然痛起来,痛感只持续十几秒,却痛到我止不住雪雪呼痛。同事体贴,帮我联系了医院的骨科主任,催我去就诊。

拍片之后的确诊很令人安心。主任说:“没有大碍,服一点药就好。”再补充给我一句:“那药,就像维生素一样,给你的神经末梢补充营养。”

在药房取到所配的药。说明书上写着“适应症:神经病”。

大笑而归。还好,只是神经问题。不是精神问题。

将药扔进抽屉彻底冷落它。不喜欢吃药,尤其是补充营养的药。一直觉得,人缺一点营养是没有大碍的。只要,精神健康,神气清朗,就一直可以言笑吟吟行走在天地间。



3、摔过一跤

这一年里孩子的脚被摩托车撞伤过一次,膝盖在体育课上狠狠摔伤过一次。一次次带她看医生给她包裹,再看着她日复一日恢复到活蹦乱跳。真正明白,人世间所有的创伤都是可以修复的。

这一年里我也曾狠狠摔过一跤。当时疼痛不堪,肆意落泪,以为再也没有力量站立起来。可是痛过之后终于明白,摔了一跤会很难看很疼痛,但是摔倒以后赖在地上痛哭更难看。莫若快快爬起来,自己揉一下,好好检查是否伤到筋骨,然后趁人不注意继续行走。

摔过,痛过,平复之后,反而对他人、对自己、对世事都能更温和、更宽容。也算是一项进益?



4、肤浅

有些离谱,从九月份到年底整个变成购物狂——不断买衣服买围巾买皮鞋,短短三个月间这一项就花了一万多元——刚巧将这一年专著的版税和稿费花了个精光。

承认自己有些过份,但是决定原谅自己。但凡女子皆有的通病,俗气如我,当然也不可能幸免。

坚信自己以后不会再这样离谱。如果我内心足够充实,一定不会用新装来获取自己片刻的愉悦。那些愉悦何其肤浅,但愿自己早日做一个不肤浅的女子。



5、怎一个“乱”字了得

这一年里依然乱读书乱买书乱写字,还去校图书馆市图书馆借书,还不断收到各地朋友的赠书。尤其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源创图书、“大夏”书系、“万千”书系这几家出版社毫不吝啬源源不断将他们的新书慷慨相赠,心是感动。

忙乱的一年间,继续着《中国教师报》上的“石梅笔话”个人专栏。两年的专栏刊登了32篇文章。

这一年年初出于“好玩”与“学习”的目的接受了出版社一本译书的翻译工作,它见证了我这一年里的万千滋味。中途曾经提出过终止,然而编辑老师坚定的“我相信你”“我等你”的期待让我不敢辜负。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终于完成初稿,让我终于对2010年可以减免一些愧疚感。



6、紫手环

身上佩戴的唯一饰物,是一枚紫色的橡胶手环。

很幸运在2010年的12月里,邂逅了《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

摘一段书中的前言,你就知道紫手环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威尔 鲍温(美国)说:“我的确见过许许多多人的生命,都因为紫手环得到了翻转。大家都在运用这个简单的概念——将紫色的橡胶手环戴在一只手上,再换到另一只手上,如此交替更换,直到达到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他们已经因而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藉由开始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进而改变话语的内容;他们改变了思维,开始用心、认真地打造自己的生活。有些和你一样的人,都跟我分享过切身的经验—他们长年的痛苦得以纾解,人际关系终获疗愈,职业生涯也因而改善,而且整个人都变得更快乐了。”

从买下书的那一刻,就一直将书中附赠的紫手环戴在自己腕上。从此我就深信不疑,在我的手中握有翻转人生的秘密。



7、双眼依然明亮

孩子发现我额前的白发,惊嚷着要拔除。——以前几根就是被她这么消灭的。

但是这一次,在2010年的年底,我拒绝了她这番好意。

总有一日,我会满头华发;总有一日,皱纹会深深爬上我的额头;总有一日,我的脸上会长满密密的斑点。可是,我无惧。即使青春的容颜不再,我坚信,我的双眼依然可以明亮。

因为我对这个人世无限礼敬,并深深感恩。



2010-12-31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9 13:34
2010年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沈丽新



行走至2010年年底,有些心虚。这一年的工作状态相比2009年,没有明显的进益。“在课堂上站立成好教师的模样”是我的心愿,但是在年底回顾,显然,2010年里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个心愿。



2010年,上半年执教一个五年级班和两个四年级班,下半年执教一个六年级班和两个一年级班。这是我工作的重点与中心。我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准备每一节课,并且在每一节课后都用心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满意与失落的感觉一直起起落落,在每一节课后。在努力上好平常的家常课之余,也曾用几乎一个月的时间酝酿了一节省级公开课。六、七次试教历程里每一次的修改都让我深深体悟“精雕细琢”的可贵。在好评声里,却陷入深深自责:这样的公开课其实并非无法企及,家常课原本也该上成这般模样。只是平时惯常用“反正不是公开课”的借口来对自己降低了要求而不自知。这份自责在那次公开课后一直成为了对我课堂教学的鞭策。



2010年,内心里愿意在纪律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但是还是因为疏忽、粗心,导致上班迟到1次。虽然没有影响到正常课务,但是没有及时执行学校请假制度,实在是非常不该。记录在年度总结里,愿意以此为戒,敦促自己此后凡事要考虑周到。



2010年,服从学校安排,做好英语教研组组长工作,做好六年级英语备课组工作,做好校刊《石梅苑》“大家”栏目约稿、撰稿、审稿工作,主持好两期“心灵之约”教师读书会。



2010年,依然注重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有学校外派的,也有自费参加的。而最多的则是自觉地、持续的阅读。相信广泛的阅读能够帮助我提升教育素养,真正让每一个我面对的孩子从我的阅读中受益。



2010年,先后有两家知名教育媒体对我作了较大篇幅的报道。4月份,《教师博览》刊发了我的教育自传《放牧在教育原野》;7月份,《北京教育》以《教育现场的“原野牧歌”》为题系统推荐了我的教育博客。



2010年,所谓的教学实绩实在寥寥——因为大抵限于书写:



一、专著(1部)

2010年9月,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教育”出版个人教育专著《英语可以这样教》。该书目前已登上“当当网”畅销书榜。《教师博览》、《北京教育》、《师道》先后刊发了若干读者的读后感。



二、《中国教师报》“石梅笔话”专栏(11篇)

1、2010年1月6日,《嘘——别这么说话哦!》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24期,“石梅笔话”之22

2、2010年2月3日,《我在意》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28期,“石梅笔话”之23

3、2010年3月10日,《再怎么沮丧,也可以不生气》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31期,“石梅笔话”之24

4、2010年3月31日,《帮助你认识到自己的真情实意》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34期,“石梅笔话”之25

5、2010年4月21日,《与纪律无关》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37期,“石梅笔话”之26

6、2010年5月5日,《只许你用“我”字说话》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39期,“石梅笔话”之27

7、2010年6月9日,《想明白自己的本意》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44期,“石梅笔话”之28

8、2010年6月23日,《心疼你不可触摸的痛》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46期,“石梅笔话”之29

9、2010年7月14日,《叩问自己》刊登于《中国教师报》第349期“教师论坛”版,“石梅笔话”之30

10、2010年10月27日,《期待你愿意》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第363期,“石梅笔话”之31

11、2010年11月3日,《拔高他的高度》3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版364期,“石梅笔话”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9 13:35
三、其他刊物发表文章(16篇)
1、2010年2月,《束手无策》发表于《教师博览》(原创版)第2期
2、2010年2月,《眼花缭乱的数学课》发表于《教师博览》(原创版)年第2期(化名:欣然)
3、2010年4月,《理想与现实在这里链接》发表于《教师博览》(文摘版)第4期
4、2010年4月,《放牧在教育原野》发表于《教师博览》(原创版)第4期“人物志”
5、2010年5月,《爱你本来的样子》发表于《青年教师》第5期
6、2010年5月,《也喜欢“侧面教学”》发表于《师道》第5期
7、2010年7月,《其实你能理解他》发表于《北京教育》普教版第七期
8、2010年7月,《寻找打开心智的钥匙》发表于《北京教育》普教版第七期
9、2010年7月,《聆听世界的声音》发表于《北京教育》普教版第七期
12、2010年7月,《莫若自我过滤》发表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1、2010年8月,《“专业”成长还是“人”的成长?》发表于《教师博览》(原创版)8月刊
12、2010年8月,《努力抗拒“平庸势力”——读<56号教室的奇迹>随想》发表于《山西教育》(管理版)8月刊
13、2010年8月,《想要孩子改变,父母先要改变——读张文质<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随想》发表于《北京教育》普教版8月刊
14、2010年9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读吴非<致青年教师>随想》发表于《师道》情致版9月刊
15、2010年10月10日,《英国小学草莓节》发表于《扬子晚报》》“繁星版”“他山之石”栏
16、2010年12月23日,《偏爱伤人》发表于《扬子晚报》“繁星版”“听老师说”栏目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9 13:35
四、公开课(2节)
1、2010年5月,辛庄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展示(市级)。
2、2010年6月,石梅小学,“教海领航 常熟”展示课(省级)。

五、获奖(3项)
1、2008年10月28日,《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2010年6月9日收到证书)
2、2010年4月,《经典诵读个案调查分析》在常熟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经典诵读”研究活动优秀奖
3、2010年11月,《把爱变成看得见——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之探究》获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六、文章转载、被收录进书(7篇):
1、2010年2月,《有些话,就是要你说出口》发表于《青年教师》2010年第2期(曾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过,编辑网络选稿)。
2、《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验》收录于《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一书(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曾发表于《江苏教育技术》。)
3、2010年9月,《温情自然的英国性教育课》收录于《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雷玲主编)
4、2010年9月,《因材施教的英国复式数学课》收录于《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雷玲主编)
5、2010年10月,《怕伤害到你们》收录于《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江苏教育出版社,张文质 孙明霞主编)
6、2010年10月,《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有情可诉》收录于《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江苏教育出版社,张文质 孙明霞主编)
7、2010年11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读吴非<致青年教师>随想》被刊登于《人民教育》第22期(曾发表于《师道》,编辑选稿)

七、其他
1、2010年12月,成为《教师博览》(原创版)第一批“签约作者”
2、2010年12月,被评为1+1教育网“年度十大影响力博客”之一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9 13:55
《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第七期



沈丽新——教育现场的“原野牧歌”



江泓(编辑)



沈丽新,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教师,shepherd是她在网上最常用的名字。

沈丽新其人,就像她的名字所传达的意思一样,秀丽、清新,举手投足,都透露出江南女子的神韵。可是,这个秀美的江南女子,为什么给自己取了shepherd(牧羊人)这样一个颇具北方气质的名字?沈丽新说,这是因为“喜欢牧羊人的生活,向往极了: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洁白的羊儿……‘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空旷与诗意,已深深烙入自己的生命。”自然,在原野放牧,对于江南女子来说是一种奢望。于是,沈丽新便“将教育现场看成原野,在广袤的蓝天下放牧”、无论是放牧在现实的牧场还是教育的原野,都难免有有梦,有笑,有泪……难免感受到孤独、寂寥,于是,记载着她心路历程的那一篇篇博文,也便成了一曲千回百转的“原野牧歌”。

沈丽新说:“因为博客,我触摸到美好和幸福。”沈丽新初建博客是在2004年8月,是应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而建的,如此说来,当时的沈丽新当属“被博客”一族。但是一年后,她由被动转为主动,博客内容日渐丰富,开辟了“家有学子”、“教学论文”、“教学日志”、“教学设计”、“教学情怀”、“读书笔记”等栏目,其中有学科教学反思,也有教育学生的随笔;有与孩子们相处的动人瞬间,也有无能为力的失落;有课堂上会心一笑的欣喜,也有手足无措的迷惘……

五年多来,沈丽新博客上留下了长长短短1500篇左右、超过170万字的博文。这些文字清晰地记录着她思考的痕迹,专业成长的足迹。这五年多里,沈丽新在市级以上获奖以及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的一百多篇文章的素材,大都来源于博客。也因为博客,她的课堂、她的教学理念也被更多教育媒体所关注。2009年,她在《中国教师报》开设个人专栏“石梅笔话”,与全国教师共同探讨课堂内外的教育人生。同年,《福建教师》也为她开设了个人专栏“英伦游学散记”,将她游学英伦的心得与国内教师分享。

沈丽新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space-46.html



《其实你能理解他》(略)

(详见):http://blog.edu11.net/space-46-do-blog-id-317386.html



《寻找打开心智的钥匙》(略)

(详见):http://blog.edu11.net/space-46-do-blog-id-315732.html



《聆听世界的声音》(略)

(详见):http://blog.edu11.net/space-46-do-blog-id-177362.html





附:

收到《北京教育》第七期,真的感动。

因为江泓老师的厚爱,居然将整整四个版面——6000字——的地盘全都给了我一个人。江老师说,每一期“教师博客”栏目,一般会推荐3-4个教师的博客文字。但是,这一次,却给了我这样无比奢侈的机会。江老师的一段推荐,加上我的三篇博文,占有了这个栏目全部的空间。

记取江老师的鼓励了。

会更努力地前行的,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沈丽新

2010-7-21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7-29 13:57
拙作《英语可以这样教》将于2010年6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教育”书系出版。预计7月份会上架,届时各大书店及网店应该有售。

    这是一本关于英语教学的书。但是它的探索范畴,不仅仅限于英语课堂;它的阅读对象,也并不只限于英语教师。

        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

(自序)



沈丽新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校是一座连接梦想和现实的桥梁。而教师,就是那个帮助学生把梦想变成现实的重要他人。

一直亦喜亦忧,为自己就是那个“重要他人”。

也就不断地自我质疑: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是否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当作一个真实的生命在交流?还是仅仅是一个识记单词、操练句型、理解语篇的容器?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只能看到一群机械的“声音的模仿者”,还是能够聆听到无数来自心灵深处的曼妙声音?

这样的反思,相信不仅能自我救赎,或许也能如凤凰涅槃,让某些久违的情怀复苏。当我秉持了这样的反思,也就有了敦促自己追寻更美好的课堂的信心与勇气。

从来不觉得“好的课堂”是靠检查、评比、竞赛造就的。好的课堂,只能在教师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抵达吧?虽然我尚未抵达自己期许的最美好的课堂,但是,我真的持有了追寻它的信心与勇气。

因了这样的信心与勇气,我的反思,我的实践,也都有迹可循。漫漫数年里,记录下无数令人欣喜、激动、感奋、茫然甚至失意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重要的场地之一,课堂的组织教学则是师生心灵对话的主要渠道。回味每一课,总会有自觉喜孜孜的片段,但亦不时有自觉欠妥当的环节。及时记录下这些欢欣与沮丧,并一直保持深刻的反思:在解读教材时候我是否站在儿童那边?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候我心里有无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有没有期待过自己能够让孩子们的眼睛更明亮一些?有没有设想过我的课堂能够让孩子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渴望?……

一天天,一年年,持续地反思与记录着。在反思时记录,在记录中又再次反思,不断探究适合自己个性、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好的课堂。美好的课堂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只要足够努力地去追寻,它就在触手可及的前方。

“好的课堂”应该什么样?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标准。每一个教师,都会循着自己的“好课堂”的标准,在课堂上站成自己愿意的模样。

英语课堂亦如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按着自己“好课堂”的标准进行着英语教学。每一个对课堂、对孩子们足够用心、用情的英语教师都可以这么坚定地说:“英语可以这样教”。



“英语可以这样教”,我亦如是说。虽然我只是普通的一线教师,但依然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迷失了自我,在各种教育名词面前,在聆听专家学者之后,在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期间……到最后,站立在课堂的我们,是不是也成了“声音的模仿者”?这些教师所在的课堂上,那些学生是不是免不了成为 “声音的模仿者”?

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拒绝培养“声音的模仿者”。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来自一个人性灵深处的声音,才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英语可以这样教》收录了多年来“自己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在教育领域内,当然并不是最响亮的。然而,如果能够触发大家“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的思考,我已经至为欣慰。

真的愿意,和各位同行一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追寻更美好的课堂——



2010年6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