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主编流水账 文/《教师月刊》主编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3
标题: 主编流水账 文/《教师月刊》主编
主编流水账(一)



时间到了2010年7月,也就意味着《教师月刊》进入了第二个年头。

这一年,连同此前半年的准备期,整整半千多个日子,做了多少文案,发了多少邮件,回了多少信,打了多少电话,看了多少稿子,翻查了多少图文资料,和同事、同行、作者、读者、朋友作了多少次的交流,还有那些夜色里的思考,实在难以说清,想想还真有那么一点成就感。

那天开会的时候,我说最近的工作就是“赶七八备九十”,即赶第七、八期合刊,同时准备第九、十期的内容。

照正常的期刊工作,这个安排有些滞后。只是,我们每一期的策划量都比较大,还有一些重要的采访,所以刊期实在难以太提前,也常常无法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倒计时”,流程上时有纠结。

不过,我知道,这个“结”得尽快解开。

这个合刊中,我们加了不少有意思的元素,如“作家书房”,如“教师面孔”,如“家书”,等等,无非是想让它更加体贴,可以在细处打动人。文章本身自然是没说的,都是“大胸怀”、“大视野”的东西。

形象页上,我延续创刊词的一些意味,写了一首“回首与瞻望”的诗:



2009年7月

大地多了一份教育杂志:《教师月刊》

像河流分开了两岸

像晨曦捧出了天空



这一年山高水长

这一年的鸟鸣带来了

森林深处那些久远的事

不一定赞美,只要有一颗真心



2010年7月,夏日清凉

那么多人世间的好奇与惊喜

依旧要有爱、谦卑和大的胸怀

去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



封面仍然是“教育建筑”,上了“傅雷故居”。

如无意外,合刊10日左右可以出来。

除了个别采访稿,第九期的内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这一期增加了几个新系列,值得大家关注。还约了几个作家朋友写四川地震灾区的师生生活,但愿他们能如期交稿并写得恰到好处。尤其有意思的是,我们的一位特约记者专访了台湾词人方文山,问答、交流中有丰富的“成长”意趣。

最大的遗憾是:不少通过终审的教师朋友的稿子,这一期还上不了。

2011年的事,所花的心思也越来越多了。应该会增减一些栏目,而有的栏目会延伸。总之,想把广度做足。

上午和通哥通电话,聊了一些选题和一个新的栏目创意,感觉很值得做。栏目名也出来了。眉目也有了。有时候可以这样:名字先想好,再生孩子。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4
主编流水账(二)



今天,和老顾探讨了阅读栏目的一个选题,和通哥沟通了某个版块的呈现形式,和新同事老孟博士交流了一个“教育历史遗存”的想法。同时处理了几篇第九期要发的稿子,还就一些细节问题给相关作者发了邮件。

也作了一个出差计划。闷在编辑部的时间很久了,早该出去走走看看了。窗外故事多啊……

这段最为切要的自然是第七、八期合刊“教育人文读本”。

这段主要是两位美编妹妹在大忙,一个做文字,一个做彩页。

照计划是应该在月初出来的,甚至应该赶在各地中小学放假前一段时间出来,只是,这个合刊设计量太大了。两位美编也都希望尽量做得丰富,做得有艺术趣味。

还好,很多教师、校长、局长都比较理解,尽管还没有看到刊物,就提前加订,有的学校是教师人手一册;有的地方是校长人手一册,再由校长决定补订多少。

市场部的同事,这段正是最忙的时候,大夏书系的工作,已经够她们紧张的了,但她们没有忘记这个合刊的宣传推广。

感谢她们……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4
主编流水账(三)



7月8日下午和市场部同事赵赵赶到大兴,为的是拜访从南通市通州区来京参加培训的几位客人:凌校长、严副局长、郭副局长。

凌校长是《教师月刊》的作者,也是《教师月刊》的“宣传部长”,对我们的工作关注有加,令人感动。4月份,我们在《教师月刊》和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运河之声”活动上见了面,短短几天,一起聊天、座谈、吃饭,啥性啥情,几乎都相互知晓了,仿佛带着半生的想法走到了一起。

为《教师月刊》“寻找好教师”专栏,凌校长专门找郭副局长作了一个对话。郭副局长是语文教师出身,一见面便觉有一种熟悉感。严副局长兼着他们区的体育局长,所以名片很有趣:最上面先是“副局长”,第二行才是“局长”。

晚饭过程中免不了谈《教师月刊》。永通君已约郭副局长写一个我们准备在第九期推出的有关“局长”的专栏稿,郭副局长聊了他的构思,涉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并和我交流了用稿的一些基本要求。我说,《教师月刊》这一年做下来,觉得“课堂”和“德育”这两个栏目最难做。这两大块是教师“卷入”最多的,也是被遮蔽最多的。我们总是看到,这两大类的文章,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最多。基本理念有问题——这大抵是当下教育写作的最可怕之处。

晚饭后已近九点,回程果然麻烦——从凌校长他们的培训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要到吃饭的地方,打车就无比艰难:黑车霸道,正规出租车公司的车极少。

和赵赵走了好久,又在某十字路口等了近半个小时,才拦到了一辆让人放心的出租车。纵然赵赵就在这里的北京印刷学院读了四年的书,她也为现在大兴如此的交通状况感慨不已。

还好,该见的朋友都见了,该做的事都做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5
主编流水账(五)


前天,大夏书系、《教师月刊》的老朋友、杭州教师王小庆携妻、子来京。召集了几位同事和他们一家子聚了晚餐。后来,这段在京的南京名师周益民先生也赶过来了。

我和小庆兄可谓神交已久。今年4月在杭州初次见面,便如老哥们般随意。心中有大美。昨晚我们又喝了几杯,确定了明年的一个系列选题,兴奋。

今天下午照常加班,看第九期最后一次校样,计划内的8月5日前下厂看来没有问题。第十期的一些约稿陆续到位。这一期杂志也将很快进入排版、设计,争取9月5日前下厂——因为8月15日要组织到上海看世博,大致得花去一周,所以时间还是很紧。

第九期的“卷首”已经纠结了很多天,终于稍稍打开了思路,准备这两天搞定。

七月就要过去。大地有这么多的不安。大水,高温,爆炸……祝福老师们,祝福孩子们。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5
主编流水账(六)



今天,开始织围脖:http://t.sina.com.cn/linchaju。发了开张的话:“微薄第一日。建设嘴巴城。”请大家多关照。

也试了通过手机发,但没有成功。技术活就笨。晕!

第九期杂志的片子昨天按时送达印厂,整个人放松了许多。将前天晚上突发奇想得来的一个选题转给李咏梅社长和朱永通君,目的是通过他们找几位合适的作者来写。如顺利,第11期《教师月刊》“人文”栏目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专题。

昨晚读新到的《读书》第8期中的几篇文章。对许纪霖谈摩罗的《走向国家祭台之路(上)》和刘健芝谈文化重建的《当代文化建设的困难和可能性》印象深刻。《读书》第7期就有两篇谈文化重建的,分别是杨念群和赵汀阳写的,感觉读得都很痛快,可能是自己的一些思考被激活了。

说到第7期,傅铿《美国的晕眩》,田松《推广转基因技术首先不是科学问题》,汤双《佩雷尔曼与庞加莱猜想》,彭兆荣《走出来的文化之道》,都有一些新的思想信息。读后产生了不少想法。

对于《读书》,稍稍恢复了一些好感。尽管还是觉得《读书》没了锐性。

昨天下午,先后多次和江苏王学东老师、凌宗伟校长电话,都和第十期要用的一个稿子有关。谢谢他们二位的理解和支持。后接小庆兄电话,他已回到杭州。我们聊了在京时谈的那个选题,眉目逐渐清晰,相信是不错的选择。

明年的“关注”栏目,是按今年这样主要做“人的事”,还是调整为做“人”,就看接下来这几个月的折腾了。

从几份报刊看到几个合适的线索。发了邮件请朋友联系看看。

我们的几位特约记者也在拓展报道空间。

第十期主体内容差不多都好了。下周即可开始排版、设计。目标:9月5日前下印厂。

突然想起市场部赵赵同学那天在群上发布的信息:常州某教师进修学校加订了300册“教育人文读本”。喜而乐!这个读本的宣传工作,刚来不久的同事小吴也想了不少有效的办法,营造了不错的气氛。看看大夏书系的网站、博客和微薄就知道了。

下周肯定还有大的喜悦:可以见到第九期样刊。到时再贴目录与卷首。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6
主编流水账(七)


终于看到第九期样刊了。依旧欣奋,自得,仿佛又一次生命的重逢。

封面用了“叶圣陶故居”,图片是苏州名师杨斌先生帮我们找摄影记者拍的。非常感谢他!杨老师还专门写了相关的一篇文章,因为刊期关系,无法赶在这期用,实在遗憾。

此期杂志增加了几个新的子栏目。虽说都是兴之所至,但与我一直以来对中国教育的观察、思考是相呼应的,相信不会错。有时候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

就一线教师的实情说,我尤其看好“德育有效性漫谈”这个系列——在不少教师那里,现在的中国德育难题几乎无解。这个系列是编辑汪明帅组约来的。作者刘宇是一位年轻的副教授。开栏的这一篇叫“德育能‘倒’给学生吗”,文章抓住了中国德育实效性差的根源,可谓一针见血,而且,文笔简练,情绪节制,叙述从容,议论冷静,层层剥笋,可以看出作者的学问做得扎实。

第十期将发第二篇,叫“我该不该教你‘诈’”,文章指认了“单一的正面教育”之可怕,读来令人清醒许多。

我想,这样的文章冠以“德育有效性漫谈”的栏目名,是恰如其分的。至少,我有这份自信。

“局长聊斋”看来定位也非常不错。市场部的同事也帮忙约稿,已有几位局长写来。这个子栏目现在是“1+1”的形式,即一篇短文配一个问答。从这几位局长的文章看,这个形式不错,可以说有助于作者提炼自己的核心体验。这一期请了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勇先生先“聊”,第十期“局长聊斋”的主人将是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志明先生。明年,或可把这个系列的广度大胆地打开。

这几天永通君都在武夷山。昨天他发来短信说,福建省教育厅已把《教师月刊》列为教师职评参考范围,意思是福建的教师在《教师月刊》发表任何文字都可为评职称加分。这种来自“官方”的认可虽让人感觉复杂,但终究是一件好事。

今天永通君又电话说,在武夷山讲学的福建小学数学教育权威王永先生专门找他交流了《教师月刊》。王永先生说,《教师月刊》这样做杂志是对的,主要关注一些“为什么”的基本问题,而不是止于“怎么做”的技术之道。王永先生高度评价了我们所做的几个专访,他表示,愿意做《教师月刊》的义务宣传员。实际上,在今天上午的讲学中,王永先生就向教师们推介了《教师月刊》。感谢王永先生!

来自这种专业力量的认同,自然是让人高兴的,尽管我们深知《教师月刊》还有诸多欠缺与遗憾。

不管怎么说,明年怎么做,以后怎么做,我的心里越来越有数了。

永通君此次到武夷山,其中一个主要工作就是采访余文森老师。那天我给他发了一位教师朋友的邮件:

《教师月刊》第2期(即2009年8月号——引者注)刊登了对余文森老师的访谈,访谈中余老师谈到“所有课堂教学、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核心、最根本的抓手”。非常同意余老师的观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促进阅读、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是一个难题。请各位高手赐教。也请《教师月刊》能就此问题对余老师再作一次专访。

这位教师朋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线索和话题。感谢他/她!

这个邮件放在我的文件夹里已经很久了,估计当时忙,忘了标明出处及发邮件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做个“寻人启事”:朋友,如果您看到了这封您自己的邮件,请告知您的联系方式,可发到邮箱jiaoshiyuekan@126.com,或在这里留言。

谢谢。万物暑安。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7
主编流水账(八)



刚刚上刊物的投稿邮箱。看了一些教师投来的稿件,也读到了一个充满鼓励的邮件,复制过来:

“教师月刊,不仅贴近教师的心灵,跳动出时代的脉搏;更主要的是把许多教师朦胧在内心的想要说而不能表达出来的话,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所以让每一次手握刊物用心欣赏的人,定会激荡肺腑、倾舒胸臆。不仅能够把过去做的在思路上条理化,更为将要做的在思路上清晰的预设。因此,在这一年来,他已成为我的密友良伴。启迪着我,牵引着我;我也常为拥有一刊而自豪。在闲暇时,不时把精彩片段说给同事,让他们不仅分享我的快乐,也汲取刊物知识的力量,走教育跨越的捷径。教师月刊,打开的是教师幸福的门槛。”

谢谢这位老师!

除了福建省莆田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国勇的采访稿,第十期刊物的内容都做好了。这两天都在通读。拿着校样,也有某件好事即将成就的兴奋。

这个采访上周末才集中时间整理妥当。因为版面比较紧,只好控制在4000字左右。周日已经发给黄副局长,他说周三才有时间看。只能等了。

采访是为“寻找好教师”作准备的,其间却也谈了诸多德育话题,看来还可以给“德育”栏目整一篇。真是一举两得啊。

办刊这一年多来,没少采访,时有惊喜。做杂志,越来越感到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实在重要。

前不久北京分社全体同事到上海看世博,也算回总社看看。总社领导召集大家开了座谈会。会上我聊了杂志事。重点说了当下的教育杂志,一定要传达向善的信念和力量,要努力实现对向善的启发、引导和达成。

那么在稿件的选择和处理上,这几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是叙述(议论)的姿态、态度。一是话不能说满,对形容词保持必要的警惕。一是“一线教师”的视角,避免那种“我跟你说”的说话方式——照这个意味,还可以罗列很多啊……

这种表达上的“善意”有时比内容上的“善”更需要用心。

这个意思必须时时警醒:不是指点、指导,而是探讨、交流。

明天就是9月1日。大地捧出了一个新学年。

尊敬的教师朋友,祝你满面喜气,一怀阳光!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7
主编流水账(九)



明天,第10期《教师月刊》就可以送印厂了,稍稍松了一口气。虽然比原计划迟了几天。

这一期内容准备接近尾声的时候,因为读到北京第二十中学高中毕业生王卉媛写给周国平先生的信,与周国平先生联系后,他表示可以就此写一篇文章。于是决定把它做成“关注”栏目的专题,遂约了湖南唐泽霞老师、北京田俊老师各写了一篇。

我把这个专题取名叫“教师,如何不被应试体制拖着走”。

这是我为这个专题写的前言:



做这个专题,是临时决定的。起因就是王卉媛同学写给周国平先生的一封信。

别的不说,单就这信,信上的文字,文字背后的“想法”和“看法”,以及叙述的从容,情绪的丰沛,乃至一些小小的激愤,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卉媛是一位多么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如果说,王卉媛同学的中小学学习经历充满奇迹的话,那么,她最终考上北京大学却一点也不“意外”。当然,我们关注的并非这种所谓“成功”,而是支撑王卉媛走向“成功”的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超强的学习能力,那种旺盛的自我素质教育能力。

这其中或许有天赋的成分,但这些因素却是至关重要的:王卉媛自身“兴趣至上”的学习态度,王卉媛父母“顺其自然”的教育态度。它们的完美结合,使王卉媛得以随顺天性并积极、主动、快乐地成长。

是不是可以这么讲:王卉媛同学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捆绑并取得了对应试体制的“全面胜利”?

接下来一样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尊重并呵护学生的兴趣、个性;如果您也有像王卉媛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对待她;如何平衡学生考试成绩和持续学习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如何在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也让自己不再那么“艰苦”地做教师……

——一句话:教师,如何不被应试体制拖着走?



原定要上的有关“教师成长之道”的一组文章,就留待第11期了。

新学年刚刚开始,老师们尤其忙,有的已收到第9期《教师月刊》。今天深圳彭达友老师发来邮件,和我们探讨了一些用字的问题。嘱同事给他寄了一本大夏书系的新书,以示谢忱。就是这样的关注,让我们信心更足。

这段时间,不断有学校来电加订第七、八期合刊“教育人文读本”,淘宝店偶尔也有10本、20本的单子。那天张文质老师发来短信说,这个专号“做得相当好”,无疑也是一个鼓励。

时间也逐渐进入2011年刊物的征订期。去年这个时候,刚创办几个月的《教师月刊》正式进入邮发体系,那几个月,可谓寝食难安,每天都留意着订数的变化,直至年底。得益于大家对大夏书系的信任,总算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发行开局。2011年呢?是否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依然惴惴。

过两天就是教师节了。录米沃什诗歌《礼物》,祝福各位教师朋友节日好——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西川 译)

分享      1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8
主编流水账(十)



近中午才起床。

漱洗后电话永通君,将20日晚上聊到凌晨两点的明年《教师月刊》诸事作细节上的沟通。永通本来是当天下午北京飞厦门的航班的,因为“凡亚比”台风,延至21日清晨。这个延误,倒给了我们再次畅谈的机会。

对于明年的刊物,仍然有不少纠结,装帧,版块,栏目,活动,宣传,等等,需要一点一点去斟酌、揣摩,再一步一步明晰思路,确定方案。

在9月20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做了1/4的广告。凡客体。老顾的创意,我主要在措辞上作了加减法,主要强调了“善意”以及对庸俗的“教育成功学”和简单的“教学二元论”的拒绝。感觉不错。一些读者看到后也觉得不错。这是刊物形象的直接展示,实在重要。此前有些宣传,因为赶时间,做得比较随意。当然,责任在我。

在进一步定义和强化独特性的基础上,如何做得更丰富、更能够呼应于广大教师朋友的趣味和需求,是总的考虑。明年第一、二、三期,新的风貌得逐步形成。

这样的考虑也贯穿于这阶段的工作。18日上午10点,拜访李泽厚先生。李先生兴致很高,午饭过程中依然谈笑风生。送李先生回家后,我们又赶到位于望京的爱慕大厦—苏州会馆参加一文化活动,遇朱永新先生。

今年3月,《教师月刊》做“纪念霍懋征老师”专题,跟朱先生约了稿,文章后来发在第4期上。

对于“大夏书系”和《教师月刊》,朱先生一直关注有加。那天台湾高教吴小姐来访时,就说朱先生专门向她举荐了《教师月刊》,引起了她寻求合作的兴趣。

昨天下午回访吴小姐的时候,我请她帮《教师月刊》向台湾的教师约些稿子。如果顺利,明年的《教师月刊》就有台湾教师的“人与事”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8
主编流水账(十一)



国庆长假,放松,自由,非常适合考虑选题,考虑各种采访方案。

这几天,发出了数十封约稿函,都是和第12期几个专题有关的。已经收到2篇,南京吴非老师和厦门任勇副局长的。

稿子都非常精彩。真是约对人了!作为编辑,请什么样的人来写什么样的题,无疑是一个大学问。

另外还在1+1教育网站、“教育在线”和《教师月刊》博客上发了“我的2010,我的日常生活”的征稿帖子。这个也是为第12期准备的。我们期待的是“在2010年做过或经历过的有意思的事”,不限于教育。1+1教育网站的博友们反应热烈,让人温暖。刚刚打开了投稿邮箱,已有30多篇来稿。先谢谢各位了。

去年第12期我们做了一个“年度教育专辑”,今年第12期准备把这个“年度”做得更足,更丰富一些。可以想象,难度很大。我们无法作“年度权威发布”,也无法作“年度教育盘点”,而考虑把重心放在“我们眼中的2010中国教育”,或“我们所理解的2010中国教育”。

主体框架是晓清设计的。那天编辑会作了补充、完善和延伸,我加了两块内容。不管如何,即将做出来的东西,总是让人充满期待。这个长假,晓清、明帅,也都无法闲着,都得为这个“年度”操心。

除了第12期的事,第11期内文已经设计完成,这几天同时在校读。这期“关注”做的题目是“教师,如何成长得更扎实”,发了华东师范大学胡东芳老师、江苏王学东老师和施列彬老师、山东董春玲老师、福建李燕玲老师的文章。胡东芳老师的稿子是他五月份发给我的,拖了近半年。而董春玲老师的稿子,拖了整整一年——我记得当时是在她的博客上读到的,后来交代明霞老师联系她,请她把文章先撤下来。感谢董春玲老师,这份延续了一年的信任。

这期的“局长聊斋”是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韩经权的文章,《师说》,非常不错。他说,那些“有家不回,有病不看,有孩子不管,有父母不要”的所谓“模范教师”,其实是“失败的人生样本”。这样的意思,由一位教育行政领导说出来,特别有意思。同样值得珍视的是,从韩副局长的行文,可见其深厚的“论语涵养”。

就教育写作来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支点问题,即你是基于什么参照系来谈教育的,你的“教育之思”是否扎根于文明的源头。有的文章读起来单薄,就是因为文字的背后没有东西,没有根——顺便说一句,有的文章首先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对的教育”或“好的教育”,所以常常是越写越反教育。

相关链接  “我的2010,我的日常生活”征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93fe50100m0pi.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29
主编流水账(十二)



10月11日下午,到“京师园”拜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主要是请教一些公民教育的问题。

除了为第12期的相关专题作准备外,也为了明年想做的一些事沟通想法,梳理思路。

第12期其他专题的约稿,陆续到位,也有一些我们尊敬的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给稿子。

“我的2010,我的日常生活”征稿,每天都有十几篇教师朋友的稿子。题材非常广泛,但说实话,真正“有意思”的不是很多。所谓“有意思”,并非那种充满惊喜或出现奇迹的生活,而更主要的是内心的感受,是感觉的丰富。

当然,版面的关系,最多只能发10篇。现在还没有最终定稿。待得出刊,再向没给用上稿子的教师朋友说声抱歉吧。

可以肯定的是,四川刀哥写自己的孩子考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那篇,是肯定要上的。除了文字结实、有弹性外,还因为这个事确实如征稿要求所说的,“真实,日常,不复再来”。

9月中旬,乘着送孩子上学的机会,刀哥带了母亲、妻子一起来北京。行前刀哥就短信询问,我是否在京。我回:在,二锅头伺候。那些天我们一起吃了两次饭,先后喝了有七八个100克装的二锅头吧——这其中,第一次,刀哥的母亲喝了一小杯;第二次,恰好来京的通哥喝了一瓶。不是在朋友的家,却能够和朋友的母亲一起吃饭,这真是青春的福分啊!

席间总有“坏习惯”,没少电话骚扰木春、深蓝,哈哈……

应该再罗嗦一句的是,刀哥、木春、深蓝,都是《教师月刊》的好作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0
主编流水账(十四]


加订第七、八期合刊300份,订阅2011年全年71份。这是市场部赵赵出差江苏镇江某区回来后带来的信息。

信息是赵赵在MSN群上发布的,同事们都很振奋。

这段时间正是2011年的征订热季。市场部很是忙碌。每天都有大量的电话和邮件。订阅信息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93fe50100mp2z.html)我们期待,明年的《教师月刊》有一个比较好的新起点。毕竟,它刚刚创办一年半。毕竟,它走的是一条艰难的“致力于内容”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八期合刊虽然从时间上说是“过刊”,但一直在销售,包括淘宝网,也时常有单子: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841144040

上次在北京十一学校参加“新学校年会”的时候,遇到李希贵校长,他特别提到这个合刊,他说,做得很好。激励总是很重要的。

很巧的是,还遇到摄影家官天一老先生。合刊“教师面孔”中有几幅教师照片就出自老先生之手。一交谈,才知道当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取得奥运会金牌的那张照片就是他拍的。当时,没有人预见许海峰会拿到这块金牌。

第12期做“年度教育专号”。内容基本都好了,前天已经开始作内页设计。这个专号,得到很多教师及专家、学者的支持。

比如,喊出“不跪着教书”这一振聋发聩的教育宣言的吴非老师,收到约稿函的第二天就写来稿子。他在邮件中说,“我因节(即国庆节——笔者注)后就要外出,怕误了你的事,昨天下午就写起了。不知怎么搞的,现在特别怕忘事,大概是眼睛坏了之后,不能像以前那样一个晚上能做好多事”。想起吴非老师忍着眼疾的不便写稿,不由两眼发热。

还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老师,为了这个专号的约稿,利用出差间歇跑到网吧写作。只是,我收到稿子后感觉放在以后用更合适,就和刘老师进行了沟通。他二话没说,表示同意。

《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老师的稿子也是在出差期间写的。因为感到“不合适”,就把意见跟李老师说了,他给予了充分理解。

心底里多少感动,这份深深的理解。唯有“感谢”二字。

可以在这里说的是,在这个“年度教育专号”中,我们准备了三个我们所理解的“年度话题”:公民教育,有效教学,教师发展规划。就这三个话题,我们专门作了比较深入的采访。相信会给教师朋友们一些有益的信息。

2011年的脚步越来越近。2011年的《教师月刊》怎么做,已经渐渐明晰。希望教师朋友们,能给我们一些适切的建议。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0
主编流水账(十五)



昨天下班后,把采访稿的第二稿送到李泽厚先生家里,并约好今天上午去取。

这些天李先生正准备动身去美国——据我所知,这些年,他都是在这个时节出国的。

上午到他家,只见地上摆了几个行李箱,屋子里充满临别的气息。

李先生嘱我把他改过的地方再详细看看,一边问我国内教育报刊的出版情况,问我《教师月刊》的办刊情况,不时朗朗大笑。也许在他看来,有些事是不可思议的。

我跟李先生说,第11期《读书》有一篇《走进世界的李泽厚》,他说已经看过,文章先是发在香港的刊物上的。

这篇文章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信息是,被誉为当今世界理论与批评“黄金标准”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第二版首次选入包括李泽厚先生在内的四位非西方学者的著作;李先生的名字被分别列举于三种类别之下:美学、马克思主义及身体理论,其中美学一类仅收入十三位学者,如休谟、康德、莱辛、席勒、黑格尔等,李先生是唯一一位非西方现当代哲学家。

离开时,我跟李先生的爱人马老师道了别,并拥抱了李先生。李先生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我不知他想起了什么,心头竟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情感:告别,祝福,祈念……

随后,赶到“老故事餐吧”,参加诗人李量父子的新书《童言无疆》发布会及诗歌朗诵活动。李量做的是金融证券业,难得有这份语言的痴迷,尽管,写诗从来和职业没有什么关系。

诗人苏历铭是这次活动的操持者,今天第一次见面。也遇到不少彼此相知而从未谋面的朋友,谷禾,蓝野,杨拓……又见阿西,他问我怎么好久都没到宋庄了。阿西是两年前在宋庄潘漠子那里见的面,当时一帮人出出进进,从中午一直喝到午夜。

朋友们知道我在做《教师月刊》后,都问,现在版面费多少啊。可见教育报刊的形象已经腐朽到什么地步。教师多不容易啊,评个职称还要受这一份搜刮。

不管怎么说,把手伸向教师,不仅不仁,而且不义。

《教师月刊》自然也需要维持,需要发展,需要“挣点钱”,但一定是通过努力提升品质来实现的,像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教育报刊一样。

过完这个年,《教师月刊》刚好创刊一年半。其中苦累,皆属应然。只有更深地扎根,才能让自己慢慢壮实。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1
主编流水账(十六)



昨天下午到语文出版社,采访王旭明社长。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斌写过一篇文章,《不能不说王旭明》,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在北京这座飘满灰尘的城市里,王旭明的头发永远一尘不染。”原来只在电视上见过。现在面对面,确实如此感觉:精神,练达,帅气。

王旭明社长的前身份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说实在的,采访他,有一种“专业”的压力。所以落座后我就说,如果我问的话不对路,请海涵啊。

此前读过王旭明社长的书《为了公开》,对他的情况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北京丰台七中教了七年的书,后到《中国教育报》,在总编室主任的任上调教育部,先后担任教育部办公厅新闻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等职。

王旭明社长以福建名茶“金骏眉”相待。他说是福建东南电视台的朋友送的。我说我虽为福建人,但只略懂铁观音茶,对此等新品种,还真所知甚少。不过几杯下口,我说,有福建的味道。

采访围绕教师的话题进行,我也向王旭明社长请教了学校宣传应该怎么做、学校出现突发事件应该怎么面对等问题。

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期间不时有人进来,我也就不敢再多打扰。

临别时,王旭明社长送了我一本新书,《再对教育发言》,并说,以后有机会再聊。

看看时间还不是太晚,就顺便到属于语文出版社的《语文建设》编辑部,拜访编辑李节和执行主编郑浩。

郑浩是近十年前在我们老家认识的。当时我还在老家的教育局做事。他随出版社一干人等去做语文教材推广。

随后到某处等朋友,在街边看报闲坐,遇一五年级小学生。小家伙不见外,和我聊起天来。我不禁职业病发作,问,“喜欢老师吗?”“不喜欢英语老师。”“为什么?”“太狠了。”“怎么个狠法?”“一个单词写错了就要罚抄二三十遍。”“喜欢学校的生活吗?”“还行吧。”“是什么让你觉得还行?”“有同学一起玩呗!”掂掂他的书包,足有十几斤。他说,“这可是我的杠铃。”

回到住处,已近八点,进入百姓生活。

今天睡到近中午。

想起永通要从厦门到沙县参加某活动的事,就短信、电话。收到明帅短信,说已回京,明天准备到办公室加班。通过邮件作了工作交流。

收到周国平先生的专栏稿,迫不及待地先读为快。

泡茶。电话若干。又想起诗人安琪为某诗歌刊物做的“外省诗人在北京”系列专访的问题还未回复,遂匆匆作答。如下。



安琪:茶居你好!2006年你还在为北上迟疑。现在你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大夏书系”团队创办了崭新的《教师月刊》。作为一份你们出版社想做成品牌的杂志,你这个主编对该刊的总体设计怎样,办刊过程遇到的最大困难又是什么?

林茶居:谢谢安琪!《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年7月,至今不过一年半时间。但因为有“华东师范大学”这个背景,有“大夏书系”这一教师用书第一品牌的优势,起步还算比较顺利。

在创刊号的封底上,我写了一句话:从今天起,大地多了一份教育杂志。从中你可以看到我心存“野心”。

我的全部想法、全部喜乐可以归结在我对这份杂志的精神阐叙上: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

之所以强调“健康”、“美好”这些可能不受人待见的语词,是因为这个时代怨言太多,牢骚太多,毒素太多,阴险太多,自我蒙蔽、自我骚扰的事情太多。比如前些天参加一个诗歌活动,一些朋友知道我在做《教师月刊》后,都问,现在版面费多少啊。可见教育报刊的形象已经腐朽到什么地步。而在不少教师那里,“版面”是可以买卖的。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却纠缠着这个时代的“大病”。在所谓文学圈、诗歌圈,不也是充斥着各种“买卖”吗?在很多场合,我经常看到一张张商人的脸,亟待变现的脸,恨不得马上贴到某个屁股上的脸。

你看我是不是也怨气十足了?这就是要命的地方——我们很难从中挣脱。

作为主编(原来是执行主编),说来惭愧,我无法清晰地说出想把《教师月刊》做成什么样的教育杂志,但我有明确的想法:聚集中国教师,捍卫教育常识,回归教育原点。我难以说清楚什么是教育,但我知道什么是非教育、反教育、有毒的教育。

而这些东西,需要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空间来讨论,而不是就教育圈说教育。因此,我把大量的精力花在采访上,既采访了大批有独到想法、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校长和教育局长,也采访了像周国平、李泽厚这样一些成名成家的人文学者。在这个事情上,还要感谢你的牵线,让我得以顺利采访到谢冕、郑敏、梁小斌这些诗歌前辈。当然,还要感谢老巢兄,好多次采访都借用了他的“中视经典工作室”。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约了张莉在“中视经典工作室”采访,遇到何三坡兄,因为张莉未到,就以“母校”为题和他先聊了起来,大概半个钟头的时间,最终形成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当时你也在场,想必你还有印象。

说到做杂志的困难,这是不言而喻的。不困难才是问题。也正因为有很多困难、挑战甚至莫名的“高墙”堵在那里,才让人充满战斗的欲望。

其实呢,我更喜欢你问我的话和诗歌有关,所以趁机发表一首写于2009年的短诗——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我对《教师月刊》的分行描述:



《愿你的精神结构不是“豆腐渣”》



愿你的精神结构不是“豆腐渣”

愿你有更高的心灵参照系

愿你的每句话都带着源头性的惊喜

愿你除却深思熟虑的谈论

愿你有更多的美好直觉

愿你保持三月的湿度

愿你是自己的母校,每天敲响乡下的黎明

愿你书大地,诗天下

愿你做痴狂派,撒娇到底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1
主编流水账(十七)



今天集中处理本周邮箱投稿。虽然每天都会打开邮箱浏览,但因为这周赶第12期“教育年度专号”,所以没有太详细一一阅读。

读到了几篇好文章,有的通过邮件回复了修改建议。

26日有一封读者来信,提到了第11期“在不相干的文章中大量使用十一学校多张老师的照片”的问题。原信如下——



教师月刊的编辑:

你们好!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从今年开始订阅了贵刊。

刊物虽是新创办,但是很清新、也很适合教育工作者看。

但是,第11期的某些做法让我费解:在不相干的文章中大量使用十一学校多张老师的照片,感觉很可笑。进而想到,是不是收了人家的好处,或是听从了某位领导和专家的建议。

一本面向全国的刊物,要对所有花钱买刊的读者负责,而不是作为宣传某人和某校的工具,刻意或过多的登某校老师的文章,也会使文章水平下降,使读者失去信任。

希望教师月刊能深入更多的学校,提取精粹,以伺广大读者,希望贵刊越办越好!

一读者



《教师月刊》的投稿邮箱中,时常会收到读者来信,有的直陈问题,有的交流看法,有的提出建议。读这样的信,是编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获得营养的美好机会。也考虑,今后应该有一个专门的位置,来发表这些文字。

今天读到的这封信,让我感触特别深,一是因为这位读者朋友的细心;一是因为更加真切地意识到,做杂志,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细细斟酌。

下面是我的回复——



尊敬的读者:

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批评!

您的这个建议很好,是我们必须走的路子:“深入更多的学校,提取精粹,以伺广大读者。”这一点,我们现在做得很不够。

您的这个提醒,更是我们时时警惕的:“一本面向全国的刊物,要对所有花钱买刊的读者负责,而不是作为宣传某人和某校的工具,刻意或过多的登某校老师的文章,也会使文章水平下降,使读者失去信任。”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以质选稿的前提下,除了专栏,我们很注意用稿的地区分布。只是来稿实在不均衡,江浙、山东、北京、福建的教师来稿居多,所以我们也常常通过包括港台澳地区在内的各地教育界同行和朋友,帮我们征集稿件。

至于您提到的,第11期“在不相干的文章中大量使用十一学校多张老师的照片”,缘由是这样的:我们期待在杂志上出现更多的“教师面孔”(毕竟,这份杂志叫“教师月刊”),也向一些校长、教师朋友约了这方面的图片——如果您手头有第7、8期合刊,您应该注意到我们用了两个彩页做“教师面孔”——做这个合刊时,我们就找了十一学校,希望他们提供一些,后来是十一学校的田俊老师给我们的。到了做第11期“关注”栏目(主题:教师,如何成长得更扎实)时,我发现有些照片所反映出来的教师精神状态与这组文章的内在意味很契合,所以就用上去了。而没有您“进而想到”的,“收了人家的好处,或是听从了某位领导和专家的建议”。

很多事情,并非都有什么“复杂的背景”或“江湖隐秘”,也并非办事就是为了谋好处或是给了好处就办事。作为一份面向一线教师的杂志,我们倡导“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并以之为选稿的基本标准,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如果也成为“好处文化”的一部分,那还有什么颜面和资格出现在教师朋友们面前!

事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杂志的“教师意味”或“教师元素”更丰富一些。至于是否达到预期,那是另外的事情——不合适的话,再一步一步来改进,寻找更好的办法。

在同一组文章里面配发同一所学校教师的照片,这个思路,如果有合适的照片,我们还会尝试。

上段时间,我们收到安徽一位老师发来的一组同一所乡村学校的老教师照片,感觉很震撼。随后联系了这位老师,请他再补拍一些。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以几个彩页来做这组老教师照片。

《教师月刊》创办刚刚一年半,还有诸多幼稚之处,需要有更多像您这样的诤友。(如无不便,请告知尊姓大名及邮编、详址,以便我奉上几册“大夏书系”新书,以示谢忱。)

期待您继续关注并随时赐教。

以上回答,不妥的地方还请海涵并指正。

再次感谢。问候周末!



教师月刊主编  林茶居  顿首

2010.11.28



    回复完邮件,突然想,干脆发布出来吧。也许,还有其他老师与这位读者朋友有类似的疑问。那么,只好向这位朋友致歉了:未经您同意,就把您的意见公开了。

这样的交流,不管是基于建议,还是出于批评,都是对《教师月刊》的积极支持。所以,诚挚地感谢这位没有留名的读者朋友。

人需要生活在“积极的交往”当中。《教师月刊》亦然。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2
主编流水账(十八)



因为一位在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做慈善工作的老乡的介绍,11月29日周一下午,到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北京兴华学校,参加世界宣明会在这里做的“励学金颁发仪式”。










家长在找自己孩子的名字



作为一个国际慈善团体和国际性救援及发展机构,世界宣明会的创立,起源于对一个孤苦女孩的爱心。1947年,世界宣明会创始人卜皮尔博士来到中国,在厦门遇见无助的小女孩白玉,深受感动,掏出身上仅有的5美元,作为资助白玉饮食之用,并承诺以后按月寄5美元,作为她成长的需要。

自1950年正式创立以来,世界宣明会的工作逐渐从单纯的儿童资助,扩展到以儿童的生存环境为着重点,关顾儿童的教育、营养、健康的基本需要,并关注整个贫困社区的发展,包括山区生态环保、农田水利、灾难回应,以及教育卫生、特殊儿童和特殊人士服务等。

世界宣明会认为教育是摆脱贫穷的关键和根本力量,也是缔造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因此,世界宣明会特别关心儿童的处境与福乐,关注女童教育、性别平等。

1962年,世界宣明会在香港成立办事处。1982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已在国内40个地区设立项目点,共有520多名全职人员分布在这些项目点工作。

因为这个活动,我认识了世界宣明会北京项目官员梁卓然先生。活动上,这位香港青年作了简短发言,向接受励学金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介绍了世界宣明会的宗旨,以及这批善款的来源:香港普通市民从自己的生活节余中捐献出来的。其亲善、谦卑的姿态,令人感慨。我不禁想起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种“恩赐”的嘴脸。

真正的慈善事业,最主要的一定不在“钱”上,而是爱心的传达,平等、正义理念的传播。

通过百度,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世界宣明会的核心信念:

“我们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本着他的爱和热诚,认同贫穷、受欺压、受歧视的人,呼吁人与人之间没有歧视和无条件的爱。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我们服务的对象感受到尊重和温暖。

我们委身于穷人,希望和他们一起面对贫穷和灾难,感受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社区的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

我们重视人的价值,坚信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成人还是孩童,疾病还是健康,残疾还是健全,也无论文化的高低、民族的类别、地区的差异、性别的不同,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我们是合作伙伴,结合政府、机构、组织特别是群众的力量,共同合作执行项目,将有限的资源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彼此认识、了解和互助。

我们是管家,资源的有限,要求我们善于运用及管理资源,更好服务我们的对象,同时我们言行诚实。无论是捐献者,社区发展计划中的社群、政府和公众,我们均以开放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人们努力向公众传递一个与事实相符的形象,我们务求言行一致。

我们迅速回应,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以最快的速度有智慧的回应当地的需要,解决困难,挽救生命。不但针对灾难,面对困难、问题、事件,我们同样迅速回应。”

我甚至觉得,这是多好的教育理念啊!只要我们的教育做到了其中一点,不管学生还是我们教师自己,都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感受、更正面的生活。

活动结束后,我和北京兴华学校校长邢希兰又聊了一个多小时。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艰难办学处境,媒体的报道已经非常充分了,而我更愿意了解的,是教师的情况。说到教师待遇及工作强度,邢校长多次红了眼圈,几欲落泪:一、二年级的教师包班,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8点,每周30节课以上;一位本科毕业已有5年教龄的教师,现在月薪1300多元,没有其他任何福利;教师每年领10个月的工资……

最后我给邢校长拍照的时候,她整了整衣服说,你看我像不像北京大妈?







12月3日下午,到北京电影学院采访崔卫平教授。崔教授赠送了她的新书《思想与乡愁》。这个采访多亏诗人安琪的牵线。采访结束拍照的时候,安琪的肚子发出了咕咕的声音,搞得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只好自嘲说,肚子最诚实,怎么难受怎么叫。因为赶时间,她顾不上吃午饭就赶过来了。








告别崔教授后,赶紧带安琪就近找了一个地方用餐。随后到小西天见来京参加华德福教育活动的徐莉同志。

自2007年1月在福州的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上打了照面后,和徐莉这是第二次见面。在小西天附近的老故事餐吧,我们一夜瞎聊,还情不自禁电话骚扰了山东赵赵。徐莉跟赵赵说“我和你在同一个地方喝同样的酒见了同一个人”。今年入秋的时候,赵赵和她的同事来京参加教育培训,我们就在这个地方见面吃饭聊天空。

第二天下午相约继续聊,还是选择了老故事餐吧,喝了徐莉带来的一系列好茶。巧遇来京的山东寿光世纪学校郑立平老师、山东寿光西城小学吴文庆校长和河北饶阳中学王杰英老师,就一起吃了晚饭。席间老毛病发作,三句不离教育、教师和《教师月刊》。郑立平老师特别交代,下周他的班主任研究团队有个活动,可以给他寄一些杂志,他会作个宣传推荐。

说到《教师月刊》,徐莉的意见真是“毒辣”,有些看法把我吓出了冷汗。做教育媒体,在徐莉的观念体系面前,避免不了是一场冒险。

也难怪,这个“80前”教师,现在的阅读已经进入政治哲学、地缘政治的腹地。明年第2期的“新青年”专栏,主角就是她。



相关链接:安琪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nfxl.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3
主编流水账(十九)



昨天,第2期杂志终于发给出片公司。稍稍松了一口气。

感谢美编朱静蔚的辛勤工作。

昨天下午,总社分管领导王焰老师趁来京出差,到北京分社与大家一起座谈。她转达了朱杰人社长、朱文秋书记对大家的问候,也谈了2010年整个出版社的大体情况。其中有两个喜事,一个是有3本书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一个是朱杰人社长获得“杰出出版人”称号。

座谈会上,分社李永梅社长要我先谈。我主要说了两点。一是,经过大家在2010年的共同努力,2011年的订数实现预期目标,但要达到收支平衡,还须再苦战一年。二是,2011年自己准备做好几件事:利用地域优势,充分盘活资源;深入教育现场,研究读者需求;加大推广力度,优化读者服务。

所谈几点,实际上都是常规工作,但2010年做得很不够。这样的考虑,只能说是为了“补课”。

最后我说,2012年对我们而言,不是“电影”,而是希望。

或多或少,大家都发了言。我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第1期杂志出来有些时日了,但还是偏迟。原因之一就是装订的问题。随着成本的增加,书刊装订行业愈来愈吃紧,从业人员日渐减少,据负责印制的殷艳红老师说,一直在跟我们合作的这家装订厂,去年有140多位员工,现在鋭减到40多人。还有一个担心就是物流的问题。时近年关,物流体系负重急剧加大,必然影响速度。第二期杂志,势必将更受这些影响。

所以,尊敬的读者朋友,这两期杂志如果迟到了您的手中,恭请海涵。在此先谢过了!

这段时间,不时收到一些教师朋友的电话或短信,对2010年第12期的“年度教育专号”表示肯定。其中的一些评价,实际上也隐含着期待。对于现在的杂志,王开东老师说,达到“诗性、智性、理性的融合”。我知道这是王老师的鼓励。而我也从中悟到了杂志怎么做得更好的一些道理。

接下来这段,主要工作自然是第3期的内容。

已经准备了大部分,下周美编即可以灌版、设计。还有个别栏目需要重新约稿,分别给胡东芳老师、吴丽君老师、杨斌老师发了邮件。

这一期的系列专栏“寻找好教师”,是永通兄对北师大厦门附属小学校长助理戴曙光的专访,有不少精彩的讨论。永通兄在邮件中说,“这个专访来得偶然,是跟他喝酒喝出来的,觉得他谈得特别好,就陆陆续续喝了三次,边喝边记录,感觉这样更带劲”。

“新青年”做的是干国祥老师的专题。中午在外办事的时候,栏目特约主持王小庆兄打来电话,谈了稿件的情况,说这两天搞定;同时交流了第4、5期“新青年”的一些想法。

“名家”准备上崔卫平专访。初稿已由安琪整理好,这两天准备作进一步加工。

还有一个是“卷首”。还在找感觉。今年的思路是结合去年同期“卷首”的某一句话来谈,有具体的人与事,再杂糅一些教育思考。

值得再说一句的是,这第3期,刚好是“总第21期”。21,是个不错的数字。我们在2011年春节前后来完成她。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4
主编流水账(二十)



今天收到2011年第1期《福建文学》和总第10期《陌生诗刊》。前者发了我的组诗《仿山水》(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30605128),后者发了我接受诗人安琪有关《教师月刊》的一个访谈(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28123915)和两首短诗。

自做《教师月刊》以来,诗歌少写许多,基本也没有投什么稿,一般都是朋友做专号或年选所约,才发点东西。

回头想想,从1980年末至今,诗歌写作竟延续了二十多年,而且一直满怀诗歌的虚幻与赤诚,这不是美德是什么?

而今天才收到这一期《福建文学》,也正是农历年末物流系统问题严重的反应。下午驻守厦门的同事永通君电话说,还没有收到第1期《教师月刊》,于是交代市场部同事查询,竟然:杂志19号就到厦门了,但因为物流公司人手不足,还无法送抵收件人手中。

实际上这些天,就一直有读者反应,这今年的第1期杂志还没有收到。除了民营物流存在问题外,国有邮政体系也是问题多多。作为办刊人,已出很久的杂志无法及时到达读者手中,实在是一件极为难过的事情。

还应该跟各位读者朋友说的是,这第2期杂志,十几天前就下印刷厂了,但今天我还拿不到样刊。为什么?就大环境说,拉闸限电制约了印刷厂、装订厂的生产速度,交通滞缓导致相关企业无奈让员工提前回乡。很快就是春节,这一阵子过去,第2期杂志估计也得到二月底才能送抵大家的手中了。

这也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必须预测到这种种意外,必须在特殊时段尽力把刊期提前。所以,必须向大家道个歉:请原谅杂志的迟到。

第3期杂志,除了几篇未到的约稿,美编朱静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相信这一期会如期出刊、发行,送到读者手中。

而内容上,第4、5、6期一并在考虑中。今天发了一些约稿邮件,并请湖南唐泽霞老师帮忙以某个主题整理一组稿子——这组稿子,是去年4月在杭州做的活动“运河之声”上刘铁芳、张文质、王荣生、孙绍振诸学者的讲座稿。原稿是凌宗伟校长录音并由他所任职学校的几位教师朋友先期整理的。在此一并感谢了。

因为版面及选题的原因,这组稿子拖了许久,实在有愧于他们几位学者。现准备第4期用,也算是“周年回顾”罢。

明天中午,单位准备聚餐。已计划在“糖果”,自助餐,自助K歌,自助快乐。不过我订的是明晚回乡的机票,自然无法与同事们尽欢到底了。

明天上午照常上班,主要还是第3期的扫尾工作以及第4期编辑计划的确定;再处理邮箱里面的自发来稿,看有没有可以备用的稿子;还有就是就后面考虑做的几个专题发一些邮件,打一些电话;最后,免不了的,整理卫生,关闭电源,给电脑和桌子的物件盖上罩子——北京的灰尘,可是无孔不入哈……

那么,各位亲爱的教师朋友、读者朋友,在此祝贺新年了,在此先祝新年酒了。

年后再见!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5
主编流水账(二十一)



昨天上午起来,窗外一片炫白,又下雪了,而且还比较大,实在不错哈。

午饭后,打车到南锣鼓巷帽儿胡同“朴道草堂书店”。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沙龙的根据地,今天是第五次活动,由上海教科院的占盛丽老师谈“上海 PISA 测试告诉我们什么”。

在主办方发来的活动邀请函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致介绍了此次沙龙活动的背景和主题:“2010年12月,OECD组织公布了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评估结果。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的对15岁学生的测试,是国际最权威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估,全球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正式参加PISA的地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方面的成绩均排名均全球第一,平均成绩为556分,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和中国香港(533分),美国学生排名第26位。这一结果震惊世界,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援引美国教育部官员的话说,使他感到当年苏联抢先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美国人的震撼感。上海PISA测试成绩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教育的成就?它对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究竟有何影响?”

据占盛丽老师介绍,“PISA测试意在测试世界各地公立学校中15岁学生解决阅读、数学、物理和化学问题的能力。该测试重点是看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参与测试评估的国家包括经合组织的34个成员国,以及该组织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与平时的学科考试不同,PISA不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学业成绩评价,是评估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时间两小时,要正确回答PISA试题,学生只需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无需特别准备。完成测试,学生还需完成一份问卷,内容涉及自己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校的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策略。

有别于国内的学科考试,PISA评估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需特别准备,更拒绝死记硬背,题目有趣像玩游戏。不少学生都是轻松应考,测评既严密也人性化,提前完成者经许可,可阅读杂志打发时间。

PISA测试的母卷是英语和法语,然后通过严格的程序翻译成各个国家的母语,保证难度一致。据参加过测试的某位学生反映,此次PISA,一个考场十五套考卷,周围的人都用不同的考卷。

PISA的组织工作非常严密,对试题有严格的保密规定,所有接触PISA试题的人员都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就我有限的了解,PISA测试的一些参数或指标是中国教育所相对忽略的,如“阅读素养”方面的“家庭文化资本”,诸如家庭藏书量、藏书结构(包括经典所占比例,像英国的莎士比亚著作,中国的《红楼梦》等);再如,非连续性文本如图标、表格、清单等的阅读能力——在这点上,中国(上海)学生相对薄弱。

2009年的这次PISA测试还有一个有趣的结果:从世界范围看,在“阅读素养”上男生的成绩比女生平均低39分;上海是40分;被视为教育最发达国家的芬兰,这个分差比上海还大。

尽管从测试结果看,上海学生的PISA成绩“全球第一”,但参与沙龙活动的诸多学者如郑也夫、康健、杨东平等都持保留态度,甚至予以质疑。

确实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优秀学生是“考”出来的,他们的考试能力、应试能力或接受测试的能力,在学校、家庭、社会(各种特长班、培训班)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训练,可谓出类拔萃。此其一。其二,刨除课外作业时间,中国(上海)学生的学习时间超出其他国家学生每周10个小时以上,学习成本巨大。其三,就阅读素养说,中国(上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多地与考试相关,而非对阅读本身的热爱。其四,中国(上海)学生在学习上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有组织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带来的,而非主要经过个体的主动努力。其五,知识教育之外的如个性教育、审美教育、健康教育等的被忽略,可能会给学生的大学学习和未来就业埋下隐患……总的感觉是,中国教育,存在着“过度教育儿童”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无疑将给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风险。

沙龙讨论环节,一位不知其名字的老师拿出2月10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指着头版头条《从“上海经验”看“世界财富”》,不无忧虑,“瞧,都‘上海经验’了”。杨东平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上海的这些“第一”,或许会让政府以为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入……

不过,作为PISA上海项目组负责人,张民选教授一直保持清醒,他说,这只是研究,而不是测试。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参加测试,而其他绝大多数参加主体都是国家,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不具有可比性。我们用不着沾沾自喜,更不应得意忘形。

就《教师月刊》而言,我觉得可以就PISA测试做些文章。活动结束后,和占盛丽老师交换了名片。期待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向她约一些稿子。也和郑也夫、康健两位我所尊敬的先生作了简单的交流。康健先生说,“听说过你们的《教师月刊》,以后我会给你们‘贡献’一些稿子的”。

说起《教师月刊》,近段比较郁闷的是,常常有读者、作者反映说第1期都还没有收到。除去春节物流“爆棚”的影响,我们自己也应检讨。在读者、作者服务的工作上,需要进一步改进。这是我们的读者服务邮箱:jiaoshiyuekan@sina.com。遇到类似的问题,请各位朋友将相关情况发到这个邮箱,以便我的同事及时处理。实在抱歉了。

回头看看上一篇“流水账”,时间竟整整过去了一个月,而年后上班也整整两周了。这段时间主要忙第3期的扫尾工作,下周下印厂——还是有些迟;同时准备第4期的内容;第5、6期的一些重点版块,也都开始着手设计。希望每一期的《教师月刊》,都能够给教师朋友们一点小小的惊喜。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5
主编流水账(二十二)



第四期的内容,除了个别彩页,差不多都结束了,下周即可送印厂。

想想春节后上班这一个多月,几乎都忙于案头,几个原先计划好的采访都没有去做,实在纠结。

这一周同时准备第五期的内容。“人物·名家”栏目将发表对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的专访。这个采访是去年12月18日做的。一同去采访的诗友兼老乡安琪做了第一遍的整理,这两天我作了进一步梳理。

当时采访的时候,更多的是聊天的感觉,现在把它做成文章,一句一句读下来,更感到精彩。先贴一段与大家分享:

“小时候在城里就觉得太阳在头顶上,哎呀太阳一出来就在头顶上。后来插队了,我插队的那个地方就在江苏的东部,那个地方有盐碱地,要改造盐碱地,人们就把一种叫苕子的植物翻进去,它完全烂掉了就变成腐殖物,可以改良土壤。春天的时候,你会觉得土地非常有力量,麦子也特别有力量,玉米什么的都特别有力量。那个感受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很重要。以前的感官都是封闭的,到了乡下以后全部打开。所以,土地比书籍更能够改变一个人。”

我尤其感喟于这个意思:“土地比书籍更能够改变一个人。”这一定是深深卷入了阅读并在阅读深处充分打开心灵之后的肺腑之言和生命之得。

曾有朋友说,《教师月刊》的“名家”专栏,过于“高端”了。或许吧。我总是忍不住固执。我总是忍不住坚持自己的判断。我无法从办刊逻辑上说清楚一份面向一线教师的杂志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我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多听听教育圈外的人是怎么看教育,是怎么理解人的成长的。

回头看看,今年第一期“名家”是哲学家李泽厚,第二期是分析化学家汪尔康,第三期是书画家严克勤。

希望我的固执,不会影响教师朋友们对《教师月刊》的期待。我们只是为了吸纳更多的思想和声音。

还得说说今年新推出的“记事”栏目。因为来稿出乎意料地多,而且好稿子不少,和栏目主持人永通君商量后,从第五期开始,这个栏目将从4个页码增加至6个。“记事”栏目关注“教师的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忧”,其定位是“教师笔下的社会众生相,教师视角下的人情世故、人间冷暖、人生百态、人世沧桑”。来稿的踊跃,说明了栏目定位的准确,说明了教师朋友们在这方面有很多的话想说、可说。这也给其他栏目的设计带来了启发。

今年的第七、八期,仍然准备做成合刊。去年是“教育人文读本”专号。这个以西方文史哲经典文本为主体的专号,订阅情况出乎我们的预料——不少教育局、中小学校,结合暑期读书活动,加订了很多(具体数字保密哈)——我们当时是以“美好礼物”的意念做这个专号的。

今年这个合刊,将直接贴近教育教学实践,卷入教育教学现场,与广大教师一同研究、分析和解决各种教育教学问题。

从2009年7月创刊,至今已近两周年。无数甘苦,诸多感慨。一本本《教师月刊》叠在一起,就是一段曲曲折折的办刊路。最为欣慰的是,因为《教师月刊》,看清了一些教育真相,结识了很多教师朋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6
主编流水账(二十三)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睡了一个大懒觉。身子骨放松了很多。

窗外很多植物好似新婚的样子,桃红柳绿,很是喜庆。光打在对面的楼体上,天瓦蓝瓦蓝的。难得的好天气哈!

第7、8期合刊的广告,在第4期杂志的封底上打出去了。这个合刊准备做“教师专业素养读本”,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德育实践、师生关系等跟一线教师比较切近的话题来设计。去年第7、8期合刊做的是“教育人文读本”,主要选编了诸多西方文史哲经典,单独买出了不少,至今还有读者在淘宝网上购买。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相信今年的这个合刊,会更受欢迎。

上个月25号到洛阳参加活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如洛阳市教育局基教科刘科长,三门峡二十中高校长、赵主任,山东博兴县教育局周局长,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冯局长,洛阳市五十四中付校长,山西省教育厅张卓玉副厅长,等等。还遇到了被请过来讲课的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老师——今年第2期“寻找好教师”专栏,做的就是他的专访。

26号下午,采访了洛阳市韩经权副局长。在韩副局长的办公室,竟喝到家乡的铁观音。看来铁观音早就通行全国了。当晚在“真不同”吃饭。韩副局长说,下午喝你们的闽南名茶,今晚吃我们的洛阳名菜。确实如其所言,每一道菜品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

27号上午在洛阳歌剧院,听了清华大学袁驷副校长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的讲座。后是一位所谓“著名策划鬼才及卓越资源整合专家”上场,没一会儿就被那种江湖腔给打击了。

于是出了会场,在河南育才文化公司的售书现场流连。河南育才是大夏书系的老朋友,这么些年的合作,彼此信任、支持,令人愉悦。可惜行程太紧,未能与老总高松山君好好叙谈。

因为当天下午就准备回京,我把随身带着的几册今年第3期《教师月刊》放在了售书处。这时一位老师过来,拿起一本久久不放。我作了自我介绍,并要了他的联系方式。原来是河南永城二小的王校长。他说,他是新教育的追随者,看到这期的“新青年”做的是干国祥老师,非常高兴。说着还买走了现场摆放的5册2010年第7、8期合刊。

来洛阳时坐的是“北京至西宁西”列车的硬座,被挤怕了,又加上时间紧,所以回京选择了坐飞机。可能是因为赶得太早,当我到达洛阳北郊机场的时候,除了一位保安,竟看不到一个人,整个机场灯光晦暗,空气清寂。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机场竟像一个被关闭了的兵工厂。

回京后第二天,我接到了王校长的电话,他说准备给他的团队订十几份《教师月刊》;还说他和今年《教师月刊》的专栏作者陈心想是校友,也是从永城师范学校毕业的。电话说了近半个小时,其教育热情让人感慨。因教育相识,以书刊结缘,这是难得的情分。作为教育杂志编辑,我也觉得这是职业幸福感的一部分。

这个小长假,除了一些私事外,主要考虑做第7、8期合刊“教师专业素养专号”的一些细化工作。今年一些地方的暑假比往年早,所以得尽量往前赶。记得去年的合刊,误了一些学校的暑期读书安排,实在抱歉。希望今年能够如期送达读者手中。

节后准备到江苏常熟参加“海峡两岸生命化教育高峰论坛”,并计划顺道转几个地方,所以一些工作得安排在这几天来做。第5期的内文设计已经进入尾声,大致20号左右可以出刊。

这一期杂志,“记事”栏目将发表夏成元、赵成昌、曾桂兰、徐超、马志国、李兴旺等六位老师的文章——因为来稿众多,从此期起,该栏目从4页增加到6页;“关注”栏目是李希贵校长的长文《我对班级、学校、教师的一些理解》——与第4期李镇西校长的长文《我对“民主课堂”的理解》形成呼应;“人物·新青年”推出的是一位本科读经济专业的教师,北师大二附中的王丽老师——王丽老师曾在本刊2010年第1—4期开辟“我的家长课”专栏;“师道”栏目还有一个中学生谈他“为什么不喜欢上学”,题目叫“我热爱学习,可讨厌学校”,钱理群老师专此作了点评,也值得大家期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7
主编流水账(二十四)·苏南纪行之一

6日

在上海虹桥机场下飞机时已近四点。打开手机,见张文质老师短信,问什么时候到。

拨张老师电话,他正在去常熟的路上。

坐上顾泳校长朋友程的车。一路蒙蒙江南雨。

到常熟后,已和程聊成朋友。他说,这些天在常熟,需要用车的话随时都可以联系他。

感动于顾泳校长朋友的信任和热情。

稍事安顿后,与顾泳校长、张老师一起到附近的金海华丽嘉酒店吃自助餐。

去年年底在北京,我和顾泳校长有过一面之缘。

后来我跟她说,那一面可是五百年修来的啊……

后秋秋、一一到。

秋秋是石梅小学校刊《石梅苑》的主要操持者。一一是美编。

今年第4期《教师月刊》“阅读·刊”做的就是《石梅苑》。

这是一份好刊物。雅致,干净,用心。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刊物。秋秋的文字,有一种单纯的气息。

回宾馆后,和张老师喝茶、聊天至一点多。

翻了一会儿书,依然难以入睡,突然想起了很多事。

我纠缠着一身花的毒。

就是这么巧。四月,我得以与石梅交换夜色。



7日

这一天是报到日。

八点多,宾馆大堂,石梅小学的老师们开始忙碌。

和张老师,跟着新新上虞山。

满山大雾,似有妖子在身边。

吃了一碗据说很著名的面。不过我对所谓“美食”缺乏敏感。更让我记得住的是和谁一起吃。

新新除了是一个很会教书的教师外,也是一个不错的导游。她总会从某一片叶子或某一个阵花影中认出某句诗来。

或许,一个人之所以文章写得好,除了因为他很厉害之外,还因为他所阅读的东西都比较厉害。

经过一条文化街,再经过一径樱花道,又经过一曲石子路,到了传说中的石梅小学。

校门口喜庆如新。满墙的彩带写着很多大字:欢迎,教师,聚会,生命化教育……

张老师找哪个老师去了,我和新新继续走。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石梅小学的后花园。

新新说着石梅的历史。小水潺潺,回廊绕绕。一所学校,已在这里静坐了近三百年。

这个绵长的时间,足以让人回到乡愁里。

在后山的小坡上,我遇见了一只羊。然后又遇见了一个孩子。

羊是石梅的羊。孩子是石梅的孩子。

我看见了草原和阳光。

我突然感到一阵惶惑。我大概惊动了那些正在桂花树下谈诗的灵魂。

“我们往下走吧……”

其实也已到饭点。当我和新新到了石梅小学的食堂时,张老师、秋秋已在用餐。

因为有米饭,我才悄悄找到某种切实的生活。

秋秋、新新上课去了,我和张老师跟着教科室主任贾老师来到高丽副校长的办公室。

张老师和高丽副校长是老熟人。他们聊得起劲,似乎和哪一节课有关。我听到了一个词:备课。这是《教师月刊》近期关注的一个话题,于是跟高副校长约了稿。

后顾泳校长来。就高丽副校长办公室墙上的《石梅教师誓言》,我们聊了一些教师话题,我也由此打开了一些采访思路。

考虑到待会儿《儿童文学》杂志社要在她们学校做活动,和顾泳校长约定了采访时间后,就告辞回宾馆了。

换衣。泡茶。打开电脑。

回复一些邮件。发了几个第7、8期合刊的约稿函。

电话若干。同事的,朋友的。万事如常。

接顾泳校长短信:晚饭时间、地点等等。

六点,和张老师一起下到宾馆大堂。报到现场很是热闹。

活动主讲嘉宾雷老师、郑老师都到了。姚哥、文芳都到了。“凌扒皮”和他学校的朱建、邱磊、季勇几位老师都到了。还遇见了热情的龙智勇老师……

晚饭仍然安排在金海华丽嘉酒店。

一桌满满近20人。

几位台湾老师带来了金门高粱酒。

因为同闽南语俗的缘故,和“故事妈妈”黄老师、刁老师认了兄妹。还试着和刁老师喊了几声闽南拳。

停下筷子的时候,我会看看隔了好些个人的纪洁芳老师。这位“生命教育老太太”,和我对台湾女性教师的美好想象差不了多少:娴静,平和,素雅。

席间,与诸多新认识的朋友,或碰杯,或偶语,或相视一笑……我应该记住他们:来自河南的福建老乡何老师,同为出版人的郭先生,常熟市教育局的唐局长、韩老师、周老师,如东县教育局的李老师,苏州晚报的韩先生,江苏省教育学会的叶老师……

宴后,一行人回到宾馆大堂,继续聊话。

后黄建初老师、陈春老师从房间来。又是一阵热情相握。

各地刚到的老师络绎不绝,张老师频频起身一一相迎。

近十一点,来自东北的文丽终于到了。她说和李军老师等近十个人一起过来的。

新新尤其高兴。

大家陆续散去后,我、陈春老师、文丽、新新、“凌扒皮”还到姚哥文芳的房间,咀饮姚哥带来的好茶。

陈春老师送了他的书,文芳弹了他的吉他,我谈了我的“村长计划”……

文丽估计是因为和大家都是第一次见,显得有点傻,不过我老是听到她在某处唱歌。第二天她在短信里跟我说:小矮人看见了白雪公主睡在了他们的床上。

……

史蒂文斯说,“词语是唯一的手风琴”。他还说,“人类是永久的大二学生”。

我听到了那么多的水,今天相约流到了常熟,汇到了石梅。

我们一起成了那个弹着“手风琴”的“大二学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7
主编流水账(二十五)·苏南纪行之二



8日

上午,听纪洁芳老师有关台湾“生命教育”的讲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就开始了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我大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接触到台湾的生命教育理念的。不过当时还缺乏必要的自觉,只是当作一种“了解”,没有与自己的教育思考产生有效的呼应。

讲课的过程中,纪老师做了不少互动,对于听者而言,这样无疑更能增强在场感。

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她引导全体听课者,在一张心形的纸片上写下六个心愿,再贴在一个气球上,然后带着大家来到操场,一起把它放飞。

一时间,石梅小学的上空一片斑斓。我看见自己的蓝色气球扶摇直上,旁边一个粉红色的气球紧紧追随。我举起相机,拉长镜头,拍下了这个瞬间。

接下来是石梅小学查慧玉老师上的一节心理活动课:我的目标我做主。

午饭的时候,赵赵到了。

因为要准备对纪老师的采访,没有来得及和赵赵多说两句。

下午差不多两点,借了顾泳校长的办公室,采访纪老师。

这是我做得最有压力的一次采访:我提的不少问题,纪老师会先问我怎么想、怎么看。

结束后回到会场,郑晓江老师的讲座已近尾声。

接下来是“故事妈妈”黄老师的课。

这是我至今听到的最好的一节课。我仿佛也成了她的学生,不知不觉就融入到整个课堂。

课后,与身旁的姚哥、文芳作了交流,并约文芳就这节课写一篇长文——我考虑在第6期《教师月刊》“课堂”栏目做一个专题。

当晚,石梅小学宴请全体参加活动的老师。

与赵赵、文丽、文芳、姚哥、李军老师和来自浙江的何老师夫妇同桌,后来文芳请来了黄建初老师。

很多老师过来碰杯。有的一对眼神,就知道是“一伙的”,像朱建、邱磊、季勇几位,像李军老师的团队,像陈春老师……

因为8点还有“春天诗会”,来不及一一回敬,就赶到石梅小学桂花亭。

很多石梅小学的老师已经到场,很快,各地来的教师朋友都坐满了。

秋秋主持得很好。

除了真切、质朴的诗文朗诵,还有上海陈璞老师的歌声,文芳的吉他弹唱,一位石梅教师邀请来的朋友的古琴演奏。

一一的沙画让人尤为惊叹。

本来想读石梅小学钱静霞老师文集《水边的长路》中的一个片段,后只顾说话了。

教师聚会,应该有诗。

那晚,要是有月光,诗会一定更加多情。

后和赵赵、文丽、文芳、俞永军老师到张老师房间喝茶至午夜,并讨论下午张老师因为椅子脚断摔到地上时是左臀先着地还是右臀的地球引力问题。



9日

上午,听雷老师讲座后,采访顾泳校长,所以错过了台湾李老师的课。

在顾泳校长办公室,拍了很多小摆件。

聊了近两个小时,收获颇丰。

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后,因为时间已经不早,就没有回宾馆,而直接到会场。

下午是张老师主持的主题沙龙。

其中一个焦点是“故事妈妈”黄老师昨天的课。

有老师问“是否事先演练过”。黄老师作了解答:课前就和学生交流了15分钟,主要是跟学生介绍自己,关键词是“黄”——“我姓黄”、“同学们有没有姓黄的”、“同学们的爸爸或妈妈有没有姓黄的”……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课堂是“演练”不出来的。那种生机勃勃的气息,只和那个特定的现场有关。

沙龙结束后,和来自深圳的杨勇老师作了简单交流。《教师月刊》曾向他约过稿子。

特别感谢山东张书新老师一直记得几年前在山东龙口的那次相遇。

合影若干。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张老师的主题讲座。

因为行程原因,不少老师提前离开了。这让张老师有些伤感。

相聚欢,离别愁,人海茫茫……

晚餐和赵赵、文丽、文芳、新新、秋秋、顾泳校长、张老师、雷老师、刘波老师、“凌扒皮”一起吃。喝当地黄酒。

就“故事妈妈”黄老师的课,也约了刘波老师写一篇。

回宾馆,赵赵、文丽、文芳、新新、张老师、刘波老师、“凌扒皮”聚到我的房间,喝茶,聊天地,说前生。

大家散去后,上网,回邮件,订12日回程机票。



10日

早餐后,到张老师房间辞别。

“凌扒皮”也在。他邀约一起到南通去。因为事前已安排要到昆山,就说以后吧。他的那里,是一定要去的。不管是为了“编读往来”,还是纯粹朋友相会。

午后一点左右,到达昆山。

高子阳老师已在宾馆等了一个多钟头。

入住房间,泡茶,聊教育。

高老师很健谈,对教师职业、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我有不少相合之处。

中国(大陆)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吗?我一直很怀疑。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一些所谓中国儿童文学,总是让人觉得是“儿童版厚黑学”,简单的“二元”,势利的励志,庸俗的成功……

中国教师、中国作家,都应该好好温习《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去年做第7、8期合刊“教育人文读本”的时候,我们就把《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选了进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育大纲”。

两点多,刘恩樵老师从镇江赶来了——他是到那里参加一个语文教育活动的。

不一会儿,昆山市教科室周主任也来了。

原先是考虑合作做一个活动的。

交流之后,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就相约以后再谈。

高老师说,五月中旬准备在昆山做一个全国性的作文教育活动,希望《教师月刊》能够参与。

这自然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11日

和刘恩樵老师驾车到苏州。

此前已和苏州一中杨斌老师约好。

杨老师带了李阳老师、蔡玉书老师、彭兆光老师等几位同事一起午餐。

后苏州十中柳袁照校长也来了。

因为下午大家都有事,所以杨老师带来的两瓶苏州桥酒只喝了一瓶。

入住苏州一中边上的新文宾馆。

和杨老师喝了一泡铁观音后,到苏州十中。

采访柳袁照校长。得柳校长赠书三册。

还在常熟的时候,杨老师就说,苏州金阊区实验小学校长杨建英,也是《教师月刊》的作者,应该见上一面。

说实话,我一直想不起是哪篇文章的作者。

晚餐时一见面,一聊,原来就是那篇谈“男孩教育”的。这是我在自发来稿中发现的好文章。发表时还配了我偶然找到的诗人海子两幅以太阳为意象的简笔画。

就是这些机缘,让我们一见如故相见欢。

她说,读师范的时候,她就很喜欢写诗,当时的那些手稿,还一直保存在娘家。

午饭的时候,杨斌老师就说,他曾经写过诗,还发表过一首写家乡灌河的长诗。

你瞧我的诗歌江湖,无意中又多了两位兄弟姐妹。

很高兴公务繁忙的周子恒先生专程过来一聚,不顾感冒在身开了一瓶又一瓶。

而杨老师更是克服了咽炎之患,连连碰杯。

在座的金阊实小罗副校长,原来是美术教师,下巴有和我一样的胡子,也很投缘。

所以喝得很高很高。几乎把自己的酒底子都暴露出去了。



12日

七点半左右,房间电话响起,原来杨斌老师已在宾馆大堂。

急忙起床,洗漱。

和杨老师在附近找了一家苏州面馆吃早餐。

后杨老师坚持送我到苏州火车站。

他的细心、热情,让我感动、不安。

我是有福的人,走到哪里都有这么好的朋友热诚相待。

我唯有把《教师月刊》做出一些名堂来,无他。

十点,动车抵达上海虹桥机场。

取票,办理登记卡,托运行李。

进候机室,读机场读物。

见无数匆匆忙忙的陌生面孔……

下午近三点,到达首都机场。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总会想起庞德那首著名的《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幽灵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

——这首诗我读过18种译本,最为喜欢杜运燮先生的这个。

我在心里又把它默念了一遍,“湿漉漉”地走出了机场……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8
主编流水账(二十六)



有“新浪网友”在《教师月刊》新浪博客上留言说,“个人感觉《教师月刊》的文字质量下降不少”,受触动很大。

今天中午稍闲时,作了回复,如下:

“作为刊物的主编(原来的执行主编),对于这位读者朋友的意见,可谓心情复杂。

首先要感谢这份真诚,有一说一,什么样的感觉说什么样的话。

其次,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真是这样,‘《教师月刊》的文字质量下降不少’,那么,说明整个办刊是失败的,尤其是,我这个主编是失败、失职的。

从创刊至今,24期《教师月刊》,发表文章近200万字,所有的文章,都经过我的手(直接选稿或二审)。我想,我的选稿标准不至于越来越低,对稿件的判断力不至于越来越差,对文字的审美感觉不至于越来越粗糙。

那么,为什么读者有这样的感觉呢?或许,是有的文章的观点有问题,或者是有的文章所引案例本身有问题,或者是编校的功夫下得不够导致病句、错句、漏句的出现,或者是有的选题偏离了教师的真实需要……

以上种种,我相信是存在的。最近几期尤其是第5期,就有一些不该出现的编校差错及排版问题——说起这些无比惭愧!

当然,读者的批评是最好的警醒,不管中肯与否,都让人深深反思并努力去自我追究。

期待这位读者朋友,能从今后的《教师月刊》上,慢慢恢复美好的感觉。

再次感谢!也期待更多的朋友批评指正。”

这不仅是回答,也是自我检讨——尽管语气中带点自恋。

不管从读者的期待来说,还是刊物的自身发展而言,确实是“不进则退”。

到今年六月,《教师月刊》正好创办两周年。本来应该在第6期传达一点“两周年”元素的,但因为上段出差频繁,很多事情都顾不上考虑,包括出刊的时间,都有些拖了。

接下来是第7、8期合刊“教师专业素养读本”的事,必须加快速度,赶在6月底出刊。这个合刊的文章大多为专题约稿。诸多学者、教师都给予了支持,应约专门写来了文章。

去年第7、8期合刊做的是“教育人文读本”,主要编选了一些西方文史哲经典文本,目的在于通过人类文化历史上那些最智慧的头脑和最深刻的思考,追问一些基本的人生、人性和文化、教育的问题,探讨教书育人的根本道理和内在依据,同时借此反思当下中国教育的严重缺失和文化困境。反响不错,至今还在销售。

今年的合刊,走的是“问题解决”的实践路线,以各种典型案例为载体,从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学生成长、师生关系等方面,探讨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信息4月份就发布出去了,陆续有四川、河南、福建、北京等地的学校、教师、书店预定,有的学校已经将这个读本列入暑期教师读书计划。估计,邮局方面的订数会有明显的提升。

刚才,跟新美编东方同学交流了今年这个合刊的设计方向和一些细节问题。东方同学实际上还没有正式毕业,算是提前上岗了。她对岗位的热爱和对工作的勤勉,让人放心。相信经过几个月的历练,她会给《教师月刊》注入新的美学气息。

这几个月来,《教师月刊》团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两位美编,一位因为爱情,去了青岛;一位缘于父母,回到上海。

原来的文字编辑小汪,考取了教育学博士,很快也要离开了。今天午饭时,我跟他说,一定要好好谈一场恋爱,一定要教育学和爱情学双博士。祝福他!

为了各自的生活,同事成为朋友。

想起前些天,好朋友谢云、沈旎来京学习,我们一起在“老故事餐吧”吃饭。谢云惊讶于我与沈旎未曾谋面。

我们喝谢云带来的“武警特供酒”,52°。沈旎坚决不喝,与谢云同来的田老师倒是喝了一些。

我不忘说,这是谁谁、谁谁来吃过饭的地方。这些谁谁,自然都是“一伙的”。

自然也谈杂志的事。好朋友总会给些好点子。以后慢慢践行吧。

这段时间也开始考虑或与永通君探讨今年9月以后及明年的选题思路。

如何准确地切入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难点问题,依然是大的方向。技术上,细节上,文章怎么呈现,话题怎么拓展,版面怎么改进等,也需要反复斟酌。

向总社申请来了一套《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准备下半年好好研读。这套煌煌8大卷定价近千元的专业书籍,刚刚获得“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更重要的是,它是由国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李其维、董奇组织全国学者从2007年初至2009年初,历时两个寒暑通力合作翻译而成的,其英文版由WILLIAM DAMON领导当今儿童心理学界各分支领域最权威或新锐的学者所编撰。自1931年出版第一版至今,此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儿童心理学家,其他如学前教育学、认知科学、生物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都受其影响并反哺于儿童心理学。有一个权威的定论这样描述:可以预见的是,该书在未来仍是这个领域最顶尖的学术标准。

阅读这样的书,难免是大的挑战,期待能有一些选题思路上的启发,当然,这也是专业上的补课。

不管再忙,阅读都是必须的,至少,要在随身包里放一本书,让书神相伴相随。最近我放的是张灏先生的《幽暗意识和民主传统》。上一本是张文质老师推荐的《世界美如斯》,捷克诗人塞弗尔特的散文体自传。非常不错的两本书,可以让你增强胡思乱想的能耐。

这段还收到江苏成彦明、上海陈璞等老师的赠书。要学习他们的勤奋和思考的习惯。也想着,自己应该出一本新书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努力做一个不固执、不假装的书呆子。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9
主编流水账(二十七]



这段时间集中做第7、8期合刊“教师专业素养读本”的事。

都是约来的稿子,30多篇,近15万字,一篇一篇、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过。

时常被其中精彩的阐叙和恰到好处的“建议”所打动。

基本格局定下来了,分了6辑: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班主任工作,师生关系。没有太严格的逻辑线条,也难以截然地分门别类,大体按主题的侧重点或叙述的切入点来分——比如说,谈“德育实践”的问题,必定和“学生成长”有关。

去年年底时,我们确定了这个合刊的框架,然后设计问卷,征集问题。山东赵桂霞校长,江苏蒋保华老师、成彦明副局长,北京田俊老师等,都出了大力。

到今年3月份,共征集到2000多个问题。最终筛选了40个,分别约了稿。

有的话题其实特别不好展开和回答。诸如“教育阅读”、“教育写作”,很容易写得平庸、无味。但闫学、杨斌两位老师,写出了其中的幽微和奇妙——除了是经验之谈,更是心血浸透的结果。

我记得给他们二位发过邮件,对他们文章的出彩表达了敬意。

当然,也有个别文章,感觉平了些——可能跟“问题”未能让作者“兴奋”有关。

合刊的整体设计上,延续去年合刊的一些元素、细节,同时也强调了一些新变化。怎么把好文章变成好杂志,关键就在这个环节了。

实习美编东方同学这段正处毕业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同学聚会,不可开交。这是她的大事。

所以必须着紧地赶。

今天上午,市场部同事说,山东鲁城街道中心中学预订了400份。按我估计,自发布征订信息后,至今已有近3000份的预订数。刚刚上了淘宝店——那里也有19单了。

感谢这些学校、老师、校长的信任!

想起了厦门实验小学李玲玲老师曾在我的1+1博客上留言说,她所在的学校准备在假期用这个合刊组织一场读书沙龙活动。

这样的信息总是让人分外高兴,也让人心生必须把事情做好的急迫感。

我需要这种激励和动力。我需要健康向上的风——让雨也往上落吧……

6月出来的这期杂志,正是“总第24期”,创办两周年的美好节点。

这期杂志,发布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广告:雪佛兰汽车。尽管“广告收入”不是我们“营收”的重要考虑(也有“不敢”的成分),但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有气势的开端。

那天,编辑部和市场部开了一个碰头会,其中也讨论了广告的事。

也一直在琢磨“卷首”怎么写。一般我都是在当期杂志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斟酌“卷首”的。

去年合刊“卷首”,题为“没有两岸,只有前方”。我很喜欢其中这句话:“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一滴水,既是喧哗,也是传奇。我们是作为一个人同时也是作为一个教师,怀抱人间并俯身于这一片教育的大地的。”——不是自恋,而是它准确传达了我的世界观。

我本来不爱引用自己的句子,但今年“卷首”的格局,却无意中与之作了对——每期都拿去年同一期“卷首”中的某一句来作引子。做杂志总得考虑延续性,就这样厚着脸皮一期一期地“题引”了。

前天下班路上,朦朦细雨中,心头冒出了一句话——

在批判和建设之外,还有一件事可能更重要:恢复。

这个“更”字,自然是因之于当下教育问题的无比纠结。

大概,这个意思会是今年合刊“卷首”的关键性意旨。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39
主编流水账(二十八)


第7、8期合刊终于下印厂了。接下来便是欣悦而紧张的等待。

这一段,最辛苦美编东方同学,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从销售的角度说,时间上有些迟,给市场部同事的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对于这个合刊,永通君有一个妙喻:双胞胎。

每每想起,不禁暗笑。

刚刚看淘宝,7月2日有3个预订单子。谢谢大家的信任。(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287209788&)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第7、8期合刊“教育人文读本”,现在依然有读者购买。这自然是很让人欣慰的:一个长销的杂志合刊。这才不囧于“读本”的叫法。希望今年的合刊“教师专业素养读本”,也有这种“长效机制”。

顺势“王婆卖瓜”:如果你觉得暑假读书活动来不及用上的话,那么,将它作为“教师节”的礼物,也是不错的。

第9期《教师月刊》的工作,这一周开始进入议程。

“关注”栏目的选题,会有比较大的调整,思路有了,但具体怎么做,还没有考虑清楚。“专栏”也会有一些微调。因为第7、8期做合刊,积了不少好稿子。比如4月在江苏常熟听到的“故事妈妈”黄欣雯老师上的那节课,除约了陈文芳老师写了一篇评析外,也请黄老师写了“教后感”,本来第6期要用的。

做杂志,总感觉后面有一股力量在催促着,无法停下来,思路,想法,创意,文案,等等。

暑假期间,各地的活动很多,有几个是必须去的。也考虑走几个地方,回访,采访,调研,为年底几期杂志作更加充足的准备。

这两天得写凌宗伟校长的约稿——他所在的学校江苏南通通州区二甲中学校刊《今天第二》的“卷首”。凌校长很久前就说了这个事,因为一直忙,拖到现在还没有动笔。现在写东西,除了诗歌和杂志所必须的文字,大多为了朋友的约稿。上次非常努力写的一篇,《童年即深深的乡愁》(详见: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33190215),就是应沈立新老师所约为她们的校刊《石梅苑》写的。

应该感谢这些朋友,让我自身的思考因为写作而变得清晰、扎实。确实是,要尽可能地让笔动起来,要心猿意马地和文字勾搭在一起。

没有文字,何以为生——这个“生”,无关生存,甚至无关生活,而是关乎生命意志。

这阶段也读了几本书,《民主的细节》(刘瑜著),《泰戈尔谈教育》(白开元编译),《植物学通信》(卢梭著),感觉都不错,丰富了不少看法和感觉,觉得可以向大家推荐。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40
主编流水账(二十九)




明天准备出差,带着第7、8合刊“教师专业素养读本”上路。

要不是装订的原因,早就出发了——因为工艺问题,最终换了一家装订厂,拖了整整三天!

这次计划走福建和上海。如果时间允许,会顺道到江苏。除了作合刊的推广,主要还是采访、拜访作者和做市场调查。

第9期的大部分内容已交给美编制作。还有“关注”栏目的两个采访,一个准备这次出差做,一个委托了朋友G——刚才给G回了短信:为朋友可得两肋插火腿肠啊,改日见面再好肉好酒伺候……

这一期的几个小专题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是4月在常熟“故事妈妈”黄欣雯老师上的“故事课”,一个是“男孩教育”,一个是有关体育的。

从这期开始,“师道”栏目增加了万玮老师有关“师生交往”的专栏。和原来赵赵“我的孩子”专栏,可谓相映成趣。

福建之行,先到福州。

这个我待了好些年的城市,很多外地朋友都不知是福建省会。倒是一些教育界朋友会说,福州啊,那个“生命化教育”的地方,那个有个叫张文质的人的地方……不容易啊,这个坚持这么多年的草根团队、“村级课题”!

说起福州,眼前便闪过诸多福州朋友的脸,耳边有他们哗啦啦的笑。每每去了,必定和他们喝上几杯,不过这回,办完事就得走了。

主要目的地在漳州,已约数位朋友一聚,估计有恶战。刚刚又联系了老朋友、现在漳州市普教室任职的李都明兄。

漳州市南太武实验小学的潘校长,早先就多有邀约。但愿有机会见上一面。

我师范就是在漳州读的。所以更准确地说,这次是“回去”。

有太多的回忆在那里。

某夜的某刻,我会仰天长啸并泪流满面吗?

之后,到上海。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关注”栏目做采访,以及参加上海华侨基金会的一个公益活动。

继去年联合崔永元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企业、大学、媒体,做面向云南乡村教师的公益活动“朗天吉祥之旅”后,上海华侨基金会今年将实施面向内蒙古的“乡村教师飞翔计划”,19号下午举行开幕式。就时间安排看,开幕式肯定赶不上了。不过,该活动历时多日,内容丰富,包括专业培训、主题讲座、慈善活动等,参与其中一两个项目还是可以的。

为呼应上海基金会的慈善之举,我们向去年参加“朗天吉祥之旅”的50位云南乡村教师赠送了2011年全年《教师月刊》。2012年,我们将向参加今年“乡村教师飞翔计划”的100位内蒙古乡村教师赠送全年杂志。

有机会的话,准备拜访一两位约过稿但未曾谋面的教育前辈。还有就是,和一位合作伙伴聊聊。

每次出门,总是计划得满满当当,实际上很难一一做到——不过,却也时有意外收获。

多年前网络有言:变化总比计划快。对我此等飘忽的人来说,有点道理。

众人又云:方法总比困难多。兄弟你蒙谁啊……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6 17:41
主编流水账(三十)



这些天一直在忐忑之中。

因为,第7、8期合刊“教师专业素养读本”在最后的装订环节上出了问题。

7月15日我出差的时候,装订厂临时赶出30本送到机场让我带上。出差路上,一些学校或电话或短信,说要团购这个合刊。问市场部的同事,才知杂志还一直搁在装订厂里。一周后回京,情况依旧如此。

负责印制的同事殷老师,为这事没少跟装订厂交涉。对方的托辞是:你们搞大勒口,不好弄哩。

没有办法,这是临时找的装订厂,对于他们来说,“业务量不大”,只能等档期了。

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有的老师4月份的时候就在淘宝店上预订;5、6月份间,市场部收到的预订电话也很多。对于这些读者,作为主编,我深感愧疚!

抱歉哈……

今天快下班的时候,大批量的合刊终于送来了。

市场部的同事们马上行动,装袋,包装,快递了一部分出去。上百几百的大件,已由印厂直接发货。

但愿,它们不会受到北京大雨的影响,如期送到读者手中。

等待合刊大批量上市的这段时间,第9期同时在赶着。灌版、设计的工作今天都已完成。这个周末,将做清样的第一校。

这一期的“关注”栏目,探讨了“有效学习”的问题。新来的同事程老师就此话题采访了今年北京高考的一位文科状元,内容甚是生动有趣。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学生,并非我们晕眩于这个时代所热衷的所谓“高考状元”的光环,而是,从这样的孩子身上,我们更能感受到“学习与成长”的意蕴。

关注课堂,关注教学,可能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这是我们的一个考虑。

“人物·新青年”栏目,特约主持人王小庆兄邀约湖南的唐泽霞老师作了一个对话。唐老师原本教语文,还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后来辞去这个职位到另外一所学校“改行”做英语教师,现在正在读刘铁芳教授的研究生。

这是一位蒸蒸日上的教师,相信不日将成就自己的教育气候。

“海外”栏目,是今年美国年度教师米歇尔·希勒的专题。文字是原来的同事、现已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的汪明帅编译的。因为编译者有专业的支撑,又有做编辑的经验,所以整个专题学理性和可读性俱佳。

上次出差,本打算回京前转道上海做一个采访,因为受访者临时有事而改期。现计划8月3、4日到上海,以完成这个采访,并参加上海华侨基金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做的“乡村教师飞翔计划”的活动。如时间允许,准备到南通参加凌宗伟校长他们组织的“学校文化发展”论坛活动。《教师月刊》是该活动的支持媒体之一。

下午接21世纪教育研究院电话,邀约8月3日下午参加他们为将于10月份做的一个活动而举行的讨论会。前几天,王丽老师就这个活动与我作了电话交流。感谢他们的信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是杨东平教授领衔的一个民间教育研究机构,聚集了一大批热心的教育学者和教育公益人士,这些年来做了很多有益于中国教育的事情,值得景仰。

这些天还必须完成的事情就是第9期的“卷首”。题目已经想好了:这个时代的教育困境。今年的“卷首”,都引用去年同期杂志“卷首”的某一句话。翻开去年第9期杂志,发现“卷首”的题目竟然是“这个时代的教师”。真是太巧了。

从整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来审视当下的教师文化、教育文化,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愿这期的“卷首”,能写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8-23 19:17
这个时代的教育困境


林茶居



题引:人总是处于变化当中,总是与世界、与其自身的生活、与这个时代,发生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关注、把握这样的变化,实质上是对教育本质的体贴,是与教育本真的拥抱。当你注意到这种变化的时候,你不一定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至少可以防止你的工作变得更糟。(引自本刊2010年第9期“卷首”)



“7·23”甬温线动车追尾惨剧发生后,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主义”取向,彻底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迅速成为公众声讨和宣泄怨气的对象。

曾看过一个笑话,说某地交警部门在高速公路上立了一个警示标语:“谁开得快,谁死得快”。多么可怕,笑话中的公开诅咒变成了我们身边血淋淋的现实!

速度主义最大的问题是违背规律。与之相伴相生的,是一种叫作“锦标思维”的东西,即一切都必须“跑在别人前面”,最好是“世界第一”。在这个过程中,这种锦标思维会逐渐制度化为“锦标文化”,它通过各种手段,诱导人们以之为荣,并对之顶礼膜拜。纠缠其中的,还有对广场效应的热衷:必须上规模,必须产业链,必须区域化……

这一切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利益驱动。在不同程度上,每一个人都被其所裹挟、绑架和修改——有的甚至被连根拔出,不仅失去了身体的重心,连灵魂的居所也不知所向。

在这个时代症候群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也一派山头林立,旗帜纷飞;三两天就出现一个新的概念,五七日就产生一种新的模式——有人谓之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于是,河岸聚满取水的人,他们现取现喝,而不管水的源头在哪里,也顾不上考虑此水是否适合自己。

在这股“潮流”中,有多少顶着“改革”名义的“大跃进”?有多少打着“学习先进”旗号的“跟风”?

这样的情况我们见得还少吗——开始时一哄而上,结局是一哄而散。

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恶果之一,就是教师对教育改革逐渐失去信任和信心,自身的专业发展慢慢失去动力和后劲,从而堕入更为严重的“路径依赖”,即回到原地,并变得固执。

我一点也没有否定“实验”、“探索”、“尝试”的意思,改革也好,重建也好,提速也好,总需要一些先行者。只是,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速度和规模“先行”,从大的方向说,都必须符合规律,关切人性;就教师而言,则应该是“与我有关,对我有用”;而其最本质的指向,是真正有益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他们不仅在学业上获得进步,更在心智方面得到爱与尊重的浸润。

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列列“教育高铁”,带病上路,沿途又缺乏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安全保障机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6 15:31
==欢迎林茶居先生到《教师之友网》推介《教师月刊》。
   《教师月刊》和《教师博览》是我最喜欢的两本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6 15:49
这个时代的教育困境



林茶居



题引:人总是处于变化当中,总是与世界、与其自身的生活、与这个时代,发生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关注、把握这样的变化,实质上是对教育本质的体贴,是与教育本真的拥抱。当你注意到这种变化的时候,你不一定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至少可以防止你的工作变得更糟。(引自本刊2010年第9期“卷首”)



“7·23”甬温线动车追尾惨剧发生后,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主义”取向,彻底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迅速成为公众声讨和宣泄怨气的对象。

曾看过一个笑话,说某地交警部门在高速公路上立了一个警示标语:“谁开得快,谁死得快”。多么可怕,笑话中的公开诅咒变成了我们身边血淋淋的现实!

速度主义最大的问题是违背规律。与之相伴相生的,是一种叫作“锦标思维”的东西,即一切都必须“跑在别人前面”,最好是“世界第一”。在这个过程中,这种锦标思维会逐渐制度化为“锦标文化”,它通过各种手段,诱导人们以之为荣,并对之顶礼膜拜。纠缠其中的,还有对广场效应的热衷:必须上规模,必须产业链,必须区域化……

这一切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利益驱动。在不同程度上,每一个人都被其所裹挟、绑架和修改——有的甚至被连根拔出,不仅失去了身体的重心,连灵魂的居所也不知所向。

在这个时代症候群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也一派山头林立,旗帜纷飞;三两天就出现一个新的概念,五七日就产生一种新的模式——有人谓之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于是,河岸聚满取水的人,他们现取现喝,而不管水的源头在哪里,也顾不上考虑此水是否适合自己。

在这股“潮流”中,有多少顶着“改革”名义的“大跃进”?有多少打着“学习先进”旗号的“跟风”?

这样的情况我们见得还少吗——开始时一哄而上,结局是一哄而散。

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恶果之一,就是教师对教育改革逐渐失去信任和信心,自身的专业发展慢慢失去动力和后劲,从而堕入更为严重的“路径依赖”,即回到原地,并变得固执。

我一点也没有否定“实验”、“探索”、“尝试”的意思,改革也好,重建也好,提速也好,总需要一些先行者。只是,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速度和规模“先行”,从大的方向说,都必须符合规律,关切人性;就教师而言,则应该是“与我有关,对我有用”;而其最本质的指向,是真正有益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他们不仅在学业上获得进步,更在心智方面得到爱与尊重的浸润。

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列列“教育高铁”,带病上路,沿途又缺乏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安全保障机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0-5 00:13
林茶居:语文教育:基于人,为了人

--------------------------------------------------------------------------------


如同文学语境中的诗歌,当代教育语境中的语文在其所在领域是最具精神活力、最容易出争端因而最经常被诟病的部分。这正意味着,语文、语文教育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不管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大众的讨论中,语文和语文教育都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最值得关注也最需要关注的话题之一。

我之所以提到语文、语文教育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面目”问题,是因为我感觉到,在各种各样的讨论中,语文和语文教育常常成为“他者”,常常失去其本源上的意义。或者说,人们对于其本体性的认识常常是模糊的。说话的立足点、“话”所由以“说”的立场有问题,“说什么”和“怎么说”自然就会发生偏差或错位了。究其原由,主要问题就出在把“人文性”或者“工具性”作为讨论的基点和作出判断的根据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基于“人文性”和“工具性”二元论的讨论最终只能导致实质上的“失语”。

启发我把这个在心头郁积多年的思虑比较清楚地阐叙出来的,是被著名学者孙绍振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轫以来的一部罕见的力著”——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对于语文教育的价值内涵及其产生意义的途径和方式,我也终于有了新的体认:基于人,为了人——不管是从理论建构来说,还是就策略推演和具体实践来讲。

“应试”、“应世”、“应需”、“应生活”的历史欲求,使“人”在语文教育中被层层蒙蔽——语文教育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式外在于“人”的生命,作为“人”的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存在、主体精神被去除在外,“人”成为追求目标的工具和载体。所以,潘新和教授指出,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实现本体论转向,“从‘生活’转向‘人’”,呼唤“‘人’的回归”,完成“人的确证”。

那么,“人”在语文、语文教育中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也正是这部煌煌逾百万言的语文巨著的一个令人振奋的地方。在潘新和教授看来,“言语活动是人的基本的生命活动和存在方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言语生命,具有言语潜能和言语欲求,能够在发展言语能力和言语品质的过程中展现越来越强大的言语人生,彰显言语创造性,在言语上达成精神的塑造、灵魂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成全。秉持着“言语生命”的存在,人成为有尊严、有责任感、有自主人格的言说者,成为“存在”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潘新和教授提出:“‘言语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种差”、“言语生命意识教育,是语文教育贯穿全程的核心内容”。从而超越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二元论思想局限,同时完成了对语文和语文教育的“去蔽”,使之在生命的维度上,在“人”的精神意义上获得存在的尊严和独立性。因此,语文教育的意义,就体现在对人的言语禀赋的唤醒和召唤、对人的言语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对人的言语个性的激荡和发展、对人的言语精神的激励和张扬、对人的言语创造的激发和引动、对人的言语生命的养护和培植、对人的言语人生的引领和提升上。“语文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语言人’和‘言语人’的教育,是‘元素质’的教育。”(潘新和)

在强大的同时正越来越板结、僵硬的语文教育传统下,探讨语文教育的本体论转向,自然是十分艰难的。多年来,潘新和教授以一个中国基础教育的观察者、批判者、建设者的身份,在一个宏阔的精神空间里,致力于语文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的历史梳理和精神驳辩。而近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使他进一步看到了语文教育实践的错位、语文教育研究的机械和语文教育话语的贫乏,更激发其对语文教育进行病灶探源、价值追问、生命重建的热情和意志。在《语文:表现与存在》这本书中,潘新和教授以整个中国语文教育史为背景,有效吸纳西方文化哲学的多元化的精神元素,审视、探究和批判现当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范式,“在新的认知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进行语文教育理论范式的重构,和理论话语的更新”,创生以“言语生命”为精神依据和价值内涵的概念系统,建构指向言语表现和存在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学,为引动整个语文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创造一条充满生命意味的新路。

对语文、语文教育的思考和追问,就是对人、人的生命、人的存在、人的意义……的思考和追问。基于人,为了人。把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归结、落实到“言语表现和存在”意义上的“人”之上,使语文教育从工具论、知识论、能力论、语感论转向言语生命论,让“人”的生命因为言语的表现和存在而变得充实、丰盈、高贵。这可以看作是潘新和教授所要达到的语文教育的“化境”,而其自身的言语生命也在对这一“化境”的追寻中得以气势恢弘的表达和彰显——从对语文教育本体的重新确认,到对语文教育话语的重新塑造,再到对语文教育实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等)的重新构架……只有生命的深度参与,才可能有生命的自由绽放。这既是潘新和教授的语文教育理论的内在意趣,也是其在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和描述过程中的切实践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语文教育理论严重落伍,似乎与世界人文科学发展无关的情势下,潘新和教授却显示出对生命哲学、语言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类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西方文化精髓的旺盛的消化力,《语文:表现与存在》因此而具备了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语文哲学、语文美学、语文言语学、语文文化学的种种旨趣。

无疑的,这部语文教育新著的问世,不仅仅意味着潘新和教授完成了一部“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学”的奠基之作,更预示着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论范式和新的话语方式。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语文教育研究即将新新顿起的丰富可能性。

注:林茶居,《海峡儿童•教师》杂志副主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0 13:20
主编流水账(三十一)

回望了一下,“流水账”竟然四个月断流!
此前最后一篇,是 730写的。
这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都干啥了呢?
实际上也都在忙杂志,只不过懒念一动,就纵容了自己一天天拉下来。
我记得写过一句诗:“水怎么流,都不累……”我虽非“水”,但也不至于多“累”。面对诗神,要深深检讨。
这段时间,尤为费心力的是今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和2012年第12期的主打内容。
有关这个专号,比较可惜的是原本设计的“年度教育意见”最终取消了。2010年的专号,这个专题好些老师都喜欢,所以延续了下来,只是,约来的稿件总体上分量不足,且其他版块准备的内容太多,就腾了出来。
尽管如此,这个专号还是有诸多精彩文字和地道的教育思考的。
这几天市场部的同事集中时间,打包、装袋、封口,给订户、作者及受赠对象寄杂志,物流哥们来来往往,不亦乐乎。
市场部本在四楼办公,因为装修,连同其他部门都搬到编辑部所在的六楼上来了。
如此,一屋子的人,一屋子的人气,暖洋洋,喜盈盈,热闹闹……
有关2012年的杂志,折腾也比较多。比如第1期“关注”栏目,因为甘肃校车事故,原本准备的专题临时撤下,转而聚焦儿童安全问题。
近来各路媒体长篇累牍,铺天盖地,都是校车的话题。作为月刊,实为无奈——反映太慢了。但还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校车专题,有一些自己的发现和判断。
毕竟,教育种种之中,都有其恒定不变的东西。或许,这就是我们应该持续关注的。
除了原有的专栏外,“记事”栏目,增加张青娟老师和瓜瓜老师的专栏;“课堂”栏目,首推李海林老师的专栏——值得一提的是,还将推出曾在日本做访问学者的陈静静老师写的“走进佐藤学”系列文章;“专栏”版块增加朱永新老师的专栏。另外,因为太忙,周国平老师的专栏明年不再双月一篇,改为不定期推出。
“阅读”、“人文”栏目,请了刘尔笑老师参与内容的创作,有不少有意思的呈现方式。
2012年的春节来得早,所以很多工作都尽量挪前,内容上的准备也更加紧迫。同事朱永通君、程晓云老师和特约主持人王小庆老师,都准备了好些专访。
在操持内容设计的同时,美编刘东方同学一边考虑封面及版式的调整。
还有非常关键的工作,就是2012年的征订工作。市场部、编辑部诸位同事,共同发力;各地的教师朋友,充分支持。就邮局数字看,处于稳步增长态势,虽然不“猛”。这是教育媒体的现状。只有一步一步,扎实地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0 13:21
主编流水账(三十二)

今天上午到慈铭体检中心例行体检。
比较担心的视力问题,并没有什么变化,左右眼都5.3。不过左眼看最下面一行“E”还是有些吃力。
其他各项都如去年。有意思的是,做“亚健康检查”时,慈祥的老医生问我是不是经常锻炼,显然,她的结论是我的肌体总体不错——实际上,我现在几乎就是一个不锻炼人士。而“中医”一项,同样也是老医生,给我把脉后却说我“阴气略显不足”。
因为去得迟,又走错了路,一应项目结束后已过十二点,赶忙打车到编辑部——一点半要参加“清华伟新教育基金”举办的“新公民园丁奖颁奖典礼”,准备带一些杂志过去。
来到活动地点清华科技园启迪国际会议中心,碰巧遇到“一公斤盒子”团队也在这里做宣传,就把杂志交给了他们,请他们代为发放。
今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的“年度教师”版块,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和“多背一公斤”网站合作,报道作为“一公斤盒子大使”的十位乡村教师。
他们倾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令人感慨。
一点半,活动准时开始。
很惭愧,要不是参加这样的活动,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坚守在全国各地民工子弟学校的优秀教师,有这么多的教育公益组织志愿者,有这么多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的慈善界人士。
正是他们,在国家教育政策覆盖不到的地方,在政府不作为导致的教育不公问题频发的地方,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了快乐和希望。
正是他们,在为这个国家还着对七八千万贫困家庭孩子、打工者子弟、留守儿童欠下的债!
这两年,《教师月刊》也参与了崔永元基金会、上海华侨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发起的服务教师的活动,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做得更多。
趁着活动的间隙,结识了“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歌手孙恒先生和“多背一公斤”发起人安猪先生。
活动现场,不便太多交流,但我已有一个新的想法。
他们是这一片土地上的“教育好人”,他们值得我们尊敬,他们身上的普惠精神,是当下学校教育所欠缺的公民信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0 13:21
主编流水账(三十三)

2012年第1期杂志,明天即可下印厂。
这一期的“卷首”,昨晚才匆匆写就,题为“教育之善”。
今天一边排版,一边反复地读,几位同事也帮着看是否有用词及表达的问题。
现在美编东方同学还在作最后的细节雕刻。
市场部的小朋友们,都在。
很难得,刚刚大家“统一思想”:忙完后吃“海底捞”。
赵赵随即打电话预订座位。店家客气,估计电话里说“您贵姓”,赵赵自然是“免贵姓赵”了。
曾经一姓赵的哥们,打类似的电话,一激动就“免赵姓贵”了。
郭郭高调,在微博上发布相关新闻,马上引起一干朋友轻度围观,安徽铜陵吴兄以“浮一大白”相赠。
据说,她们几位中,阿瑛酒量最好。晚上得试试——早就应该把“北京分社第一杯”的头衔,“让渡”出去了。
此时夜初,十八点,三十分。看看窗外,这巨大的村子,很难看到人影,只有闪闪烁烁的车灯,挨埃挤挤望不到头。
嗯嘿,准备出发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0 13:22
[attach]1846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1 21:03
中小学教育论坛精彩摘要
第一部分:四人式座谈
刘波: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学会自我突破。如果我是老师,我就教我的学生怎么突破。因为1989年学潮的缘故,我后来又分到中学当老师。我选择了教化学,没有选择教语文。当时我把化学课也教的比较有意思。到那个时间以后,在我10年的教师生涯里面,我基于我以前的经验和教训,我会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怎么来突破,突破各种各样的,在我们当下对我们造成困境的一些地方,给他们一些信念,给他们一些动力,把他们生命里面能够拥有的激情,然后用这样的一把火去面对那样的状态。不管叫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林茶居:昨天在北京会议上我说: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列一列的高铁。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简单的速度主义。我们现在的学校发展,区域教育、各种教育集团,它就有一个速度主义的冲动。我们高铁出事主要还是这10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以速度主义为主要项。还有一个黑色幽默叫做“出成果了”。而且追求事情的解决,24小时以内必须解决掉,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说这些可能好像跟教育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问题跟这个时代是纠缠不清的,我们的教育里面有追求速度的阴影。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有第二个关键词是值得我们留意的,叫做“锦标冲动”。这所谓锦标就是争第一,我们都有锦标冲动。

张文质:我一些朋友征求我意见:孩子可不可以送到国外?我说如果理科强可以送到国外,但是如果理科弱送到国外会经受非常强烈的考验。其实你到了高中以后你会发现,窄化之后的考试目标通过加班加点是能够实现的。可是如果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目标,那就非常难了。
   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他才能带领孩子们飞翔。如果教师是一个偏执狂,这样的人是不能当老师的。但是健康的人从哪里来呢?健康的人从健康的家庭来,从健康的学习来。我觉得今天我们的应试教育,恕我直言,我们对它的反省、批判永不够,甚至还没开始。我听到很多人,尤其是学校,学校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又是受害者。在受益的时候你看不到应试教育对整个民族健康的毒害,对他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毒害。

曹轶明:我的观念是会考试的人、掌握考试方法的人,他学习就会很轻松。我到高三的时候,我也没说像现在的高中生要熬夜苦读。我到高三的时候,我看《笑傲江湖》,明天高考了我还抱着《笑傲江湖》看令狐冲呢。语文我用了40分钟答完卷,趴在桌子上睡觉。
   我们之所以还坚持在教师的岗位上,之所以还在做教育工作,本身就说明我们对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没有失望、没有绝望。为什么呢?引用刚才茶居的话,中国现在追求的是速度。咱们张先生的作品是“要慢下来了”。为什么要慢下来?我不能教一年级的孩子上高一的课程,有特例、很聪明的人少、天才,他上小学我们上5年他可以上2年,这样的孩子少而又少。当年我们国家最早的那一批科大少年班的那些孩子,也没有一个拿到诺贝尔的吧?但是他们肯定要比当年他们同辈人付出更多在课业上、学业上。所以我们就经常说,我们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来办教育,这才是符合教育的实际需求。


第二部分:城市老师与乡村老师的互动
瞿平:其实有的时候教育有这样一种规律,我们说: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多看待、多鼓励,也许最终那个梦想没实现,就像我小时候想当乡村教师,我现在没有实现,但并不意味着我做其它的就不行,我做城里教师也可以做的很好。梦想本身的作用可能不在于结果,而在于那个过程。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们的教育方向。
   也许我们有很多无奈,很多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我们在夹缝中生存,但是当我们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宽容的态度去面对独特的学生个体。
所以我们那个圆圈可能不一定是四周的,应该是发散式的,应该是有集中点的,学生的要求是最核心的,其它才是我们需要应付的,可能有一些是主要的,有一些是次要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做的很愉快。

童莹莹:我自己的体会是你真正活动搞的多、搞的好的话,其实是不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因为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最主要是激发他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其实在单单的学科学习上,不一定每个同学都会展现自己最棒的一面,所以会有的同学失去自信、沮丧。其实你给他很多活动,让他尽情的展示,让他各方面的特长能够得到展示,其实是能够提升他的自信心。把他的优点、潜能发挥出来了以后,让他觉得“其实我也能的。”尤其是小学、初中,这些东西其实是很浅的,不是很深奥的东西。如果他有一个自信心,有一个学习的热情,激发他这种兴趣,我想成绩还是不成问题的。

【分组讨论环节】
内蒙老师:我是六组的队员。我们组蒙古族老师比较多。大家把自己选的题都写在笔记本上,还有自己的想法。值得高兴的是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第三个问题。然后大家又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在了笔记本上,我把大家写的想法归纳为两点。我们为什么就选择当老师?
   热爱和理想。
因为喜欢孩子,因为有理想,从小就有梦想想当老师,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在乡村岗位上?这个最重要的原因,大家不约而同的写了一个观点。乡村孩子的质朴和对家乡的热爱,因为我们生在农村,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学成归来的时候都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乡村孩子的质朴和乡村家长对我们的期盼,他们更需要我们,所以我们选择了在农村。这些年我们有的已经工作20多年,有的10多年,最少的都10多年了,陆陆续续身边的人都调走了,但是我们依然坚持在农村,就是因为对家乡的这份热爱,因为家乡人的质朴,因为我们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总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让它变得更美。

石皇冠:我在乡下我要从零开始教。乡下你放开了让他辅导,他都辅导不了。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我可以跟踪看看这个小孩在这个方面的学习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多长时间多了什么程度?我在进行五六年的教师研究当中发现了什么?你说我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儿童学习阅读的规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乡村当老师的原因。

李莉:我担任了21年的班主任,接触了300多个都是不同个性的孩子。我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哪怕他再困难。有时候我们的耐心可以让铁树开花。很欣赏这样一句格言:要静下心来倾听花开的声音,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期待。所以每个老师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听到花开的声音,你就能成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0 12:44
http://xnjyw.5d6d.net/thread-48018-1-1.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