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7 20:14
标题: 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宋晓梦



  
  鲁迅作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现代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从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就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此后,几乎所有版本的语文教材,都选入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以至在学校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之多,任何一位现代作家都不能比肩。

  “我不喜欢,但希望有”
  但是,据调查,目前大部分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难懂而且不喜欢鲁迅作品。除了课文,一般不读其他鲁迅作品。“一怕文言文,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是他们的口头禅。不久前,记者在上海“第四届鲁迅论坛暨全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期间,向来自浙江绍兴的两位中学语文教师了解鲁迅家乡的中学生是否能对鲁迅作品更感兴趣?想不到情况居然与其他地方相差无几!他们说,喜欢鲁迅作品的学生是个别的,是中学生中的“精英”;电脑游戏的吸引力大于“社戏”,游乐园胜于“百草园”,在这一点上,多数绍兴的孩子和其他地方的孩子区别不大。但也有学者认为:“不能低估现在中学生的感受能力,他们也希望自己逐步深刻起来,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
  上海鲁迅中学高二小陈同学的感受同时印证了上述老师和学者的两种不同看法。他对记者说:“我们班有三四个同学感兴趣,我不感兴趣。您问对鲁迅的印象吗?他小时候天真、调皮,还能让我有亲切感;长大后对社会人、事的批判,我就不怎么感兴趣了。不过还是希望教材里有,可以帮我们在看待社会时,多一些独立思考。”这些天真但又相互矛盾的看法,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下中学阶段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思想状态——希望能用自己的视角关注社会,但还不善于沉下心来,思考怎样从不同时代的先贤那里,学习独立思考的原则和智慧。
  了解文学史上的名家、大家,普及和传承鲁迅精神,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如何面对现实,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还需要中学语文教育界的教师、教研人员和鲁迅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怎样看待鲁迅作品“立人”篇目
  广东警官学院郑璀宇老师指出:经过上世纪末的中学语文教育大讨论以后,鲁迅作品中学生不好理解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学和出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退出了中学语文课本,可是目前政治性较强的篇目还是偏多,反映人性的篇目稍少。就目前的篇目看,急需调整的是,增加鲁迅“立人”思想的篇目。因为鲁迅的思想核心是“立人”,是让人们“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但也有些学者认为:恰恰是那些政治性、批判性的篇目最鲜明地体现了鲁迅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和正义感,这不正是“立人”所需要的吗?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老师说:“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光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作品已不能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增加一些更能代表鲁迅精神的作品是有必要也是有可能的。高中生在学《阿Q正传》、《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些鲁迅作品时,往往能发表很多看法,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对他们的思想走向成熟非常有益。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中学教材鲁迅作品研究专家温立三的研究成果显示: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鲁迅作品,其中有23篇民国时期也入选过,比如:《故乡》、《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社戏》、《祝福》、《秋夜》、《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纪念刘和珍君》等等,说明鲁迅的这些作品具有超越阶级和超越时代的力量,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资源。将这些作品收入教材的举措,当时就被人们称为“立人”的事业。温立三说:“鲁迅在批判一些东西的时候就是在呼吁一些东西,所以‘破’和‘立’是不应该完全对立起来的。”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就中学鲁迅作品选篇的标准提出过两点意见:“一是要能体现鲁迅思想、文学精髓;一是要具有可接受性,注意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要有一个接受梯度,比如初中阶段可多选一些鲁迅关于生命、爱和美的感悟、描写和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高中阶段则可选一些更能体现鲁迅最基本的思想、更为严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字。”
  要求过高“难教”、“难学”
  “大多数学生对鲁迅作品有距离感,最主要的原因是鲁迅的作品需要有比较丰富的经历、阅历才能读出味道。而现在的学生缺乏这种经历和阅历,所以很难有深刻的感受”——绍兴鲁迅中学两位老师的这一看法,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状态。山东德州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学读书时学鲁迅的作品也没什么感觉,直到走上社会打拼10年以后,再读鲁迅,才读出了一些味道。”可见缺乏生活经验的人,理解鲁迅是吃力的。
  可是几十年来,鲁迅作品教学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即在十几岁的中学生刚刚接触鲁迅作品时,就想让中学生读懂鲁迅。这种要求,超越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初级阶段,违背了阅读文学名著的自然规律,也忽视了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郑璀宇认为: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能初步感受即可。至于其内在的深刻含意,可以随着学生对人生的体验和观察的不断增加,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的逐渐丰富而不断深化。
  不能忽视语文能力培养
  鲁迅作品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上成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虽然在理论上大家对此不会有异议,但如何操作却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即使在一些观摩课、示范课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倾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审顾之川先生在点评鲁迅作品教学观摩课时就指出: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写作的能力。他特别指出,要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词语;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学习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对全文或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一些语文老师的展示课,为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邓虹老师在上《药》这一课之前,在网上开辟《药》的自主讨论区,让学生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各方面进行分析、感悟、探讨、质疑;她把精华的帖子在课上展示,让大家欣赏、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钻研的热情。当她发现有同学对华大妈、夏四奶奶的心理分析明显忽略了文本,竟然还受到同学的跟帖称赞,表明这一问题有代表性,就把这个帖子引入课堂,让学生对照作品的前后情节,讨论这样分析人物心理是否中肯,最终提高了学生“从文本出发的鉴赏意识”。
  虽然附中的学生基础好,但邓老师绝不忽略对字词句的学习。她根据学生在自主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诸如:“买药”一节中,结尾句有怎样的含义?“疯了”一词为什么几次出现,效果是什么?“上坟”一节中的环境描写用意何在?等等问题。从理解对字词句的表现力,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
  在拓展作业中,邓老师先向学生介绍叙事学的新知识——“围绕一个故事讲出许多故事”;然后推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引导学生关注其超凡脱俗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布置创造性思维拓展练习:从与《药》相关联的人、事、景中,任选角度,自定题目,与鲁迅先生合写一篇小说《药》。
  邓老师在学生对鲁迅作品有了初步的整体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还让学生为刘和珍写挽联、写墓志铭,用写对联的形式概括祥林嫂的一生。为此,她的学生学习和浏览了很多对联、挽联、墓志铭的写法。既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也提高了多种文体的写作和欣赏能力。
  当初邓虹接手这个文科实验班时,37名学生中只有6人表示对鲁迅作品有兴趣。经过两年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探讨,她的学生以“感受鲁迅作品”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对联等佳作迭出,有的还被大学教师引入鲁迅作品教学的课堂。
  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应加强联系
  钱理群指出:“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学语文界,很多教师自己的文化积累很有限,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极其过时,不少人还在沿用三五十年前的阶级斗争的观点。温立三说:“5年前,我们在研讨‘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时,就呼吁鲁迅研究界应与语文界加强联系。但直到现在,能像北大钱理群、王富仁教授那样关心语文教育的专家极少”。他希望鲁迅研究界能及时把一些适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语文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鹏举先生更是呼吁:鲁迅研究机构与语文教育界应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定期交流,把鲁迅研究的新观点、新发现向语文界介绍,使鲁迅作品教学更具时代性,也使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效益更大化。

2009-12-23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