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思维版图》评介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22 18:50
标题: 《思维版图》评介
《思维版图》评介    

在《思维版图》中,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通过对比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道出了思维差异产生的历史渊源、差异造成的结果。这对我们重新看待教育个体,革新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率先提出的“把关人”理论,即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作用的“把关人”,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验证。

如果说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存在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那么对于信息的获取或舍弃,其实也是一种把关现象,而此时的“把关人”则是个人内在的思维方式。在《思维版图》中,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通过对比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道出了思维差异产生的历史渊源、差异造成的结果。这对我们重新看待教育个体,改革教育内容并将之付诸实践,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正如该书所强调的,你我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我认为世界是一个圆,而你认为是一条直线。作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说明,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无视思维差异或文化背景将会带来惨痛的教训。实际上,在“二战”后期,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以为在战争结果已经注定的情况下,日军会束手投降。但现实却是日军逐岛抵抗,拒不投降,美军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让美国高层很不理解。后来,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在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菊与刀》,解释了日本人这种“顽固”观念和“反常”行为的内在动因。

其实,所谓的顽固和反常,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外在体现。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文化传承使东西方人习惯于从各自的视角看待和理解世界。《思维版图》中罗列了许多实验,用来说明东西方的思维差异问题。例如,把鸡、牛和青草3种东西进行归类时,中国的儿童喜欢把牛和青草归为一类,而美国儿童则把鸡和牛归为一类。原因是中国受试者更喜欢按照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属性或范畴进行归类。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东方儿童学动词比学名词快,文图相结合时记忆的效果更好。而西方儿童最早掌握的多是名词,在学习如何对物体归类要比东方儿童早一点,原因是动词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作者看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和教育方式,作者将东西方哲学和思维模式的发源地——希腊和中国的早期历史对比,指出分别以狩猎和务农为主的两种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关注点和世俗哲学,即西方人的关注点往往是物体,在行动上更加个人化,习惯于通过论辩和裁决分辨对错;而东方更关注环境和场合,在行动上趋于集体主义化,喜好通过调和方式解决矛盾。这种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造成的思维模式差异,直到今天还能够在不同人群的心理学认知、推理等实验中体现出来。

经济学家汪丁丁说,“尼斯贝特指导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所揭示出来的亚洲思维方式和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差异,动摇了每个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能力的共识。”而了解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差异,将有助于为留学生营造更适合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中国学子更快地适应国外求学环境,某种程度上对东方人更好地发挥长项也大有裨益。书中就指出,美国人的自我描述不受环境影响,而亚洲人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最终结论就是西方人擅长从一开始就做得比较好的几件事,而东方人更有可能成为杂家。

作者也指出,思维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对思维方式有着微妙的影响。例如,在日本生活了很长时间的美国人,其思维会接近日本人,而在美国生活的东方人(特别是亚裔美国人)思维方式更接近美国人。但是,如果让亚裔美国人先回忆作为亚洲人的体验,或者回忆作为美国人的体验后再进行测试,他们回答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差异。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的回答更接近美国人。而这无疑为两种文化和思维差异的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对比东西方思维差异的同时,对同为东方人的不同民族思维特点也作了微观层面的对比。例如,日本人和中国人都很在意面子,但与家庭的关系不大,他们对公司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虽然日本人和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多地受到社会约束力的束缚,但是,日本人的束缚主要来自同仁,中国人的束缚主要来自权力机构。推及教育领域,中国的课堂是由教师来控制的,而日本的课堂是由同班同学来控制的。中国的学生喜欢一种比较随意的学习方式,对无端强加的各种要求比较恼火,而日本人则对此安然接受。

对此,心理学家多拉·迪恩的评论是:“中国人强调特殊的双方关系而又保持各自的个体身份,而日本人倾向于把自己隐没在群体中。”由此可见,“踊跃的讨论”这一概念在日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会威胁到群体的和谐,同时又过于“凸显”了自我。而一种积极而活跃的可以发表见解的课堂,是中国的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也可谓理想的教育形式。对于中国的教师来说,要做的不是放手让学生去控制课堂,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探索未知,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而这些都是需要教育者用心去体会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