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试论青岛城市风貌的文化与美学价值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8-28 22:24
标题:
试论青岛城市风貌的文化与美学价值
试论青岛城市风貌的文化与美学价值
杨曾宪
青岛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但青岛毕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的文化表现在哪里?青岛又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著称,但“绿树、碧海、蓝天”毕竟不独属青岛,那青岛的美究竟表现在哪里?长期来,由于对此缺少系统研究,包括青岛人在内,对此也没有确切认识。本文便试图从学术角度对这两个问题作出回答,并期待识家指正。
青岛城市风貌的文化价值
青岛开埠历史较短,区区百余年。这使人们习惯于称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因为它虽“隶属”古齐国,也有古代历史遗存,但那只是发生在青岛界域内的事情,并不关涉青岛。这又使人们习惯于称青岛没文化,因为城市的文化主要靠历史的积淀。正因如此,国务院批准青岛为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人感到奇怪:青岛怎么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了呢?即便因“五四”、因青岛近代殖民地历史和遗存,可称为历史名城,但也难以被称为文化名城啊!青岛城市的文化表现在哪里,这确实是我们重现认识青岛的出发点。
就一般意义而言,所谓文化,就是指“人化”,指人类的实践行为与结果。但所谓“文化名城”中的“文化”,却是一种价值概念,一种对城市优秀文化遗产的价值肯定。如果一座城市,道路没有规划、建筑没有特色,只是堆砌了各种火柴盒、豆腐块、麻将牌式的建筑,没有任何值得后人称道学习借鉴的创造性成果,那这座城市显然就是没文化——尽管那城市也有历史,也是人类的文化造物。象丽江,它的著名,并不仅仅表现在其悠久历史,同时表现在它不同于中原地区的独特房舍建筑。同样,青岛自身建埠时间较短,但它却是对欧洲城市数百年的规划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青岛的建筑、青岛的街区和道路设计以及整座城市规划,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体现了欧洲近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水平,在某些方面迄今仍为国内建筑和规划界所不可企及,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便是青岛独有的“城市文化”内涵。
确实,青岛市区的规划是一流的
。我们中国传统哲学讲“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园林也特别强调自然和谐,因势设景,借景生辉。但现代中国城市在规划中恰恰违背了这些原则,将城市硬是机械地分割成若干区,再生硬地摆上各种设施,然后一列列地排上居民楼,毫无特色可言。尤其是在城区地形起伏的情况下,这种生硬地布局或建筑,更容易使城市窒息在狭小空间中。珠海新城建设,便是把山头切开,摆上道路建筑,使山城缺少灵气。重庆近年来似乎要把整个老城都改造成新城,结果将城市风貌完全破坏,建在山头上高层建筑杂乱无序,争相拔高,各种色彩彼此冲突,既切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又使人产生一种紧张感,完全丧失了历史名城应有的雍容气度。
而在青岛旧城布局中,却没有这个问题。正如德国学者华纳先生(Torsten Warner)在《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一书[ii]说的:“青岛市规划充分考虑其地形特点,建筑一般避开山顶,街道顺山势蜿蜒,换向处构成有趣视野。”的确,尽管青岛是处于丘岭地带,但道路设计能顺山依势,从容不迫。道路也曲折,建筑也多样,但道路的转向处一般都是尖顶的建筑,将空间巧妙地分切开来,将视线自然地透视或转移过去。至于道路的对景处,更是精心处理,决没有一条道路正前方的空间被堵死的情况。几乎所有的山头或高地都被合理地利用或借用了,譬如基督教堂与青医附院周边道路的处理:江苏路、龙山路、龙口路、沂水路、平原路等七八条道路汇集,有些道路还随地势变化而弯延逶迤,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处理得自然流畅,舒展得体。基督教堂作为核心及数条路口的对景,成为整个街区灵魂。这样,沿沂水路东行,绕过江苏路、龙山路步入迎宾馆(原总督私邸),周边既有裸露的山体植被,又有街心绿地和花园,还有精致典雅欧式建筑,一路上的景致处处赏心悦目,毫无生硬之处。如此对自然环境与建筑、道路关系的和谐处理,堪称经典之笔。至于围绕观海山、龙山、观象山所修的环山路、阶梯路,更有曲径通幽之妙,经得起人们的细细品味。同时,在这些规划中,海最大限度地被纳入到城市布局中,成为城市生命的构成部分。如沿江苏路南行,首先看到的便是大海里亭亭玉立的小青岛,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当然,这样从功能上也有利于将海风引进城区,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各条通向海边的路口,都决没有被建筑堵住视野的的情况。
文化是在价值比较中存在的。青岛的道路设计,正是在举重若轻、化难为易中表现出创造性的智慧,达到功能性与观赏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才显得难能可贵、难能为美的。观海山南麓建设的总督府,面向青岛湾设计了中轴线式的市政绿化广场和对称式的放射性道路。应当说,这种设计放到欧洲城市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在青岛却是围绕山头设计的,山势增加了总督府的威严,开阔了市政广场的视野,却丝毫没有影响周边道路的流畅。因此,青岛的这种城区规划道路设计,国内城市中是没有可与之比项的。厦门鼓浪屿的道路规划有些类似,但它毕竟是小岛,不是城市。即便放到欧洲城市,这也是不多见的[iii]。
青岛的城市规划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价值内涵,是因为它完全是一座根据城市规划新建城市(市区只保留天后宫和“老衙门”)。这不仅在国内各有殖民地历史的城市里少见的,在欧洲城市里也是罕见的,因为欧洲城市都来源于历史上的工业城市,然后不断加以规划完善的。而青岛的城市规划则是在汲取欧洲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它不仅科学而且权威。这种城市规划的权威性甚至超过德国本土及欧洲城市[iv]。这使青岛的城市规划理论 与实践代表了本世纪初德国先进水平,成了“德国文化和城市建筑风格的展览馆”[v]。而它在今天依然具有这种楷模价值,则是由于国内城市规划水平相对落后所致。如果今天国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象珠海等新兴城市规划起点很高,青岛城市的文化价值便相对减弱了。这与今天丽江的价值,是在内地城市历史风貌被破坏的背景下突出出来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今天北京西安保护的依然很好,小小丽江怎能成为世界人文遗产在中国的首选古城呢?
关于构成青岛城市文化的其它重要因素,譬如体现在青岛老建筑中的文化,已有专著阐述,我这里不再讨论了。其中德国老建筑,确是值得特别珍视的部分。华纳先生对此已作了详尽阐述。他从纯建筑文化角度对青岛德式建筑的高质量所作的说明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有几千年文明,有自己辉煌的建筑艺术,“西方建筑师不禁要与之较量,争个高低,以证实西方技术的优势。”同时,“建筑艺术和城市设计是一个国家工业势力和产品质量的象征,中国人对此深为关注。为赢得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各国的工程师和商人在竞争中不得不力争以其最佳的设计和产品取胜。”因此,青岛有些“建筑甚至在质量上与当时德国本土建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1910年德国建筑师曾以花岗岩为材料,为威廉二世设计波茨南皇宫时,有人便将它与青岛的总督府相类比。华纳先生的这一说法似乎并不夸张。笔者去过德国几个地区,沿途也经过一些乡村,但都没见到造型有超过总督私邸(迎宾馆)的宫殿建筑。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除德国建筑之外,青岛虽也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但就总体而言,青岛欧式建筑的数量、质量、风格,其实是难以与上海相媲美的。然而,青岛的洋房却给游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青岛洋房具有其它城市所没有的审美价值。这便涉及对青岛城市形象美的认识了。
青岛城市风貌的美学价值
美与文化相关联。构成青岛城市美的内在要素当然是青岛城区的规划与建筑文化。文化的极致,就是美。但文化与美,尤其是与大众审美并不完全一致。譬如,上海的老建筑所内含的文化价值远远高于青岛,但上海城市很难用美概括。这象许多出土文物具有很高的文化美价值,但一般百姓并不欣赏是一个道理。正因如此,有关青岛城市美的论述,我们也忽略对青岛规划与建筑内含的文化美的讨论,而重点从大众审美角度,对青岛城市视觉形象美进行论述。
笼统地讲,青岛的美,美在色彩,美在结构,美在和谐。
青岛是国内外少有的具有五种色彩的城市:碧海、蓝天、绿树、红瓦、黄墙(实际上是四种色彩:碧海也是蓝,只不过与蓝天比是深蓝而已)。正如华纳先生所说,这五种色彩“对到过青岛的人来说代表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异乡情调。保持这五种色彩的特色无异于保持青岛的个性及魅力。”应当说,青岛的这种城市色彩美在世界城市中也是少有的。笔者到过包括巴黎、罗马、维也纳、幕尼黑、苏黎士、日内瓦等著名城市,他们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堪称一流,但那些城市却都没有登高观赏价值——城市色调基本上是灰(楼)加上绿(树)。由于他们多数是平原城市,兰色都难以溶进城市空间中去。这大概便是青岛20年代便被称作“东方瑞士”的原因吧,因为瑞士包括德国的乡村小镇房屋有红瓦顶,有丰富的色彩。
青岛城市的色彩美是我们应十分珍视的宝贵财富,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色彩美感是最大众化的美感。无论来青游客的文化层次高低,他们共同的评价都是青岛美,这美,主要就来自青岛的色彩。但正像有人指出的,青岛的所谓“五色”,只有“红瓦黄墙”属于青岛城市建设本身,其它三色,并不独属于青岛。这使很多外地人对青岛将“绿树、碧海、蓝天”贪为己有而“愤愤不平”。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公平”之处,“绿树、碧海、蓝天”虽为公共“美学资源”,但它们作为青岛的城市色彩,一经康有为提出,便成为青岛“专有色”,这正说明青岛的城市规划建设者很好地利用了这些“资源”,这正属于美学上的“自然人化”规律。那么,青岛是怎样将这些色彩纳入到城市形象中来的呢?从客观方面讲,是青岛的岛屿与山城地形特点。由于海岸逶迤曲折,大海便构成了城市的肌体;由于城区起伏不平,蓝天便构成城市的背景。但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正是青岛城市规划建设之功,属于“人化自然”的美学成就。象珠海、厦门等城市,也是山城,也是临海,但却没有获得色彩城市的美誉。青岛东部新区,有些小区同样建在丘岭上,但却也没有老区的色彩效果。这便使我们不得不钦服青岛当初城市设计师的规划水平和美学眼光。
先说“碧海”。青岛老市区在规划建设初期,前海青岛弯和汇泉弯被很好地利用和借用了。无论是琴屿灯塔、前海栈桥,还是东海饭店,它们都恰到好处地将人文因素镶嵌到岛屿、港弯和海岸岬角上,将碧海揽入城市的怀抱中。试想,如果小青岛上的灯塔不是如此婷娜玉立的造型,而是体量巨大的笨拙塔楼;如果栈桥不是如此舒展如虹地伸延进大海,而是一条生硬的堤坝;如果东海饭店不是如此转侧多姿的“摩登造型”(它是三十年代美国“摩登建筑”的移植)具有生动的乐感,而是如同今日东海大厦那样的海边巨人,青岛的大海,还能成为城市的有机体吗?我们看一下香港就会想象到,如果青岛海边也是阵列着一排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摩天大楼(如今日发达、百盛、外贸中心那样)的话,那么,海便成为青岛的异己存在,成为被城市所“统治”、“控制”、“利用”的对象;青岛便失去对海的色彩的“专利”。
再说“兰天、绿树”。青岛老市区的山头在规划初期便被自觉地保留下来,这样,山头的“绿树”自然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并靠起伏的天际线将其与蓝天融为一体,再加上“红瓦、黄墙”的小体量房子掩映其中,几种色彩便自然协调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蓝天”就在这种和谐色彩搭配中,作为背景被青岛“独享”了。如果当初青岛的建筑将山头密密地遮盖住,或者山头没有绿化,那能形成这种画境吗?今日的伏龙山便是例证:由于粗糙的建筑覆盖了山头,又基本看不到绿色,蓝天便远离城市了。
还有“黄墙”。“黄墙”经常被人们所忽略。近20年来,青岛的新建小区,大都显得毫无生机。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们墙壁普遍采用白面砖却是一个重要方面——那白灿灿的瓷面砖,将所有的色彩都给冲淡或“扼杀”了。无论是绿树、红瓦、蓝天,都遮不住那毫无生命而且刺目的白墙面。可以说,这种白色建筑伸延到哪里,青岛城市的风貌就被破坏到哪里[vi]。而青岛老建筑的黄墙,由于与绿、红同是基本色调,彼此宜于搭配,便自然生出悦目效果,使人们容易将其与“兰天、绿树”在视觉上统一接受,形成整体色彩美。作为晚近的例子我们可以东部的“海景花园”大酒店为证。“海景花园”在重新改造后,其屋顶分别涂上绿色和红色,墙壁涂成黄色。尽管它缺少真正绿树的掩映,但同样已构成美的画境,成为目前东海路上难得建筑景观。究其原因,除去房屋造型外,就在于它采用的正是青岛的基本色!
最后,重点说一下“红瓦”。既往在很多人眼中“红瓦”就是红瓦,“红瓦”的美学价值就来自红瓦的色彩美,因此,为承继青岛的建筑风貌,便规定新建筑要一律红瓦盖顶。但结果人们却发现,许多红瓦盖顶的新建筑,视觉效果并不佳(尤其白墙红瓦时更是如此)。人们产生这种误解的重要原因,是忽略了青岛老建筑“红瓦”背后的丰富内容。其实,只要深入考察一下就会发现,青岛的“红瓦”美,决不简单的是一种色彩美,而更主要是一种建筑的整体结构造型美。这种结构造型美,主要还并不体现在建筑立面的装璜装饰以及廊柱、窗套等等设计方面,而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结构与屋顶处理上。青岛老房子的体量不大,有所谓小洋楼之称,小洋楼一般2—3层,而屋顶红瓦面积,加阁楼塔楼却高达1—2层。这样,红瓦的色彩装饰效果便突出出来。它不象帽子,而象红色披肩,给人以萧洒之感(而那些大体量的高层楼房的红瓦顶却如同小红帽,给人以滑稽之感)。同时,青岛小洋楼虽然也是倾斜屋顶(蒙莎顶),但却没有中国传统的大屋顶,而是复杂结构的“多层立体屋顶”。由于那些老房子一般都是“T”型格局,屋顶不只有两个面,再经由阁楼、塔楼、通气窗以及多向屋脊的多次切割分割,最终变成为10个、16个、甚至20个斜面。这样多的屋顶斜面有什么意义呢?假如放到平地上,它的确意义不大,因为人们的视线只能看到一面,甚至有时连一面屋顶也看不到,屋顶上的复杂结构便没有视觉效果了。但在青岛就不同了。座落在山坡上的这些小洋楼,正是因其复杂多面的红瓦屋顶,才产生出神奇的视觉效果。你可以在任何高度、任何角度的观赏,它们都不会给你一个生硬的立面,而且还可以随着你视点高度、角度的变化,随意地组合搭配,移位换景,使这些映衬在绿树下,镶嵌在碧海蓝天之中“红瓦”,构成绝妙的美的组合。这便是青岛老市区景观,从任何一个制高点,或从前海的任意一个角度,都可以观赏,都经得起细读原因。假如青岛的“红瓦”,只是一些红色的大屋顶,则肯定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因此,“红瓦”的美不仅仅是个色彩问题,更是青岛建筑造型艺术的体现,青岛城市美学价值的体现。
总之,正是青岛这种“五色”构成,使她既适于海上远眺,又宜于山头鸟瞰,处处入画,景景动人。1913年《香港每日新闻》报道:“从海上眺望青岛城,只见其座落在一片奇旎风光之中。其建筑整齐美观。重重红瓦屋顶跃动于层层翠绿之中,令人心旷神怡。这景色简直就是德国的一个小小剪影,这剪影在移植过程中变得愈加完美。”至于从高处观景,华纳先生在《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一书中称,从基督教堂“高地了望海湾,当属亚洲最佳景观之一”。今天,既使在旧城面貌被严重建设性破坏的情况下(基督教堂前就被原电子仪表局的大楼遮死了),从小鱼观赏海边的景观,仍是揽胜佳处。
行文至此,有一个问题自然会被提出,那就是青岛的美,是德国早期规划建设者们刻意追求的呢?还是他们无意中获得的效果?由于笔者没见到原始文献,不能妄断。但我倾向于前者。理由是:(1)、西欧各国20世纪初开始陆续出台城市规划法,有些国家在城市规划法中便对城市建筑提出了明确的美学要求;(2)、20世纪初,由英国人罗伯特.欧文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已经传遍欧洲,并名声大噪;(3)、德国是现代美学的故乡,美学概念便诞生在德国,世界最著名的美学家黑格尔、康德以及马克思都是德国人;德意志民族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4)、最重要的一条,即青岛的美,并不是德国人馈赠给中国人的礼物,而是他们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和家园(德国人送给中国人的建筑就是台东区毫无特色的道路狭窄的民居)。德国人要把自己的新家园建设得超过故土,是合乎逻辑的。华纳先生说,“当时青岛最美观的建筑均揉凝罗马式复古风格与青年派风格于一体。”这种风格上选择,与其是学术上的,不如说是美学上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我认为,青岛可视为世界城市史上人类真正按照“美的规律”(马克思语)建造城市的范例。尽管青岛的美,当初并不属于中国人,但这决不能成为我们不珍视这份遗产的理由。正像埃及金字塔、北京颐和园虽是统治阶级独享富贵的罪恶产物,但并不影响它的当代文化价值一样,青岛也是值得我们特别珍视一份人类文化遗产。当然,它更是青岛走向世界的“绿卡”。
--------------------------------------------------------------------------------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市区概念指市南沿海欧式城区,如果放眼青岛整个市区,德占时的规划有两大致命败笔:一是青岛火车站的选址,影响台西和整个城市的发展,二是原台东区一带布局非常局促,缺少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道路交通网络。但这些都是当时殖民者统治本质的反映,而不是规划设计能力的局限。这是造成今天青岛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较弱的重要历史原因。
[ii] 《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1994,Ernst&Sohn)。该书为德国对外学术交流中心资助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中国几大城市中的重要德国建筑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并作了一一介绍,其中,对青岛的德国建筑介绍最为详尽。该书目前在国内没公开出版。本文后面引用的观点和材料,凡不注明出处的,皆见该书的前言,及青岛部分的导言。
[iii] 以笔者有限视野,瑞士的苏黎士城市道路设计与青岛很类似——或者应当说,青岛的道路设计与苏黎士很类似:山城,道路环山而建,逶迤曲折,房屋顺山势而修,参次不齐,错落有致。苏黎士也有水——苏黎士湖,但遗憾的是城市没有色彩。
[iv] 德国本土的城镇规划法从30年代到40年代开始制订的。欧洲制定城镇规划法最早的英国,也是于1909年颁布的。见《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郝娟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03页、41页。
[v] 1912德国在上海出版的华文报纸语,见2。
[vi] 我感到奇怪的是,国内在现代化过程中处处样样仿学国外,但这白面砖却是地道的“中国特色”——我在欧洲十多个城市里,没见到一座这样装修的房屋,它们仍是以涂料为主,连玻璃幕墙也很少用。
2001年1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8-28 22:46
青岛人与海
杨曾宪
大海,青岛人的骄傲。
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由于历史、由于文化,由于种种原因,唯有19世纪末所诞生的青岛,才将大海揽在自己的怀中,使海成为城市的有机成份,构成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风貌。一个中国人,可以不知道开封不知道洛阳不知道石家庄在哪里,但谁不知道黄海之滨有个青岛!
这便使青岛人有了独特的取之不竭的骄傲资本。
青岛人走遍中国,闯遍世界,但他的心却会永远留在青岛。这并不是一般的乡恋,而是对青岛对大海的特殊依恋。读读青岛人向外地同学、战友、朋友夸耀青岛时的表情吧!那自豪的表情中,就澎湃着大海的激情,饱含着大海的宽容。这使历史文化并不悠久的青岛人,从未在北京南京西安杭州人面前产生过自卑感。许多青岛人甚至不知道这些城市中人,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傲情结,当今首都或历朝古都的历史,使他们的话语底气硬是很不一般。因此,当青岛人长了见识,便会主动让人家三份:啊北京,啊南京,啊啊西安、杭州,我去过,你们那城市出名,了不起,谁不知“首都气象”、谁不羡慕“六朝古都”、谁不晓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但我们青岛的海,你见过么?比起大海的气派,比起青岛的洋气,你们那些名都古城统统早死过去了——当然,这后一句是咱青岛人自己在心里说的。
甚至还有济南。这座作为山东省会的名城,青岛人一提起,就顿生不屑:济南,土气的很,夏天还能把人热死,那是人呆的地方?这甚至使青岛人早把自己开除出山东省。我们说“我是青岛人”时,口气中蕴含的骄傲成份,绝不亚于“阿啦上海人”。若说“俺是山东人”,那整个是一大憨形象,先自矮了三分。有次在井岗山旅游,几位江西老表见我掉队了,便远远招呼:“老山东——”。我回头一看,咦,没人,哪来“老山东”呀!再一想,哎呀,那明明是叫我嘛!这大概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被称为“山东人”,嘴上不说,心中却好一阵不悦。
当然,青岛人的这种骄傲,也是叫外地人给宠的。七十年代我去无锡出差,在太湖边碰到一位干部模样的人正在向一群女孩夸耀太湖美、无锡美:“我每年都要回无锡看看,全国我走遍许多城市,根本没法与无锡媲美”。我一边欣赏太湖美景,一边听他炫耀,正在将无锡与青岛做比较呢。他突然转过头来问我是哪里人,那意思肯定是想借我的口验证他的结论。我便照实回答:“青岛人”。他愣了一下,“青岛也是好地方,青岛有海,也很美”。女孩子们便将脸唰地转向了我,我突然脸上热辣辣的,赶紧离去,而他,却也悻悻地终止了解说。我无意中扫了他的兴,不免有些愧疚,但很快,心中便美滋滋的——是青岛,让我吸引来姑娘的目光!
这便是青岛人骄傲的根据:青岛的美,就连最主观的人,都要客观地承认。因此,青岛人可以口头上宽容外地人对青岛人方方面面的批评,但却绝不允许人家说青岛不好。据说当年山东大学,便曾发生过青岛学生与济南学生为家乡“决斗”的故事,不用说,青岛学生所捍卫的就是青岛的美。至今一位无锡籍的市府干部,常常回想起初来青岛的感触:“那时,如果说青岛不如无锡,青岛人都想揍你”。这种自恋情结,也造成青岛人的弱点,只要外地人夸几句咱青岛美,我们就不知姓什么了,就会慷慨解囊,热情款待,做出些让上海人看来是很傻冒的事情。
每到夏季,外地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就会结伴来到青岛,那是扑着咱青岛人来的。既然我们在他们面前曾吹过青岛美,那能不让人家见识见识吗?早先,旅游业不发达,青岛人接客是“全陪”,从接站到送站,其间吃住玩全包。如今,客人住旅馆了,青岛人也最少要“两陪”:陪吃、陪玩。吃要吃正宗的活海鲜,玩起码要从栈桥逛到石老人。累不累?累!费不费?费!但只要客人临走说一句,青岛真美,我终生难忘,一切就都结了!每年夏季,当我接待招待完外地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朋友“会友”时,他们也是这样说些很热情的赞美青岛、感谢我的话。问题是热情完了,人家可能就忘了。有时,当我偶尔路过他们所在的名都大邑时,打电话礼节性地问候一下,某些人竟连礼节性的邀请都不会发出!这便是许多青岛人遇到的困惑。青岛人的热情,往往得不到回报,但我们却依然年年热情如故。我常常反思,青岛人这样做,值吗?回答是,值!因为我们是为青岛的美丽请客,为大海请客,是并不期望回报的!
青岛人对大海的爱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青岛人对大海的这种爱与其说是一种生命意识,不如说是一种审美态度。大海并不是青岛人的生存基础,更不是青岛人的征服对象。我敢说,99%的青岛人不是渔民的后代,99.9%的青岛人从未下海捕过鱼。在我们的这一代,或我们的上一代,青岛人还有个“赶海”的概念。所谓“赶海”,也不过是挖挖蛤蜊钓钓蛏子而已。今天,随着城市对大海的侵略,“赶海”的概念已经消失。年轻一代青岛人,甚至不知还有挖蛤蜊、钓蛏子这一说。海离我们的生存越来越远,但我们对海的依恋却越来越深了。
很难想象,离开大海,青岛人怎样消闲怎样娱乐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排解心头的苦闷。每到夏季,青岛的海水浴场人头撺动。但青岛人大多只是去“洗海澡”的。“洗海澡”再生动不过地体现出青岛人与海的关系——海只是我们游戏和享受的对象。满潮时节,你看吧,如蚁的人群聚集在浅海处,形成一条弧形带。大浪袭来,在一片呐喊声中,上万只黑脑袋一起激动地挣扎着,抖擞着水珠、也抖擞着精神从水来钻出来。人人体验着与大海搏斗的喜悦,战胜大海的快感。但这算什么战胜呢!它只是一种美学意义的胜利,青岛人是在自我陶醉!
曾几何时,上海人在外滩墙头“比肩接臂”谈恋爱的情景是岛城青年的一大谈资。他们每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米,据说手臂长些的,甚至有搂错对象的危险。而即便是在住房最困难的时期,青岛青年也从不缺少谈情说爱场所。远远看去,海边礁石上那一对对临海而坐的情侣,是何等从容娴静,何等诗情画意。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恋人的心扉,海风悄悄传递着青春誓言,他们装点着大海的美景,大海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有过这样山誓海盟爱情经历的伴侣,能不白头偕老么!当然,也有失恋的。失恋的情感虽然很美学,但却极痛苦。那就向大海敞开心扉尽情地痛哭吧,你把泪水洒进大海,海浪便抚平了你痛苦的皱摺。有时,也会听到失恋少女跳海被救的新闻,但不必担心,那大半不会是咱青岛姑娘;大海孕育了青岛姑娘的开朗性格,即使失恋,也不至到这份上——大海会晒笑我们的!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青岛人喜欢海,不仅喜欢海的开阔、海的风情,更喜欢海的气势、海的力量。每当台风来临的时候,大批青岛人不是躲避起来,而是冒着风险,专程去海边观浪。那一排排几乎要将栈桥掀上天的巨浪,前扑后继地汹涌而来,真个是惊涛裂岸,卷起千丈雪!这刻,你才能真正体会出什么叫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而青岛人赞赏的就是大海这种无敌天下的气魄、锐不可当的精神。听吧,每当浪花击岸腾空时,观潮人群中便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这是青岛人在与大海共鸣,这也是青岛人在接受大海的洗礼。真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青岛不看浪:我一生中也走过不少地方,但如此惊涛拍岸的景象,我从未在其它江河湖海中见过;我也到过观赏过壶口和黄果树瀑布,但它们给我审美刺激感受,都不及在青岛观浪!
不过,细细想下去,问题就出来了。大海的确让青岛人自豪,但青岛人自豪到了如此自豪的地步,却实在没啥道理。因这大海并不是青岛独有的,更不是咱青岛人创造的。我们整日沉湎在对大海的审美中,却恰恰使青岛人疏于创造,使青岛人缺少真正的可以自豪的文化,包括民俗文化。
有一次,飞机在西安机场误班了,漫长的等待中,我向几位准备来青开会的西安姑娘吹起了青岛的美。可能是时间太长,吹的有些过头,其中一位坐不住了。他问我吃过“羊肉泡”没有?我当然吃过。“但你吃的肯定不正宗。你知道,俺们这里光面食就有多少种吃法?不知道吧?六十多种!”她那表情,恨不得把我馋死。
其实,不就是“羊肉泡”“面疙瘩”之类吗!我们的海鲜才真正把你馋死呢!嘴上这样否定着,但理性却让我服输了:咱青岛的吃,实在谈不上什么文化。青岛人吃海鲜,大酒店里虽然有各种菜系,各种名堂,但做来做去,做到最后,青岛人最叫好的,还是原汁蛤蜊,原汁螃蟹,顶多加些姜汁,一碟醋而已。既然原汁原味的海鲜最好吃,何必瞎折腾呢?但这样一百年吃下去,青岛人肯定也不会把蛤蜊做出几十种花样来。这可能就是青岛人的局限所在:条件太优越了,于是便不思进取。
的确,当青岛人欣赏大海,甚至陶醉其中时,看不到我们已经把自己的思想给封闭在海湾之中了。我们不是越过大海,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丰采,而是在想象中,陶醉着青岛的知名度:青岛是东方的瑞士,青岛啤酒是世界名牌……。实际上,青岛正在落后。进入九十年代,青岛人这种不思进取、视野偏狭,还莫名其妙自傲的心态,被所谓“红瓦绿树综合症”击醒了。青岛人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深圳、与大连、甚至与宁波相比,青岛人虽然开放但却是小家子气的。
青岛人打开了狭小的视野,青岛也随之冲破了狭窄的版图。老青岛,背山临海,山是丘陵,海是港湾,由此造成青岛人的气魄狭小或性格保守;今日新青岛,背是浮山,山峰峭陡,面对黄海,海势辽阔,由此所昭示的,不正是青岛新生代所拥有的博大胸襟和吞吐环宇的气势么!今天,大海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自豪的资本,更是奋进的动力。正是有了这种动力,青岛人所引以自豪的,不再仅仅是大海,更是青岛的海尔、海信!海尔是青岛闪光的名片,海信也是青岛闪亮的名片。还有青岛啤酒,还有颐中、双星、澳柯玛。今天,青岛人在向外地人夸耀青岛的自豪表情中,已充溢着一种文化的自信:老朋友,别不服了,咱就比着数全国著名的品牌吧:你数一个,我数一个,数不到三,就把你毙死!何况,我们还有大海!
的确,今天更多的人是通过青岛的名牌了解青岛的,更多的人对青岛的钦服也是发自内心的。一个城市同时诞生这样多的著名品牌,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大上海,虽然声名赫赫,但自从被海尔攻破之后,他们的家电品牌就几乎全军覆没。至于天津重庆南京武汉西安沈阳哈尔滨等等,这些著名的大城市,人们竟硬着舌头也数不出几个与青岛媲美的品牌,顶多是个方便面啦、“红桃K”啦、还有“疗效好不看广告”的“立即停”啦!其实,早就有学者把青岛的名企与海洋文化、与蓝色文明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海尔”还是“海信”,这里冠名的“海”字,已不仅仅是地域或语义上的象征,而是渗透着一种企业理念、企业精神。海尔是海,海信也是海,青岛的企业都是海。今天,青岛正在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但这仅仅是开始。能孕育出世界一流企业家的青岛,肯定也能为中华民族、为整个人类贡献出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作家和运动员。青岛人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大海的业绩,大海将为青岛、为青岛人而骄傲!
《青岛文学》2001年1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