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五 十 述 怀 /刘祥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4 16:35
标题:
五 十 述 怀 /刘祥
五 十 述 怀 /刘祥
http://blog.cersp.com/7900465/1364742.aspx
今天是正月二十五,是我50岁的生日。不知不觉,糊里糊涂,懵懵懂懂,我已经年到半百。真是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50年弹指一挥间。
我仿佛做了一场梦,梦醒来,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不容我反思,不容我犹豫,不容我踟蹰。“我已经50岁了?”我有点吃惊,它逼着我回头看一看,再向前看一看。向前看,雾蒙蒙,看不太清楚,还不知路的尽头在哪里。回头看,还能清晰地看到一条路,一条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路,是我一步一步自己走过来的路,这条路的起点是江南一个村庄的茅草屋。
50年前的今天,我一声啼哭,瓜瓜坠地,诞生在农村的一间茅草屋里。从我的啼哭声中,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知道我是个男孩,自然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从此,我吮吸着妈妈的乳汁,在爷爷奶奶的呵护、姑妈(姑妈大我8岁)的陪伴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开始上学,渐渐长大。妈妈曾经告诉我,因为“大跃进”,妈妈经常半夜下田干活,我就一个人被丢在被窝里,即使哭破嗓子也没有人会理我(家中无人,都被叫去干活了)。
40年前的今天,我坐在了村小学的教室里。我成绩一般,性格内向,不多说话,老师对我妈妈说:这孩子挺守纪律,不爱活动,下课其他小孩都在操场上玩,吵啊闹啊,他则站在走廊里看着他们,不去参与。就这样,我默默无闻地读完了小学,再读初中。我很喜欢读书,读完了初中,还想读高中。公社(现在叫乡或镇)办高中,我们大队(现在叫村)有四个推荐名额,不知什么原因,我很执拗,有一种要求读书的强烈愿望,在妈妈的支持下,最终说服爸爸,让我继续读高中。这时候,我的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相继出生,全家10口人,吃饭时一张桌子还坐不下。爷爷、奶奶年纪已大,不能下田干活,爸爸、妈妈的生活担子很重,他们想让我劳动挣工分,分担家庭重担。可我偏偏执意要读书,不能体会爸妈的苦楚,现在想想也是不应该。就这样,我成了当时极少的农村首批“知识分子”,高中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但心中的理想始终没有放弃。
30年前的今天,我坐在师范学校的教室里,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在师范学校,我眼界大开,从没看到过有这么多书,我如饥似渴,利用担任图书管理员的便利,读了许多名著,本来不喜欢语文的我开始爱上语文。两年后被分配到一所村学校,后又调到乡中心学校,上课,恋爱,结婚,生子,生活过得很平静,但平静中孕育着新的希望。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我就悄悄起来开始阅读和写作,一篇又一篇教育文章陆续发表在全国各类报刊上,获得了《中国教育报》征文竞赛一等奖。由于我“业绩”突出,被评为嘉兴市优秀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这时的我虽然“小有名气”,但我没有因此而飘飘然,自我陶醉,我有更高的追求。
20年前的今天,我站在一所乡中学的讲台前,做语文老师。我深感底气不足,再度深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1989年9月,我离开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走进了浙江教育学院进修本科。上学那天,妻子送我到火车站,分手的时候,我面对妻子,第一次留下了眼泪。从乡村来到省城,我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新天地,有了前所未有的长进。两年一晃而过,毕业后我到了教育局工作,日子一天天过去,似乎很舒服,但我并不满足,不甘心就此消耗一生。
10年前的今天,我坐在一个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做起了镇党委领导。之前区委开展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我自不量力,主动报考,结果榜上无名。也许我的成绩和表现还过得去(笔试第四名,面试第三名),半年后,我无意间被提拔,得来全不费功夫。两年时间,我做得有滋有味,和镇里其他领导早出晚归,虽然路上很辛苦,但很开心,心情舒畅。然而,我心里明白,这不是我的归宿,我的归宿在教育,尽管后来到宣传部、到党校,在别人看来都是很好的地方,既清闲又自在,但我没有忘记自己的所爱。因此当一有机会,我就抓住不放,主动提出到教育局工作,哪怕降低级别也无所谓。于是,我才从党校调到了教育局,从正职降到了副职,担任教育局副局长。这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可理解,以为我犯了错误被处分,多亏送我上任的组织部副部长为我澄清了真相,对教育局局长说:“刘祥是主动要求来教育局的。”
50年后的今天,我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回首我走过的路,似乎很平坦,很顺利,没有突出的成绩,但我自己清楚,并非一帆风顺。我是农民的孩子,祖辈都跟泥土打交道,我能从一个农村的茅草屋里走出来,从田间,从乡间小路,一步一步,靠着自己,走到乡镇,走到城市,其间有许多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持的努力,没有艰苦的奋斗,是断然不可能有现在的结果的。
回首50年的人生道路,我做过一些错事,说过一些错话,但做了更多的好事,说了更多的真话。在我的同乡看来,我是一个很大的“官”,很多事他们都来找我,比如子女读书,孩子师范毕业分配工作,我都力所能及地给他们以帮助。我感觉到,现在的农民太辛苦,太纯朴,太没有门路,我不帮助,谁能帮助呢?但我有一个原则,绝不收受钱物。一次,一个老乡为孩子的分配送来5000元钱,我还是委托熟悉的人还给了他。当然,如果他们送我一只鸡,一袋米,我还是会收的,但也不是白收,在春节回家的时候,我妻子都会带些物品送给他们。
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季羡林先生说:“只替自己着想,只考虑个人利益,就是坏;反之能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利益,就是好。为自己着想和为别人着想,后者能超过一半,他就是好人;低于一半,则是不好的人;低得过多,则是坏人。”用季先生的尺度来衡量一下我自己,我庆幸自己是一个好人,拿季先生的话来说,“我尽管有不少私心杂念,但是总起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就这样,我不知不觉,糊里糊涂,懵懵懂懂,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说一个人到了50岁,就应该听天由命了吗?不是的。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皇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意思是说,当自己能够客观地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地把握,平静应对。孔子还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小人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而君子则更看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对大道理的信仰和追求。这个大道理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命是孔子所说的人生三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即君子的境界,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
我虽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我远远还没有达到“不怨天,不尤人”的境界。不过,我会抱着这种境界,昂然朝前走去。我知道,未来的路不可能笔直平坦,不可能尽是阳光鲜花,还会有起伏,有坎坷,甚至陷阱和暗礁。但不管遇到什么,我都将“不怨天,不尤人”,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