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更喜欢第二堂课/ 时光琴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4 17:56
标题:
更喜欢第二堂课/ 时光琴弦
更喜欢第二堂课/ 时光琴弦
http://blog.cersp.com/7896423/1527622.aspx
上次在上海听了好几节语文课,收获甚多,但也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
今天说说其中的两堂课。先来看一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她执教的是儿歌《稀奇歌》。课堂上,老师设置许多教学环节,然后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地不放过课堂的一分一秒钟,不管是接读儿歌、学习生字、课中游戏还是学习声母、拼读音节,学生似乎摸透老师的教学习惯,和老师配合得十分默契,课堂纪律非常好,该老师还十分重视学生读书姿势的指导,课上得很顺利,也很紧凑,知识看起来都落实了,但一节课下来,总觉得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我觉得该老师过于注重课堂纪律的建设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
[我的思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话说的是没错!作为一个班级是要有一定的“规矩”,它是保证班级活动顺利进行而对学生行为给予的一种行为规范。“规矩”是一种约束,更要是一种保障。它在约束学生的同时,还要为学生造就一个和谐的发展平台,使学生敢说、能说、会说,乐说。课堂上,如果学生们太过于规规矩矩,失去个体自主的空间,长期如此,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势必会受到限制,受到影响,又怎么可能出现“有发现、有生成、有创新”的课堂呢?
下面再来看看二年级的一位老师上的语文阅读课,她执教的是《鸟岛》第一课时。 教学中,该老师没有用过多的问题限定学生,而是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自由感悟。比如在教学第一小节时,老师问:同学们想了解鸟岛的一些情况吗?请自由读第一小节。接着老师出示一张青海地图,帮助学生理解鸟岛的位置。学生自主理解“闻名中外”,教师课件出示画面,并送给学生四个词语“青海湖西部、海西皮、闻名中外、青海湖鸟岛”,请学生用上这四个词语,自主组成一段介绍鸟岛的文字。学生的话匣子一打开,有顺着说的,有逆着说的,有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说的……在学完第三小节时,老师轻轻地加以追问:“小朋友心中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来,有的问:
“为什么六月会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有的问:“这么多可爱的鸟儿,为什么都愿意在鸟岛上安家呢?”有的问:“鸟岛非常热闹,鸟儿都会在这里干些什么?”只见老师微笑着说:“是啊,这也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呀,谁能帮我们解开疑问呢?”沉思片刻,孩子们纷纷举手,展开想像,放飞思维,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40分钟不知不觉过去了,师生们还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
[我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老师能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变为学生的天地和乐园。学生时而自由读课文,时而小组合作,时而大胆想象,时而质疑问难,兴趣盎然。教师的导语如同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深入细致地影响着学生,诱导着学生积极地学习。一堂课下来,孩子们自主理解词语,自主解读文本,学生的思维是那样鲜活,那样灵动,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语文课堂吗?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