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堂别样的音乐欣赏课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6 09:52
标题: 一堂别样的音乐欣赏课
一堂别样的音乐欣赏课
    文◎青青稻田

    只所以说它另类,是因为它不是出自音乐老师“之手”,而是我多年前做政治老师时上的一节拓展课,其实那时我也只是个政治代课老师,自己的“本行”并非此学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所任教的那个学校有课前约10分钟的唱歌要求,其目的大概是想通过此举来激起学生的课前兴奋,为上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每次预备铃响后,我站在教室外面听到的都是《雾里看花》、《大哥你好吗》、《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恋曲1990》、《小芳》、《窗外》等诸如此类的流行歌曲。我所熟悉的那些《童年》《南泥湾》等一首首伴随我这一代人成长的、催人奋进的校园歌曲不复存在。那时的我感到极度困惑,我甚至在想学生吟唱的这些是不是“靡靡之音”?他们为什么会挑选这些歌曲来唱?这些歌曲到底在讲述什么?课下,与同事谈及此事,大家的感受类同,都觉得这样的课前歌曲只是对学生产生了“催眠”作用,使其士气更加低靡。
    那时的我也正值血气方刚之时,把“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看得比天还高,比啥都重。于是我这个连班主任都不是的“乐盲”教师决定要上一节“音乐欣赏”课。幸好,那时学校里的杂志很多,各种类型的杂志有一两百种,虽然没有现在的网络,但我只要时间就泡在阅览室里(还好本人人缘较好,与学生和教师阅览室的老师关系极好),翻阅各类相关的娱乐和专业杂志,将当时很多歌曲的写作背景了解的一清二楚,我发现其实每一首能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好歌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或深刻的寓意,很多歌曲其实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似乎都是男欢女爱,将我们的学生带入了歧途,而我们的学生也因为不了解它的创作源泉,所以无法唱出或体会出它的真正用意,并进而顺着自己的“误解”将其演绎的柔情无限。当然也有很多歌曲确实是爱情题材的,这些歌曲并不适合在校园广为流唱。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上了一节这样的政治版“音乐课”!
    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近几天来他们都喜欢唱什么样的歌?然后,请他们谈谈喜欢这些歌表达了或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和主题,正像我了解的或想象的那样,他们只是从字面来揣摩歌曲的意蕴。这时,我话锋一转告诉学生其实一首能跨越时空的好歌背后都有深切的寓意在里面,它包含了词作者对社会、时代、生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比如《雾里看花》就是一年的“3•15”晚会的主题歌,并播放了那台晚会的部分视频,告诉学生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同时播放该首歌作为背景乐),学生听的都睁大了双眼,接着我又提到了《窗外》这首爱情歌,我将残疾人歌手李琛的奋斗史,以及他和初恋情人之间那段充满艰辛的爱情之路饱含深情地讲述给学生,希望他们从中感悟人生之路的坎坷并以此化为前进的动力,他们都深深地被打动了。最后,我告诉学生那些没有人生和生活底蕴,缺乏社会根基的“靡靡之歌”只能轰动一时,而无法感动几代人,作为学生最好能选择适合自己群体的歌曲,激起自己的昂扬斗志,比如我所喜爱的《真心英雄》,每每哼起自己都被默默地感动,这时学生已和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们共同饱含热情地唱起了这首歌,我的热泪也盈满了眼眶,我祝愿我的学生都能成为真心的英雄!
    此节课后,我发现我所任教的班级的课前歌曲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歌曲有了自己的理解!巧合的是不久后上级部分也出台了百首校园歌曲的文件,很多的经典老歌又飘荡在校园的上空!
    现在,我已多年不在学校教书,很多学校也已取消了这个课前唱歌的旧传统,但学生的生活里依然会和音乐相伴,而且也出现了那个时代罕见的学生类“粉丝”。其实不仅仅是音乐,这个时代的学生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和选择,对他们来说都是《雾里看花》,真切的希望有人在某些时候也能及时借他们一双慧眼!
(原址:http://blog.edu11.net/space-15221-do-blog-id-322175.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