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我眼中的精致语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18 02:08
标题: 我眼中的精致语文
我眼中的精致语文

——在江苏太仓“精致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振村

(太仓外国语小学曹丽萍老师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朱老师站着讲,我也不敢坐着,尊重女士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我非常喜欢我们太仓外国语小学王晓春校长提出的“精致语文”这个概念。为什么呢?因为精致是一种方法,精致是一种力量,精致是一种艺术,精致是一种境界,精致还是一种价值。今年十月份,我到德国去,在歌德曾经居住生活过的海德堡,我专门去一家瓷器店转了转。我们中国是瓷器之都,是瓷器的发源地,我想看看,我们的瓷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瓷器差异在哪里。

在海德堡的一家瓷器店里,我发现,一个普通的杯子,有的标价100欧元,大约相当于1500元人民币;一把茶壶,有的标价200欧元——这还是普通的茶壶,据说如果是名牌瓷器,能卖到2000欧元,要三万多人民币了。一个普通的杯子、一把茶壶,为什么能够卖出这么好的价钱?难道仅仅是因为“德国制造”。我细细看那杯子,不敢用力,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看,和瓷器的故乡——中国的产品,还真的区别很大,最大的差异就是一个精致,一个粗糙。粗看样子差不多的两只碗,德国制造的碗放在光滑的木餐桌上,用手指轻轻一弹,能滑出好远;中国制造的你就要小心,因为碗底有可能做得不圆润,会把桌面给划了。差不多的材料,差不多的工艺,因为精致,德国碗成为艺术品,产生了这么高的价值;很多中国碗(当然现在我们也有了高档瓷器)却只是盛饭的工具,价格低廉。精致可以创造价值!

我装修房子时,曾专门到华师大的陆教授家参观,我很喜欢陆老师家的木工活,做得真好。我请了一群安徽的装修民工,就照着陆老师家的木工活来做,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我越看越不像。装修工很委屈,他说我们是照陆老师家的样子做的啊,比如他家的橱子门是百叶门,每个百叶之间间隔3公分,我们也是3公分,没什么区别啊。我跑到陆老师家,还是感觉比我家的看上去舒服,用手一摸,他的百叶橱滑爽温润,手感超级好。陆老师告诉我,他的工人在做这个百叶橱的时候,每一片百叶都油漆十遍、打磨10遍……我明白了,同样的设计,同样的造型,同样的材料,仅仅因为精致程度的差异,装修效果上就有了天壤之别。

我常常想:人和人的区别在哪里啊?有时候就体现在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上。一个人用心把工作做到精致的程度了,就成为了一种艺术,这个人就是大师。所以,我很喜欢王校长的精致语文,这是一个目标:要让语文成为一种艺术,就要精益求精,达到精致的境界。

现在,很多名师都喜欢为自己的探索命名一个概念,在语文前面加上一个名词,情境语文、诗意语文、智慧语文、主题语文、情智语文、魅力语文……据说有几百种,有些专家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穿靴戴帽,是哗众取宠,是片面的理解语文。我不这样看,我们经历过全国只有一种语文——政治的语文、为政治服务的语文这样的时代,经历过全国只有一套教材的时代,从这样大一统的千人一面的封闭的时代走过来,我因此格外喜欢这种对语文教育的个性化追求,我们呼唤多种流派的教学方法,呼唤多种风格的教学艺术,这样一个多元语文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意味着语文的进步,不仅仅意味着教学的进步,更意味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甚至意味着民主的进步,因为只有在一个包容的民主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下,多元语文才有生存的空间,因此,我喜欢一切带有标志性概念的语文,比如情境语文、诗意语文、智慧语文、主题语文、情智语文、魅力语文……不管这些“某某语文”是否真正的“某某”,即便它们还十分的幼稚,即便它们有些名实不符,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要为他们喝彩,因为这些“语文”的出现,意味着我们的语文进入了品牌时代,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进入了允许老师个性化发展的时代,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有了那么一点点包容的胸襟!

说远了,回到我们王晓春老师的“精致语文”上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就说说我眼中的“精致语文”。

我眼中的精致语文,第一要有明晰的目标意识。

我们上课,拿起书,第一件事就是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现在我们老师在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泛,放诸四海而皆准: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接受情感熏陶、学习写作方法……每篇课文都是这些要素;二是多,一二三四五……面面俱到,什么都不想丢弃。这种目标设定看上去很全面,但实际上很粗疏,就像一下子把一千只鸭子放在你面前,别看鸭子跑得慢你跑得快,你想把它们都捉起来,很可能一只也捉不住。而狼、虎、豹就不同,一只猎豹追一群鹿,它绝对盯准一个目标,虽然群鹿在它面前纷纷而过,但它咬定一个目标不放松,最终总能把这只鹿逮住。我们拿到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不可能面面俱到,语文一门课程的全部目标不可能在一节课里来实现。我认为,一篇课文顶多只有一两个点值得我们去深究,值得学生去学习,如果每一节课都能扎扎实实地、精致入微地完成这样一两个点,语文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无论是精致语文,还是其它的什么语文,首先要有一个明晰的目标意识。拿到一篇课文,我首先要想,这篇课文,哪一点是最重要的,是最值得我引领孩子们来探究的,把目标压缩再压缩,浓缩再浓缩,明晰再明晰,提炼再提炼,就这么一篇课文一两个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课堂才能干净利落,才能简洁高效。

关于精致语文,我想到的第二点就是我们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小说、诗歌、童话、寓言、散文……在小学阶段,我们的课程标准不让老师给孩子讲文体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老师不应该有文体意识。相反,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强烈的文体意识,因为每一种文体,它的特征,它指向的目标,都是迥然不同的。看看我们的教材,各种各样的文体都有,而各种文体它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

我们老师细读文本,首先就该想想它是什么文体。它是小说吗?你要按小说的特征来教;是童话吗?你要按童话的特征来教;是散文吗?你要按散文的特征来教;是诗歌吗?你要按诗歌的特征来教……否则就会出问题。今天上午,陆校长讲的,细读文本,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这句话其实很含糊,因为不同的文本,对其中的语言品读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古诗,你要抓关键词、关键句,你要抓诗眼,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此进入意境,通过这个词语、这个诗眼进入诗的意境,这就是古诗中品味语言的作用。比如小说,品味小说中的语言,那肯定不是为了进入诗境,而是进入小说中人物的心理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因为小说都是写人的。比如散文,抓关键词,关键句,像今天上午顾老师的课,她抓了几个关键词句,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句,还有每一段的几个关键句,她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找到这篇散文情境结合的那个点。如果没有文体意识,只是单纯强调要品味语言的精妙,可能永远也品味不到语言的精妙。小说语言的精妙,在于引领你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让你走进诗的意境;散文语言,它的精妙在于让你情中悟景,景中悟情,情景结合,情境交融。

所以说文体意识太重要了。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它是小说节选,我们有个老师在教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理解几个关键词语,接着就请同学上台来表演。选了一个可能练过武功的扮演林冲,一个大胖子扮演洪教头,表演得还挺精彩,洪教头一摔倒,孩子么哈哈大笑。这个课也不能说不精彩,但这是一篇小说,这位老师只注重了情节,注重了场景,注重了发生在月光下的打斗,却忘记了小说中的故事、场景、形象,都是为了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服务的。他忘记了这一点,于是孩子们一篇课文学下来,除了记住洪教头被啪地摔倒这个情节,其他没有什么收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这课,朗读理解的过程中,只抓一个字——“让”,用“让”这个字来引导学生概括林冲的性格:礼让、谦让、宽让、忍让……一个“让”字,把林冲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勾勒了出来。

第三点,我眼中的“精致语文”,需要强化精确的朗读指导意识。

其实这也是近几年我们一直都在说的老话题,属于旧话重提。我们老师天天在说要少讲多读,少一点海练,多一点海读。但为什么一到课上就不读了呢?前两天我到另一所学校,那里两个女老师上课,她们的声音就像水晶一样透明,但就是不范读。“你来读,读出诗意。”“你来读,读出情感……”我真着急,你为什么不范读一下呢?你的声音这么优美为什么就不范读呢?今天顾老师在这一点做得非常好,直奔主题,怎么样一株柳,同学们听我的,我用我的朗读让你们感受到这株柳树如何神奇,配上音乐,加上朗读,一下子就把高原柳树的神奇烘托出来了。但遗憾的是,接下来孩子读就没有了,怎么读好高原的严寒,怎么读出柳树的神奇,没有具体的指导了。陆老师也是,读出那种难受的感觉,读出寒冷的感觉,不够寒冷,再读,那么究竟多么寒冷,要求很明确,但如果老师能够读一读,那就好了。老师一定要做示范。于老师虽然普通话不是特别好,但他读《第一次抱母亲》,读《秋天的怀念》,能把学生和老师的眼泪读出来,读得那是真好啊。这样一范读,课堂就成功了一半。

朗读太重要了,它可以叙述故事,过去那些说书的,你听他们一开口,强烈的故事感扑面而来:“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晚……”(李振村老师模仿叙述故事),一开口,就渲染了一个神秘恐怖的情境。朗读可以塑造性格,如果你能用朗读把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对话用朗读表现出来,如果你能把王熙凤的形象读得跃然纸上,这节课的成功就有了基础。今天朱文君老师的课,有一个精彩的环节她忘了,一开始两段狐狸的话,她忘记示范读了,我曾经在别的地方听她读过,读得很精彩,两个狐狸的性格活灵活现,我们请她再来读一读(朱文君老师在笑声中站起来,模仿唐老鸭口音读狐狸对话,一片热烈掌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读得这么好,还怕他的语文学不好吗?

比如说《詹天佑》中有一段话:“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说……”这段话,如果老师有朗诵意识,就会给孩子无限的想象。窦桂梅老师在我们编辑部的培训会上,曾经做过示范,我给大家学一学。如果这段话詹天佑对全体工作人员说,是这样的(李振村老师范读),这是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说的;如果他是对一个马马虎虎的工作人员说,是这样的(李振村老师范读)。你看,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来读,感受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朗读的魅力!因此,我们指导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一定要抓朗读,孩子能够读出味道来了,也就差不多能够理解了,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现在老师们为什么不范读?为什么不对朗读进行精准的指导?是因为课程标准中倡导多元化朗读,个性化朗读,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话道理是不错的,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必须掌握了朗读的基本技巧,具备了朗读的基本能力,然后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读。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孩子学了几年语文,连最基本的朗读能力都不具备,还不会走,你就让他飞奔,就像我们学习开车,还不会换挡,你就让他到高速路上去爱怎么开就怎么开,那一定是要出人命的。课程标准我们要信,但不要迷信,要根据孩子情况,比如面对的是农村孩子,朗读基础比较薄弱的话,你就要一句一句教给他读。朱老师今天做的很好,一会儿范读,一会儿让学生自己读,把要求放低一点,再放低一点,努力把基本的技巧传递给孩子。

朗读的技巧并不复杂,我理解就三个要素:第一是节奏,每一篇课文,文体不同,节奏不同,作家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节奏也不同,老师要把课文的个性化节奏教给孩子,今天朱老师教的是古文,这篇古文四字句特别多,节奏感特别强,所以她就反复引导孩子体会这一点。第二是起伏,声音的高度,它取决于文章的基调,拿到文章后,你要确定一个朗读的基调。是高兴,是沉痛,是激动,是悲伤,你要能够确定。比如“千山鸟飞绝”这首诗,这是比较苍茫,比较悟透人生的,而《青海高原一株柳》,则比较激动,嘶哑着喉咙在喊。你要先定好基调,再确定重音。第三点就是重音,一篇文章中有重点的段,一段文章中有重点的句,一句话中有重点的字词,这些都需要加强,你要告诉孩子,当孩子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要素之后,然后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第四,“精致语文”要强化情趣意识。(略)

第五,“精致语文”要钝化对文本主题的无限度开发。(略)

让我们带着精致的方法,精致的追求,走向精致的境界。我衷心希望“精致语文”能够构筑自己的核心力量,打造自己的核心模式,能够形成自己精致的课堂特色,包括我前面说的这几个方面,变得明晰起来,鲜明起来,变得特点突出起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